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西方油画鉴赏论文800字开头

西方油画鉴赏论文800字开头

发布时间:

西方油画鉴赏论文800字开头

文艺复兴对于西方来说绝对是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正是在这个时期西方涌出了一大批艺术家,这些艺术家当然也有画家。比如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弗朗切斯卡等等。这些画家被世人所知,他们的画作多少都会受当时时代的影响,也就是文艺复兴时期。比如达芬奇的一幅《蒙娜丽莎》就足以让世人倾倒。同样一幅作品它也是融合了作者的思想。西方油画思想对其实非常重要的,甚至于要比画作本身的技巧更为重要。一幅画作可能体现了画家当时的意境,也可能是画家对当时年代的感慨。这种赏析就比较玄学。还有就是画作的技巧,技巧这种东西虽然不能让一幅画作到达巅峰,但能让它到达优秀。赏析西方油画,还需要知道它的类别。它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后印象主义等等,这也都需要我们去分辨。

《蒙娜丽莎》是一幅著名的肖像画。它花费了绘画巨匠达芬奇四年之久的时间,而这幅看似普通却代表了这个时代绘画最高成就的作品,何以具有这样大的魅力呢?先来回顾一下中世纪的艺术,漫长的中世纪,艺术成为基督教的工具,无论雕塑还是绘画,其题材内容都取自圣经教义,人物形象也都是虚构的概念化形象,既无现实生活的依托,又无科学知识的根据。因此,人物形象僵滞、表情呆板,形体如槁木般没有生气。然而,达芬奇的肖像画《蒙娜丽莎》富有人文精神,在题材上取自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具有人的真情实感,因而这幅肖像画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蒙娜丽莎》的成功,在于作者准确的捕捉到了模特儿最微妙的表情和最动人的瞬间。达芬奇这种现实主义的创作的方法,使蒙娜丽莎富有魅力的青春被永恒而鲜活的留在画面上。我们从蒙娜丽莎的脸上可以看到,透过那微抿的嘴唇,微挑的眼角和微凝的双目,悄然的流露出一种恬静、淡雅而又神秘的微笑,自然、纯真、朴素的将一丝不易察觉的、充满着人性情感的内心活动透溢出来。画中人物生姿优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淋漓尽致的发挥了画家那奇特的烟雾状“空气透视”般的笔法。达芬奇力图使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美丽的外表达到巧妙的结合,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也特别着重掌握精确与含蓄的辨证关系,达到了神韵之境,我们还可以从蒙娜丽莎那双随意的交搭着的双手上,透过柔润而丰满的肌肤,精谨而准确的结构,自然而生动的状态,感到一种富有青春生命力的血液正在指掌间流淌。这是鲜活而富有生命力的活体。在构图上,达芬奇改变了以往画肖像画时采用侧面半身或截至胸部的习惯,代之以正面的肖像构图,透视点略微上升,使构图呈金字塔形,蒙娜丽莎就显得更端庄。几百年来,蒙娜丽莎令无数观赏者为之倾倒,人们一直对她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的观者在不同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时觉得那微笑温文尔雅、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尊贵严肃、安详自若,有时像是略含哀伤悲叹,有时又有几分讽嘲与揶揄。神秘莫测的心灵活动。在这幅画中,光线的变化不能像在雕塑中产生那样大的差别,但在蒙娜丽莎的脸上,微暗的阴影时隐时现,为她的双眼与唇部披上了一层面纱,而人的笑容主要体现在眼角和嘴角上,达芬奇却偏把这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确的接线,因此才会产生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有权威人士认为“笑容若隐若现,是因为观看者改变了眼睛的位置”,“蒙娜丽莎那迷人的口唇”是一个男子裸露的脊背。几百年来,“微笑”的新解层出不穷。诸如微笑不露皓齿是因原型虽典雅美丽却口齿不齐;原型因爱女夭折,忧郁寡欢,难掩凄楚之态;原型刚得过一场中风,她半个脸的肌肉是松弛的,脸歪着所以才显得微笑……蒙娜丽莎,这是一个永远探讨不完的问题,自问世至今,将近五百年,后人不知做过多少品评和推测,留下越来越多的迷局。人们过分的喜爱她,无止境的探讨她那难以察觉的、转瞬即逝而且亘古不变的微笑,那洞察一切而又包含一切的眼神,那端庄沉稳的姿态,高贵而朴素的装束,以及无懈可击的完美构图,将众多美好合为一个完美。于是,美、智慧、永恒三位一体,极致的搭配,再无超越的可能。就这样,蒙娜丽莎带给人们无限美好的遐想,也给人们无限沉重的压力。人们愿意栖身她的庇荫,吸取滋润的营养;又渴望走出她的阴影,呼吸自由的空气。这是一个神话,它与达芬奇无关,完全是后人制造的,神话像滚雪球,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滚动,无限膨胀,最终连神话的制造者也被吞没。

