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查询官网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查询官网

发布时间: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查询官网

这是什么东西啊?乱七八糟的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查询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是以自然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努力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为教学科研服务,传递各学科学术信息,促进学术交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发现和培养人才。刊名: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主办: 河南工业大学  周期: 季刊  出版地:河南省郑州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3-1751  CN: 41-1379/C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曾用刊名:郑州机专学报;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创刊时间:2005 1、来稿应论点明确、内容充实、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图表简明清晰。每篇论文必须包括中英文题名、中英文作者名、中英文作者单位、中英文作者单位所在地名及邮政编码、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及第一作者简介。1题名 中文题名不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2摘要 采用第三人称写法,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200~300字),阐明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文意一致。3关键词 中文关键词标注3~8个,选词要规范,英文关键词与中文关键词一一对应,不能采用英文缩写。4正文 文章篇幅一般在6 000字左右,包括前言、实验方法、结果与分析、结论等内容。前言应简短,体现问题的本质与研究范围,回顾相关文献,尤其是近2~3年的研究成果,叙述主要调查结果。结论应由观测和实验结果引伸得出,切忌简单地再罗列一遍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与观点应明确,实事求是。文中出现的外文缩写除公知公用的,首次出现应标有中文翻译或外文全称。5量和单位 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单位符号用正体字母表示,如s(秒)、min(分钟)、h(小时)、d(天)、L(升)、kg(千克)等。不要使用已废弃的量名称和某些英文缩写,如比重(密度)、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摩尔数(物质的量)、质量/体积百分比浓度(质量/体积分数)、ppm(10-6)等。量符号用斜体字母表示(pH除外),如V(体积)、T(热力学温度)、t(摄氏温度)、P(功率)、p(压强)等。文中量的数值一般处于1~1000范围内,常用的词头有M(106)、k(103)、h(102)、c(10-2)、m(10-3)、μ(10-6)、n(10-9)等。6数字用法公元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各种计数单位计量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如20世纪90年代、2004年1月15日、3s(三秒)、5min(五分钟)、6h(六小时)、7d(七天)、8L(八升)、9kg(九千克)等。词组、成语、惯用语或缩略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必须用汉字,如二元一次方程、三氧化二铁、星期四、二极管、三相点、第一作者等。7图、表 应有自明性,且随文出现。图和表一般不重复使用,数量关系尽量用图表示,力求简明清晰,图中文字、符号、坐标中的标值必须写清,并与正文一致。表格采用三线表。图、表中出现的数值都应标有明确的量与单位,图、表需注明序号。照片要求图像清晰,层次分明。8专业符号 文稿、图表中出现的外文字符必须区分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字符的位置高低应区别明显,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符号请在第一次出现时注明文种(英、俄、希腊、拉丁文等)。9参考文献 选用与本文有关的文献并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排,用上角标[ ]的形式在文中引用处标明,参考文献按“顺序编码制”编写。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如下:专 著:著者书名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期 刊:作者题名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论文集:析出文献作者文献题名论文集编者 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专 利: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学位论文:作者题名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技术标准:标准编号,标准名称作者3名以内的全部列出,4名以上的列前3名,中文后加等,英文后加etal。作者姓名不管是外文还是汉语拼音一律姓在前,名在后(外文姓不缩写,名可缩写)。10作者简介 在文稿首页地脚处请写明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份、籍贯、学位、技术职称、专业方向。11基金项目 如果论文涉及的是有关基金项目的研究内容,请在文稿首页地脚处写明基金或资助机构的名称,项目编号(附证明复印件)。本刊在同等条件下,将优先刊登有关基金项目的论文。2 投稿约定作者著作权 稿件文责自负,但编辑部有权进行技术性和文字性的修改。文章著作权归作者所有,编辑权归本刊所有。本刊有权将其编入中国期刊网、CEPS中文电子期刊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等数字化文献。所付作者稿酬中也包含在上述数字文献中的著作权使用费。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上述文献或网络,请在投稿时声明。

