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投稿邮箱是多少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投稿邮箱是多少

发布时间: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投稿邮箱是多少

写了一年的稿子,最好的方法是要研究报纸,投其所需。个人心得和投稿历程1438157008

cctv

邮箱投解放军报社的通信地址是公开的:北京阜外大街34号解放军报社编辑部(100832) 100843《空军报》北京复兴路14号 均为编辑部收(投稿一般最好不要指明具体人收,因为每天编辑部有人专门处理来稿并送到责任编辑手上,如果指定收件人反而容易因为当事人出差生病等原因耽误)

谢谢你的回答,我希望通过网络投《解放军报》,应该怎么办?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投稿邮箱是多少号

谢谢你的回答,我希望通过网络投《解放军报》,应该怎么办?

《做人与作文》;

其实也没有说哪种杂志好,有的时候你觉得你的文章很适合这个杂志,结果投来投去就是不中,然后去投其他杂志,哎?中了……所以多给自己点机会了。百度“天使领域 浮云殿”,注册,通过审核后,就可在浮云殿版块看到许多及时有效的约稿函,外面很多约稿的地址邮箱都是过期啊人啊,因为杂志编辑轮换很快,联系方式也很容易过期失效,只有这个地方,聚集了很多编辑写手,形成了及时反馈和资源共享的风格。稿费在标题上,蓝色粉色标题的都是有信誉的杂志,地址邮箱栏目字数风格等要求在主贴里,下面是投稿过稿的写手分享的经验,多看看,第一次投稿可看看置顶扫盲课,建议投给能收到编辑回复的杂志比较好,这样就能获得一些经验,遇到好编辑的话,更能给你详细的修改建议,帮助你进步。浮云殿里杂志很多,有些帖子虽然是07、08年的,但只要颜色不是黄,绿,基本就是最有信誉,屹立不倒的好杂志。理论上来说,稿费低的容易中,但有时也说不准的,你自己慢慢琢磨,实践吧,多看看帖子,都是发表投稿的写手分享的经验,遵守版规。 浮云里记录的联系方式都是可靠及时的,更有不少是写手分享的编辑私人邮箱,百度上那种都是石沉大海的公共邮箱,所以说很多写手到了浮云,就再也不去其他地方看约稿了,所以现在聚集了很多的写手编辑,新人么,沉下心多积累多修改吧,切记表好高骛远,急功近利啦。比较宝贵的是,这个论坛其他版块还有很多文章及点评,很多新人不知道为什么被退稿,也不知道如何修改自己文章的弱点,去看这些版块里的东西,好好学习,发表就有希望了,最近貌似女王教室版块就在组织关于“场景”描写的练笔和挑刺活动,你可以去参观一下,这个版块里之所以写手多,因为崇尚互相评点砸砖的风气,容易了解自己的弱点,也容易找到志同道合一起修改进步的写手,所以这个论坛里,随处都是杂志上稿和出书的写手挖~~~气氛也不错。饶雪漫风格的,如果是青春疼痛类的,可以投紫色什么的,不过风格这个东西,还是要具体看文章水平,你投了,被退了,看看退稿理由,基本就能感性认识了,还是自己小马过河吧。 +++++++差点忘记了,最近论坛在升级,过几天再去吧~总之论到看约稿信息,和交流投稿经验,这个地方是圈内数一数二的言之有物,资料齐全及时的论坛了,以后你就知道了。

主要参考文献[1]刘天齐等,环境保护概论.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2]解振华.我国环保事业的回顾与展望.中国环境报,1999-09-09[3]解振华.全面开创新世纪我国环保工作的新局面.环境保护,2001(1)[4]解振华.中国环境保护战略与对策.中国环境管理,2001(1):4~7[5]上海第一医学院环境卫生病教研室.环境与健康.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1[6]姚文贵等.环境保护趣览.北京:新时代出版社,1999[7]刘君卓等 居住环境和公共场所有害因素及其防治.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8]胡经之等.威胁人类存亡的定时炸弹——环境荷尔蒙.深圳:海天出版社,1999[9]叶文虎.可持续发展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0]戴星翼.走向绿色的发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11]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Our Common Future,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12]张文学,杨立刚.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观.前沿论坛,2002(10):47—51[13]钱易,唐孝炎主编.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4]伊恩?莫法特.可持续发展——原则、分析和政策.宋国君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15]秦大河,张坤民,牛文元.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16]蒋志刚,马克平,韩兴国.保护生物学.浙江: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7]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生物多样性研究系列专著1——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原理与方法.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8]刘云国,李小明主编.环境生态学导论.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19]赵章元.中国近岸海域环境分区分级管理战略.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张洪主编.中学教师实用地理手册.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1987[21]2002年中国海洋环境公报.北京:国家海洋局,2003[22]刘天齐主编.环境保护(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23]杨国清主编.固体废物处理工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4]芈振明等.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杜[25]聂永丰主编.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26]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燃煤电场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新型建筑材料,1996(3):13~18[27]秦大河,张坤民,牛文元主笔.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28]祝学礼,徐文龙.我国固体废物污染与无害化处理技术.卫生研究,2002.31(4):331~332[29]陈英旭.环境学.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30]张邦俊,翟国庆.环境噪声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31)王建龙.环境工程导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32]殷维君主编.环境保护基础.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33]郑楚光等编著.温室效应及其控制对策.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34]朱庚生.环境管理学.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35]叶文虎.环境管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6]李康.环境政策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37]张宝杰.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38]诸大建.超常规发展环境产业.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39]李焰.环境科学导论.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40]张承中.环境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41]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第一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42]张建文,张海燕.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优化方案.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14(4)[43]王炳华,赵明.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0,12(6):13—17[44]刘五英,黄秀梅,华北地质矿产杂志,1996,11(2):24[45]王炳华,赵明,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1,13(2):17~21[46]陆书玉主编.环境影响评价(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7]丁桑岚主编.环境评价概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48]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监督管理司编.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培训教材.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49]郭子义,韦薇主编.环境化学概论(修订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0]张合平,刘云国主编.环境生态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51]延森著.徐有刚译.环境管理与环境认证.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1996[52]夏青等著.环境管理体系.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53]孟宪国主编.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教程.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54]中国进出口质量认证中心编.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审核.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55]朱慎林,赵毅红,周中平编著.清洁生产导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56]刘静玲主编.绿色生产与未来(环境教育丛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57]汪应洛,刘旭著.清洁生产.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58]闵恩泽等著.绿色化学技术.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9]黄震方,祝晔等.关于旅游业实施清洁生产的初步探讨.经济地理,2003,23(1)[6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61]建筑施工厂界噪声限值(GBl2523-90)[6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63]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l2348-90)[6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放射防护规定)(GB8703-88)[6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66](1S014001 GB/T 2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1996[67](1S014001 GB/T 24004--1996).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68](1S014010 GB/T 24010--1996).环境审核指南——通用原则.19961996[69](1S014011 GB/T 24011--1996).环境审核指南——审核程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1996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投稿邮箱是多少啊

