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发布时间: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我靠,这真冷门!

学位论文:学士学位:《松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物群落现状分析》(1987年) ,指导教师:任宪威先生硕士学位1:《松山森林植物群落分类及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1990年) ,指导教师:任宪威先生硕士学位2:《社会现象としての里山とその展开方向》(2000年) ,指导教师:北尾邦伸先生博士学位:《エコツーリズムによる森林ガバナンスの形成》(2003年) ,指导教师:北尾邦伸先生研究简报:1989张玉钧论研究火因子对森林影响的方法国外林业,2:32-1991张玉钧书评:评《内蒙古植物志》干旱区资源与环境,3:115-1991张玉钧编译 苏联树木学的发展概况世界林业研究, 4:2000张玉钧编译 日本国有林的土地利用与经营目的的变迁世界林业研究,13(5):79-2003张玉钧编译 美国树木学的发展概况世界林业研究, 16(2):64-2005张玉钧编译 日本的自然公园、世界遗产与生态旅游世界林业研究,18(4):62-2011张玉钧论旅游产业与现代林业的融合空间旅游学刊,26(6):10-一般论文:1991任宪威,张玉钧,等北京松山植物的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3:1-6.1992张玉钧北京松山的野生蜜源植物.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67-69.1993 RenXianwei,Liang Hongping,Zhang YunjunWoody plants as Resources inChina, Their Conservation and Use.Journal of BFU(English Ed) , 1:80-89.1994 任宪威,梁红平,张玉钧北京自然保护区的现状评价与发展构想.自然资源,1:59-63.1995 王建中,王瑞勤,张玉钧三种落叶松种子的比较形态与统计分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6(4) :80-89.1996张玉钧,刘振玉松山油松林群落特征分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8(2) :96-99.1997张玉钧,王建中,等密云水库上游北庄试验区植被性质的初步分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3) :39-44.1997 阎海平,张玉钧北京小西山植物区系的初步分析.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增刊2) :134-137.1997张玉钧,路端正北京白头翁属植物小志.北京农学院学报. 12(1) :45-47.1998 李国良,张玉钧,等北京密云水库上游北庄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中国林副特产,2:45-46.1998 杜凤国,张玉钧,焉域金东北槭属的种子表皮雕纹及其在分类上的意义.植物研究,18 (3) :361-365.2001张玉钧,北尾邦伸日本的里山及其管理与保护.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3(1) :90-92.2001张玉钧,北尾邦伸里山の発见とその展开方向.林业経済,8:10-17.2003邱扬,李湛东,张玉钧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原始林兴安落叶松种群世代结构的研究.林业科学,39(3) :15-22.2003张玉钧中国における国有林场系谱の自然保护区の展开―松山自然保护区を事例として―.林业経済研究,49(2) :19-26.2005张玉钧,段昌盛源于国有林场的自然保护区之景观管理途径.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4(2) :37-40.2005张玉钧,王冠冠,邹国辉论风土与旅游的关系.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4(4) :24-27.2006张玉钧,邹国辉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的经营目标与生态旅游对策.生态经济,8:86-89.2006邱扬,李湛东,张玉钧等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原始林白桦种群世代结构的研究.植物生态学报,30(5) :753-762.2006 孔祥旭,张玉钧从日本经济学理念看其实态分析方法.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4(4) :70-74.2006 邱扬,李湛东,张玉钧,等火干扰对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下层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生态学报,26(9) :2863-2869.2006 任宪威,张玉钧,陈瑞生,等黎平县尚重区老山界树种资源考察报告.黔东南林业科技,23(3) :18-22.2006张玉钧,殷鸣放日本森林管理的最新发展—以日本神奈川县林业政策过程为例.环境科学与管理,31(9) :8-10.2007 牛江,张玉钧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与当地社区参与.四川林勘设计,2:40-43.2007 殷鸣放,张玉钧,谭学仁,等日本私有林的一个典型—吉野林业的森林经营.世界林业研究,4:54-57.2007 李金苹,张玉钧,等 对目前中国乡村景观规划的思考.北京农学院学报,3:52-56.2007 海杨,王金兰,刘明丽,张玉钧节事庆典在旅游景区管理中的作用—以北京市八大处公园中国园林茶文化节为例.四川林勘设计,3:32-35.2007 于笑云,张玉钧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的研究现状及展望.西部林业科学,35(4) :134-137.2007 李煜,张玉钧论生态校园的建设模式.环境科学与管理,10:143-147.2008 陈静,张玉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研究进展.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48-51.2008 朱丹丹,张玉钧旅游对乡村文化传承的影响研究综述.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7(2) :58-62.2008 刘明丽,张玉钧游憩机会谱(ROS) 在游憩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世界林业研究,3:28-33.2008 于笑云,张玉钧生态旅游市场营销研究综述.四川林勘设计,1:31-34.2008张玉钧,马履一,王希群, 等水杉在日本的引种保护及其社会影响.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4:17-21.2008张玉钧,周春光园林旅游管理专业发展探讨.管理观察,12:84-86.2009张玉钧生态旅游在湿地保护中的作用.国家级湿地衡水湖调研与论坛论文集,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 张帆,张玉钧风景名胜区内观光电梯乘客态度调查研究—以武凌源风景名胜区为例. 