2010年主持省教育厅自然科学课题“亚纯函数的正规性与唯一性研究”2011年参与省教育厅自然科学课题2009年参与省教育厅自然科学课题“非线性奇异微分方程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研究”2005年参与校级课题“数学教育专业(师专)课程设置与改革研究” 2010年参与《解析几何》精品课程建设项目;2010年获校级质量工程“教坛新秀”奖;2011年参与《数学分析》重点课程建设项目;2011年参与《数学建模》教学团队建设项目;2011年主持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高职高专数学建模课程内容整合与改革研究” [1]单向IM分担一个集的亚纯函数的正规性[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2期核心期刊第一作者[2]与分担值相关的全纯函数的正规性[J]宜春学院学报,2010年第8期独撰[3]亚纯函数涉及分担值的正规定则[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1期核心期刊第一作者[4]涉及分担一个非零值的亚纯函数的正规定则[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独撰[5]亚纯函数涉及分担一个非零值的正规定则[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第一作者[6]小教专业数学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第32期第一作者[7]对小学教育专业数学类课程体系建构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第34期第一作者[8]Uniqueness of Entire Function Related to Shared Set[J]Journal of Mathematical Research & EThe first [9]与导数IM 分担两个值的亚纯函数的唯一性[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第二作者[10]一个涉及重极点的亚纯函数的正规定则[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版),2008年第8期核心期刊第二作者[11]浅论CIS战略在高校的运用[J]科技资讯2008年第27期第二作者[12]涉及分担集的亚纯函数的正规定则[J]数学物理学报2011年第5期核心期刊第二作者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官网入口查询

2009年9月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4卷第3期 journal of henan institut 0f engineering(social science edition)sep.2009vol_24 no.3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调查研究崔 波(郑州大学图书馆,河南郑州450001)摘要:当代大学生人生观表现出明显的多元化趋势,这种趋势对大学生的发展产生着正面的或者负面的影响,并对传统的一元性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大学生人生观现状与教育问题不仅受到当代大学生的关注,而且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断追踪研究的热点问题。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根本看法。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能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一个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如何,他们的理想信念如何,直接关系着21世纪中国的发展和前途。关键词: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3318(2009)03—0092—03当代大学生人生观表现出明显的多元化趋势,这种趋势对大学生的发展产生着正面的或者负面的影响,并对传统的一元性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大学生人生观现状与教育问题不仅受到当代大学生的关注,而且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断追踪研究的热点问题。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根本看法。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能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一个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如何,他们的理想信念如何,直接关系着21世纪中国的发展和前途。基于此,本课题组进行了一次关于大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问卷调查,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分析,以期有助于他们树立科学的理想和信念,这也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调查对象及方法本课题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2008年6月,课题组在全省部分高校,如郑州大学、洛阳师范学院、中原工学院、商丘师院、郑州牧专、信阳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发放调查问卷共1050份,收同954份,有效回收率90.85%。其中:男生479人,女生475人,男女比例基本持平;来自城镇的学生386人,农村568人,农村学生所占比例偏高;父母亲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分别占8%和14.8% ,所占比例较低,比较切合实际。学生采取类型为非比例随机抽样调查。为使样本更具代表性,本次取样兼顾了理工科、文科、医科、师范专业、高职高专院校等的大学本、专科生,还有少量研究生。