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浙江农业学报影响因子查询数据错误

浙江农业学报影响因子查询数据错误

发布时间:

浙江农业学报影响因子查询数据错误

1、目前外文期刊的影响因子用JCR检索。中文的用中国知网。2、主要查找办法:(1)、JCR查询外文期刊影响因子,可使用外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中的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其中JCR Science Edition用于查询自然科学类期刊,JCR Social Sciences Edition用于查询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它隶属于汤森路透集团。该网站需要授权才可访问,需要用大学代理账号。(2)、SCI期刊数据库查询中文期刊的影响因子,可使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和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中心联合推出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万锦堃主编,科学出版社)。SCI的影响因子一般于每年的6月份公布,由汤森路透统计发布,此为最准确的官方版本,其他网站均以此为版本,只作为参考意义,并非100%准确。PubMed中文网旗下的SCI期刊数据库也可以查询期刊近十年的影响因子及变化曲线,期刊覆盖领域。(3)、MedSCIMedSCI也可查询期刊的影响因子,数据来自网友上传。扩展资料:1、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的一项数据。 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JCR year)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2、影响因子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量。3、影响因子并非一个最客观的评价期刊影响力的标准。一般来说影响因子高,期刊的影响力就越大。对于一些综合类,或者大项的研究领域来说,因为研究的领域广所以引用率也比较高。比如,生物,和化学类的期刊,这类期刊一般情况下就比较容易有较高的影响力。4、影响因子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其学术质量的优劣,但影响因子与学术质量间并非呈线性正比关系,比如不能说影响因子为0的期刊一定优于影响因子为0的期刊,影响因子不具有这种对学术质量进行精确定量评价的功能。5、国内部分科研机构,在进行科研绩效考评时常以累计影响因子或单篇影响因子达到多少作为量化标准,有的研究人员可能因影响因子差1分而不能晋升职称或评定奖金等,这种做法绝对是不可取的。6、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缩写IF)是指某一期刊的文章在特定年份或时期被引用的频率,是衡量学术期刊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创始人尤金·加菲得(Eugene Garfield)在1960年代创立,其后为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重大革新。自1975年以来,每年定期发布于"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7、影响因子是以年为单位进行计算的。以1992年的某一期刊影响因子为例,IF(1992年) = A / B。其中,A = 该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在1992年中被引用的次数;B = 该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数。

,将你的杂志名称输入里面OK

《浙江农业学报》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连续两次入编2008年版和2011年版),是国内较早实现纸质版、光盘版、网络版同步发行的学术期刊之一,被CABI,AGRIS,AGRICOLA,以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GJF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等国内外10多种权威检索机构或数据库收录。曾获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奖和浙江省优秀期刊奖,入选首届浙江省期刊方阵。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年度报告(2010),本刊的综合影响因子达957。但不是各学院承认的“一级学报”。

影响因子是对刊物的评价,而不能代表发表于此刊物的每一篇论文的水平。《电子与信息学报》从2001至2005年发表论文1618篇[9],2006年5年被引593次,100篇被引论文贡献了50%的被引频次。5%的论文未被引用过。Seglen也通过统计发现,约15%的论文贡献50%刊物总被引频次,50%论文贡献90%被引频次。这表明,好的刊物并不能提高一般水平论文的被引频次。影响因子是有波动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影响因子的计算方法:以计算2004年if 为例 if 2004= (该杂志2003被引次数 + 该杂志2002被引次数)/(该杂志2003文章数量 + 该杂志2002文章数量)

福建农业学报影响因子查询数据错误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的一项数据。 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JCR year)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影响因子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量。影响因子并非一个最客观的评价期刊影响力的标准。扩展资料影响因子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其学术质量的优劣,但影响因子与学术质量间并非呈线性正比关系,比如不能说影响因子为0的期刊一定优于影响因子为0的期刊,影响因子不具有这种对学术质量进行精确定量评价的功能。国内部分科研机构,在进行科研绩效考评时常以累计影响因子或单篇影响因子达到多少作为量化标准,有的研究人员可能因影响因子差1分而不能晋升职称或评定奖金等,这种做法绝对是不可取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影响因子

生物和医学类期刊影响因子算很高的,cell之类的可以到三四十。想物理、化学类到十几就算国际领先水平了。3-4也不算烂,但也不算好,一般学校里博士发3-4的文章就可以毕业了。

