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影响因子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影响因子

发布时间: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影响因子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1674-0475]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2009-2010)提示: CSCD核心库(C)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库(2013-2014)提示: CSCD核心库(C)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核心库(2011-2012)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0年版)提示: 《引证报告》2010年版影响因子:413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1年版)提示: 《引证报告》2011年版影响因子:368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2年版)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3年版)提示: 《引证报告》2013年版影响因子:475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提示: 排序:化学、晶体学 - 第24位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提示: 排序:化学,晶体学类 - 第21位主题分类:O6,O7:化学,晶体学: O6,O7:化学,晶体学该刊物不属于EI检索,谢谢。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其中,核心库期刊:669种(以*号为标记); 扩展库期刊:378种。CSCD已被中国科学院院士主席团指定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推选人查询库,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列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申请项目、基金资助项目后期绩效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等指定查询库。 A * 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 * Applied Mseries B:A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 Acta Mathematica SEnglish Series 癌变畸变突变 * Acta Mathematicae Applicatae Sinica * 癌症 * Acta Mechanica Sinica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安徽农业科学 * Algebra Colloquium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B * Biomed Environl Sci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半导体光电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半导体技术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半导体学报 北京医学 爆破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爆破器材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爆炸与冲击 表面技术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 冰川冻土 *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 兵工学报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 病毒学报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 波谱学杂志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玻璃钢/复合材料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C * Cell Research 蚕业科学 * Chem Res Chin Univ 草地学报 Chin Ann Math B 草业科学 * Chin Geograph Sci * 草业学报 * Chin J Aeronaut 测绘科学 * Chin J Astronomy Astrophysics * 测绘学报 * Chin J Cancer Res 测井技术 * Chin J Chem Eng 测控技术 * Chin J Lasers B 茶叶科学 * Chin J Mech Eng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Chin J Nuclear Physics 长江科学院院报 * Chin J Oceanol Limnol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Chin J Polym Sci 肠外与肠内营养 * Chin Phys * 沉积学报 * Chin Phys Lett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 Commun Theor Phys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 材料保护 城市规划汇刊 * 材料导报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 材料工程 * 传感技术学报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传感器技术 材料科学与工艺 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 * 材料热处理学报 磁性材料及器件 * 材料研究学报 * 催化学报 