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公共政策分析2007年版期刊目录下载

中国公共政策分析2007年版期刊目录下载

发布时间:

中国公共政策分析2007年版期刊目录下载

第一章中国政府的决策过程一、决策过程的参与者:角色的确立二、决策过程三、决策过程的分析第二章工业政策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业政策:简短的回顾二、工业现代化的努力:改革与发展三、问题及展望第三章农业政策一、战后重建:以保护富农为中心的土改政策二、集体化进程的开始与结束三、农业政策的全方位转轨:改革与务实四、当代中国农业政策评析第四章财税政策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财税政策二、改革开放:新财税政策体系的确立三、新税制改革四、趋势与展望第五章环境保护政策一、环境保护:起因与演变二、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三、政策推行的制度框架四、政策效应分析第六章教育政策一、教育为人民服务,学校向工农开门二、教育为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三、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四、问题与对策第七章住房政策一、福利住房制度:历史回顾及影响二、向商品化过渡:探索与选择三、住房商品化:发展与前景第八章社会保障政策一、国家保障:旧体制的内容及特征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三、问题与前景第九章西方理论与中国公共决策现代化一、中国公共政策理论的建立和现状二、西方理论与中国现实三、目前中国公共政策的概况四、选择、借鉴与提高后记

代码 考试科目 参 考 书 编著者 出 版 社 240 二外日语 《标准日本语》 (新版初级上、下册, 旧版中级上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41 二外俄语 《俄语》(第一、二册)(第二次修订) 林家煊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42 二外法语 《法语》 (第一至三册) 马晓宏、 柳 利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年9月第一版 243 二外英语 大学英语三、四级水平(不指定参考书) 431 金融学综合 《货币银行学》 《证券投资学》 《国际金融学》 艾洪德、范立夫 邢天才、王玉霞 刘军善、王月溪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第2版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432 统计学 《统计学》(第二版) 《统计学》(第三版) 徐建邦、李培军 贾俊平、何晓群、金勇进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33 税务专业基础 《中国税收》 (第二版) 马国强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版 434 国际商务专业基础(理论40%,实务60%)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实务》 姜文学 黄海东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版 435 保险专业基础 《货币银行学》 《证券投资学》 《保险学概论》 艾洪德、范立夫 邢天才、王玉霞 刘子操、刘波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第2版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7月第4版 436 资产评估专业基础 《资产评估学》 《会计学》 《财务管理基础》 姜楠 刘永泽 乔世震、王满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2版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2010年2月第2版 610 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本书编 写组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611 法学基础理论(一) 《法理学》 《宪法学》 沈宗灵 贵立义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版 东北财经大出版社2008年9月版 612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陈先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版 613 社会学 《社会学原理》 《社会学概论》 朱力 等著 徐祥运、 刘杰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东北财经大出版社2011年2月版 614 综合英语与翻译 《实用翻译教程》 冯庆华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版 615 基础俄语 《大学俄语》(东方)(1-8册)或其它通用教材 丁树杞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年7月 616 基础日语 无指定参考书目 617 公共管理 (一) 《公共政策分析》 (第一版) 陈振明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5次印刷 801 科学技术发展史 《简明科学技术史》 江晓原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版 802 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宏观部分) 高鸿业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版 803 统计学 《国民经济统计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邱 东 茆诗松、周纪芗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版 804 法学基础理论(二) 《民法》 《刑法学》(总论部分) 王利明 高铭暄、 马克昌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4版 805 政治学 《政治学基础》 (第二版) 王浦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06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学研究方法》 (第三版) 风笑天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07 语言文化与商务英语 《新编国际商务英语阅读教程》(第三版) 《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 《语言学教程》(第三版) 胡英坤 朱永涛 胡壮麟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第2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3版 808 综合俄语 《俄罗斯社会与文化》(学生用书) 《新时代俄语通论》(上册) 《俄语经贸谈判与口译》 吴克礼 张家骅 陆 勇、 杨春宇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 商务印书馆2006年(北京)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09 综合日语 《国语便览》或大外复印原版教材 《日本国家概况》 《商务日语精读》(高级) 《新编日语语法教程》 《商务日语函电》 皮细庚 刘笑明 李锋传 皮细庚 方爱乡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8月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 中国商务出版社2005年10月 810 管理科学与工程综合 《管理信息系统》 (第三版) 《电子商务概论》 (第二版) 滕佳东 李洪心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11 会计学 《中级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管理会计》 《审计》 刘永泽、陈立军 万寿义、任月君 吴大军 刘明辉、史德刚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2版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第2版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第2版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第4版 812 管理学 《管理学》 卢昌崇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版 813 公共管理 (二) 《公共管理学》 张军涛、 毕乐强 中国商业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 复试笔试 会计学专业(学术型) 《中级财务会计》 《高级财务会计》 《财务管理》 刘永泽、陈立军 刘永泽、傅 荣 刘淑莲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2版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第2版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第2版 复试笔试 财务管理专业(学术型) 《中级财务会计》 《财务管理》 《财务分析》 刘永泽、陈立军 刘淑莲 张先治、陈友邦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2版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第2版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第5版

