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抗战文献资料库在哪

抗战文献资料库在哪

发布时间:

抗战文献资料库在哪

主要是根据关键字搜索,但网络上搜索到的大多是付费的,建议你找些免费的文献资料库搜索,大多院校都有免费接入口,或者将你的详细需求描述清后在知道中提问,这样有获取文献渠道条件的知友就可以帮你查找,再提供给你]

国内的文献一般可以在维普,CNKI,万方上面找,如果你所在附近有大学的话就更方便了,他们一般都有自己的图书馆藏,还有网上图书馆上购买的大量的国外的全文数据库。如果有必要的话,我愿意效劳,但不能保证一定会找到你满意的文章。试试看吧……]

抗战历史文献资料库在哪

中国抗日战争,又称为日本侵华战争,是指在1930年代至1940年代,由于日本帝国 日本向中国投降非法入侵中华民国引发的战争,主战场在中国大陆,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事之前与期间,最终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 这场战争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名称。中华民国政府及多数华人称其为八年抗战、中日战争等等,简称抗战,中国共产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称其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日本称其为日华战争(日语:日中戦争)或支那事变(支那事変),西方国家多数称其为第二次中日战争(把甲午战争称为“第一次中日战争”)。 抗日战争结束于1945年8月15日,但对于其开始的时间存在争议。比较普遍的观点认 抗日战争纪念馆为,全面的抗日战争起于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时结束,历时九十七月又八天,共为八年,八年抗战名称因此而来。另外一种观点认为这场战争可追溯到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变,这是政府私下主导的局部抗战的开始,因此又有十四年或十五年抗战之说。也有观点认为,1941年12月9日在珍珠港事件爆发后两天,中华民国政府才公开宣布正式同日本宣战,如果这样算,抗日战争历时不到4年。在这段时间里,战争扩大到整个太平洋地区,中国和美国、英国等同盟国共同抗击日本,而中国的抗战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的一部分。最后,日本节节败退,战争以包括中华民国在内的同盟国胜利而结束。

当时全亚洲日本军事第一强,但自己是个岛国又没资源,想扩张建立大东亚共荣圈,自己成为整个东亚的宗主国合并朝鲜,扶持满洲,入侵中国,先后占领菲律宾,马来亚,缅甸,东印度群岛,强占法属印支那(越南,老挝,柬埔寨),半胁半诱与泰国联盟其扩张的手段是"武力主张权利"中国是唯一未被全占且坚持抵抗到底的被入侵亚洲国家,在极为不利的条件下坚持到了国际形势变化,并在联盟的帮助下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1937年7月7日下午,日本华北驻屯军第1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由大队长清水节郎率领,荷枪实弹开往紧靠卢沟桥中国守军驻地的回龙庙到大瓦窑之间的地区。晚7时30分,日军开始演习。22时40分,日军声称演习地带传来枪声,并有一士兵(志村菊次郎)“失踪”,立即强行要求进入中国守军驻地宛平城搜查,中国第29军第37师第110旅第219团严词拒绝。日军一面部署战斗,一面借口“枪声”和士兵“失踪”,假意与中国方面交涉。24时左右,冀察当局接到日本驻北平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的电话。松井称:日军昨在卢沟桥郊外演习,突闻枪声,当即收队点名,发现缺少一兵,疑放枪者系中国驻卢沟桥的军队,并认为该放枪之兵已经入城,要求立即入城搜查。中方以时值深夜日兵入城恐引起地方不安,且中方官兵正在熟睡,枪声非中方所发,予以拒绝。不久,松井又打电话给冀察当局称,若中方不允许,日军将以武力强行进城搜查。同时,冀察当局接到卢沟桥中国守军的报告,说日军已对宛平城形成了包围进攻态势。冀察当局为了防止事态扩大,经与日方商议,双方同意协同派员前往卢沟桥调查。此时,日方声称的“失踪”士兵已归队,但隐而不报。7月8日晨5时左右,日军突然发动炮击,中国第29军司令部立即命令前线官兵:“确保卢沟桥和宛平城”,“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守卫卢沟桥和宛平城的第219团第3营在团长吉星文和营长金振中的指挥下奋起抗战。七七事变后,日本动员几乎全部军事力量,开始全面侵华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占领南京后,在日寇总司令松井石根的指挥下,对中国人民进行了灭绝人性的大屠杀,被害多达35万之巨。1940年6月28日,86架日本侵略军的轰炸机,排着编队对当时的陪都重庆进行了长达三个小时空袭,所到之处炸弹的爆炸声震耳欲聋,旧城区几乎成了火海。日军731部队在诺门罕实施细菌战后,于1940年、1941年、1942年在中国浙江衢州和宁波、湖南常德、浙赣地区连续三次实施大规模细菌战,造成至少超过3万中国和平居民死亡。1943年,日寇从东北各地及山东、河北抓捕来大批劳工,送到井下挖煤。由于饥饿、和常遭酷刑,造成劳工大批死亡,这些死难者的尸体都集中扔在这两个大万人坑里。

