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电机控制系统设计论文题目有哪些

电机控制系统设计论文题目有哪些

发布时间:

电机控制系统设计论文题目有哪些

其中这些有开题报告 用单片机进行温度的控制及LCD显示系统的设计 基于MultiSim 8的高频电路仿真技术 简易数字电压表的设计 虚拟信号发生器设计及远程实现 智能物业管理器的设计 信号高精度测频方法设计 三相电机的保护控制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温度监控系统设计 数字式温度计的设计 全自动节水灌溉系统--硬件部分 电子时钟的设计 全自动电压表的设计 脉冲调宽型伺服放大器的设计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数字滤波及频率测试 基于无线传输技术的室温控制系统设计——温度控制器硬件设计 温度箱模拟控制系统 基于无线传输技术的室温控制系统设计——温度控制器软件设计 基于微控制器的电容器储能放电系统设计 基于机器视觉的构件表面缺陷特征提取 基于单片机的语音提示测温系统的研究 基于单片机的步进电机的控制 单片机的数字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电压表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交流调功器设计 基于SPI通信方式的多通道信号采集器设计 基于LabVIEW虚拟频谱分析仪的设计 功率因数校正器的设计 高精度电容电感测量系统设计 电表智能管理装置的设计 基于Labview的虚拟数字钟设计 超声波测距语音提示系统的研究 斩控式交流电子调压器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脉象信号采集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简易智能小车设计 基于FPGA的18路智力竞赛电子抢答器设计 基于EDA技术的智力竞赛抢答器的设计 基于EDA技术的数字电子钟设计 基于EDA的计算器的设计 基于DDS的频率特性测试仪设计 基于CPLD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单色显示屏的设计 扩音电话机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低频信号发生器设计 35KV变电所及配电线路的设计 10kV变电所及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 6Kv变电所及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 多功能充电器的硬件开发 镍镉电池智能充电器的设计 基于MCS-51单片机的变色灯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智能住宅的功能设计与实现原理研究 用IC卡实现门禁管理系统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研究 单片机步进电机转速控制器的设计 无刷直流电机数字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液位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智能红外遥控暖风机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 蔬菜公司恒温库微机监控系统 数字触发提升机控制系统 仓储用多点温湿度测量系统 矿井提升机装置的设计 中频电源的设计 数字PWM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 基于ARM的嵌入式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锅炉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动力电池充电系统设计 多电量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PWM及单片机在按摩机中的应用 IC卡预付费煤气表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音乐门铃的设计 新型出租车计价器控制电路的设计 单片机太阳能热水器测控仪的设计 LED点阵显示屏-软件设计 双容液位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三电平Buck直流变换器主电路的研究 基于PROTEUS软件的实验板仿真 基于16位单片机的串口数据采集 电机学课程CAI课件开发 单片机教学实验板——软件设计 63A三极交流接触器设计 总线式智能PID控制仪 自动售报机的设计 断路器的设计 基于MATLAB的水轮发电机调速系统仿真 数控缠绕机树脂含量自控系统的设计 软胶囊的单片机温度控制(硬件设计) 空调温度控制单元的设计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对谐波鉴幅 基于单片机的鱼用投饵机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玻璃管加热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号音自动播放器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普通铣床数控化设计 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电源切换控制器的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液晶显示器设计 超声波测距仪的设计及其在倒车技术上的应用 智能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公交车报站系统的设计 基于RS485总线的远程双向数据通信系统的设计 宾馆客房环境检测系统 智能充电器的设计与制作 基于单片机的户式中央空调器温度测控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乳粉包装称重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定量物料自动配比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液位检测 基于单片机的水位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VDMOS调速实验系统主电路模板的设计与开发 基于IGBT-IPM的调速实验系统驱动模板的设计与开发 HEF4752为核心的交流调速系统控制电路模板的设计与开发 基于87C196MC交流调速实验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87C196MC单片机最小系统单板电路模板的设计与开发 电子密码锁控制电路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式温度计设计 列车测速报警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 语音控制小汽车控制系统设计 智能型客车超载检测系统的设计 直流机组电动机设计 单片机控制交通灯设计 中型电弧炉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 中频淬火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新型洗浴器设计 新型电磁开水炉设计 基于电流型逆变器的中频冶炼电气设计 6KW电磁采暖炉电气设计 基于CD4017电平显示器 多路智力抢答器设计 智能型充电器的电源和显示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量系统的设计 龙门刨床的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 音频信号分析仪 基于单片机的机械通风控制器设计 论电气设计中低压交流接触器的使用 论人工智能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浅论配电系统的保护与选择 浅论扬州帝一电器的供电系统 浅谈光纤光缆和通信电缆 浅谈数据通信及其应用前景 浅谈塑料光纤传光原理 浅析数字信号的载波传输 浅析通信原理中的增量控制 太阳能热水器水温水位测控仪分析 电气设备的漏电保护及接地 论“人工智能”中的知识获取技术 论PLC应用及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论传感器使用中的抗干扰技术 论电测技术中的抗干扰问题 论高频电路的频谱线性搬移 论高频反馈控制电路 论工厂导线和电缆截面的选择 论工厂供电系统的运行及管理 论供电系统的防雷、接地保护及电气安全 论交流变频调速系统 论人工智能中的知识表示技术 论双闭环无静差调速系统 论特殊应用类型的传感器 论无损探伤的特点 论在线检测 论专家系统 论自动测试系统设计的几个问题 浅析时分复用的基本原理 试论配电系统设计方案的比较 试论特殊条件下交流接触器的选用 自动选台立体声调频收音机 基于立体声调频收音机的研究 基于环绕立体声转接器的设计 基于红外线报警系统的研究 多种变化彩灯 单片机音乐演奏控制器设计 单目视觉车道偏离报警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波形发生器设计 智能毫伏表的设计 微机型高压电网继电保护系统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mega16L的煤气报警器的设计 串行显示的步进电机单片机控制系统 编码发射与接收报警系统设计:看护机 编码发射接收报警设计:爱情鸟 红外快速检测人体温度装置的设计与研制 用单片机控制的多功能门铃 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原则 电气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浅论10KV供电系统的继电保护的设计方案 智能编码电控锁设计 自行车里程,速度计的设计 等精度频率计的设计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原油含水分析仪的硬件与人机界面设计 数字电子钟的设计与制作 温度报警器的电路设计与制作 数字电子钟的电路设计 鸡舍电子智能补光器的设计 电子密码锁的电路设计与制作 单片机控制电梯系统的设计 常用电器维修方法综述 控制式智能计热表的设计 无线射频识别系统发射接收硬件电路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PIC16F877的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 基于ADE7758的电能监测系统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水温控制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鸡雏恒温孵化器的设计 自动存包柜的设计 空调器微电脑控制系统 全自动洗衣机控制器 小功率不间断电源(UPS)中变换器的原理与设计 智能温度巡检仪的研制 保险箱遥控密码锁 基于蓝牙技术的心电动态监护系统的研究 低成本智能住宅监控系统的设计 大型发电厂的继电保护配置 直流操作电源监控系统的研究 悬挂运动控制系统 气体泄漏超声检测系统的设计 FC-TCR型无功补偿装置控制器的设计 150MHz频段窄带调频无线接收机 数字显示式电子体温计 基于单片机的病床呼叫控制系统 基于单片微型计算机的多路室内火灾报警器 基于单片微型计算机的语音播出的作息时间控制器 交通信号灯控制电路的设计 单片机控制的全自动洗衣机毕业设计论文 单片机脉搏测量仪 红外报警器设计与实现