中国公共政策分析2007年版期刊目录查询

要考哪几门?拜托,自己去这个网站看啦,一目了然要学会自己搜集信息才是。我估计你也去这个网站看过,书目在网页最下方,表格下面有一行小字。感觉社会保障应该是政府管理学院吧?这里罗列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的考试科目及其参考书目。院系所名称: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电话:23501592 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概要》 朱光磊 编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政治学原理》 王惠岩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政治学基础》 王浦劬 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政治学核心概念》 (英)海伍德、吴勇 译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外政治思想史 《中国政治思想史》 曹德本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反思》 刘泽华 主编 三联书店1987年版 《西方政治思想史》 徐大同 主编 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西方政治思想史纲》 马啸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国际关系概论与理论 《国际政治学概论》 李少军 主编 上海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 王逸舟 主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世界政治:趋势与变革》(原版影印)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5版) [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 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国际关系史 《国际关系史》 刘德斌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版 《国际关系史》 袁明 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国际关系史(现代卷)》 方连庆 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版 《战后国际关系史》 方连庆 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版外交学概论与当代中国外交 《外交学概论》 鲁毅等 著 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 《当代外交学》 陈志敏等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外交政策分析:理论与方法》 王鸣鸣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中国当代外交》 谢益显 主编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 《当代中国外交概论》 李宝俊 著 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社会学理论 《社会学概论》 彭华民、杨心恒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修订本) 侯钧生 主编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社会调查方法与社会统计 《社会研究方法教程》 袁 方 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社会统计学》 卢淑华 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人口学理论 《人口学教程》 乔晓春等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人口社会学》 佟 新 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人类学概论 《文化人类学》 (美)哈维兰 著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行政管理学 《行政学》 沈亚平 主编 南开大学 出版社2003年版 《行政管理学》 夏书章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行政管理学》 张永桃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版 政策原理与政策分析 《中国公共政策分析》 (2006年卷)(2007年卷) 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香港城市大学亚洲管制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2007年 《政策原理与政策分析》 王 骚 编著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3年6月版 《公共政策学》 张国庆 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社会政策原理 《社会政策概论》(第二版) 关信平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版社会保障学 《社会保障概论》 孙光德、董克用 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民族学原理 《民族学通论》(修订本) 林耀华 主编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民族学概论》 高永久等 编著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民族学理论与方法 《民族学理论与方法》 宋蜀华、白振声 主编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民族学概论》 高永久等 编著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民族政治学概论》 高永久等 编著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基础心理学 统考 应用心理学 统考

同学你好,由于人民大学自2010年考研开始,公共管理学院将专业课考试科目调整为830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604学科基础,相较以前发生较大变化。 同时,人民大学自2009年考研开始,不再指定参考书目,据内部消息,建议参考书目为: (1)公共管理: 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修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 朱立言,《公共管理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版。(2)公共政策: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修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版。 谢明,《政策分析概论》(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版。(3)学科基础: 罗宾斯,管理学(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郑航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 同学,愿你顺利起航,2011凯旋!

