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西安音乐学院论文封面图

西安音乐学院论文封面图

发布时间:

西安音乐学院论文封面图

构成故意杀人,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有自首情节,不属残忍手段,受害者为1人,这些都可以作为免于死刑的考虑因素。因此,不能判决药家鑫死刑,至多死缓。判决要公正,不能受到社会因数的干扰!!我们要把药家鑫当成自己的孩子,不要将他推向死亡!希望全社会都阳光的看待这个问题!!!

我十分赞成“西安5位教授联名呼吁免除药家鑫死刑”,这也符合最近最高院关于判决中减少死刑的精神,药家鑫太年轻了,不能判死刑!不能啊!

各位网友别费心问这5个混蛋教授是谁了,我相信他们及其家人已被盯上了1是被药家及其受贿团伙-堪称将被正义民众唾弃被写进历史钉在耻辱柱上的人是被正义人士决议除之才能为善良民众舒口气宏扬中华民族最基本的道德底线的民族英雄苍天有眼除恶务尽啊!!!

西安音乐学院论文封面图片

我是今年陕西的艺考生, 也是学音乐教育的 , 除了西音, 下来就属陕师大了。不过每年报陕师大的人很多, 大多都为了免学费。 你的实力要特别好。才可以

各位网友别费心问这5个混蛋教授是谁了,我相信他们及其家人已被盯上了1是被药家及其受贿团伙-堪称将被正义民众唾弃被写进历史钉在耻辱柱上的人是被正义人士决议除之才能为善良民众舒口气宏扬中华民族最基本的道德底线的民族英雄苍天有眼除恶务尽啊!!!

构成故意杀人,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有自首情节,不属残忍手段,受害者为1人,这些都可以作为免于死刑的考虑因素。因此,不能判决药家鑫死刑,至多死缓。判决要公正,不能受到社会因数的干扰!!我们要把药家鑫当成自己的孩子,不要将他推向死亡!希望全社会都阳光的看待这个问题!!!

以下是陕西省开设编导专业的大学,排名顺序同学可以参考一下。1、西安音乐学院 2、陕西师范大学 3、西北大学 4、渭南师范学院 5、宝鸡文理学院 6、西安外事学院 7、西安培华学院 8、陕西科技大学 9、西安外国语大学 10、西安文理学院 1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2、西北政法学院 13、西安财经学院 14、西安财经学院 15、西安工程大学 16、西安邮电大学 17、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音乐学院论文封面

考表演喜,怒,乐,哀,特长,舞蹈,唱歌!我想考去北京电影学院的表演系!