西方油画鉴赏论文800字

《蒙娜丽莎》是一幅著名的肖像画。它花费了绘画巨匠达芬奇四年之久的时间,而这幅看似普通却代表了这个时代绘画最高成就的作品,何以具有这样大的魅力呢?先来回顾一下中世纪的艺术,漫长的中世纪,艺术成为基督教的工具,无论雕塑还是绘画,其题材内容都取自圣经教义,人物形象也都是虚构的概念化形象,既无现实生活的依托,又无科学知识的根据。因此,人物形象僵滞、表情呆板,形体如槁木般没有生气。然而,达芬奇的肖像画《蒙娜丽莎》富有人文精神,在题材上取自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具有人的真情实感,因而这幅肖像画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蒙娜丽莎》的成功,在于作者准确的捕捉到了模特儿最微妙的表情和最动人的瞬间。达芬奇这种现实主义的创作的方法,使蒙娜丽莎富有魅力的青春被永恒而鲜活的留在画面上。我们从蒙娜丽莎的脸上可以看到,透过那微抿的嘴唇,微挑的眼角和微凝的双目,悄然的流露出一种恬静、淡雅而又神秘的微笑,自然、纯真、朴素的将一丝不易察觉的、充满着人性情感的内心活动透溢出来。画中人物生姿优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淋漓尽致的发挥了画家那奇特的烟雾状“空气透视”般的笔法。达芬奇力图使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美丽的外表达到巧妙的结合,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也特别着重掌握精确与含蓄的辨证关系,达到了神韵之境,我们还可以从蒙娜丽莎那双随意的交搭着的双手上,透过柔润而丰满的肌肤,精谨而准确的结构,自然而生动的状态,感到一种富有青春生命力的血液正在指掌间流淌。这是鲜活而富有生命力的活体。在构图上,达芬奇改变了以往画肖像画时采用侧面半身或截至胸部的习惯,代之以正面的肖像构图,透视点略微上升,使构图呈金字塔形,蒙娜丽莎就显得更端庄。几百年来,蒙娜丽莎令无数观赏者为之倾倒,人们一直对她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的观者在不同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时觉得那微笑温文尔雅、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尊贵严肃、安详自若,有时像是略含哀伤悲叹,有时又有几分讽嘲与揶揄。神秘莫测的心灵活动。在这幅画中,光线的变化不能像在雕塑中产生那样大的差别,但在蒙娜丽莎的脸上,微暗的阴影时隐时现,为她的双眼与唇部披上了一层面纱,而人的笑容主要体现在眼角和嘴角上,达芬奇却偏把这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确的接线,因此才会产生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有权威人士认为“笑容若隐若现,是因为观看者改变了眼睛的位置”,“蒙娜丽莎那迷人的口唇”是一个男子裸露的脊背。几百年来,“微笑”的新解层出不穷。诸如微笑不露皓齿是因原型虽典雅美丽却口齿不齐;原型因爱女夭折,忧郁寡欢,难掩凄楚之态;原型刚得过一场中风,她半个脸的肌肉是松弛的,脸歪着所以才显得微笑……蒙娜丽莎,这是一个永远探讨不完的问题,自问世至今,将近五百年,后人不知做过多少品评和推测,留下越来越多的迷局。人们过分的喜爱她,无止境的探讨她那难以察觉的、转瞬即逝而且亘古不变的微笑,那洞察一切而又包含一切的眼神,那端庄沉稳的姿态,高贵而朴素的装束,以及无懈可击的完美构图,将众多美好合为一个完美。于是,美、智慧、永恒三位一体,极致的搭配,再无超越的可能。就这样,蒙娜丽莎带给人们无限美好的遐想,也给人们无限沉重的压力。人们愿意栖身她的庇荫,吸取滋润的营养;又渴望走出她的阴影,呼吸自由的空气。这是一个神话,它与达芬奇无关,完全是后人制造的,神话像滚雪球,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滚动,无限膨胀,最终连神话的制造者也被吞没。

我就随便谈谈看法,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运动的,绘画学也一样,当巴洛克与洛可可的产物新古典主义发展到巅峰之时还是寸步难行的,艺术家们渴望革新,在一片混沌黑暗的道路上缓慢摸索,但是无济于事,应为自文艺复兴以来诸多巨人已将这一领域的绘画艺术推向了最高潮,再也无法上升,古典派最后希望就是德拉克罗瓦,安格尔,大卫等,可时还是很混沌很黑暗,没有可以超越的了,然而绘画界的顶级代表都没有预见到一股蓄势待发的思潮,他们的眼光始终停留在学院派3个字上,一片宁静之时一道强光犹如闪电一般打破了西方绘画界许久的沉静,那便是印象主义,前期大师莫奈,雷诺阿,华沙罗,西斯莱等运用物理学中光学的研究成果将自然界中的7中原色搬入绘画,但仅是表带视觉冲击,讲究瞬间视觉,无思想性可言。如果说前期是动摇了学院派色彩理论,那么后印象派则是空前的大巨变!后印象主义的3位大师高更塞尚与凡高,直接动摇了上层学院派的根基,完全表现个人主观情感,就如同音乐领域的贝多芬,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如同巨人拿起手中火把点名新的道路,具有开天辟地的意义。塞上被誉现代绘画之父,他的构图模式与绘画中的注重物体块面结构与透视直接影响了后来的立体主义开创者毕加索。印象派的成果犹如大树长出不断细枝,诞生了表现主义,野兽派,超现实主义等一系列抽象的绘画派别,是里程碑式的,是空前的!艺术的新时代宣告到来,文学受其影响,音乐也受到波及,德彪西的印象主义音乐就是如此。它就如同洪水一样,最后发展为海洋

