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什么是微电子技术的核心是现代电子技术的基础

什么是微电子技术的核心是现代电子技术的基础

发布时间:

什么是微电子技术的核心是现代电子技术的基础

集成电路或集成系统的设计与制造

集成电路。。哪有那么麻烦啊 ,,考试就填这个就可以了。。。

B: 集成电路技术

微电子也就是集成电路,它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一门前沿学科。把微电子说得更通俗一点,它不过就是电子的一种实现方式,即用半导体的方法让电子设备“微小”。不过,微电子不微,微电子技术涉及的面非常广泛,从半导体材料,半导体工艺,到半导体器件,单元电路,乃至于各种类型集成电路的设计和制造,都是微电子学科覆盖的范围。

什么是微电子技术的核心是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基础

微电子也就是集成电路,它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一门前沿学科。把微电子说得更通俗一点,它不过就是电子的一种实现方式,即用半导体的方法让电子设备“微小”。不过,微电子不微,微电子技术涉及的面非常广泛,从半导体材料,半导体工艺,到半导体器件,单元电路,乃至于各种类型集成电路的设计和制造,都是微电子学科覆盖的范围。

一般认为,高技术包括六大技术领域,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其中生物技术将成为21世纪技术的核心,信息技术将成为21世纪技术的前导,新材料技术将成为21世纪技术的支柱,空间技术将成为21世纪技术的外向延伸,海洋技术将成为21世纪技术的内向拓展。

现代信息技术是以电子技术,尤其是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以通信技术为支柱,以信息技术应用为目的的科学技术,,,所以这个问题是对的

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微电子技术等。信息技术的主要特征是传递性,共享性,依附性和可处理性,价值相对性,时效性,真伪性

微电子技术是现代军事技术的核心和基础

军用微电子技术被称为武器装备“心脏”的军用微电子技术,是现代军事技术的核心和基础,其广泛应用于雷达、计算机、通信设备、导航设备、火控系统、制导设备和电子对抗设备等各类军用设备上。在现代高科技武器装备中,微电子装备的费用已占武器成本的一半以上。从近期发生的几场局部战争看,军用电子技术已从作战保障跃为作战手段,成为现代作战行动的先导,并贯穿于战争的全过程。国外的一些军事专家把电子技术比作为高科技武器的“保护神”,将其视为与精确制导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并列的高科技战争中的三大支柱之一。

其实就是能够抵抗战场的苛刻严厉环境,保证高可靠性的微电子技术,在微电子工艺流程和封装上进行改进,并且不计成本。一般在可靠性物理里讲的比较多。

微电子技术是现代军事技术的核心和基础对吗

现代信息技术是以电子技术,尤其是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以通信技术为支柱,以信息技术应用为目的的科学技术,,,所以这个问题是对的

