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西夏历史与文献研究期刊目录

西夏历史与文献研究期刊目录

发布时间:

西夏历史与文献研究期刊目录

中国:翦伯赞《中国历史纲要》 张岂之《中国历史》(没有共和国史) 钱穆《国史大纲》 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张传玺《中国史纲》 周谷城《中国通史》 白寿彝《中国通史》 内藤湖南《中国史通论》 世界: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6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汤因比《历史研究》 阿尔德伯特《欧洲史》 蓝勇《历史地理学》(今天刚从老师那里借到了史念海的《中国历史地理纲要》) 周予同《中国历史文选》 王力《古代汉语》 专门史:《中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中国经济史》、《世界经济史》、《宗教史概论》、《中国政治制度史》、《世界政治制度史》(均出自高等教育出版社) 准备了这么多,还缺少史学理论、史学史 以上书有的看了一遍,有的数遍,但是对于专门史和世界史还是害怕啊~~~~

历史方面的期刊分为三个档次好像!好像只有一本是核心期刊,叫什么来着我忘了!不过有很多地方性的杂志像《西夏研究》等等这些杂志一般好投,对于那些核心期刊一般是很难的!

这个问题很复杂……简单说吧,元世祖忽必烈1279年灭南宋,统一全国,当时就已经打算编修前代的纪传体史书了,问题是元朝实现完全e统一以前的政权很多,元朝自己也搞不清要以哪个朝代为正统王朝。宋朝留下来的资料最多,《宋史》当然要编写,但是宋朝1127年以后就偏安南方了,就是南宋了,而蒙古人又是以北方为基地才征服全国的,所以当时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就准备把两宋列为正统,为两宋各帝修“本纪”,而把辽、金列为“载记”,视作割据政权;另一种意见就认为南宋也是割据政权,准备把辽、金的历史编成“北史”,而把南宋当作“南史”。蒙古人当时观念跟中国传统距离很大,闹不清谁是“正统“,编写正史的事情就搁下来了。到元顺帝即位,脱脱做了宰相,再提起这件事,当时西夏亡国已经100多年了,而且蒙古人也很清楚西夏国家小,人口少,原始史料也少,而且当时还有一个高丽国在东北,总不能都修成正史,都立本纪吧?所以就把西夏的历史附记在《宋》、《辽》、《金》三史里,而没有专门为它写一部《西夏史》了。其实,这也就是在元朝,才为辽、金编了正史。如果当时是汉族王朝,一定是把辽、金当作割据政权,不要说是《西夏史》了,连《辽史》、《金史》都不会有!蒙古人起自北方草原,为辽、金编修了正史,但是就委屈了西夏了……

三国演义和孙子兵法严格说都不属于历史书籍。如果你对相关年代纪事感兴趣,可以看《三国志》和《左氏春秋》、《东周列国志》、《战国策》等。研究历史仍须以正史为主,野史小说笔记等虽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不避忌讳、直言信书,但毕竟是一家之作,难令人信服,也难以考证其真实性。

西夏历史与文献研究

因为敦煌藏经洞的宝藏被盗,当局者对被劫宝藏的冷漠和劫后再劫以及权贵们的鼠窃狗偷行为无动于衷。

其实就是俄国人科兹洛夫在挖掘黑水城遗址的时候发现的,把它带回了俄国。

1992年末,中国西夏文化专家李范文教授历经20年艰辛,编纂完成《夏汉字典》,对于西夏文的数量做了较为详细的考证。在对《夏汉字典》每个字目做了详细考证后,李范文认为,全部西夏文共计5917字,而实际上有意义的字共5857字 。在宁夏社会科学院的相关专家努力下,西夏文字还实现了电脑录入。有专家认为,“远看全是字,近看不是字”的西夏文实现电脑录入,极大地便利了个人的电脑写作以及正规书刊的排印,较好地解决了电子化时代西夏文字仍用手工书写的问题。 内蒙古额济纳旗黑水城出土的西夏辞书《文海》与《音同》收字最全。这两部辞书是由西夏时期的党项族人编著的,为进一步研究西夏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同时出土的还有一部由党项族人骨勒茂才编著的辞书《蕃汉合时掌中珠》,它是用汉文与西夏文对音、对意的方式编成的,并收录了许多党项语词汇,因而成为后人解开西夏语言、文字的钥匙。百年来,中外专家学者经过艰苦不懈的努力钻研,结合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料,已基本掌握了西夏文的结构与部分语音,使西夏学的研究有了明显的突破。 专家们在整理俄罗斯藏西夏文献中,发现了一批关于西夏社会的重要资料,如《圣立义海》系统记录西夏自然状况、社会制度和伦理道德,《天盛改旧新定律令》是全面反映西夏社会法律、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王朝法典。特别是大量反映西夏社会底层的乡里户籍,军抄文书,借贷,买卖文契,各种账目、官牒私信以及很多文献的序跋、题款等,都是反映西夏社会的真实纪录。这些文书多是草书。这些出自西夏基层的文书很多记有西夏的年号。这些文书从数量、内容、价值方面都可与敦煌社会文书相媲美,为研究西夏社会增添了新的资料。