简介:  西安音乐学院位于陕西西安南郊,建校于1949年,是中国西北地区惟一一所高等音乐学府。学院现有八个专业系,附设中等音乐学校、成人教育学院、培训学院和四个乐团(交响乐团、民族管弦乐团、合唱团、交响管乐团),硕士研究生专业覆盖舞蹈以外的所有专业方向。现有教职工480余人,学生3300余人。   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走向全面胜利的1948年,贺龙将军在晋绥解放区创建了西北艺术学校,其二部“音乐部”即西安音乐学院前身。1949年5月,西北艺术学校随西北军政大学西渡黄河迁往西安,二校合并后定名为“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之后,历经西北艺术学院、西北艺术专科学校、西安音乐专科学校、西安音乐学院、陕西省艺术学校、陕西省艺术学院的变迁,至1980年恢复西安音乐学院建制。现为省属院校,直属陕西省教育厅。   目前学院在职教职工481人,其中专任教师211名。专任教师中教授18名,副教授66名,共占专任教师人数近40%;正高以上职称70人,副高以上职称68人,共占教职工总数的7%;外聘教师52名。   学院设有专业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和舞蹈编导。   以下是优势学科介绍:   声乐:声乐系创建于1949年。近年来采取专业课签到制、专业课单选制、增开专业选修课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强了管理,提高了教学质量。现设美声、民族、通俗、钢琴伴奏四个教研室,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成果丰硕。近年来几乎包揽了省内各类声乐比赛的奖项,并在国际性声乐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2000年9月,和慧参加在美国洛衫机举行的多明戈世界歌剧大赛,荣获银奖;2002年4月在意大利“第42届威尔第国际声乐比赛”中获第一名;2000年10月,蔡占科获第二届“托马斯 阿尔凯德”国际声乐比赛第二名;2002年8月,陈勇获第十届全国电视歌手大奖赛专业组美声唱法第一名,学生米卓获专业组民族唱法优秀奖。   民乐:民乐系建立于1956年。创建初期,一批全国一流演奏家先后来系任教,为建立具有浓厚地方文化特色的中国民族乐器教学体系打下了丰厚的理论和演奏技术基础。现设弓弦、弹拨、管乐三个教研室13个专业,创编教材近200册(种),出版专著10余部,发表论文近百篇。先后对古筝、阮、二胡等乐器进行了改良,历年来在全国有多首创作作品获奖,多人次获全国专业演奏比赛大奖。民族管弦乐团常年来多次进行社会艺术实践,积累了大量优秀曲目,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2002年5月与中央电视台《国乐飘香》栏目联合录制“秦风秦韵”专辑节目时长130分钟,展示了强大的民乐教学与艺术实践能力。曾先后出访日、美、加、法、德、比利时、西班牙、瑞士、荷兰、马来西亚等国家,并多次赴香港、台湾举行音乐会和进行艺术交流。   音乐教育:音乐教育系创建于1958年。四十余年来为国家培养了数千名大、中、小学音乐教育人才,1992年以来连续被教育部指定为教学改革试点单位,主要课程为声乐、键盘、伴奏余即兴那种、合唱与指挥法、音乐基础理论、中外音乐史、舞蹈常识等,承担着课程结构、教材、教学规格与模式等方面的实验任务,是我国培养音乐艺术教育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在国内同学科中享有较高声誉。音乐教育系师资力量雄厚,目前在岗教师80多名,在校本科生达1500多名,占全院学生总数近一半。   学院1994年与西安交通大学等3所院校被陕西省教育厅确定为陕西省改革试点院校,率先实行了并轨招生。学院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首批有条件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之一,一直坚持外向型办学机制,已先后接收英、美、意、日、马来西亚等国家和港台地区留学生前来学习,并与美、日、德、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音乐院校、学术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   近年来学院坚持深化改革,开拓进取,实事求是,以人为本,在教学、科研、思想教育、行政管理、艺术实践、对外交流、后勤社会化、产业开发等各项工作中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十年来,学院加大校园基础设施和教学硬件的投入及建设,积极改善育人环境,校园环境整洁、优美、典雅,自1996年以来,连续六年被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评为“文明校园”。2000年开始,学院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启动“1+1”(文化素养达到普通大学水平;艺术素养达到艺术院校水平)人才培养工程,提高大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半个多世纪的积累和近年来的发展,使学院拥有一批高素质、稳定的教学、科研、管理队伍,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专业人才,不少师生多次获得国际国内音乐大赛的演奏、演唱、创作大奖。   2001年12月,第三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期间,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先后两次来到西安音乐学院视察并观看交响音乐会,对学院的校园环境建设、办学实力、演奏演唱专业水平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寄予殷切希望。

我去年考过···就是准备四首歌曲,两首意大利语的,两首中文的!!!复试的时候要穿正装参加考试!比如礼服!

构成故意杀人,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有自首情节,不属残忍手段,受害者为1人,这些都可以作为免于死刑的考虑因素。因此,不能判决药家鑫死刑,至多死缓。判决要公正,不能受到社会因数的干扰!!我们要把药家鑫当成自己的孩子,不要将他推向死亡!希望全社会都阳光的看待这个问题!!!