D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地质找矿论丛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 大豆科学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 第四纪研究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 大气科学 * 电波科学学报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电池 弹道学报 电镀与环保 弹箭与制导学报 电镀与涂饰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电工电能新技术 低温工程 * 电工技术学报 * 低温物理学报 * 电化学 * 低温与超导 电机与控制学报 * 地层学杂志 电力电子技术 * 地理科学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 地理科学进展 * 电力系统自动化 * 地理学报 电路与系统学报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电气传动 * 地理研究 * 电网技术 * 地球化学 * 电源技术 * 地球科学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 地球科学进展 * 电子技术应用 * 地球物理学报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 地球物理学进展 电子器件 地球信息科学 * 电子显微学报 * 地球学报 * 电子学报 * 地学前缘 * 电子与信息学报 * 地震 电子元件与材料 * 地震地质 *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 地震学报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地震研究 *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地质地球化学 *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地质科技情报 *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地质科学 * 动力工程 地质力学学报 * 动物分类学报 * 地质论评 * 动物学报 地质通报 * 动物学研究 * 地质学报 * 动物学杂志 * 地质与勘探 锻压技术 E* Entomologia SinicaF * 发光学报 分子植物育种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 粉末冶金技术 * 纺织学报 * 福建林学院学报 飞行力学 *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非金属矿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分析测试学报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分析化学 * 辐射防护 * 分析科学学报 *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分析试验室 *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分析仪器 * 复旦学报医学版 * 分子催化 *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分子科学学报 * 复合材料学报 G*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功能高分子学报 * 干旱区地理 古地理学报 * 干旱区研究 * 古脊椎动物学报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古生物学报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固体火箭技术 *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 固体力学学报 * 钢铁 * 管理工程学报 * 钢铁研究学报 * 管理科学学报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 管理评论 * 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 * 管理世界 高电压技术 灌溉排水 *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 光电工程 * 高分子通报 * 光电子激光 * 高分子学报 光电子技术 * 高技术通讯 光谱实验室 *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高校地质学报 * 光散射学报 *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光通信技术 *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 光通信研究 高血压杂志 光学技术* 高压物理学报 * 光学精密工程 * 高原气象 * 光学学报 * 给水排水 * 光子学报 工程勘察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 工程热物理学报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工程设计学报 *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 工程数学学报 * 广西植物 工程塑料应用 广州化学 工程图学学报 * 硅酸盐通报 工业工程 * 硅酸盐学报 工业工程与管理 贵金属 工业建筑 贵州农业科学 工业水处理 桂林工学院学报 工业微生物 *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果树学报 * 功能材料 * 过程工程学报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1 徐进, 赵军, 杨奎, 邵毅明, 彭其渊 适于复杂赛道的驾驶员“期望轨迹-期望速度”协同决策模型[J] 中国科学E·技术科学, 2014, 44(6): 619- 国内工程技术科学类最顶级期刊EI 收录的期刊论文 2 徐进, 邵毅明, 杨奎, 罗庆 基于人-车-路协同仿真的山区复杂道路大型车辆行驶适应性分析[J] 中国公路学报, 已录用3 马骉, 毛雪松, 刘保健, 张洪亮, 杨宏志, 陈仁朋, 陈昌富, 季节, 俞建霖, 郝培文, 徐进, 谈至明, 崔新壮, 曹文贵, 章定文, 黄卫东, 傅鹤林, 程建川, 蒋应军, 韩森 