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华医院感染杂志多重耐药

中华医院感染杂志多重耐药

发布时间:

中华医院感染杂志多重耐药

多重耐药菌是指有多重耐药性的病原菌。可以翻译成多药耐药性、多重耐药性、其定义为一种微生物对三类(比如氨基糖苷类、红霉素、B-内酰胺类)或三类以上抗生素同时耐药,而不是同一类三种。P-resisitence成为泛耐菌株,对几乎所有类抗菌素耐药。比如泛耐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青霉素、头孢菌素、碳氢酶系、四环素类、氟奎诺酮及磺胺类等耐药。

多重耐药菌监测方案 一、 多重耐药菌(MDRO) 主要时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常见的有耐甲氧金黄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光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稀类抗菌药物肠杆菌(CRE),耐碳青霉稀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S),多重耐药/泛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 二、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一) 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 临床科室特别是新生儿。血液科病房,呼吸科病房,神经科病房等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重点科室,要配备足够的洗手设施和速干手消毒液,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以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必须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1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 2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和侵入性操作前后 3接触患者使用的物品或处理患者分泌物,排泄物后 4摘手套后 (二)1应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实施隔离措施,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者或定植者安置在同一房间,隔离病房不足时才考虑进行床边隔离不能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当感染者较多时,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 2放置隔离病房,应在门上悬挂接触隔离标识,控制无关 人员进入,进行床边隔离时,在床头卡上粘贴接触隔离标识,以提醒医务人员以及家属采取床边隔离措施 3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应先诊疗护理 其它病人,将高度疑似和MDRO感染病人的诊疗护理操作安排在最后进行 4应尽量减少与感染者或定植者相接触的医务人员数量, 最好限制每班诊疗病人者为医生,护士各一人,所有诊疗尽可能由专人完成,包括标本的采集 5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要求,严格 执行无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或延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6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 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导尿放置引流管等侵入性操作时,应当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 7在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患者的伤口,溃烂 面,粘膜,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与病人或其环境有大面积接触或病人有大便失禁等情况时,需要加穿隔离衣,离开病人床旁或房间时,须把防护用品脱下,并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 8对于直接接触患者的诊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血压计, 听诊器,体温表,输液架)等应专人专用及时消毒,其它不能专人的物品(如轮椅,担架)在每次使用后必须消毒 9对医务人员和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 (如心电监护仪,呼吸机,微量输液泵等医疗仪器的面板或旋钮表面。计算机键盘和鼠标,电话,患者床栏,门把手,水龙头开关等)应当每天进行擦拭消毒,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立即系哦阿杜,抹布等用具应专用,使用过的抹布,拖布等必须消毒处理 10锐器放置在锐器盒中,其余医疗飞舞均放置在黄色垃 圾袋中按医疗废物处置 11感染者或携带者应隔离至连续3各标本(每次间隔>24 小时)培养均阴性,方可解除隔离

多重耐药菌(multiple resistant bacteria)是指有多重耐药性的病原菌。Multiresistance可以翻译成多药耐药性、多重耐药性、其定义为一种微生物对三类(比如氨基糖苷类、红霉素、β-内酰胺类)或三类以上抗生素同时耐药,而不是同一类三种。P-resisitence成为泛耐菌株,对几乎所有类抗菌素耐药。比如泛耐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青霉素、头孢菌素、碳青霉烯 、四环素类、氟奎诺酮及磺胺类等耐药。多重耐药性(multiple resistance, MDR) 系指同时对多种常用抗微生物药物发生的耐药性,主要机制是外排膜泵基因突变,其次是外膜渗透性的改变和产生超广谱酶。最多见的是革兰阳性菌的MDR-TB和MDR-MRSA, 以及常在ICU中出现的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仅对青霉烯类敏感;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几乎对复方新诺明以外的全部抗菌药耐药。MDR的出现决定了联合用药的必然; MDR菌株的高频率出现,意味着抗微生物药物时代即将结束。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 多重耐药菌

