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汉字议论文1000字

汉字议论文1000字

发布时间:

汉字议论文1000字

汉字议论文1000字的意思

作者: 诸秋程 我原来以为中国的汉字是那样的枯燥乏味,单调难写,而且难于学习记忆。可是,今天冯老师给我们班级上了一节写作课以后,我才知道中国的汉字并不像我原来想象的那样,而是那样亲切有趣。你不相信的话,那就听我来说一说吧! 上课的时候,冯老师对我们说有些人将桥字的木字偏旁写成了禾字偏旁,你们说这样改,可以吗?为什么不能够将桥字写成用禾字作偏旁的桥字呢?我原来以为,桥字就是桥字,古代没有水泥,只能够用木头来造桥嘛,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呀!经过冯老师的耐心启发,我终于明白了这错误的原因:禾字代表庄稼,用庄稼的秆子来造桥,这怎么能够走人呢?是呀,人一走上用庄稼秆子造的桥就会塌掉,那样桥就起不到桥的作用,而且还会淹死人的。即使不死人,除了夏天,其他的日子掉到河里也不好受的呀!如果是冬天,特别是大雪纷飞、滴水成冰的日子里,人掉到河里,冻冻也就够糟的了。 日字加一划,我原来认为只能够组成三个字。那就是旧、白和目。在上课的时候,在同学的帮助下我才发现原来可以组成九个字,还有田、甲、由、申、电、旦。啊,中国的汉字变化真是多呀! 通过冯老师给我们上的一堂写作课,让我了解了中国的汉字原来是那么有趣,让人回味无穷。学习中国汉字,简直是一种享受。以后,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去学习中国的汉字,寻求每一个汉字的意义,得到其中的无穷乐趣! 作者: 诸秋程

暑假,妈妈带我去新华书店看书,在那里,我们发现了一本非常有趣的书-----[汉字流源字典],哇,上面有每一个汉字的来历。历史及字义。  “爽”最初的意思是一个人站在窗户边,人的两边是交叉的窗棂,感受明亮之意。如果一个雨天,我在房间里呆时间长了,打开窗子透透气,一股清风吹过,感觉多么爽啊!晚上,站在窗前望着碧蓝的夜空和皎洁的明月,真爽啊!  “风”也很有趣。甲骨文中的画,上上书上解释的是一只凤凰,凤飞众鸟随从而生风。我的感觉画是岸边杨柳依依而柳条却是斜的,想必有风吹过。  最有趣的要属鸡了。甲骨文的“鸡”干脆就画了一只大公鸡。直到小篆体经简化后才成为现在的“鸡”字。  但是,有一些汉字的古代意思与现在的意思大不相同,原本表示的意思被其他的字取代了,这个字只表示引申的意思了,这让我们很理解古文。  比如现在的“说”的意思,最早不是由“说”来表示的,而是“曰”,甲骨文中画了个口,加了一短横,表示张嘴说话之意,后来却用本来表示喜悦的“说”来表示。而原来表示喜悦的也不是现在的“说”,而是用“税”来表示,甲骨文上画了一个人和一个口还有一个“八”,表示咧开嘴笑。后来这个意思不用“税”表示,把“税”减去禾字,在加上言字旁,就是现在的“说”来表示,语音变成“Yue”,有表示喜悦的意思;而“说”字,除了表示说和喜悦的意思又有读成“Shui”,表示劝说。哎。你说烦不烦?譬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要读“Yue”,“成事不说”的“说”要读“Shuo”,“游说”的“说”要读成“Shui”……要是没有这本字典,我都要把它们读成“Shuo”了。  百闻不如一见,里面有许多许多好玩的字,远远不止这些哦!要想知道我们的汉字怎么来的,就赶紧去买吧!其实汉字不是那样枯燥、乏味,而是有趣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像这样有趣的汉字,这需要大家去搜集。  我愿以为中国汉字是那样枯燥乏味,单调难写,而且难于学习记忆。可是,今天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课,让我改变了我的看法。  上课的时候,老师对我们说有些人将桥字的木字旁,写成了禾字旁,这样可以吗?为什么不能把木字旁换成禾字旁呢?因为禾字代表的是庄稼,用庄稼的秆子来造桥,怎么能走人呢?我想了想:是呀,人一走上用庄稼秆子造的桥就会塌掉,那样就起不到桥的作用,而且还会淹死人的呀!  像这样的汉字还有很多,比如说“聪”字就很有趣。为什么呢?你想,只要有耳朵、一双眼、一张嘴、一颗心,你才能聪明。而“聪”字就包括这些东西。你看,“聪”字的左边就是一个“耳”字,代表耳朵;右边最上面的两点,看起来就像眼睛;右边的中间是一张口;下面是一颗心。这个汉字很有趣吧!  “孙”字和“睡”字也很有趣。“孙”字的左边有一个“子”字,右边是一个“小”字,“小”、“子”自然就是晚辈的意思了,所以“孙”字是“子”和“小”组成的。“睡”字左边是一个“目”字,代表眼睛,眼皮垂下去了,肯定是要休息、睡觉了。  其实汉字不是那样枯燥、乏味,而是有趣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像这样有趣的汉字,这需要大家去搜集。-

