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郑州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级别

郑州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级别

发布时间:

郑州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级别

刊  名:《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刊  期:双月刊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编辑出版:郑州大学学报编辑部 主  编:辛世俊 执行编辑:党春直 地  址:郑州市大学路75号 邮政编码:450052 电  话:7763150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 国内发行:郑州市邮局 国内刊号:CN 41-1027/C 国际刊号:ISSN 1001-8204 邮发代号:36-4 国外代号:BM590 定  价:00元注重学术质量,鼓励学术探索和争鸣,扶持新人新作。

肯定不是核心期刊的学报多数都是大学类,就是大学类的学报也不都是核心期刊。要么是很专业的院校的,比如外交学院的学报。黄山学院与此类似的学报都不是。

1、现在的郑州大学前身是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和河南医科大学,与2000年7月10日合并。2、郑州大学的历史如下:(1)原郑州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91年黄河大学并入。1996年11月通过国家“211工程”部门预审,1996年6月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正式批复,将郑州大学列入国家“211工程”项目院校进行重点建设。(2)原郑州工业大学成立于1963年,是原化工部直属的重点院校。原名郑州工学院,1996年4月更名为郑州工业大学。经过37年的建设和发展,合校前已成为以工为主,文、理、经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工科学校。(3) 原河南医科大学1928年在开封成立,原名河南大学医科,后改名河南大学医学院,1952年从河南大学分出,更名为河南医学院,1957年迁至郑州,1984年更名为河南医科大学。合校前河南医科大学是以医学为主的省属重点高等医科院校。 (4)现郑州大学2000年7月10日,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郑州大学,时任河南省省长李克强出席大会并宣布新的郑州大学成立。2004年2月27日,正式成为国家教育部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重点大学,也是全国第一所省部共建大学。2010年6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名单。2017年9月,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双一流)”名单。2018年3月,郑州大学由“省部共建高校”升格为首批“部省合作共建高校”,并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序列。3、历届校长:(1)原郑州大学嵇文甫(10—10)、王培育(11—07)、刘兰坡(07—04)、樊道远(07—04)、车得基(04—08)、曹策问(08—07)。(2)郑州大学曹策问(07—01)、申长雨(02—10)、刘炯天(05—今)。4、校区:主校区(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南校区(郑州市大学北路75号)、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97号)、东校区(郑州市大学北路40号)。扩展资料:郑州大学的学术资源:1、馆藏资源: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郑州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56年,由原郑州大学图书馆、原郑州工业大学图书馆、原河南医科大学图书馆合并组建而成,共拥有一个新校区中心馆和三个老校区分馆。总藏书量为9万册,中外文报刊18325 种,其中纸质报刊3325种,另有音像资料11119件,已形成了理学、工学、医学、文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馆藏资源体系。另外可以检索、利用的中外电子图书约249万册,中外文电子期刊共计5万种;还有Dialog国际联机检索系统,可提供600多个大型专业数据库的使用。 2、学术期刊:《郑州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60年,为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发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史学、图书情报学、文学、语言学、新闻学等方面的学术性文章。设有“人学研究”、“环境资源法研究”、“书简学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等栏目。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是由河南省教育厅主管、郑州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创刊于1957年,设有“特约述评”、“食管癌研究”、“系列研究”、“论著”、“应用研究”和“研究快报”等栏目。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进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分析数据库(CSTPC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CSTJ)、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数据库等多种重要数据库。被美国化学文摘、哥白尼索引等多种权威性文摘期刊摘录。《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创刊于1962年,原刊名为《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主要刊登理、工科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综合评述方面的学术论文。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系统”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并被美国《数学评论》、美国《化学文摘》、德国《数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国际性文摘杂志收录或评论。《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创刊于1980年,原名《郑州工业大学学报》,是郑州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该刊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主要刊登工学各学科基础理论、应用科学及工程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已经被美国《化学文摘》、《数学评论》、《剑桥科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波兰《哥白尼索引》、英国《科学文摘》等重要数据库和文摘固定收录。 《磷肥与复肥》创刊于1985年,由郑州大学与中国磷肥工业协会主办,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批认定学术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摘录《美与时代》是由郑州大学主管、河南美学学会和郑大美学研究所主办的美学和艺术学学术期刊,被出版署列为“双效期刊”,进入中国“期刊方阵”(骨干期刊)。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郑州大学郑州大学-历任领导郑州大学-郑州大学简介郑州大学-郑州大学历史沿革

1~2个月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目前以双月刊周期出版中,初审周期15天左右,初审通过后2-3周进入外审阶段,外审阶段大概2个月,外审通过后终审阶段1个月左右;如果遇到专家时间不充裕的情况,外审周期还会延长。学报是由河南省教育厅主管、郑州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药卫生学术期刊整个审稿流程为诶:初审→外审→等待责任编辑处理→终审,外审阶段如果没有修改意见,除了论文质量非常高,直接进入终审阶段会很容易被拒稿,这点大家也要注意~

