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杂志怎么样啊知乎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杂志怎么样啊知乎

发布时间: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杂志怎么样啊知乎

1、著作2012,《中国应急管理:理论、实践、政策》(第二作者,与童星教授合著),社科文献出版社。入选2011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012,《中国转型期公共危机治理》(独著),社科文献出版社。2012,《公共安全管理:整合与重构》(独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灾害与公共管理》(童星、张海波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中国转型期社会风险及其识别》(第二作者,与童星教授合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论文张海波、童星,2015,《中国应急管理的结构变化及其理论概化》,《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Zhang, Haibo, Collaboration in Emergency Response: Evolution from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to the 2013 Lushan Earthquake, in Caroline Brassard, David Giles, Arnold Howitt, ,Natural Disaster Management in the Asia-Pacific: Policy and Governance, Springer, 2015, 69-翟进、张海波,2015,《巨灾的可持续恢复》,《北京行政学院学报》,第1期。史晓晨、张海波,2015,《中国地方政府公共安全财政支出效率研究——基于DEA-Tobit的二阶段分析》,《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第1期。 张海波,2013,《体系下延与个体能力——应急能力增长关联机制的实证研究》,《中国行政管理》,第8期。Zhang, H What has China Learn from Disasters: Evolution of the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after SARS, Southern Snowstorm, and Wenchuan Earthquak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olicy Analysis, V14, N3, 234- (SSCI)2010,《基于中国问题的灾害管理分析框架》(第二作者,与童星教授合撰),《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2007,《群体性突发事件及其治理》(第二作者,与童星教授合撰),《中国社会科学内刊》,第5期。同时刊载于《学术界》2008年第2期;《新华文摘》2008年第10期篇目辑览。2006,《被动城市化群体适应性与现代性获得中的自我认同》(第一作者,与童星教授合撰),《社会学研究》,第2期2010,《公共危机治理与问责制》(第一作者,与童星教授合撰),《政治学研究》,第2期。《光明日报》社光明网(理论版)全文转载。2012,《柔性社会管理:可能与可为》,《中国行政管理》(独撰),第6期2009,《应急能力评估的理论框架》,《中国行政管理》(第一作者,与童星教授合撰),第4期。入选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专家建言》;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9年第7期全文转载。2007,《社会风险研究的范式》,《南京大学学报》(独撰),第2期2012,《信访制度改革与社会管理创新》(第一作者,与童星教授合撰),《天津社会科学》,第3期2012,《巨灾救助的理论检视与政策适应》(第一作者,与童星教授合撰),《社会科学》,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保障》2012年第6期全文转载。2012,《公共管理视角下的中国危机管理研究——现状、趋势与未来方向》(第二作者,与吕孝礼、钟开斌合撰),《公共管理学报》,第3期2012,《我国当前社会矛盾的基本特征、生成逻辑与化解之道》(独撰),《学海》,第1期2012,《应急管理创新:分化、前延与转向:以日本“11”大地震为案例》(第一作者,与童星教授合撰),《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3期2011,《社区在公共安全整合管理中的角色整合与能力建设》(独撰),《江苏社会科学》,第6期。国家减灾委《2010年国家减灾战略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集》全文收录。2011,《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网络和现实两种方式的比较》(第一作者,与王明生教授合撰),《南京社会科学》,第9期2011,《中国应急预案体系的运行机理、绩效约束与管理优化》(独撰),《中国应急管理》,第6期2010,《高风险社会中的自然灾害管理》(独撰),《北京行政学院学报》,第6期2009,《高风险社会中的公共政策》(第一作者,与童星教授合撰),《南京师大学报》,第6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0年第1期转摘。2009,《战略性治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新思维》(第一作者,与童星教授合撰),第6期2008,《地方政府应急预案的编制、评估与优化》(独撰),《江苏社会科学》,第6期2006,《风险社会与公共危机》(独撰),《江海学刊》,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6年第7期全文转载。2006,《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第一作者,与童星教授合撰),《社会科学研究》,第1期。《新华文摘》2006年第8期转摘。2006,《失地农民的社会认同与社会建构》(第二作者,与郁晓辉合撰),《中国农村观察》,第1期。 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06年第5期全文转载。2006,《农民工社会政策及其建构》(第二作者,与童星教授合撰),《社会保障研究》,第1期,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制度》2006年第8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体制改革》2007年第2期全文转载;收入《中国社会政策:特点与经验》,景天魁、张志敏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2006,《“十一五”期间江苏失业社会风险的发展趋势、结构特征与应对策略》(第二作者,与童星教授合撰),《江苏社会科学》,第4期2005,《社会分层与社会和谐》,《社会》,第6期。 《新华文摘》2006年第4期目录索引。3、政策建言童星、张海波,2014,《关于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下进一步统筹应急管理职能的政策建议》,国务院办公厅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专家建言》,2014年第6期。童星、张海波,2012,《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访制度的政策建议》,国家社科规划办《成果要报》,1月第7期。童星、张海波,2009,《关于开展应急能力评估的政策建言》,国务院办公厅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专家建言》,2009年第6期。4、报刊文章2012,《公共危机:“药到病除”需系统治理》(第二作者,与童星教授合撰),《中国教育报》(理论版),2月28日,第03版2011,《西方社区的公共安全管理》,《中国社会报》(社会管理周刊),10月24日,B4版2010,《为高风险社会引入“全灾害管理”》(第二作者,与童星教授合撰),《中国社会报》,5月17日,B3版2009,《应对风险危机首先靠政府》(第二作者,与童星、耿弘合著),《中国教育报》(理论版),3月30日2009,《社会风险:群体性事件源头治理》(第二作者,与童星教授合撰),《中国教育报》,9月3日

