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广州大学期刊认定办法

广州大学期刊认定办法

发布时间:

广州大学期刊认定办法

回答 广州大学(Guangzhou University),简称“广大”,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冲一流”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国家“CDIO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试点高校,入选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高校,为广州国际友城大学联盟发起单位、广州大学城高校联盟和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是以国家中心城市“广州”命名的综合性大学。 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广州师范学院(创办于1958年)、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创办于1984年)、广州教育学院(创办于1953年)、原广州大学(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私立广州大学创办的1927年)和广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创办于1985年)等高校合并组建广州大学。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有大学城、桂花岗两个校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9788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4990人;在编教职工2856人;设有26个学院,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2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本科招生专业65个;有4个省“冲一流”重点建设学科,14个省级重点学科,16个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扶持学科。 更多1条 

那个省的?专业总分是多少?你的文化分是多少?所在省的一本,二本,专科的术科,文化科分数划线是多少

不是,。

不是

苏州大学期刊认定办法

《苏州大学学报》核心期刊每三到四年评选一次2002年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4年、2008年连续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在36家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中位居14位)(见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2008年版)。我国科技核心期刊的三大评价系统均评价我刊为核心期刊。《新疆大学学报》不是中文核心。

苏州大学图书馆借书规则:  一、借阅凭证:读者凭苏大一卡通在各校区图书馆借书处借还图书,一卡通仅限本人在本馆使用,不得转借他人。 一卡通应妥善保管,如有遗失应立即到借书处或网上挂失,否则后果自负。 读者离校时必须按期还清所借图书及逾期罚款。   二、借书办法:读者凭苏大一卡通入开架书库选书,并在借书处办理借阅手续。借书时应注意检查所借图书,若有污损需及时指出,否则责任自负。 读者可通过图书馆主页在公共查询系统了解馆藏信息及本人借阅情况,并可在网上自行续借一次;若所需图书现已全部借出,则可在网上进行预约。 图书馆图书实行联网通借。 借书必须办理手续。如未办理手续擅自将图书携出书库,或冒用、盗用他人证件者,除批评教育外,按有关规定予以罚款。情节严重者,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三、外借册数、期限:教职员工、研究生及基地班学生,限借16册,借期为90天。 本科学生、进修生、校外读者,限借10册,借期为60天。 读者所借图书应及时归还,逾期者以每天每册05元罚款。 读者若长期外出实习,需到图书馆说明,并将所借图书作延期处理,否则逾期责任自负。  四、短期外借:  持借阅证可在图书馆新书阅览室另借图书1册,借期7天,不得续借,超期每天50元。  五、其他注意事项:读者应爱护图书,不得在书上圈划、批注和撕毁等,书上所贴条形码不得污损和人为遗失,如有发现上述情况则按有关规定酌情处罚。读者所借图书如有遗失,应在借期内以相同版本的图书赔偿,否则按有关图书遗失赔偿规定处理。若赔偿后一个月内找到原书,可持赔款收据办理退款,相关事宜参照图书遗失赔偿有关规定。