中国公共政策分析杂志官网下载

关于南开大学考研的一些资料链接:  提取码: v6bg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来自百度网盘超级会员v1的分享若资源有问题可以追问

参考书(一)初试行政管理学:《行政学》,沈亚平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行政管理学》,夏书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行政管理学》,张永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版;政策原理与政策分析:《中国公共政策分析》(2009年卷)(2010年卷),白钢、史卫民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公共政策学》,王骚编著,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二版),陈振明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二)复试《行政学》,沈亚平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行政管理学》,夏书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行政管理学》,张永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版;《中国公共政策分析》(2009年卷)(2010年卷),白钢、史卫民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公共政策学》,王骚编著,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二版),陈振明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中国行政管理》(核心期刊);《领导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模式(修订版)》(郑永年)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 密码:j78e书名:中国模式(修订版)作者:郑永年豆瓣评分:1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出版年份:2015-12-1页数:298内容简介:中国的发展,有其自身的逻辑。这个逻辑,即中国模式,探讨的是中国发展与改革的经验。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中国改革与发展的深化,中国模式的问题在今天再次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国际层面,中国发展和改革的现状已经产生了两个全然不同的预测,一个是“中国世纪”来临,另一个是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已经进入“残局”。那么,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究竟会是什么样的呢?中国之所以是中国,究竟有没有自己独特的东西?一个国家总是有自身的发展逻辑,那么,这个模式是怎样的?这个模式的内在和外在含义是什么?这个模式从何而来,往何处去?是即将进入“中国世纪”,还是中国的改革进入“残局”?只有通过观察中国的实践和中国的经验,才能理解中国模式,也才能回答上述这些问题。在过去的数年里,《中国模式》作者郑永年对中国的发展模式做了大量、深层次的观察和思考,凭借其深厚的学术功底、独立的批判精神,透过各种纷繁表象,超越各种政治化的主义纷争,探求中国模式的核心,对中国模式的优势和劣势给予了冷静、公允、坚实有力的分析和阐述。《中国模式》第一版出版之后即成为中央党校的指定教材和《亚洲周刊》的2010年十大好书。此次修订,新增十几万字内容,并对原有内容进行了细致的精简,内容的更新超过了50%。作者简介:郑永年,中国问题专家,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博士,曾执教北大,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中国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国际中国研究杂志》(国际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和《东亚政策》主编,罗特里奇出版社《中国政策丛书》主编和世界科技书局《当代中国研究丛书》共同主编。历任北京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系助教、讲师,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资深研究员,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教授和研究主任。先后获得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会/麦克阿瑟基金会(1995~1997)和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2003~2005)研究基金的资助。主要从事中国内部转型及其外部关系研究。近年来,先后出版专著20多部。其中,英文著作7部、中文著作22部,包括《未来三十年》《不确定的未来》《技术赋权:中国的互联网、国家与社会》《中国的“行为联邦制”:中央-地方关系的变革与动力》《保卫社会》《通往大国之路》《改革及其敌人》等。先后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如在《比较政治研究》《政治科学季刊》《第三世界季刊》等期刊上。

中国公共政策分析杂志官网下载安装

自考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链接: _Arw 提取码: b6wi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如果资源不正确,或者版本不正确,欢迎追问