管理观察, 21:50-52.2009 刘芳,张玉钧GIS在生态旅游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河北林业科技,(3) :62-64+70.2009 张力圆,梁增贤,张立,邢震,张玉钧旅游干扰因素对西藏林芝巨柏林的影响生态环境学报, 18(4) :1413-1421.2010 侯艳伟,吴成亮,张玉钧游客环境意识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北京紫竹院和香山公园为例.河北林果研究, 25(3) :315-320.2010 施德群,张玉钧旅行费用法在游憩价值评估中的应用.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3) :69-74.2010 付健,张玉钧,陈峻崎,等游憩承载力在游憩区管理中的应用.世界林业研究,23(2) :44-48.2010 付健,张玉钧,等北京平原风景游憩林林相改造技术研究.河北林果研究,25(1) :68-71.2010 庄小锋,杨秀珍,张玉钧,马宝建,等北京山区蓝色草本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32(增刊1) :177-182.2010 马宝建,丁学欣,胡冬梅,寿海洋,张玉钧,吴记贵北京山地野生观赏植物的濒危因素及保护对策.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32(增刊1) :173-176.2010张玉钧,石玲,等论生态旅游规划的一般范式.生态旅游理论进展与实践探索—2009青海国际生态旅游高峰论坛论文集,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 周辉,张玉钧河流游憩规划的基本问题探讨.河北林果研究,26(1) :72-77.2011 庄小锋,杨秀珍,张玉钧,等北京山区观果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33(增刊1) :114-120.2011 刘福山,张辉,李扬,张玉钧,等北京山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33(增刊1) :121-127.2011张玉钧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途径探讨.管理观察,101:100-101.2011 王良民,张玉钧论辽东栎(壳斗科) 的分类地位及命名.植物科学学报,29(6) :749-754.2011 马宝建,张玉钧,宋大北,贾亦琦,黄志远 现代勒勒车—内蒙古白音敖包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的思考和探索.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贾亦琦,张玉钧旅游者摄影行为研究初探—基于摄影旅游者与大众旅游者的对比.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22-26.2012 黄志远,张玉钧旅游体验实证研究—以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为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17-21.2012张玉钧,曹韧,张英云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利益主体研究—以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为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6-11.2012 马国青,张玉钧,唐小平 枝桠施工技术在河流湿地治理中的应用,林业资源管理.2012,3:123-125,140.2012 王瑾,张玉钧基于生态旅游的自然保护区社区培训研究—以河北白洋淀王家寨村为例.河北林果研究,27(2) :224-228.2012 马国青,黄桂林,张玉钧,唐小平 郑州惠济水系廊道景观优化模式,林业资源管理.2012,4:108-112.2012张玉钧,张英云 市民参与型的乡村景观保护--以日本海上森林国营里山公园建设为例,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7:838-2012张玉钧北林园林学院生态旅游领域发展概况与展望,风景园林2012,4:100-2012张玉钧生态旅游的发展:存在问题与实现途径,风景园林5:105-2012 邵隽,张玉钧,李雄,李昭 社区支持农业型市民农园休闲模式研究旅游学刊,12:74-2012 徐姗,刘晓明,张玉钧基于生产性农业景观建设的北京郊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2012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亚太区会议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下册)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P558-2012Zhang Yujun, Shi Ling,Wang Jin The Rural Ecotourism Development Targeted at Sustainable Livelihoods—The case study of Wanjiazhai CThe 13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Korea,China,JS12-14, Suncheon, Korea2012 Caijun,Zhang Yujun,Jia Tingting Exploring the Visitors’ Recognition and Expectation for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ourism Development in Ethnic Rural Area: Case Study of Dehang Miao Village, The 2012TOSOK International Tourism Conference ,July 4-6, Ulsan, Korea2012 张玉钧 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作,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第二届(珠海)年会分会发言材料,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2013 张英云,张玉钧 基于水环境保护的湿地公园规划探讨--以山东拥翠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3, 9(1):14-172013 马英华,张玉钧 采煤塌陷地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策略--以徐州市九里湖湿地为例,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3, 9(2):21-242013 马英华,张玉钧,石玲 辽河流域台安生态旅游区规划必要性研究,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2):224-2282013 张玉钧,石玲,贾亦琦 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意义及潜在风险,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1):7-102013 孙吉亚,张玉钧 论旅游景观的生态设计--兼谈拉斯喀瑞的生态旅游思想,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 25(1):62-672013 徐姗,黄彪,刘晓明,张玉钧 从感知到认知:北京乡村景观风貌特征探析,风景园林 2013,4:73-802013 张玉钧,张力圆,张玏 郊野公园概念的演变与发展,风景园林 2013,5:80-852013 张玉钧,张英云 中国湿地公园发展现状与展望,生态旅游发展与管理,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6-112013 郭彦丹,谢冶凤,张玉钧 村镇景观特征及其评价体系初探,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上册)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P21-2013 李露,谢冶凤,张玉钧 村镇景观乡土性特征探究,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上册)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P45-2013 张婧雅,魏民,张玉钧 步道系统规划的前期调研分析,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上册)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P828-

