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总结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总结

发布时间: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总结

《<围炉夜话>评注》,中华书局2009年9月版,独著;《凌濛初考证》,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9月版,独著;《江苏名人辞典》,参撰4万字;《话说李汝珍》,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1月版。 《奕欣与慈禧太后失和原因探析》,《安徽史学》2000年第4期,独撰;《凌濛初与汤显祖》,《徐州教育学院学报》,独撰;《论中国古代累积型集体创作长篇小说之基本特征》,《江淮论坛》2003年第2期,独撰;《<三言>释道观的文化阐释》,《烟台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独撰;《凌濛初研究的新突破》,《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第3期,独撰;《科举制度与中国古代教育》,《中国教育改革与研究》2003年第5期,独撰;《凌濛初戏曲小说中的侠义作品考释》,《新疆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独撰;《凌濛初著述考》,《古籍研究》2004年卷下(总第46期),独撰;《浅析清廷对洪承畴的评价变化》,《安徽史学》2005年第1期,独撰;《宋代文人的治生与商化》,《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第2期,独撰;《凌濛初出任上海县丞考》,《文学遗产》2005年第1期,独撰;《“二拍”与冯梦龙的<情史>、<智囊>、<古今谭概>》,《明清小说研究》2005年第2期,独撰;《凌濛初死事考辨》,《明清小说研究》2006年第1期,独撰;《凌濛初生平事迹典籍辨误》,(台湾)《书目季刊》2006年第4期,独撰;《凌濛初家世研究及其新资料的发现》,《明清小说研究》2007年第1期,独撰;《“二拍”与<太平广记>渊源关系考》,(台湾)《中正大学中文学术年刊》2007年第2期,独撰;《明清时期苏州文人与教育市场》,《安徽史学》2007年第5期,独撰;《长三角的艺术流派》,《2007年长三角年鉴》,河海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版;《凌濛初与晚明刻书业》,《明清小说研究》2008年第3期,合撰,第一作者;《凌濛初<红拂>杂剧创作考》,《内蒙古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独撰;《越文化概述》,《2008年长三角蓝皮书》;《“二拍”与<青泥莲花记>》,《明清小说研究》2009年第1期,独撰;《明清时期长江下游地区文人与书画治生》,《苏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独撰;《<镜花缘>与旅游文化》,《明清小说研究》2010年第1期,独撰;《明清时期杭州的文人治生》,《安徽史学》2010年第3期,独撰;《明清时期江南文人治生及其“变异”现象》,《江海学刊》2010年第4期,独撰;《江苏学者与明清小说研究》,《明清小说研究》2011年第2期,独撰;《明清时期文人的治生观念》,《中国文化研究》2011年第4期,独撰;《明清时期扬州与文人治生》,《安徽史学》2011年第6期,独撰;《晚清时期上海与文士治生》,《学海》2011年第6期,独撰。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是由徐州工程学院主办的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工程技术与管理、高等工程教育教学研究等方面具有学术性、创新性的论文。其办刊宗旨是“立足江苏,面向全国,弘扬学术,发展教育”,服务学院的教育科研,服务于浙江的经济繁荣。办刊方针是“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注重发扬地域文化特色,注重文化建设与发展。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总结分享

应该够了吧。。。[1] 刘亚平, 蒲继生, 巨正东 谈谈我国企业开展网络营销的问题[J] 科学经济社会 , 2001,(03) [2] 宋宇 试论网络营销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 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4,(02) [3] 刘永智 浅谈我国网络营销的现状及对策[J]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04,(03) [4] 刘静 新时代的网络营销[J] 天中学刊 , 2005,(02) [5] 唐丽芳 病毒式网络营销[J]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05,(01) [6] 刘朝 网络购物:困难还在,明天会好[J] 21世纪 , 2000,(02) [7] 曾宇容 网络营销的理论基础及实施步骤[J] 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1,(04) [8] 秦苒 浅议网络营销[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02,(01) [9] 康云 浅谈网络营销的发展[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4,(S2) [10] 彭光辉 网络营销经营风险与对策[J]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4,(02)[1] 杜新丽 网络营销设建的思考[J] 河南科技 , 2005,(11) [2] 李俊英 电子商务对市场营销方式的影响研究[J] 科技信息 , 2006,(12) [3] 罗捷 整合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J] 科技信息 , 2000,(11) [4] 陈兵, 周志平 整合网络营销——现代市场营销的主流[J] 今日科技 , 2002,(05) [5] 陈炜恒 电子商务——来自网上的革命[J] 世界知识 , 1998,(15) [6] 石见 网络营销坚定前行[J] 中国青年科技 , 1999,(09) [7] 王旗林, 黎志成 网络营销的策略探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 2000,(03) [8] 杨开源, 邵莉 网络营销初探[J]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9,(03) [9] 王宏伟, 夏远强 网络营销中商业伦理的探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 2005,(03) [10] 朱焱 网络营销企业与顾客的关系定位[J] 苏南科技开发 , 2001,(02)