中国道路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3[J] 中国公路学报, 2013, 26(3): 1- (徐进参与综述第4部部分:道路几何设计的撰写和统稿)4 徐进, 罗庆, 彭其渊, 邵毅明 轨迹-速度协同控制的山区公路平面线形设计方法[J] 中国公路学报, 2013, 26(4): 43-5 徐进, 罗庆, 毛嘉川, 赵军, 吴国雄 考虑弯道几何要素和交通量影响的汽车行驶速度预测模型[J] 中国公路学报, 2012, 25(5): 47-6 徐进, 罗庆, 彭其渊, 邵毅明, 陈泳汐 回旋线设置对弯道行驶速度的影响分析[J] 中国公路学报, 2011, 24(1): 25-7 徐进, 彭其渊, 邵毅明 直线路段积水路面车辆事故产生机理分析[J] 中国公路学报, 2009, 22(1): 97-8 徐进, 彭其渊, 邵毅明 路线及路面条件设计阶段的安全性评价仿真系统[J] 中国公路学报, 2007, 20(6): 36-9 徐进, 赵军, 邵毅明, 陈泳汐 基于“人-车-路”协同的复杂公路/赛道行驶轨迹决策模型[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4, 34(5): 1311-10 徐进, 杨奎, 彭其渊, 罗庆 公路客车横向加速度实验研究[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4, 49(3): 536- EI收录11 徐进, 彭其渊, 罗庆, 邵毅明 单曲线弯道几何参数对小客车转向行为的影响[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3, 48(4): 678-12 徐进, 彭其渊, 邵毅明 运行车速预测新方法及其应用[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0, 45(2): 238-13 徐进, 邵毅明, 彭其渊 避让行为导致车辆在平曲线驶出路面的机理[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8, 43(02): 177-14 彭其渊, 徐进, 罗庆, 邵毅明 公路平曲线参数对车辆轨迹和速度的影响规律[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40(1): 45-15 徐进, 彭其渊, 邵毅明, 李时华 山岭区低等级低指标公路路线的使用质量分析[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8(2): 245-16 徐进, 邵毅明, 彭其渊, 蒋朝哲 公路线形的操纵负荷分析及设计控制[J]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1(4): 867-17 徐进, 邵毅明 风压中心位置对汽车侧风稳定性影响的虚拟试验分析[J] 中国机械工程, 2007, 18(15): 1877-18 彭其渊, 徐进, 郑升宝, 邵毅明, 邓天铭 隧道洞口路面两种材料交替对行车的影响及交替位置优化[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9, 39(6): 1497-19 鲁工圆, 闫海峰, 徐进 基于TCPN的铁路客运站作业组合仿真模型[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3, 48(4): 694-20 邵毅明, 毛嘉川, 刘胜川, 徐进 山区公路上驾驶人的车速控制行为分析[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11, 11(1):79-21 赵军, 彭其渊, 文超, 徐进 技术站广义动态配流问题的遗传算法 [J] 铁道学报, 2010, 32(3): 9-22 赵军, 彭其渊, 文超, 徐进 技术站广义动态配流问题的局部邻域搜索算法[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0, 45(3): 486-23 邵毅明, 胡燕, 于志刚, 徐进 道路事故多发路段动力学仿真识别系统[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8, 43(2): 30-会议论文 24 Shao Yiming, Xu Jin*, Li Benwang, et Modeling the Speed Choice Behaviors of Drivers on Mountainous Roads with Complicated Shapes[C]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TRB 93rd Annual Meeting, Washington DC, (*通讯作者)25 Xu Jin, Peng Qiyau, Shao Y Effect of changing cross-section dimension of speed bumps on impact applied to pavement and vehicles[C]//ASCE proceding of ICTE’ 26 PENG Qiyuan, XU Jin, Kelvin CP Wang, and LI B Analysis on usage comfort of highway alignment quality based on ay and ay’s change rate[C]//ASCE proceding of ICTE’ ChengD27 YANG Cheng-lian, XU Jin, PENG Qi-yuan, CHEN Yong-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of capacity considering the advanced technique of automobiles[C]//ASCE proceding of ICTE’ 2007, ChengD28 Wang Yuhui, XU Jin, Peng Q Coordinated optimal of transportation - inventory with considering the capacity of a single vehicle[C]//ICLEM’2010, ChengD29 Shao Yiming, Xu Jin, Peng Q Improvcmcnt of algorithm for application radial basis functions on 3D reconstruction of complex roadways[C]// ICIC 2010, WUX中文核心期刊和CSCD期刊论文 30 李成兵, 徐进, 邹祥莉 减速垄几何参数对车及路冲击性的影响[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4, 24(1):119-31 李成兵, 徐进, 陈卫东, 田俊丽 基于行驶安全性和舒适性的山区公路改建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3, 