校级刊物~

郑州大学期刊认定办法

必须。研究生在学期间均应以第一作者身份且郑州大学作为第一作者单位(或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按下述要求发表反映学位论文工作成果的学术论文后方可申请学位。一、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要求: 理科各专业的博士生,至少在核心期刊上发表3篇论文;其中至少有1篇发表在SCI收录的期刊上,或2篇发表在EI收录的期刊上,或一项发明专利。 医学各专业博士生,至少在核心期刊上发表3篇论文,或有1篇发表在SCI收录的期刊上,或有2篇发表在EI收录的期刊上。 工科各专业的博士生,至少在核心期刊上发表3篇论文;其中至少有1篇发表在SCI或EI收录的期刊上,或分委员会认定的一级学术期刊上,或有一篇国际会议论文被ISTP收录。人文社科各专业的博士生,至少在核心期刊上发表3篇论文。二、硕士生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硕士生应在核心期刊或各学位分委员会认定的学术水平高、学风严谨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基本要求由各分委员会自行决定,并报研究生院备案。三、其他说明:为鼓励博士生探索重要的学科前沿问题,从事原创性的研究,对于在所属学科最有学术影响力的期刊上发表论文(或以主要完成人取得的重大科学奖)的博士生,其论文发表数量不作硬性要求。研究生在国际会议上发表1篇论文(被收入论文集),等同于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但发表核心刊物文章基本要求总数中,只能有一篇可作此等同处理。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或省部级二等以上奖励(排名前1/2,署名郑州大学)1项,或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排名前3)1项,相当于在SCI或E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1篇论文。博士研究生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3篇论文中至少应有两篇发表在省外核心期刊上。如果研究生申请答辩时未满足上述基本要求,但满足毕业条件,允许组织学位论文答辩。答辩通过者,可先予以毕业,但分委员会暂不审议其学位,直至在规定期限内(博士生毕业后两年,硕士生毕业后一年)满足发表论文基本要求后,由本人再申请审议其学位。四、本要求自发文之日起实施,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省级学术刊物认定:在由省(部)级业务主管单位的、有正式出版刊号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全省大行业学会和省直厅局主办、经省级以上出版部门批准登记的学术期刊;省部级大报理论版;大学学报;在国家二级学会、省级主管单位主办的学术会议上宣读,并被有正式出版刊号的论文集收录的论文。 国家级学术刊物的认定:在国家级(由国家级部门主办或主管)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在中国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并被有正式出版刊号的论文集收录的论文;在国家一级学会召开的学术研讨会上宣读,并被有正式出版刊号的论文集收录的论文;标记为核心刊物的杂志(科技核心北大核心等),也被列入国家级刊物。

扬州大学期刊认定办法

截至2016年3月,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700多项,全校年科技经费5亿多元。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连年位居省属高校前列。共有300多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其中,由中科院与该校共同完成的“转基因山羊体细胞克隆山羊”成果被评为1999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之首,由该校参与完成的“水稻第四号染色体精确测序”工作被评为200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头条新闻,8项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科技开发与成果推广成绩同样喜人,学校的“农科教结合”工作已形成了以苏北基地为中心,辐射苏中、苏南的格局,在服务“三农”方面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2002-2013年期间,学校共有4篇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6篇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 2013年,在ESI评价的22个学科中,学校共被ESI收录论文3672篇,被引23142次,篇均被引频次为3,在全球排名前1%的5039个研究机构中,总被引次数位居第1664位。学校的“江苏省动物重要疫病与人兽共患病防控协同创新中心”于2013年被评定为首批江苏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学术期刊 扬州大学学报编辑部是在原江苏农学院、扬州师范学院、扬州工学院、江苏商业专科学校等高校学报编辑部的基础上,于1997年扬州大学合并办学5周年之际成立。1997年创刊《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双月刊)、《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季刊),2004年改为双月刊;1998年创刊《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季刊);1999年将《江苏农学院学报》更名为《江苏农业研究》;2002年将《江苏农业研究》更名为《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季刊)。《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该刊为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刊物。该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苏中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国儒商研究”、“扬州文化研究”、“女性文学多棱镜”、“审美新视角”等特色栏目。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该刊为综合性高等教育研究刊物,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研究和探索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各类问题,既发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性研究论文,也刊登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内容覆盖了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该刊被《高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大复印资料中心、《教育文摘周报》、《新华文摘》等都不同程度地转载、摘引该刊所发论文。该刊为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江苏省期刊方阵优秀期刊、第二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该刊是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数理科学和化学、工业技术、环境科学等门类的学术论文。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该刊被美国《数学评论》(MR)、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德国 《数学文摘》(ZBL)、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生物学文摘》、《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力学文摘》等国内外著名检索期刊收录。并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科学技术版)》、《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华艺数位艺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全文收录。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原《江苏农学院学报》、《江苏农业研究》)该刊是综合性农业与生命科学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农业科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生物技术、园艺、植物保护、食品科学、基础医学等学科的学术论文。 该刊被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图书馆分别入选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被联合国粮农组织AGRIS、英国CABI、动物学记录(ZR)、美国DIALOG、化学文摘(CA)、波兰哥白尼索引(IC)、国内所有以”中国”名头出版的农业文摘类期刊和部分医学文摘期刊及《中国生物学文摘》等作为一次文献源期刊收录。2002年以来多次获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及全国农业优秀期刊(学术类一等奖),蝉联”江苏省双十佳期刊”。 图书馆藏 截至2014年9月,全校拥有文献402万余册;年订购中文报刊3376种,原版外文期刊548种。馆内藏有《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目录丛刊》、《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等大型文献,馆藏中苏北方志较为齐全,文史、农业、烹饪类文献具有特色,敦煌学资料丰富。馆内拥有丰富的电子文献资源,藏有各种电子出版物,包括中国期刊网镜像站、超星数字图书馆、北大方正Apabi数字图书系统、EI、PQDD、IEEE/IEE等国内外大型数据库40种,折合电子文献7万册。

