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通识教育文献选辑第一卷电子书

通识教育文献选辑第一卷电子书

发布时间:

通识教育文献选辑第一卷电子书

关于通识教育,定义颇多,我独爱1946年华盛顿大学诺斯兰教授的定义:“通识教育,主旨在个人的整体健全发展,包含提升生活的目的、提炼对情绪的反应,以及运用我们最好的知识来充分了解各种事物的本质”。  就在诺斯兰写出这段话的头一年,1945年,哈佛大学推出《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成为至今最全面也最深刻论述通识教育的经典。红皮书开篇引用了修昔底德和柏拉图的话。前者说:“我们不需要荷马的称赞,我们已经开发了广阔的土地和海洋”。这象征着人们对自由社会的自豪感。后者说:“我们能草率地允许青少年听一些随意编造的故事,以致让他们接受那些成年后不应拥有的思想吗”?这象征着教育可能带来的混乱与分歧。通识教育正是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它既要帮助年轻人成为独立的个体,拥有独特思想和个性化生活,又要使他们能适应公共生活,成为公民和共同文化的继承者。  如果不把通识教育视为浪费时间的事业,我们就必须认识到,通识教育不是用各种事实塞满人的头脑的过程。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如何提高人的心智。按照哈佛红皮书的说法,则是“有效的思考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恰当判断的能力”以及“辨别价值的能力”。  有效的思考,从逻辑思考开始,但包括更广泛的智力技能。当逻辑不够用时,有效的思考还包括对复杂的变动不居的世界的理解,以及建立在理解之上的想象力。想象力不只属于艺术家,也属于每一个发明者和革新者。我们需要想象力,它能细致地体察人性之幽微,从恶到善,从恐惧到希望,在积极意义上唤起最整全的人格,进而改变或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交流能力是表达自己并被他人理解的能力。它不只是讲述,而且包含倾听。在这个人人急于表达的社会,也许学会倾听更加重要。交流是社会实体中不受限制的思想与情感交换,由此形成更繁荣与多元的智识生态。在自由民主社会,交流显得格外珍贵。极权国家可以通过暴力获得认可,但民主国家必须依靠说服,而说服必须通过交流。公民之间的交流失败,或公众与政府之间的交流失败,都意味着民主大厦部分乃至悉数坍塌。  判断力是将全部思想运用于经验领域的能力。判断不仅限于理解各种思想观念之间的关系,更是如何将这些思想应用到实践中去。判断力源于直接经验又超越直接经验,它建立在铁一样的事实以及明亮的思辨能力之上。柏拉图的“洞穴人”寓言和李普曼的“虚假环境”理论,揭示出人类判断力困境,也使摆脱困境成为可能。  辨别价值的能力,不但指对不同种类的价值有清楚认识,而且要对它们之间的关系有所理解。道德价值、审美价值是容易困扰年轻人的两类价值。要辨别道德价值,需要将伦理理想内化于行为、感情和思想;要辨别审美价值,需要长期的审美教育、自我浸淫以及创造美的实践。  正是通过培养上述四种能力,通识教育努力将年轻人培养成好人、好公民、有用的人。好人意味着他具备完满的人生哲学;好公民意味着他既有独立观念,考虑自身利益,同时又重视共同利益与公共责任;有用的人则意味着他能将自己习得的知识、技能与观念,积极运用于个人职业与公共事务之中。  目前,中国大学尝试通识教育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使用1999年教育部在32所大学中开展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俗称“全校通选课”),开设相关课程,试图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但多数通选课过于注重传统典籍,其质量参差不齐,学生热情也不高;二是2005年起复旦大学开始实验的一种方式,本科生第一年不分专业院系,直接进入“复旦学院”,类似哈佛、耶鲁的文理学院,从整体上改变本科的教学管理模式。出于种种原因,主要是高考和就业的因素,目前国内高校少有效仿。复旦模式未能成为主流。  个人意见,出于现实的考量,两种方式可以折中调和,也即不专门划出一年来学习通识,但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放大、做精,分为“人文学科通识课程、社会科学通识课程、自然科学通识课程”三大类,贯穿四年大学本科。  传统上,学问分成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三个部分。人文学科促使人们理解人类与其自身的关系,也即理解人类的特质、创造力与理想;社会科学旨在理解社会环境和人类制度,与之保持适当关系;自然科学则帮助理解自然环境,发现自然规律,同样与之保持适当关系。  人文学科的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是帮助学生重新认识传统中国文化和建立全球视角。这就需要精心选择中西经典进行讲授,同时对全球化时代的环境问题、文化冲突、艺术交流等有充分关注。社会科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则是一种邀请式教学,通过前沿理论的介绍与现实案例的剖析,使学生站在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等社会学科的大门口,进而使后者能在兴趣的指引下,于其间一个或数个领域登堂入室。自然学科的通识教育课程,比较棘手,因为文科学生的知识储备可能不足,而理工科学生在某些领域的知识储备可能又远超常识的范围。因此,可以考虑分开授课。文科学生主要获得最低限度的科学常识,同时熟悉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路径,而理工科学生则可以尝试建立起立体的当代科学图景,从而避免专业细分带来的画地为牢的处境。  通识教育的教学,主要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三种方式完成。在教育领域,阅读是第一生产力。通识课程的教师,应特别注重书目与网络资源的推荐,给学生望远镜和地图,让他们挂帆出洋,而不是伙同他们在泳池拍水就敷衍了事。在人类文明进程中,讨论是最重要的认知增长手段之一。这就需要更精巧的课堂分组,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和习惯,一旦学生将讨论视作呼吸一样自然,其生长必然郁郁葱葱。写作是广义上的写作,主要指研究问题、实验问题的能力,它可以是一篇课程论文,也可以是一次社会实践,还可以是一项科学实验。惟有如此,才能将习得的知识、观念与技能结晶、沉淀,成为身体中的一部分。  应当承认,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面临着纷如乱丝的难题。高速变迁的现代社会日趋多元,各种传统权威都面临“偶像的黄昏”。权威的分化、观点的分歧,加上专业细分带来的经验差异,使得人们现实及潜在的共识越来越罕有,通识教育也因此带上浓厚的乌托邦色彩。雪上加霜的是,网络时代信息泛滥,人们注意力急剧分散。视线所及越来越广,宽达1000万平方公里,思考深度却越来越浅,浅到只有1厘米。交往的方式越多,孤独感就越强烈;接受的信息越多,洞察力就越低下。在大众传媒与自媒体的众声喧哗中,我们失去获取直接经验的能力;在娱乐至死的危机中,我们的生命力萎缩;在转型社会的漩涡中,我们被原子化。  此外,师资力量、学生的能动性以及现有学分制也都存在问题。首先,要进行通识教育,就必须有一批具备通识的教师,这在当今中国大学实在难求。其次,学生在求职、考研等现实压力下,是否会有浓厚能动性来投入通识教育,也很可疑。教育能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学生的自我教育,通识教育尤其如此。最后,目前中国大学的本科课程过于繁重,学生平均每学期要选10门课乃至更多,而哈佛大学的本科生,每学期平均选课一般只有4门。如不改革现有的学分制和课程设计,通识教育难有拓展空间。  不过我仍然相信,通识教育将在中国大学中普及并绽放光芒(作者注:当然,就当下的体制而言,我承认这种“相信”过于乐观甚至幼稚)。正如李普曼所言,你可以对从未存在的东西感到绝望,但你不能对人类已经表现出来的美德在未来的前景放弃希望。既然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中我们已经看到通识教育取得的成就和未来的可能性,那么对中国高校的通识教育,我们仍有理由抱以希望并付诸实践。