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及其开展趋向摘要:机电一体化是一种复合技术,是机械技术与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相互浸透的产物,是机电工业开展的必然趋向。本文简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根本构造组成和主要应用范畴,并指出其开展趋向。关键词:机械工业 机电一体化 数控 模块化   现代科学技术的开展极大地推进了不同窗科的穿插与浸透,惹起了工程范畴的技术改造与反动。在机械工程范畴,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疾速开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浸透所构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构造、产品机构、功用与构成、消费方式及管理体系发作了宏大变化,使工业消费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了“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开展阶段。   一、机电一体化的中心技术   机电一体化包括软件和硬件两方面技术。硬件是由机械本体、传感器、信息处置单元和驱动单元等局部组成。因而,为加速推进机电一体化的开展,必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机械本体技术   机械本体必需从改善性能、减轻质量和进步精度等几方面思索。现代机械产品普通都是以钢铁资料为主,为了减轻质量除了在构造上加以改良,还应思索应用非金属复合资料。只要机械本体减轻了重量,才有可能完成驱动系统的小型化,进而在控制方面改善快速响应特性,减少能量耗费,进步效率。   (二) 传感技术   传感器的问题集中在进步牢靠性、灵活度和准确度方面,进步牢靠性与防干扰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防止电干扰,目前有采用光纤电缆传感器的趋向。对外部信息传感器来说,目前主要开展非接触型检测技术。   (三) 信息处置技术   机电一体化与微电子学的显著进步、信息处置设备(特别是微型计算机)的提高应用严密相连。为进一步开展机电一体化,必需进步信息处置设备的牢靠性,包括模/数转换设备的牢靠性和分时处置的输入输出的牢靠性,进而进步处置速度,并处理抗干扰及规范化问题。   (四) 驱动技术   电机作为驱动机构已被普遍采用,但在快速响应和效率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目前,正在积极开展内部装有编码器的电机以及控制专用组件-传感器-电机三位一体的伺服驱动单元。   (五) 接口技术   为了与计算机停止通讯,必需使数据传送的格式规范化、规格化。接口采用同一规范规格不只有利于信息传送和维修,而且能够简化设计。目前,技术人员正努力于开发低本钱、高速串行的接口,来处理信号电缆非接触化、光导纤维以及光藕器的大容量化、小型化、规范化等问题。   (六) 软件技术   软件与硬件必需谐和分歧地开展。为了减少软件的研制本钱,进步消费维修的效率,要逐渐推行软件规范化,包括程序规范化、程序模块化、软件程序的固化、推行软件工程等。 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主要应用范畴 (一) 数控机床   数控机床及相应的数控技术经过40年的开展,在构造、功用、操作和控制精度上都有疾速进步,详细表如今:   1、 总线式、模块化、紧凑型的构造,即采用多CPU、多主总线的体系构造。   2、 开放性设计,即硬件体系构造和功用模块具有层次性、兼容性、契合接口规范,能最大限度地进步用户的运用效益。   3、 WOP技术和智能化。系统能提供面向车间的编程技术和完成二、三维加工过程的动态仿真,并引入在线诊断、含糊控制等智能机制。   4、 大容量存储器的应用和软件的模块化设计,不只丰厚了数控功用,同时也增强了CNC系统的控制功用。   5、 能完成多过程、多通道控制,即具有一台机床同时完成多个独立加工任务或控制多台和多种机床的才能,并将刀具破损检测、物料搬运、机械手等控制都集成到系统中去。   6、 系统的多级网络功用,增强了系统组合及构成复杂加工系统的才能。   7、 以单板、单片机作为控制机,加上专用芯片及模板组成构造紧凑的数控安装。   (二)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CIMS的完成不是现有各分散系统的简单组合,而是全局动态最优综合。它突破原有部门之间的界限,以制造为基干来控制“物流”和“信息流”,完成从运营决策、产品开发、消费准备、消费实验到消费运营管理的有机分离。企业集成度的进步能够使各种消费要素之间的配置得到更好的优化,各种消费要素的潜力能够得到更大的发挥。   (三) 柔性制造系统(FMS)   柔性制造系统是计算机化的制造系统,主要由计算机、数控机床、机器人、料盘、自动搬运小车和自动化仓库等组成。它能够随机地、实时地、按量地依照装配部门的请求,消费其才能范围内的任何工件,特别适于多种类、中小批量、设计更改频繁的离散零件的批量消费。   (四) 工业机器人   第1代机器人亦称示教再现机器人,它们只能依据示教停止反复运动,对工作环境和作业对象的变化缺乏顺应性和灵敏性;第2代机器人带有各种先进的传感元件,能获取作业环境和操作对象的简单信息,经过计算机处置、剖析,做出一定的判别,对动作停止反应控制,表现出低级智能,已开端走向适用化;第3代机器人即智能机器人,具有多种感知功用,可停止复杂的逻辑思想、判别和决策,在作业环境中独立行动,与第5代计算机关系亲密。   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开展前景   纵观国内外机电一体化的开展现状和高新技术的开展意向,机电一体化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开展: (一) 智能化   智能化是机电一体化与传统机械自动化的主要区别之一,也是21世纪机电一体化的开展方向。近几年,处置器速度的进步和微机的高性能化、传感器系统的集成化与智能化为嵌入智能控制算法发明了条件,有力地推进着机电一体化产品向智能化方向开展。智能机电一体化产品能够模仿人类智能,具有某种水平的判别推理、逻辑思想和自主决策才能,从而取代制造工程中人的局部脑力劳动。 (二) 系统化   系统化的表现特征之一就是系统体系构造进一步采用开放式和形式化的总线构造。系统能够灵敏组态,停止恣意的剪裁和组合,同时寻务实现多子系统谐和控制和综合管理。表现特征之二是通讯功用大大增强,普通除RS232等常用通讯方式外,完成远程及多系统通讯联网需求的部分网络正逐步被采用。将来的机电一体化愈加注重产品与人的关系,如何赋予机电一体化产品以人的智能、情感、人性显得越来越重要。机电一体化产品还可依据一些生物体优秀的结构研讨某种新型机体,使其向着生物系统化方向开展。   (三) 微型化   微型机电一体化系统高度交融了微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和软件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的一个新的开展方向。国外称微电子机械系统的几何尺寸普通不超越1cm3,并正向微米、纳米级方向开展。由于微机电一体化系统具有体积小、耗能小、运动灵敏等特性,可进入普通机械无法进入的空间并易于停止精密操作,故在生物医学、航空航天、信息技术、工农业乃至国防等范畴,都有宽广的应用前景。目前,应用半导体器件制造过程中的蚀刻技术,在实验室中已制造出亚微米级的机械元件。   (四) 模块化   模块化也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一个开展趋向,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程。由于机电一体化产种类类和消费厂家繁多,研制和开发具有规范机械接口、电气接口、动力接口、信息接口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单元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事,它需求制定一系列规范,以便各部件、单元的匹配和接口。机电一体化产品消费企业可应用规范单元疾速开发新产品,同时也能够不时扩展消费范围。   (五) 网络化   网络技术的飞速开展对机电一体化有严重影响,使其朝着网络化方向开展。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品种很多,面向网络的方式也不同。由于网络的提高,基于网络的各种远程控制和监视技术方兴未艾,而远程控制的终端设备自身就是机电一体化产品。   (六 ) 绿色化   工业的兴旺使人们物质丰厚、生活温馨的同时也使资源减少,生态环境遭到严重污染,于是绿色产品应运而生。绿色化是时期的趋向,其目的是使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运用到报废处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生态环境无危害或危害极小,资源应用率极高。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绿色化主要是指运用时不污染生态环境,报废时能回收应用。绿色制造业是现代制造业的可持续开展形式。   综上所述,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众多科学技术开展的结晶,是社会消费力开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请求。它促使机械工业发作战略性的革新,使传统的机械设计办法和设计概念发作着反动性的变化。鼎力开展新一代机电一体化产品,不只是改造传统机械设备的请求,而且是推进机械产品更新换代和开拓新范畴、开展与复兴机械工业的殊途同归。 【参考文献】: 1、 李运华机电控制[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 芮延年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3、 王中杰,余章雄,柴天佑智能控制综述[J]根底自动化,2006(6) 4、 章浩,张西良,周士冲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开展与应用[J]农机化研讨,2006(7) 5、梁俊彦,李玉翔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开展及应用[J]科技资讯,2007(9)

1、题目:设计一个程序实现自动:通过改变A/D输入端可变电阻来改变,D/A输入检测量大小,进而改变直流电动机的转速。手动:在键盘上设置两个按键——①直流电动机加速键;②直流电动机减速键。在手动状态下,每按一次键,电动机的转速均按照约定的速率改变。用显示器显示的数码移动的速度,来及时的形象的跟踪直流电动机转速的变化情况。2、设计环境硬件:1、A/D转换芯片ADC0809;D/A转换芯片DAC08322、直流电动机双极性控制:00H ——逆时针转最快,80H ——停止,FFH ——顺时针转最快。3、显示器采用164串行输入。串入段码地址:0FF06H (D0) 串入时钟地址:0FE04H (D0) 显示器位控地址:0FE02H (D5~D0)4、键盘列扫描(4×6)。行地址:0FE00H (D3~D0) 列地址:00FE02H (D5~D0)5、扩展口:CS0——08000H CS1——0A000H CS2——0C000H

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去找本(电气工程)这样的期刊~看下里面别人的论文题目都是什么~然后根据他们的论题找下灵感~肯定是可以的~加油