二、调查状况分析在调查中,对“人最大的快乐”,有60% 的大学生认为应“对他人和社会有用”,40% 认为应“享受生活”;对“面对困境和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有52.8%的大学生认为“有信心独立克服和完成”,有40.6% 的“希望得到帮助”,有6.6% 表示“不确定”;对“人格德行”与“知识才华”相比,有55.0%的大学生认为“人格德行更重要”,5.0% 的人认为“知识才华更重要”,40.0%的人认为“同等重要”;针对“学校和社会相比”,有50.2%的大学生“更喜欢学校”,14.1%的“更喜欢社会”,14% 的持“同样喜欢”态度;对“问题,您更喜欢”的选择从高到低依次是思考、积极行动、难说、消极回避;“对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回答,有49.6%的大学生更喜欢“解决问题”,29.2%的喜欢“提出问题”,21.1% 的认为“说不上”;对“自己遇到挫折”时,有65.4% 的大学生认为“归于自己”,10.1%的“归于外界”,24.5%的“说不定”;当“取得成绩时”,有57.3%的收稿日期:2009—07—10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2009年自然科学计划研究项目(2009a630102)作者简介:崔 波(1965一),男,河南邓州人,郑州大学图书馆馆长,研究馆员,哲学博士后,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图书馆管理、《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等。· 92 ·崔波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调查研究大学生认为“归于自己”,13.1%的“归于外界”,29.6% 的“说不定”;对“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有52.7% 的大学生认为在于“对社会贡献的大小”,38.9%的认为“人格是否高尚”,4.2%的认为“权力的大小”、1.7%的认为是“收入的高低”;针对“是否已经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问题,有54.8%的大学生回答“是”,其他为“否”;对“自己或周围同学加入共产党的动机”,有30.3%的大学生认为是“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并早日成才”,26.7%的认为是“将来找个好工作”,20% 的认为要“为他人和社会多作贡献”,10.8%的认为“能捞到政治资本”,8.5%的认为“别人要求,自己也要跟上”,只有3.7%的是“信仰共产主义”;对“是否愿意诚实、守信”时,81.6%的要“努力做”,17% 的认为“愿意但是很难”,还有1.4%的感到“无所谓”。同时,针对“在学习上及自己实现奋斗目标的过程中遭遇困难时”、“一个人要想成功,需要”、“环保活动”、“正当地索取,积极地奉献”、“事业第一,生活第二”、“现在多数人不关心政治,而只关心切身利益”、“有钱能使鬼推磨”、“自己人生的态度”、“更倾向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因为我未能及早作决定而丧失了机会”、“自己是否很容易和别人亲近”、“我太过忧虑一些不重要的事情”、“遇到挫折,您和周围的同学一般会有怎样的反应”、“上大学后,您遭受的最大挫折是什么”、“是否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喜欢自己”、“自己在校学习的动力”、“上大学期间,您经常会由于种种原因感到疲劳和压力吗?”、“周末的安排”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回答,皆有我们借鉴和参考的地方。面对多元价值的世界,一些人相信价值观念是相对的,认为绝对的真理和善是不存在的,他们无视或否定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真善美的文化与文明的结晶,这是意义世界的失落。意义世界的失落集中体现在对物质、功利、享乐的崇拜,对精神哲思的漠视。人们在向往和追求财富的目标与意愿中忽略了最重要的一件事:建构自己的健全人格和意义世界。中学生徐力、大学生马加爵杀人不纯粹是政治问题和思想问题,而是人格问题,是意义世界的失落,对生命的疑惑和淡漠。通过分析不难看出,大学生的价值困惑着重表现为:在实现了高考这一所谓“人生理想”后所出现的目标迷失和动力的丧失,在面对求职择业的压力与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现实时的茫然若失与对自我同一性和自我定向的疑虑,在面对五光十色、充斥功利主义、物质攀比的世界时对意义世界追寻的困顿,在面对追求金钱与追求真理的天平时梳理不清它们内在的关联与矛盾,在对待自我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问题时容易将自我放大而忽视了他人、集体与社会对自我的重要意义,在理想、信念的追求上,哀叹于崇高正在被世俗所淹没⋯ ⋯三、人生价值取向大学生的价值困惑是社会成员价值困惑的折射,他们倾诉自己的困惑正证明他们在积极主动地思考着、行动着,要改变自己、要完善自身。价值观念的功利和自我倾向。人文精神的核心问题是理想、信念、价值观的问题。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有思想、有知识的特殊群体,处在这种社会环境中,耳濡目染着社会制度的变革、文化的变迁,感受着时代脉搏的跳动,他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变化,出现了价值观念的功利和自我倾向。很多大学生学习的目的很明确,或是出国,或是考研究生,或是找个好工作,这样学习就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在专业学习上,对工作实用的知识,自费也要挤时间学,而对于一些马列理论等德育课则采取应付的态度。在择业观念上,选择能发挥自己作用的、经济收入高的实惠职业,而听从国家分配,服从国家需要的观念逐渐淡薄,趋向于大城市及实惠行业。人际关系上,讲究实用,与己有用的主动接近,频繁往来,无用的则不理不睬,甚至存在“势利眼”。我们可以看到工具性价值存在的现实基础。价值观的功利化,使大学生所具有的理想主义色彩日益淡化。有些大学生把“读书就是‘赚大钱,娶美女”’当做座右铭,忙于自我设计,两耳不闻窗外事。有的沉溺于垃圾文化之中,不关心国家大事。在人格上,有些人缺乏独立性,不善于思考,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知之甚少,对自由、民主、平等、公正等现代国家理念缺乏认识。受社会不良之风的影响,有些大学生认为好好学习不如有个好爸爸。现实主义的一个突出表现还体现在大学生对物质享受、对金钱不加掩饰地追求。当代大学生评价职业的主要参数是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权力、职业的稳定度等,这些都是很现实的条件。以往的理想主义人生价值观正在退出主导地位,被注重个人的、现实的存在和追逐金钱的现实主义价值观所取代。价值观念的自我倾向。在大学生主体意识日益觉醒的同时,有些大学生的集体观念减退,甚至出现. q .2009年9月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4卷第3期 journal of henan institut of engineering(social science edition)sep.2009vo1.24 no.3了极端个人主义倾向,他们过分夸大个人的作用,片面理解个性发展、自我奋斗,将个人和社会割裂开来,强调自己是一切的出发点和归宿。就连“自己在校学习的动力”这一青年的人生话题,在今天的大学生中持“为谋求自己美好生活”的同学竟有65.4%之多,只有9.1% 的是为了“报效国家”,还有近25.5%的人有“其他”考虑。当代大学生对自身的评价,进取意识、自立能力、竞争意识呈不断增强的趋势,但奉献精神和组织纪律却呈减弱趋势。