陕西眉县人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在篇首标明作者姓名、论文署名的单位(全称)、及单位所在省市、邮编(附英文)。  2、稿件须有:摘要220字左右(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切忌使用“本文”如何、“文章”如何这类评价性、解释性、介绍性的词语)、关键词(3—6个)(附英文摘要、关键词);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或出生地、工作单位、职务或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作者须提供:详细的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信箱。  4、来稿中的注释与参考文献分别排列。注释是对文章篇名、作者及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序号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文时所参考的图书报刊等资料的引文。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如下:[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刊名或出版地,起止页码{刘国东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经济意义[J]商业经济,2001,(9):10-18)}  5、所有来稿,字数以4000—8000字为宜,来稿以 word 格式发送电子邮件。    学术期刊论文撰写格式  文章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加副标题,并译成英文。  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写单位名称(一、二级单位)、所在城市(不是省会的城市前必须加省名)、邮编,不同单位的多位作者应以序号分别列出上述信息。  提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应是一篇能客观反映文章核心观点和创新观点的表意明确、实在的小短文,切忌写成背景交代或“中心思想”,100-200字为宜。  关键词:3-5个,以分号相隔,选择与文章核心内容相关的具有独立性的实在词。  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  正文文字:一般不超过1万字,正文用小4号宋体,通栏排版。  数字用法:执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公元纪年、年代、年、月、日、时刻、各种记数与计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清代及其以前纪年、星期几、数字作为语素构成的定型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临近两数字并列连用的概略语等用汉字数字。  图表:文中尽量少用图表,必须使用时,应简洁、明了,少占篇幅,图表均采用黑色线条,分别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应有简明表题(表上)、图题(图下),表中数据应注明资料来源。  注释:注释主要包括释义性注释和引文注释,集中列于文末参考文献之前。释义性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引文注释包括各种不宜列入文后参考文献的引文和个别文后参考文献的节略形式,其序号为①②③……。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作者撰写论著时所引用的已公开发表的文献书目,是对引文作者、作品、出处、版本等情况的说明,文中用序号标出,详细引文情况按顺序排列文尾。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普通图书[M],会议论文[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汇编[G],档案[B],古籍[O],参考工具[K],其他未说明文献〔Z〕。

Uchida, Emi, Scott Rozelle and Jintao Xu, 2009, “Conservation Payments, Liquidity Constraints and Off-Farm Labor: Impact of the Grain for Green Program on Rural Households in China”,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91(1): 70- 2009-2-1 Uchida, Emi, Jintao Xu, Zhigang Xu and Scott Rozelle,2007, “Are the poor benefiting from China’s land conservation program?”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ume 12, Issue 04(August): pp 593- 2007-8-1 Xu, Zhigang, Jintao Xu, Xiangzheng Deng, Jikun Huang, Emi Uchida and Scott Rozelle, 2006, “Grain for Green and Grain: the Impact of China’s Conservation Reserve Program on Grain Prices and Food Security”, World Development, V34, N 1, 130- 2006-1-1 Uchida, Emi, Jintao Xu, and Scott Rozelle, 2005, “Grain for Green: Cost-effectiveness and Sustainability of China’s Conservation Set-aside Program”, Land Economics, May 2005-5-1 Nilsson, S, G Bull, A White and Jintao Xu, 2004, “ China’s Forest Sector markets: Policy Issues and Recommendations”, International Forestry Review, V 6, Issue 3-4: 299- 2004-6-1 Xu, Zhigang, Michael Bennett, Ran Tao and Jintao Xu, 2004, “China’s Sloping Land Conversion Program Four Years