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国土资源遥感期刊怎么样查询数据

国土资源遥感期刊怎么样查询数据

发布时间:

国土资源遥感期刊怎么样查询数据

《国土资源遥感》以“促进遥感集市发展,加强遥感学术交流,推动遥感技术应用”为办刊宗旨,贯彻学术性与技术性相结合,突出技术应用,兼顾理论探讨。主要刊登实用性强的遥感、GIS及GPS(3S)技术应用论文,宣传3S技术在国土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水资源、气象资源、生物资源及旅游资源等)调查与开发、国土整治的规划与管理,环境和灾害监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建设工程选址、选线及城市规划等领域应用的新方法和重要成果,以从事国土资源遥感及其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人员、应用人员及大专院校有关师生为读者对象。该刊设有综述、技术应用、新方法、新技术及地理信息系统等栏目,同时密切追踪国内外遥感技术应用动态,并做出及时的报道。国土遥感监测要求数据及资料来源连续、稳定;能满足监测的精度要求;易于获取。目前采用的主要数据源有TM、SPOT及GF-1数据,其中GF-1为国产高分数据,在国土资源、环境和农业等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效果。同时GF-1数据已上线遥感集市的数据电商平台,为民用国土遥感监测提供易于获取、价格适中的数据源。

1 土地资源分类(一)土地资源分类原则与依据土地资源分类是土地资源研究的重要内容,是调查与制图的基本依据。建立科学地、系统地反映土地资源基本特征和地域差异的分类系统,是土地资源调查最基本的原则。在土地资源分类中,主要考虑的原则是:(1)分类系统力求简洁,符合国家对土地资源基本数据及其动态状况的迫切要求。(2)考虑土地资源属性,按土地资源性质与特点划分若干类型,以正确反映土地资源特征与本质差异。(3)分类中做到归并相似性,区别差异性,由大到小,由高级到低级划分,最终建成一个上下联系、逻辑分明的科学分类系统。(4)考虑应用遥感技术调查所能达到规定精度的可能性。(5)考虑反映土地资源动态变化,将反映土地资源动态状况的因素作为划分某些类型的重要标志。依上述原则,根据《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工作意见》(1997年12月,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土地区司)、《土地遥感动态监测技术规定》(1997年6月,国家土地管理局),并参考《全国农业土地资源遥感调查技术报告》(1997年6月,国家统计局、中国科学院)等资料,在湖南省土地资源遥感综合调查中土地资源采用二级分类,对二级分类中的耕地采用三级分类。第一级依据国民经济主要用地构成和土地属性利用方向划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镇居民及工交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第二级是在第一级基础上,依据主要利用方式、利用条件和难易程度划分为19个类型:水田、旱地、有林地、灌木林、疏林地、其它林地、高覆盖度草地、中覆盖度草地、低覆盖度草地、河渠、湖泊、水库坑塘、滩地、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工交建设用地、沼泽地、裸土地、裸岩石砾地。水田划分为:山地水田、丘陵水田、平原水田、坡度大于25°的水田。旱地划分为:山地旱地、丘陵旱地、平原旱地、坡度大于25°的旱地。(二)土地资源分类系统及其含义耕地(1)(注:括号内数字为地类代码,下同)水田(11):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用以种植水稻、莲藕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按其所处地貌部位可划分为:山地水田(111)、丘陵水田(112)、平原水田(113)、坡度大于25°的水田(114)。旱地(12):指无水源无灌溉设施,靠天然降水生长作物的耕地。或有水源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不能正常灌溉的旱作物耕地。按其所处地貌部位,可划分为:山地旱地(121)、丘陵旱地(122)、平原旱地(123)、坡度大于25°旱地(124)。林地(2)有林地(21):指郁闭度≥30%的天然林和人工林,包括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等成片林地。灌木林(22):指郁闭度>40%,高度在1米以下的矮林地和灌丛林地。疏林地(23):指郁闭度10%~30%的稀疏林。其它林地(24):指未成林造林地、迹地、苗圃及各类园地。草地(3)高覆盖度草地(31):指覆盖度>50%的天然草地、改良草地和割草地。此类草地一般水分条件较好,草被生长茂密。