这些结果可以表明,当代大学生在自我与社会、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关系上,明显地向自我和以个人为本位的方向偏移。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最能反映价值观念的核心内容。当代大学生更为关注的是人自身的状态和现实的利益,强调人首先应对自身、对家庭、对现实负责,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实惠、美好的生活。例如:在义利观上,有75.8% 的学生赞同“正当地索取,积极地奉献”,这与传统的重义轻利的义利观相比,显然发生了质的变化。[参考文献][1]高娜,樊晓平.论人文精神的历史演进及其意义[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74—77.[2]郝文武.当代人文精神的特征和形成方式[j].教育研究,2006,(10):8—12.[3]谭伟平.大学人文教育缺失原因初探[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9—102.[4]孙以红.高校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探析[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15—17.[5]吴启迪.进一步提高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战略地位的认识,全面开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新局面[j].中国大学教学,2003,(8).[6]赵应生.人文精神视野下的大学生使命[j].大学教育科学,2006,(5):20—24.[7]李玲芳.大学生人文精神较难形成的原因探微[j].复旦教育论坛,2004,(4):73—75.[8]曾正勇.大学生人文精神的自我修养与实践[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1):34—36.analysis of the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for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cui bo(library of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1,china)abstract: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show a marked diversity trends for their life outlook,which producesa positive or negative impact on their development and challenges the tradi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he life outlook status and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s not only the concern by themselves,but also becomethe hot issue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ers.outlook on life is that people’s fundamental views outhe problems of life.outlook on values is people’s fundamental views on the issue of the values.to establish acorrect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or not is crucial for a person’s development.ideological quality of contemporarycollege students and their ideals and beliefs have a direct bearing on china’s development and future in the 2 1 stcentury.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outlook on life;outlook on values· 94 ·__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论文查询官网

这个有很多。期刊运营形式有两种:1,读者付费模式 2,作者付费模式。国内大部分期刊因为影响力太低,愿意付费订阅或查看的读者很少,因此,为了活下去大多数采取作者付费模式,不过有时候你要是不着急发表的话,可以和编辑部还价的。国外的期刊采取第一种模式的较多,想指导哪些期刊是免费的,推荐几个论坛和网站,比如小木虫,丁香园,MedSci等有详细的各大期刊的介绍。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创刊于1987年12月,原名为《教学与研究》,当时主管单位是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主办单位是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即重庆理工大学前身);1994年初获得国家科委(国科通[1994]5号文)正式批准为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名变更为《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学报》。1999年经重庆市教委批准刊名变更为《重庆工学院学报》,主管单位由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变更为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单位仍然为重庆工学院。2009年10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新出审字[2009]407号),《重庆工学院学报》更名为《重庆理工大学学报》。《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以车辆工程、机械与材料、数理化科学、电子与自动化技术、计算机与信息科学技术、生物工程、基础科学研究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融合古今,汇聚中外,集学术性、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理论联系实际,贴近车辆、机电工程技术实践和计算机与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际,重点刊登有创造性、探索性、开拓性的学术论文、科研成果报告、主要学术问题的评述和学科前沿的综述,在全国高校学报这块园地中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主要栏目有:车辆工程、机械与材料、数理化科学、电子与自动化、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本刊坚持以“车辆工程”、“生物工程”为特色栏目,以“机械与材料”、“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电子与自动化”、“数理化科学”等为主体栏目。