cctv

1、北京 1-1100733《人民日报》北京市朝外金台西路2号 大地(散文、随笔、杂谈、诗)010-65368114(总台) 文艺部王必胜刘梦岚卢祖品(诗)王力军(评论) 徐怀谦(散文)010-65368591 副刊 周末文艺(散文、诗、影视评论)罗雪村 文化副刊(文化随笔) 科教周刊 1-2100062《光明日报》北京市崇文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周末文萃韩小蕙 肖海鹰,xiao-hai- 文化副刊李宏伟010-67078521 文艺观察付小悦010-67078516 书评邢宇皓 1-3100050《新京报》北京宣武区永安路106号 王小山 1、 对各领域最新好书(最近半年内出版)的书评。 2、 对最新流行畅销书的分析批判性评论。3、 书话,一切与读书有关的精妙文字。字数一般控制在1500字以内。信箱: 批评广场 1-4100028《京华时报》北京朝阳区左家庄前街1号 胡同副刊张莉丽 坐家专栏胡庆云, 宠物版(讲宠物的故事或与宠物有关的故事) 600字左右 1-5100026《北京青年报》北京朝阳区白家庄东里23号院A栋 天天副刊各版E-mail投稿方式:登录副刊主页 点击某版版名进入后,再点击“我要投稿”即可直达编辑信箱。 非常感受(随笔)陈新邵延凤 010-65902404 非常感受陈新马雄鹰 刘佳 人物在线孙进罗劲松 动感书屋晓春 风俗地理田利平 每日健康李彤李文 幽默地带版卢燕 生活张向红 1-6100027《北京晨报》北京东城区中街9号东环广场A座3层 文化副刊·城事高栎华 城市笔记(反映都市人群生活的感受、经历等) 赵昀 时尚见解(对流行的话题、事物、现象发表议论)赵昀 快乐工场(生活中的幽默好玩的故事如段子、短信、笑话等) 都市书缘 城市表情副刊佟彤lx_ 情感故事副刊佟彤2002_ 随意阅读副刊佟彤 人在都市黄立群 早茶(读者直言、人文时空、看法) 早茶(网虫)李新lx- 早茶(成长)(宠物)赵昀 1-7100734《北京日报》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20号 文艺周刊部 副刊部 百姓写作(小小说、散文、随笔)陈戎 随笔副刊 人在旅途 杂文 网络文学 生活周刊 京华生活 文艺周刊观点李静 1-8100734《北京晚报》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20号 副刊中心 五色土·副刊(散文、随笔、杂谈)骆玉兰 五色土·副刊(散文、随笔、杂谈)李峥嵘 张丽 五色土·从与自然王达人陈玉珍 家园 1-9100010《三联生活周刊》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东街22号 生活圆桌(讨论生活观念,讲述生活中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苗炜 1-10100050《中华读书报》北京宣武区永安路106号 家园副刊王小琪 看法张隽 争鸣郁言 了望祝晓风 中外书屋·人物赵彤宇 艺文空间·中国文学赵晋华安心 阅读前线王洪波 1-11100027《中华工商时报》北京朝阳区东方东路8号 新周刊·文化副刊(生活随笔、故事新编、市井小品、闲情闲趣、杂文评论): 陈利民 读书陈贺新 收藏 商旅 副刊 1-12100702《中国青年报》北京市东直门海运仓2号 总邮箱综合新闻 国际部专版 教育科技 考试 文化副刊徐虹, 作文 调查观察 青年话题 法治社会 就业 冰点 屋檐下朱晓戎 读书缘肖云祥 经济生活 体育 绿 青春热线 摄影 军旅 1-13100702 中国青年报《青年时讯》北京市东直门海运仓2号 副刊版(情商) 态度版 城市品味副刊姜蕾 态度副刊何乐 态度(小杂文) 旅行笔记副刊 城市 阅读 青年体验 1-14100832《解放军报》北京西城区阜外大街34号 长征(散文、诗)陈先义 1-15100009《中国妇女报》北京地安门西大街103号 婚恋·家园周刊主编田鹰 投稿信箱: 一版、婚恋随笔(600字左右一组文章,加一篇大稿)侯晓然 二版、感受(生活随笔)王文 三版、家事(生活文章)侯晓然 四版、家居吴京 女性周刊 副刊 1-16100016《中国合作经济报》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南四路居 1-17100000《中国新闻周刊》北京 随笔栏目 副刊 1-18100023《中国新闻出版报》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南路55号(2350信箱) 采风(散文、随笔、诗)李晓虹 书谭马国仓刘蓓蓓 1-19100011《中国特产报》北京安外安德路西营房2号 1-20100028《中国贸易报》北京朝阳区北三环东路静安西街2号 1-21100011《中国交通报》北京安外安华西里三区13号楼 文化副刊(随笔、杂谈)经晓晔陈菁闻 1-22100021《中国民航报》北京市十里河2264信箱 1、 云海副刊 2、阅读副刊赵绍玲, 1-23100740《中国旅游报》北京建内大街甲9号 文化专刊·凡人视角副刊武葳 , 五花海(游记)武葳 , 江山(散文、游记、诗)魏晓霞 三味书屋(书评、读书随笔)魏晓霞 触摸都市副刊张玫 1-24100043《中国电子报》北京市石景山路23号 1-25100714《中国绿色时报》北京朝阳区和平里东街18号 绿色潮·生活副刊:曹志娟 1-26 1-27100025《中国畜牧报》北京朝外八里庄北里1号 1-28100029《中国冶金报》北京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号楼 紫烟副刊(散文、诗)洪景森 1-29072750《中国石油报》河北省涿州市 驿路随笔 生活空间王云峰 1-30100011《中国化工报》北京市六铺炕北小街甲2号 化苑选萃(散文、随笔、杂谈)黎红 园地(散文、杂文、诗歌、小说)李明月 1-31100037《中国矿业报》北京市西城北礼士路70号 文化观胜王新生山川观光张丽华(共用) 1-32100026《中国国门时报》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22号 绿地华静 1-33 1-34100085《中国包装报》北京上地信息产业基地雅芳园6楼 副刊(散文、随笔、杂谈)韩勇 1-35100081《中国引进时报》北京市海淀区白石桥路甲42号 1-36100053《中国商报》北京宣武区报国寺1号西2楼 社会周刊·生活舞台(生活文章) 杂文随笔/时评书话 话吧小品xwzbb@cb- 藏友俱乐部 1-37100013《中国文化报》北京市朝阳区东土城路15号 文坛风景(散文、随笔、书香、动态、聚焦) 张昱 品味生活(生活方式、生命宠爱、闲暇一刻、食尚主义)包亚茹 每周关注 (言说)朱家雄 养生花园赵京玲 风尚空间张焕引zhang- 欢乐城市熊涛 车行天下包亚茹 1-38100007《中国文物报》北京市雍和宫大街戏楼胡同1号 文物之旅(散文、游记、杂谈)张伟王征 1-39100088《中国知识产权报》北京海淀区蓟门桥西土城路6号 1-40100088《中国专利报》北京市海淀区蓟门桥西土城路6号 1-41100009《中国医学论坛报》北京西城区后海北沿15号 1-42102209《中国经济时报》北京市昌平区平西府王府街 芥子园副刊李成刚 芥子园阅读徐冰 文化 百姓广场 总编室 1-43100044《中国测绘报》北京西外紫竹院百胜村1号 1-44100835《中国建设报》北京百万庄建设部内 文化周刊·长城(散文、随笔、小说、诗歌)李迎 都市生活(生活故事)袁晓红 风景旅游殷敖佗 的士周刊·空间七彩路季颖 副刊 副刊 1-45100831《中国建材报》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1号 人世间(生活文章)陈亚军 生活(生活随笔)郭君梅, 五色石(散文、随笔、诗)何谱 1-46100053《中国经济导报》北京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 社会周刊城市副刊李坤民 阅读董璐dl_ 绿色/生活:dl_ 阅读/文苑: 1-47 1-48100009《中国花卉报》北京东城区地安门东大街127号 芳草地(散文、随笔,花文章)王健 (总信箱) 花与生活副刊李宝泉 1-49100814《中国有色金属报》北京复兴路乙12号 五光十色副刊明明 1-50100734《京郊日报》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20号 喜鹊副刊(诗 随笔) 1-51100027《中国劳动保障报》北京市直门外斜街小关56号 创业驿站 创业驿站副刊 洪鸿 1-52100031《中国教育电视》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160号 1-53100020《中国社会报》北京市朝阳区东大桥斜街4号 婚姻 两性zgshb_ 故事版魏光洁 1-54100820《中国老年报》北京市朝阳区东大桥斜街4号 苍松副刊石祥 周末版 王嘉翔 杂文与老年生活有关 朝花夕拾版 记实类文字人生家庭散文随笔为主,也有杂文。栏目有 老夫 老妻、名人家风、情感驿站、家事点评、家教杂说 旅游 编辑:卢彦对于各地旅游景点的介绍性质的文字 银发广场(风格似城笔) 1-55100071《中国工商报》北京丰台区花乡纪家庙 大潮·广角(人生随笔) 副刊cicn_ 1-56100053《中国税务报》北京市宣武区槐柏树后街21号 税苑 1-57100036《中国审计报》北京海淀区莲花苑小区5号华宝大厦17层 文化生活(文化随笔)丘桑 周末·社会之窗(生活文章)宋岳 专刊部 (文史与读书版 )刘谦谦liuqian_ 消费理财赵秀华 家庭生活专版:面向家庭,贴近生活的服务类版面。有女人(男人)手记、 食经(美食心得,类似梁实秋雅舍谈吃之类的小文,千字左右)、 云游天下(对一地的人文地理风物的游客笔记,最好有质量好的照片,可以是关于一地 的一组稿件)、健康快车、生活看板等。