中覆盖度草地(32):指覆盖度在10%~50%的天然草地和改良草地。此类草地一般水分不足,草被较稀疏。低覆盖度草地(33):指覆盖度在10%~20%的天然草地。此类草地水分缺乏,草被稀疏,牧业利用条件差。水域(4)河渠(41):指天然形成或人工开挖的河流及主干渠常年水位以下的土地。人工渠包括堤岸。湖泊(42):指天然形成的积水区常年水位以下的土地。水库坑塘(43):指人工修建的积水区常年水位以下的土地。滩地(46):指河、湖水域平水期水位与洪水位之间的土地。城镇工矿居民用地(5)城镇用地(51):指大、中、小城市及县镇以上建成区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52):指镇以下的居民点用地。工交建设用地(53):指独立各级居民点以外的工矿用地,以及交通道路、机场、码头和特殊用地。未利用土地(6)沼泽地(64):指地势平坦低洼、排水不畅、长期潮湿、季节性积水或常年积水,表层生长湿生植物的土地。裸土地(65):指地表土质覆盖,植被覆盖度在5%以下的土地。裸岩石砾地(66):指地表为岩石或石砾,其覆盖面积>50%的土地。2 遥感图像分析判读(一)图像分析判读基础一切地物由于其种类和环境条件不同,在不同波长电磁波的频段上,具有不同的地物波谱反射和辐射特征,在影像上表现为色调、形状、大小、阴影和纹理等信息的差异。通过借助影像上呈现的色调、形态的差异和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组合规律,可以确定地物的范围、类别和特征,达到识别目标物的基本目的。依据目标物的位置、形状和大小,测量其长度或面积,构成了图像判读的基础信息。(二)判读内容及其解译标志的建立采用 TM卫星假彩色合成图像,基本上能全面反映我省各类土地类型的特征。通过室内遥感解译,对照已有调查成果并经野外实地验证,建立了湖南省土地资源类型遥感解译标志(表4-1)。表4-1 湖南省土地资源类型遥感解译标志(R4G7B3)3 图像分析判读与制图(一)基本原则以最新TM卫星图像和相应的地形图为主要信息源,采用人机交互方式和有关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地资源进行判读与制图。1∶25万定性判读精度为:耕地和城镇≥95%,其他类型为85%~90%。定位精度为TM图像与地形图对点误差一般小于图上距离6 mm,最大不超过1 mm。地类的判读,遵循先易后难,由浅入深,逐步展开的原则。地类图斑的归并,以1∶25万TM卫星图像为依据,小于4 mm2(即375亩)的图斑舍去,并入相邻图斑。复合图斑归并时,按数量原则和类型接近原则处理,如旱地与水田归并时,将面积小的归并到面积大的图斑,小面积坑塘水库归并于耕地中。(二)图像判读首先输入县级影像栅格文件(TTF格式),在Coreldraw软件环境下,以影像文件作为判读背景(第一层),通过人机交互方式分层提取目标地类。第二层为地类界,第三层为地类属性,第四层为重要线状地物。根据影像判读标志,通过人机交互方式,直接操作鼠标,沿影像特征的边缘准确绘出全闭合的地类界,并赋地类属性及编号。逐县完成全省地类的判读和准确定位。全省共绘出各类地类图斑250593个。其中水田(11)35174个,旱地(12)60034个,有林地(21)27450个,灌木林(22)13722个,疏林地(23)64030个,其他林地(24)2082个,高覆盖度草地(31)8720个,中覆盖度草地(32)1921个,低覆盖草地(33)107个,河渠(41)837个,湖泊(42)324个,水库坑塘(43)8137个,滩地(46)1394个,城镇(51)1054个,农村居民点(52)24636个,工交建设用地(53)466个,沼泽地(64)374个,裸土地(65)130个,裸岩石砾地(66)1个。判读提取目标地物(地类)的最小单元:面状地类大于6×6个象元;图斑短边宽度最小为4个象元。判读精度:耕地定性准确率>98%,其他地类>95%。计算机屏幕解译地类界线的线划描迹精度为一个象元。重要线状地物单线绘出,其属性代码为:铁路“71”,公路“72”,河渠“73”。重要线状地物是指不宜在零星地类成数抽样中对其面积进行测算和扣除的线状地物。判读完成后保存Coreldraw格式的*CDR文件,并输出*DXF矢量格式文件。(三)矢量专题层面的生成与面积量算从Coreldraw中导出ARC/INFO能够接受的*DXF格式文件,转换成下一步所需Coverage恢复成原图像的投影系统,然后再转成统一的等面积分割圆锥投影坐标系统。利用ARC/INFO的ARCEDIT模块进行图形编辑,逐图斑与线段赋给地类代码,完成相邻图幅接边,统一行政区划图、土地资源图、地理单元图和线状地物图的图廓边界。分别建立拓朴关系,四图层叠加组合成土地资源图,用以进行面积量算与汇总使用。由于数字化过程中产生的随机误差和投影变形产生的系统误差,量算面积和理论面积总有一定的差值,面积平差就是针对这两种误差进行的。一级平差以标准图幅理论面积为控制面积,对该图幅内各县域量算面积按其所占比例进行平差,求得标准图幅内各县域的实际面积,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全省各县级行政区的实际面积。二级平差是以县级行政区的实际面积为控制面积,对县域内各图斑的量算面积按其所占比例进行平差,求得县域内每一个图斑的实际面积,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全省地类图斑的实际面积。