电机控制系统设计论文选题题目

关注该论文进度

其中这些有开题报告 用单片机进行温度的控制及LCD显示系统的设计 基于MultiSim 8的高频电路仿真技术 简易数字电压表的设计 虚拟信号发生器设计及远程实现 智能物业管理器的设计 信号高精度测频方法设计 三相电机的保护控制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温度监控系统设计 数字式温度计的设计 全自动节水灌溉系统--硬件部分 电子时钟的设计 全自动电压表的设计 脉冲调宽型伺服放大器的设计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数字滤波及频率测试 基于无线传输技术的室温控制系统设计——温度控制器硬件设计 温度箱模拟控制系统 基于无线传输技术的室温控制系统设计——温度控制器软件设计 基于微控制器的电容器储能放电系统设计 基于机器视觉的构件表面缺陷特征提取 基于单片机的语音提示测温系统的研究 基于单片机的步进电机的控制 单片机的数字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电压表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交流调功器设计 基于SPI通信方式的多通道信号采集器设计 基于LabVIEW虚拟频谱分析仪的设计 功率因数校正器的设计 高精度电容电感测量系统设计 电表智能管理装置的设计 基于Labview的虚拟数字钟设计 超声波测距语音提示系统的研究 斩控式交流电子调压器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脉象信号采集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简易智能小车设计 基于FPGA的18路智力竞赛电子抢答器设计 基于EDA技术的智力竞赛抢答器的设计 基于EDA技术的数字电子钟设计 基于EDA的计算器的设计 基于DDS的频率特性测试仪设计 基于CPLD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单色显示屏的设计 扩音电话机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低频信号发生器设计 35KV变电所及配电线路的设计 10kV变电所及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 6Kv变电所及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 多功能充电器的硬件开发 镍镉电池智能充电器的设计 基于MCS-51单片机的变色灯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智能住宅的功能设计与实现原理研究 用IC卡实现门禁管理系统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研究 单片机步进电机转速控制器的设计 无刷直流电机数字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液位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智能红外遥控暖风机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 蔬菜公司恒温库微机监控系统 数字触发提升机控制系统 仓储用多点温湿度测量系统 矿井提升机装置的设计 中频电源的设计 数字PWM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 基于ARM的嵌入式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锅炉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动力电池充电系统设计 多电量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PWM及单片机在按摩机中的应用 IC卡预付费煤气表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音乐门铃的设计 新型出租车计价器控制电路的设计 单片机太阳能热水器测控仪的设计 LED点阵显示屏-软件设计 双容液位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三电平Buck直流变换器主电路的研究 基于PROTEUS软件的实验板仿真 基于16位单片机的串口数据采集 电机学课程CAI课件开发 单片机教学实验板——软件设计 63A三极交流接触器设计 总线式智能PID控制仪 自动售报机的设计 断路器的设计 基于MATLAB的水轮发电机调速系统仿真 数控缠绕机树脂含量自控系统的设计 软胶囊的单片机温度控制(硬件设计) 空调温度控制单元的设计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对谐波鉴幅 基于单片机的鱼用投饵机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玻璃管加热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号音自动播放器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普通铣床数控化设计 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电源切换控制器的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液晶显示器设计 超声波测距仪的设计及其在倒车技术上的应用 智能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公交车报站系统的设计 基于RS485总线的远程双向数据通信系统的设计 宾馆客房环境检测系统 智能充电器的设计与制作 基于单片机的户式中央空调器温度测控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乳粉包装称重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定量物料自动配比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液位检测 基于单片机的水位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VDMOS调速实验系统主电路模板的设计与开发 基于IGBT-IPM的调速实验系统驱动模板的设计与开发 HEF4752为核心的交流调速系统控制电路模板的设计与开发 基于87C196MC交流调速实验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87C196MC单片机最小系统单板电路模板的设计与开发 电子密码锁控制电路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式温度计设计 列车测速报警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 语音控制小汽车控制系统设计 智能型客车超载检测系统的设计 直流机组电动机设计 单片机控制交通灯设计 中型电弧炉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 中频淬火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新型洗浴器设计 新型电磁开水炉设计 基于电流型逆变器的中频冶炼电气设计 6KW电磁采暖炉电气设计 基于CD4017电平显示器 多路智力抢答器设计 智能型充电器的电源和显示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量系统的设计 龙门刨床的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 音频信号分析仪 基于单片机的机械通风控制器设计 论电气设计中低压交流接触器的使用 论人工智能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浅论配电系统的保护与选择 浅论扬州帝一电器的供电系统 浅谈光纤光缆和通信电缆 浅谈数据通信及其应用前景 浅谈塑料光纤传光原理 浅析数字信号的载波传输 浅析通信原理中的增量控制 太阳能热水器水温水位测控仪分析 电气设备的漏电保护及接地 论“人工智能”中的知识获取技术 论PLC应用及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论传感器使用中的抗干扰技术 论电测技术中的抗干扰问题 论高频电路的频谱线性搬移 论高频反馈控制电路 论工厂导线和电缆截面的选择 论工厂供电系统的运行及管理 论供电系统的防雷、接地保护及电气安全 论交流变频调速系统 论人工智能中的知识表示技术 论双闭环无静差调速系统 论特殊应用类型的传感器 论无损探伤的特点 论在线检测 论专家系统 论自动测试系统设计的几个问题 浅析时分复用的基本原理 试论配电系统设计方案的比较 试论特殊条件下交流接触器的选用 自动选台立体声调频收音机 基于立体声调频收音机的研究 基于环绕立体声转接器的设计 基于红外线报警系统的研究 多种变化彩灯 单片机音乐演奏控制器设计 单目视觉车道偏离报警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波形发生器设计 智能毫伏表的设计 微机型高压电网继电保护系统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mega16L的煤气报警器的设计 串行显示的步进电机单片机控制系统 编码发射与接收报警系统设计:看护机 编码发射接收报警设计:爱情鸟 红外快速检测人体温度装置的设计与研制 用单片机控制的多功能门铃 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原则 电气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浅论10KV供电系统的继电保护的设计方案 智能编码电控锁设计 自行车里程,速度计的设计 等精度频率计的设计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原油含水分析仪的硬件与人机界面设计 数字电子钟的设计与制作 温度报警器的电路设计与制作 数字电子钟的电路设计 鸡舍电子智能补光器的设计 电子密码锁的电路设计与制作 单片机控制电梯系统的设计 常用电器维修方法综述 控制式智能计热表的设计 无线射频识别系统发射接收硬件电路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PIC16F877的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 基于ADE7758的电能监测系统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水温控制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鸡雏恒温孵化器的设计 自动存包柜的设计 空调器微电脑控制系统 全自动洗衣机控制器 小功率不间断电源(UPS)中变换器的原理与设计 智能温度巡检仪的研制 保险箱遥控密码锁 基于蓝牙技术的心电动态监护系统的研究 低成本智能住宅监控系统的设计 大型发电厂的继电保护配置 直流操作电源监控系统的研究 悬挂运动控制系统 气体泄漏超声检测系统的设计 FC-TCR型无功补偿装置控制器的设计 150MHz频段窄带调频无线接收机 数字显示式电子体温计 基于单片机的病床呼叫控制系统 基于单片微型计算机的多路室内火灾报警器 基于单片微型计算机的语音播出的作息时间控制器 交通信号灯控制电路的设计 单片机控制的全自动洗衣机毕业设计论文 单片机脉搏测量仪 红外报警器设计与实现

一、现代机电控制技术应用方面(包括系统设计或设计、维修技术难点分析的论文)1.土高精度大屏幕LED日历时钟2.键多功能数显键盘制作3.交通灯控制系统4.电梯控制系统5.楼宇智能监控系统6.数字温度计7.多温度检测系统8.LCD数字显示体温计二、数控技术应用方面(包括典型零件数控工艺编制或数控加工难点、数控设备维修技术分析的论文)1.土某一副典型冲压模具数控加工工艺1.2某一副典型塑料模具数控加工工艺3.3某一个汽车零件数控加工工艺4.数控车床某一种故障分析与维修维护技术5.数控铣床某一种故障分析与维修维护技术6.加工中心某一种故障分析与维修维护技术7.多种数控加工技术的综合应用经验8.数控加-ET_艺与传统工艺的结合9.结合产学研岗位的数控技术应用的其他设计(论文)三、机电装置方面(包括系统设计或设计、维修技术难点分析的论文)1.土某专用机械传动系统设计2.某农产品加工机器设计3.某轻工产品加工机器设计4.某专用机器技术改造5.典型机床维修技术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一)选题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应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本科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长,选择适当的论文题目,但所写论文要与本专业所学课程有关。(二)查阅资料、列出论文提纲题目选定后,要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开展调研和进行实验,搜集、查阅有关资料,进行加工、提炼,然后列出详细的写作提纲。(三)完成初稿根据所列提纲,按指导教师的意见认真完成初稿。(四)定稿初稿须经指导教师审阅,并按其意见和要求进行修改,然后定稿。