编辑宋岳:family_ 1-58100036《中国经营报》北京阜成路79号 副刊 1-59100029《中国质量报》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甲2号北奥大厦6层 文化生活(在路上、心灵驿站、尴尬事、百味生活):段薇 文化视窗 休闲娱乐 市井万象 实惠消费贾书哲 副刊 1-60100826《中国信息报》北京月坛南街75号 1-61100081《中国气象报》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电话:010-68406752 云海(生活散文、随笔、诗)任庆烽 1-62100061《中国环境报》北京崇文区龙潭路3号旁门 文化广场(随笔)丁品 副刊 1-63100860《中国海洋报》北京复兴门外大街1号 1-64100861《中国船舶报》北京西城区月坛北街5号 生活何金 , 100861《中船重工》(周刊)北京西城区月坛北街5号 副刊(散文、随笔、诗)何金, 1-65100034《中国国土资源报》北京西城区羊肉胡同甲30号 社稷坛(生活随笔)任晓路 休闲(生活文章)张玲 副刊·作品 1-66100011《中国土地报》北京市安德里北街23号 1-67100040《中国房地产报》北京石景山区鲁谷七星园 1-68100864《中国科学报》北京三里河路52号 1-69100037《中国汽车报》北京西城区百万庄路22号 1-70100036《中国军工报》北京阜成路26号 1-71100830《中国航天报》北京海淀区阜成路8号(北京849信箱) 副刊 1-72100010《中国航空报》北京东城区亮果厂5号 1-73100832《中国国防报》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国防广角 1-74100740《中国远洋报》北京市东长安街6号 1-75100027《中国安全生产报》北京市东直门外斜街小关56号 信箱 副刊 1-76100031《中国保险报》北京市西城区西交民巷22号 品位专栏刘嵘 青春岁月 副刊 1-77100044《中国人口报》北京海淀区交大东路甲36号 电话:010-62255622 62255624 生活纪事 (城市笔记) 徐闳 生活空间(生活文章)潘华虹 生活顾问谭亚明 家庭副刊(家庭生活中的情感、故事,感悟、恋爱、家教) 1-78100053《中国水利报》北京宣武区白广路二条2号 水利人生:谈心亭、生活茶座、心灵释放(怀旧散文)、有话想说等, 均要求与水利行业有关。编辑:冷秋 生活周刊 蓝色周刊 1-79100032《中国档案报》北京市西城区丰盛胡同16号 副刊 1-80100101《中国人事报》北京市朝阳区育慧里5号 天地人副刊温金海杨晓冬胡超玲 副刊 1-81100011《中国黄金报》北京安外青年湖北街1号 1-82100073《中国财经报》北京丰台区广安路甲54号 副刊主编 胡兆燕(北人) 1-83100031《中国证券报》北京宣武门西大街97号 1-84 1-85100039《中国食品质量报》北京海淀区五棵松路91号 1-86100073《中国食品报》北京丰台区太平桥东里5号楼 1-87100834《中国物资报》北京月坛北街25号 1-88100009《中国艺术报》北京市西城区前海南沿11号 九洲(散文、随笔、诗、阅读)冉茂金, 生活之镜(散文随笔) 1-89100866《中国广播报》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新风格副刊(随笔、生活文章) 1-90100859《中国电视报》北京复兴路11号 民间文汇 1-91100088《中国电影报》北京海淀区文慧园路3号 1-92100010《中国演员报》北京东城禄米仓胡同71号 1-93100005《中国摄影报》北京东城区红星胡同61号 1-94100803《中国图片报》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1-95100061《中国体育报》北京崇文区体育馆路8号 1-96100061《中国足球报》北京体育馆路8号 1-97100037《中国机电日报》北京西城区百万庄葡萄园1号 1-98100718《中国职工科技报》北京安外六铺炕 1-99100044《中国企业报》北京紫竹院南路17号 1-100100088《中国民族报》北京海淀区北三环中路77号(北京8090信箱) 文苑(散文、随笔、诗、阅读)孙燕 风情大观(有关少数民族地区的风情面貌最佳)彭凤平 1-101100035《中国教育资讯报》北京东绒线胡同40号 副刊 1-102100044《中国电脑教育报》北京海淀区紫竹院路66号赛迪大厦16层 副刊 网络文化版宋辰 1-103100022《中国纺织报》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18号甲2号楼 1-104100062《中国服饰报》北京市崇文区东花市北里中区12楼 1-105100007《中国产经新闻报》北京东直门内大街195号 1-106100086《中国资产新闻报》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66号 1-107100081《中国图书商报》北京西三环北路19号外研社北楼 励志/成长/文学副刊 1-108100029《中国集邮报》北京朝阳区安苑路11号 邮色生香 新邮天地 品邮溯源 邮票与传说 邮人心情:与邮票有关的历史、文化、心情、 介绍、品读散文随笔。1000字以下编辑:小鲁 1-109100037《中国消费者报》北京海淀区阜成路11号 副刊 1-110100036《中国城乡金融报》北京复兴路甲23号 文艺周刊(散文、小说、杂谈、书评)王汉 员工创作 1-111100010《中国红十字报》北京东城区干面胡同43号 总信箱 副刊(散文、随笔、诗)莫寒梅 1-112100054《中国医药报》北京陶然亭路甲8号 健康周刊·道德/社会适应 1-113100027《中国中医药报》北京市朝阳区东兴路7号 1-114100036《中国减灾报》北京复兴路63号 1-115100761《中国电力报》北京市白广路二条1号 文化周刊:刘建锦 文化:人生旅途、说说无妨、小小说。 发各种散文、随笔、报告文学、诗歌、杂文。 星期刊(文化、文学、生活副刊) 1-116100013《中国煤炭报》北京安定门外和平里北街21号 1-117100011《中国石化报》北京市东城区安外大街58号 朝阳周刊·文学艺术(随笔、散文、诗歌、小说)姜高毅 社区家庭(家庭生活类)丁中琴ddd- 休闲娱乐蔡琳, 生活时尚、百姓茶座、生活趣事、人在旅途、故事: 1-118 1-119100015《中国律师报》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甲1号 1-120100083《中国地质矿产报》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1号 1-121100027《中国劳动保障报职业导刊》北京东直门外斜街小关 1-122100091《中国市场经济报》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3号楼 1-123100021《中国改革报》北京市朝阳区华威北里甲10号 时代周刊·家春秋王丽娟 另类人生于河 1-124100007《中国纪检监察报》北京市东城区张自忠路7号 清风文苑(散文、随笔、杂谈、诗)唐瑜 1-125100007《中国人才报》北京市张自忠路3号 1-126100027《中国轻工报》北京市朝阳区霄云路32号 1-127100825《中国农机化报》北京市月坛南街26号 1-128100855《中国铁道建筑报》北京复兴路40号 1-129100029《中国日报》(英)北京朝阳区惠新东街15号 1-130100043《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北京石景山路22号万商大厦22层 园区文萃(随笔类): 1-131100036《中国计算机报》北京市海淀区恩菲大厦7层 1-132100863《中国科协报》北京市学院南路86号 1-133100088《中国教育报》北京海淀区文慧园北路10号 作品 / 综艺风朱平 品味生活(生活文章)郭铭 人文阅读杜悦 1-134100000《中国大学生就业》北京 副刊zhao- 1-135100028《中国儿童画报》北京朝阳区左家庄北里5号 1-136100028《中国儿童报》北京朝阳区左家庄北里5号 1-137100028《中国少年报》北京朝阳区左家庄北里5号 1-138100028《中国中学生报》北京市朝阳区左家庄北里5号 1-139100036《中学生科学报》北京市海淀北洼路甲5号 1-140100037《中华建筑报》北京百万庄建设部内 1-141100031《中华新闻报》北京市西交民巷50号 精神家园副刊王欣, 通讯员园地 1-142100054《中华合作时报》北京市宣武区半步桥街13号甲鑫城大厦 〈安全时讯〉生活副刊(生活文章)李彩琴 1-143100011《中华老年报》北京市西城区德外五路通14号 1-144100037《中华时报》北京市阜成门北大街17号 百姓副刊 1-145100040《世界新闻报》北京石景山路甲16号 异域风情 家副刊(情感)陈儒斌 1-146100730《世界金属报》北京市东城灯市口75号 1-147100061《世界体育周报》北京体育馆路8号 1-148100733《环球时报》北京朝阳金台西路2号 1-149100078《国际商报》北京方庄小区芳星园三区14号楼 1-150100039《国际电子报》北京石景山区鲁谷路74号 1-151100710《国际经贸消息》北京安外东后巷28号 1-152100803《新华每日电讯》北京宣武门西大街57号 1-153100044《新华书目报·社科新书目》北京西外北礼士路54号 1-154100733《人民日报海外版》北京朝外金台西路2号 神州副刊(散文、随笔)刘敏君杨鸥 1-155100075《人民政协报》北京市南三环中路赵公口小区20号 文化周刊 毛梦溪 午夜雨声 文化评论类的老实人 商世春秋 王悦 世说商语 关于经商的感悟 健康周刊 寻医 zxb- 黄萱专家提示 自我保健 防患未然 家庭医生 问药 zxb- 新概念 家庭用药 健康热风 自备药物 年华 颐寿养生 王晶 zxb-戏曲情缘 往事 追求(散文类吧) 年华 食品营养 黄静 zxb-滋补圆桌 食话食说 风向标等 读者之友 张敏 港澳台侨杜军玲 风格:海外风情介绍,游记 朝花夕拾:刘仰东 钩沉类历史、文化随笔 旧闻新读黄存琦历史类随笔 1-156100062《人民法院报》北京崇文区东花市北里西区22号 天平周刊文学作品高领 人物春秋罗书臻 文化评谈李芹 1-157100078《人民公安报》北京方庄方星园三区15号楼 往事悠悠(回忆性文章,以亲情为主); 新知随笔(与时代息息相关的知识类杂文随笔); 人世间(纪实类文章,多与警察办案有关); 姑妄看之(类似城市笔记,有一定讽刺意义,每期一篇); 生活沙龙(生活、科普知识) 1-158100841《人民海军报》北京西三环中路19-27 1-159100011《人民邮电报》北京安外大街181号 1-160100038《人民铁道报》北京复兴门外北蜂窝3号 旅人(千字文,关于火车的旅游故事): 副刊, 1-161100081《人民武警报》北京西三环北路1号 1-162100040《检察日报》北京石景山区鲁谷西路5号 绿海·生活(散文、随笔)彭程 回答者: intermilanwang - 副总裁 十级 6-14 11:18GEN TA YI YANG