西安音乐学院论文封面格式

完整的文本应包括封面、目录、开题报告(仅纸质本要求附开题报告)、成绩与评语(仅纸质本要求附成绩与评语)、中文摘要及关键词、英文摘要及关键词、正文(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语)、注释、参考文献等。对各部分的要求如下。 1、封面 从教务处网站的“信息公告”栏目下载统一格式的“武汉音乐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封面”,各项信息需填写完整。 2、目录 应包括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正文(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语,只需标至二级标题)、注释、参考文献等(参见以下示例)。 本科生毕业论文目录示例:目 录 中文摘要及关键词 ·······································(页码) 英文摘要及关键词 ·······································(页码) 引言 ···············································(页码) 一、一级标题1 ·········································(页码) 1、二级标题1 ········································(页码) 2、二级标题2 ········································(页码) 二、二级标题2 ······································· ·(页码) 1、二级标题1 ········································(页码) 2、二级标题2 ······································· (页码) ···················································(页码) 结语 ················································(页码) 注释 ················································(页码) 参考文献 ·············································(页码) (注:如果以外文文献翻译作为毕业论文,需附外文原文) 3、开题报告 从教务处网站的“信息公告”栏目下载统一格式的“武汉音乐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表格,按要求分别由学生、指导教师和各教学单位考试委员会填写各项内容,在毕业论文完成之前由各教学单位保存,毕业论文完成之后,装订到论文纸质本内目录页之后。 4、论文成绩与评语 从教务处网站的“信息公告”栏目下载统一格式的“武汉音乐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评审表”,各项内容分别由毕业生论文指导教师和教学单位考试委员会填写,装订到纸质本内开题报告之后。 5、中文摘要及关键词 中文摘要要求200字左右,关键词不超过5个,以国家颁布的《汉语主题词》为准,不得随意选取。 6、英文摘要及关键词 要求翻译准确。 7、正文(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语) ⑴ 引言:阐述选题的意义(为何进行这项研究);该课题的研究现状;拟探讨的问题和研究的目的。 ⑵ 正文:要求结构严谨,逻辑严密,层次清晰,详略得当;语言、文字在符合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流畅而优美;图表、符号、谱例等统一规范; ⑶ 结语:对本文论述进行简要总结;对本文的研究进行自我评价(包括哪些问题由于什么原因还需要继续深入探讨,哪些相关问题需要另案研究等内容)。 8、注释 一律使用尾注,在“WORD”软件“插入”菜单的“引用”-“脚注和尾注”中自动生成。如尾注内容是说明引语出处的,格式参照“参考文献”要求,但需具体注明出处页码。 9、参考文献 ⑴ 报刊:序号,作者,文章标题,出版地,报刊名称,出版时间,期号(版次),刊号。 ⑵ 图书:序号,著者所在国(中国不注),著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版次,书号。 ⑶ 网上资料:序号,作者,文献名,网址,时间。 10、页眉和页脚 文章的正文部分需统一在“WORD”软件“视图”菜单的“页眉和页脚”中用默认字体字号(即宋体小五号字)编辑页眉和页脚,页眉左端写“武汉音乐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字样,右端写毕业生姓名和论文题目,页脚中插入页码。 三 外文文献翻译 如以外文文献翻译作为毕业论文,文本格式与内容与一般论文要求相同,但需附外文原文(可以复印,须用A4纸张,并注明文献出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要求论文“就事论事,言简意赅”;“术语”要规范,切勿杜撰;注重论据,条理清晰。毕业论文字数不少于10000字。内封标题应准确地表达论文的研究内容、专业特点和法学学科范畴的特定内容。一般控制在25个汉字以内,可以借副标题予以补充。摘要以提供文章概况为目的,应着重反映文章的新内容和作者特别强调的观点。要精炼概括,客观陈述,独立成文,避免用语雷同,200汉字左右。外文摘要150个实词左右,关键词3-5个为宜。中文摘要:“摘要”为四号黑体居中,与内容空一行。摘要内容为小四号宋体字,首行缩进二字符。摘要内容后空一行。“关键词”为小四号黑体字,其后为关键词(小四号宋体字),各关键词间为分号,最后一个关键词后面无标点符号。