抗战文献资料库

“日本细菌战资源库”是以国家图书馆从海外征集的日本细菌战档案为基本素材,对原始文件进行逐页整理标引后建成的数据库。内容包括日本细菌武器研究与试验、日本对华实施细菌战、日本使用活人进行人体试验、日军针对战俘及平民的暴行、盟军对日本涉细菌战科研人员和军人进行调查、盟军关于组织战争罪行审判等方面的史料1万余页。日本细菌战档案还系统揭示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期间,美国为获取日本细菌战所谓“研究成果”,阻碍司法公正,牺牲中国人民追究日本细菌战罪责的权利,与日本达成秘密交易,最终导致几乎所有细菌战部队成员逃脱了法律起诉的内幕,是研究日本细菌战罪行重要的一手史料。扩展资料:日本细菌战资源库向社会免费开放从9月2日起,数据库面向全社会提供免费公益使用,展示史实史证,助力学术研究,“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配合“日本细菌战资源库”发布,国家图书馆还推出《侵华日军细菌战档案汇编》,将这些一手史料原汁原味影印出版,以方便专业学者研究使用。同时,发布会现场还陈列了“抗日战争文献史料丛编”“对日战犯审判文献资料丛刊”“近代日本对华调查资料丛编”等系列抗战史料1000余册。这些成果涉及军事、政治、经济、社会、交通、国际、抗战损失、战犯审判等方面,集中全面反映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社会各方面真实状况,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文献研究价值。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日本细菌战资源库”发布:揭露细菌战内幕

二战资料网站搜集: -/htm (里面很全面,你需要的,都有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抗战文献资料库官网

是的,日本细菌战资源库向社会免费开放了。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国家图书馆9月2日发布“日本细菌战资源库”、《侵华日军细菌战档案汇编》等抗战文献整理成果。数据库9月2日面向全社会免费公益使用,展示史实史证,助力学术研究,“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日本细菌战资源库”以国家图书馆从海外征集的日本细菌战档案为基本素材,对原始文件进行逐页整理标引后建成。内容包括日本细菌武器研究与试验、日本对华实施细菌战、日本使用活人进行人体试验、日军针对战俘及平民的暴行、盟军对日本涉细菌战科研人员和军人进行调查、盟军关于组织战争罪行审判等方面的史料1万余页。扩展资料国家图书馆同时推出《侵华日军细菌战档案汇编》配合“日本细菌战资源库”发布,国家图书馆同时推出《侵华日军细菌战档案汇编》,将一手史料原汁原味影印出版,方便专业学者研究使用。发布会现场还展出陈列了“抗日战争文献史料丛编”“对日战犯审判文献资料丛刊”“近代日本对华调查资料丛编”等系列抗战史料1000余册,这些成果涉及军事、政治、经济、社会、交通、国际、抗战损失、战犯审判等方面,集中全面反映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社会各方面真实状况,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文献研究价值。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日本细菌战资源库”发布:揭露细菌战内幕