这还用问呀,想投哪一份报纸,就找他们的网站,每个版面都有自己的投稿方式,让别人帮你找那么多怎么能找得过来呀,还是自己帮自己吧,路帮你指明了,看你是不是厚道了!看来你还是个写手呢,祝你运气好喽!

怎么用微信向解放军报投新闻稿?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投稿邮箱

你可以到佰腾科研导航站上去找找,可以先在“期刊”分类里搜索一下,如果没有合适的就按照学科分类来查询。希望能帮到你。

地理学报 自然资源学报 地理研究 地理科学 地理科学进展 岩石学报 资源科学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经济地理 气象 中国沙漠 古地理学报 地学前缘 高原气象 地球科学进展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干旱区研究 水科学进展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测绘学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沉积学报 遥感学报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海洋与湖沼 地质科技情报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湿地科学 冰川冻土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遥感技术与应用 地球与环境 地质与勘探 测绘科学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测绘通报 海洋工程 热带地理 海洋科学 测绘信息与工程 世界地震工程 海洋湖沼通报 地层学杂志 矿物学报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海洋技术 空间科学学报 海洋地质前沿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 天文研究与技术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海洋科学集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地质学报 广东气象 地球物理学报 当代经济管理 大气科学 地球物理学进展 海洋开发与管理 地质通报 地质论评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气象研究与应用 应用气象学报 石油实验地质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第四纪研究 气象学报 湖泊科学 热带气象学报 气象科技 石油物探 海洋学报(中文版) 中国地质 现代地质 大气科学学报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山地学报 地理空间信息 遥感信息 地球化学 海洋通报 矿床地质 水文 地球学报 地质科学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灾害学 物探与化探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国土资源 国土资源遥感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气象科学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工程地质学报 矿物岩石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气象与环境科学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测绘工程 高校地质学报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世界地质 岩石矿物学杂志 陕西气象 地震地质 国土资源情报 气候与环境研究 台湾海峡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热带海洋学报 海洋测绘 新疆地质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国际地震动态 气象与环境学报 中国农业气象 资源环境与工程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国土资源导刊 山东国土资源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海洋科学进展 中国海洋平台 地理信息世界 地震学报 沙漠与绿洲气象 南方国土资源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中国岩溶 海相油气地质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现代测绘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地质力学学报 海洋预报 地质找矿论丛 干旱气象 浙江国土资源 贵州气象 西北地质 四川地质学报 海洋学研究 暴雨灾害 山东气象 海洋信息 铀矿地质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内蒙古气象 地震 北京测绘 地震研究 气象与减灾研究 地质与资源 云南地质 吉林地质 地矿测绘 贵州地质 西北地震学报 黑龙江气象 测绘 地质学刊 世界核地质科学 地质调查与研究 上海国土资源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国土资源信息化 测绘技术装备 浙江气象 资源调查与环境 安徽地质 西部资源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中国地震 吉林气象 化工矿产地质 华南地质与矿产 华南地震 天文学报 甘肃地质 天文学进展 华北地震科学 青海国土经略 Applied Geophysics 福建地质 极地研究 震灾防御技术 陕西地质 防灾减灾学报 山西地震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内陆地震 四川地震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城市地质 高原地震 时间频率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国外测井技术 资源导刊 海洋世界 地图 国土资源通讯 城市与减灾 今日国土 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 青海气象 江西测绘 山西气象 黄金地质 防灾博览 华北国土资源 中国测绘 世界地震译丛 湖南地质 测绘科技情报 岩相古地理 测绘标准化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 测绘文摘 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 Annual Report 大地纵横 气象教育与科技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 北京地质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 南海地质研究 江西地质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西北地质科学 福建地震 天文爱好者 Marine Science Bulletin 内蒙古地质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紫金山天文台台刊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Global Geology Abstracts of Chinese Geological Literature 江西地质科技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 大气科学研究与应用 Advances in Polar Science 时间频率公报 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 人天科学研究 Scientia Geologica Sinica Continental Dynamics 地层古生物论文集 地震地质译丛 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 中国地质科学院562综合大队集刊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文集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 Journal of Arid Land Geoscience Frontiers 国外地质勘探技术 国外火山地质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mposite Stratigraphy of the Sailinhuodong Group and Ore-bearing Micrite Mound in the Bayan Obo Deposit,Inner Mongolia,China乔秀夫 高林志 彭阳 章雨旭原文刊于《地质学报》1999年,第71卷第3期;英文版刊于Acta Geologica Sinica,1997,V71N白云鄂博超大型矿床成因解释甚多,本文首次提出它的赋矿白云岩是一巨型深水微晶丘。之后在章雨旭等的研究中认为深水微晶丘物质来源于海底热液和CO2的喷溢,其中的生物与深海热水活动相伴生(微晶丘成因新认识, 2005,地球科学进展,20卷,20期)。重新刊印的意义在于:①腮林忽洞群白云岩与白云鄂博超大型铌稀土铁矿赋矿白云岩是与深部物质活动相关联,地震事件紧位于微晶丘之下及微晶丘内部,地震事件同样反映深部物质活动的结果;地震事件与内生金属成矿作用伴生。地层中地震记录的研究在矿床研究中应受到足够的重视。②腮林忽洞群腮4组中的地震记录是典型的“molar tooth构造”,它的时代为奥陶系。最近高林志等对腮林忽洞群中斑脱岩的锆石SHRIMP U-Pb定年为奥陶系,与古生物材料完全吻合,从而表明:液化泥亮晶脉(国外所称molar tooth)并非某些学者认定的只局限于中、新元古界。据层序地层、事件地层、生物地层和岩石地层研究,腮林忽洞群是白云鄂博群的一部分。于腮林忽洞群下部层位的岩石切片中首次发现三叶虫屑,并首次分离出奥陶系疑源类及几丁虫化石;于上部层位首次识别出碳酸盐震积岩组及顶部巨型微晶丘(micrite mound)。白云鄂博超大型铌稀土铁矿赋矿白云岩既非火成碳酸岩,也非一般层状沉积岩,而是一巨型微晶丘,与腮林忽洞群顶部微晶丘白云岩宏观特征一致,并可能属同一层位。根据已有的化石材料,腮林忽洞群与白云鄂博群应为下古生界而非中元古界。本文的新发现与新认识将对白云鄂博超大型矿床的成因解释提供新的思路。并有可能在其以南地区发现新的同类型矿床。腮林忽洞群、白云鄂博群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西北的白云鄂博—百灵庙草原,北纬41° 38′~41° 55′之间,呈EW向分布(图1)。