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湖南医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号

湖南医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号

发布时间:

湖南医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号

这些都是中文核心期刊,都是 国家211 的学校,肯定 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刊名: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主办: 中南大学周期: 月刊出版地:湖南省长沙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672-7347CN: 43-1427/R邮发代号: 42-10历史沿革:现用刊名: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曾用刊名:湖南医学院学报;湖南医科大学学报创刊时间:1958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1)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3-2014年度)(含扩展版)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1)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

学费,说是15000一年,加上零零散散的,一年三四万,几年下来15万以内吧,本来我也是打算读那个学校的,因为我差二本线几分,我在网上查了很久,可后来老师啊,邻居啊,等等,唉,反正是N多人都劝我不要读那个学校。出来后都找不到工作,基本上在那里读书的都考研,再加上这个,你懂的,钱钱钱………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属于统计源核心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在2016年核心目录里可以查询!如帮到你,望采纳!

湖南医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

您直接查询该期刊的投稿信箱 直接投稿联系杂志社就可以 但是一定要注意您撰写论文的质量,严防抄袭

你好,我已经帮你找到了1987年的一篇文献,不过是来自湖南中医学院学报,不知道是不是你所说的湖南医药杂志。我已经把文献上传到附件了。我写到这的时候一看日期2008年提问的吓了一跳,可能你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不过我想想后还是回答了。希望你如果上线的话可以采纳我的回答。

这本只能算省级的期刊,但这本期刊只收录军队医院的,地方医院的文章他们不收,如果有人说地方医院的文章可以推荐到这本,就算是真的给你寄了本期刊,那也是假的,本人的经验。大家慎重。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国家级或是非国家级,核心或者非核心,统计源或者非统计源期刊等等),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号

本人系湖南文理学院英语专业在读学生。学校在市区 交通便利。这个专业专业课挺多,师资力量还行 专业老师都是副教授及以上 大学班主任很关心人。学校环境好,白马湖有一部分延伸进了学校。学校图书馆书籍丰富 开通了电子图书馆,期末考试读书氛围浓厚。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是校报。湖南文理学院是一所多学科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至今已有近六十年的办学历史。学校坐落于湘西北历史文化名城——常德。湖南文理学院是湖南省第一批获得教育部批准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的地方院校之一,也是目前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最多的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之一。