英文摘要及关键词格式与中文摘要对应,字体采用Times new Roman,题目用大写字母。目录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一、……;(一)……;……)。要求目录标题层次清晰,与正文标题一致。“目录”为三号黑体字居中,下空二行为三级标题及开始页码,小四号宋体。正文主体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正文根据需要可分为几章,每章一级标题为三号黑体字,二、三级标题为四号黑体字,内容为小四号宋体,首行缩进二字符。引言应说明本课题的意义、目的、研究范围;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说明本课题的指导思想;简述本课题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正文是作者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以论点为中心,以论据为基础,组成完整而严谨的内容整体。结语是全文的思想精髓,是文章价值的体现,集中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表达作者对所研究的课题的见解。结论要写得概括、简短。参考文献为了反映文稿的科学依据和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以及向读者提出有关信息的出处,正文中应按顺序在参考文献处的文字右上角用[ ]标明,[ ]中序号应与页面下方“注释”中序号一致。参考文献的作者只列3人,后面加“等”或相应的外文,姓名采用姓前名后著录法,中西文刊名用全称。刊名后标注参考文献的类型:专著[M]、期刊[J]、学位论文[D]、论文集[C]、报纸文章[N]、报告[R]、标准[S]、专利[P]。电子文献标明其载体类型〔文献类型/载体类型〕,如网上期刊(J/OL)。参考文献采用五号宋体,按著录/题名/出版事项顺序排列:期刊——〔序号〕著者.题名[J].期刊名称,出版年,卷号(期号):起始页码.书籍——〔序号〕著者.书名[M],版次(第一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文摘——〔7〕 CA,1983,99:13883q.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报纸文章——〔序号〕著者.题名[N].报纸名称,出版年月日版面格式一律使用Word排版、国家文改委公布的简化汉字。A4,页面上、下、左、右、装订线、页眉、页脚的设定分别为:1、8、17、5、0、1、9厘米,每行打印字数34~36字,每页打印行数30~32行。单面打印。封面采用学校统一格式。正文段落和标题一律取“固定行间距20~21pt”。一、二、三级标题段前间距为1行、后间距为5行。可适当调节各级标题的段后间距,以利于控制正文合适的换页位置。参考文献正文取固定行距21pt。注意不要在一篇参考文献段落的中间换页。(二)标点符号应按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使用。(三)名词、名称科学技术名词术语尽量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词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外文缩写首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注明其含义,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外国人名一般采用英文原名,英文人名按名前姓后的原则书写,如PCray。(四)数字测量、统计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在叙述不很大的数目时,一般不宜用阿拉伯数字。如“房屋为三人共有”,不宜写成“房屋为3人共有”。大约的数字可以用中文或阿拉伯数字,如“约一百五十人”,也可写成“约150人”。(五)标题层次全部标题层次应有条不紊,章节编号方法采用汉文编号方法:第一级为“一”、“二”、“三”等,第二级为“(一)”、“(二)”、“(三)”等,第三级为“1”、“2”、“3”等。各层标题均单独占行书写,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和第四级标题均空两格书写序数;各级序数末尾不加标点。第四级以下单独占行的标题顺序采用ABC…和两层,标题均空两格书写序数,空一格写标题。正文中对总项包括的分项采用(1)、(2)、(3)…的序号,对分项中的小项采用①、②、③…的序号,括号后不再加其他标点。(六)注释毕业论文中有个别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而正文又无法处置时,可加注说明,注释采用页末注(将注文放在加注页的下端)。若在同一页中有两个以上的注时,按各注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并编列注号。注释只限于写在注释符号出现的同页,不得隔页。(七)表格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题和表序,表题与表序应写在表格上方正中,表序后空一格书写表题,表题末尾不加标点,五号宋体。全文的表格可以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编序,但必须连续,不能跳跃或间断。表格允许下页接写,接写时表题省略,表头应重复书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此外,表格应与正文接近,不应过分超前或拖后。