创新设计类1T卷扬机的设计6-C618数控车床的主传动系统设计CA6140车床经济型数控改装设计 CG2-150型仿型切割机的设计PLC控制自动送水系统设计JK5型垂直提升机设计 T6112镗床液压系统设计 Φ1200熟料圆锥式破碎机播种机的设计步进电机控制电路应用设计 21层电梯的控制 ( 电机的选择 人性化控制、舒适设计)垂直提升机2吨的设计 糕点切片机 垂直提升机(JM20吨)的设计 桥式起重机20t 设计及控制直线热矿条筛的设计直线振动输送机的设计轻型平动搬运机械手的设计(改进)取料机液压系统的设计双齿辊破碎机的设计送丝机的设计DQL斗轮堆取料机液压系统设计改造 CG2-150型仿型切割机的设计车床的部分改造 C616车床的横向伺服进给单元改造 C650卧式普通车床PLC电气改造 6-C618数控车床的主传动系统设计C616车床的横向伺服进给单元改造CA6140车床经济型数控改装设计PLC控制类C650卧式普通车床PLC电气改造PLC对XA6132型铣床的电气改造 PLC锅炉燃烧自动控制系统 M7475B型磨床的电气控制的PLC改造 T68型卧式镗床的PLC控制 印刷机的自动化(或无人)控制M7475B型磨床的电气控制的PLC改造PLC对XA6132型铣床的电气改造T68型卧式镗床的PLC控制制造、工艺设计类柴油机飞轮专用钻模 包括设备的选择车床整体式箱体的加工 设备选择 典型零件的数控铣床铣削编程与操作设计 其他单片机对步进电机的控制 T6112镗床液压系统设计单色胶印机的改进倒档齿轮自动焊 锅炉燃烧的自动控制(包括料的自动输送) DQL斗轮堆取料机液压系统设计改造LM型立磨液压力的监控系统基于PRO/E的二级减速器的设计及仿真基于PRO/E的绞肉机的设计及仿真基于PRO/E的齿轮轴的设计及齿轮油泵的装配基于PRO/E的齿轮油泵的三维设计

伺服电机控制系统设计论文题目

13位的绝对值编码器就是2的13次方。 分子/分母=(指令值*编码器线数*电机圈数)/(螺距*脉冲数*丝杆圈数)在这里丝杠螺距为8MM,编码器线数是2的13次方。减速比为1,也就是电机圈数为1,丝杠圈数为1,带入公式

SMT的丝网印刷机的机电一体化设计(机械设计部分)论文编号:JX400 包括设计图,论文,外文翻译,论文字数:页数:44摘 要随着丝印技术在电子产品制造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印制电路的生产效率,降低了印制电路的生产成本,还提高了印制电路板的加工质量。新型元器件的发展和应用必然对焊膏印刷工艺带来新的冲击。因此,我国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开发与研究,赢得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为此SMT(表面组装技术)丝网印刷机设计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设计一台模板印刷机,线性位移定位精度1mm,最大进退速度Vmax=5m/min,最大行程400cm,可广泛应用于各种PCB焊膏印刷的场合。本文设计主要是整机总体设计,可细分为刮刀组件设计、传送导轨、基板定位夹持设计和基板支撑的升降台设计等;刮刀设计主要在于刮刀头移动与刮刀升降使用的传动类型和刮刀类型,传送导轨设计主要是宽度可调节,可以满足一系列尺寸PCB板传送;基板定位夹持设计主要设计PCB板的定位方式,而升降台设计在于设计支撑基板的方法。在刮刀组件设计中,刮刀组件运动采用了直齿轮与带齿条啮合方式,实现了刮刀组件往复运动速度平稳、均匀;刮刀升降设计传动中采用了滚珠丝杠传动类型,保证了线性位移定位精度,通过高度可调整刮刀压力。在基板定位夹持设计中,本文采用了顶面夹持的方式;而基板支撑的升降台设计中,则采用了四个锁紧气缸来对升降台进行驱动,能够防止突发事件,保证了工程的安全。辅以检测电气,本设计可成为真正的机电产品,适用一系列PCB板的焊膏印刷。设计任务达到了任务书的要求。关键词:表面组装技术;印刷机;基板;刮刀; Abstract As the importance role of Printing Technology in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of electronic products, its application not just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printed circuit, but also can reduce the cost beside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Inevitably,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new type devices make an impact on the solder printing Therefore, our country must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t this item to gain further development Thus ,the design of SMT screen process pres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industrialized production This paper designs a stenciler, with the precision of linear displacement 1mm , maximum back-and-forth rate Vmax=5m/min and maximum distance 400cm ,which can be applied to various PCB solder 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complete machine design , which is composed of Squeegee module , rail , The design of PCB locating clamp as well as the rising table of board support, and so on The design of Squeegee is the transmission and stencil printing type for the queegee head movement and stencil printing rising And the design of rail is the transmission, which can adjust the width to meet the need of a series of PBC The designing PCB locating clamp is the way to locate the PCB And the rising table is to design the way for the board As for the Squeegee module, its movement uses the forms of the meshe of spur-gear and the rubber rack to achieve the goal of stability and evenness in back-and-forth movement of that The transmission of squeegee rising design adopts the way of ball screw transmission type to assure the precision of linear displacement and adjust the pressure of squeegee through the The design of PCB locating clamp,introduces the way of the top clamp While, the rising table of board support employs four locking cylinders to transmit ,which can guarantee emergency not to happen ,meanwhile the security of the project can be ensured Accompanying with detecting electric, the design may become the real electromechanical product, and is suitable for a series of PCB solder Naturally, this design task can meet the key words:SMT; Stencil Printer; PCB; Squeegee 目 录引言 11 绪论 1 课题背景 2 SMT印刷机的概述 32 方案设计 1 方案设计的选择 2 设备的总体组成 3 各个组件功能的说明 53 机器的设计基础 1 方案的机械设计基础知识 1 一般传动形式应遵循如下原则 2 滑轨设计 3 步进电机概述 4 滚球丝杠副概述 5气缸概述 134 方案设计分析 1 机器各个组件的详细设计 1 刮刀组件的设计过程 2 传送导轨与基板支撑工作台的设计过程 3 模板的夹持组件的设计 4 各个组件联动过程 2 刮刀组件步进电机和丝杠选择与校核 2 按精度要求验证允许的滚珠丝杠的最小螺纹底径d2m 3 确定滚珠丝杠副预紧力 4 滚珠丝杠的参数选择 5 螺纹滚道半径R 6 滚珠丝杠的长度的计算 7 锁紧气缸分析选用 345 小结 37谢 辞 38参考文献 39普通CA6140车床的经济型数控改造 机电一体化包括外文,说明书,和电气图,装配图 字数:14549,页数:35 论文编号:JX090 概 论一、数控系统发展简史  1946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这表明人类创造了可增强和部分代替脑力劳动的工具。它与人类在农业、工业社会中创造的那些只是增强体力劳动的工具相比,起了质的飞跃,为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奠定了基础。6年后,即在1952年,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了机床上,在美国诞生了第一台数控机床。从此,传统机床产生了质的变化。近半个世纪以来,数控系统经历了两个阶段和六代的发展。二、国内数控机床状况分析(一)国内数控机床现状 近年来我国企业的数控机床占有率逐年上升,在大中企业已有较多的使用,在中小企业甚至个体企业中也普遍开始使用。在这些数控机床中,除少量机床以FMS模式集成使用外,大都处于单机运行状态,并且相当部分处于使用效率不高,管理方式落后的状态。 2001年,我国机床工业产值已进入世界第5名,机床消费额在世界排名上升到第3位,达39亿美元,仅次于美国的67亿美元,消费额比上一年增长25%。但由于国产数控机床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使我国机床的进口额呈逐年上升态势,2001年进口机床跃升至世界第2位,达0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近年来我国出口额增幅较大的数控机床有数控车床、数控磨床、数控特种加工机床、数控剪板机、数控成形折弯机、数控压铸机等,普通机床有钻床、锯床、插床、拉床、组合机床、液压压力机、木工机床等。出口的数控机床品种以中低档为主。(二)国内数控机床的特点 1、新产品开发有了很大突破,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占据主导地位。 2、数控机床产量大幅度增长,数控化率显著提高。 2001年国内数控金切机床产量已达8万台,比上年增长5%。金切机床行业产值数控化率从2000年的4%提高到2001年的7%。 3、数控机床发展的关键配套产品有了突破。 三、数控系统的发展趋势 继续向开放式、基于PC的第六代方向发展 目 录第一章 前言……………………………………………………………………1 概论……………………………………………………………………2 摘要……………………………………………………………………7 设计要求 1总体方案设计要求………………………………………………8 2设计参数…………………………………………………………9 其它要求…………………………………………………………12第三章 进给伺服系统机械部分设计与计算 1进给系统机械结构改造设计……………………………………13 2进给伺服系统机械部分的计算与选型…………………………13第四章 步进电动机的计算与选型 1步进电动机选用的基本原则……………………………………24 2步进电动机的选择………………………………………………25第五章 主轴交流伺服电机 1主轴的变速范围…………………………………………………26 2初选主轴电机的型号……………………………………………26 3主轴电机的校核…………………………………………………26第六章 微机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1控制系统的功能要求……………………………………………27 2硬件电路的组成…………………………………………………27 3设计说明…………………………………………………………27第七章 车床改造的结构特点…………………………………………30第八章 安装调整中应注意的问题……………………………………31参考文献………………………………………………………………32总结……………………………………………………………………33以上回答来自: 汽车主减速器试验台结构设计 机电一体化字数:页数:33,包括,任务书,说明书, 所有设计图 论文编号:JX085 汽车主减试验台结构设计摘要:主减速器是汽车传动系中减小转速、增大扭矩的主要部件,其性能对整车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在生产线上通过试验台对主减速器进行全方位的检测能够有效地保证产品质量。本文介绍了汽车主减试验台的机械结构设计及电气系统设计。系统可以实现对三种主减速器的综合性能检测,并能根据预先设定的技术参数进行产品性能评判。机械部分的设计包括试验台底座,传动系统及夹具系统的设计。其中底座可实现对整个试验台以及电机的支撑定位。传动系统实现对电机输出动力的传送并且将转矩转速传感器接入整个系统。夹具系统实现主减速器的定位和夹紧同时保证主减速器输入轴能和传动系统形成稳定的连接。关键词:主减速器 ;试验台 ;机械结构设计 Abstract: The final drive is the main vehicle of transmission in reducing speed and increase torque of the main components,its performance has the direct influence to the entire vehicle quality, carries on the omni-directional examination on the production line through the experimental system of final drive to be able effectively to guarantee the produ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d the mechanism design and the Electrical system The system may realize to three types of final drive overall performance examinations, and evaluate the production performance according to the technique parameters Machine parts include platform system,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jig Platform system may realize to strut and localization of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may realize to translate power and connect torque tachometer to overall The jig system may realize to locate and clamp the final drive and guarantee the final drive input axis can form the stable connection with the transmission Keywords: final drive ;experimental system ;Mechanical structure design 目录中文摘要 1Abstract 21 引言 1 主减速器简介 2 国内外主减速器检测技术意义及发展现状 42 主减实验台总体方案 1 主减速器工作环境和要求 53总体设计思路和方案 1底座部分设计 2传动系统设计 1 电机选择 2 传动带选择 3 联轴器选择 4传感器选择 5 轴承校核 6 齿轮参数 7 传动法兰选择 3 夹具定位系统 1气缸的选择 224 电气控制系统 1 工业控制计算机的组成 2 系统控制模块 295 检测原理与步骤、 1 检测原理 2 检测步骤 30六.结论 31致谢 31参考文献 32以上回答来自:

前 言机床是人类进行生产劳动的重要工具,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普通机床经经历了近两百年的历史。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自动化,精密机械与测量等技术的发展与综合应用,生产了机电一体化的新型机床一一数控机床。数控机床一经使用就显示出了它独特的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使原来不能解决的许多问题,找到了科学解决的途径。数控车床是数字程序控制车床的简称,它集通用性好的万能型车床、加工精度高的精密型车床和加工效率高的专用型车床的特点于一身,是国内使用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一种数控机床,也是是一种通过数字信息,控制机床按给定的运动轨迹,进行自动加工的机电一体化的加工装备,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数控机床已是现代制造业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我国制造业中,数控机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是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实 习 报 告 正 文自从走进了大学,就业问题就似乎总是围绕在我们的身边,成了说不完的话题。在现今社会,招聘会上的大字报都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这班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呢?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真正走入社会,能够适应国内外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在这个假期里我开始了自己的校外实习。,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而且在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又加入了世贸,国内外经济日趋变化,每天都不断有新的东西涌现,在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挑战,中国的经济越和外面接轨,对于人才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 F功能 F功能指令用于控制切削进给量。在程序中,有两种使用方法。(1)每转进给量 编程格式 G95 F~ F后面的数字表示的是主轴每转进给量,单位为mm/r。如:G95 F2 表示进给量为2 mm/r。(2)每分钟进给量编程格式G94 F~F后面的数字表示的是每分钟进给量,单位为 mm/min。如:G94 F100 表示进给量为100mm/min。 S功能S功能指令用于控制主轴转速。编程格式 S~S后面的数字表示主轴转速,单位为r/min。在具有恒线速功能的机床上,S功能指令还有如下作用。(1)最高转速限制设定加工坐标系编程格式 G50 S~S后面的数字表示的是最高转速:r/min。如:G50 S3000 表示最高转速限制为3000r/min。(2)恒线速控制 编程格式 G96 S~ S后面的数字表示的是恒定的线速度:m/min。 如:G96 S150 表示切削点线速度控制在150 m/min。(3)恒线速取消 编程格式 G97 S~ S后面的数字表示恒线速度控制取消后的主轴转速,如S未指定,将保留G96的最终值。如:G97 S3000 表示恒线速控制取消后主轴转速3000 r/min。 T功能T功能指令用于选择加工所用刀具。编程格式 T~T后面通常有两位数表示所选择的刀具号码。但也有T后面用四位数字,前两位是刀具号,后两位是刀具长度补偿号,又是刀尖圆弧半径补偿号。例:T0303 表示选用3号刀及3号刀具长度补偿值和刀尖圆弧半径补偿值。T0300 表示取消刀具补偿。 M功能M00: 程序暂停,可用NC启动命令(CYCLE START)使程序继续运行;M01:计划暂停,与M00作用相似,但M01可以用机床“任选停止按钮”选择是否有效;M03:主轴顺时针旋转;M04:主轴逆时针旋转;M05:主轴旋转停止;M08:冷却液开;M09:冷却液关;M30:程序停止,程序复位到起始位置。 加工坐标系设置G50编程格式 G50 X~ Z~式中X、Z的值是起刀点相对于加工原点的位置。G50使用方法与G92类似。在数控车床编程时,所有X坐标值均使用直径值,如图所示。如:按图设置加工坐标的程序段如下:G50 X7 Z 快速定位指令G00G00指令命令机床以最快速度运动到下一个目标位置,运动过程中有加速和减速,该指令对运动轨迹没有要求。其指令格式:G00 X(U)____ Z(W)____;当用绝对值编程时,X、Z后面的数值是目标位置在工件坐标系的坐标。当用相对值编程时,U、W后面的数值则是现在点与目标点之间的距离与方向。如图所示的定位指令如下:G50 X0 Z0; 设定工件坐标系G00 X0 Z0; 绝对值指令编程A→C或G00 U-0 W-0; 相对值指令编程A→C因为X轴和Z轴的进给速率不同,因此机床执行快速运动指令时两轴的合成运动轨迹不一定是直线,因此在使用G00指令时,一定要注意避免刀具和工件及夹具发生碰撞。如果忽略这一点,就容易发生碰撞,而快速运动状态下的碰撞就更加危险 直线插补指令G01G01指令命令机床刀具以一定的进给速度从当前所在位置沿直线移动到指令给出的目标位置。指令格式:G01 X(U)____Z(W)____F ;其中F是切削进给率或进给速度,单位为mm/r或mm/min,取决于该指令前面程序段的设置。使用G01指令时可以采用绝对坐标编程,也可采用相对坐标编程。当采用绝对坐编程时,数控系统在接受G01指令后,刀具将移至坐标值为X、Z的点上;当采用相对坐编程时,刀具移至距当前点的距离为U、W值的点上。如图所示的直线运动指令如下:G01 X0 Z F2; 绝对值指令编程G01 U0 W-9 F2; 相对值指令编程 圆弧插补指令G02、G03圆弧插补指令命令刀具在指定平面内按给定的F进给速度作圆弧插补运动,用于加工圆弧轮廓。圆弧插补命令分为顺时针圆弧插补指令G02和逆时针圆弧插补指令G03两种。其指令格式如下: 顺时针圆弧插补的指令格式:G02 X(U)____Z(W)____I____K____F____; G02 X(U)____Z(W)___R___ F____;逆时针圆弧插补的指令格式:G03 X(U)____Z(W)____ I____K____F____;; G03 X(U)____Z(W)___R___ F____;使用圆弧插补指令,可以用绝对坐标编程,也可以用相对坐标编程。绝对坐标编程时,X、Z是圆弧终点坐标值;增量编程时,U、W是终点相对始点的距离。圆心位置的指定可以用R,也可以用I、K,R为圆弧半径值;I、K为圆心在X轴和Z轴上相对于圆弧起点的坐标增量; F为沿圆弧切线方向的进给率或进给速度。当用半径R来指定圆心位置时,由于在同一半径R的情况下,从圆弧的起点到终点有两种圆弧的可能性,大于180°和小于180°两个圆弧。为区分起见,特规定圆心角α≤180°时,用“+R”表示;α>180°时,用“-R”。注意:R编程只适于非整圆的圆弧插补的情况,不适于整圆加工。例如,图3-13中所示的圆弧从起点到终点为顺时针方向,其走刀指令可编写如下:G02 X0 Z0 I0 F3; 绝对坐标,直径编程,切削进给率3mm/rG02 U0 W-0 I0 F3; 相对坐标,直径编程,切削进给率3mm/rG02 X 0 Z0 R0 F3; 绝对坐标,直径编程,切削进给率3mm/rG02 U0 W-0 R0 F3; 相对坐标,直径编程,切削进给率3mm/ 暂停指令G04G04指令用于暂停进给,其指令格式是:G04 P____或G04 X(U)____ 暂停时间的长短可以通过地址X(U)或P来指定。其中P后面的数字为整数,单位是ms;X(U)后面的数字为带小数点的数,单位为s。有些机床,X(U)后面的数字表示刀具或工件空转的圈数。 该指令可以使刀具作短时间的无进给光整加工,在车槽、钻镗孔时使用,也可用于拐角轨迹控制。例如,在车削环槽时,若进给结束立即退刀,其环槽外形为螺旋面,用暂停指令G04可以使工件空转几秒钟,即能将环形槽外形光整圆,例如欲空转5s时其程序段为: G04 X5或G04 U5或G04 P2500; G04为非模态指令,只在本程序段中才有效。 英制和米制输入指令G20、G21G20表示英制输入,G21表示米制输入。G20和G21是两个可以互相取代的代码。机床出厂前一般设定为G21状态,机床的各项参数均以米制单位设定,所以数控车床一般适用于米制尺寸工件加工,如果一个程序开始用G20指令,则表示程序中相关的一些数据均为英制(单位为英寸);如果程序用G21指令,则表示程序中相关的一些数据均为米制(单位为mm)。在一个程序内,不能同时使用G20或G21指令,且必须在坐标系确定前指定。G20或G21指令断电前后一致,即停电前使用G20或G21指令,在下次后仍有效,除非重新设定。 进给速度量纲控制指令G98、G99在数控车削中有两种切削进给模式设置方法,即进给率(每转进给模式)和进给速度(每分钟进给模式)。(1)进给率,单位为mm/r,其指令为:G99; 进给率转换指令G01X____Z____F____; F的单位为mm/r(2)进给速度,单位为mm/min,其指令为: .G98; 进给速度转换指令G01X____Z____F____; F的单位为mm/min G98和G99都是模态指令,一旦指定就一直有效,直到指定另一方式为止。车削CNC系统缺省的进给模式是进给率,即每转进给模式,只有在用动力刀具铣削时才采用每分钟进给模式。 