雨中漫步xu | 十五级 有趣的汉字 其实汉字不是那样枯燥、乏味,而是有趣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像这样有趣的汉字,这需要大家去搜集。  我愿以为中国汉字是那样枯燥乏味,单调难写,而且难于学习记忆。可是,今天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课,让我改变了我的看法。  上课的时候,老师对我们说有些人将桥字的木字旁,写成了禾字旁,这样可以吗?为什么不能把木字旁换成禾字旁呢?因为禾字代表的是庄稼,用庄稼的秆子来造桥,怎么能走人呢?我想了想:是呀,人一走上用庄稼秆子造的桥就会塌掉,那样就起不到桥的作用,而且还会淹死人的呀!  像这样的汉字还有很多,比如说“聪”字就很有趣。为什么呢?你想,只要有耳朵、一双眼、一张嘴、一颗心,你才能聪明。而“聪”字就包括这些东西。你看,“聪”字的左边就是一个“耳”字,代表耳朵;右边最上面的两点,看起来就像眼睛;右边的中间是一张口;下面是一颗心。这个汉字很有趣吧!  “孙”字和“睡”字也很有趣。“孙”字的左边有一个“子”字,右边是一个“小”字,“小”、“子”自然就是晚辈的意思了,所以“孙”字是“子”和“小”组成的。“睡”字左边是一个“目”字,代表眼睛,眼皮垂下去了,肯定是要休息、睡觉了。  其实汉字不是那样枯燥、乏味,而是有趣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像这样有趣的汉字,这需要大家去搜集。 赞同0| 评论 2011-11-10 11:59 热心网友 自己想 赞同0| 评论 2011-11-10 18:15 494675668 | 二级 有趣的汉字 我喜欢在空余时间翻阅《新华字典》、《汉语词典》,学到了以前从未在课堂上学过的词汇,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有趣的汉字。一次,我拿字典检字时,偶然发现“呵”字竟然有着6种读音,分别是ā、á、ǎ、à、a、he,“呵”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有着不同的读法。以前我遇到的多音字大多是双胞胎,而“呵”却有6种读音,真是太奇妙了!我又寻根问底,找到了它们的意思:ā是叹词,表示赞叹、惊奇;á表示追问,也是叹词;ǎ表示疑惑;à表示应诺、醒悟;a(轻声)是副词,在句末,表示吩咐、催促;he表示怒斥,也有惊讶的意思。另一次,我在预习课文时,用部首检字法查“成”字,发现下面还有“戊”、“戌”、“戍”字与它十分相似,只有一笔之差,仿佛孪生兄弟一般。为了更好地分辨这几个字,我又查阅了每个字的意思:“戊”发音wù,是地支的第五位,生活中也常表示第五个或第五件;“戌”发音xū,是天干的十一位;“戍”发音shù,意思是军队防卫,如:卫戍、戍边等。汉字真是太奇妙,太有趣了。我希望我能更多地发现这些有趣的汉字。(前一段时间,因为期中考试之前老师布置的作业特多,无暇上网发博文,特向关心我的各位叔叔阿姨爷爷奶奶表示歉意,谢谢大家的关怀!) 赞同0| 评论 2011-11-10 21:36 热心网友 590字的就有,1000太多了。。。。。。。。。。。。。。。 赞同0| 评论 2011-11-14 20:42 桑婕璟 | 二级 有趣的汉字 其实汉字不是那样枯燥、乏味,而是有趣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像这样有趣的汉字,这需要大家去搜集。  我愿以为中国汉字是那样枯燥乏味,单调难写,而且难于学习记忆。可是,今天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课,让我改变了我的看法。  上课的时候,老师对我们说有些人将桥字的木字旁,写成了禾字旁,这样可以吗?为什么不能把木字旁换成禾字旁呢?因为禾字代表的是庄稼,用庄稼的秆子来造桥,怎么能走人呢?我想了想:是呀,人一走上用庄稼秆子造的桥就会塌掉,那样就起不到桥的作用,而且还会淹死人的呀!  像这样的汉字还有很多,比如说“聪”字就很有趣。为什么呢?你想,只要有耳朵、一双眼、一张嘴、一颗心,你才能聪明。而“聪”字就包括这些东西。你看,“聪”字的左边就是一个“耳”字,代表耳朵;右边最上面的两点,看起来就像眼睛;右边的中间是一张口;下面是一颗心。这个汉字很有趣吧!“孙”字和“睡”字也很有趣。“孙”字的左边有一个“子”字,右边是一个“小”字,“小”、“子”自然就是晚辈的意思了,所以“孙”字是“子”和“小”组成的。“睡”字左边是一个“目”字,代表眼睛,眼皮垂下去了,肯定是要休息、睡觉了。  其实汉字不是那样枯燥、乏味,而是有趣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像这样有趣的汉字,这需要大家去搜集。 