毕业论文的格式要求 一、论文构成 毕业论文格式应规范,必须由封面、目录、正文(包括中外文题名、中外文摘要、中外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致谢)三部分构成。论文装订顺序为外封面"开题报告"内封面"目录"中文题名"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外文题名"外文摘要"外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致谢"考核意见表。如有附录部分,装订在参考文献后面。 二、纸张及印刷装订规格 毕业论文一律用A4纸张电脑打印。左侧装订。 三、编辑设置 1、页面设置: ①“纸型” ──主要选用“A4”,“纵向”,个别页面可以采用“A4”,“横向”。 ②“文档网格” ──一律使用“无网格”。 ③“页边距” ──上:5cm,下:0 cm,左:0cm,右:5 cm。装订线位置居左。 2、段落: ①论文题目居中,每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 ②“行距”一律为5倍。 3、外文字体:一律为Times New Roman 四、封面要求 上交的每份论文都一律采用学校统一印发的外封面(装订线一律在左面)。另附自制内封面一份(A4纸张电脑打印),内容为中外文论文题目、作者的姓名、学号、班级、指导老师的姓名与职称、论文完成时间。 五、开题报告要求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对与选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等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提出选题的研究意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技术路线,课题研究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创新之处,课题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参考文献等方面。开题报告表格至教务处网站下载。 六、论文摘要 (一)字数:中、外文摘要一般各为300~500字。 (二)摘要内容:要求概括地表述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研究方法、研究重点、结果和主要结论。 (三)字体:中外文均是五号,中文使用宋体。 七、正文要求 (一)字数:文科类专业8000字以上;理科类专业,音乐、美术等专业5000字以上。 (二)字体:正文一般用宋体小四号字打印。中文题名用黑体小三打印,外文题名用小三打印。文章中的各段标题用黑体、小四号字打印,并且前后要一致。全文的文字格式要统一。独立成行的标题后面不再加标点符号。 (三)序号:全文的序号编排要规范。论文的正文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5层次。 中文各层次系统为: 第一层:一、 二、 三、 ……; 第二层:(一)(二)(三)……; 第三层: ……; 第四层:(1)(2)(3) ……; 第五层:1) 2) 3)……。 外文各层次系统为: 第一层:A B C ……; 第二层:(A)(B)(C)……; 第三层: ……; 第四层:(a)(b)(c) ……; 第五层:a) b) c)……。 第一、二层次标题应单独成行,第三、四、五层次标题可与文章其他内容同列一行。 每页要插入阿拉伯数字页码,置于右下角。 (四)表名放置在表格正上方,中外文对照;图名放置在图件的正下方,中外文对照。表格一览表采用“三线表”形式,插图需在文中相应处直接给出。图的大小为:半栏图<60mm,100mm<通栏图<130mm。文中计量、计价单位统一采用国际标准单位,公式应独立成行居中斜体排版。 (五)注释:注释指作者对文中某一部分内容的说明。如:对某些名词术语的解释、引文(尤其是直接引用)出处的说明等。中外文均是小五号,中文使用宋体。注释既可以使用脚注,也可以使用尾注。在正文中需加注之处的右上角用注码 ([],一般放在标点符号前)标出。注释的格式参考参考文献的格式。 八、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指论文写作过程中所参阅的各种资料,应附在论文末尾加以说明。参考文献有多种意义:作为阐发作者见地的佐证或背景资料;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或经典论述;表示对他人理论或成果的继承、借鉴或商榷等,反映作者对情报吸收、利用的程度。 论文主体撰写过程要求参考两篇以上外文文献,文科专业要求必须有10篇以上参考文献,其他专业要求必须有6篇以上参考文献。要求罗列出所有引用的中外文文献资料目录,目录按引用顺序排列。 参考文献具体格式如下: (一) 专著 (注意应标明出版地及所参阅内容在原文献中的位置) [序号] 作者专著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 (二) 期刊中析出的文献 (注意应标明年、卷、期,尤其注意区分卷和期) [序号] 作者题(篇)名[J]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 (三) 会议论文 [序号] 作者篇名[C]会议名,会址,开会年 (四)学位论文 [序号] 作者题(篇)名[D]授学位地:授学位单位,授学位年 (五)专利文献 [序号] 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六)报纸文章 [序号] 作者题(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七)标准 [序号] 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年,起止页 (八)报告 [序号] 作者题(篇)名[R]报告年、月、日 (九)电子文档 [序号] 作者题(篇)名[E]出处或可获得地址(网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九、附录的要求 毕业论文形成过程中所涉及的实验设计、调查材料及其相应的数据、图表等应整理后用附件形式附在参考文献之后。

