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工会博览杂志书画投稿

工会博览杂志书画投稿

发布时间:

工会博览杂志书画投稿

书与画(有名的),中国书画报,书法报,青少年书法,中国书法,书法导报,

你可以去邮局定一份《书法报》每周一份的 那边经常有比赛投稿什么的,你参加少年组最好了~

《男生女生》

主管·主办:北京市总工会编辑·出版:《工会博览》杂志社社长:王兆华主编:郭从友常务副主编:卢琪荣本期执行主编:莫月编辑:王岩/程晴/胡泽国/赵敏特约编辑:侯杰/范德利/杨立辉/贾斌/刘小丽/高桂平/玄有成/赵菊/郑昊/李光辉设计:肖 燕国际刊号:ISSN1009-9166国内统一刊号:CN11-4605/C国内订阅:全国各地邮局所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工会博览杂志

是正规的,党校里的有好多发的。

工会博览杂志论文投稿可以加我工作QQ:906524671

工会博览杂志具备时政类新闻期刊杂志的所有属性同时,还具有鲜明的工会特色。本着 “为工会干部服务、为职工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办刊宗旨,根据工会的基本职责和“维护、建设、参与、教育”的4大功能进行内容和栏目设置,杂志既具有时政类新闻期刊杂志的所有属性同时,还具有鲜明的工会特色。以工会内容为主体,同时多方位发展。

工会博览杂志投稿信箱

1、文稿应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书写工整规范,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2、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不多于20个汉字。3、文中尽量少用缩略语。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共知,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缩略语不得移行。4、电子稿件必须采用Word格式随邮件的附件发送,题目下须注明作者姓名、职务职称、单位、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并须注明:摘要、关键词。5、论文中如有计量单位,须一律用国际标准书写。6、论文字数按每版2600字内,两版不超过5200字制作,依次类推;7、文中如有参考文献,应依照引用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在右上角标出,并在文中按照引用的先后顺序标注出引用参考文献的作者名、引用文题名、出版单位以及出版日期。8、来稿确保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文责自负;9、本刊有权对文稿进行修改,如不同意修改,请投稿时注明。刊登: g h b l b j b @ 1 6 3 c o m

工会博览杂志论文投稿可以加我工作QQ:906524671

是正规的,党校里的有好多发的。

工会博览杂志社

《工会博览》杂志至今已创刊84周年,现为北京市一级期刊,由北京市总工会主办、劳动午报社管理,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的时政类工会旬刊杂志,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推荐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4605/C;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9-9166;邮发代号:82-42。英文刊名: A View of Labour Unions主办: 北京市总工会主管:北京市总工会周期: 月刊出版地: 北京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32开现用刊名:工会博览曾用刊名:北京工人创刊时间:2001发行范围:国内为公开发行订阅方式:全国各地邮局订阅出版时间:每月25号出版《工会博览》杂志以“为工会服务、为工会干部服务、为职工服务、为企业服务”为办刊宗旨。

工会博览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 11-4605/C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9166。刊登: g h b l b j b @ 1 6 3 c o m本刊至今已创刊83周年。其前身是1925年由李大钊、赵世炎等革命先驱在北平创刊的《北京工人》杂志。现为旬刊,分上旬刊(工会)、中旬刊(理论研究)、下旬刊(文摘)。