赞同0| 评论 2011-11-15 13:05 72126356 | 一级 有趣的汉字的作文 赞同0| 评论 2011-11-16 19:28 1037785362 | 二级 作者: 诸秋程 我原来以为中国的汉字是那样的枯燥乏味,单调难写,而且难于学习记忆。可是,今天冯老师给我们班级上了一节写作课以后,我才知道中国的汉字并不像我原来想象的那样,而是那样亲切有趣。你不相信的话,那就听我来说一说吧! 上课的时候,冯老师对我们说有些人将桥字的木字偏旁写成了禾字偏旁,你们说这样改,可以吗?为什么不能够将桥字写成用禾字作偏旁的桥字呢?我原来以为,桥字就是桥字,古代没有水泥,只能够用木头来造桥嘛,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呀!经过冯老师的耐心启发,我终于明白了这错误的原因:禾字代表庄稼,用庄稼的秆子来造桥,这怎么能够走人呢?是呀,人一走上用庄稼秆子造的桥就会塌掉,那样桥就起不到桥的作用,而且还会淹死人的。即使不死人,除了夏天,其他的日子掉到河里也不好受的呀!如果是冬天,特别是大雪纷飞、滴水成冰的日子里,人掉到河里,冻冻也就够糟的了。 日字加一划,我原来认为只能够组成三个字。那就是旧、白和目。在上课的时候,在同学的帮助下我才发现原来可以组成九个字,还有田、甲、由、申、电、旦。啊,中国的汉字变化真是多呀! 通过冯老师给我们上的一堂写作课,让我了解了中国的汉字原来是那么有趣,让人回味无穷。学习中国汉字,简直是一种享受。以后,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去学习中国的汉字,寻求每一个汉字的意义,得到其中的无穷乐趣! 作者: 诸秋程 赞同0| 评论 2011-11-16 19:46 a791232388 | 二级 自己想哦 这需要真情实感

一个字,一种情绪;一个字,一年记忆。每个人在每一年里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这些事情有的让人开心,有的让人气愤,有的让人痛苦……各不相同。而我在这一年里经历的事情,如果用一个汉字来概括,那就是拼搏的“搏”了。今年七月份,我从六年级升到了初一,成为了一名中学生。到学校报到后,我们开始了为期七天的军训。军训的第一天,我们满怀激动地穿上军训服装,一大早便来到了学校,和同学聊着天。不一会儿,我们就在老师的安排下,在学校操场站好队。教官一来到,便开始做自我介绍,还讲了一些军训的要求。接着,军训便正式开始了。我们在教官的指导下练习各种各样的动作,虽然累的满头大汗,但在这其中也有很多的乐趣,令我们忘记疲惫,开怀大笑起来。一天的军训很快结束了,大家看起来都很高兴。可是,到了第五天,情况就不像前几天这样了,教官加强了训练的强度,对我们的要求也更严格了。同学们无不汗流浃背,一个个叫苦不迭,抱怨连连。可教官对我们说:“和你们相比,我们军队的训练更累、更严格,但我们没有抱怨,坚持不懈,努力拼搏,现在不也适应军队生活了么?”我想:是啊,只要我努力拼搏,还能有什么事办不成呢?后来,我不再怕累,一心只想着坚持与拼搏,最终,我获得了“军训标兵”的称号。( 今年暑假时,我去参加了一场跆拳道比赛。到场地旁边检录时,我发现我的对手身高和我差不多,但级别比我高,我稍微有些紧张,害怕会输掉。上场后,我尽量克服紧张,把比赛当成平时训练。每当我自己被对手踢到手或胳膊,感到疼痛时,我尽量不去想它,一心只想着坚持和拼搏,努力发挥出我的最高水平。最终,我在这届比赛中,凭借我的信念与信心,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从此,我更加坚信努力拼搏便可战胜一切困难。中国汉字有许许多多,我之所以选择“搏”这个字来当我的年度汉字,是因为我认为这个字代表的意思是拼搏,不服输,而我这一年里经历的事情也恰恰是这样,所以,我觉得“搏”这个汉字最适合我。我以后也会继续“搏”下去。

汉字议论文1000字怎么写

今天,老师让我们搜集有关汉字的字谜。“铃——铃——”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陆续走回教室。不一会儿,老师满面春风地来了。 “这节课,我们来组织有关汉字的活动,谁准备了字谜?”老师和蔼地说。 “我!”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请张侦威同学发言。” “同学们,有眼看不见,有心记不住。请问这是什么字?”张侦威同学问道。 同 学们沉思了一会儿。“我知道!”一个同学站了起来,“是死亡的亡!”“为什么?”同学们疑惑不解。“有眼看不见,不就是盲字吗?有心记不住,不就是忘字吗?‘盲’字和‘忘’字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有一个‘亡’字!”“太有趣了!”同学们感叹道。 汉字真是神奇、有趣!说起汉字,我想起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个人砍柴时用力过猛,不小心甩掉斧子伤了旁人。伤者到衙门告状。那个人慌了,忙写了一份说明情况。内中写道:某日砍柴时用力过猛,用(甩)斧子伤人。“官府一看就定那人 的罪名了。 由此看来,每个汉字,多一笔,少一划,含义完全不同。若是在经济合同里,真是一字千金,写错了,那后果就不堪设想。 汉字的发展源远流长,每字每句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我们每天都在汉字的海洋里遨游。趣妙横生的歇后语令我开怀大笑;妙语连珠的诗句使我心旷神怡;感人至深的篇章哺育我成长;铿锵有力的语句激励着我的斗志…… 只要我们多了解汉字,用心去体现,就能得到知识与财富

