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徐州医科大学论文

徐州医科大学论文

发布时间:

徐州医科大学论文

徐州医科大学既不是985,也不是211,1所重点医学专科院校

呵呵呵您是在开玩笑吗?您说的那本徐州医学院学报就是科技统计源的核心期刊,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主办单位:徐州医学院而您前边说的是非核心期刊,这之间是不是很矛盾呢?如果是非核心期刊的话要在700-800左右一个版面期刊不同对于版面费也是不同的,版面费是取决于您的字符数的

徐州医科大学是江苏省属重点大学,医学实力在本地算不错的,麻醉学是该校比较出名的专业,在全国范围比较的话,还算不上很厉害,比它强的医学院校不少的。徐州医科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麻醉学、药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

徐州医科大学,简称“徐医大”。坐落在素有“五省通衢”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徐州,是江苏省和徐州市重点建设的医药类大学。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一、徐州医科大学简介:徐州医科大学,简称“徐医大”。坐落在素有“五省通衢”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徐州,是江苏省和徐州市重点建设的医药类大学,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徐州医科大学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创办于1934年的江苏省立医政学院,1958年由南京医学院分迁至徐州成立南京医学院徐州分院,1960年定名为徐州医学院。2016年3月,学校正式更名为“徐州医科大学”。该校是整个淮海经济区办学历史悠久、办学特色鲜明的一所高等医学院校,也是该地区医学教育、医疗服务和医学科研的中心。截至2016年4月,徐州医科大学占地1200余亩,有4个校区,设20个院系(部)和15所附属医院;学校拥有全日制在校生有11000多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9603人,硕士、博士研究生1481人,学历教育留学生263人,学校面向国内16个省市、港澳台地区以及国外招生。二、学校基本信息三、院校信息:据2016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徐州医科大学设有20个院系(部)和14所附属医院、24个本科专业,涵盖了医、理、工、管4个专业门类。

徐州医科大学论文答辩

是的,五年制的影像学不需要论文及答辩,只需要进行毕业考

根据以下标准。1、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条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包括统招专升本)毕业考试成绩合格,在校表现良好,就可以获得学士学位。有的学校要求过大学英语四级。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所有科目平均分在65~70分以上(不同学校要求不同),毕业论文答辩良好及以上并通过学位英语考试,毕业后可以申请学士学位(有的学校还要求通过学位加试,即本专业主干课加试)。脱产、业余(函授)的成人教育本科生(包括成人专升本)毕业后符合条件者(一般是在校表现良好、论文良好及以上、所有科目平均分70分以上、补考累计少于四门、通过学位英语考试)可以申请学士学位。参加各大学的网上远程教育本科(专升本)学习,毕业后符合条件者也可申请学士学位。

徐州医科大学论文格式

徐州医科大学,简称“徐医大”。坐落在素有“五省通衢”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徐州,是江苏省和徐州市重点建设的医药类大学。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一、徐州医科大学简介:徐州医科大学,简称“徐医大”。坐落在素有“五省通衢”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徐州,是江苏省和徐州市重点建设的医药类大学,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徐州医科大学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创办于1934年的江苏省立医政学院,1958年由南京医学院分迁至徐州成立南京医学院徐州分院,1960年定名为徐州医学院。2016年3月,学校正式更名为“徐州医科大学”。该校是整个淮海经济区办学历史悠久、办学特色鲜明的一所高等医学院校,也是该地区医学教育、医疗服务和医学科研的中心。截至2016年4月,徐州医科大学占地1200余亩,有4个校区,设20个院系(部)和15所附属医院;学校拥有全日制在校生有11000多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9603人,硕士、博士研究生1481人,学历教育留学生263人,学校面向国内16个省市、港澳台地区以及国外招生。二、学校基本信息三、院校信息:据2016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徐州医科大学设有20个院系(部)和14所附属医院、24个本科专业,涵盖了医、理、工、管4个专业门类。