郑州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论文:《危险驾驶行为犯罪化的应然表述》,载《江汉论坛》2011年第6期;《建议刑法增设重大考试舞弊罪》,载《郑州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危险驾驶行为独立犯罪化刍议》,载《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9期;《交通肇事罪中交通工具范围辨析》,载《深圳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独立犯罪化刍议》载《郑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7年第12期转载;《交通肇事罪犯罪主体辨析》,载《郑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交通肇事罪成立场所辨析》,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8.《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之“操纵”行为解析》,载《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0期;《交通肇事后逃逸立法缺陷与完善》,载《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信赖原则及其在交通事故中的适用》,载《郑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适用中的困境与对策》,载《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论窝藏、包庇罪的犯罪对象》,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保护观察制度与缓刑假释的考察监督》,载《法学评论》2001年第3期;14.《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适用与完善》,载《河南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参编:《公民法律素质研究》,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刑法学》,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集团犯罪对策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金融犯罪论》,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承担课题: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交通安全的刑法保护问题研究》;2008年中国法学会部级研究课题《中国交通犯罪立法完善研究》;2008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转型时期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研究》;2005年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交通事故犯罪研究》。

主要著作  1、《创造方法形态研究》,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独著;  2、《自然主义的美学思考》,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独著;  3、《广告写作》,珠海出版社,2000年,独著;  4、《公关写作》,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独著;  5、《广告文案写作》,中国盲文出版社,2002年,独著;  6、《文学原理教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常务主编;  7、《市场经济与文艺定位》,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副主编;  8、《纪实:文学的时代选择-新时期纪实文学研究》,河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合著;  9、《艺术与生命》,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合著;  10、《马列文论教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合著;  11、《文艺理论教程》,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合著;  12、《文学概论》,河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合著。  13、《文学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合著。  14、《西方自然主义与中国20世纪文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四人著,排一  主要论文(1984年以来)1、《创作方法三题》,《文艺研究》198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84年第5期全文转载)2、《审美与错觉心理》,《美育》1984年第2期3、《创作方法独立性孔见》,《郑州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新华文摘》1985年第9期以《创作方法独立性具有四性》为题进行了观点摘编;《社会科学文摘》1985年第9期以《创作方法独立性新探》为题进行了论点摘编)4、《有意义的探索》,《美与当代人》1986年第5期5、《应肯定摄影式描写----兼评自然主义》,《郑州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6、《马恩现实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郑州大学学报》1988年第5期7、《界限的超越----说情感思维》,《郑州大学学报》1989年第6期8、《没有永久不变和超阶级的人性》,《语文知识》1990年第6期9、《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鹤壁论坛》1990年第3期10、《文学思潮论》,《郑州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0年第10期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1年第1期进行了观点摘编)11、《略说浪漫主义》,《语文知识》1990年第9期12、《起始艺术的内蕴》,《郑州大学学报》1991年第6期13、《何谓语言艺术》,《语文知识》1991年第12期14、《理论品格:系统性、实践性----评<马列文论教程>》,《高校理论战线》1992第6期15、《现代主义定义界说》,《郑州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16、《服饰选择中的“地位显示”心理》,《美与时代》1992年第3期17、《胡适研究的新成果----读<时代与决择---胡适与中西文化>》,《河南日报》1992年11月11日18、《错觉----美的产床》,《美与时代》1992年第9期19、《文学思丛及其它----试提几个文艺理论新概念》,《开封师专学报》1992年第3期20、《姑娘被遗弃之后》,《人生与伴侣》1992年第9期21、《试说文学潮流和创作方法流派》,《郑州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3年第10期全文转载)22、《科学性的研究 实践性的品格----评<马列文论教程>》,《河南教育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23、《何谓人物性格的鲜明性》,《语文知识》1993年第3期24、《血型与个性》,《生育丛刊》1993年第2期25、《典型种种》,《语文知识》1994年第12期26、《现代主义中的文学思潮》,《郑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27、《简评<中国文化与人生>》(笔名关路),《郑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5期28、《现实主义至上论的渊源及弊病》,《郑州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29、《穿衣戴帽 