作者: 诸秋程 我原来以为中国的汉字是那样的枯燥乏味,单调难写,而且难于学习记忆。可是,今天冯老师给我们班级上了一节写作课以后,我才知道中国的汉字并不像我原来想象的那样,而是那样亲切有趣。你不相信的话,那就听我来说一说吧! 上课的时候,冯老师对我们说有些人将桥字的木字偏旁写成了禾字偏旁,你们说这样改,可以吗?为什么不能够将桥字写成用禾字作偏旁的桥字呢?我原来以为,桥字就是桥字,古代没有水泥,只能够用木头来造桥嘛,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呀!经过冯老师的耐心启发,我终于明白了这错误的原因:禾字代表庄稼,用庄稼的秆子来造桥,这怎么能够走人呢?是呀,人一走上用庄稼秆子造的桥就会塌掉,那样桥就起不到桥的作用,而且还会淹死人的。即使不死人,除了夏天,其他的日子掉到河里也不好受的呀!如果是冬天,特别是大雪纷飞、滴水成冰的日子里,人掉到河里,冻冻也就够糟的了。 日字加一划,我原来认为只能够组成三个字。那就是旧、白和目。在上课的时候,在同学的帮助下我才发现原来可以组成九个字,还有田、甲、由、申、电、旦。啊,中国的汉字变化真是多呀! 通过冯老师给我们上的一堂写作课,让我了解了中国的汉字原来是那么有趣,让人回味无穷。学习中国汉字,简直是一种享受。以后,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去学习中国的汉字,寻求每一个汉字的意义,得到其中的无穷乐趣! 作者: 诸秋程

暑假,妈妈带我去新华书店看书,在那里,我们发现了一本非常有趣的书-----[汉字流源字典],哇,上面有每一个汉字的来历。历史及字义。  “爽”最初的意思是一个人站在窗户边,人的两边是交叉的窗棂,感受明亮之意。如果一个雨天,我在房间里呆时间长了,打开窗子透透气,一股清风吹过,感觉多么爽啊!晚上,站在窗前望着碧蓝的夜空和皎洁的明月,真爽啊!  “风”也很有趣。甲骨文中的画,上上书上解释的是一只凤凰,凤飞众鸟随从而生风。我的感觉画是岸边杨柳依依而柳条却是斜的,想必有风吹过。  最有趣的要属鸡了。甲骨文的“鸡”干脆就画了一只大公鸡。直到小篆体经简化后才成为现在的“鸡”字。  但是,有一些汉字的古代意思与现在的意思大不相同,原本表示的意思被其他的字取代了,这个字只表示引申的意思了,这让我们很理解古文。  比如现在的“说”的意思,最早不是由“说”来表示的,而是“曰”,甲骨文中画了个口,加了一短横,表示张嘴说话之意,后来却用本来表示喜悦的“说”来表示。而原来表示喜悦的也不是现在的“说”,而是用“税”来表示,甲骨文上画了一个人和一个口还有一个“八”,表示咧开嘴笑。后来这个意思不用“税”表示,把“税”减去禾字,在加上言字旁,就是现在的“说”来表示,语音变成“Yue”,有表示喜悦的意思;而“说”字,除了表示说和喜悦的意思又有读成“Shui”,表示劝说。哎。你说烦不烦?譬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要读“Yue”,“成事不说”的“说”要读“Shuo”,“游说”的“说”要读成“Shui”……要是没有这本字典,我都要把它们读成“Shuo”了。  百闻不如一见,里面有许多许多好玩的字,远远不止这些哦!要想知道我们的汉字怎么来的,就赶紧去买吧!其实汉字不是那样枯燥、乏味,而是有趣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像这样有趣的汉字,这需要大家去搜集。  我愿以为中国汉字是那样枯燥乏味,单调难写,而且难于学习记忆。可是,今天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课,让我改变了我的看法。  上课的时候,老师对我们说有些人将桥字的木字旁,写成了禾字旁,这样可以吗?为什么不能把木字旁换成禾字旁呢?因为禾字代表的是庄稼,用庄稼的秆子来造桥,怎么能走人呢?我想了想:是呀,人一走上用庄稼秆子造的桥就会塌掉,那样就起不到桥的作用,而且还会淹死人的呀!  像这样的汉字还有很多,比如说“聪”字就很有趣。为什么呢?你想,只要有耳朵、一双眼、一张嘴、一颗心,你才能聪明。而“聪”字就包括这些东西。你看,“聪”字的左边就是一个“耳”字,代表耳朵;右边最上面的两点,看起来就像眼睛;右边的中间是一张口;下面是一颗心。这个汉字很有趣吧!  “孙”字和“睡”字也很有趣。“孙”字的左边有一个“子”字,右边是一个“小”字,“小”、“子”自然就是晚辈的意思了,所以“孙”字是“子”和“小”组成的。“睡”字左边是一个“目”字,代表眼睛,眼皮垂下去了,肯定是要休息、睡觉了。  其实汉字不是那样枯燥、乏味,而是有趣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像这样有趣的汉字,这需要大家去搜集。-