扬州大学办的学术期刊有:《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双月刊)、《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双月刊)、《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季刊);《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季刊)没有其它期刊了。

广东工业大学期刊认定办法

广东省7间高水平大学之一,办学条件一流,与政府、企业联合产研办学,共建各种创新平台,有希望建设成中国斯垣福大学

为了调动计算机学院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学院科研水平的提高,推动学院的学科建设,规范学院的科研活动,促进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特制定本科技工作制度。第一条 科研工作量要求(一)具有正高职称的教师,三年内应完成累计科研积分180分;具有副高职称的教师,三年内应完成累计科研积分90分;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三年内应完成累计科研积分30分。(二)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二年内至少参加一项科研(纵向或横向)项目。(三)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每年至少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二篇;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每年至少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一篇。论文发表后将复印件(含杂志的封面、封底、目录)交学院科研秘书存档。(四)学院根据学校下达的科研总经费任务指标,每年年初将按各科研团队或教师个人使用学院场地、设备等资源情况以及教师职称情况,分块下达个人或团队的科研经费任务要求,科研经费任务完成情况将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的依据。第二条 项目立项管理(一)按学校的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立项,并在学院登记备案。(二)科研项目在学校立项后,须将立项材料(纵向项目的任务书、合同书,横向项目的立项合同等)复印件交学院科研秘书存档。第三条 科研经费管理按学校的有关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执行。第四条 固定资产管理按学校的有关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执行。第五条 科研奖励(一)科技成果奖凡我校完成并取得各级政府奖励的科技成果,学院给予奖励。奖励的标准见表1和表2 。申请奖励的项目必须以“广东工业大学”为完成单位。以广东工业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奖励奖金为全额;以广东工业大学为第二完成单位,奖励奖金为获奖奖金的20%,以广东工业大学为第三完成单位,奖励奖金为获奖奖金的10%,其余的为5%。同一成果多次获奖,按其最高奖项颁发奖金。表1:自然科学研究类成果奖励标准 序号 奖励类别 学院奖励金额(元) 1 国家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100000 2 国家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70000 3 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50000 4 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000 5 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10000 6 广州市、深圳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10000 表2:人文社会科学类研究类成果奖励标准 序号 奖励类别 学院奖励金额(元) 1 国家级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奖一等奖 50000 2 国家级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奖二等奖 30000 3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20000 4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10000 5 省级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7000 说明:学院鼓励我院教师申报高水平的科学技术奖,对获得其他市(厅)级科学技术奖的,在课题组提出申请、主管科研副院长审核、提交学院党政领导联席会议讨论通过后可以适当给予奖励。