谈古论今》,《时代潮》1996年第11期30、《人体美意识的生物性根源》,《美与时代》1996年第12期31、《在自然主义文学批评领域中的卢卡契情结》,《武汉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10期全文转载)32、《关于自然主义历史作用的一种思考》,《郑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33、《艺术节奏与人类生命节奏的体验》,《美与时代》1997年第11期34、《文明的代价》,《合肥晚报文艺副刊》1997年11月15日35、《面对历史留下的问号----自然主义文学批判探源》,《中州学刊》1998年第1期36、《创作方法意识的觉醒----1922年“自然主义”讨论的回顾与评述》,《郑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8年第8期全文转载)37、《21世纪文学创作的一种展望》,《合肥晚报文艺副刊》1998年2月28日38、《文学形象浅论》,《语文知识》1998年第3期39、《少一点“春秋笔法”--从茅盾研究说起》,《合肥晚报文艺副刊》1998年2月7日40、《从人类学的角度看<蝇王>》,《合肥晚报文艺副刊》1998年5月30日41、《作品知多少----新时期纪实文学景观之一》,《合肥晚报文艺副刊》1998年8月29日42、《议论“风”生----新时期纪实文学景观之二》,《合肥晚报文艺副刊》1998年12月26日43、《新时期纪实文学艺术创新谈片》,《郑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9年第5期全文转载)44、《千台晚会千家办,能有几家再回眸》,《郑州晚报》1999年3月2日45、《21世纪的创作浪潮》,《文论报》1999年4月1日46、《嬗变、突破、超越----20年纪实文学创作回眸》,《黄河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47、《标题上的复古与创新》,《写作》1999年第2期48、《多变自如的开放式结构----新时期纪实文学景观之三》,《合肥晚报文艺副刊》1999年3月27日  49、《文学风格:疏放和敦厚----读罗克霖的散文集》,《中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50、《论新时期纪实文学的自然主义真实观》,《郑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51、《罗克霖散文的艺术风格》,《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52、《新框架、新探索----评<新编美学概论>》,《平顶山师专学报》2000年第3期  53、《中西古典主义比较》,《南都学坛》2001年第5期54、《得到验证的创新----从西方当代人类学看文学中的自然主义》,《焦作工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55、《鉴赏型的文艺批评----罗克霖的文艺评论特色》,《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56、《论文学思丛》,《周口师专学报》2001年第3期57、《否定之后的思考----关于“苏联模式”文艺学几个范畴的探索》,《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年第2期58、《创作方法的实践价值----创作方法伪概念辨之二》,《郑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59、《论新时期的“审美情结”》,《文艺报》2002年7月9日60、《难以成立的论据----与提出“创作方法是伪概念”者商榷》,《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61、《创作方法:审美中介和美学设计原则----对创作方法的重新界定》,《郑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62、《“伪概念”之说系伪说----创作方法伪概念辨之三》,《焦作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63、《自然主义文学的历史地位》,《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64、《病态的自尊及其它----中国民间故事副作用之我见》,《郑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65、《文艺学建构中的三大情结》,《文艺报》2004年11月25日66、《新时期文学中的自然主义倾向》,《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67、《试说民中国间故事的负面影响》,《今日文坛》2004年冬之卷68、《自身危机:文艺理论的常态----兼论文艺理论的它身危机》,《郑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69、《民间故事告诉我们:还是穷了好----试说中国民间故事的负面影响》,《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70、《西方自然主义对中国现代作家文学观念的影响》,《焦作大学学报》2005年第3 期71、《中国民间故事中的生态寓意》,《郑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72、《中国民间故事:没有法律观念的艺术世界-----中国民间故事的深层结构研究》,《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73、《试论当代文艺理论的危机》,《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第6期74、《扭曲的观念与心态-----重新认识中国民间故事的负面价值》,《文学评论》2006年第2期75、《危机:文艺理论的永恒之侣》,《云梦学刊》2007年第1期76、《新时期文艺学界“四癖”之反思》,《探索与争鸣》2007第二期77、《已识庐山真面目: 关于茅盾早期所倡导的是否自然主义问题》, 《郑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项目  1、《西方自然主义对中国20世纪文学的影响》,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2003年度项目,主持人  2、《纪实文学研究》,国家社科研究1994年度项目,课题组主要成员  3、《市场经济与文艺定位》,国家社科研究1996年度项目,课题组主要成员  4、《艺术与生命》,河南省“七五”规划社科重点项目,课题组成员  5、《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大辞典》,河南省“七五”规划社科重点项目,课题组成员  6、《中国现代实用文体研究》,河南省“九五”规划项目,课题组主要成员  7、《文艺学主干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河南省教育厅1998年重点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主持人  8、《创造方法学说研究》,河南省教委1992年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独立承担  9、《艺术生物学》,河南省教委1996年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独立承担  10、《西方自然主义与中国20世纪文学》,河南省教育厅1998年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独立承担  11、《当代文学理论研究》,河南省教委1993年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课题组主要成员  12、《文学审美现象研究》,河南省教育厅2002年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课题组主要成员  13、《中国民间故事的深层文化结构研究》,河南省教育厅2005年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主持人  获奖  1、《纪实:文学的时代选择》,获河南省1999年“五个一”工程奖,1998-2001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文艺学主干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获河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3、《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大辞典》,获河南省1995年“五个一”工程奖  4、《自然主义的美学思考》,获2000年河南省社科联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5、《新时期的“审美情结”》,获郑州市2003年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6、《病态的自尊及其它----中国民间故事副作用之我见》,获郑州市2004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7、《扭曲的观念与心态-----重新认识中国民间故事的负面价值》, 获郑州市2006年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8、《试论当代文艺理论的危机》,获河南省教育厅2006年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郑州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是

这个你可以去百度百科看看那上面非常的详细郑州大学非常漂亮,有五个校区,新校区最大最好!