汉字论文1000字

可以按照总分总的形式写,第一段总,一般开头都会写一小段不超过三行字的概括,引出下文,例如优美的汉字是我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啊神马的。后面几段分写,比如分三个小分段,分别写汉字的各种书写方式(草书的粗犷啊行书的飘逸啊楷书隶书等字体的特点,外形优美什么的)、写汉字的形成与发展,期间发生过的故事或者典故什么、写汉字的博大精深,例如古诗中的一个汉字就能表达出一句话的意思表达出一种情绪感情一个故事一种深刻内涵什么的。最后再来一段总概括,大致就是收尾局,表达你对优美的汉字的某种期待或者行动神马的。可以按照上述提纲,然后将每一段扩充一下,论述文嘛,还是很好写的。小分段的有些相关资料可以在网上找找嘛。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隶书 → 楷书 → 行书 (商) (周) (秦) (汉) (魏晋) 草书 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 “汉字七体” 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 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后来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为小篆。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体简化之外,并把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成为整齐和谐、十分美观的基本上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点,那就是它的线条用笔书写起来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几乎在同时也产生了形体向两边撑开成为扁方形的隶书。 至汉代,隶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大大提高。隶书之后又演变为章草,而后今草,至唐朝有了抒发书者胸臆,寄情于笔端表现的狂草。随后,糅和了隶书和草书而自成一体的楷书(又称真书)在唐朝开始盛行。我们今天所用的印刷体,即由楷书变化而来。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是行书,它书写流畅,用笔灵活,据传是汉代刘德升所制,传至今日,仍是我们日常书写所习惯使用的字体。 到了宋代,随着印刷术的发展,雕版印刷被广泛使用,汉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产生了一种新型书体——宋体印刷字体。印刷术发明后,刻字用的雕刻刀对汉字的形体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产生了一种横细竖粗、醒目易读的印刷字体,后世称为宋体。当时所刻的字体有肥瘦两种,肥的仿颜体、柳体,瘦的仿欧体、虞体。其中颜体和柳体的笔顿高耸,已经略具横细竖粗的一些特征。到了明代隆庆、万历年间,又从宋体演变为笔画横细竖粗、字形方正的明体。原来那时民间流行一种横划很细而竖划特别粗壮、字形扁扁的洪武体,像职官的衔牌、灯笼、告示、私人的地界勒石、祠堂里的神主牌等都采用这种字体。以后,一些刻书工人在模仿洪武体刻书的过程中创造出一种非颜非欧的肤廓体。特别是由于这种字体的笔形横平竖直,雕刻起来的确感到容易,它与篆、隶、真、草四体有所不同,别创一格,读起来清新悦目,因此被日益广泛地使用,成为16世纪以来直到今天非常流行的主要印刷字体,仍称宋体,也叫铅字体。 在中国文字中,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如篆书古朴典雅,隶书静中有动,富有装饰性,草书风驰电掣、结构紧凑,楷书工整秀丽,行书易识好写,实用性强,且风格多样,个性各异。 汉字的演变是从象形的图画到线条的符号和适应毛笔书写的笔画以及便于雕刻的印刷字体,它的演进历史为我们进行中文字体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在文字设计中,如能充分发挥汉字各种字体的特点及风采,运用巧妙,构思独到,定能设计出精美的作品来。