(四)重要线状地物面积校正在二级面积平差完成后,分县进行重要线状地物面积扣除。重要线状地物宽度的平均值是将航片扫描成图像文件后,按平原、丘陵和山地三种地貌类型抽样布点,根据航片比例尺平均值得到的。铁路、公路的宽度包括路堤、路堑、道沟、取土坑和护路林。逐县按各自的平均宽度,换算出面积数据(亩),从相应地类面积中扣除,并将扣下的面积数据量分别加入所属地类中去。设某一地类图斑内有n条线状地物,其长度和宽度分别为Lij和bij(i=1,2,…,n),j为地类图斑编号,则该图斑应扣除的线状地物面积为:湖南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五)细小地物(零星地类)面积扣除在二级面积平差完成后,分县进行零星地类面积的扣除。零星地类是指由于受比例尺精度限制,有些地类不能在图上反映出来,但它却是客观存在的。零星地类的存在影响了数字化地图对实际情况的真实反映。为了与实际更加吻合,需对零星地类作必要的处理。其基本思路是:通过抽样方法获得细小地物的统计分布特征,给出细小地物在主体地物中的统计成数,然后将这一成数落实到所有的主体地物中进行细小地物面积的成数调整。细小地物抽样分两种,一种是TM卫星影像中抽取小于6×6个象元的细小地物,另一种是从分辨率更大的航片上抽取更加细小的地物。这两种抽样方法都各自形成一个细小地物抽样成数数据,用于细小地物面积扣除。(1)航片细小地物扣除航片细小地物扣除分县进行,其主体地物只有耕地(11,12),非主体地物为河流(41)和工矿交通建设用地(53)两类。设某一耕地图斑Aj被切为n个更小的图斑Aij(i=1,2,…,n),则:湖南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式中j为该耕地图斑在该县土地资源图中的图斑号,i为Aj被切分开的各小图斑的序号。设Aj的实际面积为ARj(二级平差后的面积),ACj为j图斑的量算面积,则被切分的各小图斑Aij的实际面积ARij为:湖南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式中ACij为各小图斑的量算面积。设细小地物R对Aij的成数为Rijk,则细小地物k在图斑Aj中的扣除量为:湖南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县域内细小地物在耕地中扣除总量ADk为:湖南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当k=1时,ADk表示县域内耕地中水域(41)扣除总量;当k=2时,ADk表示县域内耕地中建设用地(53)扣除总量。ADk值要分别加入到县城分类面积(41,53)统计中去。(2)TM影像图细小地物的扣除其操作方法与航片相同。主体地物也仅仅限于耕地,但非主体地物除河流(41)、工交建设用地(53)外,还包括各类草地(31,32,33)和未利用土地(64,65,66)等。由于细小地物(零星地类)成数抽样是分县按平原、丘陵、山地三种地貌类型进行的,因此,县域内耕地中细小地物的扣除系数(成数)视耕地所处地貌位置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六)图形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集成数据集成是将各种数据统一组织,按照一定标准,将数据建库,以交付运行的过程。图形数据及属性数据包括土地资源数据、重要线状地物数据、行政界线数据等。以微机网络为硬平台,以ARC/INFO和ARCVIEW作为核心软平台,对图形数据、属性数据、图像数据进行整理、编辑裁切、编码,按不同的要求和规程分别建成图形数据库、属性数据库和图像数据库。(1)属性数据集成属性数据有两个来源:第一在图形数据库集成时,每个层面的数据和每个图幅的数据都伴随一个属性数据文件,由这些属性数据文件集成的属性数据,简称属性库A。第二由土地资源图、地理单元图、重要线状地物图、行政界线图经过ARC/INFO中的IDENTITY命令叠加形成的组合图,其所伴生的具有地理背景等属性的土地资源属性数据,经过重要线状地物校正、细小地物扣除形成的面积量算数据,所形成的属性数据库简称属性库B。属性库A以图形数据库界面为基础,外加属性数据显示和查询功能,达到了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结合,实现了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同步定位和条件组合查询、显示功能。属性库 B以 windows95为操作环境,用MS-VISNAL BASIC作为系统界面的最后封装设计语言,操作简单,具有显示、查询、检索等功能。(2)图像库集成以陆地卫星TM数据经过深加工并套合行政界线和控制点的数据作为TM图像数据来源。对TM图像数据按图形数据库中的数据分幅进行裁切入库。在图形数据库系统界面的基础上增加了TM图形影像显示、查询功能。用ARCVIEW中的AVENUE进行界面封装设计。TM图像显示能达到相应比例尺的图形数据对应显示。航片影像能按检索要求和采样框架进行定位显示。