感染与耐药杂志

[1]骆俊吴卫红徐晓刚林东昉朱德妹汪复耐亚胺培南革兰阴性杆菌产碳青霉烯酶研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7,30(5):510~[2]黄海辉张婴元吴菊芳修清玉周新黄绍光陆权王岱明汪复2001年至2003年上海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调查[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7,25(4):211~[3]林东昉徐晓刚张婴元毛红菊朱德妹赵建龙汪复细菌感染患者早期病原学分子诊断技术[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7,25(3):161~[4]骆俊沈继录徐晓刚胡付品朱德妹汪复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动杆菌的β内酰胺酶研究[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7,7(2):79~[5]王明贵汪复抗微生物药物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7,7(2):132~[6]汪复应加强细菌耐药性和耐药菌感染的研究力度[J]中华医学杂志,2006,86(9):579~[7]张婴元朱德妹胡付品吴湜汪复1990-2004年上海地区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变迁[J]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12~[8]毛红菊林东昉徐晓刚张宏莲张婴元汪复赵建龙利用基因芯片快速检测多种临床常见致病菌及其耐药性基因[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6,24(6):372~[9]骆俊朱德妹徐晓刚吴卫红王明贵张婴元汪复泛耐药弗劳地柠檬酸杆菌产β内酰胺酶及同源性[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6,24(5):291~[10]骆俊吴菊芳朱德妹李光辉张婴元汪复上海市华山医院血流感染患者的病原学和临床研究[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6,24(1):29~ [11]李光辉朱德妹张婴元汪复医院获得性细菌性脑膜炎120例次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3):270~[12]朱德妹汪复张婴元2005年上海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6,6(6):371~[13]汪复(执笔)2005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6,6(5):289~[14]王明贵JohnH.TranGeorgeA.Jacoby张婴元汪复DavidC.H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的质粒介导耐药[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6,6(4):217~[15]汪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当务之急[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6,4(5):1~[16]林东昉徐晓刚朱德妹汪复张婴元23SrRNA基因在常见病原菌鉴定中的应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1):79~[17]李光辉朱德妹张婴元汪复1995-2001年上海地区部分医院血培养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6):691~[18]汪复社区获得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5,5(6):376~[19]李光辉汪复重视与加强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5,5(4):193~[20]朱德妹汪复张婴元2004年上海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5,5(4):195~[21]汪复张婴元评《抗菌药新品种及合理应用的原则》[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5,5(1):53~[22]朱德妹汪复张婴元2003年上海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5,5(1):4~[23]汪复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几个问题[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5,5(1):1~[24]熊自忠朱德妹汪复张婴元CTX-M-14和CTX-M-24编码基因的检测及其功能表达[J]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7):1454~[25]徐晓刚林东昉朱德妹张婴元汪复常见致病菌23SrRNA基因片段序列分析及其应用初探[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4,22(5):293~[26]朱德妹汪复胡付品吴湜张婴元2002年上海地区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4,22(3):154~[27]徐晓刚林东昉朱德妹张婴元汪复23SrRNA基因在临床常见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2004,19(2):131~[28]胡付品朱德妹吴湜汪复张婴元三维试验法检测肠杆菌属细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AmpC酶[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4,4(5):283~[29]黄海辉吴菊芳张婴元修清玉周新黄绍光刘又宁周乐汪复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138例临床评价[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4,4(5):257~[30]李光辉朱德妹张婴元汪复上海地区部分医院血培养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4,4(4):193~[31]陈章景朱德妹张婴元胡付品吴浞汪复1995-2003年上海地区10992株不动杆菌属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和耐药性分析[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4,4(3):129~[32]李光辉张婴元陈楠周新修清玉沈爱娣吴培澄汪复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治疗细菌性感染214例的临床评价[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4,4(2):65~[33]汪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4,4(1):49~[34]朱德妹汪复吴湜胡付品张婴元革兰阳性球菌1914株耐药性监测[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4,4(1):1~[35]张婴元汪复提高我国抗感染治疗水平刻不容缓[J]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2):