《从超越的飞翔到回归的停泊——透视洛夫诗歌的思想内涵》,《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与研究》1997年第3期。 《人大复印资料》1997年第11期转载。《反传统:后新诗潮的语言实验》,《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历史与诉说历史——从电影<鸦片战争>看谢晋的历史观》,《徐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从消解走向逍遥的无地彷徨——20世纪中国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反思》,《社会科学辑刊》2000年第5期。《“潜在写作”研究中的史料问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2001年第10期转载。《被湮没的辉煌——论“‘文革’地下诗歌”》,《江汉论坛》2001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2001年第12期转载。《灵魂守望者的泣血之作——读散文集<背负自己的十字架>》,《写作》2001年第3期。《南方文坛》2001年第5期、《安徽文学》2002年第2期转载。《九十年代长篇小说创作的一种倾向》,《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一片诗心在爱心——论韦娅诗歌的创作主题》,《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全文收入《呼唤月光》一书,【香港】21世纪人文出版社,2001年7月版。《中国新诗研究的一个新高度》,《中华读书报》2000年9月20日。《从潜流到激流——博士论文内容提要》,《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5期。《热闹散漫的生命眉批与仪态万方的文化解析——近二十年大陆女性散文扫描》,【香港】《香江文坛》2002年第8期。《近二十年的南开诗歌写作》,【日本】《蓝·BLUE》2002年第3期。《一个诗人与一个时代——论食指在文革时期的诗歌创作》,《芙蓉》2003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2003年第5期转载。《“年代诗丛”出版的深意与第三代诗人的归途》,《扬子江诗刊》2003年第2期。《朦胧诗:一代人与一代诗的崛起》,《文艺评论》2003年第5期。《历史与生命的长歌——论李瑛20世纪90年代的诗歌创作》,《江汉论坛》2003年第9期。《文学与文化》2003年第四辑。《人大复印资料》2003年第11期转载。《纪弦<你的名字>赏析》,《扬子江诗刊》2003年第5期。《王家新<帕斯捷尔纳克>赏析》,《扬子江诗刊》2003年第6期。《灾难与爱情——重读<倾城之恋>》,《青春阅读》2003年第9期。《谈中学语文中的诗歌教学》,《天津教育》2003年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2004年第5期转载。《<扎根>:一个“四不像”的东西——韩东访谈》,载《天津青年报》2003年9月21日。《从历史深处走来的诗兽——论黄翔文革时期的地下诗歌创作》,【日本】《蓝·BLUE》2004年第2期。全文收入《见证》一书,【美国】纽约柯捷出版社2004年7月版。《在喧嚣中寻找诗歌的路标》,《江汉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2005年第1期转载。《颓废的纪念与青春的薄奠——论多多“文革”时期的诗歌创作》,【日本】《蓝·BLUE》2004年第3期。《关注边缘,重写诗史——从“文革地下诗歌”的概念谈起》,《江汉论坛》2004年第8期。《人大复印资料》2004年第12期转载。《渎神者的判决书——根子诗歌<三月与末日>赏析》,《扬子江诗刊》2004年第6期。《新诗的“维新”与传统的“魔咒”》,《河北学刊》2005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2005年第6期转载。《<绿衣人>:绝对的真实,绝对的虚构——王旭烽访谈》,《中文自学指导》2005年第1期。《诗与哲学的起点——郑敏访谈》,《新诗评论》2005年第1期(创刊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革命诗风中的另类诗意——论文革时期上海诗人群的诗歌创作》,【日本】《蓝·BLUE》2005年第1期。《回归家园中的守望灵魂——论王英琦近十年的散文精神》,《南都学坛》2005年第2期。《当代诗歌编选中的问题与方法——关于<朦胧诗新编>的讨论综述》,《南方文坛》2005年第2期。《以艾青与青年诗人的关系为例重评“朦胧诗论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2005年第8期转载。《历史关结点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05年第1辑(创刊号),巴蜀书社2005年版。《细读根子诗歌作品》,《诗探索》(理论卷)2005年第1辑。《平淡诗意中的历史追忆——解读于坚诗歌<纯棉的母亲>》,《诗探索》(作品卷)2005年第2辑。《辛笛<风景>解析》,《海子<春天,十个海子>解析》,《扬子江诗刊》2005年第4期。《论“白洋淀诗群”的文化特征》,《南开学报》2005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2006年第1期转载。《中国新诗史写作的问题与方法》,《文学前沿》第10辑,学苑出版社2005年9月版。《闻一多<也许——葬歌>导读》,《蔡其矫<川江号子>导读》,《诗刊》2005年第7期。《站在民刊<今天>的起跑线上——重论朦胧诗的崛起》,【日本】《蓝·BLUE》2005年第4期。《“文革”后民刊与新时期诗歌运动——以《启蒙》与《今天》为例》,《新诗评论》第3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一个刊物与一场诗歌运动——论朦胧诗潮中的民刊<今天>》,《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颓废的纪念与青春的薄奠——论多多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地下诗歌创作》,【台湾】《中国现代文学》(半年刊)2006年12月。《现世生活的末日寓言——根子诗歌<致生活>赏析》,《名作欣赏》2007年第5期。《2005-2006新诗纪事》,《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三辑,学苑出版社2007年5月版。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总结怎么写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是由徐州工程学院主办的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工程技术与管理、高等工程教育教学研究等方面具有学术性、创新性的论文。其办刊宗旨是“立足江苏,面向全国,弘扬学术,发展教育”,服务学院的教育科研,服务于浙江的经济繁荣。办刊方针是“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注重发扬地域文化特色,注重文化建设与发展。