“车辆工程”栏目特邀重庆理工大学校长石晓辉教授为栏目主持人,新打造的“车辆工程”栏目获得广泛赞誉;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11版)》发布的“交通运输工程”类期刊2010年度复合影响因子排序,《重庆理工大学学报》在“交通运输工程”类期刊的复合影响因子674,位居“交通运输工程”类135种科技期刊第23位,个刊在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的影响力创历史新高;2011年在由重庆市新闻出版局与重庆市期刊协会联合开展的“第十一届重庆市期刊好栏目评选活动”中“车辆工程”栏目荣获重庆市期刊“优秀栏目奖”。“生物工程”栏目特邀重庆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全学军教授为栏目主持人,栏目设置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学术文章原创性强。刊发的文章中,基金论文比均在60%以上,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在23年的办刊过程中,我刊刊登了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一些国家的稿件,作者遍布国内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而且有来自韩国、瑞典等国外高校的优质稿源,年发稿总数占收稿总数的比例为65%。本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英国《科学文摘》(SA,INSPEC)、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IPD)、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物理学文摘数据库、等数据库和文摘收录。在《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年度报告》(2007年版)中《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总被引频次539次。在新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年度报告》(2008年版)中《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总被引频次1406次、在全国高校学报自然科学专业类期刊中排名第20,影响因子823、在全国高校学报自然科学专业类期刊中排名第10。在长期的办刊实践中,《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屡获殊荣:2001年荣获“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期刊,并成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以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在历届由重庆市新闻出版局、重庆市科委举办的“好稿评选”活动中,我刊推荐的稿件获奖率均为100%。在重庆市2007年期刊综合质量考评中,我刊更是以4分的优异成绩获“重庆市一级期刊” 殊荣,在132家期刊中排名第15位,全市各类期刊仅43家被评为“重庆市一级期刊”。2008年6月,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成功跨入1700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行列。2008年,在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组织开展的第一届重庆市高校期刊先进集体、优秀编辑工作者、优秀编辑学论著的评选中,我刊期刊社荣获“重庆市高校期刊先进集体”光荣称号。《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连续3次获“重庆市一级期刊”称号。2011年,《重庆理工大学学报》入选“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本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重庆市一级期刊,教育部优秀期刊。主要刊登有创造性、探索性、开拓性的学术论文、科研成果报告、重要学术问题的评述和学科前沿的综述。 车辆工程生物工程机械与材料电子与自动化信息与计算机数理化编辑论坛 主管单位: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单位:重庆理工大学主编:朱新才ISSN:1674-8425CN:50-1205/T地址:重庆杨家坪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邮政编码:400050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第十届编辑委员会 主 任:朱新才副主任:石晓辉委 员:(按姓氏笔画排序)卫志农(河海大学教授)于秀敏(吉林大学教授、博导)王 兰(山西大学教授、博导)王 越(重庆理工大学教授、硕导)王良模(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导)王海林(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王勇勤(重庆大学教授、博导)付永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导)邓国红(重庆理工大学教授、硕导)石晓辉(重庆理工大学教授、博导)米 林(重庆理工大学教授、硕导)刘全利(重庆理工大学教授、硕导)全学军(重庆理工大学教授、硕导)孙富春(清华大学教授、博导)朱新才(重庆理工大学教授、硕导)沈 轶(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导)何 仁(江苏大学教授、博导)何华灿(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导)李玉成(安徽大学教授)李映辉(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博导)张喜燕(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博导)张显库(大连海事大学教授、博导)肖南峰(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导)肖蕙蕙(重庆理工大学教授、硕导)杨国为(青岛大学教授、博导)易建强(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博导)郑一敏(重庆理工大学教授、硕导)钟义信(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导)查向东(安徽大学教授)徐心和(东北大学教授、博导)徐中明(重庆大学教授、博导)柳葆生(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博导)郭正康(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教授)黄伟九(重庆理工大学教授、博导)黄河燕(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博导)彭 