《基督教神学-牛津通识读本》([英国]戴维·福特)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 提取码: teb4     书名:基督教神学-牛津通识读本作者:[英国]戴维·福特译者:吴周放豆瓣评分:3出版社:译林出版社出版年份:2014-6页数:376内容简介:不论是对宗教信徒还是非信徒,本书都为他们提供了对当代神学核心问题的公允概述。戴维·福特提问式的叙述方式引导读者去思考作为宗教信仰之基础的那些原则:拯救在世界几大宗教中的核心地位,古代、现代以及后现代背景下的上帝观念,祈祷与敬神活动对神学提出的挑战,罪与恶的问题,等等。作者还探究了神学中体验、认识和智慧的本质,以及今人解读神学文本的恰当方式。作者简介:作者戴维·福特(David FFord) 剑桥大学神学钦定讲座教授。已出版作品包括《〈欢呼颂〉:赞颂的神学》(与丹尼尔·哈迪合著)、《〈哥林多后书〉中的意义与真实》(与弗朗西斯·扬合著)、《当代神学家:20世纪基督教神学导论》(编)、《生命的形态》、《自我与拯救:接受转化》等。序言作者何光沪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宗教学系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宗教学基础理论、宗教哲学、基督教神学等领域的研究。著有《多元化的上帝观》、《月映万川》、《何光沪自选集》、《百川归海》、《三十功名尘与土》等。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首先指的是一种教育理念,面向所有人的教育理念,大学的办学理念,来自各方的人一起学习。