“日本细菌战资源库”以国家图书馆从海外征集的日本细菌战档案为基本素材,对原始文件进行逐页整理标引后建成。内容包括日本细菌武器研究与试验、日本对华实施细菌战、日本使用活人进行人体试验、日军针对战俘及平民的暴行、盟军对日本涉细菌战科研人员和军人进行调查、盟军关于组织战争罪行审判等方面的史料1万余页。这些档案还系统揭示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期间,美国为获取日本细菌战所谓“研究成果”,阻碍司法公正,牺牲中国人民追究日本细菌战罪责的权利,与日本达成秘密交易的内幕,是研究日本细菌战罪行重要的一手史料。数据库下设日本细菌战档案、人物索引、地名索引、机构索引、疾病索引、相关报告、伯力审判庭审记录、相关历史事件8个子库,并为每份档案撰写了中文提要,实现了原始档案页级深度标引和全库知识点检索定位。扩展资料“日本细菌战资源库”上线9月2日,国家图书馆发布“日本细菌战资源库”、《侵华日军细菌战档案汇编》等文献整理成果。今起,数据库面向全社会免费公益使用。配合“日本细菌战资源库”发布,国家图书馆还推出《侵华日军细菌战档案汇编》,将这些一手史料原汁原味影印出版,以方便专业学者研究使用。同时,发布会现场还陈列了“抗日战争文献史料丛编”“对日战犯审判文献资料丛刊”“近代日本对华调查资料丛编”等系列抗战史料1000余册。这些成果涉及军事、政治、经济、社会、交通、国际、抗战损失、战犯审判等方面,集中全面反映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社会各方面真实状况,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文献研究价值。参考资料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让历史说话!“日本细菌战资源库”上线,向社会免费开放

中国抗战文献资料库

这里有

是的,日本细菌战资源库向社会免费开放了。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国家图书馆9月2日发布“日本细菌战资源库”、《侵华日军细菌战档案汇编》等抗战文献整理成果。数据库9月2日面向全社会免费公益使用,展示史实史证,助力学术研究,“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日本细菌战资源库”以国家图书馆从海外征集的日本细菌战档案为基本素材,对原始文件进行逐页整理标引后建成。内容包括日本细菌武器研究与试验、日本对华实施细菌战、日本使用活人进行人体试验、日军针对战俘及平民的暴行、盟军对日本涉细菌战科研人员和军人进行调查、盟军关于组织战争罪行审判等方面的史料1万余页。扩展资料国家图书馆同时推出《侵华日军细菌战档案汇编》配合“日本细菌战资源库”发布,国家图书馆同时推出《侵华日军细菌战档案汇编》,将一手史料原汁原味影印出版,方便专业学者研究使用。发布会现场还展出陈列了“抗日战争文献史料丛编”“对日战犯审判文献资料丛刊”“近代日本对华调查资料丛编”等系列抗战史料1000余册,这些成果涉及军事、政治、经济、社会、交通、国际、抗战损失、战犯审判等方面,集中全面反映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社会各方面真实状况,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文献研究价值。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日本细菌战资源库”发布:揭露细菌战内幕