儒学思想跟大汉族思维作用,以及研究西夏历史无法在史学界一举成名的作用

西夏历史与文献研究期刊

其实就是俄国人科兹洛夫在挖掘黑水城遗址的时候发现的,把它带回了俄国。

可以通过以下途径:1、到学校的研究生招生网站查询,如果有提问区的话可以留下问题2、直接打招生办的电话询问,最快捷的方法3、学校的bbs4、其他考研网站论坛的信息,在搜索引擎中搜找

被迁移的人带过去的,古时候的人们都是大杂居小聚居没有固定的住所到处迁移。

因为敦煌藏经洞的宝藏被盗,当局者对被劫宝藏的冷漠和劫后再劫以及权贵们的鼠窃狗偷行为无动于衷。

西夏历史与文献研究所

推荐你收看袁腾飞讲的《塞北三朝》挺详细的讲解

地点:在黄河以西,祁连山与北山山脉之间,有一条宽百公里或仅数公里的天然长廊,蜿蜒1000多公里,称作河西走廊。胜负及时间:从大中祥符元年(1008)到天圣四年(1026),李德明同回鹘进行了六次争夺甘州的战争,每次都遭到失败。德明因此同回鹘结成世仇。天圣六年,元昊已长大成人,德明经过了充分的准备,首次派元昊带兵去攻打甘州,一战告捷,攻破甘州,甘州回鹘可汗夜落隔通顺王仓猝出逃,留在城中的后妃子女家属都被元昊掳获。甘州首战成功,深得德明欢心,元昊被立为太子。战役具体:党项同回鹘争夺河西凉州的时间持续最久。李继迁时,西凉为吐蕃首领潘罗支占据,并结回鹘为援共同对付党项。咸平六年(1003),李继迁带兵越过黄河和贺兰山攻打西凉。在攻占西凉后的凯旋路上,李继迁中了潘罗支致命的一箭。4年之后,李德明又一次夺取西凉,不久又被回鹘夺回。元昊攻取甘州之后,固守西凉的回鹘人就失去了大本营。元昊又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吸引宋兵到环庆一带,使回鹘失去戒备,然后出奇兵突袭西凉,回鹘人弃城去投奔吐蕃角厮啰。元昊占领甘、凉二州之后,使河西走廊西部的肃州和瓜、沙二州失去了屏蔽。当甘州城危之时,隶属于甘州回鹘的沙州回鹘分部瓜州王曹贤顺,带兵来援,兵至甘州,城已为元昊占领,曹贤顺见元昊军势盛,表示愿率部归附。在德明同意接受投降后,曹又重返瓜州。元昊继位之后,忙于同吐蕃角厮啰作战,直到景元昊大庆元年,公元1036年,才从同角厮啰部将安子罗旷日持久的作战中脱身出来,率军西攻回鹘瓜州(今甘肃安西),直抵沙州(今甘肃敦煌),又回师占领肃州(今甘肃酒泉)。这样,元昊便安全控制了河西走廊,结束了甘州回鹘的统治。

历史上对西夏的历史脉络记录其实是完整的,最大的遗憾在于二十四史中没有单独的西夏史。但在同时期的宋、辽、金史中都有提及到西夏,分别用“纪”和“传”的形式表述。西夏历经十帝,享国189年。实际上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政权,除了主体民族是党项人外,还有汉族、吐蕃、回鹘、契丹、女真、蒙古等族,可以说当时的主要民族西夏境内都有。西夏受北宋和吐蕃影响最大,国内的建筑、制度设计大都是仿造北宋的;而佛教传承后期受吐蕃影响较大;国内经济也是蕃人的畜牧业和汉人的农业并重;西夏官员通行的是蕃汉同朝为官,无分主次;蕃汉文化也是并存通行的,只是各个历史时期侧重不同,但是到了王朝的后期,西夏和辽、金一样都被汉化了。西夏唯一的蕃汉禁忌在于,他的禁卫军必须出自纯血统党项本族。更关键的是,正是因为西夏的崛起,彻底遏制了宋朝的全面崛起,未能收复燕云十六州,统一天下,并且此后陷入两线作战未能最终成为大一统王朝。两边媾和,最终岁币制度促使了两宋开启了重商主义,成为了那个时代全球最富裕的国家。西夏对宋朝的军事影响甚至大于辽朝,北宋百余年正是因为和西夏之间的摩擦不断,导致了宋朝西境的军队拥有着强悍的战斗力,世家名将迭出。而北境因为百年和平,基本上在后来金朝崛起之际,根本不设防,也最终导致了北宋的灭国。所以根据以上的情况罗列,西夏理应进二十四史,成为和宋辽并存的王朝。但是由于1227年西夏被蒙古成吉思汗的子孙灭国,导致了这个国家的很多史料只剩下被埋在黑水城的,西夏文成了彻底的死文字。后来脱脱在修宋辽金史的时候,因为考虑到西夏在历史上很长时期,为了在辽宋金的夹缝中求生存,多次自降规格,对各国都俯首称蕃。所以并没有单独修西夏史。然而就在所有人逐步遗忘了那复杂西夏文和这个神秘的王朝后,到了清朝嘉庆9年,武威籍的官员张澍回家乡养病,在一个清真寺里发现了《重修凉州护国寺感应塔碑》,发现了已经“死亡”了的西夏文。从那个时候,人们才开始对西夏“重新发现”。但是到了近代,在1909年到1926年之间,俄罗斯探险家科兹洛夫三访黑水城,盗掘了超过28000余件关于西夏的用西夏文字记录的史料,以及各类绘画、佛经、器皿、金币、妇女用品等文物。最关键的是那里有西夏文字和汉字互译的《番汉合时掌中珠》。以至于现在我们要想研究关于西夏的风俗习惯和人情风貌,很多一手史料,必须要去俄罗斯的“东方文献研究所”和圣彼得堡冬宫博物馆。不能说不是一个遗憾。

