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增刊在哪儿查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增刊在哪儿查

发布时间: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增刊在哪儿查

属于C类期刊 核心其月 刊 亻弋 写发 口口①⑦⑥0④⑤⑦⑥⑨③ ②⑤⑧⑨③①⑥⑥⑥④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管单位:北京理工大学主办单位:北京理工大学快捷分类:社会教育综合出版地区:北京国际刊号:1009-3370国内刊号:11-4083/C创刊时间:1999发行周期:双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6-9个月所在栏目:社会科学II综合影响因子:304期刊级别: CSSCI南大核心期刊

最好要正刊啊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增刊被EI收录!可以在EI数据库中查到!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增刊

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官网打不开。只要努力付出过,就会有收获,可能是正在更新维护中。可在稍后再试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官网打不开,可能是正在更新维护中。可在稍后再试。只要努力付出过,就会有收获。

“我国先进制度技术发展的管理环境及其优化”,《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1期;“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问题与对策”,《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4期;“主管质量及非均衡条件下的质价关系机理的讨论”,《经济学管理学前沿》,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期;“交通运输市场化经济理论分析框架”,《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2年5期;“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机理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9期;“西藏的经济竞争力的变化及其与交通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当代经济研究》,2002年增刊;“工业企业竞争力的DEA评价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11期;“产业空洞化对一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国际贸易问题》,2002年11期;“北京为何向电动自行车说‘不’”,《综合运输》,2002年11期;“企业成长分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1期;“制度安排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作用研究”,《西藏研究》,2003年3期;“战略性贸易政策中的产业政策及其绩效”,《中国软科学》,2003年3期;“藏区交通发展与制度的关系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4期;“环境成本内部化与我国对外贸易环境竞争力”,《经济与管理》,2003年4期;“试论‘后非典时期’的政府危机管理”,《学术论丛》,2003年6期;“交通向度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经济论坛》,2003年增刊;“公共政策框架下的北京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9期;“北京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战略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11月;“邮政市场引入竞争的经济学分析”,《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2期;“非正式制度变迁的实证方法研究——以西藏为例”,《凉山大学学报》,2004年2期;“精益供应及其启示”,《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2期;“中国应对WTO贸易技术壁垒的管理政策研究”,《亚洲商务论坛》,2004年会论文;“战略性贸易政策下的关税保护理论与实证分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3期;“基于经济发展战略角度的城乡收入差异分析”,《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3期;“‘无为而治’与现代行政管理”,《晋阳学刊》,2004年4期;“基于‘链理论’的汽车产业政策链探析”,《学术论丛》,2004年6期;“对当前价格传导受阻现象的解析”,《价格月刊》,2004年11期;“汽车产业的政策链理论初探”,《经济师》,2005年1期;“汽车产业政策的国际比较与启示”,《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年1期;“对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构想”,《陕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1期;“浅析我国的金融制度供给”,《经济瞭望》,2005年1期;“提高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开发能力的政策选择”,《山西科技》,2005年3期;“提高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选择”,《太原科技》,2005年6期;“对中国汽车发展自主品牌的思考”,《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6期;“基于可竞争市场理论的中国MP3产业‘游击战’思考”,《南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6期;“对中国汽车发展自主品牌的思考”,《生产力研究》,2005年7期;“从产业链‘微笑曲线’看北京汽车工业的发展策略”,《改革与战略》,2005年11期;“我国汽车工业与国民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北京汽车》,2005年12期;“对提升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思考”,《学习论坛》,2006年1期;“对提升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思考”,《学习论坛》,2006年1期;“BDA级和产业群:开拓产业机群理论新视野”,《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1期;“青藏铁路的建设与对西藏发展的影响”,《中国藏学》,2006年2期;“基于地区专业化指数的北京优势产业分析”,《商场现代化》,2006年2期;“物流系统中要素冲突问题研究”,《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6年3期;“创新招商引资模式与提升机和产业机群效应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06年4期;“服务链理论研究”,《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4期;“国外知识重用研究述评及新进展”,《情报科学》,2006年5期;“基于产业价值链理论的北京汽车服务业发展研究”,《北京汽车》,2006年5期;“物流网络模式研究”,《商品储运与养护》,2006年5期;“服务链结点相关性理论在区域产业规划中的应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5期;“基于产业价值链的北京汽车服务业发展研究”,《北京汽车》,2006年5期;“基于价值链的物流企业组织模式的探讨”,《改革与战略》,2006年8期; “中国供应链管理发展分析与展望”,《金融经济》,2006年8期;“基于链理论的服务业运行机理初探”,《管理科学文摘》,2006年9期;“北京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改革与战略》,2007年1期;“企业绩效评价研究概况分析”,《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1期;“全流程核电经济性评价系统的探讨”,《能源工程》,2007年2期;“核电经济性评价中的流程问题”,《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2期;“从委托代理视角看企业绩效评价指标演进”,《商业时代》,2007年3期;“城市汽车服务链节点最优选址与规模”,《统计与决策》,2007年4期;“The