通识教育文献选辑第一卷电子版

经过系统的学习,多掌握一些知识,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而且能够提升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也有利于培养学校的整体教育文化氛围,也能够让孩子们更多的去了解一些其他的专业知识,将知识的发展面更广泛一点。

《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内容简介:1943年,哈佛大学众多学科领域里的12位著名教授组成委员会,旨在对“民主社会中的通识教育目标问题”进行研究。该委员会历经两年的潜心研究,形成了以“民主社会中的通识教育”为题的总结报告,1945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俗称“红皮书”。“红皮书”一经出版,就引起了美国社会各界的强烈震动和反响,尤其是书中关于通识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地位与作用的论述、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之关系等的精辟论述都得到了高等教育界的广泛认同。《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是美国高等教育领域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1945年发表之初就引起了美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迄今为止一直是美国高等教育研究中被引用最多的文献之一。六十多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专业化、职业化、市场化的特征日趋显著,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相关问题的不断恶化,《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始终以其卓越的见解和严密的论证吸引着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里的学者和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的深切关注。

推荐到OA图书馆查询,输入英语关键词即可。

通识教育文献选辑第一卷

推荐到OA图书馆查询,输入英语关键词即可。

所谓通识,我的理解即是大学专业之外,闯荡社会必须的五花八门的知识和认识。 记得自己上大学的时候,曾在书店看到《青年必读的100本书》的书籍,当时奉若珍宝,立刻买下,回到寝室,按照上面的书单逐一去图书馆借阅,很是下过一段苦功,无可否认那段时间的阅读提高我自身的文学修养。但在走入社会后,却逐渐发现自己需要并且急需要阅读学习的并不是那些所谓的必读文学书,那些书实际是可以缓缓在一生的时间内读完就好。 九为极之数,下面我将根据我的社会实践、经验和教育来拟列一份‘九类书单’,希望能对尚处在大学期的学弟学妹们有所助益。 1、时间管理类:《时间管理办法》,作者:德鲁克。好的时间管理,才能让人的效能更高,生命得到延长。 2、励志精进类:《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作者:王潇。人不是机器,总会有懈怠、低落的时候,这本书能让你甩掉负面情绪,勇猛精进。 3、沟通表达类:《说话的魅力:刘墉沟通秘籍》,作者:刘墉。语言是沟通的重要渠道,生动幽默的语言可以让你魅力无穷,事半功倍。 4、人脉资源类:《六度空间》,作者:StanleyMilgram。人脉和金钱一样需要管理、储蓄和增值,好的人脉是闯荡社会的根基。 5、理财技巧类:《穷爸爸与富爸爸》,作者:(美)罗伯特·清崎、(美)莱希特。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6、身体健康类:《人体使用手册》,作者:吴清忠。身体如同工具,合理使用,勤加保养,会让你在繁忙的工作应酬同时保持健康。 7、心理健康类:《正念冥想:遇见最好的自己》,作者:[英]Shamash Alidina 。去除心理垃圾,卸掉精神压力,状态抖擞面对生活。 8、旅行见闻类:《人一生要去的50个地方》,作者:王辉。不出去走走,怎么知道世界有多大。 9、美食品尝类:《中国吃》,作者:唐鲁孙。吃是文化、是学问,也是艺术,当然更加是享受。     相信读过这九类书的你们会发现生活如此美好。