国土资源遥感期刊怎么样查询

《science》,《中国测绘》,《中国土地科学》,《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国土资源遥感》等。其中《science》创刊于1880年,是发表原始研究论文,以及综述和分析当前研究和科学政策的同行评议的期刊。还有其他如《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IEEE T GEOSCI REMOTE》、《INT J APPL EARTH OBS》《REMOTE SENS》等期刊。

《国土资源遥感》以“促进遥感集市发展,加强遥感学术交流,推动遥感技术应用”为办刊宗旨,贯彻学术性与技术性相结合,突出技术应用,兼顾理论探讨。主要刊登实用性强的遥感、GIS及GPS(3S)技术应用论文,宣传3S技术在国土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水资源、气象资源、生物资源及旅游资源等)调查与开发、国土整治的规划与管理,环境和灾害监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建设工程选址、选线及城市规划等领域应用的新方法和重要成果,以从事国土资源遥感及其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人员、应用人员及大专院校有关师生为读者对象。该刊设有综述、技术应用、新方法、新技术及地理信息系统等栏目,同时密切追踪国内外遥感技术应用动态,并做出及时的报道。国土遥感监测要求数据及资料来源连续、稳定;能满足监测的精度要求;易于获取。目前采用的主要数据源有TM、SPOT及GF-1数据,其中GF-1为国产高分数据,在国土资源、环境和农业等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效果。同时GF-1数据已上线遥感集市的数据电商平台,为民用国土遥感监测提供易于获取、价格适中的数据源。

英文的有:《GPS SOLUTIONS》、《JOURNAL OF GEODESY》《Inside GNSS》《GPS World》《ISPRS J PHOTOGRAMM》《REMOTE SENS ENVIRON》《IEEE T GEOSCI REMOTE》《INT J APPL EARTH OBS》《REMOTE SENS》《GISCI REMOTE SENS》《IEEE GEOSCI REMOTE SENS LETT》《IEEE J-STARS》《SENSORS》中文的有:《中国测绘》《中国土地科学》《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国土资源遥感》可以上知网或者谷歌学术查询,有很多相关信息