Construction of the Qinghai Tibet Railway and It’s Impact on Tibetan Development”,《China Tibetology》N1March2007;“企业管理变革下的业绩评价创新趋势”,《商业时代》,2007年4期;“基于区位商的中国汽车产业结构研究”,《经济论坛》2007年7期;“基于常规电力的核电发展经济性研究”,《中国电力》,2007年9期;“北京市企业技术创新现状与对策研究”,《经济论坛》,2007年11期;“熵思想下的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模型探讨”,《工业技术研究》,2008年2期;“运用汽车报废推导汽车产业需求规模”,《企业经济》2008年5期;“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来选取与汽车保有量有关的因素”,《北京汽车》2008年6期;“中国汽车产业市场集中度与市场绩效关系研究”,《商场现代化》,2008年3期;“美国机场时刻分配政策演变的经济学分析”,《综合运输》,2008年7期;“基于行业性质的出租汽车产业结构分析”,《综合运输》,2008年8期;“出租汽车司机收入相对偏低的原因分析 以北京市为例”,《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年5期;“北京出租汽车行业管制的关键问题”,《综合运输》,2008年9期;“我国电线电缆行业现状与发展研究”,《电器工业》,2008年第2期;“北京如何发展可持续的都市型工业”,《经济导刊》,2008年第2期;“后工业经济时期北京都市工业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分析”,《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第2期;“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分析”,北方经济,2008年第8期;“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选取与汽车保有量相关的因素”,《汽车工业研究》2008年第7期;“后工业经济时期首都产业结构优化研究”,《商业时代》,2008年第22期;“罢运风波呼唤出租车管理模式的变革”,《综合运输》,2008年第12期;81.“工业节能降耗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研究”,《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2008年第4期;“北京城市生活垃圾物流系统研究”,《时代经贸》,2008年第S3期;“基于熵视角的价值理论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9期;“论产品族生产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年第2期;“出租车市场的利益分配格局及对策”,《综合运输》,2009年第4期;“综合运输的价值链与价值链治理”,《综合运输》,2009年第12期;“耗散结构理论与都市圈发展演化过程”,《经济论坛》,2009年第5期;“都市圈演进中的产业空间影响机理”,《经济论坛》,2009年第4期;“都市圈内区际差异及度量方法”,《新西部》,2009年第1期;“产品族的作业成本法核算模型初探”,《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4期;91.“基于网络分析的什邡市灾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西藏草地畜牧业现代化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年第9期;“基于信任机制的复杂网络知识传播模型的研究” 《价值工程》,2009年第12期;“产品族设计的成本测算研究”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增刊)》,2009年第5期;“台海两岸物流合作方式研究”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基于公共经济视角的北京市郊铁路资源整合”,《综合运输》,2010年第1期;“铁路改革中公益性问题的解决途径”,《综合运输》,2009年第11期;“基于灰色预测的生态足迹方法研究”,《中国市场》,2010年第49期;“西藏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研究”,《特区经济》,2010年第5期;“印度农业地下水灌溉用电电价研究”,《中国物价》,2010年第4期;“农村地区水权管理研究”,《北京水务》,2010年第5期;“农民在灌溉系统管理转移中的作用研究”,《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0年第10期;“基于区位熵理论的北京第三产业发展研究”,《中国市场》,2010年第13期;“基于环境经济协调度模型的草场生态系统协调性评价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9期;105.“草场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价 以西藏那曲地区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7期;“磁浮交通技术应用中的路径依赖及对策”,《综合运输》,2010年第9期;“海峡两岸经济整合的驱动机制研究”,《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西藏经济增长:事实、机理及政策选择”,《中国藏学》,2010年第1期;“西藏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研究”,《特区经济》,2010年第5期;“中小学建筑抗震设防情况的抽样调查与分析”,《结构工程师》,2010年第2期;“草场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价 以西藏那曲地区为例(英文)”,《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2010年第1期;“城乡统筹发展中农村人口流动的复杂网络分析 以南磨房乡为例”,《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社会网络分析法在农转非中的实证研究 以朝阳区南磨房乡为例”,《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A Contrastive Study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glev and High-Speed Wheel-Rail”,第十届“交通运输领域华人学者国际会议”(ICCTP 2010,04);“基于公共经济视角的北京市郊铁路资源整合”,《综合运输》,2010年第1期;“市郊铁路参与城市交通的冲突及其治理机制”,《中国铁路》,2010年第4期;“市郊铁路参与城市交通的合作机制研究”,《综合运输》,2010年第11期;“Research on the Nonlinear Pricing of Transportation: Based on ConsumerHeterogeneity for Passenger-dedicated Lines”,10th International Chinese Conference of Transportation Professionals2010卷1579页;119.“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 Bases to the Decision Making of Railway Traffic Safety in China”,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cience(MASS 2010),2010卷/年2期97页;“Team Decision Making of Scientific Research Organization Based on Knowledge Management”,IEEE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Management Science (ICAMS 2010),2010卷/年1期252页。