以下是影响我大学四年的书单从小就喜欢阅读写作,对大学的唯一幻想就是可以自由自在读书。多亏这个不起眼的习惯,让我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现在分享几本大学期间对我影响较大的书籍,仅供参考。《平凡的世界》,这套书是高三毕业买的,一直是我的精神支柱。有段时间既要兼职,又要学习,身心俱疲,是书中孙少平的自强不息在鼓励着我。他与哥哥孙少安最大的不同在于,他始终相信书会改变他的命运。这一理念也影响着我的大学四年。《创意天龙八部》,这套书有八本,作者是台湾文案天后李欣频。书如其名,这套书带给我很多人生方面的创意,如何过一个美好到不想跟别人交换的创意人生。尤其是《人生的十四堂创意课》,反复读了不下5遍,教会我构建人生蓝图。如果大学生能在大一读完这套书,大二去实践,大三大四根本不用愁找工作。《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长年徘徊在各大网站读书榜单,如果你不知道如何读书,先读这本书,它是读书技巧领域的鼻祖。但这本书初读有点晦涩难懂,需耐心多看几遍。《好好学习》,这本书属于知识管理类。当你所读书籍到一定数量时,就可以解除知识管理类。这本书梳理了我提升学习能力的三个底层方法,对我后续的学习大有帮助。《结构思考力》,这本书对我的写作,讲话,思考有非常大的帮助。如果能在毕业之前实践这本书所教知识,那你在职场中必定会更加受领导重视。因为领导知道,和表达不清晰的人交流是一种极大的痛苦。《参与感》和《运营之光》,这两本偏向营销运营,这个世界的营销无处不在,业内人一眼就看破,局外人则被营销耍得团团转。学点营销知识,可以让你获得更多资源和意想不到的好处。《把时间当做朋友》、《七年就是一辈子》,这两本书的作者是同一个人。前者主要是理清生活中的常识与概念,而这些概念就像大厦中的地基,地基不稳,大厦容易倒塌。后者则教会我一个重要的概念,七年就是一辈子,让我不再惧怕未来几十年该如何发展。第一年努力学习技能,第二、三年拼命精进,并分享宣传你所学,后面几年就是收获成果的时候。

这得看你现在本身的语文素养在什么层次上。小学初中高中有的课外书目。都是中外名著,新华书店有卖,书上都标明了是书目。如果你是大学生或以上水平,可以选择一些文学专业的基础书目,看一些文学理论稍强的书。一般老师会给出参考书目。有一套“十五讲”的通识教育的丛书是针对非本专业的学生和读者设计的,应该算是有专业素养的大众读物。希望能帮到你,正确答案,点击【答案】, ^_^

通识教育文献选辑第一卷txt

《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内容简介:1943年,哈佛大学众多学科领域里的12位著名教授组成委员会,旨在对“民主社会中的通识教育目标问题”进行研究。该委员会历经两年的潜心研究,形成了以“民主社会中的通识教育”为题的总结报告,1945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俗称“红皮书”。“红皮书”一经出版,就引起了美国社会各界的强烈震动和反响,尤其是书中关于通识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地位与作用的论述、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之关系等的精辟论述都得到了高等教育界的广泛认同。《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是美国高等教育领域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1945年发表之初就引起了美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迄今为止一直是美国高等教育研究中被引用最多的文献之一。六十多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专业化、职业化、市场化的特征日趋显著,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相关问题的不断恶化,《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始终以其卓越的见解和严密的论证吸引着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里的学者和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的深切关注。

(一) 通识教育是一种对近代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的教育思想和实践,被认为是扩展大学生知识综合语用能力的有效培养方式。该思想最早可追溯到亚里斯多德的“自由教育”思想,以正确的推理来培养人的思想。大学通识教育是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AS Parkard)教授首次提出,是指在大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共同科目课程的教育,它属于非职业性和非专业性的教育,是非功利性的,它秉承的是“完人”的教育理念。1在哈佛红皮书将“通识教育”定义为“首先将学生教育成为民主社会中负责的人和公民的那一种教育”,认为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的和全面发展的公民,此种人具有以下4种能力:有效思考的能力、清晰沟通思想的能力、做适当判断的能力、能辨识普遍性价值的认知能力。2从广义上来说,通识教育是贯穿着呢改革大学教育过程中的,其具体表现为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训练。通识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宽阔的视野,并为其专业知识的学习大号扎实的基础,更赋有人格魅力。从狭义上来看,通识教育是不能够为学生直接提供职业以及工作的教育。通识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为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从非职业教育的角度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 专业教育是培养在一个专门领域从事专门职业或专门岗位的专门人才的教育。这种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育的目的是培养 在专门领域需哦哪个是专门工作或专门岗位的专门人才;第二,教育对象的普通社会成员(在教育普及的理想状态下,是全体社会成员),因为任何一个专门领域领域的就职人员都需要掌握专门的知识;第三,教育内容比较狭窄,仅限于专门人才所需要的专门领域的知识。我国有部分高校对有关本科教学改革作出了以下尝试:一年级侧重通识教育,从二年级开始,经导师指导,学生重新考虑选择自己的专业,侧重于进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提倡开展通识教育绝不是否定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对学生整体素质构成的重要作用,而是认为在求学阶段学生应尽力拓宽学术视野,避免出现单视野的受教者。在教学的方面,高等学院应减少大班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能进行更直接的交流,引导学生在课堂各抒己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让学生了解到学科的发展前沿,突出学生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实践能力,这也是国外普遍采用的形式。 (三) 尽管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是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是相互联系的;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基础和延伸,专业教育是对通识教育的深化。在大学教育中,应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联系起来,将通识教育贯穿整个高等教育体系,通过环境熏陶这类隐形教育的开发与应用,才能构建起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4在某种程度上,各种类型的高校在治学原则上是一致得到,但在培养目标上应有所区别。对于研究型大学,它的主要培养目标不是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技工,而是培养全方面发展的创新型的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以及各方面的领军人物。