on: Current Situation, Pending Issues”, International Forestry Review , V 6, Issue 3-4: 317- 2004-6-1 Yin, Runsheng and Jintao Xu, 2003, “Identifying the Inter-Market Relationships of Forest Products in the Pacific Northwest with Cointegration and Causality Tests”, Forest Policy and Economics, 5: 305- 2003-5-1 Yin, Runsheng, Jintao Xu and Zhou Li, 2003, Building Institutions for Markets: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from China’s Rural Forest Sector,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 00, 1- 2003-1-1 Yin, Runsheng and Jintao Xu, 2002, “Welfare Assessment of China’s Rural Forestry Reform in the 1980s,” World Development, Vol N 1755- 2002-10-1 戴广翠,徐晋涛,王月华,谢晨,王郁, 2002 ,“中国集体林产权现状及安全性研究”,《林业经济》, 2002 (11) : 30-33 页。 2002-11-1 陶然,徐志刚,徐晋涛, 2004 ,“退耕还林,粮食政策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社会科学》, 2004(6) ( 总第 150 期 ) : 25-38 页。 2004-6-1 危结根,徐志刚,徐晋涛, 2005,“劳动力市场发育、产权改革与中国森林资源退化”,《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 6月,第 4卷,第 2期: 44-50页。 2005-6-1 孙顶强,徐晋涛, 2005,“从市场整合程度看中国木材市场效率”,《中国农村经济》, 2005( 6)(总第 246期): 37-45页。 2005-6-1 陈晓光,徐晋涛,季永杰, 2005,“城市居民用水需求影响因素研究”,《水利经济》,第 23卷第 6期, 2005年 11月: 23-24, 66。 2005-6-1 杨小军,陈珂,徐晋涛,王均喜,2006 ,“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可持续性的实证分析—以陕西省为例”,《生态经济》 2006年第5期。 2006-5-1 季永杰,徐晋涛, 2006,“环境政策与企业生产技术效率—以造纸企业为例”,《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 6月,第5卷第2期。 2006-6-1 易福金,徐晋涛,徐志刚,“退耕还林经济影响再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10期,总第262期,28-36页。 2006-10-1 裘菊,孙妍,李凌,徐晋涛,“林权改革对林地经营模式的影响”,《林业经济》,2007年1月,总第174期,23-27页。 2007-9-1 姜雪梅,徐晋涛,“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林业经济》,2007年4月,总第177期,23-55页。 2007-4-1 陈晓光,徐晋涛,季永杰,“中国北方城市居民用水需求管理分析”,《自然资源学报》,第22卷,第2期,2007年3月,275-280页。 2007-3-1 姜雪梅,李凌,徐晋涛,“林权制度改革对平原地区林地经营模式影响分析:山东省林权改革调查报告”,《林业经济》,2008年10月,总第195期,30-35页。 2008-10-1 张海鹏,徐晋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动因、性质与效果评价”,《林业科学》,2009年7月,第45卷,第7期,119-126页。 2009-7-1 李俊,徐晋涛,“省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趋势的分析-一种非参数方法的应用”,《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月,第8卷,第4期,139-146页。 2009-12-1 杨小军,徐晋涛,“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影响结构性分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月,第8卷,第4期,12-19页。 2009-12-1 Xu, Jintao, Ran Tao, Zhigang Xu and Michael T Bennett, “China’s Sloping Land Conversion Program: Does Expansion Equal Success?” Land Economics, forthcoming (May 2010 issue) 2010-5-1 Xu, Jintao, WF Hyde and Yongjie Ji, 2009, “Effective Pollution Control Policy for China,” 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 Volume 33, Number 1 (Feb2010): 47- (Online September 22,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Si

上知网查查就知道了,每年的影响因子都会有变化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稿件写作格式说明1 字 数 学术论文、综合述评等稿件一般不超过 6 个版面 , 研究简报、论坛等稿件一般不超过 4 个版面。 2 写作顺序 1 文 题 由尽可能简练的几个表达文章核心内容的关键词组成 , 以不超过 20 字为宜。 本刊一般采用系列标题和副标题的形式 , 每篇文章独立成文。 2 作者署名 作者人数不宜过多。 第一作者应是稿件的执笔人和修改人 , 如有例外 , 请将责任作者在篇首页地脚处注明。 3 作者单位 单位全称应写到院、系、研究所、研究中心一级。 凡作者在北京林业大学完成的项目,即使作者离开了学校 , 单位也应写北京林业大学 , 并在篇首页地脚处注明作者现在的工作单位。 4 基金项目 请在篇首页地脚处注明资助该研究的项目名称和项目编号。 5 作者简介和通讯地址 写在篇首页地脚处资助项目的下方 , 只写第一作者 ( 必要时可增加责任作者 ) 的简介和详细地址。 例如: 第一作者 ( 作者简介 ) :姓名 , 学位 ( 或在读学位 ) ,职称。 主要研究方向: ××× 。电话 : ××× Email : ××× 地址 : 邮政编码及具体地址。 6 中文摘要和关键词 摘要是为读者了解文章核心内容服务的一篇独立、完整的短文。 应做到言简意赅。本刊要求论文摘要应包括 : ① 研究目的 ; ②实验 时间和地点 ( 仅指实验性研究 ); ③ 研究方法 ; ④ 研究结果 ( 一般不要列出公式和非公知的符号 ); ⑤ 结论与讨论等部分。 关键词为代表文章核心内容的名词 3 ~ 8 个。 7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可由编辑部代写。 8 英文部分 内容应与中文部分完全对应。写作格式请参见 英文部分写作要求 。 9 引 言 它是本刊是否接受投稿的主要依据之一。 引言不标序号 , 也不需写出 “ 引言 ” 二字 , 直接写内容。内容包括 : ① 研究对象的科学价值 ; ② 简述国内外学者对该主题研究的历史、现状、代表人物、主要成就、存在问题和难点 , 并顺序给出参考文献的序号 ; ③ 作者自己研究工作的目的和主要内容。