郑州大学学报由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组成。《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是由河南省教育厅主管,郑州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创刊时间1957年,曾用刊名为《河南医学院学报》和《河南医科大学学报》,规格为国际通用的大16开本,双月刊。《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现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9年《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再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被评为河南省第一届自然科学期刊综合质量检测一级期刊;2008年被评为第二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被评为2008年高校科技期刊先进集体;2008年被评为河南省第一届自然科学“二十佳期刊”;2007年《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在全省自然科学期刊编校质量抽查中名列第一;2006年获首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2004年获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同时进入6种重要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被美国化学文摘、哥白尼索引等国内外多种权威性文摘期刊摘录。

1993年被确定为“河南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994年被批准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5年被河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河南省优秀专家”。1995~1998年任郑州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主编,1996~2001年任郑州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院长,郑州大学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委员。曾兼任郑州市第十、十一届人大代表。河南省高校教师任职资格高评委兼中文学科组组长,河南省优秀社科奖评委,河南省文化艺术成果奖、“五个一工程”奖评委,河南省优秀图书奖评委。2001年调入深圳大学文学院。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郑州工业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学术会议发表论文30多篇,主要有:1 “A STUDY ON THE ANCHORAGE PROPERTIES OF BUNDLED BARS IN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PROCEEDINGS OF THIRD CONFERENCE,CONSECVANCOUVER,BC CANADA,2001,6(1);2 “A STUDY ON THE SHEAR CAPACITY OF RC DEEP FLEXURAL MEMBERS”,PROCEEDINGS OF THIRD CONFERENCE,CONSEC01,VANCOUVER,BC CANADA,2001,6(1);3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GRC AND ITS APPLICATIONS”,PROCEEDINGS OF CANADA SOCIETY FOR CIVIL ENGLISH,VITORIA,BC CANADA,2001,5(1);4 “钢筋混凝土深受弯构件受剪性能的研究”,建筑结构,2000,10(1);5 “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混凝土砌块墙体受剪性能的试验研究”,200年全国砌体结构学会议论文集《现代砌体结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10(1);6 “钢筋混凝土深受弯构件受弯承载力的计算”,郑州大学学报,2000,12(2);7 “采用高强材料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可靠度”,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5(2);8 “砌体结构可靠度分析及可靠度水平调整的建议”,郑州工业大学学报,1999,12(1);9 “带构造柱墙的高厚比验算探讨”,郑州大学学报,1999,12(2);10 “冷轧扭钢筋混凝土空心板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冷轧扭钢筋应用技术论文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5(1);11 “GRC加固砖砌墙体受剪性能的研究”,郑州大学学报,1999,3(1);12 “环氧涂层钢筋粘结锚固性能的试验研究”,建筑结构,1998,6(2);13 “冷轧扭钢筋粘结锚固性能的试验研究”,建筑技术,1998,8(2);14 “冷轧扭钢筋力学性能与工艺参数的试验研究”,建筑技术,1998,8(2);15 “螺旋肋构件粘结锚固性能的试验研究”,全国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及工程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10(1);16 “钢筋混凝土并筋深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混凝土结构节点连接及抗震构造研究与应用论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3(1);17 “钢筋混凝土深梁、短梁和浅梁的受剪承载力分析及设计建议”,郑州工业大学学报,1998,6(1);18 “钢筋混凝土深梁、短梁和浅梁的受剪承载力的统一计算方法”,建筑结构学报,1995,6(1);19 “钢筋混凝土开洞深梁的试验研究”,混凝土结构研究报告集3,中国建筑科学院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6(1);20 “钢筋混凝土开洞连续梁在集中荷载作用下抗剪性能的试验研究”,建筑结构学报,1994,8(2);21 “钢筋混凝土简支开洞深梁受剪承载力的极限分析”,建筑结构学报,1991,6(1)。