1027~[36]熊自忠朱德妹汪复张婴元肺炎克雷伯氏菌K99—1029中的ESBLs基因型分析[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3,28(2):96~[37]熊自忠朱德妹汪复张婴元CTX—M—12编码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序列分析[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3,21(2):110~[38]黄海辉张婴元黄绍光陆权周新修清玉王岱明吴卫红汪复上海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调查[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3,3(6):321~[39]汪复抗深部真菌感染药物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3,3(5):310~[40]施耀国张菁郁继诚郭蓓宁曹国英吴菊芳汪复张婴元加替沙星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3,3(5):264~[41]张婴元周乐朱德妹吴培澄李胜利郁继诚郭蓓宁胡付品吴湜吴卫红汪复加替沙星体外抗菌作用研究[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3,3(5):257~[42]熊自忠朱德妹汪复张婴元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中SHV型β内酰胺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3,3(4):194~[43]汪复重视和加强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3,3(4):193~[44]杨帆吴菊芳张婴元陈楠周新唐英春施毅周乐吴培澄汪复加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细菌性感染的多中心单盲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3,3(3):129~[45]李光辉张婴元汪复吴卫红陈楠郑丽叶周新曾丽英刘德梦施毅口服加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和尿路感染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3,3(2):71~[46]汪复朱德妹吴湜胡付品张婴元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变迁[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3,3(2):65~[47]汪复关注阿莫西林安全性[J]中国处方药,2003,(7):21~[48]汪复要重视细菌抗生素耐药机制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2,40(8):457~[49]吴菊芳汪复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J]上海医学,2002,25(6):321~[50]汪复朱德妹头孢哌酮—舒巴坦对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作用[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2,2(3):129~[51]汪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2,2(2):115~[52]汪复朱德妹等上海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01,81(1):17~[53]汪复上海地区细菌耐药性特点及其防治措施[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1,6(6):359~[54]吴菊芳张婴元汪复称慧英黄仁甫周柱华尔铨张林宝夏锡荣黄远成口服安美汀片10010例不良反应观察[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1,1(3):147~[55]张婴元徐艳吴菊芳花天放周柱颜式可郑丽叶吴卫红汪复美罗培南的临床评价[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1,1(3):137~[56]熊自忠朱德妹胡付品吴湜张婴元汪复上海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实验和临床研究[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1,1(3):150~[57]施耀国张婴元张菁王子平郁继诚汪复抗菌药物在老年人的药代动力学[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1,1(1):3~[58]汪复新世纪感染领域面临的任务与挑战[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1,1(1):1~[59]杨帆张婴元LesleyMcGeeAvrilWasasKeithKlugman吴卫红周乐朱德妹汪复肺炎链球菌呼吸道感染分离株的耐药性[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1,1(1):13~[60]汪复朱德妹呼吸道感染患者及健康儿童中耐静霉素肺炎链球菌的调查[J]中华医学杂志,2000,80(10):749~[61]汪复产β—内酰胺酶耐药菌感染的防治策略[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0,18(3):149~[62]汪复革兰阴性杆菌对β—内酰胺类的耐药性及其防治[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0,18(3):207~[63]汪复1998年上海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华内科杂志,1999,38(11):729~[64]汪复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进展[J]中华内科杂志,1999,38(1):65~[65]张小林汪复临床分离的大肠杆菌敏感株和多重耐药株的主动外排系统[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9,31(1):67~[66]张小林汪复多重耐药大肠杆菌中的主动外排机制[J]中华传染病杂志,1999,17(2):85~[67]汪复革兰阳性细菌的耐药机制及其治疗对策[J]中华医学杂志,1998,78(3):236~[68]汪复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治疗进展[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8,19(2):123~[69]张小林汪复多重耐药大肠杆菌外膜屏障机制的研究[J]中华传染病杂志,1998,16(4):195~[70]张小林汪复抗菌药物对肠道大肠杆菌耐药性的影响[J]中华传染病杂志,1998,16(1):52~[71]吴菊芳汪复口服青霉素V10045例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新药杂志,1998,7(5):363~[72]朱德妹汪复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基糖苷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J]中华传染病杂志,1997,15(3):125~[73]汪复免疫缺陷者感染的抗菌药物治疗[J]医学综述,1996,2(10):515~[74]汪复细菌耐药机理和耐药性变迁[J]中华内科杂志,1989,28(11):691~