“交通规则形成的演化博弈分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面向市政管理的不良信息传播仿真模型”,《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城市交通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铁道运输与经济》,2011年第4期;“北京市交通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价格月刊》,2011年第1期;“城市公共交通技术应用的探讨”,《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1年第1期;“西藏普兰县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第3期;“高寒草原圣域区保护与发展模式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概述”,《全球定位系统》,2011年第1期;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及因果关系分析,《现代管理科学》,2011年第10期;“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分析产业集群组织内部企业边界”,《企业活力》,2011年第11期;“房地产投资对北京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1年第11期;“基于BA模型的朝阳奥运功能区产业优化模式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年第12期;“中国各行政省经济发展水平的对应分析”,《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第2期;“关于完善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思考”,《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第2期;“基于自组织的台海两岸经济系统演化机制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2年第1期;“北京市私人小汽车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及因果关系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美国富人利己政治隐藏在“占领华尔街”身后的真正祸根”,《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2年第1期;“西藏普兰县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分析”,《软科学》,2012年第1期;“企业战略联盟博弈策略选择分析”,《企业活力》,2012年第2期;“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动态效应分析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第4期;“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制度及谈判进展分析”,《绿色科技》,2012年第3期;“民族手工企业盈利能力差异研究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分工理论的视角”,《中国商贸》,2012年第11期;“外部冲击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效应分析基于VAR模型”,《中国证券期货》,2012年第4期;“不完全契约视角下的生态工业园区企业共生研究”,《商业时代》,2012年第13期;“人力资本专用性视角下的农村池塘闲置研究(英文)”,《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2年第5期;“新加坡城市固体废弃物管理的经验”,《亚太经济》,2012年第3期;“美军基于网络空间战的空袭作战信息指挥系统效能浅析”,《飞航导弹》,2012年第6期;“人力资本专用性视角下的农村池塘闲置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第19期;“网络结构对集体行动合作决策扩散影响的仿真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2年第7期;“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缘何陷入困境?基于博弈论的视角”,《当代教育论坛》,2012年第4期;“基于“交通—经济”大系统环境下的交通投资预测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2年第8期;“交通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模型研究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实证分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这种理工类的学校,学报的社科版 通常都不是核心期刊。理工版 一般都是核心期刊。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只是本科学报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是 核心学报 应该是你说的a类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官网打不开,可能是正在更新维护中。可在稍后再试。只要努力付出过,就会有收获。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属于C类期刊 核心其月 刊 亻弋 写发 口口①⑦⑥0④⑤⑦⑥⑨③ ②⑤⑧⑨③①⑥⑥⑥④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管单位:北京理工大学主办单位:北京理工大学快捷分类:社会教育综合出版地区:北京国际刊号:1009-3370国内刊号:11-4083/C创刊时间:1999发行周期:双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6-9个月所在栏目:社会科学II综合影响因子:304期刊级别: CSSCI南大核心期刊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北京理工大学主办的的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99年,双月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办刊宗旨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倡导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开拓创新的学风,致力于繁荣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积极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促进对社会主义建设中所遇到的现实问题的研究与探索。本刊的服务对象主要是高等院校教师、研究生及其他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等。《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涵盖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以及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等学科门类。主要栏目包括: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国防科技管理与国民经济动员、传播学研究、经济与管理、法学研究、高等教育与教学、文学·历史·哲学等。自2001年以来,本刊先后获得 “全国理工农医院校优秀社会科学学报”、“北京市高校优秀社会科学学报”、“全国高校社会科学学报质量进步奖”和“首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