作为主编或副主编出版学术会议论文集4部;主审全国教材1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10余篇;其中7篇论文获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等有关学会的优秀论文奖,被EI、ISTP等检索系统收录达40余次。 周晶,栾茂田等主编 中国水利水电工程未来与发展(第九届全国水利水电工程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大连,2002年9月25-28日)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600(120万字) 栾茂田主编 (2001) 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第七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文集,大连,2001年9月26-28日)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564(106万字) 栾茂田主编 (1998) 土动力学理论与实践(第五届全国土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大连,1998年6月25-27日)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6月,(100万字) MT Luan(栾茂田)and Keizo Ugai (Editor) (1998) Performance and Evaluation of Soil Slopes under Earthquakes and Rainstorms (Proceedings of the Special Sino-Japanese Forum on Performance and Evaluation of Soil Slopes under Earthquakes and Rainstorms,Dalian,June 28-29)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ess,June 1998, (30万字) 栾茂田主审 (2001) 土力学及地基基础 (陈兰云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4万字) 1 国际杂志上发表的学术论文2篇(均为第一作者) Maotian Luan,Toyoaki Nogami (1997) Variational Analysis of Earth Pressure on A Rigid Earth-Retaining W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ASCE,123⑸:524- (SCI) Maotian Luan and Chongpan Jin (1988) Dynamic Stability and Deformation of Offshore Gravity Platform F China Ocean Engineering,2⑴:31-2 国际与国外会议上发表的学术论文21篇(其中第一作者12篇,非第一作者9篇) Maotian Luan (栾茂田) and Dong Wang (2001) Dynamic Response of Seabed under Wave-Induced L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cent Advances in Geotechnical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Soil Dynamics,March 26-31,2001,San D Xinzheng Wu,Maotian Luan (栾茂田) and Junxia Xin (2001) Effects of Dynamic Properties of Rockfill Materials on Seismic Response of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cent Advances in Geotechnical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Soil Dynamics,March 26-31,2001,San D Fuming Wang,Yigong Ji and Maotian Luan (栾茂田) (2001) A Simplified Method of Vibration Analysis of Layered Foundation and Applications in Pavement Parameter I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cent Advances in Geotechnical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Soil Dynamics,March 26-31,2001,San D Maotian Luan (栾茂田),Rong Tian and Qing Yang (2001) A New Numerical Method-Finite-Cover Element-Free M Proceedings of the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Methods and Advances in Geomechanics,January 7-12,2001,Tuscon,A Maotian Luan (栾茂田),Yong Li (2001) Discontinuous-Nonlinear Deformation Analysis Method and Applications in G Proceedings of the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Methods and Advances in Geomechanics,January 7-12,2001,Tuscon,A Qing Yang,Jiankui Jiao and Maotian Luan (栾茂田) (2001) The Experimental Study on Swelling Properties of Swelling R Proceedings of the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Methods and Advances in Geomechanics,January 7-12,2001,Tuscon,A Qing Yang,Maotian Luan and Jiankui Jiao (2001)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Progressive Failure of Slope and Its A Proceedings of the 1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il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August 27-31,2001,Istanbul,T Maotian Luan,Tingkai Nian,KT Law,CF Lee,Keizo Ugai and Qing Yang (1999) Lower-Bound Solution of Earth Pressure of Cohesive Backfill with Inclined S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lope Stability Engineering: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Aspects (IS-Shikoku’99),Matsuyama,Shikoku,Japan,N 8-11,281- (ISTP) Maotian Luan,Yongzhe Cao and Keizo Ugai (1999) Shakedown Analysis of Soil Foundations under Varied L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lope Stability Engineering: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Aspects (IS-Shikoku’99),Matsuyama,Shikoku,Japan,N 8-11,663- (ISTP) Qing Yang,Jiankui Jiao,Maotian Luan,Dazhai Shi (1999) Reliability Analysis and Risk Evaluation of the Slope of Open Pit M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lope Stability Engineering: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Aspects (IS-Shikoku’99),Matsuyama,Shikoku,Japan,N 8-11,1095- (ISTP) Maotian Luan,Lili Yang,Shangmu Lu,Jiying Yin and Wai-Fah Chen (1999) Numerical Elasto-Plastic Analyses of Stress