有关白云鄂博群及白云鄂博矿床研究的历史很长,研究精度极高[1~33]。但是有关白云鄂博群在地层柱中的位置一直有不同的认识:是中元古界?还是下古生界?有关白云鄂博超大型矿床的成因解释甚多,对赋矿白云岩的成因认识极不相同:有人认为是沉积碳酸盐岩[1,5,14,18,21,23,28,33],但缺乏典型的沉积岩结构、构造和层状岩石的风化地形;有人认为是火成碳酸岩[2,4,9,11,12,27],尽管有岩石化学、地球化学数据支持,但无法否认其中的生物化石和藻纹层等;有人认为与火山作用有关[6,19,31,32],而赋矿白云岩的成因与矿床成因又有着直接关系。近年来,有关白云鄂博群基础地质及矿床成因研究应提及张鹏远等[28]、白鸽等[32]、赵景德等[21,26]和潘启宇[33]的成果。他们的研究对于进一步认识白云鄂博群时代与矿床成因环境均具重要意义。过去的研究多限于白云鄂博矿区及北侧的宽沟背斜北翼。宽沟背斜北翼由于接近北部洋壳,构造复杂,与矿区地层和赋矿围岩的对比方面容易产生不同认识。本文选择白云鄂博铁矿矿区东南约20km,即白云鄂博复向斜南翼的腮林忽洞群,进行精细露头层序地层、事件地层与生物地层工作。腮林忽洞群轻度变质,但构造简单、剖面连续、层序界面清晰,有利于认识与白云鄂博群相关的基础地质记录及整个盆地的演化。图1 腮林忽洞群、白云鄂博群与什那干群分布图1 层序地层图2为野外识别的腮林忽洞群层序与层序不整合界面,计7个三级层序。1 层序特征与纵向演化层序1(DS1):以碎屑岩为特征的层序。LST为发育于色尔腾山群基底岩石侵蚀面上的河流相沉积,河床主流相为巨型透镜状砾岩,边滩相为长石石英砂岩。河床砾岩下切下伏花岗片麻岩基底达15~25 m深度。TST(三角洲—滨岸)以初始海侵面与LST分界。HST顶部含砂灰岩,广泛发育帐篷构造和硅结壳层。DS1中凝缩层不明显。层序2(DS2):碎屑岩与碳酸盐岩混合相。底界面为岩相转换面。CS段为4~5 m厚的黑色板岩(第22层)。HST早期为深水锥柱叠层石灰岩,晚期变为圆柱叠层石灰岩及滨岸碎屑岩。层序3(DS3):含石英砂藻纹层灰岩组成的碳酸盐岩层序。底界为海侵碳酸盐岩上超面;顶部界面是厚度不大的铁质风化壳。50cm厚不含石英砂的纹层灰岩(第35层)为CS期记录。层序4(DS4):一个台地边缘叠层石礁相组成的层序,顶底界面均为以铁质红土型风化壳为代表的陆上暴露面。纹层灰岩(第47层,共厚50cm)为CS期沉积。层序5(DS5):由藻团灰岩、藻纹层灰岩、泥晶灰岩组成的碳酸盐岩潮坪层序,顶、底界均为陆上暴露面。TST以波状起伏的海侵面(ts)与下伏海相LST分界。CS段为被上、下硬地限制的纹层灰岩(第57—58层)。59—66层代表早期HST;67—73层是晚期HST。层序6及层序7(DS6,DS7):两个层序由深水微晶丘组成。DS6是微晶丘初始发育阶段;DS7微晶丘白云岩夹有三层具液化泄水脉的泥晶灰岩(浅水环境),它反映微晶丘发育过程中曾有三次停顿。DS7顶界由白云鄂博群黑色板岩所覆盖。据研究(袁忠信、白鸽等,1995及作者等薄片观察)[31],这种黑色板岩的原岩为火山-沉积岩。所以这一界面可能为火山作用形成,不是层序界面。2 层序不整合面与盆地演化层序界面的野外标定是露头层序地层研究的关键。沉积层序及其间的界面是构造与海平面变化结果的响应,即盆地发生、发展的记录。沉积物组成的层序为正记录,界面则为负记录。图2 腮林忽洞群综合地层柱图2腮林忽洞群中的层序不整合面有不同类型。DS1底部界面代表腮林忽洞群—白云鄂博群盆地的开始。DS2与DS1之间的水下间断层序不整合面反映了盆地的进一步扩展。海侵碳酸盐上超(DS3底界面)于DSl及DS2组建的碎屑岩垫板(template)之上,标志新的盆地—碳酸盐台地形成,反映了全球海平面总体上升时期。腮林忽洞群碳酸盐台地位于华北地台北部大陆边缘,DS3—DS5碳酸盐岩中普通含有陆源石英砂,也说明这是与大陆相连接的台地。台地发展过程中有3次海平面下降形成暴露不整合面(红土型大陆风化壳),层序界面与当时的断裂构造活动相联系。层序5中大量发育的震积岩,有力地表明暴露型层序不整合面的形成是由于区域断裂构造活动引起碳酸盐台地抬升所致。DS5,DS6顶部红土型风化壳厚30~50cm,从母岩至风化壳的地球化学变化列于表1中,风化壳中稳定元素大量集中,表明是一个相当长时期的暴露记录。DS5顶部界面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代表盆地性质的转换期,海平面由下降转变为迅速上升时期,由碳酸盐台地转化为深水盆地,发育了深水微晶丘。这种海平面的迅速上升,应是碳酸盐台地构造下沉的结果。表1 腮林忽洞群层序5和层序6顶部风化壳化学分析结果表2 地震灾变事件地层腮林忽洞群DS5为一震积岩构成的地震事件岩组。震积岩主要由内部发育各种形态液化泄水脉的纹理灰泥灰岩组成,即笔者等建立的碳酸盐震积岩序列中的A单元[34,35]。泄水脉由亮晶方解石构成,脉的上、下两端穿刺水平纹层,引起纹层牵引弯曲(图版Ⅰ-1)。除泄水脉外,纹层灰岩中广泛发育液化卷曲变形(B单元)及层间断层(C单元)。DS5中具7个震积岩层,DS7微晶丘中发现3个震积岩层,计代表了10个地震幕。显然, DS5—DS7是腮林忽洞—白云鄂博裂陷槽最强烈的构造活动(断裂活动、火山作用、火成岩侵入)时期,可能也是相应的白云鄂博矿床的成矿时期。震积岩即当时构造活动引起强地震(>6级)的产物。3 岩石地层图版Ⅰ 腮林忽洞群中的地震记录与微晶丘地层中地震记录腮林忽洞群原称腮林忽洞组,由内蒙古地质矿产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队1971年建立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局达尔罕茂明联合旗幅(K-49XⅩⅪ)1:200000区域地质测量报告,1971。,分为一岩段及二岩段。前已述及,“腮林忽洞组”厚达900m,其中有多个沉积间断面,故按岩石地层组的定义,“腮林忽洞组”应称腮林忽洞群,它可分为5个岩组(图2)。DS1,DS2为一个组,即碎屑岩与碳酸盐岩混合岩岩组,这个组即相当于原称的一岩段。二、三、四岩组为碳酸盐岩岩组,顶底均为明确的大陆风化壳所限,野外极易辨认。其中第三岩组为一叠层石灰岩岩组,横向应与灰岩相变;DS5单独构成第四组,第四组为一强地震事件岩组。DS6,DS7(第五组)为微晶丘白云岩。4 生物地层1 首次发现三叶虫碎屑在腮林忽洞剖面第10层上部,即DS1顶部的含石英砂微晶灰岩薄片中,发现有十几粒细小生物碎片(图版Ⅱ-3,4,5),颗粒呈弧形,个别为波浪形,并在碎屑的一侧外壳上有暗色粉末状铁质镶边,在周围灰泥已结晶为细微晶体时仍保持了生物的原始玻纤结构,在正交偏光下呈追踪式消光,这种结构构造是典型的三叶虫碎屑的特征。薄片中可观察到有大量变形的S形石英晶体组成的细脉贯穿岩石,并见由铁质细粉末充填的细小裂缝切断三叶虫碎片。2 首次发现奥陶纪疑源类微古植物样品采自DS1,DS2及DS3(图2),共计21份。分析结果如下:①DS1第2层所夹板岩中:Lophosphaeridium ,Leiopsophosphaera simplex Sin,Leiopsophosphaera ,Micrhystridium ,Zonosphaeridium ,Taeniatum simplex Sin。②DS2第22层(CS段)黑色纹理灰岩中:Micrhystridium 1,Micrhystridium 2,Micrhystridium conifrum Downia,Lophosphospheridium ,Microconcentrica ,?Gonio-,Goniosphaeridia ,Baltisphaeridium solidium(Sin,1962)Fu,Ancyrochiti-,Rbabdochitina ,C。③DS3第35层CS段黑色纹理灰岩中:?R,G,Leiopso-phosphaera 。由于腮林忽洞群已轻微变质,具刺疑源类只保留了角刺类和微刺类化石。DS1中的化石属于寒武系的分子;而DS2和DS3中的具刺疑源类和几丁虫则应属奥陶系的分子(图版Ⅱ-6~17),特别是DS2的CS段中疑源类类型多样,反映出CS段沉积时间很长,可以保留较多的属种。Baltisphaeridium Solida,G和几丁虫,它们最初发现于俄罗斯地台及扬子地台的下古生界中[36,37]。腮林忽洞群DS2和DS3的疑源类的时代应为早奥陶世。腮四组(DS5)灰岩中的震积岩(岩石切片,比例棒长5cm),液化脉穿刺水平纹理灰岩使之在脉的两端弯曲变形。薄片中可清楚地看到直立的脉是在强地震振动下,由无数的水平泥晶纹层液化泄水集中而成(震积岩序列A单元)。图中直立的亮晶脉在图的上方、中部及底部可看到液化亮晶脉与水平纹层的连结,表明液化脉源于水平纹层灰岩。白云鄂博群中赋矿微晶丘宏观展布特征。腮林忽洞群微晶丘白云岩风化后的宏观地形。腮林忽洞群微晶丘上部青灰色富有机质微晶灰岩与黄色藻团相间排列。腮林忽洞群顶部微晶丘中黄色藻团冠部微晶方解石和亮晶方解石填充孔洞接触关系。腮林忽洞群微晶丘下部暗色藻泥及其间大量孔洞(箭头所指),比例棒长56mm。白云鄂博赋矿微晶丘已变为细晶白云岩,其中可见被改造的石英碎屑,比例棒长5mm,样品采自白云鄂博东矿以东地表。图版Ⅱ 腮林忽洞群中的古生物材料地层中地震记录5 微晶丘——白云鄂博超大型矿床赋矿围岩微晶丘一般为底平顶凸的铁饼状体,厚度一般从几米至几十米,出现于较深水缓坡地带,成带状平行于古海岸线。微晶丘由微晶灰岩、生物组分、层晶构造(Stromatactis)、亮晶及陆源沉积物组成。钱宪和[38,39]对微晶丘曾做了系统研究与总结,他认为在微晶丘的形成过程中,微生物,像菌类、蓝绿藻等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淀出大量的微晶灰泥,同时捕获与沉淀一些灰泥,造成大量的微晶灰岩。笔者等研究华北地台寒武系—奥陶系层序地层时,辨认出北京西山及山西浑源等地冶里组底部纯灰岩为微晶丘,对其宏观与微观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40]彭阳,季强,章雨旭,乔秀夫。北京西山及邻区奥陶系底部微晶丘特征及层序地层学意义地质论评,1998,44(1):35~43。,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认为腮林忽洞群顶部和白云鄂博矿床赋矿围岩(H8或 )均为巨型微晶丘。1 腮林忽洞群DS7微晶丘特征腮林忽洞群顶部厚约90~100m均由基本上面貌相同的同一岩性岩石构成,仅在下部有三层发育液化碳酸盐脉(地震记录)的薄层灰岩将其分隔。这一巨大的岩性体是一个主要由碳酸盐岩微晶组成的大型微晶丘,并已发生了白云岩化。微晶丘的风化地貌呈馒头状山丘,与一般层状沉积岩的风化地形迥然不同(图版Ⅰ-3)。微晶丘外貌上呈土黄色厚层块状,在野外可清楚地看到黄色的藻团与青色富有机质灰泥相间生长构造(图版Ⅰ-4)。显微镜下,虽然岩石已重结晶并已白云石化,但仍能与宏观对照看到原生长状藻丛的冠部与填隙物的接触关系(图版Ⅰ-5),表现为生长状藻丛部分结晶较细,而填充的灰泥及孔隙内则结晶较粗;在野外结构构造相同的下部层位的同样黄色藻团中发现了大量藻丝及藻凝团,显然白云岩化之前的微晶丘中除了灰泥之外也存在有类似的藻团,代表微晶丘中的生物组分;其中发育的大量孔洞构造也是微晶丘的特征之一(图版Ⅰ-6);在DS7顶部发现大量藻纹层,为微晶丘的又一证据。2 白云鄂博超大型铁矿赋矿白云岩——微晶丘的特征白云鄂博矿床矿石中的纹层状构造,与藻纹层有相似性。白云鄂博东矿。白云鄂博矿床赋矿微晶丘(H25)中的纹层状构造(藻纹层)。白云鄂博东矿以东地表。岩石薄片中的三叶虫屑,箭头所指。单偏光(-),比例棒长52mm。岩石薄片中细小的三叶虫屑(箭头所指),图中可见到细裂缝切断三叶虫碎片。单偏光(-),比例棒长15mm。三叶虫屑,具玻纤结构,暗色部分为混染的泥、铁质杂质。单偏光(-),比例棒长52mm。