现在共有三个校区,在市中心的西校区,在东甸子的主校区,还有一个在云龙湖那的华方(三本)校区。大一至大三在主校区,大四在西校区,大五实习。研究生也在主校区,不是按专业分的校区。在哪个学校实习不一定看学校分配,也可以自己联系~徐州医学院坐落于自古以来有“五省通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徐州市。徐州地处苏、鲁、豫、皖接壤的淮海经济区、欧亚大陆桥第二个桥头堡及江苏省三大经济带之一的徐连经济带中心。其中,淮海经济区覆盖20个地级市、97个县市、面积8万平方公里,19亿人口,徐州在江苏的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该院是该地区唯一一所高等医学院校,为国家培养了万余名医疗卫生人才,为医疗卫生事业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院前身是1958年建立的南京医学院徐州分院。1960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定名为徐州医学院。学院占地900亩,校舍建筑面积20万M2。学院始终坚持立足徐州,重点服务苏北,辐射全国的发展战略。在办学思路上,坚持以临床医学专业为基础,使麻醉学专业更具特色和优势,加快新建专业的建设,进一步提升办学层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力争到2005年建成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医科大学。目前,学院各类在校生8350人,其中本科生4357人,研究生440人(含联合培养博士生15人、研究生学位班150人)。有基础医学部、临床医学一系、临床医学二系、临床医学三系、麻醉学院、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系、药学院、护理院、社会科学学院等14部系。有3个研究所,5个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学科。有7所附属医院,51所教学、实习医院,兼职副高以上教师160人,可用于教学的床位8000多张。直属附院已有105年历史,是卫生部命名的“三级甲等医院”,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9个、省医学重点学科1个,是苏北地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中心。 学院现有教职工2000余人(包括直属附院),其中教授、主任医师110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271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90余人;博士63人,硕士274人。有全国优秀教师4人、教育部骨干教师2人,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8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9人、国家及省市级级劳动模范2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8人;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2人;在青年教师中有省级“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人选3人、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选2人、第三层次18人。 建院以来,已为国家培养研究生、本科生等各类专门人才万余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业务能力受到用人单位好评。现活跃在徐州、淮、盐、连、宿地区的医疗、科研和卫生管理骨干的80%为该院毕业生。该院自1985年开始相继15个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在已毕业的195名硕士研究生中绝大多数已成为工作单位的领导或业务骨干,仅麻醉学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毕业的97名研究生中,有36人攻读博士学位、19人出国深造、25人担任教研室、研究室或临床科室负责人、9人走上医院或部系领导岗位。近3年来,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131篇,其中在国外或英文期刊发表19篇,8篇被SCI收录。2002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经省教育评估院全部被评为“良好”以上等次。近3年毕业硕士生报考博士研究生的录取率为100%。由于该院历来重视教育教学质量,从而在省内外赢得了较高的声誉。历年报考该院本科生、研究生的考生爆满。2002年报考硕士研究生考生661人,比去年增加2%,其中麻醉学专业报考人数为录取数的8倍。 学院目前承担各项科研课题21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省部级研究项目115项,科研经费1600万元,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研成果。“九五”以来,学院出版学术专著及主编教材60部,发表学术论文25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70篇,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5项。学院教学设施齐全,用于教学科研的大型设备总值4亿元,图书近30万册,中外文期刊1320种。基本联通Internet。学院现编辑出版《国外医学?麻醉与复苏分册》、《徐州医学院学报》、《实用心电学杂志》、《中国卫生审计杂志》、《麻醉学科信息报》、《苏北城镇医学》及《思想教育与行政管理》等刊物。 近20年来,该院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在临床学科方面,1987年经国家教委批准,率先创建麻醉学专业。经过16年努力,在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等方面积累了一套成功的经验,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麻醉学教育体系,从而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该院承担的“有中国特色的麻醉学专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重大课题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目前,该院是全国高等教育学会麻醉学教育分会主任委员单位。麻醉学科先后被命名为省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省医学重点专科,担负着培养博士生、硕士生的重任,已成为全国麻醉学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2000年徐州医学院被卫生部指定为“卫生专业技术职称考试麻醉学专业命题基地”;血液内科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与研究工作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传染科发现了一个新的丙型肝炎病毒缺失突变株及一个移码突变株,已被美国基因库注册;介入放射科在布-加综合征的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神经外科成功地克隆了低氧诱导因子,为颅脑损伤的基因治疗开辟了新途径;泌尿外科几年来先后成功地进行了亲属供体肾移植、多次肾移植、高龄肾移植及儿童肾移植等各种类型手术,成功率达100%,一年存活率在90%以上;心胸外科成功地完成了数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并开展了不停跳心脏冠脉旁路移植术,几年来该科所完成的心血管手术例数在省内领先;普外科成功地完成了多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在淮海经济区居领先水平。 在基础医学方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在省内外具有重要影响,是省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先后承担近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数十项省级科研课题,获得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从1996年开始相继与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大连医科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生物遗传学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家族性亨廷顿氏舞蹈症的研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先后有7门课程被评为省级优秀课程。 学院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先后与中科院、知名的医科大学及其附院建立了人才培养、科研协作等密切联系,联合培养了15名博士生。麻醉重点实验室每年接收访问学者5名,并且已与国外研究方向相同的实验室(诸如麻省总医院、威斯康星大学医学院、哈佛大学医学院)建立了双向互访关系。每年主办多次学术会议,从而扩大了对外交流,提高了该院的学术地位和影响。 学院具有良好的校风和育人环境,党政领导班子团结务实。学院先后被评为江苏省普通高等院校首家校风建设优秀单位、首批省“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省“文明学校”称号。