公共政策问题 是指统治集团或社会大多数人感到现实中出现的某种情况与他们的利益、期望、价值和规范有相当严重的矛盾和冲突,进而通过团体或组织活动要求有关社会公共组织和政府采取行动加以解决,并被后者列入政策议程的社会问题或公共问题。公共政策过程 一般认为,公共政策过程主要包括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终结、政策监督五个方面。  1、政策制定。政策制定又被称为政策形成或政策规划,他是公共政策过程的第一阶段。我们一般认为,政策过程包括政策问题界定、构建政策议程、政策方案规划、政策合法化等阶段。①、政策问题的界定,其主要包括思考问题、勾勒问题边界、寻求事实依据、列举目的和目标、明确政策范围、显示潜在损益、重新审视问题表述等7方面;②、构建政策议程,其主要途径主要有:政治领导人、公共组织(包括立法机构、司法机构、行政机构和其他履行公共管理职能的组织)、利益集团、大众传媒、公众突发事件、技术创新和变革、政治运动、原有的政策、专家学者、社会公众等9个途径;③、政策方案规划,主要指决策者为处理政策问题为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法、对策和措施的过程,具体涉及确定目标、拟定方案、预测方案后果、抉择方案的目的;④政策合法化,主要包括法制工作机构的审查、领导决策会议的讨论决定、行政首长签署发布政策,其过程主要包括提出政策议案、审议政策议案、表决和通过政策议案、公布政策。  2、政策执行。政策执行是指在政策制定完成之后,将政策由理论变为现实的过程。其形成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六点:①设置政策至今机构;②政策执行资源配置;③政策宣传;④政策分解;⑤政策试验;⑥政策实施。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主要包括政策问题的特性、政策本身因素、政策之外因素三方面。政策执行手段包括政治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等,使用时应多样化、交叉化,结合实际情况运用相应手段。  3、政策评估。政策评估是公共政策运行的重要阶段,加强公共政策评估,对于检验公共政策效果,决定公共政策的存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般认为,政策评估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程序和方法,对公共政策的效率、效益和价值进行测量、评价的过程,它主旨在于获取公共政策实行的相关信息,以作为据顶政策维持、调整、终结、创新的依据。  4、政策终结。政策终结是指公共决策者通过慎重的政策评估之后,采取必要措施,终止那些过时、多余、无效或失败的公共政策的过程。  5、政策监督。政策监督,是公共政策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提高公共政策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有力保证,是指监督主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对公共政策运行过程进行监察和督促,以衡量并纠正公共政策偏差,实现公共政策目标。其具备主体广泛性、客体特定性、法制性三个特点。政策过程民主化 政策过程民主化的含义:是指保障公民和各社会政治团体以及政策研究组织能够充分参与公共政策过程,保障政策内容尽可能充分地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要求,在决策系统及其运行中形成民主的体制、程序和气氛。  答复  楼层: 1请自己看  政策的维度这个提法比较新鲜,一般政策有个适用范围的问题,但是没听说过有维度的问题。  回答者:安徽奥鹏 - 学前儿童 1级 - 提交时间:2008-11-6 9:50:00  楼层: 2建议同学把这个问题拿到课程论坛中交流。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回答者:zjtxpzfy - 高中生 4级 - 提交时间:2008-12-14 19:37:00  楼层: 3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1)政治性(2)阶级性(3)权威性(4)普遍性(5)目标取向(6)稳定性与变动性(7)预见性  参考资料: -html  回答者:xiaosi - 学前儿童 1级 - 提交时间:2008-12-24 19:45:00  内容提要:  公共政策分析是一门应用性很强、操作技术要求很高的综合性学科。它的深入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运用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系统科学等多学科的基础理论。同时由于公共政策对象涉及到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政策内容极其丰富,所以它还需要运用各个不同领域中的专门知识。正因为如此,国外学者所撰写的“政策分析”著作,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从一般的原理、技术与方法的角度,研究公共政策;另一类是对各项专门政策进行系统分析。 我国开展公共政策分析研究相对较晚,但在众多的专家、学者的辛勤努力之下,其研究成绩斐然。