福建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与遥感动态监测重要意义何在?发表日期:2004年1月13日-----------------------------------------------------------------------------------------------福建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与遥感动态监测是利用遥感技术开展福建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开展重点地区土地资源和矿产开发的动态监测,为我省国土开发、整治提供依据。遥感综合调查就是利用遥感信息源和信息提取技术,开展中大尺度全省土地、矿产、海洋、森林、水、旅游等资源现状和构造稳定性、土壤侵蚀、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等生态环境状况调查以及大比例尺重点地区(城市)综合调查;编制福建省国土资源和环境系列图件及相应的调查评价报告;最终利用“RS”、“GIS”等相关技术集成调查数据信息,按统一的规范、标准、编码、格式集成,建立一个包括图形数据、统计数据和元数据等内容的综合性国土资源与环境数据库;建立可靠、准确、可视化、高效运作及规范化与可共享的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动态监测就是在全省国土资源综合调查的基础上,引进多时相、不同分辨率的遥感图像对政府感兴趣的地区,如城乡结合部、重点建设地区等进行土地资源动态监测,对重点矿区、矿业秩序不稳定区的矿产开发进行动态监测。

国土资源遥感期刊怎么样查询的

福建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与遥感动态监测重要意义何在?发表日期:2004年1月13日-----------------------------------------------------------------------------------------------福建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与遥感动态监测是利用遥感技术开展福建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开展重点地区土地资源和矿产开发的动态监测,为我省国土开发、整治提供依据。遥感综合调查就是利用遥感信息源和信息提取技术,开展中大尺度全省土地、矿产、海洋、森林、水、旅游等资源现状和构造稳定性、土壤侵蚀、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等生态环境状况调查以及大比例尺重点地区(城市)综合调查;编制福建省国土资源和环境系列图件及相应的调查评价报告;最终利用“RS”、“GIS”等相关技术集成调查数据信息,按统一的规范、标准、编码、格式集成,建立一个包括图形数据、统计数据和元数据等内容的综合性国土资源与环境数据库;建立可靠、准确、可视化、高效运作及规范化与可共享的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动态监测就是在全省国土资源综合调查的基础上,引进多时相、不同分辨率的遥感图像对政府感兴趣的地区,如城乡结合部、重点建设地区等进行土地资源动态监测,对重点矿区、矿业秩序不稳定区的矿产开发进行动态监测。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大概就是这些吧,我地理所的同学告诉我的。