Advances in Microbiology 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感染与耐药杂志官网

世界卫生组织正在就一组致命细菌发出警告:最近,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首批“优先病原体”。该组织表示对人类健康构成最大威胁的是抗生素耐药细菌。世卫组织说:“该清单分为三类:关键,高级和中等优先级。三种病原体使其成为关键优先群体。这些细菌耐多种抗生素,对医院和养老院的人构成高风险”。根据世卫组织,多重耐药细菌,有时被称为“超级细菌”,是一个关键的优先事项,因为这些细菌的感染可能是致命的。例如,根据世卫组织的数据,从一种耐多种药物的细菌(称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人,比以非耐药形式感染相同感染者的死亡率高 64%。列表中所有三种病原体都对一组称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有抗性。这些抗生素有时被称为“最后手段”药物,因为如果他们不工作,很少选择留下。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布隆伯格公共卫生学院传染病流行病学教授 Kenrad Nelson 博士说:“世卫组织采取这一行动非常重要,因为随着旅行和现在的广泛传播,抗生素耐药性生物体将很快到达世界各地”。纳尔逊没有参与编制世卫组织的名单。纳尔逊告诉活科学家门,总的来说,世卫组织的名单是好的”。然而,他指出,他会把病原体艰难梭菌列入名单。他说:“C diff 可以发生在接受抗生素的患者,并且难以治疗和完全摆脱”。这里是世界卫生组织担心的三大细菌:碳青霉烯抗性鲍氏不动杆菌根据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这种细菌可引起肺炎,严重的血液感染和其他病症。CDC 说:“鲍氏不动杆菌主要在住院的患者中。它通过人对人接触或与受污染的表面接触传播”。虽然病原体对健康人群不构成大的威胁,但对于免疫系统或慢性疾病受损的患者来说,这是非常危险的。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鲍曼不动杆菌的爆发通常发生在医院环境中,例如重症监护病房(ICU)或患病患者的长期保健设施,例如养老院。目前尚不清楚这种病原体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有多常见。然而,根据 WHO,根据估计,鲍氏不动杆菌在欧洲和美国的 ICU 中导致 2?10%的多重耐药性细菌感染。碳青霉烯抗性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最常发生在医院。对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患者,手术后的肺炎或感染可能变得非常危险,甚至危及生命。但这些细菌也可以住在热水浴缸和游泳池,并已被链接到严重的耳朵感染和皮肤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最常见于医院。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患者可能会通过接触呼吸机或导管,或通过手术伤口感染细菌。感染对那些免疫系统减弱的人是最危险的。CDC 估计,每年在美国的卫生保健机构中发生约 51,000 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这些感染中,超过 6,000 种来自多重耐药形式的细菌。 CDC 说:“美国每年约有 400 例死亡与这种感染有关”。碳青霉烯抗性肠杆菌科CDC 说:“具有碳青霉烯抗性肠杆菌科(CRE)的感染通常发生在医院或长期保健场所”。根据 CDC,与鲍氏不动杆菌相似,CRE 通常不会对健康人造成危险,相反,它对于免疫系统受损的人是最危险的。CDC 说:“CRE 可以通过人对人接触或通过医疗设备(如呼吸机)传播”。2015 年在“JAMA”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 CRE 在美国每 100,000 人中约有 3 人。在所研究的 599 例患者中,51 例死亡。其他关于细菌在