进入90年代以来,大批研究行政学的学者逐步将研究重心转入到政策分析领域,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政策分析的研究力量。 本书是在为研究生、本科生开设“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所写的讲稿,以及近两年在《北京大学学报》、《中国行政管理》、《行政与法》、《行政论坛》等多种杂志所发表的十余篇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基础理论篇、过程分析篇、操作技术篇、实践研究篇。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吸收了中外学者大量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编辑推荐:  目录:  第一章 导论:公共政策  第一节 公共政策的本质  一、中外学者对公共政策的界定  二、公共政策:对社会公共利益的权威性分配  三、结论  第二节 公共政策的特征与功能  一、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二、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第三节 政府 市场 公共政策  一、公共政策形成的逻辑起点  二、政府干预政策及其缺陷  三、政府、市场、公共政策相互关系的再分析  第二章 公共政策分析及其历史沿革  第一节 公共政策分析的框架  一、公共政策分析的内涵  二、公共政策分析的三种模式  三、综合分析框架  第二节 公共政策分析要素  一、政策问题  二、政策目标  三、政策方案  四、政策模型  五、政策资源  六、政策评价标准  七、政策效果  八、政策环境  九、政策信息  第三节 公共政策分析原则  一、系统原则  二、预测原则  三、协调原则  四、必要多样性原则  五、分解综合原则  六、民主原则  第四节 公共政策分析历史沿革  一、政策分析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政策科学的诞生与发展  三、后工业社会的政策分析  第三章 公共政策分析方法论  第一节 现代科学方法论  一、科学方法的三个层次  二、现代科学方法论的内容  三、现代科学方法的认识论原则  第二节 公共政策分析方法论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  一、事实分析  二、价值分析  三、规范分析  四、可行性分析  五、利益分析  第三节 公共政策分析的模型方法论  一、关于模型方法的基本思想  二、政策分析中的数学模型  三、建立数学模型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四节 系统方法与系统分析  一、系统方法  二、系统方法的基本要求  三、系统方法与公共政策分析  四、系统分析及其主要作业  第四章 政治决策与数学分析的基本模型  第一节 政治决策模型  一、理性决策模型  二、渐进决策模型  三、精英决策模型  四、集团决策模型  五、系统决策模型  第二节 数学分析模型  一、规划键  二、决策论  三、对策论  第五章 公共政策问题构建分析  第一节 公共政策问题及其基本特征  一、政策问题的定义  二、政策问题的基本特征  三、政策问题的类型分析  第二节 公共政策问题程序的确定与论证  一、政策问题确定程序  二、政策问题的论证  第三节 构建公共政策问题的方法  一、边界分析  二、分类分析  三、层级分析  四、类比分析  五、多角度分析  六、假设分析  第四节 建立公共政策议程  一、政策问题进入议程的途径  二、安德森的看法  三、政府处理公共政策问题的轻重缓急  第六章 公共政策方案制定分析  第一节 公共政策方案制定是个动态过程  一、政策方案制定的综合分析  二、政策目标的确定  三、政策方案的设计  四、创造性思维  五、备择政策方案的优化技术  第二节 预测及预测技术  一、关于预测理论的一般性讨论  二、直观判断预测分析  三、因果预测分析  四、时间序列分析  五、马尔可夫模型分析  第三节 公共政策方案的论证与采纳  一、政策方案论证的基本要素  二、政策方案论证的结构模型与理性标准  三、政策方案论证的方式  四、政策方案论证方式的比较分析  五、政策方案的合法采纳  第七章 公共政策内容执行分析  第一节 公共政策执行的基本理论与模型  一、政策执行的理论  二、政策执行的模型  第二节 公共政策执行的组织、对象与环境的再分析  一、执行组织及其成员  二、政策对象  三、政策环境  第三节 公共政策执行是方案形成阶段矛盾的继续与深化  一、联合行动的复杂性  二、政策方案的调整  三、政策资源消耗中的冲突  第八章 公共政策效果评价分析  第一节 公共政策效果评价标准  一、制定政策评价标准的原则  二、政策评价标准的基本内容  三、影响政策评价标准的因素  第二节 公共政策效果评价的基本程序  一、评价方案的制定  二、评价实施  三、评价的总结  第三节 公共政策效果评价方法  一、成本效益分析  二、统计抽样分析  三、模糊综合评价  第四节 公共政策调整  一、导致政策调整的主要因素  二、政策调整的障碍  三、促进政策调整的有效措施  第九章 中央与地方政策关系分析  第一节 研究中央与地方政策关系的必要性  一、政府主导型经济  二、宏观调控的深化  三、集权分权的平衡  四、权限能力的统一  五、公共利益的分配  第二节 国家宏观调控:统一政策 分级决策  一、宏观调控政策的特殊地位  二、统一政策 