除非你大学期刊就开始参与一些项目课题,并且做了一些创新科研工作,才能有内容可以写。当然如果有人带你,就可以很快发表中文核心。

核心期刊分为科技统计源核心期刊和中文生物核心期刊,其中科技统计源核心期刊一般简称为“科技核心”或“统计源期刊”,中文生物期刊又被称为“北大核心”或“北图”。核心期刊稿件质量要求高,审稿慢,发表周期长。如果你想要发表核心建议你找人代发,可以加急。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期刊怎么样啊知乎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好一点。安防科技杂志创办于2001,是陕西省贸促会主管的重点学术期刊,是省级期刊。中国应急管理科学是正规国家级连续型电子期刊,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可查,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主管。期刊编委会由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领域的知名专家组成,负责确定期刊的办刊宗旨,期刊的发展方向,审定论文的学术质量等。

去找找看这家杂志的论坛网站或者博客,总之,找到约稿函就万事OK啦。当然,必须是最新版本的。否则不仅栏目有调动编辑也可能离职,那你的稿子就石沉大海了。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杂志怎么样啊

安全应急救援领域还是有不少的期刊,比如《中国应急救援》,《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国际援助》《中国应急管理》《安全》《中国应急管理科学》等等,都是这个领域非常专业的期刊杂志。另外拓展一下,你所需要的期刊,可以直接在国内数据通过相关关键词查到的。

各地各部门有征订任务,但国家不会强制要求订阅。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电子杂志怎么样啊

各地各部门有征订任务,但国家不会强制要求订阅。

安全应急救援领域还是有不少的期刊,比如《中国应急救援》,《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国际援助》《中国应急管理》《安全》《中国应急管理科学》等等,都是这个领域非常专业的期刊杂志。另外拓展一下,你所需要的期刊,可以直接在国内数据通过相关关键词查到的。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杂志怎么样

回答 你好!应急技术与管理又称(安全技术与管理),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社会需求会增加,就业前景较好。该专业毕业一般就职于矿业、建筑、石油、化工、电力、城建、民航、交通、保险、政府等部门,从事安全设计、安全评价和安全技术管理工作。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祝你一切顺利! 提问 应急救援技术 专科 回答 你好!应急救援技术专业,城市管理、消防系统部门从事城市救援指挥、消防工程技术与管理工作。 提问 是新型专业吗?就业前景如何 怎么不说话了 回答 你好,救援技术专业就业前景主要是在消防、救援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城市救援与指挥、消防安全检查与评价、消防工程施工、监测与管理、危险物品储运、方案设计等工作。 你好!本专业的就业面较窄,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是公安消防部队。 更多7条 

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的探索,《教学与研究》,2001年2月; 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11; 构筑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网上空间,《网上唱响主旋律》高教出版社,2002年4月; 网络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西北大学学报》2002年(社科版); 西部大开发中的人才资源战略「竞争力评论」2003年第5期 非正式组织的利弊分析,《企业改革与管理》2003年第7期; 用企业文化塑造员工,《商业时代》理论版2003年第18期; 我国公共部门实行目标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理论导刊2004年(此文被《新华文摘》检索) 人员培训:挑战、需求与创新,理论月刊2004年 电子政务产品质量评估初探,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4, N3(CSSCI)12 企业危机预警理论及其对我国社会危机预警的启示 中国行政管理2005(2)34-36(CSSCI)13、 国家人口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开发初期报 朱正威,肖群鹰等 人口研究第29卷增刊(“人口安全与社会发展-多学科视野”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58-6214、中国退休返聘公共政策环境分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5, N2(CSSCI)15、基于熵权夹角和的企业经济效益诊断模型 运筹与管理 2005(2)142-14816、供应链管理思想在电子政务发展中的应用 中国行政管理2005(10)53-55(CSSCI)17、构建人口结构安全预警系统初探 汕头大学学报 2005(6)60-6418、中国区域公共安全评价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中国行政管理2006(1)39-42(CSSCI)19、国际公共安全评价体系:理论与应用前景 公共管理学报 2006(1)20、发达国家公共安全管理机制比较 朱正威 张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6(2)(CSSCI)21、朱正威、张莹发达国家公共安全理念述论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 (CSSCI)22、我国地方政府灾害管理能力评估体系的构建--以美国、日本为鉴 朱正威 胡增基 学术论坛 2006 (5)23、论政府危机管理中公共政策的应对框架与程式 朱正威 吴霞 中国行政管理2006(12)(CSSCI)24、在能力与脆弱性评价框架下培育政府公共安全治理能力 朱正威 肖群鹰 中国应急管理 2007(2)25、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能力的演化轨迹 朱正威 黎亮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7(3)(CSSCI)

回答 应急管理专业是新设的专业,2020年2月21日,武汉理工大学申报的应急管理本科专业成功获批,这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我国首个应急管理本科专业,培养实现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急缺人才。 应急管理专业就业方向包括:在政府机构、社区和大型企事业单位从事应急管理工作,也可以在相关研究部门和学校从事科研和教学等工作。另外,还有部分毕业生进入国内外名牌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优秀学生可以免试推荐攻读校内外研究生。 所以,应急管理专业就业面宽、广,前景很好。 更多1条 

  • 索引序列
  •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杂志怎么样啊知乎
  •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期刊怎么样啊知乎
  •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杂志怎么样啊
  •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电子杂志怎么样啊
  •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杂志怎么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