军用微电子技术被称为武器装备“心脏”的军用微电子技术,是现代军事技术的核心和基础,其广泛应用于雷达、计算机、通信设备、导航设备、火控系统、制导设备和电子对抗设备等各类军用设备上。在现代高科技武器装备中,微电子装备的费用已占武器成本的一半以上。从近期发生的几场局部战争看,军用电子技术已从作战保障跃为作战手段,成为现代作战行动的先导,并贯穿于战争的全过程。国外的一些军事专家把电子技术比作为高科技武器的“保护神”,将其视为与精确制导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并列的高科技战争中的三大支柱之一。军用光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是光波段的电子技术。军用光电子技术是电子技术的发展和补充,它大大扩展了军用电子装备的功能和应用范围。20世纪50年代,硫化铅探测器被用于响尾蛇导弹,开创了军用光电子技术的先河。自从1960年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诞生之后,光电子技术几乎每年都有新的突破。激光测距、光电火控、光电制导、光电监视、预警、侦察、光纤通信等一系列军用光电子技术应运而生并被广泛应用,成为高科技武器装备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目前,光电子技术领域主要涉及光电子元器件及材料和光电子应用技术两个方面。光电子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从根本上讲,有赖于光电子元器件及其材料的技术突破和提高,同时,还有赖于一些配套技术,如制冷、光学薄膜、精密光学元件、封装等技术的配合。军用计算机技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军事上的需要,导致了电子计算机的产生。电子计算机从诞生到如今仅仅50多年,从采用电子管到大规模集成电路已做了四次重大更新。未来的计算机,本质上是一种高速自动化的信息处理系统,可以处理各种模式的信息,更完善地模拟人脑的功能。军用计算机及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仅成为现代军事科技、各种军事系统和武器系统研制开发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柱,而且是现代战争作战指挥、通信联络、后勤保障等诸多决定战争胜负关键因素的依靠和保证,并业已或正在对传统的军事理论和军事观念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侦察监视技术1905年5月,无线电侦察在日本和沙俄之间进行的一场战争中得到的实战应用,拉开了电子战的序幕,也使侦察监视手段进入电子信息时代。1911年10月,飞机第一次被用于空中侦察。1912年2月,照相机被第一次用于空中侦察。1926年,奥地利的劳里发明了可使用的雷达,此后雷达被大量应用于二次大战。到1961年1月,美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侦察卫星。60年代出现了预警机。1978年美国空军研制成功电子固态广角照相系统,出现了固态照相机。目前,侦察监视技术的应用范围主要包括预警与监视、战场情报侦察等技术。它所采用的侦察设备器材或系统,主要有雷达、电子探测器、红外探测器、激光探测器、可见光探测器、水声探测器等。军用通信网络技术19世纪30年代后,有线电和无线电通信相继问世,军事通信发生重大变革。20世纪初,陆军中装备了野战无线电通信,海军中有了舰对舰、岸对舰无线电通信。空军于1912年实现了空对地通信。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参战国使用埋地电缆与被覆线路传输电报、电话信号;有的参战国无线电配备到营一级指挥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了野战电话机、交换机、电传打字机、传真机和调幅、调频无线电台等通信设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军事通信技术有了重大发展,相继出现了散射通信、微波接力通信、卫星通信和光纤通信。60年代后,数据网和计算机网被用于军事通信,提高了通信保障的自动化水平与快速反应能力。