【摘要】 目的 了解泌尿系统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现状及其耐药性。 方法 采用NCCLS制订的方法和标准测定从泌尿系统感染标本中分离的28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通过WHONET-3统计分析。 结果 本组MRSA占同期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6%,其中以肾盂引流液、血液和伤口分泌物分离的MRSA比例较高。全部MRSA均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和苯唑西林耐药;对第一、二、三代头孢类抗生素、氨基糖甙类和新型喹诺酮类抗生素均有程度不同的耐药,仅万古霉素和伊米配能对其仍敏感。 结论 对严重MRSA感染应在药敏试验指导下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 A study on the 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infection of the urinary system DU Guanghui,ZHANG Yongshang,SUN Ziyong,et Department of Urology,Tongji Hospital,Tongji Medical University,Wuhan 430030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urinary infection caused by 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s) Methods 282 strains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causing urinary infection were analysed using the method and standard of the National Committee of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NCCLS) Results MRSA was isolated in 6% of the cases,the occurrence being the highest in renal pelvis drain,blood sample and wound All MRSA were resistant to penicillin and many of them to All the MRSA were sensitive to vancomycin and Conclusions In the treatment of MRSA infection,sensitive antiobiotics should be selected with the guidance of drug sensitivity 【Key words】 Urinary infection,Staphylococcus aureus,Drug resistance 高效广谱抗菌药物使大多数革兰氏阴性杆菌得到有效控制,而葡萄球菌特别是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加,成为包括泌尿系统在内的各种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1-4〕。由于MRSA对多种抗菌药物呈现高度耐药,其感染的治疗常常十分困难。在临床工作中,重视MRSA的检测和耐药性的测定,对于泌尿系统感染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们对185株MRSA的分离和耐药性测定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菌株来源 菌株来源于1995年11月~1997年12月间在武汉市13家大中型医院连续收集的住院和门诊病人临床标本,来自泌尿男生殖系统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标本包括尿液、前列腺液、肾盂引流液、与泌尿系统感染有关的菌血症者的血液和泌尿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时的分泌物。共分离出致病菌2 012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82株。同一患者相同菌株只收一次,均经常规方法鉴定。 二、药敏试验方法 药敏试验的操作方法和结果的判断均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1993年12月版制订的纸片扩散法进行〔5〕,所测试的17种抗菌药物中,16种药敏纸片为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产品,头孢西丁纸片采用美国BBL公司产品。 三、质控菌株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为药敏试验质控菌株,并作为β-内酰胺酶阴性,对甲氧西林敏感的对照株。 四、MRSA的鉴定 根据NCCLS标准,于M-H琼脂中加入NaCl使之浓度达4%,将菌液涂抹于此高盐M-H琼脂培养基上,作苯唑青霉素药敏试验,孵育温度35℃,时间24小时。按NCCLS的解释标准,凡对苯唑青霉素耐药者判定为MRSA。 五、数据分析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细菌耐药性监测网软件(WHONET-3)进行统计分析。 结 果 一、MRSA的检出率和标本分布 本组所分离的185株MRSA占同期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数的6%。其标本分布见表1。表1 MRSA的标本分布 标 本 金葡菌株 MRSA株 检出率(%) 尿液 47 17 2 前列腺液 32 11 4 伤口分泌物 152 116 3 肾盂引流液 34 28 4 血液 17 13 5 合计 282 185 6 二、MRSA对17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本组185株MRSA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和苯唑青霉素呈100%耐药。对其它第一、二、三代头孢类抗生素,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和新型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也有很多的耐药菌株。仅万古霉素和伊米配能对所有的MRSA仍然敏感。在对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ethicillin-susceptible staphylococcus aureus,MSSA),除了对青霉素和氨苄青霉素普遍有较高的耐药性外,对其它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明显降低(表2)。 表2 MRSA和MSSA对17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比较抗菌药物 耐药率 MRSA(%) MSSA(%) 青霉素G 100 88 氨苄青霉素 100 89 氨苄西林/舒巴坦 23 0 苯唑西林 100 0 哌拉西林 77 43 头孢唑林 27 0 头孢呋新 36 1 头孢噻圬 32 1 头孢三嗪 50 5 头孢哌酮 32 1 头孢他定 82 16 伊米配能 0 0 头孢西丁 32 2 庆大霉素 50 8 丁氨卡那 23 3 环丙沙星 59 27 万古霉素 0 0 讨 论 一、MRSA的分离检出率 自1961年英国的Jevons报道了第一例MRSA感染后,世界各地报道的MRSA菌株不断增多。