油画鉴赏论文1500字开头

《记忆的永恒》,达利作,1931年,布上油画,24x33厘米,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藏。 “除了毕加索,萨尔瓦多·达利也许是最为知名的二十世纪画家。”这是道恩·艾兹(英)在他所著的《达利》一书中的开场白。确实,在超现实主义画派中,达利(Salvador Dali,1904—1989)比其他画家更加声名显赫,或者可以说“臭名昭著”——这不仅仅因为他的那些想象力丰富得令人震惊的画面,更因为他那古怪得让人侧目的形象和行为。我们不能不承认他是个天才,无论从艺术的角度还是从自我宣传的角度。他一本正经地宣称自己和疯子的区别在于他不发疯。他精心侍弄他的小胡子,使之成为其身体上的一道独特风景线。他在画布上“做梦”,表现性、战争、死亡等非理性主题。 达利1904年5月11日生于加泰罗尼亚,曾就学于马德里的圣费尔南多学院,不过分别在1923年和1926年两度被逐出校门。他曾经专门学习过学院派方法,并对立体派、未来派等作过尝试探索。1927年他完成了第一幅超现实义油画《蜜比血甜》,并于1929年夏天正式加入超现实主义阵营。达利称得上是一名天生的超现实义者,他的绘画是细致逼真与荒诞离奇的奇怪混合体。 《记忆的永恒》受到弗洛依德的启迪,表现了一个错乱的梦幻世界。我们看到,清晰的物体无序地散落在画面上。那湿面饼般软塌塌的钟表尤其令人过目难忘。无限深远的背景,给人以虚幻冷寂,怅然若失之感。达利的绘画往往是支璃破碎的,充分展示了无意识的梦幻场景。但实际上,这些看似偶得的幻觉形象,必定经过了画家相当的努力;而看似无意识的画面,必定是有意识计划的结果,甚至是惨淡经营的结果。《记忆的永恒》也不例外。弗洛依德曾这样对达利说,“你的艺术当中有什么东西使我感兴趣?不是无意识而是有意识。”作于1931年的油画《记忆的永恒》典型地体现了达利早期的超现实主义画风。达利承认自己在《记忆的永恒》这幅画中表现了一种"由弗洛伊德所揭示的个人梦境与幻觉",是自己不加选择,并且尽可能精密地记下自己的下意识,自己的梦的每一个意念的结果。而为了寻找这种超现实的幻觉,他曾去精神病院了解患病人的意识,认为他们的言论和行动往往是一种潜意识世界的最真诚的反映。达利运用他那熟练的技巧精心刻画那些离奇的形象和细节,创造了一种引起幻觉的真实感,令观众看到一个在现实生活中根本看不到的离奇而有趣的景象,体验一下精神病人式的对现实世界秩序的解脱,这也许是超现实主义绘画的真正的魅力所在。 而达利的这种将幻觉的意象与魔幻的现实主义作对比的手法,更使得他的画在所有超现实主义作品中最广为人知。

1872年克洛德莫乃的这幅名为《日出印象》的油画首次展出,这幅画描绘了法国勒阿佛尔港口黎明时分的情景,港口作业区的大致轮廓--起重机、吐着烟的烟囱、建筑--透过浓密的晨雾和满画面的匪夷所思的破碎笔触,观者所能辨出的就是这些。这幅画儿当时在大多数人眼中简直是一团糟。批评家们更是大为恼怒,他们将这幅画的作者莫乃以及与之画风相近的画家的称为“印象主义”。指责莫乃画风太幼稚,其画作不过是小儿涂鸦而已,与勒阿佛尔港日出时的情景何尝有半点相似。几年后艺术评论来了个180度转变,好象莫乃好得不能再好了,仿佛印象派画家不仅长与用笔而且捕捉视觉真实的技巧已臻化境,令当代画家相形见拙。为何莫乃笔下的勒阿佛尔港先被说成一团糟,后来又被称为对港区日出情景了不起的再现?我们该如何理解此种戏剧化的转变。莫乃背弃了关于勒阿佛尔港传统的种种表达方法,而更趋向于表现真实的自我感受,传达出自己对日出的鲜活印象,将常识之类搁置一边,竭力捕捉最初朦胧印象,并将其凝固在画布上。他试着画出的是我们打量世界时实际看到的一切,而不是我们料想我们会看到的东西。因此开始的时候人们自然会抗拒,勒阿佛尔港的日出怎么是这样的呢?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观察,人们发现,当船衬着城市的背景出现时,在特定的光线下从特定的角度看去,船似乎真的是在城里行驶,有时海天会浑然一色,我们实难分辨何为大海,何为天空。每件成功的艺术品不可或缺的东西究竟为何,那就是--一种能令我们重新发现现实中遭歪曲、忽略的一面的能力。

诶,同命相怜啊,我也在求本科金融论文%>_<%

艺术画鉴赏论文800字开头

中国绘画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卓越的成就,在世界美术之林独树一帜,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的名家传世佳作历尽沧桑保留到今日,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全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本篇分为中国画之起源、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五代时期、两宋时期、元代、明代、清代八大部分,时间跨度四千余年。在内容上汇集了两百余位著名绘画大师的两百八十余幅传世珍品,涵盖了岩画、彩陶画、帛画、壁画、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界画等画科,工笔、写意、泼墨、没骨等各种画法,各家各派,美仑美奂,选品均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国内各地博物馆、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法国卢浮宫等大型艺术品收藏机构,具有极高的鉴赏与收藏价值。收录了远古新石器时代至清代的无名画师及两百余位著名画家的二百八十余幅名画。分为中国画之起源、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五代时期、两宋时期、元代、明代、清代八大部分,时间跨度四千余年。几乎将所有流派、风格、样式的名画囊括其中。在这里,您能欣赏到古代先民单纯古朴但却意义深远的岩画,先秦及秦汉王朝细密瑰丽、多姿多彩的漆画、帛画及壁画,历朝历代精工细致、风格迥异的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不求形似”、“无求于世”的文人画。在这里,您还能领略到设色华丽、用笔工整的的黄筌画派,粗笔浓墨、略施杂彩的徐熙画派,气象萧疏、烟林清旷的北方山水画派,平淡天真、迷茫奇幻的南方山水画派,以及不拘陈规、破格创新的“扬州八怪”的画作。通过对各种画派不同风格面貌的观赏以及对不同时期绘画技法的了解,您能从中体会到中国绘画历史的独特发展脉络和绘画艺术的博大精深、奇伟瑰丽。