Goni (×800)Lophosphosphaeridium (×800)8—Micrhystridium 1(×800)10—Micrhystridium 2(×800)角刺藻(×800)A(×260)M(×800)?G(×800)Baltisphaeridlum (×800)C(×260)(6—17号样品采自腮二组第22层,标本号911031-8,9)赋矿白云岩形态呈长透镜状,具有微晶丘的宏观形态及展布特征(图版Ⅰ-2),东西向延伸18km,它为由早奥陶世(相当于腮四组时期)两条东西向同沉积断裂控制的深水盆地中的碳酸盐灰泥体。依潘启宇意见,这两条断裂为北部的高位断裂和南部的东介格勒断裂[33]。矿区内部受矿化的影响使原始结构破坏殆尽,只有矿石中的不规则条带状构造有可能是继承了原藻纹层的结构构造(图版Ⅱ-1);矿区东部同层位白云岩中宏观上也可见层纹状结构(图版Ⅱ-2),应为微晶丘内部微生物成分(如隐藻)的体现,其内部结构为细晶白云石成层分布(图版Ⅰ-7);微晶丘白云岩中有板岩的夹层及透镜体,这些板岩是由间歇性火山喷发的火山灰沉积在微晶丘内部或丘间(微晶丘应看成是由若干个次一级的微晶丘互相叠置而成),后经变质改造形成;微晶丘的顶部为凹凸不平的起伏状,上覆很厚的板岩层,由于板岩为火山灰变质而来[31],因此微晶丘的消亡是由于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带来大量的火山灰沉降使制造碳酸盐岩微晶的微生物窒息而死。在白云岩下伏页岩中有白云岩的夹层及透镜体(原来疑为白云岩侵入体),应解释为在微晶丘的初始发育阶段,页岩中有微晶丘的夹层。6 讨论1 腮林忽洞群、白云鄂博群在地层柱中的位置图3 腮林忽洞群与白云鄂博群下部层位可能的对比关系内蒙古地质学家一直将腮林忽洞群与中元古界什那干群相对比[41]。腮林忽洞群组成白云鄂博复向斜南翼(图1),与白云鄂博群均不整合于色尔腾山群(Pt1sr)之上,有着共同基底,而与其南远距约100km的什那干群无关(图1左下图)。图3表示腮林忽洞群与白云鄂博群下部(H1—H5)的对比关系。 及H1,H2为河流—三角洲—滨岸浅水硅质碎屑岩为主;海侵碳酸盐岩上超的结果,发育了华北地台北缘的碳酸盐台地( O1s2-4)及其以北台地前泥质沉积(H3—H4);腮林忽洞群微晶丘白云岩 与白云鄂博群赋矿微晶丘白云岩 可能为同一时期深水碳酸盐盆地沉积。白云鄂博群的时代曾有长期争论。目前主导性认识将其置于中元古界[41]。主要依据是同位素定年资料(1400~1200 Ma)。张鹏远等对白云鄂博群的全面研究和公布的丰富的微古植物及微体动物化石(H3,H5,H8,H10),论证了白云鄂博群为下古生界[24,28]。作者等在腮林忽洞群中新发现的化石材料,支持了张鹏远等的工作。据目前已有的材料,在全球范围内,微晶丘仅见于奥陶纪—三叠纪,也佐证了白云鄂博群与腮林忽洞群更可能为下古生界。根据新的地质记录,作者修正原有中元古界的观点,认为,腮林忽洞群—白云鄂博群为加里东期裂陷槽沉积。根据震积岩层位,裂陷作用始于腮林忽洞群DS5,即腮四组时期。前已述及,这个时期可能正是主要成矿时期,白云鄂博群下古生界化石资料与大量加里东期成矿年龄数据相吻合[21,26,41,42]。至于1400~1200 Ma的年龄数据需进一步研究其地质意义。2 丘控矿床基于赋矿白云岩为微晶丘这一新认识,白云鄂博矿床的形成除了可能与幔源物质及火山作用有关外,微晶丘的生物聚矿作用和微晶丘本身的储矿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7 结论腮林忽洞群与白云鄂博群的研究涉及对华北地台北缘构造演化和白云鄂博矿床成因的认识。笔者希望本文提供的新材料和新认识能引起地层学、沉积学、古生物学、构造地质学、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和矿床学等学科地质学家的兴趣,从新的角度和思路进一步深入研究。目前,部分同位素年龄数据与古生物材料的矛盾应如何解释?腮林忽洞群中震积岩组与白云鄂博群中的多个震积岩层位如何等时对比?强地震形成的构造背景如何?腮林忽洞群微晶丘层位是否可能高于白云鄂博赋矿微晶丘而是一个穿时微晶丘?微晶丘生物成矿机制和微晶丘储矿机制如何?这些问题均需深入研究。丘控矿床的提出,使我们不得不将注意力集中到与白云鄂博赋矿微晶丘平行的腮林忽洞微晶丘上,在这个微晶丘中是否存在类似的铁、稀土或(和)铌矿化。这是本文的期待。参考文献[1]李毓英白云鄂博铁矿地质与勘探北京:地质出版社1959[2]周振玲,李功元,宋同云,刘宇光内蒙古白云鄂博白云石碳酸岩的地质特征及成因讨论地质论评1980,26(1):481~488[3]李继亮,胡辅佑白云鄂博群中蛇纹岩质滑塌堆积地质科学,1981(3):269~272[4]孟庆昌白云鄂博碳酸岩矿床的成因特征地质与勘探,1981(3):11~15[5]孟庆润论白云鄂博铁矿含矿围岩—白云岩的沉积成因及其沉积环境分析地质论评,1982(5):481~489[6]白鸽,袁忠信白云鄂博矿床成因分析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所刊1983(4):1~15[7]成忠礼,桂训唐,王俊文白云鄂博黑色板岩的Rb-S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见: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年报(1982~1983)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43~44页[8]李继亮白云鄂博群中的酸性火山岩地质科学,1983(1):36~43[9]李士勤再论内蒙古白云鄂博含稀有金属碳酸岩及其铌稀土铁矿床的成因见:北方板块构造文集第1集北京:地质出版社,156~185页[10]魏菊英,上官志冠白云鄂博铁矿围岩白云岩的氧、碳同位素组成及其成因。岩石学研究(第二辑)北京:地质出版社,14~21页[11]刘铁庚白云鄂博白云碳酸岩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岩石学报,1985(3):15~28[12]刘铁庚白云鄂博白云岩氧、碳同位素组成及其成因讨论地质论评,1986(2):150~159[13]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白云鄂博矿床地球化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14]侯宗林白云鄂博铁铌稀土矿床成矿模式及成矿作用地质与勘探,1989(7):1~5[15]王楫,李双庆等内蒙古渣尔泰山群与白云鄂博群时代对比及含矿性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9[16]Drew L J,M eng Qingrun and Sun WThe Bayan Obo Iron-rara-earth-niobium deposits,In ner Mongolia,CL,1990(26):43~65[17]刁乃昌白云鄂博群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中国区域地质,1990(4):353~359[18]孟庆润白云鄂博“H8”含矿白云岩的岩石类型冶金地质动态,1991(8):17~19[19]袁忠信,白鸽,吴澄宇,张宗清内蒙古白云鄂博铌、稀土、铁矿床的成矿时代和矿床成因矿床地质,1991(1):59~70[20]张宗清,叶笑江,袁忠信等白云鄂博稀土矿床的形成年代:Sm-Nd同位素数据岩石矿物学杂志,1991(1):80~83[21]赵景德,任英忱等以多种证据建立的白云鄂博稀土矿床成矿物质的生成顺序地质找矿论丛,1991(4):1~17[22]梁玉左,王楫白云鄂博群H8岩段顶部发现微小型叠层石内蒙古地质,1992(1):11~12[23]孟庆润,Drew L J内蒙古白云鄂博“H8含矿白云岩”氧、碳同位素研究及其成因地质找矿论丛,1992(2):46~54[24]孙淑芬内蒙古白云鄂博尖山组微古植物新发现地质论评,1992(5):474~477[25]王楫,李双庆,王保良,李家驹狼山—白云鄂博裂谷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26]Chao E C T,Back J M,Minkin J A and Ren YHost-rock controlled epigenetic,hydrothermal metasomatic origin of the Bayan Obo REE-Fe Nb ore deposit,Inner Mongolia,PRCApplied Geochemistry,1992,7:443~458[27]陈辉白云鄂博矿床氢、氧同位素特征及其成因意义见:第五届全国矿床会议论文集北京:地质出版社,561~562页[28]张鹏远,李双庆,王长尧,牛绍武,孙淑芬等白云鄂博地区地质构造特征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1993,28,1~86[29]任英忱,张英臣,张宗清白云鄂博稀土超大型矿床的成矿时代及其主要地质热事件地球学报,1994(1—2):95~101[30]张宗清,唐索寒,王进辉等白云鄂博稀土矿床形成年龄的新数据地球学报,1994(1—2):85~93[31]袁忠信,白鸽,吴澄宇等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区H9火山岩岩石特征及其意义矿床地质, 1995(3):197~205[32]白鸽,袁忠信等白云鄂博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论证北京:地质出版社,1996[33]潘启宇白云鄂博铌稀土铁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成因华北地质矿产杂志1996(3):369~378[34]乔秀夫,宋天锐,高林志等碳酸盐岩振动液化地震序列地质学报,1994(2):16~34[35]乔秀夫,宋天锐,李海兵,高林志辽东半岛南部震旦系—下寒武统成因地层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36]Тимофеев Ъ В,Гнрмaн Г Н,Михайлова Н СМ икрофитофоссилииДокембрия,Кeмeбрияи ОрдовикAкaдeмИЯН аук СССР,Институт Геологии иГ еохронологииДокембрия1976,1~107[37]邢裕盛,刘桂芝长江西陵峡区奥陶—志留纪微古植物群第一届全国化石藻类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地质出版社,1985,145~154页[38]Tsien H HAncient reefs and micrite mounds,their concepts,no menclature and PGSChina,1990(4):261~287[39]钱宪和,微晶灰岩与微晶丘它们的问题与成因台湾中央地质调查所特刊1991(5):213~287[40]季强,章雨旭从层序地层学研究试论华北地区寒武系与奥陶系分界地质论评,1997,43(3);241~248[41]内蒙古地质矿产局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地质志北京:地质出版社,1991[42]刘兰笙、高翎、杜安道、孙亚莉白云鄂博稀土矿床中辉钼矿的铼-锇同位素年龄矿床地质,1996,15(2):188~191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投稿邮箱地址