80年代以来,国内外临床分离的MRSA一般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20%~50%,近几年有增高趋势,某些综合性大医院高达80%以上〔4,6,9〕。本组资料中MRSA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比例为6%。其中以来源于肾盂引流液、血液和伤口分泌物的分离株MRSA比例较高。一般认为,MRSA感染率逐年上升的原因与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广泛应用有关。第三代头孢菌素对革兰氏阴性杆菌和革兰氏阳性球菌均有强大作用,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较弱,导致MRSA的检出率明显升高〔7〕。 二、MRSA的耐药特点 MRSA致病性强,是引起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由于其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在治疗上十分棘手,因此受到普遍重视。本组资料显示,MRSA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和苯唑青霉素高度耐药,对哌拉西林、头孢三嗪和头孢他定等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也很高。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被认为对MRSA有一定作用,如丁氨卡那的耐药率较低,但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作用机理与β-内酰胺类及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有所不同,它是抑制DNA螺旋酶阻止DNA超螺旋形成,影响DNA功能导致细菌死亡。早期的文献报道中喹诺酮类对MRSA具有较好疗效,但随着该类药物的广泛应用,其耐药率也急剧上升,本组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达59%。 对MRSA的耐药机理已有较深入的研究〔8〕。MRSA通过质粒介导产生大量β-内酰胺酶,使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失活,使细菌表现出耐药性,应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可使这种菌株重新转变为对β-内酰胺类敏感菌株。MRSA耐药的另一机制是染色体介导的固有耐药性,MRSA染色体上的mecA基因编码产生一种特异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2’,(penicillin-binding protein 2'),它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亲和力低,并能取代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高亲和力的PBP2和PBP3的功能,维持细胞壁的继续合成。MRSA对环丙沙星的耐药机理目前仍不完全清楚,可能与染色体突变有关,且其耐药呈明显交叉性,对其它喹诺酮类亦耐药。 三、MRSA感染的治疗 本组结果显示,万古霉素和伊米配能对MRSA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可作为全身和深部MRSA感染的首选用药,此与文献报道一致〔3,4,6〕。对MRSA严重感染,应在药敏试验指导下单独使用万古霉素或与其它抗生素联合应用。其它对MRSA有效的抗生素有壁霉素(teicoplanin)、利福平、磷霉素(fostomycin)、伊米配能、头孢唑林及丁氨卡那。 在发生局部伤口MRSA感染时,应选用多种敏感的外用抗菌药物交替使用,如利福平、碘伏、百多邦(Mupirocin)等〔3,4,9〕。国外文献较多推荐百多邦作为治疗伤口MRSA感染的外用药。国内有报道认为溶葡萄球菌酶(lysostaphin)能特异地溶解金黄色葡萄球菌,动物试验和临床应用均显示良好的抗MRSA作用。 (参加单位: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协和医院,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第二医院,武汉市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医院、儿童医院,武钢第一、第二医院,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解放军第一六一医院,对以上单位的协作表示感谢) 本课题受卫生部国际合作交流中心默沙东科研基金资助 参考文献 1 Brumfitt W,Hamilton-Miller J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N Engl J Med,1989,320∶1188- 2 Brumfitt W,Hamilton-Miller JThe world-wide problem of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Drugs Exptl Clin R1990,16∶205- 3 戴立人,向友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内感染及其监测中华医学杂志,1992,72∶465- 4 张杏怡,何礼贤,胡必然,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6,6∶114- 5 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Approved disksusceptibility 5th Pennsylvania:NCCLS, 6 李胜利,张婴元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的研究进展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8,8∶62- 7 Stamm AM,Long MN,Belcher BHigher overall nosocomial infection rate because of increased attack rate of MRSAAm J Infect Control,1993,21∶70- 8 De Lancastre H,Sa Figueiredo AM,Urban C,et Multiple mechanisms of methicillin resistance and improved methods for detection in clinical isolates of staphylococcus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1991,35∶632- 9 韩一平,郇京宁,王靖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和治疗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5,5∶65-(收稿:1998-08-20)