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文字才逐渐走上了发展的道路,各个时代的中国文字都有着与众不同独特的民族、民风的内涵,中国的文字史里处处深深地刻着中华儿女的智慧与勤劳。然而,现今有些人对本国文字了解甚少,而对于其他国家的语言文字投入极大的热情,却依然是个半调子。文字是国家的灵魂,为了了解祖国文字的变迁,祖国的历史,祖国的灵魂,我们选择了这个课题。 中国文字的发展,经过秦统一中国后,连续对汉字进行简化、整理,使汉字逐渐走向规范化。汉字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古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四个阶段的演变过程。其中,篆书又有大篆、小篆之分;隶书则有秦隶、汉隶之别。由此可知,历史上任何一种新的字体,都是经过长期演变逐渐形成的。总体来说,楷书形成后,中国文字已基本定型(表一)。 (表一:汉字书体的演变) 1甲骨文 秦统一文字前,中国的汉字,不论从字体、应用角度而言,还是混乱的。古文广义而言,其包括大篆在内的小篆以前的文字;狭义的讲,指中国文字史上大篆以前的文字。这里采用狭义的古文概念。古文包含甲骨文与金文;其中,前者被人们视为中国最早的定型文字。 甲骨文字:为商朝后期用写或刻的方式,在龟甲、兽骨上所留下的文字,其内容多为"卜辞",也有少数为"记事辞"。甲骨文大部分符合象形、会意的造字原则,形声字只占20%。其文字有刀刻的,有的填满朱砂,也有直接朱书墨书的。因文字多为图画文字中演变而成的,象形程度高,且一字多体,笔画不定。这说明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 殷代图像金文:先秦称铜为金,故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又叫钟鼎文、彝器款识。与甲骨文相比,金文象形程度更高,显示了更古的文字面貌。金文填实的写法,使形象生动逼真,浑厚自然。 甲骨文是商代书写的俗体,金文才是正体,显示了正体多繁,俗体趋简的印迹(如表二)。 (表二:甲骨、金文对照表) 甲骨文因多为刀刻在龟甲兽骨上,故其文字带有坚硬的笔法(如图3)。这种如刀刻的笔法,亦有被运用在现代平面设计上(如图4)。 2大篆 在中国文字史上,夏、商、周三代,就其对文字学的贡献而言,以史籀为最。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他别创新体,以趋简便。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书、史书之称。因其为史籀所作,故世称"籀文"。大篆散见于《说文解字》和后人所收集的各种钟鼎彝器中。其中以周宣王时所作石鼓文最为著名。 3小篆 小篆又名秦篆,为秦朝丞相李斯等人所整理出的标准字体。由大篆简化而成。又名玉筋篆,因其具有笔力遒劲之意。小篆之形体结构规正协调,笔势匀圆整齐,偏旁也作了改换归并。与大篆相比较无象形性。从大篆到小篆的文字变革,其在中国文字史上具有极重大的意义 4隶书 从小篆向隶书演变的第一步,最显着的变化是从婉曲的钱条变为平直的笔画,从无 角变成有 角。 一般人认为隶书是指有波磔的、一横一捺都拖着像刻刀一样的长长尾巴的隶书,这只是其中的一种。隶书主要有秦隶和汉隶,秦隶是隶书的早期形式;汉隶则为隶书之成熟字体。通常所说的隶书是指汉隶中的"八分"而言(图6)。"八分"是在秦隶之后,渐生波磔。隶书发展到八分,已经是姿致成熟。隶书因其字较方正、厚实,故带有刚正不阿的严肃感(图7)。图8虽为英文字母,但其有菱有角的字体,有隶书的〃味道〃。 5楷书 “楷书“又名真书、正书、今隶。如欧阳询、柳公权等碑帖之字属之。包含了古隶之方正、八分之遒美及章草之简捷等。这种字体一直沿用至今,被视为标准字体且为世人所喜爱。楷书有一种稳重而衍生出宁静之感;文字因个人书写的方式、性格之异,而有不同风格的同一字体(图9、10)。图11与宋徽宗的瘦金体同样是以细线条勾勒出文字,但因转折处以圆滑的方式表现,呈现出与瘦金体截然不同的视觉感。 6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运笔自由的一种书(字)体。行书不同于隶、楷,其流动程度可以由书写者自由运用。行书表现出浪漫唯美的气息(图12)。 (图12) 7草书 “草书”,又称破草、今草,由篆书、八分、章草,沿袭多种古文字变化而成。草书本于章草,而章草又带有比较浓厚的隶书味道,因其多用于奏章而得名。章草进一步发展而成为"今草",即通常人们习称的"一笔书"。今草大部分较章草及行书更趋于简捷。草书给予观者豪放不羁、流畅之感(如图13、14、15)。 8印刷字体 印刷术发明后,为适应印刷,尤其是书刊印刷的需要,文字逐渐向适于印刷的方向发展,出现了横平竖直、方方正正的印刷字体—宋体。