《蒙娜丽莎》是一幅著名的肖像画。它花费了绘画巨匠达芬奇四年之久的时间,而这幅看似普通却代表了这个时代绘画最高成就的作品,何以具有这样大的魅力呢?先来回顾一下中世纪的艺术,漫长的中世纪,艺术成为基督教的工具,无论雕塑还是绘画,其题材内容都取自圣经教义,人物形象也都是虚构的概念化形象,既无现实生活的依托,又无科学知识的根据。因此,人物形象僵滞、表情呆板,形体如槁木般没有生气。然而,达芬奇的肖像画《蒙娜丽莎》富有人文精神,在题材上取自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具有人的真情实感,因而这幅肖像画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蒙娜丽莎》的成功,在于作者准确的捕捉到了模特儿最微妙的表情和最动人的瞬间。达芬奇这种现实主义的创作的方法,使蒙娜丽莎富有魅力的青春被永恒而鲜活的留在画面上。我们从蒙娜丽莎的脸上可以看到,透过那微抿的嘴唇,微挑的眼角和微凝的双目,悄然的流露出一种恬静、淡雅而又神秘的微笑,自然、纯真、朴素的将一丝不易察觉的、充满着人性情感的内心活动透溢出来。画中人物生姿优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淋漓尽致的发挥了画家那奇特的烟雾状“空气透视”般的笔法。达芬奇力图使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美丽的外表达到巧妙的结合,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也特别着重掌握精确与含蓄的辨证关系,达到了神韵之境,我们还可以从蒙娜丽莎那双随意的交搭着的双手上,透过柔润而丰满的肌肤,精谨而准确的结构,自然而生动的状态,感到一种富有青春生命力的血液正在指掌间流淌。这是鲜活而富有生命力的活体。在构图上,达芬奇改变了以往画肖像画时采用侧面半身或截至胸部的习惯,代之以正面的肖像构图,透视点略微上升,使构图呈金字塔形,蒙娜丽莎就显得更端庄。几百年来,蒙娜丽莎令无数观赏者为之倾倒,人们一直对她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的观者在不同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时觉得那微笑温文尔雅、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尊贵严肃、安详自若,有时像是略含哀伤悲叹,有时又有几分讽嘲与揶揄。神秘莫测的心灵活动。在这幅画中,光线的变化不能像在雕塑中产生那样大的差别,但在蒙娜丽莎的脸上,微暗的阴影时隐时现,为她的双眼与唇部披上了一层面纱,而人的笑容主要体现在眼角和嘴角上,达芬奇却偏把这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确的接线,因此才会产生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有权威人士认为“笑容若隐若现,是因为观看者改变了眼睛的位置”,“蒙娜丽莎那迷人的口唇”是一个男子裸露的脊背。几百年来,“微笑”的新解层出不穷。诸如微笑不露皓齿是因原型虽典雅美丽却口齿不齐;原型因爱女夭折,忧郁寡欢,难掩凄楚之态;原型刚得过一场中风,她半个脸的肌肉是松弛的,脸歪着所以才显得微笑……蒙娜丽莎,这是一个永远探讨不完的问题,自问世至今,将近五百年,后人不知做过多少品评和推测,留下越来越多的迷局。人们过分的喜爱她,无止境的探讨她那难以察觉的、转瞬即逝而且亘古不变的微笑,那洞察一切而又包含一切的眼神,那端庄沉稳的姿态,高贵而朴素的装束,以及无懈可击的完美构图,将众多美好合为一个完美。于是,美、智慧、永恒三位一体,极致的搭配,再无超越的可能。就这样,蒙娜丽莎带给人们无限美好的遐想,也给人们无限沉重的压力。人们愿意栖身她的庇荫,吸取滋润的营养;又渴望走出她的阴影,呼吸自由的空气。这是一个神话,它与达芬奇无关,完全是后人制造的,神话像滚雪球,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滚动,无限膨胀,最终连神话的制造者也被吞没。