分级决策  三、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三节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比较分析  一、社会管理权限与政策目标  二、政策信息  三、政策决策者  第四节 财政分配关系中的政策分析  一、财政体制调整与变革的回顾  二、实行分税制中的政策分析  第十章 改革中的我国财政政策再分析  第一节 财政政策及其作用  一、财政政策的内涵  二、财政政策目标  三、财政政策的基本功能  第二节 国家与企业间的分配政策分析  一、利润留成  二、利改税  三、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  四、税利分流  第三节 我国财政政策的问题与发展选择  一、我国财政政策的重要作用  二、财政运行中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三、近期财政政策的取向选择  第十一章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  第一节 关于《北京市严格限制养犬规定》的分析(定性)  一、“狗祸”成了社会问题  二、政府规定(草案)出台  三、征集市民意见  四、立法机构的审议  五、实施结果与评价  第二节 关于向美国沿海水域倾倒垃圾的研究(定量)  一、问题产生的背景  二、相关要素与约束条件分析  三、建立数学模型  四、对数学问题求解  前言:  人们对这样的事实已达到共识:一个国家与地区能否在各种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实行有效管理的水平。公共政策是政府行为的直接产品,其本质是要对全社会的利益做有权威的分配。随着公共行政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公共政策分析的地位愈来愈显得突出。人们不仅关心政府政策是如何制定的,而且更关心政策是如何执行的,以及如何评价政策的实施效果等等。60年代,美国政府中的许多机构,广泛运用系统分析技术,研究各类公共政策问题,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60年代后期,美国公众对战争、贫困、犯罪等社会问题所给予的特别关注,进一步推动了公共政策分析的发展。公共政策  书摘:  书摘  利益选择。政府对利益的分配,不是任意的,无的放矢的。作为公共权力的占有者,政府把利益分配给谁,首先来自于政治统治的目的。在阶级社会里,无论何种社会、何种政府,它们所制定的公共政策,都必须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因此,政府要选择那些与政府的价值取向一致的社会群体利益,作为分配对象。毫无疑问,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里,其政策从根本上讲自然是为少数剥削者的利益而制定的,它与剥削阶级的价值取向一致。而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国家中,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是要维护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的。  不过,这中间有种认识需要澄清:作为社会总代表的各级政府,除了全社会的利益之外,有没有自身的利益?人们愈来愈清楚地认识到,在市场经济下,政府也是多元利益主体之一,也要寻求自身的最大利益。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行为组织,政府是由若干成员组成的,每个成员的利益以及他们的总体利益是借政府的机构来实现的。所以制定什么样的政策,政府首先是选择利益,选择那些与社会整体利益一致的方面,也选择那些与政府自身最大利益相一致的方面。这种人为、主观的选择特征,必然使公共政策在分配社会利益时带有明显的倾向性。比如,少数政府官员偏袒某些利益群体,经常给予这些利益群体“优惠政策”,使得他们从政策中获得更多的利益。明白了这一点,就容易理解为什么我们有时也会出现事与愿违的公共政策。然而无产阶级政权与一切剥削阶级政权的本质差别在于,无产阶级政党能勇于修改或中止一切不利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公共政策。  利益综合。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尔斯认为,所谓社会是为获取共同利益组成的协同事业体,因而各社会成员在通过建立社会及其相互协作以增加利益这点上,具有互相一致的利害关系。至于社会总体所获得的利益,如何向每一个社会成员进行分配,却构成了人与人之间表现在利害关系上的相互对立的态势。山所以政府在向社会各成员分配利益时,除了考虑到社会的整体利益与政府的自身利益之外,还要充分想到社会各成员之间的利益相关性。  政策本身所反映的利益关系,是通过社会问题表现出来的。社会上,人们已获得的利益和想要得到的利益之间总是存在着差距,因而由利益差距所形成的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的矛盾总是客观存在的。为解决由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所产生的矛盾,持有不同利益的政策制定者会提出或制定出不同的政策,引导有关组织和个人采取不同的