[1] 胡红忠,潜铁宇论图形在包装设计中的表现形式[J]包装工程,2004,25(6):201-202[2] 尹章伟,刘全香,马桃林等包装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3[3] 张抒字体设计与编排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 智川,徐文才,智文广,蒋磊等包装印刷[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4[5] 仇琛浅谈中国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1)[6] 易忠包装设计理论与实务[M]合肥工大8[7] 孙勇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通用教材产品包装设计[M]山东科技7[8] 夏小春包装设计与社会文化[M] 包装工程(2):123-124[9] 张睿,张娟《影像圣堂Photoshop CS3包装设计实战技法》[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4[10]刘小玄包装设计教学[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1[11]拉滋罗鲁斯包装设计图形手册[M]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第二版4[12]陈港现代纸容器[M]化学工业出版社10[13]曾景祥,肖禾包装设计研究[M]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4]王金军,林升绿色设计观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L] 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042 [15]孙勇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通用教材产品包装设计[M]山东科技7[16]夏小春包装设计与社会文化[M] 包装工程(2):123-124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投稿经验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是由徐州工程学院主办的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工程技术与管理、高等工程教育教学研究等方面具有学术性、创新性的论文。其办刊宗旨是“立足江苏,面向全国,弘扬学术,发展教育”,服务学院的教育科研,服务于浙江的经济繁荣。办刊方针是“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注重发扬地域文化特色,注重文化建设与发展。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版)中没有收录。但是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前身--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在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版和2011版中都有收录。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总结

朋友你好,根据我多年从事文字工作的经验,我认为:如果投稿更有针对性,命中率会更高一些。这就关系到,你是哪里的?干什么的?写的稿件是什么体裁?什么内容?如果说投稿的话,最好投当地的报刊、网络或者是你从事的职业报刊发表,要投哪个媒体首先要研究哪个媒体,看它需要什么内容、什么体裁、什么格式的稿件,“对症下药”,这样会更轻松一些、方便一些,命中率会更高一些。如果你能够告诉我你的具体情况(干什么工作,哪里的,写的小说的大致内容等),我可以给你一些建议。我1993年开始在部队时开始发表各类文章,包括:报告文学、新闻、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体裁的,到目前,先后在《人民日报》《法制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文化报》《法制文萃》《半月谈》《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中国绿色时报》《中国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公安报》《中国交通报》《中国安全生产报》《中国转业军官》《中国人事》《道路交通管理》等报刊发表的大约5000篇左右吧,有40多篇获奖。另外:投稿时,第一要有信心,第二要投对报刊媒体,这两点非常重要。祝你成功!

(一)论文  1、教学研究论文  (1)《谈谈教书育“师”》,《理论纵横》,2007年7月。  (2)《从易中天的“走红”谈古典文学课程教学转型》,《当代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  (3)《成教生学习绩效评价体系之我见》,《成人高教改革新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  (4)在《教改论坛》上发表论文两篇。  2、科研论文  (1)《<诗经·伐檀>主旨的争论及其阐释要义》,《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科)》,2004年第1期。  (2)《从<孔子诗论>第二十九简论<河水>为逸诗》,《北方论丛》,2006年第2期。  (3)《“路”与屈原的精神世界》,《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秋之卷。  (4)《行走鹅湖》,《鹅湖会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12月  (5)《<论语·侍坐章>新读》,《名作欣赏》,2009年第3期。  (6)《孔颖达主编<五经正义>的个人准备》,《阴山学刊》,2009年第2期。  (7)《论<春秋左传正义>释词的两个维度》,《五邑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8)《<新唐书>、<旧唐书>之孔颖达传辨异》,《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9)《论<春秋左传正义>对<史记>的引证》,《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10)《论<春秋左传正义>的价值与缺陷》(第一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二)著作:  1、参与《情系上甘岭》一书的编写,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  2、《<春秋左传正义>研究》,岳麓书社,2009年11月,独著。

  • 索引序列
  •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总结
  •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总结分享
  •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总结怎么写
  •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投稿经验
  •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总结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