and Deformation of Embankment on Soft S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hancement and Promotion of Computation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EPMESC Ⅶ),August 1999,M Maotian Luan,Chongpan Jin and Gao Lin (1998) Evaluation Technique for Earthquake-Induced Movements and Dynamic Stability of E Proceedings of the Special Sino-Japanese Forum on Performance and Evaluation of Soil Slopes under Earthquakes and Rainstorms,Dalian,June 28-29)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ess,June 1998,116- KT Law,CF Lee,Maotian Luan and Y Zhai (1998) Engineering Behaviour of Loose Fill of Grantic S Proceedings of the Special Sino-Japanese Forum on “Performance and Evaluation of Soil Slopes under Earthquakes and Rainstorms”,Dalian,June 28-29)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ess,June 1998,18- Maotian Luan and Zhen Zhang (1996) FEM-Based Formulations of Discontinuous Deformation Analysis Method with Applications in G The Advances in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Edited by Wanxie Zhong,Gengdong Cheng and Xikui Li),International Academic Publishers,429- Max Y Ma,Austin D-EPan,Maotian Luan (1996) Seismic Analysis of Stone Arch Bridges Using Discontinuous Deformation A Proceedings of 11th World Conference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Elsevier Scientific L,Paper N1551, Maotian Luan,Gao Lin and WF Chen (1995) Lumped Parameter Model and Nonlinear DSSI A 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cent Advances in Geotechnical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Soil Dynamics,S Louis,April 2-7,1995,355- Max Y Ma,Austin D Pan,Maotian Luan and Joseph M Gebara (1995) Stone Arch Bridge Analysis by the DDA M P of the 1st International Arch Bridge Conference—Bolton,UK,S3-6,1- (ISTP) Austin D Pan,Joseph M Gebara and Maotian Luan (1994) A Finite Element Interpretation of the Method of Discontinuous Deformation A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World Congress on Computational M Maotian Luan,Gao Lin and Hirokazu Takemiya (1992) 2-D Computational Model and Numerical Method for Nonlinear Seismic Response of Soil S P of the EPMESC'92,Dalian,606- Maotian Luan,Chongpan Jin,Gao Lin and Hirokazu Takemiya (1990) Parametric Studies on Dynamic Stability and Permanent Deformation of Cohesive E Proceedings of the Eighth Japanese Symposium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Tokyo,975- Maotian Luan,Guocheng Han (1990) Dynamic Stability and Sliding Displacements of Rockfill D Proceedings of the Eighth Japanese Symposium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Tokyo,969-3 国内杂志上发表的学术论文45篇 (其中第一作者15篇,非第一作者30篇;核心期刊40篇 栾茂田,田荣,杨庆 (2002) 平面广义四节点等参元GQ4及其性能探讨 力学学报,34⑷:578- 王栋,栾茂田 (2002) 波浪作用下粘弹性海床动力响应的数值分析 工程力学,19⑷:130- 王栋,栾茂田 (2002) 广义Biot理论隐-隐式解法的推广及其应用 世界地震工程,⑵:23- 黎勇,冯夏廷,栾茂田,王泳嘉 (2002) 非连续变形计算力学模型中的广义有限单元 东北大学学报,2002,23⑽:1004- 栾茂田,王栋 (2001) 波浪作用下海床动力反应的数值分析 海洋工程,19⑷:40- 栾茂田,黎勇 (2001) 非连续变形计算力学模型弹塑性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岩土工程学报,23⑸:530- 姬亦工,王复明,栾茂田 (2002) 层状粘弹性地基动力响应的样条半解析法 岩土工程学报,24⑴:34- 栾茂田,田荣,杨庆 (2002) 有限覆盖无单元法在岩土类弱拉型材料摩擦接触问题中的应用 岩土工程学报,24⑵:137- 栾茂田,辛军霞,赵尚传 (2002) 面板堆石坝边坡稳定性可靠性分析及其应用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2,42⑷:467- 张大林,栾茂田,杨庆,田荣(2002) 基于流形方法的动态应力强度因子数值算法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2,42⑸:590- 年廷凯,栾茂田 (2002) 均布荷载作用下挡土墙后粘性填土的土压力计算 岩土力学,2002,23⑴:17- 郭莹,董秀竹,栾茂田 (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承载力的确定方法研究 岩土力学,23⑷:474- 栾茂田,姬亦工,王复明 (2001) 非均质粘弹性地基的动力柔度系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41⑸: 621- 王栋,栾茂田,郭莹 (2001) 波浪作用下海床动力反应有限元数值模拟与液化分析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41⑵:216- 王飞,栾茂田,朱菊芬,屠晟 (2001) 基于弹塑性有限元分析土工安定性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41⑶:349- (EI) 栾茂田,黎勇,林皋 (2001) 非连续变形计算力学模型及其在有缝重力坝静力分析中的应用 水利学报,⑷:40- 黎勇,栾茂田,林皋 (2001) 水位循环变化作用下有纵缝重力坝的非线性特性 水力发电学报,⑵:26- 栾茂田,吴兴征,阴吉英,辛军霞 (2001) 堆石料动力特性参数对面板堆石坝三维非线性地震响应的影响 水力发电学报,⑴:7- 吴兴征,栾茂田,李相崧 (2001) 复杂加载路径下堆石料动力本构模型及数值模拟 世界地震工程,17⑴:9- 栾茂田,吴兴征,李相崧 (2001) 堆石料的亚塑性边界面模型及其验证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⑵:164- 田荣,栾茂田,杨庆,Keizo Ugai (2001) 高阶流行方法及其应用 工程力学,18⑵:21- 黎勇,栾茂田 (2001) 有纵缝重力坝的非连续与弹塑性耦合数值模拟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增刊2):1555- 杨庆,田荣,栾茂田,张大林 (2001) 有限覆盖-无单元法及其在孔边应力集中问题中的应用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增刊2):1561- 吴兴征,栾茂田,辛军霞 (2001) 修正邓肯模型及在面板堆石坝应力与变形分析中的应用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增刊1):1098- 