80年代开始研究的综合业务数字网,在通信联络组织上,注重通信联络的整体保障,形成多手段、多方向的迂回通信。军用新材料技术材料是人类社会划时代的里程碑。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合成化学工业迅速发展,人们用人工的方法合成了塑料、橡胶和纤维等高分子材料,改变了单纯依赖自然恩赐的状况。20世纪中叶以来,在传统的陶瓷、玻璃、水泥等硅酸盐材料和传统的钢铁材料的基础上,又出现新一代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和特种功能材料,例如精细陶瓷材料,光导纤维材料,碳、硼纤维材料,金晶态金属材料,记忆合金材料等。这些新材料的出现,大大促进了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宇航工业和原子能工业的发展,使人类跨进了以微电子技术为中心的信息时代。军用新材料技术是新一代武器装备的物质基础,也是当今世界军事领域的关键技术。金属结构材料、陶瓷结构材料、高分子结构材料和复合材料等结构材料成为制约武器装备发展的瓶颈;隐身材料、防护材料、致密能源材料以及信息智能材料等功能材料成为热门的研究课题。近年来,还出现了结构材料功能化和功能材料结构化的趋势,并形成兼有多种功能的多功能材料。军用制造技术人类的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武器装备的大规模制造依赖于庞大的机械制造业,20世纪50年代以后,新的技术革命带来了自动化时代。机械制造由于采用了电子计算机和各种电子设备而进入了崭新的自动控制的发展阶段。60年代以来,机械制造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日益融为一体,机电一体化技术得到迅速发展。数控机床的大量使用,计算机等新技术的应用,使军事制造技术不断向高新技术方向发展。军用动力技术自从1937年英国研制成功涡轮喷气式发动机以后,军用飞机发动机便开始采用涡轮喷气式发动机。60年代后涡轮风扇式发动机研制成功以后,涡轮喷气式发动机又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目前,世界在役的军用飞机发动机以加力式涡轮风扇式发动机为主,涡轮喷气发动机只在有限的范围内应用。先进的综合式坦克装甲车辆推进系统主要在现有的动力装置(柴油机、燃气轮机等)、综合液力传动装置、被动式综合悬挂装置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提高部件的紧凑性及系统的综合性与紧凑性,得到高功率密度(体积功率密度)的整体式动力传动装置和重量轻、可靠性高的被动式综合行动装置或半主动式行动装置,实现电推进系统在车辆上的应用。以前,水面舰艇分别使用核动力、蒸汽动力装置、燃气轮机、柴油机,以及燃气轮机和柴油机按不同方式组合的各种联合动力装置。核潜艇动力装置绝大部分为加压水反应堆,少量采用液态金属反应堆。常规潜艇的动力装置,目前基本上都采用柴油机电力推进装置。军事航天技术军事航天技术的发展,已使战场从陆地、海上和空中延伸到太空。太空已成为军事争夺最激烈的场所,军事航天系统在局部战争中得到了逐步应用,并显示了极大的潜力。被称为第一次“空间战争”的海湾战争,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广泛运用了现已装备的各种军事航天系统,在侦察监视、通信指挥、导航定位等诸方面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到目前为止,各种军事活动对空间系统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外层空间即将成为继陆地、海洋和空中之后的第四战场。军事海洋技术1942年,美国研制成功测量水温跃层的温深仪,并发明使用天气图预报波浪的方法,在北非和诺曼底登陆作战中获得实际运用。1960年,美国研制出“迪里雅斯特”号深海潜水器,成功地下潜到世界最深的查林杰海渊,开创了深海探索的新时代。70年代以来,空间遥感观测技术应用于海洋,使海洋调查观测手段和方法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调查效率成百倍地提高。1993年,日本建成能下潜到1万米深的无人无缆自动潜水船。