玉米分蘖(丫子)掰还是不掰?阅读人数:496人页数:4页张刀力玉米分蘖(丫子)掰还是不掰?(一)、玉米分蘖(丫子)的生理原因玉米每个节位的叶腋处都有一个腋芽,除去植株顶部5~8节的叶芽不发育以外,其余腋芽均可发育;最上部的腋芽可发育为果穗,而靠近地表基部的腋芽则形成分蘖。由于玉米植株的顶端优势现象比较强,一般情况下基部腋芽形成分蘖的过程受到抑制,所以生产上玉米植株产生分蘖的情况也比较少见。玉米植株产生分蘖的时间大多发生在出苗至拔节阶段,形成分蘖的原因主要是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削弱了玉米植株的顶端优势作用所致。(二)、产生玉米分蘖(丫子)的原因分析1、品种。品种之间存在着差异,有的品种分蘖多,有的品种分蘖少。2、密度。稀植时,或在缺苗断条及低头等处,几乎所有的玉米杂交种的植株都能适时的利用土壤中有效养分和水分形成一个或者多个分蘖。同样的品种,种植密度小的时候,分蘖多一些,反之少一些。3、播种时间。播种早的,分蘖多一些,播种晚的分蘖(丫子)少一些。4、土壤肥水力。土壤肥水力越高,分蘖越多。在生长初期的头几周内土壤养分和水分供应充足时,分蘖能最大限度地发出,分孽性强的杂交种每株可能形成1个或多个分孽,如果生长季早期环境适宜即使在高密度下也仍能如此。5、由于玉米植株的顶端生长点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植株矮化而产生分蘖。比如:植株感染粗缩病、苗后除草剂产生药害、控制植株茎秆高度的矮化剂形成的药害等都可能生成玉米分蘖(丫子)。(三)、到底有多少玉米分蘖(丫子)不会自己死亡?2007年山东天泰种业公司刘宁等人的研究表明:97%以上的分蘖生长至玉米抽雄后即逐渐枯萎死亡,少数(3%左右)能继续生长,最后在顶部抽生出一花穗,接10-20粒玉米,分蘖所接的籽粒秕小,无利用价值。2007-2008年吉林省梨树县小宽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王兴会等人调查表明:92%植株的分蘖长至5-5叶时自然死亡;8%的植株的分蘖长成正常的植株,并且抽穗结实,但是由分蘖发育成的植株茎秆比主茎细,穗相当于主茎穗的1/5-1/4。取他们调查的平均数,结果为:大约有5%的玉米分蘖(丫子)不会自己死亡。(四)、不去分蘖(丫子)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究竟是什么?从所参阅的资料当中,其中认为“分蘖株的生长量越大,主茎株的养分消耗就越多”,“分蘖成株的存在与主茎争水争肥而且还要争光,减弱田间的通风透光强度”,“因密度的增加引起主茎株旺长,节间变长变脆,降低玉米的抗倒伏能力和抗旱能力”等观点,均是凭自我感觉认为的,没有实验数据支持,属于“想当然”一类的理论。1/4下面,我从资料中实际实验的数据中,总结玉米分蘖对玉米生长的影响:1、玉米不去分蘖,能增加玉米整体的叶面积吉林农业大学宋凤斌等人的结论为:不去分蘖的实验玉米品种每公顷的叶面积为35610-46510平方米,而去分蘖的每公顷叶面积仅为24690平方米,前者比后者叶面积大得多。沈阳农业大学农学系史振声的结论为:叶面积大幅度增加,留孽是去孽的5倍,达到极显著平准。去孽叶面积指数为94而留孽为64。留孽处理叶片的衰老时间较去孽者晚3~5天。结论:玉米的叶片是其光合作用最重要的器官在玉米的一生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不去分蘖比去分蘖的叶面积多,为玉米产生更多的干物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玉米分蘖(丫子)上的营养到底会不会往主茎穗上转移?研究原理:C元素是玉米果穗灌浆时糖和蛋白质所需的重要组分,CO2中的C元素可用放射性元素(14C)标记。当这种标记的CO2被叶子吸收后,可通过植株进行示踪。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植物生理学家在70年代初就使用了CO2标记技术。他们发现在抽雄之前,主茎和分孽之间发生少量的养分转移。不过,在吐丝后不久和整个灌浆期间,大量的养分从粗大且无雌穗的分孽叶片上向主穗转移。分孽和主茎的果穗都有少量营养物质的转移,即主穗得到的是主茎叶片的养分,而分孽穗得到的是分孽叶片的养分。主茎向分孽输送养分的情况只出现在分孽有果穗而主茎无果穗时。吉林农业大学宋凤斌等人也用CO2元素示踪技术,探明玉米植株体内干物质的去向。结果表明:在玉米雄穗形成前,主茎与分孽间有小量的养分转移。紧接着开花后和灌浆期间,大量养分由无穗分孽的大叶输往主茎的果穗,这是不去分孽玉米子粒产量提高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当主茎与分孽都有果穗时,养分很少相互转移。亦即主茎穗从主茎叶获取养分,而分粟穗则由分孽叶提供养分。只有当分孽上有穗而主茎上无穗时,主茎养分才流向分粟穗。这种情况在大多数田间条件下很少发生。同时还发现,在完全植被的正常田间条件下,小的、被遮阴的发育正常的无穗分孽对主茎无影响,即使有影响,也是向着增加产量的方向发展。通过两个实验的研究,可以看出他们的结论几乎一致。