熙(重庆理工大学教授)彭东林(重庆理工大学教授、博导)葛运建(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博导)程新跃(重庆理工大学教授、硕导)廖林清(重庆理工大学教授、硕导)廖晓昕(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导)潘亦苏(西南交通大学教授)蹇开林(重庆大学教授、博导)国际委员:Brian Hobbs,University of Glamorgan,EnglandDaizhong Su,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EnglandHengan Ou,The Universtiy of Nottingham,EnglandZhongmin Shen,Indian University-Purdue University Indianapolis,USAYue Cheng,University of Karlsruhe,GermanGermanRainer KZawadzki,Rajamangal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anna,ThailandThailandPanich Intra,Rajamangal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anna,Thailand主 编:石晓辉副 主 编:彭 熙期刊社社长:彭 熙英文编辑:黄 斌 本刊被下列数据库列为来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英国《INSPEC数据库》《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IPD)《中国物理文摘》、《中国物理学文摘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 来稿必须具有创新性、学术性、科学性、准确性、规范性与可读性。来稿切勿一稿两投或多投,并务必给出详细、准确的联系方式,自收到之日起半个月内本刊会向作者通报处理结果或当前处理情况,逾期未收到处理意见可向编辑部查询。请作者自留底稿,除特别要求外,一般不退原稿。每篇文稿字数一般不少于6000字,以6000~8000字为宜。编辑部将按照规范化的审稿程序,聘请校内、校外同行专家对来稿进行客观的评审,并根据审稿意见公平、公正地决定稿件的取舍。本刊现已正式启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监测系统”,对经检测出现严重学术不端行为的稿件将一律予以退稿。为促进学术交流,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等数据库,如不同意文章发表后转载,请投稿时声明。作者著作权使用费和稿费,见用稿通知的约定条款。参考文献只列已经公开出版的主要文献,近5年的文献量应占50%以上。参考文献表采用顺序编码制,即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参考文献的数量要在5~10篇以上,如不足规定数量,编辑部将依据文稿内容适当添加参考文献。如不同意此约定,请来稿时声明。论文一经录用,论文作者自愿将其拥有的对该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和发行权转让给编辑部。来稿内容涉及国家、省级科研基金资助者,请务必在稿件中注明项目名称和编号。为了您的稿件能得到快速及时的处理,请尽量使用我刊的在线投稿系统投递稿件。

你要考专业的还是非专业?如果是非专业,没有六级难,就是题量有点大,还有类似脑经急转弯的题,要你综合素质比较好。参加的一般比较喜欢英语,最低也能得80分左右。加油!

2009年9月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4卷第3期 journal of henan institut 0f engineering(social science edition)sep.2009vol_24 no.3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调查研究崔 波(郑州大学图书馆,河南郑州450001)摘要:当代大学生人生观表现出明显的多元化趋势,这种趋势对大学生的发展产生着正面的或者负面的影响,并对传统的一元性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大学生人生观现状与教育问题不仅受到当代大学生的关注,而且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断追踪研究的热点问题。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根本看法。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能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一个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如何,他们的理想信念如何,直接关系着21世纪中国的发展和前途。关键词: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3318(2009)03—0092—03当代大学生人生观表现出明显的多元化趋势,这种趋势对大学生的发展产生着正面的或者负面的影响,并对传统的一元性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大学生人生观现状与教育问题不仅受到当代大学生的关注,而且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断追踪研究的热点问题。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根本看法。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能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一个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如何,他们的理想信念如何,直接关系着21世纪中国的发展和前途。