1905~1940)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原名马尚德,字骥生。1905年2月26日(清光绪三十一年正月二十三)生于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父亲马锡龄是一穷苦农民。杨靖宇八岁时进私塾读书。1918年入确山县高等小学读书。1923年进开封纺织染料工业学校,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2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3月,为迎接北伐军胜利北进,领导了确山农民起义。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初调到中共河南省委工作,在洛阳、开封等地先后三次被捕入狱。1929年奉中共中央之命赴东北,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同年秋被捕,在狱中坚持斗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出狱,任哈尔滨市委书记,满洲省委委员、代军委书记等职,积极领导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1933年任中国工农红军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委。1934年任南满抗日联军总指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等职。1936年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指挥兼政委,基本队伍有六千余人,分布南满一带开展抗日斗争。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杨靖宇发动西征,经常出击日军,支援关内的斗争。1938年5月,召集南满党和军队干部开会,讨论坚持游击战争策略。会后,在通化、临江一带开展抗日斗争,给敌伪军以沉重打击。同年冬,日军加强对南满抗日根据地的摧残,抗日联军的处境更加艰难。杨靖宇率第一路军一部一千四百多人,进入长白山密林中。次年,在蒙江县境与敌人战斗中受重大损失,队伍剩四百多人。1940年1月,为解决部队给养问题,命部队主力北上,自己带领一支小部队东进。2月23日,在吉林蒙江县(今靖宇县)保安村前三道崴子与敌遭遇,经过激战,壮烈牺牲。 杨靖宇将军生平事迹 杨靖宇将军是我国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姓马名尚德,乳名顺清,号骥生。1905年2月26日(农历正月初十)出生在驿城区古城乡李湾村(原确山县)一个农民家庭里,幼时在村私塾就读,191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确山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1919年的“五四”青年运动席卷全国,年仅十四岁的杨靖宇投身于火热的斗争中;一九二三年秋,他考入河南省开封织染学校;一九二六年在该校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冬奉党团组织的指示,回确山县领导农民运动;一九二七年春被选为确山县农民协会会长;四月领导了震惊中外的豫南农民起义,组织了五万农民武装围攻确山县城,经过四天的激战,占领了县城,打垮了北洋军阀第八军的一个旅,活捉了县长王少渠,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县级人民政权——确山县临时维持治安委员会,杨靖宇被选为常务委员;六月一日在确山县城关镇老虎笼(地名)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员。七月十五日国民党武汉政府叛变革命,新生的革命政权遭到确山县地方顽固势力的反对,杨靖宇和张家铎、张耀昶、李鸣岐等同志率部转移到县东刘店一带继续坚持斗争,开辟新的根据地。九月三十日他和李鸣岐、张家铎、张耀昶等领导了刘店秋收起义,重新组织中国共产党确山县委员会,并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豫南游击队,杨靖宇任总指挥。这一时期曾与数倍于我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打退了国民党反动武装的进攻和地方顽固势力的骚扰。这支部队当时控制了东至马乡、南至明港、西至县城、北至水屯一百多里的大片地区,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在党中央的指示下,为了开展长期的游击战争,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把胜利引向全国,后来 部队离开平原,奔赴山区,开辟了四望山革命根据地。一九二七年秋末冬初杨靖宇调往河南省委工作,在此期间曾三次被捕入狱,均被党营救获释,随转上海。不久由上海调往东北。他在东北期间先后曾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中共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哈尔滨市委书记、反日总同盟会会长、中共满州省委军委书记、磐石游击队政治委员、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兼政委、东北民主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在蒙江县(即现在的靖宇县)保安村三道崴子壮烈牺牲,年仅三十五岁。 杨靖宇将军旧居纪念馆 杨靖宇将军旧居纪念馆位于驻马店市南5公里,京广铁路东侧的驿城区古城乡的李湾村,始建于1966年秋,后在十年动乱中停工,1981年扩建后开放,建筑面积为4466平方米。 馆门朝北,砖石结构,建筑宏伟壮观,双檐斗拱,琉璃绿瓦面顶。门楣上书:“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旧居纪念馆”。背面有朱德委员长题写的“人民英雄杨靖宇同志永垂不朽”十三个遒劲的大字。进门一条整洁的通道向南,路西是纪念馆工作人员的住房。路东中间一角门,形似满月,古朴雅致。过了月门则是清洁宽敞的庭院,院中芳草盖地,奇花送香,紫竹亭亭,松柏相映。庭院中央,杨靖宇将军的丰身石雕像面南巍然而立。下有高00米,厚80米,宽20米的主大理石底座。上书“杨靖宇将军,1905——1940”字样,雕像刀法精湛,神润贯于匠心。南边是一排九间的展厅,陈列有照片、图表、油画等92件展品,较系统地介绍了杨靖宇将军的生平事迹。雕像北边是一座常见的农家小院。门楣上悬挂一块横匾,上书“杨靖宇将军故居”。院内有北屋四间(西三间一门,东一间另开门),两间又各有两间小房。东、西配房各三间,均为砖木结构,黄色小瓦面顶。院中西侧有一棵家槐,是杨靖宇将军幼年所栽。北屋为杨靖宇将军的诞生处和他青少年时代的住所。屋内陈放有木床两张、睡柜一对,半截柜和大立柜各一个,方桌一张,抽斗桌一张以及茶壶、脸盆等用品。这些家具都是杨靖宇青、少年时代所用过的。北屋东头的一间,陈放着简陋的桌凳,这是杨靖宇将军青年时代领导豫南农民革命经常秘密集会的地方,一些重大的斗争方略就在这里产生。东西配房为展室,内陈照片、图表、文献、书籍等101件,着重介绍了杨靖宇青少年时代的革命活动,尤其是他领导豫南农民革命时期的革命文物保存较为完整,其中有豫南农民暴动时所用的旗帜、步枪、手枪、大刀、长矛等。还有在东北抗联任总指挥时用过的搪瓷碗、军用锅、切菜板、皮袄、皮褥等军用物品以及将军幼年学习用具30余件。这些珍贵文物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历史和将军光辉的一生

看中国革命史就可以了

  • 索引序列
  • 抗战文献资料库在哪
  • 抗战历史文献资料库在哪
  • 抗战文献资料库
  • 抗战文献资料库官网
  • 中国抗战文献资料库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