上述 3 点 , 能向读者表明您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水平 , 缺一不可。 10 研究方法 凡应用国内外现有理论、技术、模型、公式等方法进行研究的论文 , 一律不做教材式的原理论述 , 只须简要写出该方法的名称、实验步骤和材料、公式等 , 并给出详细介绍该方法的文献序号即可。 作者自己发明的新方法和对他人方法有改进的部分例外。 11 研究结果 应提供科学、可靠、系统、详实的研究数据和结果。 图表和照片应做到 : ① 尽量精减 , 凡文字能说明的内容一律不用图表和照片 ; ② 图表和照片的题名均为中英文对照 ; ③ 图用计算机绘制 , 图上的文字不宜多 , 主线与辅线的粗细比例为 2 ∶ 1; ④ 学报可刊登必要的高质量彩色照片 , 需作者负担制版、印刷费用。 12 结论与讨论 作者应在这部分把自己在理论、方法或技术上的创新或改进及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表述清楚。 13 致 谢 作者认为必要时 , 可在正文结尾向有关人士或机构表示谢意。 14 参考文献 它是本刊是否接受投稿的首要依据。 作者在正文后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 参考文献应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 2) 每一篇文献都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 , 并可提供原文备查。 不得转引作者没有亲自阅读过的文献。 3) 参考文献应以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学术期刊文献为主。 其中 , 专著等其他文献的数量不宜超过 30% 。 除特殊情况外 , 教材文献尽可能少引用。 除公开发表的各类文献和学位论文、会议文集、技术报告、专利、电子文献外 , 其他未公开发表的资料、文件不得作参考文献引用 , 只能在征得原作者同意后 , 在正文中的引用处加括号注明资料名称。 4) 综合述评的参考文献一般为 30 ~ 50 篇。 其他文章的参考文献不少于 10 篇。 5) 一般情况下 , 外文文献数量应占总参考文献数量的 40 % 以上。 6) 作者应注意利用国内外网络期刊数据库和图书馆现刊来查阅最新文献 , 截止到投稿 1 个月出版的有关中外文文献都应引用 , 并在稿件正式发表前再次查阅和引用最新文献。 如果来稿没有引用近年来的最新文献 , 请作者在文中解释其原因和理由。 7) 中文文献需对译成英文 , 对译英文时,篇名和刊物名要与原文献保持一致,原中文文献保留 , 二者共用一个序号。 8) 参考文献的具体著录格式请参见 参考文献格式说明 。3 量和单位符号 1) 所有符号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 除雷诺数 Re 等 25 个特征数和 pH 值外 , 其他符号一律用单个字母表示 ) 。 2) 物理量的符号和生物学中属以下 ( 含属 ) 的拉丁学名用斜体。 3) 外文字母、符号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标)的字母、数码和符号等应正确标明。 4) 请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时间单位用英文缩写字母表示,如:小时用 h 、分钟用 min 、秒用 s ;溶液浓度单位用 mol/L 、 mmol/L 、μ mol/L ,不用 M 、 N 、 ppm ;容积单位用 L 、 mL 表示; bar( 巴 ) 改用 Pa( 帕 ) 、 kPa( 千帕 ) ;能量、功、热均用 J( 焦 ) 。单位与数字之间空一格。

1、在篇首标明作者姓名、论文署名的单位(全称)、及单位所在省市、邮编(附英文)。  2、稿件须有:摘要220字左右(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切忌使用“本文”如何、“文章”如何这类评价性、解释性、介绍性的词语)、关键词(3—6个)(附英文摘要、关键词);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或出生地、工作单位、职务或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作者须提供:详细的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信箱。  4、来稿中的注释与参考文献分别排列。注释是对文章篇名、作者及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序号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文时所参考的图书报刊等资料的引文。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如下:[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刊名或出版地,起止页码{刘国东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经济意义[J]商业经济,2001,(9):10-18)}  5、所有来稿,字数以4000—8000字为宜,来稿以 word 格式发送电子邮件。    学术期刊论文撰写格式  文章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加副标题,并译成英文。  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写单位名称(一、二级单位)、所在城市(不是省会的城市前必须加省名)、邮编,不同单位的多位作者应以序号分别列出上述信息。  提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应是一篇能客观反映文章核心观点和创新观点的表意明确、实在的小短文,切忌写成背景交代或“中心思想”,100-200字为宜。  关键词:3-5个,以分号相隔,选择与文章核心内容相关的具有独立性的实在词。  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  正文文字:一般不超过1万字,正文用小4号宋体,通栏排版。  数字用法:执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公元纪年、年代、年、月、日、时刻、各种记数与计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清代及其以前纪年、星期几、数字作为语素构成的定型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临近两数字并列连用的概略语等用汉字数字。  图表:文中尽量少用图表,必须使用时,应简洁、明了,少占篇幅,图表均采用黑色线条,分别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应有简明表题(表上)、图题(图下),表中数据应注明资料来源。  注释:注释主要包括释义性注释和引文注释,集中列于文末参考文献之前。释义性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引文注释包括各种不宜列入文后参考文献的引文和个别文后参考文献的节略形式,其序号为①②③……。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作者撰写论著时所引用的已公开发表的文献书目,是对引文作者、作品、出处、版本等情况的说明,文中用序号标出,详细引文情况按顺序排列文尾。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普通图书[M],会议论文[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汇编[G],档案[B],古籍[O],参考工具[K],其他未说明文献〔Z〕。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我靠,这真冷门!