王飞,栾茂田,朱菊芬 (2001) 弹塑性有限元法在土工安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增刊1):1111- 王栋,栾茂田,郭莹 (2001) 波浪作用下弹性海床的动力反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增刊1):1132- 阴吉英,栾茂田,吴兴征 (2001) 面板堆石坝地震反应特性的比较分析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增刊1):1158- 杨庆,焦建奎,栾茂田 (2001) 膨胀岩土侧限膨胀试验新方法与膨胀本构关系 岩土工程学报,23⑴:49- 姬亦工,栾茂田,王复明 (2000) 粘弹性非均质地基动力柔度的样条半解析解法 振动工程学报,13⑷:535- 姬亦工,杜朝伟,王复明,栾茂田 (2000) 空间地基有限元分析及反问题 郑州工业大学学报,21⑵:25- 栾茂田,罗锦添,李焯芬,翟阳 (2000) 不排水条件下全风化花岗岩残积土的工程特性与本构关系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大连理工大学学报创刊50周年特刊,40 (特刊):S82-89,S 吴兴征,栾茂田,阴吉英 (2000) 面板堆石坝应力与变形的弹塑性有限元分析与计算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40⑸:602- 栾茂田,黎勇,杨庆 (2000) 非连续变形计算力学模型其在岩体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⑶:289- (EI) 黎勇,栾茂田 (2000) 非连续变形计算力学模型基本原理及其数学规划解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40⑶:351- (EI) 田荣,栾茂田,杨庆 (2000) 高阶形式广义节点有限元法及其应用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40⑷: 492- 栾茂田,田荣,杨庆 (2000) 广义节点有限元法 计算力学学报,17⑵:192- 吴兴征,栾茂田 (2000) Nelton土工网格CE131拉伸特性的试验研究 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⑴ 韩国城,栾茂田,刘文廷,肖白云,汪荣大 (2000) 瀑布沟心墙堆石坝地震反应三维分析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40⑵:218- 杨庆,焦建奎,栾茂田,师大寨 (2000) 边坡可靠性与经济风险性分析及其应用 工程地质学报,⑵ 栾茂田,Keizo Ugai (1999) 关于岩土工程研究中若干基本力学问题的思考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大连理工大学建校50周年特刊,39⑵:309- 栾茂田,李锦,杨庆 (1999) 地震和暴雨滑坡中日研讨会学术总结 国际学术动态,⑶:69- 杨庆,栾茂田,崇金著,薛永生,庞海臻,杨军 (1999) 混凝土底板与碎石垫层室内水平滑动试验研究” 工程勘察,⑹:5- 杨庆,栾茂田 (1999) 地下水易污性评价方法-DRASTIC指标体系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⑵:4- 杨庆,栾茂田,崇金著,王国利,周慧成,周集体,王栋 (1999) DRASTIC指标体系法在大连市地下水易污性评价中应用的研究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39⑸:684- 栾茂田,周晶,康海贵,宋玉普 (1998) 浅议博士研究生课程建设和素质培养 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⑴:39-4 国内会议上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45篇(其中大会主题报告4篇,第一作者17篇,非第一作者28篇) 刘占阁,栾茂田,许成顺,王栋,郭莹 成层非均质土的一维固结分析 许成顺,栾茂田,刘占阁,郭莹,王栋 不同应力状态下土的强度参数之间关系探讨孔德森,栾茂田,杨庆 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研究 年廷凯,栾茂田,郑德凤,崇金著 卫生填埋场压实粘土衬垫渗透性的试验研究 栾茂田,田荣,杨庆,张大林(2002) 有限覆盖无单元方法在岩质材料宏观裂纹扩展分析中的应用 张大林,栾茂田,杨庆(2002) 数值流形方法的网格生成技术 娄峰,杨庆,栾茂田,张大林(2002) 时间序列AR模型定阶准则的改进方法 栾茂田 (2002) 岩土工程学科发展动态 山东省岩土工程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 (泰安,2002年7月8-9日) (大会主题报告) 栾茂田,王栋,郭莹,王飞,刘占阁,许成顺,冯晓莹,赵少飞,李波 (2002) 海床与海洋地基动力分析理论与设计方法研究进展评述 第六届土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南京,2002年5月18-21日),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大会主题报告) 栾茂田,吴兴征 (2002) 多向地震动作用下面板堆石坝动力响应非线性数值分析 栾茂田,姬亦工,王复明,冯晓莹 (2002) 非均质地基上刚性条形基础动力阻抗的样条半解析法 王飞,栾茂田,刘占阁,许成顺 (2002) 波浪荷载作用下海洋平台地基承载力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栾茂田,郭莹,李木国,王静,王栋,崇金著 (2002) 土工静力-动力液压三轴-扭转多功能剪切仪研制中若干问题探讨 郭莹,董秀竹,栾茂田,王栋,李木国,王静 (2002) 波浪荷载作用下砂土动力变形特性的试验研究 栾茂田,吴兴征 (2001) 堆石料静动力耦合本构模型及参数确定与实验验证 吴兴征,栾茂田 (2001) 面板堆石坝三维耦合非线性数值计算方法与实例分析 翟阳,李焯芬,罗锦添,栾茂田 (2001) 全风化花岗岩松散填土稳定状态线的归一化分析 吴兴征,栾茂田 (2001) 关于堆石料加卸载体积模量的探讨 屠晟,栾茂田,王飞 (2001) 非均质地基的安定性分析与计算 栾茂田,王飞,屠晟,朱菊芬 (2001) 非均质地基的极限荷载与安定荷载比较分析 年廷凯,栾茂田,杨庆 (2001) 倾斜表面挡土墙后粘性填土的地震土压力计算 姜韶华,栾茂田,吴兴征,杨庆 (2001) 河谷岸坡对面板堆石坝三维非线性地震响应的影响 栾茂田,张晨明,王栋,郭莹 (2001) 波浪作用下缓坡海床弹性动力响应数值分析 贺杰,杨庆,栾茂田,张慧珍 (2001) 膨胀土抗剪强度的试验研究 张慧珍,杨庆,栾茂田 (2001) 膨胀力与含水量关系的试验研究 辛军霞,栾茂田,吴兴征 (2001) 单桩竖向承载力的可靠性分析 栾茂田,张大林,杨庆,田荣 (2001) 有限覆盖无单元法及其在模拟裂纹扩展中的应用 娄峰,杨庆,栾茂田 (2001) 应用概率分析改进分维数测量精度的方法 武亚军,栾茂田,卢文阁,杨亚洲 (2001) 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法的探讨 黎勇,栾茂田 (2000) 非连续变形计算力学模型在坝基岩体弹塑性分析中的应用 田荣,栾茂田,杨庆 (2000) 一种新的数值方法-有限覆盖无单元法 栾茂田,曹永哲 (1999) 基于温度参数法的土工安定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栾茂田,年廷凯,杨庆 (1999) 倾斜表面情况下挡土墙后粘性填土的侧向土压力 田荣,栾茂田,杨庆 (1999) 连续与非连续变形分析的流形方法及其在土力学中的应用 姬亦工,王复明,栾茂田 (1999) 非均质粘弹性半空间地基动力柔度系数的样条半解析法 杨庆,栾茂田,焦建奎,师大寨 (1999) 边坡渐进破坏可靠性分析及其应用 栾茂田,林皋,杨庆 (1998) 岩土地震工程与土动力学的若干最新进展评述 李锦,栾茂田,郭莹 (1998) 一种砂土动力弹塑性本构模型的探讨 栾茂田,邵宇,林皋 (1998) 土体地震反应非线性分析方法比较研究 王栋,栾茂田,文立 (1998) 波浪作用下海床动力学研究进展 翟阳,KTLaw,栾茂田,CFLee (1998) 一种全风化花岗岩残积土稳定状态的不排水三轴压缩试验研究 第五届全国土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土动力学理论与实践》,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大连,119- 郭莹,栾茂田 (1998) 能量分析方法在土动力学中的应用 栾茂田,罗锦添,李焯芬,翟阳 (1998) 不排水条件下松散砂质土的本构模型 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431- 栾茂田,黎勇 (1998) 基于有限块体模型的下限极限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第六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方法与解析讨论会论文集,广东科技出版社,广州,212- 栾茂田 (1997) 关于岩土力学与岩土工程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二十一世纪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科学出版社,北京,247- (大会主题报告)