基于此,本课题组进行了一次关于大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问卷调查,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分析,以期有助于他们树立科学的理想和信念,这也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调查对象及方法本课题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2008年6月,课题组在全省部分高校,如郑州大学、洛阳师范学院、中原工学院、商丘师院、郑州牧专、信阳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发放调查问卷共1050份,收同954份,有效回收率90.85%。其中:男生479人,女生475人,男女比例基本持平;来自城镇的学生386人,农村568人,农村学生所占比例偏高;父母亲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分别占8%和14.8% ,所占比例较低,比较切合实际。学生采取类型为非比例随机抽样调查。为使样本更具代表性,本次取样兼顾了理工科、文科、医科、师范专业、高职高专院校等的大学本、专科生,还有少量研究生。二、调查状况分析在调查中,对“人最大的快乐”,有60% 的大学生认为应“对他人和社会有用”,40% 认为应“享受生活”;对“面对困境和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有52.8%的大学生认为“有信心独立克服和完成”,有40.6% 的“希望得到帮助”,有6.6% 表示“不确定”;对“人格德行”与“知识才华”相比,有55.0%的大学生认为“人格德行更重要”,5.0% 的人认为“知识才华更重要”,40.0%的人认为“同等重要”;针对“学校和社会相比”,有50.2%的大学生“更喜欢学校”,14.1%的“更喜欢社会”,14% 的持“同样喜欢”态度;对“问题,您更喜欢”的选择从高到低依次是思考、积极行动、难说、消极回避;“对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回答,有49.6%的大学生更喜欢“解决问题”,29.2%的喜欢“提出问题”,21.1% 的认为“说不上”;对“自己遇到挫折”时,有65.4% 的大学生认为“归于自己”,10.1%的“归于外界”,24.5%的“说不定”;当“取得成绩时”,有57.3%的收稿日期:2009—07—10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2009年自然科学计划研究项目(2009a630102)作者简介:崔 波(1965一),男,河南邓州人,郑州大学图书馆馆长,研究馆员,哲学博士后,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图书馆管理、《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等。· 92 ·崔波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调查研究大学生认为“归于自己”,13.1%的“归于外界”,29.6% 的“说不定”;对“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有52.7% 的大学生认为在于“对社会贡献的大小”,38.9%的认为“人格是否高尚”,4.2%的认为“权力的大小”、1.7%的认为是“收入的高低”;针对“是否已经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问题,有54.8%的大学生回答“是”,其他为“否”;对“自己或周围同学加入共产党的动机”,有30.3%的大学生认为是“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并早日成才”,26.7%的认为是“将来找个好工作”,20% 的认为要“为他人和社会多作贡献”,10.8%的认为“能捞到政治资本”,8.5%的认为“别人要求,自己也要跟上”,只有3.7%的是“信仰共产主义”;对“是否愿意诚实、守信”时,81.6%的要“努力做”,17% 的认为“愿意但是很难”,还有1.4%的感到“无所谓”。同时,针对“在学习上及自己实现奋斗目标的过程中遭遇困难时”、“一个人要想成功,需要”、“环保活动”、“正当地索取,积极地奉献”、“事业第一,生活第二”、“现在多数人不关心政治,而只关心切身利益”、“有钱能使鬼推磨”、“自己人生的态度”、“更倾向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因为我未能及早作决定而丧失了机会”、“自己是否很容易和别人亲近”、“我太过忧虑一些不重要的事情”、“遇到挫折,您和周围的同学一般会有怎样的反应”、“上大学后,您遭受的最大挫折是什么”、“是否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喜欢自己”、“自己在校学习的动力”、“上大学期间,您经常会由于种种原因感到疲劳和压力吗?”、“周末的安排”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回答,皆有我们借鉴和参考的地方。面对多元价值的世界,一些人相信价值观念是相对的,认为绝对的真理和善是不存在的,他们无视或否定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真善美的文化与文明的结晶,这是意义世界的失落。意义世界的失落集中体现在对物质、功利、享乐的崇拜,对精神哲思的漠视。人们在向往和追求财富的目标与意愿中忽略了最重要的一件事:建构自己的健全人格和意义世界。中学生徐力、大学生马加爵杀人不纯粹是政治问题和思想问题,而是人格问题,是意义世界的失落,对生命的疑惑和淡漠。通过分析不难看出,大学生的价值困惑着重表现为:在实现了高考这一所谓“人生理想”后所出现的目标迷失和动力的丧失,在面对求职择业的压力与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现实时的茫然若失与对自我同一性和自我定向的疑虑,在面对五光十色、充斥功利主义、物质攀比的世界时对意义世界追寻的困顿,在面对追求金钱与追求真理的天平时梳理不清它们内在的关联与矛盾,在对待自我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问题时容易将自我放大而忽视了他人、集体与社会对自我的重要意义,在理想、信念的追求上,哀叹于崇高正在被世俗所淹没⋯ ⋯三、人生价值取向大学生的价值困惑是社会成员价值困惑的折射,他们倾诉自己的困惑正证明他们在积极主动地思考着、行动着,要改变自己、要完善自身。价值观念的功利和自我倾向。人文精神的核心问题是理想、信念、价值观的问题。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有思想、有知识的特殊群体,处在这种社会环境中,耳濡目染着社会制度的变革、文化的变迁,感受着时代脉搏的跳动,他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变化,出现了价值观念的功利和自我倾向。很多大学生学习的目的很明确,或是出国,或是考研究生,或是找个好工作,这样学习就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在专业学习上,对工作实用的知识,自费也要挤时间学,而对于一些马列理论等德育课则采取应付的态度。在择业观念上,选择能发挥自己作用的、经济收入高的实惠职业,而听从国家分配,服从国家需要的观念逐渐淡薄,趋向于大城市及实惠行业。人际关系上,讲究实用,与己有用的主动接近,频繁往来,无用的则不理不睬,甚至存在“势利眼”。我们可以看到工具性价值存在的现实基础。价值观的功利化,使大学生所具有的理想主义色彩日益淡化。