徐州医科大学是江苏省属重点大学,医学实力在本地算不错的,麻醉学是该校比较出名的专业,在全国范围比较的话,还算不上很厉害,比它强的医学院校不少的。徐州医科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麻醉学、药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

两者就一个区别:地址精确度不同。第一行/Add line 1: 所在区+所在城市+所在省(+所在国家)。第二行/Address line2: 门牌号+楼号+街道号。Address line1填写内容要细致到门牌号,Address line2填写内容仅需知道所在区域。例如:AddressLine1:Xuzhou Medical College (地址1:徐州医科大学)Address Line2: 209, Copper Mountain Road, Yunlong District(云龙区铜山路)City: Xuzhou city(城市:徐州市)Province: Jiangsu(省份:江苏)Country: China (国家:中国)也可以换种格式:AddressLine1:Xuzhou Medical College(徐州医科大学)Address Line2: 209, Copper Mountain Road, Yunlong District(云龙区铜山路)Xuzhou city, Jiangsu, China 221004(中国江苏省徐州市)扩展资料:常用个人资料中英文对照: personal data/Information(个人资料/信息)name(姓名)address(通讯地址)postal code(邮政编码)phone number(电话号码)birthdate(出生日期)birthplace(出生地点)Gender(性别)height(身高)weight(体重)health(健康状况)date of availability(可到职日期)number of identification card(身份证号码)