通识教育文献选辑第一卷论文

可以从学校教育网上去,外网是上不去的,不过自己可以查查知网,有些免费代码,可以用的!%E7%BA%BA%E7%BB%87%E5%93%81%E6%9C%8D%E8%A3%85%E8%B4%B8%E6%98%93%E5%87%BA%E5%8F%A3

关于通识教育,定义颇多,我独爱1946年华盛顿大学诺斯兰教授的定义:“通识教育,主旨在个人的整体健全发展,包含提升生活的目的、提炼对情绪的反应,以及运用我们最好的知识来充分了解各种事物的本质”。  就在诺斯兰写出这段话的头一年,1945年,哈佛大学推出《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成为至今最全面也最深刻论述通识教育的经典。红皮书开篇引用了修昔底德和柏拉图的话。前者说:“我们不需要荷马的称赞,我们已经开发了广阔的土地和海洋”。这象征着人们对自由社会的自豪感。后者说:“我们能草率地允许青少年听一些随意编造的故事,以致让他们接受那些成年后不应拥有的思想吗”?这象征着教育可能带来的混乱与分歧。通识教育正是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它既要帮助年轻人成为独立的个体,拥有独特思想和个性化生活,又要使他们能适应公共生活,成为公民和共同文化的继承者。  如果不把通识教育视为浪费时间的事业,我们就必须认识到,通识教育不是用各种事实塞满人的头脑的过程。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如何提高人的心智。按照哈佛红皮书的说法,则是“有效的思考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恰当判断的能力”以及“辨别价值的能力”。  有效的思考,从逻辑思考开始,但包括更广泛的智力技能。当逻辑不够用时,有效的思考还包括对复杂的变动不居的世界的理解,以及建立在理解之上的想象力。想象力不只属于艺术家,也属于每一个发明者和革新者。我们需要想象力,它能细致地体察人性之幽微,从恶到善,从恐惧到希望,在积极意义上唤起最整全的人格,进而改变或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交流能力是表达自己并被他人理解的能力。它不只是讲述,而且包含倾听。在这个人人急于表达的社会,也许学会倾听更加重要。交流是社会实体中不受限制的思想与情感交换,由此形成更繁荣与多元的智识生态。在自由民主社会,交流显得格外珍贵。极权国家可以通过暴力获得认可,但民主国家必须依靠说服,而说服必须通过交流。公民之间的交流失败,或公众与政府之间的交流失败,都意味着民主大厦部分乃至悉数坍塌。  判断力是将全部思想运用于经验领域的能力。判断不仅限于理解各种思想观念之间的关系,更是如何将这些思想应用到实践中去。判断力源于直接经验又超越直接经验,它建立在铁一样的事实以及明亮的思辨能力之上。柏拉图的“洞穴人”寓言和李普曼的“虚假环境”理论,揭示出人类判断力困境,也使摆脱困境成为可能。  辨别价值的能力,不但指对不同种类的价值有清楚认识,而且要对它们之间的关系有所理解。道德价值、审美价值是容易困扰年轻人的两类价值。要辨别道德价值,需要将伦理理想内化于行为、感情和思想;要辨别审美价值,需要长期的审美教育、自我浸淫以及创造美的实践。  正是通过培养上述四种能力,通识教育努力将年轻人培养成好人、好公民、有用的人。好人意味着他具备完满的人生哲学;好公民意味着他既有独立观念,考虑自身利益,同时又重视共同利益与公共责任;有用的人则意味着他能将自己习得的知识、技能与观念,积极运用于个人职业与公共事务之中。  目前,中国大学尝试通识教育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使用1999年教育部在32所大学中开展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俗称“全校通选课”),开设相关课程,试图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但多数通选课过于注重传统典籍,其质量参差不齐,学生热情也不高;二是2005年起复旦大学开始实验的一种方式,本科生第一年不分专业院系,直接进入“复旦学院”,类似哈佛、耶鲁的文理学院,从整体上改变本科的教学管理模式。出于种种原因,主要是高考和就业的因素,目前国内高校少有效仿。复旦模式未能成为主流。  个人意见,出于现实的考量,两种方式可以折中调和,也即不专门划出一年来学习通识,但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放大、做精,分为“人文学科通识课程、社会科学通识课程、自然科学通识课程”三大类,贯穿四年大学本科。  