参考点返回指令G27、G28、G30参考点是CNC机床上的固定点,可以利用参考点返回指令将刀架移动到该点。可以设置最多四个参考点,各参考点的位置利用参数事先设置。接通电源后必须先进行第一参考点返回,否则不能进行其它操作。参考点返回有两种方法:(1)手动参考点返回。(2)自动参考点返回。该功能是用于接通电源已进行手动参考点返回后,在程序中需要返回参考点进行换刀时使用的自动参考点返回功能。自动参考点返回时需要用到如下指令:(1)返回参考点检查G27G27用于检验X轴与Z轴是否正确返回参考点。指令格式为:G27 X(U)____ Z(W)____ X(U)、Z(W)为参考点的坐标。执行G27指令的前提是机床通电后必须手动返回一次参考点。执行该指令时,各轴按指令中给定的坐标值快速定位,且系统内部检查检验参考点的行程开关信号。如果定位结束后检测到开关信号发令正确,则参考点的指示灯亮,说明滑板正确回到了参考点位置;如果检测到的信号不正确,系统报警,说明程序中指令的参考点坐标值不对或机床定位误差过大。(2)参考点返回指令G28、G30 G28 X(U) ____ Z(W) ____; 第一参考点返回,其中X(U)、Z(W)为参考点返回时的中间点,X、Z为绝对坐标,U、W为相对坐标。参考点返回过程如图3-14所示。 G30 P2 X(U)____ Z(W)____; 第二参考点返回,P2可省略 G30 P3 X(U)____ Z (W)____; 第三参考点返回 G30 P4 X(U)____ Z(W)____; 第四参考点返回 第二、第三和第四参考点返回中的X(U)、Z (W)的含义与G28中的相同。刀具返回参考点的过程,刀具从当前位置经过中间点(190,50)返回参考点,其指令为:G30 X190 Z50;G30 U100 W30。数控机床一般由输入装置、数控系统、伺服系统、测量环节和机床本体(组成机床本体的各机械部件)组成。如数控机床组成示意图所示。数控机床组成示意图1) 输入输出装置操作面板它是操作人员与数控装置进行信息交流的工具组成:按钮站/状态灯/按键阵列/显示器。下图为西门子的一款数控系统的操作面板,控制介质人与数控机床之间建立某种联系的中间媒介物就是控制介质,又称为信息载体。常用的控制价质有穿孔带、穿孔卡、磁盘和磁带。人机交互设备数控机床在加工运行时,通常都需要操作人员对数控系统进行状态干预,对输入的加工程序进行编辑、修改和调试,对数控机床运行状态进行显示等,也就是数控机床要具有人机联系的功能。具有人机联系功能的设备统称人机交互设备。常用的人机交互设备有键盘、显示器、光电阅读机等。通讯 现代的数控系统除采用输入输出设备进行信息交换外,一般都具有用通讯方式进行信息交换的能力。它们是实现CAD/CAM的集成、FMS和CIMS的基本技术。采用的方式有:串行通讯(RS-232等串口)自动控制专用接口和规范(DNC方式,MAP协议等)网络技术(internet,LAN等)。DNC是Direct Numerical Control或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英文一词的缩写,意为直接数字控制或分布数字控制。2) 计算机数控(CNC)装置数控装置是数控机床的中枢。CNC装置(CNC单元)组成:计算机系统、位置控制板、PLC接口板,通讯接口板、特殊功能模块以及相应的控制软件。作用:根据输入的零件加工程序进行相应的处理(如运动轨迹处理、机床输入输出处理等),然后输出控制命令到相应的执行部件(伺服单元、驱动装置和PLC等),所有这些工作是由CNC装置内硬件和软件协调配合,合理组织,使整个系统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的。CNC装置是CNC系统的核心3) 进给伺服驱动系统 进给伺服驱动系统由伺服控制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和伺服电动机组成。伺服驱动的作用,是把来自数控装置的位置控制移动指令转变成机床工作部件的运动,使工作台按规定轨迹移动或精确定位,加工出符合图样要求的工件,即把数控装置送来的微弱指令信号,放大成能驱动伺动电动机的大功率信号。常用的伺服电动机有步进电动机、直流伺服电动机和交流伺服电动机。根据接收指令的不同,伺服驱动有脉冲式和模拟式,而模拟式伺服驱动方式按驱动电动机的电源种类,可分为直流伺服驱动和交流伺服驱动。步进电动机采用脉冲驱动方式,交、直流伺服电动机采用模拟式驱动方式。4) 机床电气控制机床电气控制包括两个方面,可如图所示箭头所指的内容。PLC(可编程的逻辑控制器)用于完成与逻辑运算有关顺序动作的I/O控制,而机床I/O电路和装置则是用来 实现I/O控制的执行部件,由继电器、电磁阀、行程开关、接触器等组成的逻辑电路;5) 测量装置数控机床中的测量装置数控机床中的反馈系统的工作,反馈系统的作用是通过测量装置将机床移动的实际位置、速度参数检测出来,转换成电信号,并反馈到CNC装置中,使CNC能随时判断机床的实际位置、速度是否与指令一致,并发出相应指令,纠正所产生的误差。在其它的控制领域,测量装置也有其应用机械手中的控制电机与测量装置测量装置安装在数控机床的工作台或丝杠上,按有无检测装置,CNC系统可分为开环和闭环系统,而按测量装置安装的位置不同可分为闭环与半闭环数控系统。开环控系统无测量装置,其控制精度取决于步进电机和丝杠的精度,闭环数控系统的精度取决于测量装置的精度。因此,检测装置是高性能数控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6) 机床本体数控机床的机械部件包括:主运动部件,进给运动执行部件,如工作台、拖板及其传动部件,床身、立柱等支承部件;此外,还有冷却、润滑、转位和夹紧等辅助装置。对于加工中心类的数控机床,还有存放刀具的刀库,交换刀具的机械手等部件。数控机床是高精度和高生产率的自动化加工机床,与普通机床相比,应具有更好的抗振性和刚度,要求相对运动面的摩擦因数要小,进给传动部分之间的间隙要小。所以其设计要求比通用机床更严格,加工制造要求精密,并采用加强刚性、减小热变形、提高精度的设计措施。辅助控制装置包括刀库的转位换刀以上是一般数控车床的组成结构,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了解了一下公司生产的CJK0620型的数控机床,它由以下单元组成:变频器(型号lnovance),两个全数字交流伺服单元(型号 SD20B),控制变压器(型号BK1500,容量5KV/A,频率50-60HZ,机级电压380V,次级电压220V),控制变压器(型号BK150,容量150V/A,频率50-60HZ,绝缘等级B,机级电压380V,次级电压11-12:36V;11-13:220V),风扇一个,丝杆两个,工作台,两个交流伺服电机,刀架,润滑装置,拖板等等 尾 声时光如流水,两周的时间转眼即逝,这次实习给我的体会是: ①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了解了现代数控机床的生产方式和工艺过程。熟悉了一些材料的成形方法和主要机械加工方法及其所用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典型结构、工夹量具的使用以及安全操作技术。了解了数控机床方面的知识和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机床生产上的应用。 ② 在数控机床的生产装配以及调试上,具有初步的独立操作技能。 ③ 在了解、熟悉和掌握一定的数控机床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过程中,培养、提高和加强了我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④ 这次实习,让我们明白做事要认真小心细致,不得有半点马虎。同时也培养了我们坚强不屈的本质,不到最后一秒决不放弃的毅力! ⑤培养和锻炼了劳动观点、质量和经济观念,强化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安全技术规则和爱护国家财产的自觉性,提高了我们的整体综合素质。 是的,课本上学的知识都是最基本的知识,不管现实情况怎样变化,抓住了最基本的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如今有不少学生实习时都觉得课堂上学的知识用不上,出现挫折感,可我觉得,要是没有书本知识作铺垫,又哪应付瞬息万变的社会呢?经过这次实习,虽然时间很短,可我学到的却是我一个学期在学校难以了解的。就比如何与同事们相处,相信人际关系是现今不少大学生刚踏出社会遇到的一大难题,于是在实习时我便有意观察前辈们是如何和同事以及上级相处的,而自己也尽量虚心求教。要搞好人际关系并不仅仅限于本部门,还要跟别的部门例如市场部的同事相处好,那工作起来的效率才高,人们所说的“和气生财”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也是不无道理的。而且在工作中常与前辈们聊聊天不仅可以放松一下神经,而且可以学到不少工作以外的事情,尽管许多情况我们不一定遇到,可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底,也算是此次实习的其中一个目的了。 很快我们就要步入社会,面临就业了,就业单位不会像老师那样点点滴滴细致入微地把要做的工作告诉我们,更多的是需要我们自己去观察、学习。不具备这项能力就难以胜任未来的挑战。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会有很多领域是我们未曾接触过的,只有敢于去尝试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就像我在实习中接触到的零件的加工,虽然它的危险性很大,但是要亲自去操作而且要作出成品,这样就锻炼了我敢于尝试的勇气。