徐州医科大学论文系统

徐州医科大学代码是10313,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徐州医科大学简称徐医大,坐落在江苏省徐州市,是江苏省与徐州市共建的省属高等医学院校,是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培育)支持高校,入选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国家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具备硕士研究生推免权高校,淮海经济区医学教育、医学科研和医疗服务的中心。学校历史南京医学院徐州分院1958年4月10日,徐州市有关部门拟出《关于成立徐州医学院专科学校的方案》(草案)。7月15日,经江苏省委批准,南京医学院徐州分院正式成立。学校临时校址在徐州市三民街238号(原医士助产学校旧址)。新海连医学专科学校1958年9月,经江苏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新建新海连医学专科学校,校址位于新海连市(今连云港)海州结核病院内。1959年4月,因国民经济困难,按照经江苏省委批转的省高教厅党组“关于本省现有高等学校调整方案”,对高等医药院校进行了调整。决定将新海连医学专科学校并入南京第一医学院徐州分院。4月24日,新海连医学专科学校并入南京医学院徐州分院。4月25日、26日,新海连医学专科学校学生50名和15名教职工于先后由新海连市(连云港)迁往徐州,并暂编为58级的一个班。徐州医学院1960年8月,经江苏省委批准,南京医学院徐州分院正式更名为徐州医学院。1961年11月,学校由临时校址(三民街南首)迁入新校区(淮海西路84号)。1975年1月,经江苏省革委会批准,附属医院卫生学校成立。2002年3月15日,省教育厅正式批复,同意学校与徐州市东方专修学院合作,举办公有民办二级学院——华方学院。2005年2月,学校新校区一期工程全面投入使用,新校区为主校区,淮海西路校区为西校区,原在东校区的成人教育学院迁至主校区,东校区不再办学。徐州医科大学2015年5月,徐州市政府与徐州医学院签署共建“徐州医科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7月,江苏省政府正式行文商请教育部同意该校更名为徐州医科大学。2016年1月,教育部发布公示,徐州医学院拟更名徐州医科大学。3月1日,教育部同意徐州医学院更名为徐州医科大学。3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发布省政府关于徐州医学院更名为徐州医科大学的通知。4月,徐州医学院正式更名为徐州医科大学。师资力量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校内专任教师812人,外聘教师712人,直属附属医院师资802人,非直属附属医院师资3430人。专任教师中有正高职称154人,副高职称305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全校专任教师总数的53%;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65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295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全校专任教师总数的6%。学校有(含柔性引进)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国家杰青2人、国家优青1人、江苏特聘教授30人,江苏省“双创”人才11人,江苏省“双创”团队4个,江苏省级优秀教学团队(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4个,入选江苏省“333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1人、第二层次培养对象14人次,江苏省教学名师3人。2020年学校8人入选江苏省“双创”博士、2人入选省“双创”人才、4人入选江苏特聘教授、6人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8人入江苏选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境外研修项目。学科建设截至2020年12月,学校设18个学院(部)、21所附属医院(直属附属医院3家,非直属附属医院18家)、15所临床学院,设置28个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江苏省级特色专业5个,江苏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江苏省“十二五”高校重点专业(类)4个,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1个,江苏省优势学科1个,江苏省重点一级学科3个,江苏省级重点学科5个,江苏省级重点临床专科2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麻醉学、药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麻醉学、临床药学、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学江苏省级特色专业:预防医学、医学影像学、生物医学工程、药学江苏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生物医学工程、预防医学、医学影像学、药学等江苏省“十二五”高校重点专业(类):生物医学工程类(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学)、药学类(临床药学、药学、药物制剂)、临床医学、麻醉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培育点:麻醉学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临床医学江苏省优势学科:生物学江苏省级重点学科:麻醉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学术科研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1个,江苏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平台10个。2020年,学校获批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7个,其中面上项目28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9项。项目数和直接经费数较2019年度分别增长3%和5%。学术资源《徐州医科大学学报》主要刊登基础研究、临床实践研究、预防医学方面的论著、综述,也刊登临床方法学、经验介绍方面的论文。《徐州医科大学学报》为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确定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首批进入《中国科技期刊(光盘版)》的成员期刊。被美国《CA》和俄罗斯《AJ》收录。《徐州医科大学学报》创刊至今多次获江苏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国家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编辑奖等。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内容涵盖临床麻醉、重症监测治疗、生命复苏、疼痛诊疗、药物依赖与戒断等领域,以综述为特色,以创新性研究成果为核心,以临床前瞻性研究、应用基础和基础研究为重点。设置有论著(50%)、综述(40%)、讲座(知识更新)、国际交流、学科建设等栏目。2008年始《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hemical-Abstracts,CA)和万方数据库收录。合作交流截至2020年12月,学校与江苏省黄桥中学、泰兴中学、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等7所中学签订了联合选拔培养优秀学生协议书,与徐州市政府、徐州市经开区、恩华药业、恒瑞医药、中国矿业大学等政府、企业、高校建立十余个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成立健康工程研究院,与徐州市人民政府举行校地共建协议签约仪式,双方签订校地共建暨徐州生物医药创新港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先后与美、澳、韩等国家40余所海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校际合作关系。2019至2020学年,与韩国首尔大学医学院、英国萨里大学等签订校际合作协议,与帝国理工大学、纽卡斯尔大学等8所英国高水平大学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与曼彻斯特大学开展硕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与萨里大学开展本科生海外学习,成为“江苏英国20+20高水平大学合作联盟”成员单位。选派55名教师赴国外参加学术会议、研修学习、科研合作。向教育部申请加入普通高校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研究生名单,完成教育部2019年普通高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的资格备案工作,新增临床药学、医学影像技术2个招生专业,录取台湾籍本科新生3名。