星海音乐学院论文封面图

星海音乐学院钢琴专业论文要求具体点,

。教研室成员先后有:崔其焜、关伯基、张文倩、陈荣喜、许树坚、赵婉洁、赵雅瑶、汪波、陈维伦、王润秋、罗小平、黄虹、吴丽玲、邓希路、胥远帆、汪红珺等老师。1995年,教研室悉数并入音乐研究所,所长为:罗小平;副所长:周广平、何平;党支部书记为:汪波;秘书:汪红珺、陈宏。除了研究所原有的成员(赵宋光、陈天国、罗德栽、陈安华)外,还先后增加了闫笑雨、潘澜(2000年调离)、刘大坚、尚红、周凯模等老师。所内教师依然承担全院的史论类公共课。1998年,音乐学系从研究所中分离出来,独立建制至今。主要人员几乎都来自原来的音乐理论教研室,后来又增加了年轻一代新教师(均为硕士)。第一届系主任:何平(2004年7月调离);系秘书:陈宏。2004年7月,由邓希路以副主任职衔继任;2005年9月,幸祝香出任党支部书记。下设四个研究室:音乐史学教研室;民族音乐教研室;技术理论教研室;哲学—文学教研室。目前系里从教与管理人员共29名:赵宋光、陈天国、幸祝香、罗小平、吴丽玲、黄虹、邓希路、闫笑雨、刘大坚、周凯模、王少明、彭莉佳、周广平、邹洪明、尚红、王沥沥、章俊、陈宏、艾福华、黄蕾、张卓、吴志武、黎敏、郑敏、高飞胜、藿橡楠、刘彤文、程亚鹏。谢泽慧老师2007年9月调至现代音乐系工作。 作为广东省高校名牌专业,音乐学系在目前广东省各音乐教育机构中音乐学学科建设、师资力量、学术水平、课程设置等方面都处于领先的地位。学科结构目前,音乐学系所开设的专业主干课程已覆盖了音乐学的所有基本学科,计有:历史音乐学(含: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西方音乐史)、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民族音乐学、戏曲与曲艺、音乐人类学、音乐形态学、音乐社会学、音乐阐释学等学科。教学队伍(1)人员结构年龄结构:在26位教学人员中,60岁以上3名;50岁以上5名;40岁以上5名;30岁以上8名;30岁以下3名。职称结构:教授/研究员8名;副教授5名;讲师/助研7名;助教6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8名。学历结构:博士2名;硕士12名;学士12。学缘结构:星海音乐学院6名;中央音乐学院3名;湖南师大2名;武汉大学1名;中山大学1名;上海音乐学院1名;香港中文大学1名;北师大1名;武汉音乐学院3名、西安音乐学院1名;华南师范大学1名。以上所有人员都在本院固定编制之中,此外还有两位外聘教授:卓仁祥(美国北德克萨斯州大学音乐学院终身教授/博士);费邓洪(广东现代艺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2)学科带头人及主讲教师业绩从专业要求来看,这些人员配备大致覆盖了这一专业的所有主要学科。同时,这些专业人员都分别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中有十分深厚的积累,并展现出颇为丰富而又引人注目的成就,在国内有一定的影响与较好的学术地位。多学科与跨学科赵宋光教授是国内著名的学者,其研究领域包括有:哲学、美学、数学、音乐美学、音乐形态学、律学、民族音乐学。先后历任:中国音乐美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律学会会长、中国民族音乐学学会理事等全国性学术社团的重要职务。在国内享有盛誉。音乐美学在全国专业音乐院校范围内,音乐美学作为一门专业课,我院是继中央音乐学院之后,于1984年由罗小平教授接踵开出的,至今已有20年的历史,这也说明这一学科在我们院已有20多年的研究历程。作为这方面的专家罗小平教授在国内享有盛誉,先后在专业核心刊物及省级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8本。此外,后来加入这一研究领域的还有王少明教授与邓希路副教授。其中王少明教授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并以他哲学专业之长,进一步加强了这一学科的教研力量,也为这学科的研究拓展出新的学术视野。近年来,他着力于从现象学的角度重新审视音乐学学科的相关问题,提出了许多新颖的学术见解,并在核心刊物上连续发表论文,也很快引起了音乐美学界的关注。民族音乐学在民族音乐学领域,尤其是岭南音乐研究方面,本专业有较强的研究历史与研究实力。首先,赵宋光教授早在50年代末就开始从音乐形态学的角度着力于民族和声理论的探索。此后,80年代初又致力于建立中国民族音乐形态学的学科建立,并在国内多所专业院校讲学。陈天国研究员40多年来,一直从事潮州音乐历史文本的收集与研究工作,其个人所拥有的研究材料在国内无疑首屈一指。在占有充足材料的基础上,他进行了各种分类研究,并先后出版了十数种研究专著,成为国内这方面无可比拟的专家。他还从泰国寻回了早已失传多时的广府板佛乐,为拯救中国传统音乐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王沥沥老师,自本科到研究生阶段连续8年对江西地区的民间音乐与民间戏曲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完成了硕士论文《赣剧两路高腔唱腔音乐比较及其源流分析》,并先后发表多篇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出版专著一本。