现代电子技术的核心是什么技术

为适应现代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本书对传统教学内容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更新,进一步精简了传统的数字器件和设计方法,突出EDA设计技术和数字系统设计方法。全书主要内容包括:数制与编码;逻辑函数及其化简;组合电路分析与设计;时序电路分析与设计;数字系统设计与设计自动化;硬件描述语言VHDL;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FPGA的原理与应用;数/模与模/数转换;数字电路测试和可测性设计等。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类、电气信息类、自动控制类和计算机类各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折叠编辑本段目录引言第1章 数制与编码1 数制1 十进制2 二进制3 八进制和十六进制4 数制转换5 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2 编码1 二进制编码2 带符号数的编码及运算3 二―十进制码4 字符编码5 可靠性编码习题第2章 逻辑函数及其化简1 逻辑代数基础1 逻辑函数的基本概念2 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与复合运算2 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规则1 基本公式2 常用规则3 逻辑函数和逻辑表达式1 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2 与或式与最小项表达式3 或与式与最大项表达式4 逻辑图5 逻辑函数的代数法化简4 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1 卡诺图的构成2 用卡诺图表示逻辑函数3 用卡诺图化简逻辑函数4 未完全规定的逻辑函数及其化简习题第3章 组合逻辑电路1 数字集成器件简介1 集成电路的主要电气指标2 逻辑电路的输出结构3 正逻辑和负逻辑4 常用门电路及逻辑符号2 常用组合逻辑模块1 并行加法器2 数值比较器3 编码器4 译码器5 数据选择器3 组合电路分析4 组合电路设计1 用SSI设计组合电路2 用MSI设计组合电路3 功能分解的设计方法5 竞争与险象1 逻辑险象及其消除方法2 功能险象3 险象的排除习题第4章 时序电路分析1 时序电路概述2 集成触发器及其应用1 基本RS触发器2 时钟RS触发器3 D触发器4 JK触发器5 T触发器6 异步计数器3 同步时序电路分析1 米里型电路的分析2 莫尔型电路的分析3 复杂电路的功能表描述4 自启动5 异步信号的同步化4 集成计数器及其应用1 同步加法计数器2 异步加/减(可逆)计数器3 计数器应用实例--数字钟5 集成移位寄存器及其应用1 四位双向移位寄存器2 移位寄存器的应用实例--汽车尾灯控制电路6 随机访问存储器与快闪存储器1 随机访问存储器2 快闪存储器习题第5章 同步时序电路设计1 同步时序电路的建模1 根据输入序列推导状态表(图)2 根据输出序列推导状态表(图)2 用触发器实现同步时序电路3 用MSI时序模块设计同步时序电路1 以集成计数器为核心设计同步时序电路2 以多D触发器为核心设计同步时序电路4 应用设计实例--铁路和公路交叉路口自动交通控制器的设计习题第6章 数字系统设计与设计自动化1 数字系统设计初步1 算法设计2 数据处理单元设计3 控制单元设计2 计算机的组织结构1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2 简单CPU的有限状态机3 数字系统设计自动化1 逻辑验证与逻辑模拟2 逻辑综合与优化4 硬件描述语言VHDL1 VHDL基本结构2 数据对象、类型及运算符3 顺序语句4 并行语句5 子程序6 程序包与设计库7 元件配置8 VHDL描述实例习题第7章 可编程逻辑器件及其应用1 PLD的基本原理1 PLD的基本组成2 PLD内部电路的表示方法3 PLD的编程方法2 简单可编程逻辑器件SPLD1 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2 可编程逻辑阵列PLA3 可编程阵列逻辑PAL4 通用阵列逻辑GAL3 高密度可编程逻辑器件HDPLD1 CPLD组成与特点2 FPGA组成与特点3 连线确定的FPGA4 HDPLD编程技术4 常用可编程逻辑器件及其开发工具1 Lattice公司的CPLD/FPGA与开发软件2 Altera公司的CPLD/FPGA及开发工具3 Xilinx公司的CPLD/FPGA和开发平台5 PLD应用举例习题第8章 集成数/模和模/数转换器1 集成数/模转换器(DAC)1 集成D/A转换技术2 DAC的主要技术指标3 DAC的选用4 典型集成DAC及其应用2 集成模/数转换器(ADC)1 A/D转换的步骤2 集成A/D转换技术3 ADC的主要技术指标4 ADC的选用5 典型集成ADC及其应用习题第9章 数字电路测试和可测性设计1 数字电路的故障检测1 故障模型与测试码2 组合电路的测试生成3 同步时序电路的测试2 数字电路的可测性设计1 可控制性和可观察性2 增加控制点与观察点的方法3 扫描设计技术3 边界扫描设计1 边界扫描芯片的结构2 板级边界扫描设计3 系统级边界扫描结构4 内自测试1 内自测试的组成2 特征分析器3 内建逻辑模块观察器

集成电路最初是一种微电子的广泛概念,包括印刷电路板也是集成电路的基础,所有微缩的电子产品都会采用集成电路来解决品质和质量,产量的问题。所以集成电路才会被称为现代电子技术的核心。

刊名: 现代电子技术 Modern Electronics Technique主办: 陕西电子杂志社;陕西省电子技术研究所周期: 半月出版地:陕西省西安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4-373XCN: 61-1224/TN邮发代号: 52-126影响因子挺高的

  • 索引序列
  • 什么是微电子技术的核心是现代电子技术的基础
  • 什么是微电子技术的核心是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基础
  • 微电子技术是现代军事技术的核心和基础
  • 微电子技术是现代军事技术的核心和基础对吗
  • 现代电子技术的核心是什么技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