徐州医科大学既不是985,也不是211,1所重点医学专科院校

根据以下标准。1、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条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包括统招专升本)毕业考试成绩合格,在校表现良好,就可以获得学士学位。有的学校要求过大学英语四级。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所有科目平均分在65~70分以上(不同学校要求不同),毕业论文答辩良好及以上并通过学位英语考试,毕业后可以申请学士学位(有的学校还要求通过学位加试,即本专业主干课加试)。脱产、业余(函授)的成人教育本科生(包括成人专升本)毕业后符合条件者(一般是在校表现良好、论文良好及以上、所有科目平均分70分以上、补考累计少于四门、通过学位英语考试)可以申请学士学位。参加各大学的网上远程教育本科(专升本)学习,毕业后符合条件者也可申请学士学位。

徐州医学院坐落于自古以来有“五省通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徐州市。徐州地处苏、鲁、豫、皖接壤的淮海经济区、欧亚大陆桥第二个桥头堡及江苏省三大经济带之一的徐连经济带中心。其中,淮海经济区覆盖20个地级市、97个县市、面积8万平方公里,19亿人口,徐州在江苏的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该院是该地区唯一一所高等医学院校,为国家培养了万余名医疗卫生人才,为医疗卫生事业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院前身是1958年建立的南京医学院徐州分院。1960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定名为徐州医学院。学院占地900亩,校舍建筑面积20万M2。学院始终坚持立足徐州,重点服务苏北,辐射全国的发展战略。在办学思路上,坚持以临床医学专业为基础,使麻醉学专业更具特色和优势,加快新建专业的建设,进一步提升办学层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力争到2005年建成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医科大学。目前,学院各类在校生8350人,其中本科生4357人,研究生440人(含联合培养博士生15人、研究生学位班150人)。有基础医学部、临床医学一系、临床医学二系、临床医学三系、麻醉学院、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系、药学院、护理院、社会科学学院等14部系。有3个研究所,5个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学科。有7所附属医院,51所教学、实习医院,兼职副高以上教师160人,可用于教学的床位8000多张。直属附院已有105年历史,是卫生部命名的“三级甲等医院”,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9个、省医学重点学科1个,是苏北地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中心。 学院现有教职工2000余人(包括直属附院),其中教授、主任医师110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271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90余人;博士63人,硕士274人。有全国优秀教师4人、教育部骨干教师2人,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8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9人、国家及省市级级劳动模范2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8人;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2人;在青年教师中有省级“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人选3人、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选2人、第三层次18人。 建院以来,已为国家培养研究生、本科生等各类专门人才万余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业务能力受到用人单位好评。现活跃在徐州、淮、盐、连、宿地区的医疗、科研和卫生管理骨干的80%为该院毕业生。该院自1985年开始相继15个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在已毕业的195名硕士研究生中绝大多数已成为工作单位的领导或业务骨干,仅麻醉学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毕业的97名研究生中,有36人攻读博士学位、19人出国深造、25人担任教研室、研究室或临床科室负责人、9人走上医院或部系领导岗位。近3年来,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131篇,其中在国外或英文期刊发表19篇,8篇被SCI收录。2002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经省教育评估院全部被评为“良好”以上等次。近3年毕业硕士生报考博士研究生的录取率为100%。由于该院历来重视教育教学质量,从而在省内外赢得了较高的声誉。历年报考该院本科生、研究生的考生爆满。2002年报考硕士研究生考生661人,比去年增加2%,其中麻醉学专业报考人数为录取数的8倍。 学院目前承担各项科研课题21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省部级研究项目115项,科研经费1600万元,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研成果。“九五”以来,学院出版学术专著及主编教材60部,发表学术论文25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70篇,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5项。学院教学设施齐全,用于教学科研的大型设备总值4亿元,图书近30万册,中外文期刊1320种。基本联通Internet。学院现编辑出版《国外医学?麻醉与复苏分册》、《徐州医学院学报》、《实用心电学杂志》、《中国卫生审计杂志》、《麻醉学科信息报》、《苏北城镇医学》及《思想教育与行政管理》等刊物。 近20年来,该院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在临床学科方面,1987年经国家教委批准,率先创建麻醉学专业。经过16年努力,在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等方面积累了一套成功的经验,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麻醉学教育体系,从而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该院承担的“有中国特色的麻醉学专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重大课题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目前,该院是全国高等教育学会麻醉学教育分会主任委员单位。麻醉学科先后被命名为省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省医学重点专科,担负着培养博士生、硕士生的重任,已成为全国麻醉学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2000年徐州医学院被卫生部指定为“卫生专业技术职称考试麻醉学专业命题基地”;血液内科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与研究工作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传染科发现了一个新的丙型肝炎病毒缺失突变株及一个移码突变株,已被美国基因库注册;介入放射科在布-加综合征的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神经外科成功地克隆了低氧诱导因子,为颅脑损伤的基因治疗开辟了新途径;泌尿外科几年来先后成功地进行了亲属供体肾移植、多次肾移植、高龄肾移植及儿童肾移植等各种类型手术,成功率达100%,一年存活率在90%以上;心胸外科成功地完成了数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并开展了不停跳心脏冠脉旁路移植术,几年来该科所完成的心血管手术例数在省内领先;普外科成功地完成了多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在淮海经济区居领先水平。 在基础医学方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在省内外具有重要影响,是省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先后承担近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数十项省级科研课题,获得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从1996年开始相继与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大连医科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生物遗传学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家族性亨廷顿氏舞蹈症的研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先后有7门课程被评为省级优秀课程。 学院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先后与中科院、知名的医科大学及其附院建立了人才培养、科研协作等密切联系,联合培养了15名博士生。麻醉重点实验室每年接收访问学者5名,并且已与国外研究方向相同的实验室(诸如麻省总医院、威斯康星大学医学院、哈佛大学医学院)建立了双向互访关系。每年主办多次学术会议,从而扩大了对外交流,提高了该院的学术地位和影响。 学院具有良好的校风和育人环境,党政领导班子团结务实。学院先后被评为江苏省普通高等院校首家校风建设优秀单位、首批省“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省“文明学校”称号。