音乐人类学周凯模研究员从事“民族音乐学”研究自1985年在上音选修“比教音乐学”开始,二十余年出版专著三部、合著三部、论文数十篇,其中在核心刊物上发表二十二篇。早年研究云南音乐、中国传统仪式音乐,近九年致力于岭南音乐研究:1998年承担和完成了省级项目“客家音乐文化研究”;作为当时研究部主任,1999年提出了本院“岭南音乐文化展览馆”和“岭南音乐文化研究中心”的建设构想,组织完成了展览馆首批资料收集整理,使其学院顺利建成该馆;2005年作为课题负责人,在展览馆基础上又设计了省级重点项目《岭南传统音乐资源在当代高校的转换》获省高教厅批准立项;2006年继续为展览馆争取到香港民族音乐学家曹本冶教授的个人收藏资料两千余件(部)的捐赠,丰富了馆藏基本建设。最近个人相继出版和完成了“广东排瑶‘仪式音声’研究”成果近30万字,为本院在传统丰厚的三大乐种研究成果之上,增加了新领域的岭南音乐研究成果。该成果结合音乐人类学宏观学科理论建设的思考,在本院教学中发挥着一定作用。音乐心理学这一学科的研究,我们起步较早,在国内曾一度处于领先的地位。早在1986年,罗小平与黄虹教授已出版了专著《音乐心理学》,继而又出版了译著《外国音乐心理学荟萃》。其中《音乐心理学》作为一本教科书,被国内其他专业教育机构所采用,并重版多次。最近,该书还应上海音乐出版社之邀进行修订再版。2003年,她们又与其他同事合作出版了《音乐教育心理学》一书。除此之外,两位教授还先后在核心刊物与省级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十多篇。目前,两位教授分别被推选为“中国音乐心理学学会”的副会长与理事。其中,黄虹教授在20年间一直注重调查与实验工作,先后走访的大学、中小学,乃至幼儿园十多家,并建立了一系列有相对固定性的研究试验点。这不但对个人研究,还对实际教学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研究场所。最近,学院又建立了音乐心理学实验室。此外,刚到本系的硕士毕业生张卓,近几年来致力于音乐的时间心理研究,并完成了高水平的硕士毕业论文《影响音乐听觉时距判断的主客体因素》,为音乐心理学界同仁所关注。西方音乐史学这也是我们专业较为成熟的一个研究学科,我们学院从60年代开始就有前辈学者投入这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如关伯基教授曾长期致力于匈牙利浪漫主义音乐家李斯特的专项研究,先后发表论文十多篇,同时还出版了相关的专著与译著。80年代后期由黄虹、许树坚教授接上,90年代后期又加入了邓希路、周广平教授。围绕这一学科的教学,他们先后增设了交响音乐体裁与名作、西方歌剧、20世纪西方音乐等配套课程。20年来,他们先后在各种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此外,他们还十分注重各种研究文本的收集,除图书馆之外,各自收集的唱片4000多张,影像资料2000多张,总括西方音乐文化史从中世纪到20世纪末所有重要体裁的经典作品。此外,还有相关西方艺术文化史方面的书籍万册。黄、邓两人均被推选为中国“西方音乐学会”理事。中国音乐史学这一学科的教研力量在近年的人才引进中得以加强,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引入,使这学科在我院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前景,在古代史范畴,除了吴丽玲,刘大坚、尚红等原有的教师之外,最近又加入了吴志武。吴志武最近五年来一直致力于《九宫大成》的研究,并完成了40万字的博士论文。科学发声与嗓音保健近十年来彭莉佳老师一直致力于科学发声与嗓子保健这方面的研究,先后出版的专著有:《发声常识与嗓音保健》、《嗓音的科学训练与保健》。这项研究深得国内同行的关注与肯定,几年来还应邀在全国数十所大学中举办讲座或开设系列课程。研究基地与研究项目就音乐学各专业,我们还建立了以岭南音乐为主导的研究基地。该基地主要立足于本院在编的音乐学专业教研力量,同时也增聘一些院外专家。目前,我们承接的研究项目有:冼星海研究;岭南音乐研究。冼星海研究的常设机构安置在沙河校区冼星海纪念馆中,而岭南音乐研究则安置在沙河校区岭南音乐博物馆中。关于岭南音乐研究,我们一向有固定的研究指向,其中包括:广东音乐研究,为此我们还设有“余其伟广东音乐研究中心”。客家山歌与汉乐研究。潮州音乐研究。以上几项研究我们还邀请民乐系的有关专家参与,因而使得这项研究具有十分雄厚的力量。此外,在音乐心理学研究上,我们还与广东中医药学会的有关专家合作,研究领域正在向音乐治疗方面拓展。再就是我们还承担了国家级的《高中艺术》教材的研究与编写工作,其中包括4个模块,即:音乐的情感表现(以完成,并出版);生活中的音乐;音乐与文化;音乐与科学(与广州大学音乐学院合作)。学生状况目前本系在读学生分四个年级,总人数97人,其中2004级21人;2005级20人;2006级19人;2007级34人;延长学制3人。近三年报考本系的学生,每年总在200人左右。