感染与耐药杂志投稿

1 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诊断研究:包括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病原;2 抗感染新药临床评价;3 细菌耐药性监测、细菌耐药机制研究;4 医院感染防治;5 抗感染药体外、体内药效学研究;6 抗感染药临床药动学研究;7 抗感染药药理、毒理实验研究;8 感染性疾病诊治临床经验、病例分析、个案报道等。

中华医院感染病杂志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美国医学杂志》美国ISSN:0002-9343,1910年创刊,全年18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388。刊载临床研究原始论文和初见病例报告、评论。兼及临床病理学高级学术会议探讨医学、科学与社会问题的文章和编辑部短评。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美国预防医学杂志》美国ISSN:0749-3797,1984年创刊,全年8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167。刊载预防医学基础和应用研究论文。涉及的学科包括流行病学、遗传学、营养学、毒理学和社会科学;应用的领域包括卫生管理、传染病防治、职业医学、环境卫生、航空航天医学、老年病、母婴保健、计划生育等。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urgery《美国外科学杂志》美国ISSN:0002-9610,1890年创刊,全年12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924。历史悠久的著名外科权威专业性学术期刊,由美国六家主要外科医学会合办,专载普通外科临床与实验研究论文,介绍手术技术、外科手术、步骤、设备和器械。主要栏目有论著、方法探讨、外科教育、简短报告、评论等Archives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老年医学与老年病学集刊》爱尔兰ISSN:0167-4943,1982年创刊,全年6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760。刊载实验老年医学和临床老年病学以及老年社会研究等方面的论述。Archives of Medical Research《医学研究档案》墨西哥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信息咨询部编 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期刊投稿指南 14ISSN:0188-4409,1970年创刊,全年6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382。2004年起由Instituto Mexicano del Seguro Social, Oficina de Bibliotecas y Divulgacion,MEXICO 出版,发表生物医学研究方面的原始论文和报道。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生物医学与药物疗法》法国ISSN:0753-3322,1947年创刊,全年10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信息咨询部编 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期刊投稿指南 21年影响因子069。刊载生物医学和药物疗法,包括与之相关的生化、内科、药学、外科、生物物理、免疫、血液、神经与内分泌等方面的研究论文、评论和札记。Clinica Chimica Acta《临床化学学报》荷兰ISSN: 0009-8981, 1956年创刊,全年24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149。刊载临床化学和医学生物化学,包括化学、生物化学、免疫化学技术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论文、简报、技术札记,以及学术动态报道。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欧洲放射学杂志》爱尔兰ISSN:0720-048X,1981年创刊,全年12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E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888,2005年EI收录245篇。刊载研究放射及医学影像技术应用与实践方面的论文、评论、病例报告,涉及X射线、CT、磁共振、超声波及其它先进影像技术和设备。Integrative Medicine《综合医学》美国ISSN:1096-2190,1998年创刊,全年4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主要刊载营养补充剂、植物药、饮食、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论文ITBM-RBM News《欧洲生物医学技术杂志-新闻》法国ISSN:1297-9570,全年6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2000年前刊名RBM-News,为刊载世界生物医学界学术活动及其新闻报道。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1、中华医学杂志2、第四军医大学学报3、第三军医大学学报4、第二军医大学学报5、第一军医大学学报(改名为:南方医科大学学报)6、解放军医学杂志7、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8、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9、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10、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1、中国现代医学杂志12、复旦学报医学版13、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14、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15、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16、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17、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18、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广东医学20、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2、上海医学23、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4、江苏医药25、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6、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7、实用医学杂志28、山东医药29、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30、重庆医学31、重庆医科大学学报32、天津医药33、安徽医科大学学报34、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35、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36、首都医科大学学报37、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1、中国公共卫生2、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3、中华流行病学杂志4、卫生研究5、营养学报6、中华预防医学杂志7、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