徐州医科大学论文查重

南医大甩徐医几百条街,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没有可比性

麻醉挺好,其他一般,不建议报这个学校,因为很黑很黑!!!我怎么知道的?因为我就在这上学

徐州医学院好点,从几个方面来说吧 1、建校历史:徐州医学院建校接近50年了,而南通医学院是个新学校,教学经验、师资等教学方面都好一些 2、交通便利:徐州是各大铁路的交汇点,而南通就是靠近上海,但交通不便利 3、徐州医学院是个只有医学的学校,而南通医学院属于南通大学,是个综合类大学,干多不如干精啊

南通大学医学院好。1、从师资力量方面分析:南通大学医学院有教职员工339人,其中专任教师256人,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比例为62%,博士学历(位)占比46%,另外还有一大批兼职教师。现有博士生导师66人,硕士生导师725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教学团队),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形态学教学团队)。徐州医学院有教职工有5000余人(含直属附院),博士生和硕士生导师近700人,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级和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和“双创团队”8个,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2人,江苏特聘教授6人,江苏特聘医学专家3人,入选省“双创计划”、省“333”工程、“六大人才高峰”等各类人才项目近200人次。2、从学科建设方面分析:南通大学医学院有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1个、江苏省优势学科1个、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2个、江苏省临床医学重点专科13个。徐州医学院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培育点1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优势学科群1个,“十二五”高校重点专业4个,省级医学重点学科和重点临床专科19个,江苏省优秀学科梯队1个,获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建设项目23项。拥有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等。扩展资料:南通大学医学院的优点:南通大学医学院(护理学院)是南通大学下属的一个二级学院,前身是南通医学院,渊源于1912年3月清末状元张謇及其兄创办的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全日制在校生人数4263人,其中本科生3250人,研究生1013人;开设7个本科专业;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徐州医学院的优点:徐州医科大学简称“徐医大”,坐落在素有“五省通衢”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徐州,是江苏省和徐州市重点建设的医药类大学,有4个校区,设20个院系(部)和15所附属医院;学校拥有全日制在校生有11000多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9603人。

  • 索引序列
  • 徐州医科大学论文
  • 徐州医科大学论文答辩
  • 徐州医科大学论文格式
  • 徐州医科大学论文系统
  • 徐州医科大学论文查重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