1、目前外文期刊的影响因子用JCR检索。中文的用中国知网。2、主要查找办法:(1)、JCR查询外文期刊影响因子,可使用外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中的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其中JCR Science Edition用于查询自然科学类期刊,JCR Social Sciences Edition用于查询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它隶属于汤森路透集团。该网站需要授权才可访问,需要用大学代理账号。(2)、SCI期刊数据库查询中文期刊的影响因子,可使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和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中心联合推出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万锦堃主编,科学出版社)。SCI的影响因子一般于每年的6月份公布,由汤森路透统计发布,此为最准确的官方版本,其他网站均以此为版本,只作为参考意义,并非100%准确。PubMed中文网旗下的SCI期刊数据库也可以查询期刊近十年的影响因子及变化曲线,期刊覆盖领域。(3)、MedSCIMedSCI也可查询期刊的影响因子,数据来自网友上传。扩展资料:1、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的一项数据。 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JCR year)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2、影响因子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量。3、影响因子并非一个最客观的评价期刊影响力的标准。一般来说影响因子高,期刊的影响力就越大。对于一些综合类,或者大项的研究领域来说,因为研究的领域广所以引用率也比较高。比如,生物,和化学类的期刊,这类期刊一般情况下就比较容易有较高的影响力。4、影响因子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其学术质量的优劣,但影响因子与学术质量间并非呈线性正比关系,比如不能说影响因子为0的期刊一定优于影响因子为0的期刊,影响因子不具有这种对学术质量进行精确定量评价的功能。5、国内部分科研机构,在进行科研绩效考评时常以累计影响因子或单篇影响因子达到多少作为量化标准,有的研究人员可能因影响因子差1分而不能晋升职称或评定奖金等,这种做法绝对是不可取的。6、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缩写IF)是指某一期刊的文章在特定年份或时期被引用的频率,是衡量学术期刊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创始人尤金·加菲得(Eugene Garfield)在1960年代创立,其后为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重大革新。自1975年以来,每年定期发布于"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7、影响因子是以年为单位进行计算的。以1992年的某一期刊影响因子为例,IF(1992年) = A / B。其中,A = 该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在1992年中被引用的次数;B = 该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数。

,将你的杂志名称输入里面OK

浙江农业学报影响因子查询数据

1、目前外文期刊的影响因子用JCR检索。中文的用中国知网。2、主要查找办法:(1)、JCR查询外文期刊影响因子,可使用外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中的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其中JCR Science Edition用于查询自然科学类期刊,JCR Social Sciences Edition用于查询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它隶属于汤森路透集团。该网站需要授权才可访问,需要用大学代理账号。(2)、SCI期刊数据库查询中文期刊的影响因子,可使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和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中心联合推出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万锦堃主编,科学出版社)。SCI的影响因子一般于每年的6月份公布,由汤森路透统计发布,此为最准确的官方版本,其他网站均以此为版本,只作为参考意义,并非100%准确。PubMed中文网旗下的SCI期刊数据库也可以查询期刊近十年的影响因子及变化曲线,期刊覆盖领域。(3)、MedSCIMedSCI也可查询期刊的影响因子,数据来自网友上传。扩展资料:1、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的一项数据。 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JCR year)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2、影响因子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量。3、影响因子并非一个最客观的评价期刊影响力的标准。一般来说影响因子高,期刊的影响力就越大。对于一些综合类,或者大项的研究领域来说,因为研究的领域广所以引用率也比较高。比如,生物,和化学类的期刊,这类期刊一般情况下就比较容易有较高的影响力。4、影响因子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其学术质量的优劣,但影响因子与学术质量间并非呈线性正比关系,比如不能说影响因子为0的期刊一定优于影响因子为0的期刊,影响因子不具有这种对学术质量进行精确定量评价的功能。5、国内部分科研机构,在进行科研绩效考评时常以累计影响因子或单篇影响因子达到多少作为量化标准,有的研究人员可能因影响因子差1分而不能晋升职称或评定奖金等,这种做法绝对是不可取的。6、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缩写IF)是指某一期刊的文章在特定年份或时期被引用的频率,是衡量学术期刊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创始人尤金·加菲得(Eugene Garfield)在1960年代创立,其后为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重大革新。自1975年以来,每年定期发布于"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7、影响因子是以年为单位进行计算的。以1992年的某一期刊影响因子为例,IF(1992年) = A / B。其中,A = 该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在1992年中被引用的次数;B = 该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数。