其发端于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宋朝,定型于明朝,故日本人称其为"明朝体"。由于宋体字适于印刷刻版,又适合人们在阅读时的视觉要求,是出版印刷使用的主要字体。 9电脑字体 随看文化事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在西方文字体的影响下,又出现了黑体、美术字体等多种新的字体,如海报(POP)体、综艺体、勘亭流、少女字体等,及更多的宋体之变形,如仿宋、扁宋等。并将各类汉字电脑化,运用的范围更加广泛。 如 下图(其由左至右依序为:迭圆体、综艺体、古印体、勘亭流及海报体) 汉字的起源是一个未解之谜。说到汉字,不得不提甲骨文,得到考古支持的商代甲骨文最早出现在3300年前,这比古埃及的文字及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字都要晚近2000年。至今共发现了5000个以上的甲骨文单字,其中可以认识的约有1700字。从一定程度上讲,同样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没有理由落于人后那么多!思索的同时,我们发现最早的甲骨文就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会意和形声成分,在这些甲骨文中,“会意字”不到80%,形声字占20%多。这与古代埃及人、苏美尔人等其他早期的象形文字有很大的不同。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科技水平,远远不如古埃及、古希腊文明。在古埃及人早已经用巨大的石块建造宏大的金字塔时,中国却只有夯土建筑。在古埃及人已经在坚硬的石头上刻下精美的象形文字图案时,中国却只能在兽骨或龟甲上刻出粗糙的划痕。但是看看中国的甲骨文的抽象程度,却又远远高于古埃及那些具象的图形。似乎汉字直接跨越了早期象形文字的早期阶段,直接进入了一种更抽象的较高级阶段。汉字发展经历的象形阶段:表意—形声的途径中,象形阶段几乎没有,所谓的象形字在甲骨文阶段就已经被高度抽象了。后来,随着汉字的演变,汉字更不再是纯粹的表意文字了,当希腊人建造帕台侬神庙的精美雕塑,罗马人建立万神庙的巨大穹顶时,中国还只有秦汉时期夯土的长城,和陶制的殉葬兵马俑,但是秦朝的小篆已经是一种全国统一的规范文字了,汉朝的隶书与今天的汉字已很接近。无论是跳跃着前进的文字文化,还是中国汉字这一庞大的复杂语言文字符号系统,都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在文字出现的早期,象形文字可以工作得不错。可是随着语言的不断丰富,有些语言不能用形象表达了。古埃及人和苏美尔人开始创造一些仅代表发音的符号来记录这些语言。中国人却选择了另外一种解决办法: 会意字,如“日+月=明,女+子=好”; 表音字,如“阿”,没有任何意义,只表示一个音节; 通假字,如“说-悦”;开始出现于汉字中。 提及汉语,免不了令人联想到同样占文化课很大分量的英语。同时,我们也想了很多。学习一种语言的最高境界就是用这种语言思考,就想用母语思考一样。但是,最能发挥个人思想创造性的还是母语,更何况要学好“外语”需要耗费极大的精力。古罗马人并不因为羡慕希腊文明,而改用希腊语——尽管两种语言十分接近。阿拉伯人同样要把拉丁文、希腊文翻译成阿拉伯文,而不是改用拉丁文或希腊文。同样,文艺复兴时的欧洲人也不是自己改用阿拉伯文,而是把阿拉伯文翻译成拉丁文。到了启蒙运动时期,更进一步地翻译成本民族的语言并加以普及。 对于外语好的个人而言,直接看外文原文根本不费劲。但要他翻译出来,效率就要低很多。但是对于整个社会来讲,如果人人都化大量精力学外文,那效率就很低了。最极端的情况就是——像历史上那些失去了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民族一样,彻底消失了。最好的选择就是象阿拉伯人、或文艺复兴时的欧洲人那样,以少数擅长语言的人进行大量的翻译工作之后,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传播、普及。只有这样,本民族中才能更多的人用母语进行高效率的思考、创新。 汉语现在在英语面前面临的困境是:基于这个语言的文明正处于高峰期——并不象阿拉伯人面对的古希腊、古罗马文明那样,是处于经失落的静态文明;也不象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人面对的是正走向衰落的伊斯兰文明。现在,大量新的科技成果、新知识、新思想依然在英语世界产生,英语,作为当今世界事实上的国际社交语言,它取得的成功是史无前例的。从使用它的人口来说,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数仅次于汉语而居世界第二位,大约有4亿多人。