1、在篇首标明作者姓名、论文署名的单位(全称)、及单位所在省市、邮编(附英文)。  2、稿件须有:摘要220字左右(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切忌使用“本文”如何、“文章”如何这类评价性、解释性、介绍性的词语)、关键词(3—6个)(附英文摘要、关键词);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或出生地、工作单位、职务或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作者须提供:详细的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信箱。  4、来稿中的注释与参考文献分别排列。注释是对文章篇名、作者及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序号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文时所参考的图书报刊等资料的引文。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如下:[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刊名或出版地,起止页码{刘国东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经济意义[J]商业经济,2001,(9):10-18)}  5、所有来稿,字数以4000—8000字为宜,来稿以 word 格式发送电子邮件。    学术期刊论文撰写格式  文章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加副标题,并译成英文。  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写单位名称(一、二级单位)、所在城市(不是省会的城市前必须加省名)、邮编,不同单位的多位作者应以序号分别列出上述信息。  提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应是一篇能客观反映文章核心观点和创新观点的表意明确、实在的小短文,切忌写成背景交代或“中心思想”,100-200字为宜。  关键词:3-5个,以分号相隔,选择与文章核心内容相关的具有独立性的实在词。  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  正文文字:一般不超过1万字,正文用小4号宋体,通栏排版。  数字用法:执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公元纪年、年代、年、月、日、时刻、各种记数与计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清代及其以前纪年、星期几、数字作为语素构成的定型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临近两数字并列连用的概略语等用汉字数字。  图表:文中尽量少用图表,必须使用时,应简洁、明了,少占篇幅,图表均采用黑色线条,分别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应有简明表题(表上)、图题(图下),表中数据应注明资料来源。  注释:注释主要包括释义性注释和引文注释,集中列于文末参考文献之前。释义性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引文注释包括各种不宜列入文后参考文献的引文和个别文后参考文献的节略形式,其序号为①②③……。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作者撰写论著时所引用的已公开发表的文献书目,是对引文作者、作品、出处、版本等情况的说明,文中用序号标出,详细引文情况按顺序排列文尾。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普通图书[M],会议论文[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汇编[G],档案[B],古籍[O],参考工具[K],其他未说明文献〔Z〕。

该报刊登林学基础理论、造林经营、森林经理、森林资源与环境、林木病虫害防治、水土保持、林业经济、林业机械、木材加工、家具与室内设计、林产化学、园林植物与园林设计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简报、综合评论、学术问题讨论、书刊评价及学术动态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稿件写作格式说明1 字 数 学术论文、综合述评等稿件一般不超过 6 个版面 , 研究简报、论坛等稿件一般不超过 4 个版面。 2 写作顺序 1 文 题 由尽可能简练的几个表达文章核心内容的关键词组成 , 以不超过 20 字为宜。 本刊一般采用系列标题和副标题的形式 , 每篇文章独立成文。 2 作者署名 作者人数不宜过多。 第一作者应是稿件的执笔人和修改人 , 如有例外 , 请将责任作者在篇首页地脚处注明。 3 作者单位 单位全称应写到院、系、研究所、研究中心一级。 凡作者在北京林业大学完成的项目,即使作者离开了学校 , 单位也应写北京林业大学 , 并在篇首页地脚处注明作者现在的工作单位。 4 基金项目 请在篇首页地脚处注明资助该研究的项目名称和项目编号。 5 作者简介和通讯地址 写在篇首页地脚处资助项目的下方 , 只写第一作者 ( 必要时可增加责任作者 ) 的简介和详细地址。 例如: 第一作者 ( 作者简介 ) :姓名 , 学位 ( 或在读学位 ) ,职称。 主要研究方向: ××× 。电话 : ××× Email : ××× 地址 : 邮政编码及具体地址。 6 中文摘要和关键词 摘要是为读者了解文章核心内容服务的一篇独立、完整的短文。 应做到言简意赅。本刊要求论文摘要应包括 : ① 研究目的 ; ②实验 时间和地点 ( 仅指实验性研究 ); ③ 研究方法 ; ④ 研究结果 ( 一般不要列出公式和非公知的符号 ); ⑤ 结论与讨论等部分。 关键词为代表文章核心内容的名词 3 ~ 8 个。 7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可由编辑部代写。 8 英文部分 内容应与中文部分完全对应。写作格式请参见 英文部分写作要求 。 9 引 言 它是本刊是否接受投稿的主要依据之一。 引言不标序号 , 也不需写出 “ 引言 ” 二字 , 直接写内容。内容包括 : ① 研究对象的科学价值 ; ② 简述国内外学者对该主题研究的历史、现状、代表人物、主要成就、存在问题和难点 , 并顺序给出参考文献的序号 ; ③ 作者自己研究工作的目的和主要内容。上述 3 点 , 能向读者表明您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水平 , 缺一不可。 10 研究方法 凡应用国内外现有理论、技术、模型、公式等方法进行研究的论文 , 一律不做教材式的原理论述 , 只须简要写出该方法的名称、实验步骤和材料、公式等 , 并给出详细介绍该方法的文献序号即可。 作者自己发明的新方法和对他人方法有改进的部分例外。 11 研究结果 应提供科学、可靠、系统、详实的研究数据和结果。 图表和照片应做到 : ① 尽量精减 , 凡文字能说明的内容一律不用图表和照片 ; ② 图表和照片的题名均为中英文对照 ; ③ 图用计算机绘制 , 图上的文字不宜多 , 主线与辅线的粗细比例为 2 ∶ 1; ④ 学报可刊登必要的高质量彩色照片 , 需作者负担制版、印刷费用。 12 结论与讨论 作者应在这部分把自己在理论、方法或技术上的创新或改进及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表述清楚。 13 致 谢 作者认为必要时 , 可在正文结尾向有关人士或机构表示谢意。 14 参考文献 它是本刊是否接受投稿的首要依据。 