是中文核心浙江农业学报》——北大版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武大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英国CAB文摘数据库来源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和浙江省农学会联合主办,创刊于1989年,月刊,主要刊登涉农各学科领域具有原创性或较高学术水平的研究论文及综述,常设栏目有:作物科学、动物科学、园艺科学、植物保护、环境资源、食品科学、生物系统工程、农业经济与发展等。据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中心《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5版),本刊最新复合影响因子为933,5年复合影响因子达到151, 在95种综合性农业科学期刊中排名15。热忱欢迎相关领域科研人员及高等院校师生投稿。

国内期刊影响因子查询:中国知网(CNKI) → 学术文献总库 → 文献出版来源 → 输入期刊名称

看你学校订的是什么数据库了 Web of Science —— 改版以后版面布局很清晰,影响因子,引用和被引清清楚楚 Scopus —— 国际上最大的学术期刊出版集团 Elsevier 的数据库, 当然也包括非 Elsevier 的期刊数据,非常好用, 可惜许多学校都没买。 以上两个数据库现在都支持多字段 Refine 功能,可以从大到小的迅速缩小检索结果集,换句话说就是可以从比较少的几个关键词开始,根据结果一步步地缩小范围

承德医学院学报影响因子查询数据错误

人人健康 医药前沿 世界临床医学

省级期刊很容易投的,主要看文章的格式,文献,相对内容来说不太重要,反之,核心期刊的要求就高了,一篇核心期刊的审稿周期在一到三个月左右,中间可能会涉及到中途返修稿件,大约从投递到收录需要3个多月的时间,刊出的时间,每本杂志有所不同,但大都在半年以上,所以想投递核心期刊,请提前一年以上时间准备,职称晋升导师希望可以帮到您,祝您生活愉快。

国内期刊影响因子查询:中国知网(CNKI) → 学术文献总库 → 文献出版来源 → 输入期刊名称

医学助手里面可以查询医药行业期刊的影响因子。医学助手的下载地址: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影响因子查询数据错误

不是的,其仅在2008和2011版是核心,2007年度应该是属于2004版范围。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复合影响因子:765 综合影响因子:241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The Journal of Shanghai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主办: 上海行政学院周期: 双月出版地:上海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9-3176CN: 31-1815/C邮发代号: 4-666历史沿革:现用刊名:上海行政学院学报创刊时间:2000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11)