岭南音乐研究作为本院重点扶持的研究方向,多年来在全体教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已初见成果。更可喜的是,在本系教师的引导下,几年来在读本科学生中有关这方面的研究选题也日渐增多。具体分列如下:教研人员的研究成果:专著:陈天国:《潮州古谱研究》(陈天国、苏妙筝编著,花城出版社2002年出版)。《潮州音乐》(陈天国、苏妙筝编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出版)。《潮阳笛套古乐研究》(陈天国、苏妙筝编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中国梵呗·香花板》(陈天国、苏妙筝编著,花城出版社2006年出版)。论文:陈天国:《潮州细乐》2002年7月在汕头民间音乐会发表《关于地球音乐与声能音乐的概念》2002年《广州音乐研究》 《潮州佛乐南海赞》为汕头市文化局撰写《潮州古谱研究》(上、下)(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第一、二期 《谈罗九香先生对客家音乐的贡献》(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第一期《地球音乐与声能音乐等概念的树立及其意义》(星海音乐学院)2004年第一期,此文入编《中国专家学术成果通鉴》《轮音乐的躯壳和灵魂》(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潮州禅和板佛乐考源》《人海灯》2004年11月《潮州音乐的历史》《潮州日报》2006年6月7日王少明:岭南音乐人物访谈: 《后现代主义民族音乐岭南音乐——访展·爱伦教授》刊于星海音乐学院学报《万古长空 一朝风月——访余其伟》刊于人民音乐《永远漂泊的缪斯——访黄锦培教授》刊于星海音乐学院学报《以“问题意识”研究岭南音乐——访冯光钰教授》《筝艺映古音、仁智启百世——访饶宁新教授》《心安即是家——访甘尚时教授》周凯模:《广东排瑶“歌堂仪式”音声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学答辩委员会通过。(2007)《客家音乐文化与本土传承论纲》,广州:《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0第1期。罗小平:《在美的创造中,让音乐再生——析广东音乐名家余其伟的音乐表演美学观》(《黄钟》2003第4期)获第四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二等奖。王沥沥:《赣剧两路高腔唱腔音乐比较及其源流分析》(硕士学位论文)《赣南采茶戏的曲调来源与客家民系形成历史之关系》《赣剧两路高腔曲牌结构分析》《赣剧两路高腔曲牌与腔调的关系研究》《赣剧两路高腔不同音乐特点比较及其源流分析》参加全国性学术交流活动:陈天国:2002年9月参加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中国佛教音乐探研》2002年11月参加罗九香学术研讨会,论文《谈罗九香先生对客家音乐的贡献》2003年10月赴北京参加中韩第一届佛教音乐研讨会,论文《广东佛乐概况》2004年第二届中韩佛教音乐研讨会,因故未能参加,论文《潮州佛乐〈南海赞〉听赏》。2004年5月在星海音乐学院开学术讲座《潮州音乐的特点》2005年5月赴香港参加《岭南音乐学术研讨会》,为特邀代表。2005年9月北京参加中国三弦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三弦音乐的体、相、用》2005年10月厦门参加中韩第三届佛教音乐学术研讨会,论文《佛乐搬上舞台几个有关的问题》王少明:2001年参加罗九香诞辰100周年研讨会2003年参加吕文成诞辰100周年研讨会,论文《后现代主义与广东音乐的创新与发展》2003年参加第一届采茶戏音乐研讨会,论文《后现代语境下的采茶戏的生存与发展》2003年参加第一届广东汉乐研讨会,论文《广东汉乐的文化品味》2005年参加第二届广东汉乐研讨会,论文《承续汉乐香火,依托汉乐精神》2005年参加冼星海逝世60周年研讨会,论文《现象学视野中的冼星海“中国新音乐”》岭南音乐文化传播活动:周凯模:1998年.筹建《岭南音乐文化博物馆》(设于沙河校区)陈天国:为乳源县佛学院讲学教工尺谱和乐器演奏(为时二周)。为广东省佛教协会组织佛乐团,从招生、教学至2004年9月16日在黄花岗剧院公演,及后录音、录像《粤海梵音》VCD全世界发行。为岭东佛学院教学潮州禅和板佛乐,第一期2004年连办居士班,第二期2005年,每期各三个月。为广州市中学音乐教师开讲座,讲授“岭南音乐”。为韶关佛学院“禅文化活动”组织岭南禅和板佛乐演出一场。为中山市佛协筹办义务中医诊所义演组织两个节目,台湾电台现场录像并制碟。学生有关岭南音乐研究的论文选题毕业论文:吴玫玫:《广州白云山“城市广场”音乐活动调查报告》黎晓莹:《番禺地区民间乐社音乐活动调查报告》阮美娜:《番禺区基督教歌曲研究》郑敏茵:《宗江、何东〈小提琴协奏曲“鹿回头传奇”〉的研究》翟玥涵:《冼星海〈中国狂想曲〉中的民间音乐因素研究》李 上:《赣南采茶戏〈长长的红背带〉音乐分析和思考》学期论文:古子露:浅析广东番禺的传统民歌与歌舞音乐古子露:浅析佛教音乐文化陈夏杨:潮剧丑角面面观洪洁慧:游神——记乐岛民俗活动(一)刘 晰:2000年至今有关“原生态民歌在当代社会发展的变异及传播”课题研究综述

  • 索引序列
  • 西安音乐学院论文封面图
  • 西安音乐学院论文封面图片
  • 西安音乐学院论文封面
  • 西安音乐学院论文封面格式
  • 星海音乐学院论文封面图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