有些大学生把“读书就是‘赚大钱,娶美女”’当做座右铭,忙于自我设计,两耳不闻窗外事。有的沉溺于垃圾文化之中,不关心国家大事。在人格上,有些人缺乏独立性,不善于思考,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知之甚少,对自由、民主、平等、公正等现代国家理念缺乏认识。受社会不良之风的影响,有些大学生认为好好学习不如有个好爸爸。现实主义的一个突出表现还体现在大学生对物质享受、对金钱不加掩饰地追求。当代大学生评价职业的主要参数是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权力、职业的稳定度等,这些都是很现实的条件。以往的理想主义人生价值观正在退出主导地位,被注重个人的、现实的存在和追逐金钱的现实主义价值观所取代。价值观念的自我倾向。在大学生主体意识日益觉醒的同时,有些大学生的集体观念减退,甚至出现. q .2009年9月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4卷第3期 journal of henan institut of engineering(social science edition)sep.2009vo1.24 no.3了极端个人主义倾向,他们过分夸大个人的作用,片面理解个性发展、自我奋斗,将个人和社会割裂开来,强调自己是一切的出发点和归宿。就连“自己在校学习的动力”这一青年的人生话题,在今天的大学生中持“为谋求自己美好生活”的同学竟有65.4%之多,只有9.1% 的是为了“报效国家”,还有近25.5%的人有“其他”考虑。当代大学生对自身的评价,进取意识、自立能力、竞争意识呈不断增强的趋势,但奉献精神和组织纪律却呈减弱趋势。这些结果可以表明,当代大学生在自我与社会、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关系上,明显地向自我和以个人为本位的方向偏移。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最能反映价值观念的核心内容。当代大学生更为关注的是人自身的状态和现实的利益,强调人首先应对自身、对家庭、对现实负责,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实惠、美好的生活。例如:在义利观上,有75.8% 的学生赞同“正当地索取,积极地奉献”,这与传统的重义轻利的义利观相比,显然发生了质的变化。[参考文献][1]高娜,樊晓平.论人文精神的历史演进及其意义[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74—77.[2]郝文武.当代人文精神的特征和形成方式[j].教育研究,2006,(10):8—12.[3]谭伟平.大学人文教育缺失原因初探[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9—102.[4]孙以红.高校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探析[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15—17.[5]吴启迪.进一步提高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战略地位的认识,全面开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新局面[j].中国大学教学,2003,(8).[6]赵应生.人文精神视野下的大学生使命[j].大学教育科学,2006,(5):20—24.[7]李玲芳.大学生人文精神较难形成的原因探微[j].复旦教育论坛,2004,(4):73—75.[8]曾正勇.大学生人文精神的自我修养与实践[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1):34—36.analysis of the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for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cui bo(library of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1,china)abstract: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show a marked diversity trends for their life outlook,which producesa positive or negative impact on their development and challenges the tradi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he life outlook status and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s not only the concern by themselves,but also becomethe hot issue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ers.outlook on life is that people’s fundamental views outhe problems of life.outlook on values is people’s fundamental views on the issue of the values.to establish acorrect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or not is crucial for a person’s development.ideological quality of contemporarycollege students and their ideals and beliefs have a direct bearing on china’s development and future in the 2 1 stcentury.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outlook on life;outlook on values· 94 ·__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查询网址

这么贵啊 只要交钱都会发的 哎哟 呵呵

  • 索引序列
  •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查询官网
  •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查询
  •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官网入口查询
  •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论文查询官网
  •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查询网址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