郑州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一、专著:网络民意与公共决策:权利和权力的对话,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二、论文:1 让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走进课堂,郑州日报,2009年10月16日,理论版;2 泛媒体时代的网络批评和舆论监督,新闻爱好者,2009年10月下;3 网络语境下民意权利与决策权力协商的意义,新闻爱好者,2009年8月下;4 新媒体语境下危机传播扩散的加速趋势透析,中州学刊,2009年3 期;5 媒体舆论监督失范与新媒体条件下的监督合力模式构建,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年3期;6 新媒体语境下“监督合力”的可能性与路径探索,新闻知识,2009年3期;7 网络对媒介民意表达结构的变革,当代传播,2009年1期;8 重视舆论引导,也要遵从民意,郑州日报,2008年12月5日,理论版;9 批评报道和舆论监督的网络之变,青年记者,2008年3月上;10 网络编辑多重整合功能之分析,编辑之友,2008年2期;11 网络民意表达的实质是公民的权利表达,青年记者,2008年1月下;12 黑镜头”里的微笑——新闻摄影乐观表达灾难的价值和技巧,新闻知识,2007年12期;13 台湾联合新闻网的公众参与机制述评,青年记者,2007年12月上;14 差异化诉求,日常题材新闻摄影的创新之道,传媒观察,2007年10期;15 现代化进程中媒体对现代人格的塑造职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3期;16 评论权力符号的生成与“公民写作”期待,郑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5期,并被2006年22期的《新华文摘》论点摘编 三、科研课题:1 县域政治运作的实践逻辑与改革方向,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负责子课题《新闻报道中的县域典型政治》,在研;2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如何为构建和谐湖北服务研究,2005年湖北省社科规划课题,已结项;3 网络媒体中的教育舆情研究,2009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在研。

刊  名:《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刊  期:双月刊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编辑出版:郑州大学学报编辑部 主  编:辛世俊 执行编辑:党春直 地  址:郑州市大学路75号 邮政编码:450052 电  话:7763150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 国内发行:郑州市邮局 国内刊号:CN 41-1027/C 国际刊号:ISSN 1001-8204 邮发代号:36-4 国外代号:BM590 定  价:00元注重学术质量,鼓励学术探索和争鸣,扶持新人新作。

  • 索引序列
  • 郑州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级别
  • 郑州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 郑州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是
  • 郑州工业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 郑州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