23(4): 133-32 徐进, 宋大成, 邵毅明, 彭其渊 用速度的连续与均衡性来评价道路安全以及判定危险位置[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7, 17(2): 155-33 徐进 用于道路几何线形质量评价的仿真模型和动力学指标[J] 公路交通科技, 2007, 24(11): 114-34 徐进, 邵毅明, 彭其渊, 陈泳汐 考虑轮胎侧弯变形迟滞特性的S形平曲线设计控制[J]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7, 40(4): 89-35 徐进, 邵毅明 驾驶员驾驶行为对制动安全性影响的定量分析[J] 人类工效学, 2007, 13(4): 29-36 徐进 生成三维连续路表曲面的算法及其关键技术[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7, 43(17): 209- 37 邵毅明, 徐进 弹簧刚度和车速对某微型车制动性能的影响分析[J]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9(2): 217-38 周均, 甘守武, 徐进 道路通行能力模型及其受车辆性能影响分析[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 2010, 29(2): 272-39 周均, 张卓, 徐进 ADAMS在汽车制动性能分析中的应用研究[J]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6(6): 55-40 刘唐志,周静,唐伯明,徐进 仁赤高速公路安全性分析以及限速方案研究[J]中外公路, 2014, 34(3): 326-科技核心以及其它期刊论文 41 徐进, 邵毅明, 彭其渊, 陈泳汐 大客车和小客车在各种类型公路上的连续行驶速度工况分析[J] 交通科学与工程, 28(4): 45-42 刘胜川, 毛嘉川, 何晓文, 徐进 道路危险品运输车辆的车型、轴载以及运载容器形式调查[J] 公路与汽运, 2012, (4): 108-43 邵毅明, 谭丹萍, 束海波, 徐进 公路平曲线超高/反超高对车辆操纵的影响[J] 交通科学与工程, 2010, 26(1): 79-44 彭其渊, 徐进, 陈泳汐 径向基函数用于复杂路形3维重构时的算法改进[J]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008, 3(10): 756-45 张海涛, 谢展, 徐进 侧向力干扰情况下轮胎刚度变化对制动性能的影响[J]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10(3): 17-46 张敏, 徐进, 邵毅明 载荷因素对汽车制动安全性影响的虚拟试验研究 [J]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07(2): 62-47 潘益威, 徐进, 邵毅明 某型号微型车转向回正性能的虚拟试验研究[J]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06, 35(5): 101-48 徐进, 周均, 丁养燕 车轮附加转角成因的虚拟试验研究[J] 现代交通技术, 2006(1): 73-49 徐进, 邵毅明, 胡燕 基于多体理论的车辆制动性能的虚拟实验的实现及评价[J] 汽车科技, 2006(1): 24-50 徐进, 李鸿炜 项目施工法中施工机械管理的现状分析[J] 建筑机械化, 2005(3): 54-51 徐进, 万垂红, 邵毅明, 胡燕 载荷转移对前轮定位及附加转角影响的虚拟实验研究[J] 上海汽车, 2005(8): 31-52 徐进, 万垂红, 邵毅明, 周均 悬架转向系统结构参数变化对前轮定位及附加转角影响的仿真分析[J] 北京汽车, 2005(6) 20-25, 53 徐进, 邵毅明, 胡燕 基于多体理论的汽车悬架及转向系统的控制研究[C]// 中国交通研究与探索,下册, 54 徐进, 邵毅明 基于多体理论的道路安全评价及预测的研究[J] 现代交通技术, 2005(6): 63-55 李鸿伟, 肖盛燮, 徐进 多级模糊综合评判理论在汽车乘坐舒适性评价中的应用[J] 华东公路, 2005(2): 70-56 胡燕, 邵毅明, 徐进, 束海波 道路交通事故多发路段仿真识别研究[J]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05(3): 66-57 周均, 杜子学, 徐进, 张林 虚拟样机技术在整车操纵稳定性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交通技术, 2005(6): 71-出版专著 58 徐进, 罗庆 山区公路平面线形设计新理论与实现技术[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4年1月发明专利 59 鲁工圆, 徐进,彭其渊 基于图像识别的铁路车站站场网络拓扑模型建模方法 专利号960 徐进,鲁工圆,杨奎 一种基于影响因子修正的曲线路段汽车运行速度预测方法 专利授权号161 徐进,邵毅明,杨奎,罗庆,毛嘉川 基于前视断面选点的复杂道路汽车行驶轨迹预测方法 专利号:4;62 徐进,邵毅明,杨奎,罗庆,路军富 一种基于前视轨迹曲率的山区复杂道路汽车行驶速度预测方法 专利号: 3软件著作权 63 徐进 复杂公路(道路)空间路面三维模型解析计算软件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中国, 登记号: 2014SR016015, 2014年2月;64 徐进 山区复杂道路空间三维线形汽车运行速度计算软件,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中国, 登记号: 2014SR015074, 2014年2月65 鲁工圆,闫海峰,杨奎,徐进,邓念 铁路车站站场布置图建模软件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中国, 登记号2014SR062373,2014年5月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影响因子

《鲁东大学学报》是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烟台师范学院主办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