工会博览杂志出版社

在早期工人运动中诞生●《劳动午报》的历史可追溯到1921年7月底由北京党组织在北京创刊的《工人周刊》;而《工会博览》的历史可追溯到1920年11月7日,北京党组织创办的《劳动音》周刊。早期创办工人刊物的主要任务,就是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唤起工人的觉醒。从现存的工运史料上追根溯源,《劳动音》周刊(杂志)是现在《工会博览》杂志的前身。1920年,李大钊、邓中夏、罗章龙等革命先驱一起于同年11月7日在北京创办了《劳动音》周刊(杂志),这是北京地区最早的传播共产主义思想的工人杂志。1920年12月初,《劳动音》周刊遭北洋政府查禁、停刊。从工人报刊发展历史和相关规定看,无论从主办单位的性质、刊物的办刊宗旨、发行对象、所在地等都决定了《工会博览》可溯源于早期的《劳动音》周刊(杂志)。北京共产党小组成立后,非常重视报刊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作用。1921年7月李大钊同志领导的北京党组织又创办了我国早期的重要工人报纸——《工人周刊》。1922年8月,《工人周刊》便成为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机关报。1924年2月,改为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的机关报。该报1926年底被军阀政府查封。从这段历史渊源来考察,《工人周刊》(报纸)可以说是现在《劳动午报》的前身。为了进一步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发动和组织工人、指导工人斗争,在李大钊、赵世炎等亲自倡导下,积极筹划新的工人刊物的创办工作。1925年6月15日,由中共北方党组织主办的《北京工人》周刊(杂志)在北京创刊,担任中共北方区执委会组织部长兼职委会书记的陈为人任主编。工运学家认为,《北京工人》周刊与《劳动音》周刊是一脉相承的。在新中国成立后成长●1950年5月1日,在中共北京市委领导下,北京市总工会重新创办了《北京工人》杂志(也可视为1925年《北京工人》杂志的复刊);1967年4月20日,北京市工代会又创办了《北京工人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新闻出版业发展迅速。1950年2月,北京市总工会宣告成立,《北京工人》、《北京工运》、《工会工作》等市总工会的刊物相继创刊。1950年5月1日,在中共北京市委领导下,北京市总工会创办了《北京工人》杂志(也可视为1925年《北京工人》杂志的复刊),半月一期,32开本。杂志稿件按重要性分别由邓拓(原市委宣传部长)、廖沫沙(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等审阅。具体领导工作由时任市总工会宣教部部长的祖田工担任,下设编辑部。一批工人作家的成长与《北京工人》杂志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老舍、周立波、田间、袁水拍等作家和学者都为杂志撰过稿并为杂志的通讯员队伍授课。曾任全国文联党组书记的高占祥、已故诗人李学鳌以及后来调入北京日报社的几名记者都曾是《北京工人》的通讯员。1951年1月,因工作人员全部投入“三反”、“五反”运动,杂志停刊,共出版发行了36期。1967年4月20日,北京市工代会又创办了《北京工人报》(也视为《北京工人》杂志的复刊,从杂志形式变成了报纸形式)。《北京工人报》期发行量达到了5万份,1972年5月30日停刊。1967年,《北京工人报》在报道“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亮了安源工人运动”展览时将刘春华的作品作为题图率先发表。之后,《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等都相继刊发了这幅作品的彩色照片。在改革开放后发展●1984年10月,《北京工人》杂志再次复刊,2001年1月《北京工人》杂志更名为《工会博览》杂志;1993年1月《北京工人报》复刊,2000年12月《北京工人报》改名为《劳动午报》。改革开放后,市总工会党组请示市委批准,《北京工人》杂志于1984年10月再次复刊。开始为双月刊,1986年1月改为月刊。时任市委副书记的徐惟诚写了《祝〈北京工人〉创刊》的《代发刊词》。1984年12月,时任全国人大委员长的彭真同志为《北京工人》杂志题词:“祝《北京工人》成为职工群众大家看、大家办的首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鼓舞者、喉舌和镜子。”1992年末,市总工会决定在继续办好《北京工人》杂志的同时,创办《北京工人报》。《北京工人报》是面向首都广大职工群众和工会工作者的政治性综合性报纸,于1993年1月1日复刊,向全国发行。1999年1月5日,报纸开辟了《职工热线》专栏,备受社会欢迎。根据市场经济发展需要,2000年12月《北京工人报》更名为《劳动午报》,同年底,《北京工人》更名为《工会博览》。更名后的《工会博览》半月刊,改为32开本,内容也进行了大调整,作为以工会工作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性刊物,发行量一路上升,2005年,工会博览杂志社提出了二次创业,现在的《工会博览》已成为北京市级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杂志之一。现为旬刊,每月出版三期。被中国工人报刊协会评为优秀期刊、被市新闻出版局评为一级期刊。更名后的《劳动午报》,进行了一系列的扩版,由原来黑白对开版改为彩色四开版。那句“早也报、晚也报,又新又全看午报;喜也报、忧也报,维护权益看午报”的广告语被广为流传,也被市场所接受。“维权110”已成为有鲜明特色的拳头版面。2009年,劳动午报社领导充分认识到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加强巩固继续办好杂志的同时,对《劳动午报》定位和发展进行了调整,决心将《劳动午报》办成“工会满意、职工爱看、企业欢迎、社会需要”的高品位的工会机关报。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的劳动午报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为了适应工会新闻宣传事业发展的需要,1984年10月,《北京工人》杂志复刊,2001年1月更名为《工会博览一报一刊,正在以准确的定位,敏锐的思维,超前的意识,服务的理念,丰富的资讯,时尚的设计,努力扩大报刊的社会知名度,树立美誉度,增加发行量,做到以先进的文化启迪社会、以正确的理念引导职工,把先进的经验和准确的信息传播给读者,努力将报社打造成为“工会、职工、企业、社会”四位一体的立体新闻宣传网络。报社正在不断扩大在首都的覆盖面,努力做到有职工的地方就有《劳动午报》,有工会的组织就有《工会博览》。今天,劳动午报社新的领导班子集体在市总的领导下,正站在时代的前沿,紧跟时代的步伐,带领报社全体员工,同心同德,将革命先烈的未竟事业继承下去,发扬光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尽自己全部的力量。