克劳德•莫奈 莫奈(Claude Monet, 1840-1926)1840年生于巴黎,童年在阿佛尔渡过。他没有按照画家的常路走,而是以画漫画起家,在画漫画方面有了一些名声,并受到欧•布丹(Eugène Boudin, 1824-1898)的注意。布丹曾对莫奈说“当场画下的任何东西,总是有一种以后在画室里所不可能取得的力量、真实感和笔法的生动性。”莫奈在他今后的绘画生涯中也是按布丹说的话去做的,因为在他的内心里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不久,莫奈又被荷兰的画家约翰•巴托尔•德•琼康的创作所吸引。这位画家以动荡、兴奋、活泼而且比他同时代的法国人更为活跃的笔触画小桥、村景、河岸和破旧的茅草屋。莫奈就是从布丹和琼康那里接受到了基本艺术修养的。1859年,莫奈来到巴黎,在那里见识到了居斯塔夫•库尔贝(Gustave Courbet,1819-1877)、让-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罗(Jean Baptiste Camille Corot,1796-1875)以及爱德华•马奈(Edouard Manet1832-1883)的创作。他认真鉴赏了他们的绘画长处,并且以惊人的速度运用了他们的成就。但莫奈并不是他们的追随者,而是一个反叛者。莫奈并不想在学院完成他的学画过程,他只在1863年在格莱尔学院的画室里呆了一段时间。当他遇到了巴齐依(Bazille)、阿尔弗莱德•西斯莱(Alfred Sisley,1839-1899)和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1841-1919)以后,他便劝说他们也放弃那些学字派课程。当格莱尔学院的画室停办后,他便把他的伙伴们带到枫丹白露林边的一个小村庄——舍依,在那里画户外写生。当莫奈离开了格莱尔学院画室后,他并没有去充实他那相当贫乏的艺术修养,而是怀着火热的信念投入了自然生活的纯直觉观察;他根本不买各种理论学说的帐,而是发展出自己的一套绘画方法。莫奈一生对造型漠不关心,他关心的是正确的层次关系。正是因为莫奈对造型格格不入,所以他能够轻而易举地表现出他所确实看见的事物,但也正因为此,他却表现不出事物的幻觉真实感。莫奈不只满足于能够画他所看到的事物和按照他所看见的那种方式来做画;他想要创造一种独特的效果,达到一种在绘画上似乎是不可能达到的目的。他喜欢所有使人眼花缭乱的东西,他描绘的河水、天空、房屋和树木都洋溢着非同寻常的生命感。他的内心满怀着难以遏止的激动;从他的观念看他是一个现实主义者,然而从他本性看,他却是一个幻想家。1864年,莫奈完成了“翁费勒的塞纳河口”,此画是1865年的官方沙龙上展出,并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当评论家评论此画时说:“用调子所组成的和谐色彩……颇能吸引观众们的大胆感觉”。这表现出官方对人们很喜欢这幅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油画表现了丰富的中间调子和那种暗淡、沉着的色阶。向深处展开的空间,通过河岸线而处理得十分成功按照传统,河岸线标志着中景和远景。在这幅画上,出于莫奈自己的东西,就是表现在前景水的笔触和云的笔触上的“颇能吸引观众的大胆感觉”;这些笔触加强了画面的传统效果。在1866年,莫奈用了几天功夫完成并展出了他未来夫人的肖像“穿绿衣的女士——卡美伊”。这幅肖像引起了争论,但总的说来是成功的;有人甚至把它同马奈的肖像画相媲美。这幅肖像充分显示出了莫奈的个性:他对造型的淡漠态度,以及这个女人的动势和她的裙子上颤动的光都赋予整幅画特殊的说服力;由此而产生了一种动力感和生动性。同年,莫奈展出了“圣日尔曼•俄塞罗瓦教堂”一画,这幅画对于他未来风格的发展具有更大的意义。油画是他从罗浮宫的一个阳台上画的,这幅画是要表现树叶上的反光。并排的笔触生动地表现了空气的振动,依靠这些笔触的结合而取得了绿黄色的光和绿黑色的影的生动效果。这里的用笔方法已经省印象主义①的了,但色彩还不够透明,甚至蓝色的阴影也还是浑浊的;它们画得就像是黑色。教堂和房子在颤动的树叶相比之下显得过于密集了。画中没有整体的形象,但树叶的画法却给我们透露出一点莫奈的色彩理想来“穿绿衣的女士——卡美伊”是在画室里完成的人物画;“圣日尔曼•俄塞罗瓦教堂”是在外光下画成的风景画。“花园中的女人”一画把这两种观察方法结合起来了。这里的画面基本上是根据一幅照片安排的,这说明莫奈并不介意使构图服从了自然景物的偶然性。照片本来也该使莫奈想到空间的深远效果的,然而,莫奈对此也并未介意。使他感兴趣的仅仅是平面和色彩对比而已。正因为这幅画的人物没有立体感和起伏,色彩才能在这里大放其光彩和充分显示其多样性。妇女衣裙上的花饰,草坪上的鲜花,突出在大片浓绿之中的叶子,从树叶的空隙之间透露出来的天空,穿透阴影的光线,这一切造成了一幅色彩妍丽的镶嵌画的效果。但这幅油画缺乏色调效果:光线和阴影落在了人物所占据的同一个平面上,因此,光线不能渗透人体,不能成为形的实体。大片固有色起了过多的作用。所有这些合在一起,与其说是真实表现了所见的事物,不如说是一种公式,但这种公式正是一个空前大胆的纲领。这一纲领的公式化一旦消失,光线便将渗入中间调子,生命也将渗透每一个笔触,而整体的统一也就将要形成,那时,艺术就会变得花团锦簇,印象主义就要完全成熟了。 1872年,莫奈创作了扬名于世的 “印象,日出”。这幅油画描绘的是透过薄雾观望阿佛尔港口日出的景象。直接戳点的绘画笔触描绘出晨雾中不清晰的背景,多种色彩赋予了水面无限的光辉,并非准确地描画使那些小船依稀可见。这幅画在1874年3月25日开幕的印象派画家第1次联合展览会上展出,这幅作品是莫奈画作中最具典型的一幅。莫奈在视觉观察方面无疑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天才。他善于从光与色的相互关系中发现前人从未发现的某种现象。他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光与色上,从而找到了最适于表达光与色的明度差别变化的形式,他把这种光色明度差别变化从绘画的各种其它因素中抽象出来,把它提到了不可攀登的高度。莫奈的视觉观察是天才的、创造性的、非凡的,可是在这种观察的背后又是什么呢?他所看见的东西同他所感觉和他所想象的东西之间关系又是如何的呢?莫奈在1874-78年间在阿尔让特依所画的一些画可以回答这些问题。如创作于1872年的“阿尔让特依的帆船”。在这幅图里中间调子代替了色彩对比,但不是借了色彩的混合,而是通过形成一种光的综合作用的色彩分解或组合。黑色已不再出现于画家的调色板,剩下的只是造成明与暗的光谱色彩,它们形成了形的实体。统一的色彩风格很自然地遍及整个画面:远景和近景,物体、水和天空,把这一切改造成为一种美妙动人的景象,而浑然一片、不分层次的空间透视,则把这远景和近景联成一个整体。紫色和黄色的调子同河水和天空的蔚蓝色交织在一起,这些颜色的调子差别把这些自然现象区分得清清楚楚,而且平静如镜的河面,仿佛就成了天穹的基础。几何学的透视已被忘却;它已让空气的不断运动代替了。每一种颜色单独看来十分柔和,它们的整体却又是强烈的;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天边焰火弥漫,白昼即将消逝的图景,一条大帆船静静地停在一片灰色的半阴影之中。这是一个幻想家的直观,在这烟雾缭绕、夕阳西下、一片忧郁的气氛之中,莫奈仿佛就是那光的生命,直接参与着它的逐渐熄灭。这是莫奈创作中的丰收时期,是他创作了色彩的传奇。 圣拉查尔火车站绘于1877年的“圣拉查尔火车站”是一幅表现巴黎火车站的画,这是一个日常生活场面的实际“印象”。莫奈神往于光线穿过玻璃顶棚射向蒸气烟云的效果,神往于从混沌之中显现出来的机车和车厢的形状。