作者在正文后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 参考文献应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 2) 每一篇文献都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 , 并可提供原文备查。 不得转引作者没有亲自阅读过的文献。 3) 参考文献应以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学术期刊文献为主。 其中 , 专著等其他文献的数量不宜超过 30% 。 除特殊情况外 , 教材文献尽可能少引用。 除公开发表的各类文献和学位论文、会议文集、技术报告、专利、电子文献外 , 其他未公开发表的资料、文件不得作参考文献引用 , 只能在征得原作者同意后 , 在正文中的引用处加括号注明资料名称。 4) 综合述评的参考文献一般为 30 ~ 50 篇。 其他文章的参考文献不少于 10 篇。 5) 一般情况下 , 外文文献数量应占总参考文献数量的 40 % 以上。 6) 作者应注意利用国内外网络期刊数据库和图书馆现刊来查阅最新文献 , 截止到投稿 1 个月出版的有关中外文文献都应引用 , 并在稿件正式发表前再次查阅和引用最新文献。 如果来稿没有引用近年来的最新文献 , 请作者在文中解释其原因和理由。 7) 中文文献需对译成英文 , 对译英文时,篇名和刊物名要与原文献保持一致,原中文文献保留 , 二者共用一个序号。 8) 参考文献的具体著录格式请参见 参考文献格式说明 。3 量和单位符号 1) 所有符号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 除雷诺数 Re 等 25 个特征数和 pH 值外 , 其他符号一律用单个字母表示 ) 。 2) 物理量的符号和生物学中属以下 ( 含属 ) 的拉丁学名用斜体。 3) 外文字母、符号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标)的字母、数码和符号等应正确标明。 4) 请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时间单位用英文缩写字母表示,如:小时用 h 、分钟用 min 、秒用 s ;溶液浓度单位用 mol/L 、 mmol/L 、μ mol/L ,不用 M 、 N 、 ppm ;容积单位用 L 、 mL 表示; bar( 巴 ) 改用 Pa( 帕 ) 、 kPa( 千帕 ) ;能量、功、热均用 J( 焦 ) 。单位与数字之间空一格。

我靠,这真冷门!

[1] 徐舒韵 加强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制的几点建议[J]财务与会计, 2000,(07) [2] 杜兴强 公司治理演进与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博弈分析与历史证据[J]财经研究, 2004,(09) [3] 周晓苏 法国会计模式的特色和借鉴[J]财会月刊, 2000,(14) [4] 耿建新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特征问题探讨[J]财会通讯, 2000,(07) [5] 阎达五,谭劲松 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缺陷与改进——一个基于制度分析的研究框架[J]会计研究, 2003,(11) [6] 綦好东 会计舞弊的经济解释[J]会计研究, 2002,(08) [7] 陆建桥 后安然时代的会计与审计——评美国《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及其对会计、审计发展的影响[J]会计研究, 2002,(10) [8] 中国会计学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理论研讨会综述[J]会计研究, 2002,(11) [9] 惠尚文 从美国安然事件看我国会计监管模式的重塑[J]新疆农垦经济, 2003,(03) [10] 宋慧 英国会计界的监管体系[J]审计月刊, 2004,(02) [11] 董成 法国会计模式研究及借鉴[J]兰州商学院学报, 2001,(01) [12] 娄权,刘朝晖 日本会计的新发展及其启示[J]中国农业会计, 2002,(10) [1] 肖建华 群体诉讼与我国代表人诉讼的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 1999,(02) [2] 胡维波 金融监管的理论综述[J]当代财经, 2004,(03) [3] 叶陈毅,连珂,张侠 英国会计法规制度及其借鉴[J]财会通讯(综合版), 2007,(04) [4] 李明辉 信号传递理论对会计的启示[J]广西会计, 2001,(04) [5] 王慧,刘宏伟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几点思考[J]广西轻工业, 2007,(02) [6] 徐海燕 论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制度及其与行政监管的互动关系[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7] 陈建明 注册会计师行业质量控制体系研究[J]会计研究, 2004,(03) [8] 王咏梅 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 2001,(04) [9] 李艳平 会计监管:信息披露的理性选择[J]科技创业月刊, 2007,(02) [10] 黄世忠,杜兴强,张胜芳 市场 政府与会计监管[J]会计研究, 2002,(12) [11] 顾晓安,卢蕾 混同均衡与政策制定程序——来自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的博弈分析和启示[J]上海经济研究, 2007,(01) [12] 陈杨 证券市场监管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01) [13] 徐经长 我国证券市场会计监管体系的构建[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3,(03) [14] 乔旭东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结构的互动:一种框架分析[J]会计研究, 2003,(05) [15] 鲁篱 证券交易所自治地位的比较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 2004,(05) [16] 李华 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披露[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 2005,(04) [17] 王俊秋,张奇峰 公司治理机制与信息披露透明度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02) [18] 李健 改进我国上市公司风险信息披露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 2007,(08) [19] 张玉霞 对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对策的思考[J]青海师专学报, 2006,(01) [20] 耿东照,孙娜 国外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对我国的启示[J]事业财会, 2005,(05) [1] 蒋义宏 会计信息真实之程序理性观与结果理性观[J]财经研究, 2003,(06) [2] 刘婉立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思考[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02,(02) [3] 