南开大学古籍研究所, 浙江树人大学地域文化与古籍整理研究所

西北历史与文献研究期刊目录

陈博,1959年出生,历史学博士,现为文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秦汉史和古代文献的教学和研究,发表了不少很有见地的研究论文。其代表作有《试论呼韩邪单于在与汉“和亲”中的主导作用》、《试论东汉政府与南方及西南少数民族的战争》、《从“大共同体”本位看秦制的遗害》、《韦昭吴书考》等,发表在《文献》、《历史文献研究》、《西北大学学报》等杂志上。

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国史研究,清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抗日战争研究,史林,史学史研究,史学月刊 ,世界历史 ,安徽史学,西域研究,史学集刊,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历史档案,民国档案,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敦煌学辑刊,中国史研究动态,历史教学,文献,历史教学问题,中国地方志这些都是国内的核心刊物,都可以直接给它们投稿。具体投稿方式可以在网上查,也可以直接与他们电话联系。

一、杂志简介《国家人文历史》是一本以“真相、趣味、良知”为核心价值的国家级时事人文类半月刊,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以“人文家国、历久弥新”为理念,致力于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寻找人文精神的支点。二、刊物定位 《国家人文历史》的主要阅读群体定位于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精英人物、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关心时政、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城市中青年白领。他们爱好文史、关心国内及国际最新资讯信息,他们多数为年龄在35-55岁之间的成功人士。三、发行范围 《国家人文历史》每期发行54万份,连续四年成为“中国邮政发行畅销报刊”。除邮局系统订阅外,还在全国各大城市报刊亭、超市、书店零售;同时,在全国主要城市的机场、五星级以上酒店、高档写字楼、高档餐饮场所均有展示。四、主要栏目 封面故事 这是一个漫长而不冗长,庞大而不庞杂的故事。这是一篇高深而不艰涩,考究而不考据的文章。那些曾经震撼我们心灵的人和事,那些左右我们生活的人和事,那些影响我们未来的人和事,那些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用心思考、精心解读、诚信对待的人和事。我们抽丝剥茧,给您的是一个精彩绝伦的人文大餐、历史饕餮。 人物 网罗精英学者,汇聚文化名流。让我们带您与这个时代最聪明、最睿智、最有价值的人物,喝茶聊天、海阔天空。 旅行 走过一段恢宏的历史,观察一种文化的印记,感受一个文明的精神,记录一段说走就走的旅行。 这里矗立的不是一座建筑,而是一个国家的地标、一段历史的丰碑、一个文明的烙印。 唯物 洞悉策展人心中的美丽,探寻博物馆背后的玄机。 收藏家心中的天地,尽是珍玩;发烧友眼中的世界,全是宝贝。 吃喝玩乐的学问,笔墨纸砚的道理,酒色财气的真谛…… 别小看任何一个老东西!讲述那些寻常玩意儿里的大学问,传统手艺里中真智慧。 视听 一部一部的看电影,我们看的是明星、剧情和特效; 一组一组的看电影,我们看的是一位导演的小标签,一个明星的老套路,一类影片的旧情怀。 一曲辉煌乐章之前的人生悲喜,一段优美旋律背后的人文故事。

《近代史研究》《文史》《中国史研究》《史学史研究》《中华文史论丛》《史学月刊》《中国史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中国农史》《唐研究》《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国学研究》《燕京学报》

  • 索引序列
  • 西夏历史与文献研究期刊目录
  • 西夏历史与文献研究
  • 西夏历史与文献研究期刊
  • 西夏历史与文献研究所
  • 西北历史与文献研究期刊目录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