莫奈相信光线和空气的神奇效果是最为重要的,他巧妙的平衡了画面的调子和色彩,这幅画出色的表现了力量、空间、对比和运动。 1883年莫奈过日维尔尼定居,他在那里建造了一座小花园,以便在那里画画;他在池溏里种了许多莲花,这使他发现了实现他纲领的主题:画一些坚硬的形体、水和空气,尽量使它们融合在一起。这便产生的组画“睡莲”,“仙女池,玫瑰色的和谐”就是这组画其中之一。这幅画反映了莫奈一种物我两融的愿望,但它没有一点悲怆的情调。每一个研究莫奈创作活动发展的人都会发现,如果说最初的命运促成了莫奈的发展趋势,那么后来就是他自已创造了他的命运。之所以莫奈成为“印象主义”风格奠基人、被他的朋友公认为“班首”,是因为莫奈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从所周知,印象主义意味着感觉和观察方式的变革,它不仅改变了绘画,而且改变了雕塑、音乐、文学,就是到了今天,它也没有失去影响力,仍然改变着我们。简历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 1840年2月14日生于法国巴黎。父亲库路多•阿多洛夫•莫奈是位商人。 1845年 来到法国北部港口阿佛尔,在那时上学。在上学期间,莫奈唯一的爱好就是绘画,故此学习成绩不佳。 1855年 莫奈在当地已小有名气,他的漫画在文具店里展出并出售,价格为每幅20法郎。由画商介绍结识风景画家欧•布丹(Boudin),受布丹影响莫奈对大自然充满着热爱,开始学习用油画和素描来画风景。从1858年 莫奈开始从布丹那里接受了不同于学院派的绘画思想,学习并动笔画外光画,并鲁昂的展览会上展出一幅作品。 1859年5月 来到巴黎,在巴黎他见识到了居斯塔夫•库尔贝(Gustave Courbet,1819-1877)、让-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罗(Jean Baptiste Camille Corot,1796-1875)以及爱德华•马奈(Edouard Manet1832-1883)的创作。 1860年 莫奈进了斯维赛学院,练习人体写生。在这里,他接触了后来成为印象派的一些画家,比如卡米耶•毕沙罗(Camille Pissarro,1830-1903)等。同年秋天,莫奈被编入法国的非洲军团到阿尔及尔服兵役。在服兵役期间,部队允许他作画,在那里,他曾为队长的夫人画了肖像。 1862年初 因为贫血,莫奈从军营回到阿佛尔家里养病。这时,他认识了荷兰画家琼康,并与琼康及布丹(Boudin)一起从事创作。 1863年 借复活节的休假之机,莫奈将同窗的画友带到了巴黎南郊巴比松村附近的枫丹白露森林,在那里进行创作。在外光下,大家创作了一批具有巴比松风格的作品。 1864年 莫奈来到了昂弗勒作画。在这里,莫奈的两幅描绘塞纳河的风景画《落潮的埃沃海角》与《昂弗勒港》被选入1865年的官方沙龙。 1866年 以恋人卡缪为模特的、全身大幅肖像画《穿绿衣的女仕》在沙龙展出,该画受到了评论家埃米尔•左拉(Emile Zola l841-1902)的好评。同年夏天,莫奈创作的《庭院里的女人们》,在1867年的沙龙中落选。1866年的秋天,为了避开讨债的人,莫奈自毁了约200幅作品后,回到阿佛尔。 1867年 怀孕的卡缪为莫奈的父亲所不容,留在了巴黎,莫奈住在姑母家。7月卡缪生下第一个孩子,只好请在巴黎的巴齐依作教父代为照顾。此后的几年中,莫奈始终在阿佛尔及其附近,与布丹、琼康,有时与库尔贝一起作画。在这个时期里,由于与父亲的关系紧张,经济拮据、生活艰难。为此,莫奈曾一度有过轻生的念头。 1869年 他回到巴黎,参加了"盖尔波瓦咖啡馆"里艺术家的聚会。可能因为很早就离开了学校,自感在受教育方面的不足,故而很少参与争论。这时他已经非常穷困。 1870年6月 莫奈与卡缪正式结婚。9月,莫奈将妻、子托付给布丹照顾,只身一人去了伦敦。在那里与杜比尼(Charles-Francois Daubigny,1817-1878)、毕沙罗相会,然后,和毕沙罗一起在泰晤士河及公园中作画。在参观美术馆时,英国画家威廉•透纳(William Turner,1775-1851)、约翰•康斯特布尔(John Constable,1776-1837)的作品,使其为之倾倒。为了给莫奈的作品找到销路,经杜比尼介绍,在这里认识了画商丢朗•吕厄。此人对于穷画家们表示了同情,在经济方面从此一直在支援着他们。 1871年初 莫奈的父亲去世,他离开英国。在杜比尼的动员下,到了荷兰并滞留到年底。1872年 莫奈创作了日出后扬名于世的《日出•印象》,并在1874年3月25日开幕的印象派画家第1次联合展览会上展出。 1873年 回到巴黎后,在马奈的帮助下,莫奈在巴黎以北的阿让特伊定居。并在塞纳河上建造了船上的画室。此时,与他一起创作的还有阿尔弗莱德•西斯莱(Alfred Sisley,1839-1899)、爱德华•马奈(Edouard Manet,1832-1883)、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1841-1919)。 1875年 莫奈在经济上再次跌入窘境的。 1876年 在第2次联合展览会上,展出莫奈作品18件。 1877年 第3次联合展览会在丢朗•吕厄的画店中举办,展出莫奈作品30件。 1878年3月 下第2个孩子,莫奈又面临困境。1879年 卡缪生去世。1880年 大海成了莫奈新的创作源泉。此后的几年当中,在英法海峡的海岸、埃托塔等地,莫奈多次捕捉光与影的瞬间效果,创作了一批较之以前更富有冲击力的作品,为此有人将这一时期称作莫奈的"埃托塔时代",《埃托塔的崖》、《埃托塔的曼努普特》是这个时期作品中的两件。1882年3月1日 第7次联合展览会开幕,这次展览会中有莫奈作品35件。 1883年 莫奈开始在日维尔尼定居后,再也没有迁居。画家晚年的许多作品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1886年 第8次联合展览,也是最后的一次,莫奈没有参加。它标志着印象主义运动的解体。 1889年6月 为了纪念法国大革命一百周年,莫奈与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1840-1917)两位大师举办了作品的联合展出,其中包括1864-1889年莫奈的作品66件,博得了好评。 1890年后 莫奈创作了若干组作品,即"组画"。1890-1891年间 创造了"干草垛组画"。 1891-1892年间 同样的作法创作了"白杨组画"。 1890-1894年间 创作了"伦敦风光组画"。 1892-1894年间 创作"鲁昂大教堂组画"。1900年11月 在丢朗?吕厄的画廊展出莫奈的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创作的《池中睡莲》组画26件,获得极大成功。1904年 又在该画廊展出了刚刚完成的有关泰晤士河风光的组画。1908年9-12月 莫奈与夫人阿里斯一起前往威尼斯旅行。在那里他创作的作品达30多件。1911年5月 莫奈的第2位妻子阿里斯又先他而去。莫奈深陷于悲痛之中,视力也随之下降。 1914年 47岁的长子在长期患病后不幸亡故,已是高龄的莫奈更是形单影孤。莫奈在自己的庭院中建成了长23米、宽20米、高15米的大画室,并着手创作大型装饰画《睡莲》系列。1922年3月 他决定将完成后的该大型装饰画捐给自己的祖国。4月12日,他在"赠与书"上签了名。不久,由于白内障,画家几乎丧失了视力。9月,被医生禁止作画。转年后,经过手术,视力有所恢复。1925年 85岁的老画家独自一人,又在画室、室外投入了大型壁画的创作之中。2月4日,在人们期待的目光里,大型壁画《睡莲》终于完成。 1926年2月6日 就在这件巨作完成的第2天莫奈永远地告别了人间。