刊名: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主办:北京理工大学周期:双月出版地:北京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ISSN:1009-3370CN:11-4083/C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时间:1999《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中文版)是以基础理论、应用科学和工程技术为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中文版)依托北京理工大学强大的科研实力和高水平的作者群,每年刊登论文近300篇。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增刊

经济与管理⑴中国经济TFP增长的影响因素——基于BACE方法的综合分析 钟惠波 许培源⑼论中国政府绩效评价的价值取向 刘笑霞⒂基于ISM的工程项目合理风险分担影响因素分析 赵华 尹贻林⒇FDI甄别、东道国福利及引资启示——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视角 刘渝琳 林永强(25)中心城市粮食安全分期预警研究——以A市为例 赵黎明 王忠(31)建筑工程评标关键因素研究 叶堃晖 冯韦 申立银(37)碳交易给中国节能减排目标带来的风险与机遇 程志超 王丹 沈佩龙 季晓明 申薇(41)企业研发支出资本化与盈余管理动机研究——基于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陈晓红 王艳 贺新闻(47)公立医疗机构民营化的路径选择与风险判断 王雁红 詹国彬(54)公共物品供给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农村面板数据 张书云 周凌瑶(58)高校科研经费间接成本补偿机制改革问题探讨 曲大成国防科技管理与国民经济动员(63)中国大型商用飞机产业链整合与国际竞争力 张近乐 尚涛(68)基于产业链视角的石油动员潜力构成要素研究 张纪海 李婷 王超(73)应急物资储备方式选择与成本分摊问题 丁斌 雷秀 孙连禄航空与航天法研究(79)WTO、《开普敦公约》和中国飞机租赁市场法律的完善 莫世健(86)外空活动商业化背景下空间法中的国籍联系 王国语(91)ITU空间频率轨道资源分配与协调规则研究 夏春利法学理论研究(97)论疫学因果关系在污染环境罪中的适用 陈君(102)美国商事习惯法法源地位及其立法方式研究——以美国《统一商法典》和《特拉华州公司法》为主要分析范例 李艳秋

北京理工大学(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一所以理工科为主干,工、理、管、文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是“中俄工科大学联盟”成员,入选“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为中管副部级高校,设有研究生院。学校前身北京工业学院发源于1940年在延安成立的延安自然科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1988年,学校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截止2013年12月31日,该校有全日制在校生28674人,其中本科生14774人,硕士生7959人,博士生3250人。[1]  学校拥有中关村校区、良乡校区、西山实验区、珠海校区和秦皇岛分校;设有19个专业学院和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及珠海学院。2012年,学校首次进入QS世界大学排名“亚洲大学100强”和“世界大学500强”,在入选的19所中国高校中名列第13位(并列)。

  • 索引序列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增刊在哪儿查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增刊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增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