(二)科技论文奖我院教职工出版科技专著、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被收录的高水平论文,学院给予奖励。奖励标准见表3。表3:科技专著、论文奖励标准 序号 奖励内容 学院奖励 1 外文学术期刊《Science》、《Nature》上的论文 8万元/篇 2 在IEEE Transaction、ACM Transaction上的且被《SCI》或《EI》收录的论文 4000元/篇 3 学术期刊上发表且被《SCI》收录的论文 3000元/篇 4 学术期刊上发表且被《EI》收录的论文 1000元/篇 5 会议论文且被《SCI》、《EI》收录的 500元/篇 6 正式出版的学术专著及国外学术专著的译著 1000元/部 说明:只对第一署名单位为广东工业大学的论文奖励。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指导教师排名第二的论文,可按导师排名第一的50%奖励。一篇论文以最高标准奖励,在下一年度获得更高奖励时,可补发奖金差额。原则上对SCI、EI、ISTP收录的会议论文,每位教师可在学院申请报销论文版面费一次,其中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导师为第二作者的论文报销版面费的50%。学术专著须由学院学术委员会确认。(三)专利、软件版权奖我院教职工获得职务专利授权(广东工业大学为第一专利所有权人),学院将给予奖励,奖励标准见表4。专利权我校独享的专利按100%计;与外单位共享专利权的专利有权益约定的按约定比例分配,没有约定的情况2个单位共享按50%计,3个单位共享按33%计,以此类推,专利权证书中无我校署名的不予奖励。软件著作权我校独享的按100%计;与外单位合作的按合作单位数量分摊计算。表4:获得专利授权奖励标准 类别 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 外观设计专利 软件著作权 奖励(元/项) 4000 1000 500 1000 (四)项目立项奖学院鼓励我院教师积极承担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对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资助的我院教师给予奖励,奖励标准见表5。以广东工业大学为承担单位,奖励奖金为全额;以广东工业大学为第二合作单位,奖励奖金为获奖奖金的40%。表5:高水平项目立项奖励标准 序号 奖励内容 学院奖励 1 国家973项目、国家863项目 1万元/项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 5000元/项 3 教育部及国家其他部委的科研项目 3000元/项 对承担国家级其他科研项目的,在项目课题组提出申请、经主管科研副院长审核并提交学院党政领导联席会议讨论通过后也应给予奖励。第六条 科技先进工作者学院对为我院科研工作上水平上台阶做出重要贡献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以精神鼓励为主。学院科技先进工作者奖励名单主要根据科研工作业绩考核情况(到校经费排名、高水平项目获资助情况、高水平论文发表情况、成果及获科技奖排名等情况),经学院党政领导联席会议讨论通过后予以公布,学院颁发奖状及一次性奖金300元。科技表彰在每年年初进行,表彰上一年度的科技先进工作者。第七条 学院科技奖励每年一次,一般在年底进行,奖励上一年度的奖项。漏报奖项原则上不予补奖。第八条 学院对获奖奖项要进行公示。对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及论文一稿多投等违反学术道德的教师,一经查实,将全院通报批评、撤消学院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追缴已发放的奖金,二年内不予评奖。第九条 科技活动学院鼓励教师积极组织、参与各种形式的科技活动。在学院范围内举办的科技活动需报主管领导批准,在学校范围内举办的科技活动需经学院党政领导联席会议批准并报学校领导批准。第十条 本工作制度自2009年1月7日起实施,原《计算机学院科技工作制度(试行)》同时废止。第十一条 本工作制度解释权归计算机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社会科学版属于省级期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只要用心去学,你就是最好的。金猴献瑞,吉星临门。祝你学业进步,马到功成。

  • 索引序列
  • 广州大学期刊认定办法
  • 苏州大学期刊认定办法
  • 郑州大学期刊认定办法
  • 扬州大学期刊认定办法
  • 广东工业大学期刊认定办法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