沈阳农业大学农学系史振声还发现:分孽几乎都有雌穗吐丝现象,后期也有不同程度结粒现象但成穗甚少,说明在整个植株系统中主茎果穗的发育占有绝对优势。分孽不仅不会与主茎争夺营养,而且还向主茎提供它们从土壤中吸收的和本身合成的营养物质,从而扩大了营养“源”,减少了小花败育、秃尖、瘪2/4粒,使产量和品质提高。3、玉米分蘖(丫子)对玉米的其他影响A、增加了根系数:史振声对根系的测定结果表明,留孽平均每株根数是56条,而去孽株为29条,平均增加6条,即增加95%。B、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史振声的研究表明:测定留孽比去孽地表10厘米处土壤含水量高49%,达极显著平准,说明留孽后形成较大的叶冠层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起到了保持土壤水分的作用。可见在这种情况下,叶片蒸腾与地表蒸发相比,蒸发的作用更大,故留孽可保持土壤水份和抵抗干旱。C、分蘖(丫子)与中穗部最大叶片生长的关系主茎中穗部最大叶片是对玉米产量贡献最大的叶片。2005年湖南文理学院程新奇等人的研究表明:没有蘖及拨蘖、不拔孽这三种处理与最大叶片的生长没有明显的关系,表现为不同品种不同处理间最大叶片的叶长、叶宽及叶面积基本相同,可见分蘖的生长并不会影响到最大叶片的生长。4、玉米分蘖(丫子)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不管玉米分蘖掰还是不掰,最终还是得看它是否会影响产量。P.R.Carter的结论是:玉来的分孽不会影响田间籽粒产量。史振声的研究结果为:在8个产量性状中除每穗行数和穗粗无明显变化外,其余6个性状留蘖比去孽均有显著改善。每穗粒重量最为突出,平均由36克增到62克,增加22%。二是穗粒数增加幅度较大,平均增加04%。三是每行粒数明显增加,平均增加35%。四是增加了穗长,平均增加24厘米,即增加85%。有效穗长增加更为明显,平均增加34%。最后是千粒重的增加,平均增加13克即715%。均达极显著平准。宋凤斌的研究结果为:无论是覆膜还是不覆膜,不去分孽的各参试品种的各产量构成因素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总产量均超过去分孽的10%以上。(五)、结论:玉米分蘖(丫子)掰还是不掰?分蘖之所以令人讨厌,是因为在田间不好看,特别是在生长后期,植株基部较小的分蘖变为褐色,死亡时更是如此。当栽培者看到这种情景时,不管研究结果怎样,很难相信这些分孽没有从主茎吸收养分。加之,有时分孽会形成难看的多节雄穗。下面大家来看看这些学者们对分蘖(丫子)去留的结论吧!宋凤斌的结论:无论是有穗分孽还是无穗分孽都有助于提高玉米子粒产量,同时玉米分孽可大幅度提高玉米的生物产量。3/4史振声的结论:对于早熟甜玉米保留分孽是一种增加籽粒、鲜穗产量和提高质量的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P.R.Carter的结论:玉米分蘖不会影响产量,不用去除。笔者的综合结论:1、在合理密度正常栽培的玉米品种(先玉335),完全没有必要掰掉分蘖(丫子),掰掉丫子不一定能增产,反而会减产!建议农民把时间用在比去玉米分孽更有价值的事情上。2、由于以上引用的数据,都是在正常或者较小密度下进行的,这种情况下是完全没有必要掰掉分蘖。但是本人认为如果种植密度过大,应该选择适当时候去掉没有死掉的分蘖,以防止主茎营养不足造成空杆或者秃尖![1] Lafarge T A,Broad I J,Hammer G LTillering in grain sorghum over a wide range of population densities:Identification of a common hier-archy for tiller emergence,leaf area development and fertility[J]An-nals of Botany,2002,90:87-[2] Lejeune P,Bernier GEffect of environment on the early steps of earinitiation in maiz(Zea maysL)[J]Plant,Cell&E1996,(19):217-[3] 史振声早熟甜玉米留蘖增产技术研究[J]玉米科学,1993,1(1):20-[4] 程新奇,邹烁,赵丽君,等甜玉米分蘖与子粒产量关系的初步研究[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7(1):71-[5] P R CARTER,陈煜玉米分蘖对产量有益还是有害[J]国外农学-杂粮作物,1987(4):54-[6]刘宁,孙田,孙华庆,等夏直播玉米分蘖对产量的影响[J]种子世界,2007(5):[7]宋凤斌,孙晓秋玉米分蘖与籽粒产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J]吉林农业科学,1991(4):32-相关推荐文档刈割对不同类型玉米再生分蘖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多分蘖玉米分蘖发生规律及密度和播期的影响4/4 全文完