电机控制系统设计论文题目大全

其中这些有开题报告 用单片机进行温度的控制及LCD显示系统的设计 基于MultiSim 8的高频电路仿真技术 简易数字电压表的设计 虚拟信号发生器设计及远程实现 智能物业管理器的设计 信号高精度测频方法设计 三相电机的保护控制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温度监控系统设计 数字式温度计的设计 全自动节水灌溉系统--硬件部分 电子时钟的设计 全自动电压表的设计 脉冲调宽型伺服放大器的设计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数字滤波及频率测试 基于无线传输技术的室温控制系统设计——温度控制器硬件设计 温度箱模拟控制系统 基于无线传输技术的室温控制系统设计——温度控制器软件设计 基于微控制器的电容器储能放电系统设计 基于机器视觉的构件表面缺陷特征提取 基于单片机的语音提示测温系统的研究 基于单片机的步进电机的控制 单片机的数字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电压表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交流调功器设计 基于SPI通信方式的多通道信号采集器设计 基于LabVIEW虚拟频谱分析仪的设计 功率因数校正器的设计 高精度电容电感测量系统设计 电表智能管理装置的设计 基于Labview的虚拟数字钟设计 超声波测距语音提示系统的研究 斩控式交流电子调压器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脉象信号采集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简易智能小车设计 基于FPGA的18路智力竞赛电子抢答器设计 基于EDA技术的智力竞赛抢答器的设计 基于EDA技术的数字电子钟设计 基于EDA的计算器的设计 基于DDS的频率特性测试仪设计 基于CPLD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单色显示屏的设计 扩音电话机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低频信号发生器设计 35KV变电所及配电线路的设计 10kV变电所及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 6Kv变电所及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 多功能充电器的硬件开发 镍镉电池智能充电器的设计 基于MCS-51单片机的变色灯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智能住宅的功能设计与实现原理研究 用IC卡实现门禁管理系统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研究 单片机步进电机转速控制器的设计 无刷直流电机数字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液位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智能红外遥控暖风机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 蔬菜公司恒温库微机监控系统 数字触发提升机控制系统 仓储用多点温湿度测量系统 矿井提升机装置的设计 中频电源的设计 数字PWM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 基于ARM的嵌入式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锅炉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动力电池充电系统设计 多电量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PWM及单片机在按摩机中的应用 IC卡预付费煤气表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音乐门铃的设计 新型出租车计价器控制电路的设计 单片机太阳能热水器测控仪的设计 LED点阵显示屏-软件设计 双容液位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三电平Buck直流变换器主电路的研究 基于PROTEUS软件的实验板仿真 基于16位单片机的串口数据采集 电机学课程CAI课件开发 单片机教学实验板——软件设计 63A三极交流接触器设计 总线式智能PID控制仪 自动售报机的设计 断路器的设计 基于MATLAB的水轮发电机调速系统仿真 数控缠绕机树脂含量自控系统的设计 软胶囊的单片机温度控制(硬件设计) 空调温度控制单元的设计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对谐波鉴幅 基于单片机的鱼用投饵机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玻璃管加热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号音自动播放器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普通铣床数控化设计 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电源切换控制器的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液晶显示器设计 超声波测距仪的设计及其在倒车技术上的应用 智能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公交车报站系统的设计 基于RS485总线的远程双向数据通信系统的设计 宾馆客房环境检测系统 智能充电器的设计与制作 基于单片机的户式中央空调器温度测控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乳粉包装称重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定量物料自动配比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液位检测 基于单片机的水位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VDMOS调速实验系统主电路模板的设计与开发 基于IGBT-IPM的调速实验系统驱动模板的设计与开发 HEF4752为核心的交流调速系统控制电路模板的设计与开发 基于87C196MC交流调速实验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87C196MC单片机最小系统单板电路模板的设计与开发 电子密码锁控制电路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式温度计设计 列车测速报警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 语音控制小汽车控制系统设计 智能型客车超载检测系统的设计 直流机组电动机设计 单片机控制交通灯设计 中型电弧炉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 中频淬火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新型洗浴器设计 新型电磁开水炉设计 基于电流型逆变器的中频冶炼电气设计 6KW电磁采暖炉电气设计 基于CD4017电平显示器 多路智力抢答器设计 智能型充电器的电源和显示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量系统的设计 龙门刨床的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 音频信号分析仪 基于单片机的机械通风控制器设计 论电气设计中低压交流接触器的使用 论人工智能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浅论配电系统的保护与选择 浅论扬州帝一电器的供电系统 浅谈光纤光缆和通信电缆 浅谈数据通信及其应用前景 浅谈塑料光纤传光原理 浅析数字信号的载波传输 浅析通信原理中的增量控制 太阳能热水器水温水位测控仪分析 电气设备的漏电保护及接地 论“人工智能”中的知识获取技术 论PLC应用及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论传感器使用中的抗干扰技术 论电测技术中的抗干扰问题 论高频电路的频谱线性搬移 论高频反馈控制电路 论工厂导线和电缆截面的选择 论工厂供电系统的运行及管理 论供电系统的防雷、接地保护及电气安全 论交流变频调速系统 论人工智能中的知识表示技术 论双闭环无静差调速系统 论特殊应用类型的传感器 论无损探伤的特点 论在线检测 论专家系统 论自动测试系统设计的几个问题 浅析时分复用的基本原理 试论配电系统设计方案的比较 试论特殊条件下交流接触器的选用 自动选台立体声调频收音机 基于立体声调频收音机的研究 基于环绕立体声转接器的设计 基于红外线报警系统的研究 多种变化彩灯 单片机音乐演奏控制器设计 单目视觉车道偏离报警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波形发生器设计 智能毫伏表的设计 微机型高压电网继电保护系统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mega16L的煤气报警器的设计 串行显示的步进电机单片机控制系统 编码发射与接收报警系统设计:看护机 编码发射接收报警设计:爱情鸟 红外快速检测人体温度装置的设计与研制 用单片机控制的多功能门铃 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原则 电气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浅论10KV供电系统的继电保护的设计方案 智能编码电控锁设计 自行车里程,速度计的设计 等精度频率计的设计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原油含水分析仪的硬件与人机界面设计 数字电子钟的设计与制作 温度报警器的电路设计与制作 数字电子钟的电路设计 鸡舍电子智能补光器的设计 电子密码锁的电路设计与制作 单片机控制电梯系统的设计 常用电器维修方法综述 控制式智能计热表的设计 无线射频识别系统发射接收硬件电路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PIC16F877的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 基于ADE7758的电能监测系统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水温控制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鸡雏恒温孵化器的设计 自动存包柜的设计 空调器微电脑控制系统 全自动洗衣机控制器 小功率不间断电源(UPS)中变换器的原理与设计 智能温度巡检仪的研制 保险箱遥控密码锁 基于蓝牙技术的心电动态监护系统的研究 低成本智能住宅监控系统的设计 大型发电厂的继电保护配置 直流操作电源监控系统的研究 悬挂运动控制系统 气体泄漏超声检测系统的设计 FC-TCR型无功补偿装置控制器的设计 150MHz频段窄带调频无线接收机 数字显示式电子体温计 基于单片机的病床呼叫控制系统 基于单片微型计算机的多路室内火灾报警器 基于单片微型计算机的语音播出的作息时间控制器 交通信号灯控制电路的设计 单片机控制的全自动洗衣机毕业设计论文 单片机脉搏测量仪 红外报警器设计与实现