到网上查查或咨询一下出版社

第一节 学科名称梳理 1、哪些因素推动和促进了公共政策学的面世?(1)产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2)哲学思想的进步和一系列社会、人文科学的诞生和发展;(3)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4)、决策科学的形成;(5)行为科学的诞生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6)凯恩斯主义的出台与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推动和促成了公共政策学的面世。 2、政策科学的创始人是谁?美国德斯坦福大学教授伊斯顿。罗斯威尔。第二代掌门人是叶海卡。德洛尔 3、政策分析的概念最早由谁提出?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林德布洛姆。 第二节 学科形成以前的政策研究 1、中国古代政策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2)以民为本,政在得民的政策原则;(3)惠民、养民、富民的政策传统。(4)重农抑商的政策主张;(5)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政策倾向;(6)无为而治的政策构想。 我国古代有两本与政策研究有关的著作:1、《战国策》;2、《智囊补》冯梦龙著,整理政策案例1238例; 2、中国古代出现发达的政策研究的原因:(1)古代王朝更迭,宗教不能充分解释;而孔孟之道主张从为政得失上去解释执政合法性的获得与丧失,这就使得统治者从维护王朝统治着想去重视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甚至在机构和制度上作一定安排;(2)古代先秦时期就形成“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到隋唐时期又形成科举制,这种制度安排成为中国古代的读书人热心于观察和分析政策的强大动力。 3、欧洲何时出现政策分析人才?欧洲中世纪的中期和晚期。 4、为何古代没有出现公共政策学?(1)人们有关政府政策的知识、思想和观点大多是对政策结果所作的观察和分析,而不是对政策过程所作的观察和分析。(2)古代有关政府政策的情况、思想和观点,通常是个人直观体验的产物,而且对政策解释往往是从权威、伦理、哲学的原则。 5、学科诞生前的理论和方法论准备(1)产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急速进步,为人们从经验和定量方面研究公共政策提供了新的条件和手段。(2)哲学思想的进步和一系列社会、人文学科的诞生和发展,为公共政策学研究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 6、亚当?斯密对政策研究的贡献主要有哪些?(1)对当时的政策——提出了一整套理论和经济政策。(2)对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国家——有关政府和市场的理论为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提供了基本的政策理念,界定了政策的范围和方向。(3)对政策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他提出了经济人的假设。对后来的理性选择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有影响,并间接影响到现代的政策分析。 7、克劳塞维茨对政策研究有哪些贡献?(1)提出了系统的战略决策思想,设定了战略、策略与战术之间的关系,为“政策链”、“政策群”概念的形成提供了基础。(2)将战略要素分为精神要素、物质要素、地理要素和统计要素,这一战略要素分析为政策研究中的因素分析提供了典范。(3)强调战略决策必须根据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为公共决策如何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8、马克思对政策研究有哪些贡献?(1)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战略、策略、基本政策等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指导。(2)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为政策研究从注重政策结果到注重政策过程的转变指明了方向。(3)历史唯物论有助于更加准确地掌握政策的本质,更加深入地认识政策系统与环境之间、政策过程诸环节之间的本质关系等问题。 9、马克斯?韦伯对政策研究有哪些贡献?(1)主张对社会政治现象进行文化解释,对后行为主义时期政策研究中倡导的价值分析有显著的影响。(2)认为人的行动或社会行动包含着动机和目标两大基本因素。这一主张对于公共政策学中的政策评估具有指导意义。(3)提出了官僚制的决策模型。(4)在社会科学方法论上提出了理想类型和价值无涉。理想类型的提出为认识现实提供了中介手段。价值无涉为公共政策学提供了一种方法论的指导。 第三节 公共政策学的产生(第一阶段、50年代) 1、学科形成的时间和历史条件时间-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历史条件-(1)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奠定了公共政策学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三论提供的思维方法的特点是系统性、动态性和最优化。它提供的基本方法是:系统的方法;信息的方法;反馈的方法;功能模拟的方法)(2)决策科学的形成。其取得的成果直接成为公共政策学的内容。(3)行为科学的形成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是公共政策学产生的催化剂。(4)凯恩斯主义的出台和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使得公共政策学研究的必要性迅速增加。 2、学科诞生过程(代表人物和著作)勒纳和拉斯韦尔:《政策科学:视野和方法的近期发展》(1951)——公共政策学的开山之作。拉斯韦尔(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对公共政策学的界定:(1)以民主政治体制为前提;(2)哲学基础是逻辑实证主义;(3)对于时间和空间都极其敏感;(4)具有跨学科的特点;(5)须和政府官员共同研究;(6)以社会变迁和发展为对象,以动态模型为核心。 第四节 公共政策学的发展(第二阶段、60年代) 1、德洛尔对拉斯韦尔的批判:(1)偏重于方法论和忽视政策内容的研究;(2)片面强调运用纯科学的方法,而忽视了政策过程与自然过程的差别,以及各种政策问题在性质上的相互差别;(3)片面追求理性化和计量方法,而实际上有大量政策问题包含着价值判断,或者无法进行定量分析。 2、德洛尔对公共政策学的贡献:(1)分析了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在学科建设上存在的误区;(2)肯定了管理科学和决策科学研究中使用的系统群研究方法,并主张将其引入公共政策学;(3)提出并界定了“总体政策”、“超政策”和“政策系统”的概念;(4)强调公共政策学的跨学科性和实践性。 3、公共政策学在其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取得了哪些成就?(1)方法论的多样化——行为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结束;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在公共政策学中的运用继续受到关注;公共选择方法论崭露头角;博弈论成为公共政策分析中的重要方法;个案研究受到重视。(2)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转变——重点由原来的政策制定转向政策执行、评估和终结。(3)对政策过程中的价值因素和伦理因素的作用给予了重视。(4)公共政策比较研究开始起步。 4、公共选择理论(35)创始人是布坎南。该理论假定理性人为经济人,并以此为起点研究集体决策;其研究范围包括国家、政府、教育、环保等政治和政策问题。 5、公共政策学的近期发展(第三阶段、90年以来)(1)课题选择的新取向——伦理取向;管理取向;政府改革取向。(2)方法论的非科学化——以主观的研究方法(研究决策者主观的思维方式或倾向的)取代客观的研究方法(寻求客观真理)。(3)公共政策学的建制化——学会、专业研究机构以及专业和课程的建立。 6、公共政策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公共政策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中国应运而生。 7、1983年孟繁森在《理论研讨》杂志第七期上呼吁“建立一门研究党和国家生命的科学-政策学。 8、1984年李铁映在《哲学研究》第四期发表《决策研究论文》指出决策须由硬结构和软结构组成。 9、1997年初北京大学建立公共政策研究所,宁骚教授任所长,这是全国高校系统中第一个公共政策研究所。