“以类相动——《乐记》初探”,《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 “‘美’字探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精英主义倾向”,纽约《知识分子》1994年第9卷第1期。 “书写性审美原则及其对绘画的改造”,《学人》1994年,第5期。 “中国绘画像什么?”《读书》1996年第11期。 “艺术与人的动作痕迹”,《学术思想评论》1998年第4期。 “‘汉学’杂谈”,《国际汉学》第五期。《他乡有夫子——汉学研究导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转载。 “关于‘本体论’的本体性说明”,《文学评论》1998年第1期。 “艺术研究呼唤比较的视野”,《文艺研究》1998年第2期。 “朱光潜与当代西方”心理距离”说探析”,文洁华主编《朱光潜与当代中国美学》,香港中华书局1998年。 “新时期文艺学二十年学术讨论会综述”,《文艺研究》1998年第5期。 “文化生产的地方特色与全球化”,1999年”亚欧文化产业和文化发展国际会议”发言,收入文化部所编的该会论文集。 “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通讯》1999年7月,《文艺报》2000年3月。 “仿造的根源”,《读书》1999年11期。 “对话与文艺学的发展”,《文艺争鸣》2000年第1期 “美学之死与美学的复活”,《东方文化》2000年第1期。 “市场经济、全球化与文化产业”,刘玉珠、金一伟编《WTO与中国文化产业》,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 “帕尔梅墓前的沉思”,《读书》1999年第5期。 “谈谈网上文艺学沙龙”,《中外文化与文论》第6辑。 “鲁迅:从网上评选说开去”,《收获》2000年第1期。 “诺贝尔奖不是文学法庭”,《文化月刊》2000年第4期。 “看鲁纳石碑”,《读书》2001年第2期。 “‘心理距离’研究纲要”,《学人》第15辑,江苏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世纪之交的中国文艺学”,《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20世纪西方美学主潮”,《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论文学艺术评价的文化性与国际性”,《文学评论》2002年第2期。《主义与学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双年论文选2005—2006》选载。 “寻找美学的线条”,《哲学门》,北京大学哲学系编2002年。 “‘书画同源’之源”,《中国学术》商务印书馆2002年。 “什么样的印迹?”《读书》2002年第11期。 “在多元文化的视野下建构中国美学”,中文笔谈,《哲学研究》2003年第2期。 “实用与桥梁­——访理查德·舒斯特曼”,学术访谈,《哲学动态》2003年第9期。 “文学理论建构的思想资源”,中文论文,《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7期。 “全球化与中国美学”,《民族文艺研究》2004年1月。《高校文科文摘》摘要,《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04年第4期转载。 “现代文艺学几个关键词的翻译与接受”,《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4年第9期转载。(1万8千字)。《人文新视野》第二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9月转载。 “科学与人文关系辨析”,《扬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1万1千字),清华美院《科学与艺术》丛刊转载。 “从一根线的美谈起”,《2003中国最佳讲座》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2003年中国美学学院讲座稿。 “西方思想对20世纪中国美学与文学理论的影响”,载《全球化与中国文论》一书,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4年。 《从棋理看画理》,《审美文化丛刊》2004年第3期。 “经验与实践:兼论杜威美学和美学中的实践观”,《民族艺术研究》2004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05年第3期转载。 “席勒与‘自由的游戏’”,〈(中华美学学会通讯》2005年第1期。 “文学与图像的共生”,《文学评论》2005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6年第3期转载。 “非空间的赛伯空间与文化多样性”,《学术月刊》2006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06年第7期转载,《新华文摘》2006年第9期摘要转载。 “文学理论的边界”,《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4月27日。 “全球化与中华文明的选择”,《民族文艺研究》2006年第1期。《医学美学讲演录》(商务印书馆2006年)转载。 “西方美学”、“接受美学”、“艺术”,《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辞条,刊载于中国传媒大学编《美学前沿》征求意见。 “‘描写之辨’与从‘描’到‘写’”,《美学》2006年第1辑,南京出版社2006年。收入《北大—耶鲁比较文学学术论坛:比较视野中的传统与现代》孙康宜孟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从自然王国走向艺术王国——读杜威美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年第5期。《高校社科文摘》摘要转载。 “建构现代形态的中国美学”,学术访谈,《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11月9日。 “席勒的审美乌托邦及其现代批判”,《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和谐美’思想的发展与当代中国美学的选择”,《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11月30日。2006年12月2日《人民网》转载,《人民政协报》2007年3月12日摘要转载。 “多化多样性与中国美学的建构”,《人民政协报》2007年1月29日。 《从文明的美容院到文明本身——杜威美学述评》,《意象》2007年第一辑,叶朗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中国哲学年鉴》2007年摘要转载。 《文化多样性与中国美学的建构》,上海《学术月刊》2007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7年第8期转载、《新华文摘》2007年第9期摘要转载。 《中外交流中的美学寻求》(学术访谈)《文学教育》2007年第2期。 《美学与艺术向日常生活的回归》,《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7年第20期全文转载。 《美学在文化间架起桥梁》,《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8月21日。 《从国际美学大会到中国当代艺术》,《美术焦点》2007年9月,《文学理论研究》2007年第12期。 《没有理论,现代艺术就没有生命力》,《中国文化报》2007年9月9日。 《中国美学三十年:从1977到2006》,《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新华文摘》2008年第4期全文转载。 《论文学艺术历史书写中的双向互动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1月29日“学术专刊·专论”,刊登摘要。 《从获得性语汇的差别看中西绘画不同的根源》,《东方丛刊》2008年第1期。 《从国际美学大会到中国当代艺术》,《文学理论研究》2007年第12期; 《美育与社会改造》,《郑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美学”的起源》,《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 第10期。 《改革开放30年与中国美学的命运》,《北方论丛》2009年第3期。

  • 索引序列
  • 浙江农业学报影响因子查询数据错误
  • 福建农业学报影响因子查询数据错误
  • 浙江农业学报影响因子查询数据
  • 承德医学院学报影响因子查询数据错误
  •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影响因子查询数据错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