鲁东大学学报是学校级别的报纸。1928年,山东省教育厅开始筹划建立农村师范教育,倡导“大众教育”,“生存教育”和“生存教育”,认为为了让普通人学会生存,生存教育应该从最底层做起,从对农民子女的小学教育和农民的公共教育入手,让儿童和普通成年人有另一种生存教育观。开展生存教育,必须建立教育基础设施,培养教育师资,建立农村师范学校。1930年,决定创办“山东省第二农村师范学校”(简称“第二农村教师”),由教育部监制,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出生的董凤辰在夏继昌的协助下筹建。学校建成后,山东省教育厅任命董凤辰为校长。1934年该校易名“山东省立莱阳简易乡村师范学校”(简称莱阳乡师)。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莱阳乡师被迫停办。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原《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鲁东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 ,创刊于1984年5月,国内外公开发行。现为双月刊,A4开本,每期96页,每季末出版。国内统一刊号:CN 37-1452/C;国际统一刊号:ISSN 1673-8039。 本刊的办刊宗旨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思想为指导,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办刊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以促进社会主义学术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为职责。本刊主要刊登哲学 、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文学、语言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创新性论文,以刊登本校哲学、社会科学各基础学科的研究成果为主,同时也发表校外学者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本刊多年来始终坚持学术性与政治性的统一 ,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在注重学术性、理论性的同时,注重刊发关心社会现实、理论联系实际的文章。 本刊现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本刊于1999年、2002年和2006年在全国社科学报评优工作中荣获“全国优秀社科学报”等称号。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影响因子

不是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主办单位: 东华大学 国内刊号: 31-1865/N 国际刊号: 1671-0444 出刊日期: 双月 期刊级别: CA 化学文摘(美)(2011)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2年计划收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研究论文理论研究应用技术试验报告科研简报综述综合述评科技动态 1996年获纺织工业总会核心期刊1996年高校学报评比二等奖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办单位:东华大学主编:孙福良ISSN:1671-0444CN:31-1865/N地址:上海市延安西路1882号邮政编码:200051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影响因子

创刊于1955年,是教育部主管、东北大学主办的理工类综合性学术期刊。现为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是由教育部主管、东北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1999年创刊,双月刊,每期96页。本刊依托东北大学优越的教学、科研环境,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和宗旨,致力于交流和传播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优秀成果,促进东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水平的提高,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结合,加速学科建设的综合化与人才素质的完善化。主要栏目有:科技哲学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法学研究、语言文学研究、教育研究等。“科技哲学研究”是本刊的特色栏目和重点栏目,在2006年和2010年全国高校社科学报评比中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和“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该专栏依托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学科点,刊载国内外科技哲学研究方面的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开设10年来已发表论文200多篇,被转载率达40%。近年来,该栏目已有数十篇论文被国内三大权威文摘转载。其中,刘大椿教授的论文《技术何以决定人之本质》被《新华文摘》2006年第11期全文转载;王子彦教授的论文《值得重视的城市蔓延问题》被《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第1期转载;周春彦博士的论文《双三螺旋: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被《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第4期转载;陈凡教授的论文《论工程伦理学研究的趋势与路径》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7年第3期转载;王玲博士的论文《科技与奥运契合过程及特征的历史解析》被《新华文摘》2008年第15期全文转载;斯文·欧威·汉森的论文《技术哲学视阈中的风险和安全》被《新华文摘》2011年第10期全文转载,等等。本刊是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和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和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等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收录。