欣赏《蒙娜丽莎的微笑》有感“蒙娜丽莎她是谁,她是否也曾为爱寻觅好几回,她的微笑那么神秘那么美。”曾经风靡一时的歌声,我们都已经淡淡的忘记,现在想起那个微笑,是否你还会去疑惑这中间的迷,是和蔼可亲的温婉的微笑,是多愁善感的伤感的微笑,还是内在快乐的标志?《蒙娜丽莎的微笑》这幅名画,又称为“微笑”。画中的蒙娜丽莎确有其人。她是佛罗伦萨一位富有的女市民。达芬奇刚开始为她画像时,她年仅二十四岁。据说,在此前不久,蒙娜丽莎心爱的女儿刚刚夭折,因此她整天闷闷不乐。为了唤起模特儿发自内心的微笑,画家一边为她画像,一边请人在她身边奏乐,如此这般千方百计引出了这位美人的一刹那的微笑,仿佛稍纵即逝。你看:蒙娜丽莎嘴角微皱,眉宇舒展,脸部则显示出了刚可察觉的微笑。这微笑似乎是从脸上掠过似的,既显示了她内心的激动,又没有失去安详的表情,显露了人物内心深处微妙的心理活动,引人遐想,令人神往。蒙娜丽莎微笑的神秘之处在于:当你注视她的笑容时,先是看到微笑,既而似乎隐去,然后微笑重新出现,过一会儿再次神秘地隐去。 蒙娜丽莎的微笑,有时候让你觉得温文尔雅令人陶醉;有时仿佛内涵哀愁似显凄楚;有时候又略呈讽刺之状,虽则美丽动人却又有点不可接近。这种朦胧又若隐若现的感觉,就是一种艺术吧。