中国公共政策分析杂志官网下载网址

1.[美]卡尔·帕顿、大卫·沙维奇著 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 孙兰英等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 2.[美]威廉·N·邓恩著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 谢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美]戴维·L·韦默、艾丹·R维宁 政策分析:理论与实践 上海译文出版社, 4.[美]托马斯·戴伊.理解公共政策.彭勃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5.[美]托马斯·戴伊.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鞠方安、吴忧译,北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6.[美]约翰·W·金登.议程、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7.[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著.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孙柏英译,北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8.[美]彼得罗西、霍华德·弗里曼、马克·李普希著.项目评估——方法与技术.邱泽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9.[美]弗兰克·费希尔 公共政策评估 吴爱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0.[美]保罗A萨巴蒂尔编 政策过程理论.彭宗超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1.[澳]迈克尔·豪利特、M·拉米什著.公共政策研究:政策循环与政策子系统.庞诗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2.[美]米切尔·黑尧.现代国家的政策过程.赵成根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13.[美]海伦·英格兰姆、斯蒂文·R·史密斯.新公共政策.钟振明等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14.[美]B·盖伊·彼得斯等主编.公共决策工具:对公共管理工具德评价.顾建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5.[美]德博拉·斯通著.决策悖论:政治决策中的艺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6.[美]拉雷·N·格斯顿著 公共政策的制定:程序和原理朱子文译,重庆出版社,2001. 17.[美]查尔斯·E·林德布洛姆著 政策制定过程 朱国斌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18.[美]詹姆斯·E·安德森著 公共决策 唐亮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 19.[美]R·M·克朗著 系统分析与政策科学 陈东威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美]史蒂文·凯尔曼著 制定公共政策 商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1.[美]叶海卡·德洛尔著 逆境中的政策制定 王满传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 22.[美]布坎南著 自由、市场和国家 吴良健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23.[美]曼瑟尔·奥尔森著 集体行动的逻辑 陈郁等译 上海三联书店, 24.[美]肯尼思·约瑟夫·阿罗著 社会选择:个性与多准则陈晓敏、孟岳良译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5.[美]杰伊·M·沙夫里茨等编 公共政策经典(原版影印)北京大学出版社, 26.[韩]吴锡泓、金荣秤编著政策学的主要理论 复旦大学出版社, 27.Michalel Morgan,Matin Rein Robert EGoodin(),The Oxford Handbook of Public P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

同问一下

可以联系东财书店邮购。

  • 索引序列
  • 中国公共政策分析2007年版期刊目录下载
  • 中国公共政策分析2007年版期刊目录查询
  • 中国公共政策分析杂志官网下载
  • 中国公共政策分析杂志官网下载安装
  • 中国公共政策分析杂志官网下载网址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