8、中华医院管理杂志9、环境与健康杂志10、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1、中国卫生统计12、中国工业医学杂志13、中国职业医学14、环境与职业医学15、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6、中国卫生经济17、毒理学杂志18、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19、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现代预防医学21、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2、中国妇幼保健23、中国学校卫生24、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5、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6、生殖与避孕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1、中草药2、中国中药杂志3、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4、中国针灸5、中成药6、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7、中药材8、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9、中药药理与临床10、中华中医药杂志11、针刺研究12、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3、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4、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5、辽宁中医杂志16、时珍国医国药17、中医杂志18、新中医19、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中国天然药物基础医学类核心期刊1、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中华微生物和免疫学杂志3、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4、解剖学报5、中国免疫学杂志6、免疫学杂志7、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8、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9、生理学报10、解剖学杂志11、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2、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13、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改名为: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14、生理科学进展15、中华病理学杂志16、神经解剖学杂志17、现代免疫学18、病毒学报19、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1、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改名为:国际免疫学杂志)22、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3、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4、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改名为: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5、基础医学与临床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1、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中国医学影像技术3、中国临床康复(改名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4、中华检验医学杂志5、中国超声医学杂志6、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7、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8、中华护理杂志9、临床检验杂志10、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1、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2、中国急救医学13、检验医学14、中华急诊医学杂志15、中国全科医学16、中国实用护理杂志17、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18、中国输血杂志19、中国实验诊断学20、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1、护士进修杂志内科学类核心期刊1、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中华内科杂志3、中华心血管病杂志4、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5、中华血液学杂志6、中华肝脏病杂志7、中华消化杂志8、中国地方病学杂志9、中华肾脏病杂志10、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1、中华糖尿病杂志(改名为:中国糖尿病杂志)12、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3、中华传染病杂志14、中华风湿病学杂志15、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6、中国动脉硬化杂志17、中国循环杂志18、高血压杂志(改名为:中华高血压杂志)19、中国老年病杂志20、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1、中国内镜杂志22、肠外与肠内营养23、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4、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中华牌杂志是国内医学杂志中有重要影响的一类期刊,有两种主办单位的统称为中华牌,一类是中华医学会主办的系列期刊,比如中华内科杂志,另外一类是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系列期刊,比如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从名字上无法辨别,只有通过主办单位来判断。中华牌有医学会的直管杂志也有地方医学会的分管杂志,通过从业20年的观察,有一些地方性的中华牌杂志在细分专业中有重要的影响力,且录用率高,见刊快,在晋升职称时,如果能通过中华牌杂志的助力,评审胜算要大很多,且可以作为自己的终身代表作品

医学学术期刊的种类有数千种之多,主要包括三个等级,中文核心期刊,科技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很多省份会划分自己的一类,二类期刊标准,核心期刊大概就有1000多种,其中中文核心200多个,科技核心900多个,学术期刊又根据医学的分类细分为很多类别,比如护理的有中华现代护理杂志,泌尿外科有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其它专业亦是如此,发表一篇跟专业相关的医学论文,可以适当提高职称晋升几率,具体的也可以跟专业机构咨询,希望能为您提供到帮助

  • 索引序列
  • 中华医院感染杂志多重耐药
  • 感染与耐药杂志
  • 感染与耐药杂志官网
  • 感染与耐药杂志投稿
  • 中华医院感染病杂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