传统上,学问分成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三个部分。人文学科促使人们理解人类与其自身的关系,也即理解人类的特质、创造力与理想;社会科学旨在理解社会环境和人类制度,与之保持适当关系;自然科学则帮助理解自然环境,发现自然规律,同样与之保持适当关系。  人文学科的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是帮助学生重新认识传统中国文化和建立全球视角。这就需要精心选择中西经典进行讲授,同时对全球化时代的环境问题、文化冲突、艺术交流等有充分关注。社会科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则是一种邀请式教学,通过前沿理论的介绍与现实案例的剖析,使学生站在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等社会学科的大门口,进而使后者能在兴趣的指引下,于其间一个或数个领域登堂入室。自然学科的通识教育课程,比较棘手,因为文科学生的知识储备可能不足,而理工科学生在某些领域的知识储备可能又远超常识的范围。因此,可以考虑分开授课。文科学生主要获得最低限度的科学常识,同时熟悉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路径,而理工科学生则可以尝试建立起立体的当代科学图景,从而避免专业细分带来的画地为牢的处境。  通识教育的教学,主要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三种方式完成。在教育领域,阅读是第一生产力。通识课程的教师,应特别注重书目与网络资源的推荐,给学生望远镜和地图,让他们挂帆出洋,而不是伙同他们在泳池拍水就敷衍了事。在人类文明进程中,讨论是最重要的认知增长手段之一。这就需要更精巧的课堂分组,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和习惯,一旦学生将讨论视作呼吸一样自然,其生长必然郁郁葱葱。写作是广义上的写作,主要指研究问题、实验问题的能力,它可以是一篇课程论文,也可以是一次社会实践,还可以是一项科学实验。惟有如此,才能将习得的知识、观念与技能结晶、沉淀,成为身体中的一部分。  应当承认,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面临着纷如乱丝的难题。高速变迁的现代社会日趋多元,各种传统权威都面临“偶像的黄昏”。权威的分化、观点的分歧,加上专业细分带来的经验差异,使得人们现实及潜在的共识越来越罕有,通识教育也因此带上浓厚的乌托邦色彩。雪上加霜的是,网络时代信息泛滥,人们注意力急剧分散。视线所及越来越广,宽达1000万平方公里,思考深度却越来越浅,浅到只有1厘米。交往的方式越多,孤独感就越强烈;接受的信息越多,洞察力就越低下。在大众传媒与自媒体的众声喧哗中,我们失去获取直接经验的能力;在娱乐至死的危机中,我们的生命力萎缩;在转型社会的漩涡中,我们被原子化。  此外,师资力量、学生的能动性以及现有学分制也都存在问题。首先,要进行通识教育,就必须有一批具备通识的教师,这在当今中国大学实在难求。其次,学生在求职、考研等现实压力下,是否会有浓厚能动性来投入通识教育,也很可疑。教育能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学生的自我教育,通识教育尤其如此。最后,目前中国大学的本科课程过于繁重,学生平均每学期要选10门课乃至更多,而哈佛大学的本科生,每学期平均选课一般只有4门。如不改革现有的学分制和课程设计,通识教育难有拓展空间。  不过我仍然相信,通识教育将在中国大学中普及并绽放光芒(作者注:当然,就当下的体制而言,我承认这种“相信”过于乐观甚至幼稚)。正如李普曼所言,你可以对从未存在的东西感到绝望,但你不能对人类已经表现出来的美德在未来的前景放弃希望。既然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中我们已经看到通识教育取得的成就和未来的可能性,那么对中国高校的通识教育,我们仍有理由抱以希望并付诸实践。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首先指的是一种教育理念,面向所有人的教育理念,大学的办学理念,来自各方的人一起学习。

论文文献综述怎么写

  • 索引序列
  • 通识教育文献选辑第一卷电子书
  • 通识教育文献选辑第一卷电子版
  • 通识教育文献选辑第一卷
  • 通识教育文献选辑第一卷txt
  • 通识教育文献选辑第一卷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