学校的图书馆真的好大,师资力量基本上是211的老师来教我们的。我觉得上这个学校很值得。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号

学校学科专业齐全,办学规模日益扩大。现有14个教学系,2个教学部,13个研究所,全日制本科专业32个,涵盖理、工、文、经、管、法、教七大门类。现有专任教师715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250余人,占专任教师比达到35%;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527余人,占专任教师比达到74%。有省级青年骨干教师40余人,新世纪121人才、省级学科带头人、湖南省教学名师10余人。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2000余人。 学校积极推进应用科学、教育科学和地方文化研究,教职工科研成果显著。近几年来,学校共获得省级以上立项课题430余项,全校教师共发表各类学术论文5000余篇,其中被三大检索转载18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近200部,获得省级以上科研奖励150余项。学校被确定为湖南省舜文化研究基地、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基地。《湖南科技学院学报》被评为“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学校大力加强科技队伍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推进学研产结合,科技成果转化迈上新台阶。学校油茶开发项目获国家发改委立项资助,红薯乙醇燃料生产研发和油茶高产应用集成示范项目获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省科技厅重大专项立项,“生物质能源”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油茶籽油深加工及油茶林低改”产学研示范基地均被评为湖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

在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杨梓塘路130号 坐火车的话就是到达永州火车站再转23路(冷水滩至零陵(也就是芝山))到商业城的前面一站下再转13路(终点站就是湖南科技学院)或者打的 不过这边打的不会打表的,10到15块RMB大概7~8分钟到学校坐汽车的话省内长途可以坐到零陵汽车站,外省的不太清楚,零陵汽车站也在商业城,下车后也可打的或转公车到湖南科技学院,反正到这边来要转很多趟车

湖南科技学院(简称湘科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由湖南省教育厅主管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湖南永州市的最高学府。  学校坐落在素有“锦绣潇湘”之称,文化底蕴深厚,舜文化、瑶文化、柳文化、女书文化、稻作文化、理学发源地的著名历史文化名城“竹城”--永州。学校位于永州市零陵区,毗邻两广,境内湘桂铁路、洛湛铁路、衡昆高速公路、永蓝高速公路、永连公路、207国道和322国道交汇于此,永州零陵机场航线通达国内主要城市,水、陆、空交通便利。师资力量 湖南科技学院  学校坚持“人才兴校”发展战略,以优化结构、提高质量为重点,实施潇湘学者工程,大力加强高层次优秀人才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整体实力和教学团队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现有专任教师710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250余人,占专任教师比达到35%;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480余人,占专任教师比达到67%。有省青年骨干教师40余人,新世纪121人才、省级学科带头人、湖南省教学名师10余人。学校广泛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已有40余人到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泰国等国家访学进修,有20余位外籍学者、近100名国内著名专家来校任教或讲学。编辑本段学科专业  近几年来,根据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定位,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学校积极调整学科专业配置,重组学科专业资源,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学科专业建设,逐步形成了以理、工为龙头,校园风景(11张)理、工、文、经、管、法、教等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现建有中国古代文学、有机化学等2个湖南省“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中国古代文学、有机化学、理论物理、计算数学、文艺学、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等7个校级重点学科。设有28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其中生物工程专业被确定为教育部第一类特色专业,化学专业被确定为湖南省“十一五”重点专业,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被确定为湖南省特色专业。

在永州零陵,就是以前的零陵学院!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号

截至2014年,该校拥有物证分析、DNA提取、气相色谱、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电子取证、公安数字技术等53个校内实验室,有省级科研基地1个。 省级科研基地:湖南省公安理论与公共安全研究基地校级实验室:青少年犯罪研究所、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侦查对策研究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警务心理研究所、恐怖犯罪对策研究所、计算机取证研究所、警务射击研究所、警察公共关系研究所、群体性事件预防与处置研究所、湖南省鉴真司法鉴定中心等 ●图书资源截至2009年8月,学校有纸质藏书12万册,生均7册,中外文报纸、期刊1548种。 ●学术期刊1989年创刊的《湖南警察学院学报》是湖南省公安厅主管、湖南警察学院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法律公安类学术理论刊物(双月刊),A4开本。有当代中国农村法治、警学高峰论坛、刑事法学、法制长廊、侦查探索、警学研究、治安纵横、刑事技术、交通管理、公安教育等栏目。该刊系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入网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据化期刊群”入网期刊。

有可能,网上的假的太多。

专业特长及近期研究方向:  刑法学、犯罪学  教学课程:  刑法总论、刑法分论、犯罪学、刑事诉讼法学  主要论著:  论文  《论盗窃罪的不法领得意思》发表在《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10(4)。  《盗窃罪非法占有目的的内涵分析》发表在《石河子大学学报》2010(4);  《绑架罪三题》发表在《新疆社会科学》(CSSCI)2009(2)  《绑架罪中“杀害被绑架人”的再认识》发表在《石河子大学学报》,2009(2)。  《绑架罪的行为结构新论》发表在《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  《地区恐怖主义对环新疆经济圈建设的影响》发表在《新疆屯垦与文化研究论丛》(2008年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浅析行为犯的司法认定》发表在《石河子大学学报》,2007(2)。  《兵团反腐败与建设和谐新疆的关系》发表在《新疆兵团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  《论兵团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与对策》发表在王磊主编《我们从天山走来》(论文集),2007年11月北京大学出版社  《论案例在刑法学教学中的地位及对刑法理论的意义》发表在《政法教育研究》,2007(1)◎外文论文   获奖:   《西部大开发视野下的环境刑法变革》于2010年6月12日-17日在乌鲁木齐举办的中国西部第五届法学论坛上获得优秀奖。  科研项目(项目编号):兵团纪委委托项目《兵团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与预防》(已结)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环新疆经济圈视角下新疆主体功能区建设与跨国区域协调发展研究》(参与)。

  • 索引序列
  • 湖南医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号
  • 湖南医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
  •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号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号
  •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