据2011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的数据,2010年社会科学版学报的复合影响因子为052,在全国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673种)中排名22;期刊影响因子为406。《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为双月刊,大16开,每期96页,国内定价10元/册,全年60元,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8-3758国内统一刊号:CN 21-1413/G4国内邮发代号:8-123国际邮发代号:BM7815国外总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北京399信箱)国内读者可在当地邮局订阅。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地 址: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三号巷11号主 编:左 良编辑部主任:徐用吉 主任委员(Chairman of the Committee):丁烈云副主任委员(Vice Chairman of the Committee):左良委员(Members):于 立 邓大松 王建平 王 前 王铭玉 叶 平 朱葆伟庄新田 陈 凡 汪同三 李兆友 李 凯 张明国 张 雷肖 峰 迟福林 林木西 欧阳康 周光辉 金启军 钟田丽娄成武 洪晓楠 赵 雯 徐用吉 郭亚军 魏 江主 编(Chief Editor):左 良副主编(Vice Chief Editor):徐用吉 左 良:主编徐用吉:编辑部主任、副主编,全面负责本刊编辑出版工作。李新根:主任助理,协助主任负责本刊编辑出版工作,并负责科技哲学研究、语言文学研究等栏目的策划、组稿、编辑等。王 薇:责任编辑,负责经济与管理研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专题、法学研究等栏目的策划、组稿、编辑等。付示威:责任编辑,负责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教育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等栏目的策划、组稿、编辑等。 来稿要求观点鲜明并有创新,论证严谨,数据准确,语言流畅,文字简洁,篇幅以6000~9000字为宜(包括图表,中英文摘要,即计算机统计中“字数”),正文用A4纸五号宋体5倍行间距排版,大标题用小二或三号字,二级标题用四号字。来稿内容包括(按顺序):题目(少于20字)、姓名、作者单位(单位全称、邮编)、中文摘要、关键词(3~5个)、中图分类号(查找《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进行分类)、正文、参考文献以及英文标题、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英文部分另排一页,2倍行间距。摘要应说明文章的主题范围及内容梗概,不使用“本文”、“笔者”等第一人称作主语,字数200~250字。作者简介置于篇首页地脚,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省略)、出生地(籍贯),单位、职称,学位(硕士或博士)。只介绍第一作者及非第一作者中的教授。参考文献只列入最主要且公开发表过的文献。参考文献应在正文中引用处用“[序号]”标注,并按在文中出现的次序依次编排。几种主要类型的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含标点符号)如下。期刊:[序号]著者题名[J]刊名(外文刊名可缩写,并省略缩写点),出版年,卷号(期数):起止页码专著:[序号]著者书名[M]版次出版地(城市名):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文集:[序号]著者引用的具体文章题名[M]//文集著者文集名 出版地(城市名):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学位论文:[序号]著者 论文名[D] 保存地(城市名):保存单位,年份:起止页码获得基金资助的论文应在首页地脚处注明项目名称及项目编号。本刊不接受邮箱投稿,只接受在学报网站投稿系统投稿。请在系统注册时准确填写作者尤其是通讯作者的联系地址、电话、E-mail等信息 。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 科技哲学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法学研究教育研究语言文学研究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影响因子

东北师大学报Journal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主办:东北师范大学周期:季刊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教育部主管、东北师范大学主办、东北师大学术期刊社编辑出版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1951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 22-1062/C。国内邮发代号12-21,国外邮发 代号:BM357。本刊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文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首届和第二届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吉林省社会科学十佳期刊。 该刊宗旨: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贯彻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开展学术讨论,交流教学和科研成果,发现和扶植人才,培养学术理论队伍,为提高东北师范大学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服务,为发展和繁荣我国社会科学学术研究事业服务。刊登的论文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全国高等学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中国史学会中国古代史优秀论文奖等国家级奖励;荣获吉林省一、二、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0多篇。本刊在《新华文摘》、《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等权威文摘刊物上的年转载率连续多年保持50%以上,居高校文科学报前列。其中,历史学论文转载篇数居高校文科学报之榜首。海内外报刊经常转载介绍本刊所发表的文章,在海内外学术界颇有影响。读者对象:海内外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和高等学校文科师生等。