西方油画鉴赏论文800字怎么写

《蒙娜丽莎》是一幅著名的肖像画。它花费了绘画巨匠达芬奇四年之久的时间,而这幅看似普通却代表了这个时代绘画最高成就的作品,何以具有这样大的魅力呢?先来回顾一下中世纪的艺术,漫长的中世纪,艺术成为基督教的工具,无论雕塑还是绘画,其题材内容都取自圣经教义,人物形象也都是虚构的概念化形象,既无现实生活的依托,又无科学知识的根据。因此,人物形象僵滞、表情呆板,形体如槁木般没有生气。然而,达芬奇的肖像画《蒙娜丽莎》富有人文精神,在题材上取自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具有人的真情实感,因而这幅肖像画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蒙娜丽莎》的成功,在于作者准确的捕捉到了模特儿最微妙的表情和最动人的瞬间。达芬奇这种现实主义的创作的方法,使蒙娜丽莎富有魅力的青春被永恒而鲜活的留在画面上。我们从蒙娜丽莎的脸上可以看到,透过那微抿的嘴唇,微挑的眼角和微凝的双目,悄然的流露出一种恬静、淡雅而又神秘的微笑,自然、纯真、朴素的将一丝不易察觉的、充满着人性情感的内心活动透溢出来。画中人物生姿优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淋漓尽致的发挥了画家那奇特的烟雾状“空气透视”般的笔法。达芬奇力图使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美丽的外表达到巧妙的结合,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也特别着重掌握精确与含蓄的辨证关系,达到了神韵之境,我们还可以从蒙娜丽莎那双随意的交搭着的双手上,透过柔润而丰满的肌肤,精谨而准确的结构,自然而生动的状态,感到一种富有青春生命力的血液正在指掌间流淌。这是鲜活而富有生命力的活体。在构图上,达芬奇改变了以往画肖像画时采用侧面半身或截至胸部的习惯,代之以正面的肖像构图,透视点略微上升,使构图呈金字塔形,蒙娜丽莎就显得更端庄。几百年来,蒙娜丽莎令无数观赏者为之倾倒,人们一直对她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的观者在不同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时觉得那微笑温文尔雅、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尊贵严肃、安详自若,有时像是略含哀伤悲叹,有时又有几分讽嘲与揶揄。神秘莫测的心灵活动。在这幅画中,光线的变化不能像在雕塑中产生那样大的差别,但在蒙娜丽莎的脸上,微暗的阴影时隐时现,为她的双眼与唇部披上了一层面纱,而人的笑容主要体现在眼角和嘴角上,达芬奇却偏把这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确的接线,因此才会产生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有权威人士认为“笑容若隐若现,是因为观看者改变了眼睛的位置”,“蒙娜丽莎那迷人的口唇”是一个男子裸露的脊背。几百年来,“微笑”的新解层出不穷。诸如微笑不露皓齿是因原型虽典雅美丽却口齿不齐;原型因爱女夭折,忧郁寡欢,难掩凄楚之态;原型刚得过一场中风,她半个脸的肌肉是松弛的,脸歪着所以才显得微笑……蒙娜丽莎,这是一个永远探讨不完的问题,自问世至今,将近五百年,后人不知做过多少品评和推测,留下越来越多的迷局。人们过分的喜爱她,无止境的探讨她那难以察觉的、转瞬即逝而且亘古不变的微笑,那洞察一切而又包含一切的眼神,那端庄沉稳的姿态,高贵而朴素的装束,以及无懈可击的完美构图,将众多美好合为一个完美。于是,美、智慧、永恒三位一体,极致的搭配,再无超越的可能。就这样,蒙娜丽莎带给人们无限美好的遐想,也给人们无限沉重的压力。人们愿意栖身她的庇荫,吸取滋润的营养;又渴望走出她的阴影,呼吸自由的空气。这是一个神话,它与达芬奇无关,完全是后人制造的,神话像滚雪球,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滚动,无限膨胀,最终连神话的制造者也被吞没。

(法)弗朗索瓦米勒 油画,5×111厘米,1857年, 巴黎 卢浮宫藏   《拾穗》是米勒最重要的代表作,这是一幅十分真实的,亲切美丽,而又给人以 丰富联想的农村劳动生活的图画。从中不难看出画家对劳动的甘苦,特别是“汗滴禾下 土,粒粒皆辛苦”的意义是有着切身的深刻体验的。整个作品的手法极为简洁朴实,晴 朗的天空和金黄色的麦地显得十分和谐,丰富的色彩统一于柔和的调子之中,它像米勒 的其它代表作一样,虽然所画的内容通俗易懂,简明单纯,但又绝不是平庸浅薄,一览 无余,而是寓意深长,发人深思,这是米勒艺术的重要特色。米勒是十九世纪法国现实主义在师,他的大量的以农民题材为主的油画、素描、版画至今仍给我们深刻的启示与鼓舞。   《拾穗》描写了一个农村中最普通的情景:秋天,金黄色的田野看上去一望无际,麦收后的土地上,有三个农妇正弯着身子十分细心地拾取遗落的麦穗,以补充家中的食物。她们身后那堆得像小山似的麦垛,似乎和她们毫不相关。我们虽然看不清这三个农妇的相貌及脸部的表情,但米勒却将她们的身姿描绘有古典雕刻一般庄重的美。三个农妇的动作,略有角度的不同,又有动作连环的美,好像是一个农妇拾穗动作分解图。扎红色头巾的农妇正快速的拾着,另一只手握着麦穗的袋子里那一大束,看得出她已经捡了一会了,袋子里小有收获;扎兰头巾的妇女已经被不断重复的一上一下弯腰动作累坏了,她显得疲惫不堪,将左手撑在腰后,来支撑身体的力量;画右边的妇女,侧脸半弯着腰,手里捏着一束麦子,正仔细巡视那那已经拾过一遍的麦地,看是否有漏捡的麦穗。农妇们就是如此往复地劳动着,为了全家的温饱,怀着对每粒粮食的感情,耐心而不辞辛苦地拾着麦穗。   画面上,米勒使用了迷人的暖黄色调,红、蓝二块头巾那种沉稳的浓郁色彩也融化在黄色中,整个画面安静而又庄重,牧歌式地传达了米勒对农民艰难生活的深刻同情,和米勒对农村生活的特别的挚爱。

  • 索引序列
  • 西方油画鉴赏论文800字开头
  • 西方油画鉴赏论文800字
  • 油画鉴赏论文1500字开头
  • 艺术画鉴赏论文800字开头
  • 西方油画鉴赏论文800字怎么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