主要参考文献[1]刘天齐等,环境保护概论.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2]解振华.我国环保事业的回顾与展望.中国环境报,1999-09-09[3]解振华.全面开创新世纪我国环保工作的新局面.环境保护,2001(1)[4]解振华.中国环境保护战略与对策.中国环境管理,2001(1):4~7[5]上海第一医学院环境卫生病教研室.环境与健康.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1[6]姚文贵等.环境保护趣览.北京:新时代出版社,1999[7]刘君卓等 居住环境和公共场所有害因素及其防治.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8]胡经之等.威胁人类存亡的定时炸弹——环境荷尔蒙.深圳:海天出版社,1999[9]叶文虎.可持续发展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0]戴星翼.走向绿色的发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11]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Our Common Future,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12]张文学,杨立刚.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观.前沿论坛,2002(10):47—51[13]钱易,唐孝炎主编.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4]伊恩?莫法特.可持续发展——原则、分析和政策.宋国君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15]秦大河,张坤民,牛文元.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16]蒋志刚,马克平,韩兴国.保护生物学.浙江: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7]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生物多样性研究系列专著1——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原理与方法.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8]刘云国,李小明主编.环境生态学导论.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19]赵章元.中国近岸海域环境分区分级管理战略.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张洪主编.中学教师实用地理手册.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1987[21]2002年中国海洋环境公报.北京:国家海洋局,2003[22]刘天齐主编.环境保护(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23]杨国清主编.固体废物处理工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4]芈振明等.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杜[25]聂永丰主编.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26]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燃煤电场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新型建筑材料,1996(3):13~18[27]秦大河,张坤民,牛文元主笔.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28]祝学礼,徐文龙.我国固体废物污染与无害化处理技术.卫生研究,2002.31(4):331~332[29]陈英旭.环境学.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30]张邦俊,翟国庆.环境噪声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31)王建龙.环境工程导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32]殷维君主编.环境保护基础.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33]郑楚光等编著.温室效应及其控制对策.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34]朱庚生.环境管理学.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35]叶文虎.环境管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6]李康.环境政策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37]张宝杰.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38]诸大建.超常规发展环境产业.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39]李焰.环境科学导论.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40]张承中.环境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41]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第一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42]张建文,张海燕.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优化方案.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14(4)[43]王炳华,赵明.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0,12(6):13—17[44]刘五英,黄秀梅,华北地质矿产杂志,1996,11(2):24[45]王炳华,赵明,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1,13(2):17~21[46]陆书玉主编.环境影响评价(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7]丁桑岚主编.环境评价概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48]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监督管理司编.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培训教材.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49]郭子义,韦薇主编.环境化学概论(修订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0]张合平,刘云国主编.环境生态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51]延森著.徐有刚译.环境管理与环境认证.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1996[52]夏青等著.环境管理体系.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53]孟宪国主编.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教程.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54]中国进出口质量认证中心编.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审核.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55]朱慎林,赵毅红,周中平编著.清洁生产导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56]刘静玲主编.绿色生产与未来(环境教育丛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57]汪应洛,刘旭著.清洁生产.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58]闵恩泽等著.绿色化学技术.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9]黄震方,祝晔等.关于旅游业实施清洁生产的初步探讨.经济地理,2003,23(1)[6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61]建筑施工厂界噪声限值(GBl2523-90)[6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63]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l2348-90)[6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放射防护规定)(GB8703-88)[6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66](1S014001 GB/T 2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1996[67](1S014001 GB/T 24004--1996).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68](1S014010 GB/T 24010--1996).环境审核指南——通用原则.19961996[69](1S014011 GB/T 24011--1996).环境审核指南——审核程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1996