(一)学术论文2001年以来:1.李秀敏:我国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外资的对策研究,《2000年中国博士后学术大会论文集》,2001年2月。2.李秀敏:论我校世界经济地理课的多媒体教学,《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1年增刊。3.李秀敏:世界经济地理教学与改革,《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1年。4.李秀敏、刘丽琴,入世后吉林省农产品市场的变化趋势及其对策研究,《经济地理》,2002年6期。(重点刊物;CSSCI)5.李秀敏:东北地区农业协调发展研究,《“中国东北论坛”2001——跨世纪的中国东北经济》,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6.李秀敏、刘丽琴,“增长三角”的形成发展机制探讨,《世界地理研究》,2003年2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3年3期。(重点刊物)7.李秀敏:论“区域经济学”课程内容的调整,《吉林教育》,2004年第3期。8.Li Xiumin, Research on Establishing International Intermodal System in Tumen River Area (the Comprehensive Report), Establishing an Intermodal Transport System in Tumen Region, UNDP Project International Workshop, May 9.李秀敏:论“区域经济学”课程内容的调整,《东北师大学报》,2005年教育教学专刊。10.李秀敏、徐海玲:中国贸易流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2005中国留美经济学会(CES)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6月。11.Li Xiumin, Du Yashu, Zhang Lili, Study on the Method of Regional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in China, China-USA Bussiness Review,J12.Li Xiumin, Xu Hailing, Li Min, Study of Human Capital Structure and Narrowing the Disparity Problem of Area in Our Country,Proceedings of 200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October (国际三大检索之一ISTP的收录源)13.李秀敏、李淑艳、杜亚书:东北老工业基地新型工业化的路径选择及对策研究,《“中国东北论坛” 2004—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研究》。14.李秀敏、朱艳艳:论日本邮政民营化改革,《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第12期。(重点刊物;CSSCI)15.Li Xiumin, Research on Establishing International Intermodal System in Tumen River Area, UNDP Project Activity Report, Korea Maritime Institute,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July 16.李秀敏、孟昭荣:沿边开放与沿边开放城市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1期。(重点刊物)17.李秀敏、吴晓青:图们江地区空间结构演进机制及调控对策研究,《地理科学》,2006年第1期。(重点刊物)18.李秀敏、安烨:科学测算我国地区间的实际差距,光明日报理论版,2006年2月21日。(国家级)19.刘丽琴、李秀敏:吉林省生态农业发展的区域模式研究,《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增刊。20.吴晓青、李秀敏,增长三角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探讨》(上),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21.Hailing, Li Xiumin, Li Min, The Positive Research of Human Capital Structure and the Disparity Problem of Area in Our Country, Chinese Bussiness Review,J22.Li Shuyan, Li Xiumin, The Positive Research on the Tendency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and Forcasting,China-USA Bussiness Review,A (国际三大检索之一ISTP的收录源)23.Yashu, Zhang Lili, Li Xiumin,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to the Correction Result of Regional Disparity Calculation in China,Proceedings of 200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October 24.李敏、李秀敏:就业量决定模型的建立及对东北的实证研究——考虑技术因素和制度因素的联合影响,《“中国东北论坛” 2004—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25.刘丽琴、李秀敏:论边境县域经济优势产业的选择,《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第8期。26.刘丽琴、李秀敏:论边境地区优势产业选择,《世界地理研究》2005年第2期。(重点刊物)27.