数据的选取(1)遥感资料的选取根据《总体设计书》的规定,Landsat-TM是本次国土资源调查的基础遥感资料。覆盖河南省167000 km2的TM资料共需21景。其中,覆盖河南全省1997~1999年秋季时相数据图像共14景,涉及省外资料8景(表1)。表1 河南省国土资源调查遥感资料(Landsat-TM)一览表(2)地理数据的选取根据遥感图像几何校正和影像地图制作的需要,选择使用1∶100000地形图131幅、1:250000地形图13幅,供图像处理时对图像进行精校正点选取及行政区划境界线数据套合使用。技术路线和方法Landsat-TM图像处理是国土资源遥感调查的重要环节。此次的主要任务是借助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来增强各种地物信息,在图像上以色调和纹理所表现出来的差别,从中提取所需要的特征信息。为了提高遥感调查的适时性,力求反映现状信息、突出综合信息。在波段选择上遵循先试验、后推广的原则。其工艺流程见图1。图1 河南省卫星影像图制作工艺流程框图彩色合成图像制作彩色合成图像是综合调查的基本素材,应力求达到色调协调、反差与对比度适中、信息丰富的最佳效果。由于地物在各波段的辐射信息之间的相关性,使得Landsat-TM的7个波段数据特征带有较强的相关性。若选取的三个波段的相关性很强,各波段的信息就会出现大量的重复,影响合成图像色彩的饱和度。即相关性越强,图像饱和度越差,导致合成图像的总信息量不高。因此,标准偏差和相关系数两个参数都直接影响合成图像的使用效果。由此选择波段组合原则为:1)各波段的方差要尽可能的大;2)各波段的相关系数要尽可能的小;3)各波段的均值大小不要相差太悬殊;4)选用含有目标地物特征谱带的波段。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各波段的波谱物性,我们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2景TM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表2~5)。表2 124-36 2048×2048子区样本统计数据表3 124-36 2048×2048子区样本相关系数矩阵表4 125-36 2048×2048子区样本统计数据表5 125-36 2048×2048子区样相关系数矩阵通过上述分析可知:TM3、4、5、7方差比较大,TM2、3、4、7均值比较接近,说明这几个波段所含信息量相对丰富;TM1、2、3波段,TM5、7波段相关性较好;TM4、6则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与其他各波段的相关性都较小。相关性决定了信息重复量,故选用相关性较小的波段参与合成。由此确定波段的组成方案为TM1、2、3中选一个,TM5、7波段中选一个,加一个TM4波段组成红、绿、蓝假彩色合成片。而TM6地面分辨率为120m×120m,分辨率较低且受大气热辐射影响,对于生成清晰、信息量丰富、使用广泛的基础片不适合,故在基本合成中不考虑使用该波段数据。在TM1、2、3波段中,TM3波段的信息量反映相对丰富,且植被在近红外区(TM4)与红光区(TM3)的波谱差异反映很敏感,由此选用TM3与TM4的组合能很好地突击植被信息,满足1:250000分幅图中对植被的分类要求,故确定TM3波段参与组合。TM5、7波段无论谁与TM4、3组合色调反映较好,并且从直方图可看出,其信息量反映宽,即信息量相对丰富,但是,TM5与TM7相比,TM5与其他波段的相关性较大,即TM5与其他波段信息重复量多,故两者中选择TM7。由此,确定TM4(红)、7(绿)、3(蓝)波段为最佳组合,用于河南全省TM遥感影像图制作。图像数字镶嵌图像镶嵌一般指的是把多个单幅图像根据相同地物标志拼接成一幅大图像的处理过程。镶嵌时不仅要进行几何镶嵌,还要进行程度不一的色调(灰度)镶嵌。一幅高质量的遥感镶嵌图应具备有三个条件,即:信息丰富,色调协调,几何精度高。根据河南省的TM影像数据具体情况,设计镶嵌方案如下:1)根据数据预处理结果,确定以1997年10月30日图像为基准色调。其他所有影像颜色均向其配准。2)由于纵向上124轨道和横向上36带处于河南省中部,且124/36、124/37这两景影像图的接收日期为1997年10月30日。镶嵌时所有影像纵向以124轨道,横向以36带为中心分别向四方扩展拼接。3)属同一轨道、同一成像时间、同一成像条件的影像,图像辐射亮度水平没有太大的差异,两者可直接镶嵌;时像相差不大的如123/37、123/38,以接近10月30日的图像为基准进行镶嵌,即分别与123/35、123/36的镶嵌图进行颜色配准镶嵌。4)镶嵌控制点、镶嵌线按照地物走势曲线及颜色变化趋势灵活选取。在镶嵌处理过程中,122/37和122/38,123/35和123/36,124/36和124/37,125/36和125/37属同一时相图像;126/35、126/36、126/37虽不为同一时相,但基本上在一个月份内。地物波谱信息反映相似,色调差异不大,故选择先两两镶嵌。对于部分时像不一致的,颜色差异较大的图像,分别按轨道与10月份的资料镶嵌。在镶嵌前须对这部分资料的三个波段分别按10月份的数据灰度值的亮度情况进行调整,而后利用颜色匹配功能进行调整,达到色调一致的效果。当每条轨道上图像纵向镶嵌完成后,即以124轨道为准开始横向镶嵌。横向镶嵌对应的重叠区域跨度大时,须要对这两条轨道数据进行多次色度调整试验以达到最佳视觉效果。在整个镶嵌过程中,图像未进行采样,严格按像元一一对应,尽可能不采用镶嵌线两侧的圆滑处理,充分保证了每个像元的精度。

国土资源遥感期刊怎么样查询真伪

只要在新闻出版总署输入期刊名称检索就可以查了,查不到就是非法的刊物。

去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查。

中国知网好像有查询的。

国土资源遥感期刊怎么样

  • 索引序列
  • 国土资源遥感期刊怎么样查询数据
  • 国土资源遥感期刊怎么样查询
  • 国土资源遥感期刊怎么样查询的
  • 国土资源遥感期刊怎么样查询真伪
  • 国土资源遥感期刊怎么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