城市 API 首要污染物 级别 状况 广州 55 二氧化硫 Ⅱ 良 韶关 74 可吸入颗粒物 Ⅱ 良 深圳 57 二氧化氮 Ⅱ 良 珠海 46 -- Ⅰ 优 汕头 64 可吸入颗粒物 Ⅱ 良 佛山 54 二氧化硫 Ⅱ 良 江门 43 -- Ⅰ 优 湛江 45 -- Ⅰ 优 茂名 59 可吸入颗粒物 Ⅱ 良 肇庆 64 可吸入颗粒物 Ⅱ 良 惠州 54 可吸入颗粒物 Ⅱ 良 梅州 58 可吸入颗粒物 Ⅱ 良 汕尾 32 -- Ⅰ 优 河源 25 -- Ⅰ 优 阳江 26 -- Ⅰ 优 清远 28 -- Ⅰ 优 东莞 42 -- Ⅰ 优 中山 41 -- Ⅰ 优 潮州 52 可吸入颗粒物 Ⅱ 良 揭阳 53 可吸入颗粒物 Ⅱ 良 云浮 34 -- Ⅰ 优 以上数据由政务网业务系统自动发布

谢谢你的回答,我希望通过网络投《解放军报》,应该怎么办?

地理学报 自然资源学报 地理研究 地理科学 地理科学进展 岩石学报 资源科学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经济地理 气象 中国沙漠 古地理学报 地学前缘 高原气象 地球科学进展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干旱区研究 水科学进展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测绘学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沉积学报 遥感学报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海洋与湖沼 地质科技情报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湿地科学 冰川冻土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遥感技术与应用 地球与环境 地质与勘探 测绘科学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测绘通报 海洋工程 热带地理 海洋科学 测绘信息与工程 世界地震工程 海洋湖沼通报 地层学杂志 矿物学报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海洋技术 空间科学学报 海洋地质前沿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 天文研究与技术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海洋科学集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地质学报 广东气象 地球物理学报 当代经济管理 大气科学 地球物理学进展 海洋开发与管理 地质通报 地质论评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气象研究与应用 应用气象学报 石油实验地质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第四纪研究 气象学报 湖泊科学 热带气象学报 气象科技 石油物探 海洋学报(中文版) 中国地质 现代地质 大气科学学报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山地学报 地理空间信息 遥感信息 地球化学 海洋通报 矿床地质 水文 地球学报 地质科学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灾害学 物探与化探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国土资源 国土资源遥感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气象科学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工程地质学报 矿物岩石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气象与环境科学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测绘工程 高校地质学报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世界地质 岩石矿物学杂志 陕西气象 地震地质 国土资源情报 气候与环境研究 台湾海峡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热带海洋学报 海洋测绘 新疆地质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国际地震动态 气象与环境学报 中国农业气象 资源环境与工程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国土资源导刊 山东国土资源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海洋科学进展 中国海洋平台 地理信息世界 地震学报 沙漠与绿洲气象 南方国土资源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中国岩溶 海相油气地质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现代测绘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地质力学学报 海洋预报 地质找矿论丛 干旱气象 浙江国土资源 贵州气象 西北地质 四川地质学报 海洋学研究 暴雨灾害 山东气象 海洋信息 铀矿地质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内蒙古气象 地震 北京测绘 地震研究 气象与减灾研究 地质与资源 云南地质 吉林地质 地矿测绘 贵州地质 西北地震学报 黑龙江气象 测绘 地质学刊 世界核地质科学 地质调查与研究 上海国土资源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国土资源信息化 测绘技术装备 浙江气象 资源调查与环境 安徽地质 西部资源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中国地震 吉林气象 化工矿产地质 华南地质与矿产 华南地震 天文学报 甘肃地质 天文学进展 华北地震科学 青海国土经略 Applied Geophysics 福建地质 极地研究 震灾防御技术 陕西地质 防灾减灾学报 山西地震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内陆地震 四川地震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城市地质 高原地震 时间频率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国外测井技术 资源导刊 海洋世界 地图 国土资源通讯 城市与减灾 今日国土 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 青海气象 江西测绘 山西气象 黄金地质 防灾博览 华北国土资源 中国测绘 世界地震译丛 湖南地质 测绘科技情报 岩相古地理 测绘标准化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 测绘文摘 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 Annual Report 大地纵横 气象教育与科技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 北京地质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 南海地质研究 江西地质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西北地质科学 福建地震 天文爱好者 Marine Science Bulletin 内蒙古地质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紫金山天文台台刊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Global Geology Abstracts of Chinese Geological Literature 江西地质科技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 大气科学研究与应用 Advances in Polar Science 时间频率公报 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 人天科学研究 Scientia Geologica Sinica Continental Dynamics 地层古生物论文集 地震地质译丛 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 中国地质科学院562综合大队集刊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文集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 Journal of Arid Land Geoscience Frontiers 国外地质勘探技术 国外火山地质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 索引序列
  •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投稿邮箱是多少
  •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投稿邮箱是多少号
  •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投稿邮箱是多少啊
  •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投稿邮箱
  •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投稿邮箱地址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