安烨、李秀敏:东北地区工业所有制结构调整的障碍分析及对策,《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第9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5年12期。(重点刊物;CSSCI)会议论文:1.李秀敏、徐海玲:中国对外贸易引力模型与出口区位选择: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入选“东亚产业发展与全球贸易格局变化国际研讨会”,并做大会发言,2005年11月。2.李秀敏、徐海玲:中国对外贸易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入选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年会,并做大会发言,2005年11月。3.李秀敏、杜亚书、张丽莉:我国地区购买力平价对地区差距测算结果的修正, 入选2005年中国经济学年会,并在区域经济学分会场发言,2005年12月。2001年之前:1. 袁树人、李秀敏,试论图们江陆桥枢纽共同体特点、模式及其演进展望,《世界地理研究》,2000年1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世界地理》,2000年3期。(重点刊物)2. 余昺雕、李秀敏,面向21世纪东亚经济共同体的前景分析,《东北亚论坛》,2000年2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世界经济》,2000年7期。(重点刊物;CSSCI)3. 左世红、李秀敏,图们江地区开发进程预测与模式选择,《山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4期。4. 李秀敏,蒙古的经济发展与东北亚经济合作,《世界地理研究》,2000年3期。(重点刊物)5. 袁树人、李秀敏、杨晓慧,中国图们江地区大宗货物输出及其流向研究,INAS REPORT,1999年2期。6. 李秀敏、陈才,东北亚经济区与我国东北国际河流的合作开发和协调管理,《地理学报》,1999年增刊。7. 李秀敏,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世界地理研究》,1998年2期。(学科二)8. 李秀敏、袁树人、杨晓慧,图们江地区大宗货流及其流向研究,《东北亚论坛》,1998年2期。9. 李秀敏,图们江地区空间开发模式研究,《图们江通海航行与对外开放研究文集》,1998年1月。10.李秀敏,东北亚新大陆桥的建设与蒙古的经济发展,《图们江通海航行与对外开放研究文集》,1998年1月。11. 李秀敏,浅谈世界经济地理课程改革,《世界地理研究》,1997年1期。(学科二)12. 李秀敏:吉林省对蒙贸易潜力分析,《图们江通海航行与对外开放研究文集》,1995年10月。13. 李秀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问题的几点思考,《资源环境与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年8月。14. 王士君、李秀敏:中国东部内陆中心城市郊区城市化趋势分析—以长春为例,《人文地理》,1995年2期。(学科二)15. 王荣成、李秀敏: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发展现状与图们江地区开发,《外国问题研究》,1995年1期。16. 李秀敏:中国东北资金供需格局,《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增刊。17. 李秀敏:蒙古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基本特征,《世界地理研究》,1995年1期。(学科二)18. 王士君、李秀敏: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基本特点,《人文地理》,1993年3期。(学科二)19. 李秀敏、高莎丽:大海参崴自由经济区规划与图们江地区规划的衔接,《人文地理》,1993年2期。20. 李秀敏:戈尔巴乔夫时代苏联由扩张到收缩的对外政策,《外国问题研究》,1992年2期。21. 牛国弼、李秀敏、冯玉芝:对开辟阿尔山中蒙地方贸易口岸,建设中蒙苏第二条国际联运线合理性的探讨,《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1991年6期。22. 李秀敏、冯玉芝:吉林省对外经贸战略新议,《经济纵横》,1991年6期。李秀敏:苏联的经济特区,《外国问题研究》,1991年3期。23. 张达明、牛国弼、李秀敏、冯玉芝:中苏、中蒙经贸新途径,《外国问题研究》,1991年1期。24. 王士君、李秀敏:小城镇发展在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中的几个问题,《东北三省城市规划优秀论文集》,1991年1月。25. 李秀敏:东北经济区城市化发展水平研究,《城镇经济研究》,1987年5期。(二)著作1. 张曙霄、李秀敏:《国际贸易理论·政策·措施》,中国经济出版社,北京,2001年。2. 李秀敏参编:《地理》,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2001年。3. 丁四保、王荣成、李秀敏、刘力、赵伟:《区域经济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3年。4. 余昺雕、李秀敏、王厚双、王秋兰:《中外增长三角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长春,2004年。5. 袁树人、……、李秀敏等:《吉林省百科全书》(上、下),编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6. 杨青山、高莎丽、李秀敏:《蒙古国地理》,专著,东北师大出版社,1994年。7. 丁四保、王力、……、李秀敏等:《内陆边境地区对外开放的区域模式研究》,专著,东北师大出版社,1994年。8. 李树藩、张宗谔、……、李秀敏等:《世界通览》,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

  • 索引序列
  •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影响因子
  •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影响因子
  •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影响因子
  •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影响因子
  •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影响因子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