一、现代机电控制技术应用方面(包括系统设计或设计、维修技术难点分析的论文)1.土高精度大屏幕LED日历时钟2.键多功能数显键盘制作3.交通灯控制系统4.电梯控制系统5.楼宇智能监控系统6.数字温度计7.多温度检测系统8.LCD数字显示体温计二、数控技术应用方面(包括典型零件数控工艺编制或数控加工难点、数控设备维修技术分析的论文)1.土某一副典型冲压模具数控加工工艺1.2某一副典型塑料模具数控加工工艺3.3某一个汽车零件数控加工工艺4.数控车床某一种故障分析与维修维护技术5.数控铣床某一种故障分析与维修维护技术6.加工中心某一种故障分析与维修维护技术7.多种数控加工技术的综合应用经验8.数控加-ET_艺与传统工艺的结合9.结合产学研岗位的数控技术应用的其他设计(论文)三、机电装置方面(包括系统设计或设计、维修技术难点分析的论文)1.土某专用机械传动系统设计2.某农产品加工机器设计3.某轻工产品加工机器设计4.某专用机器技术改造5.典型机床维修技术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一)选题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应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本科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长,选择适当的论文题目,但所写论文要与本专业所学课程有关。(二)查阅资料、列出论文提纲题目选定后,要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开展调研和进行实验,搜集、查阅有关资料,进行加工、提炼,然后列出详细的写作提纲。(三)完成初稿根据所列提纲,按指导教师的意见认真完成初稿。(四)定稿初稿须经指导教师审阅,并按其意见和要求进行修改,然后定稿。

写过好多次了。需要的话Q我

光轴生产线专用气压搬运机械手设计四自由度多用途气动机器人(机械手)结构设计及控制实现井下胶带输送集成控制基于S7-300 PLC的带传动实验台远程控制系统的研究 J45-3型双动拉伸压力机及PLC控制系统设计机械毕业设计:冲压搬运机械手设计机械毕业设计:机床上下料机械手设计自动售货机的PLC系统设计矸石制浆材料工业生产线系统设计船舶辅助机械PLC控制系统设计工业机械手模型基于PLC的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专用榫齿铣PLC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基于S7-300 PLC的带传动实验台远程控制系统的研究 超厚玻璃掰边机的PLC控制系统设计复合化肥混合比例装置及PLC控制系统设计机械电子毕业设计:金属粉末成型液压机PLC设计论文含cad图纸下载物料传输分拣系统设计PLC电梯控制PLC对C650普通车床的电气改造设计电梯的PLC控制系统设计 (西门子S7-200)五层五站电梯PLC控制 (三菱PLC)电梯PLC控制设计锅炉辅助系统的PLC设计 (plc毕业论文)PLC在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中应用S7-200PLC在水厂虹吸刮泥机系统中的应用PLC在景杆和灯杆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大型商厦观光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PLC控制直列式加工自动线 基于TVT-99A电梯模型的组态软件开发小型立体仓库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基于TVT-99A电梯模型的组态软件开发PLC在电梯中的应用 洗衣粉生产线的包装系统设计抽水泵的PLC控制系统设计可编程控制器在配料生产线上的应用 基于PLC的自动送料小车控制设计饮料灌装机的PLC程序设计无模压力成形机电机PLC控制设计霓虹灯广告屏装置PLC控制梯形图的设计与调试啤酒桶清洗机设计西门子802s数控车床的进给控制设计CNC3136A数控车床电气系统设计基于工控机和PLC设计喷油泵实验台监控系统自动售货机的PLC系统设计 现场典型工业设备的PLC控制系统设计PLC自动换刀电气控制的设计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论文题目

数控机床电气设计 字数:8717,页数:22 论文编号:JX076 摘 要数控技术是机械加工自动化的基础,是数控机床的核心技术,其水平高低关系到国家战略地位和体现国家综合国力的水平,近年来,PLC在工业自动控制领域应用愈来愈广,它在控制性能、组机周期和硬件成本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综合优势是其它工控产品难以比拟的。随着PLC技术的发展,它在位置控制、过程控制、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在机床的实际设计和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数控机床加工的精度,对其定位控制装置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FBs系列PLC的NC定位功能较其它PLC更精准,且程序的设计和调试相当方便。本文提出的是如何应用PLC的NC定位控制实现机床数控系统控制功能的方法来满足控制要求,在实际运行中是切实可行的。整机控制系统具有程序设计思路清晰、硬件电路简单实用、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具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等显著优点,其软硬件的设计思路可供工矿企业的相关数控机床设计改造借鉴。 关键词: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控制软件总体结构设计、机电一体化、机电传动、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数控加工、CAD/CAM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原理、电气控制系统、单片机、PLC; 目 录第一章 绪论 1课题的来源 2目的和意义 3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简介 1机电传动概述 2数控加工的概述 3数控加工的设备 4国内外动态 1国内研究的状况 2国外研究的状况 5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9第二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 1机械部分 2电气控制系统方案 11 注:附图(共七张;元器件清单1份) 以上回答来自: -3/htm麻烦采纳,谢谢!

已发到你邮箱,你查收,邮箱是:。 希望能帮到你,满意的话一定要给分哦!

百度文库里就有嘛

题目W可提供,很多

  • 索引序列
  • 电机控制系统设计论文题目有哪些
  • 电机控制系统设计论文选题题目
  • 伺服电机控制系统设计论文题目
  • 电机控制系统设计论文题目大全
  •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论文题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