张德容 企业自愿性信息披露刍探[J]财会月刊, 2002,(09) [4] 康均 ,王涛 独立董事与会计信息失真治理研究[J]财会月刊, 2002,(09) [5] 潘立新 我国会计规范实施机制的缺陷分析[J]财经论丛, 2002,(06) [6] 马晓芳 论会计相关性及其与真实性兼容的实现途径[J]财经研究, 2002,(08) [7] 王富炜,刘玉兰 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与原因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Z1) [8] 贾国涛 会计信息披露违规的成本和收益分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04) [9] 陆竞红 论现行财务会计报告信息披露局限性及改进措施[J]华东经济管理, 2002,(03) [10] 谷祺,姜英兵 会计信息复杂性与财务估价修正[J]会计研究, 2002,(06) [11] 汤立斌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法律责任的设定问题[J]会计研究, 2002,(08) [12] 罗正英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诚信机制的建立与完善[J]会计研究, 2002,(08) [13] 赵家保,杨菲菲 对我国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的思考[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2,(02) [14] 吴远超 有效法人治理结构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1,(03) [15] 刘立国,杜莹 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 2003,(02) [16] 赵晨辉 财务会计报告应披露的信息[J]山西财税, 2001,(07) [17] 肖仲明 会计信息披露的外部性分析[J]上海会计, 2001,(03) [18] 严静,周伟 刍议未来财务会计报告的发展趋势[J]事业财会, 2002,(01) [19] 张炎兴 论不同财务报告目标下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J]企业经济, 2002,(01) [20] 秦志全,董维庄 浅谈我国现行财务报告的改进[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2,(01) 1] Easton, P, and T H Earnings as an explanatory variable for returns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91,29, 29 :19-36 [2] Hayn, C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Losses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95, (20) :123-153 [3] jiri Y Theory of Accounting Measurement[J] 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 1975, [4] Brom wich M The Possibility of Partial Accounting[J] The Accounting Review, 1980, (2) [5] Ball,B 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accounting income number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68, (3,) :P32-P34 [6] Beaver,Clarke,W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unsystematic security returns andthe magnitude of earnings forecast error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79, (3) [7] B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Annual Earnings Announcements Empirical Research in Accounting: Selected Studie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68, (6,) :P44-P47 [8] Kormendi,L Earnings innovations,earnings persistence and returns[J] Journalof Bisiness, 1987, (60) [9] Warfield ,O Book value and dividends in equity valuation[J]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1995, (1) :P16-P23 [10] LaPorta,Francis,S Have financial statements lost their relevance[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99, (3,) :P31-P35 [11] Collins,Maydew,Weiss,Healy,PaleP Changes in the value-relevanceof earnings and book values over the past forty year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97, (24) :P15-P19 [12] Steven , M H W Value-relevance of financial reporting disclosures in an emerging capitalmarket: the case of B-shares and H-shares in China[D] The University of HongKong, 1998 [13] SEC Testimony of Arthur Levitt [14] SEC Concept Release: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15] Tara Vishwanath,Daniel K Towards Transparency in Financial and Governance The World Bank,SSRN working 1999 September, [16] Jenson,M Cross-sectional,capital market research and modelspecification[J] The Accounting Review, 1988, (64) :P23-P24 [17] Christie, Andrew A On cross-sectionnal analysis in accounting research[J] Journal of Accounting&Economics, 1987, (9)

  • 索引序列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Si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