卷首:围绕着时政、工会工作中的一些典型事例、政策法规、时政要点进行评论,以充分发挥“喉舌”的作用。访:即采访记,对工会工作及相关各种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人物、不同角度进行采访。【权威】针对工会问题访相关领导及权威专家。【追踪】围绕着时政、工会工作的某一个话题,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手法针对不同人物进行采访或者解析。【人物】用采访记的手法对先进的人物事迹进行访谈或记叙。可访基层主席、访企业家、访劳模、访职工等。谈:即针对某个工会话题、某种经验进行交流或者谈论。可以一人谈,也可以多人对话。【经验】主席谈本工会的经验。【借鉴】从第三者角度解剖外地工会的某种先进经验。【众抒】针对工会工作,以及职工所关心的问题各抒己见,进行评论。思:即理论谈讨。针对工会问题、学习问题进行思索、研究或者谈时政学习心得。【探索】刊登专家有关工会内容的理论文章。【心得】即学习心得。千字左右。忆:回忆。【史海】北京工运史中的人物传记、事件回忆,文章要求具有可读性。【专题】知:工会知识性频道。【课堂】工会知识集锦。侧重资料性,知识性【环球】海外工运史话、史料、人物、事件等。【法规】与工会工作、职工生活密切相关的政策法规。闻:新闻。工会资讯频道。【月报】1月内的新闻大事、以及各地工会的新闻动态、信息集萃。【安康】与市总工会劳动保护部协办的专栏。【视窗】各区县局总公司的信息平台。 〖视窗〗新闻速递。◆环球-国际新闻;◆众抒-对于社会热点和职工生活的评论;〖维权〗◆访谈-针对维权和读者关注的话题采访权威人士;《工会博览》杂志市场策略 及发展情况◆维权-独家维权报道、宣传正面维权经验;◆说法-仲裁实录;〖社会〗:◆百业-对社会某一新兴就业岗位职业进行采访;◆法治-关注法治进程,重大案件的纪实;◆聚焦-社会热点纪实类报道;◆女性-有传奇经历女性人物故事;〖文化〗:◆史海-历史人物或掌故的回顾《工会博览》杂志市场策略 及发展情况◆文学-职工文学园地;◆情感-情感随笔;◆艺术-基层书画者园地;◆娱乐-幽默小品;〖生活〗:◆理财-理财指导;◆职场-职场知识;◆美食-特色菜品介绍;◆健康-相关健康知识;◆妙招-实用小窍门。

  • 索引序列
  • 工会博览杂志书画投稿
  • 工会博览杂志
  • 工会博览杂志投稿信箱
  • 工会博览杂志社
  • 工会博览杂志出版社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