然而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或者在一定程度上使用英语的人数,要远比这多得多,可以说分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各个民族。所以,现在并不能简单地因为学习英语消耗了学生大量时间,就不该学英语了。光学好英语是不够的,全民学英语也不表明就能提高素质,但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 如果从利马窦、徐光启向中国传播西方文艺复兴思想算起,已经几百年了;如果从鸦片战争,从林则徐翻译西方书籍、报纸算起,也有160多年了;即便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算起,到现在也有近百年的时间了。当代的中国,应该正处于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的转折关头。现在的中国,应该是学习英语,与翻译并重;最重要的是要开始用母语思考、创新。提高科研、新闻等行业从业者的英语水平,与普及基础教育,普及先进科学文化思想并重。不应该在中国把英语变成象欧洲中世纪或文艺复兴时期的拉丁文那样的“贵族语言”。 文字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历史的痕迹,中国文字的演变是跳跃式的,是华丽的,是耐人寻味的,就如同中国的历史一样。中国人创造中国文字,中国文字也同样引导着中国人前进。 六书一词出于《周礼》:“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然而,《周礼》只记述了“六书”这个名词,却没加以阐释。 中国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记曰:“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许慎的解说,是历史上首次对六书定义的正式记载。后世对六书的解说,仍以许义为核心。 [编辑]六种构造条例解说 [编辑]象形 属于“独体造字法”。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例如“月”字像一弯月亮的形状,“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鱼”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艸”(草的本字)是两束草,“门”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而“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我们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 [编辑]指事 属于“独体造字法”。与象形的主要分别,是指事字含有绘画较抽像中的东西。例如“刃”字是在“刀”的锋利处加上一点,以作标示;“凶”字则是在陷阱处加上交叉符号;“上”、“下”二字则是在主体“一”的上方或下方画上标示符号;“三”则由三横来表示。这些字的勾画,都有较抽像的部份。 [编辑]形声 属于“合体造字法”。形声字由两部份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例如“樱”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种树木,声旁是“婴”,表示它的发音与“婴”字一样;“篮”字形旁是“竹”,表示它是竹制物品,声旁是“监”,表示它的发音与“监”字相近;“齿”字的下方是形旁,画出了牙齿的形状,上方的“止”是声旁,表示这个字的相近读音。 [编辑]会意 属于“合体造字法”。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例如“酒”字,以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水”合起来,表达字义;“解”字的剖拆字义,是以用“刀”把“牛”和“角”分开来字达;“鸣”指鸟的叫声,于是用“口”和“鸟”组成而成。 [编辑]转注 属于“用字法”。不同地区因为发音有不同,以及地域上的隔阂,以至对同样的事物会有不同的称呼。当这两个字是用来表达相同的东西,词义一样时,它们会有相同的部首或部件。例如“考”、“老”二字,本义都是长者;“颠”、“顶”二字,本义都是头顶;“窍”、“空”二字,本义都是孔。这些字有著相同的部首(或部件)及解析,读音上也是有音转的关系。 [编辑]六书的运用 实际上,古人并不是先有六书才造汉字。因为汉字在商朝时,已经发展得相当有系统,那时还未有关于六书的记载。六书是后来的人把汉字分析而归纳出来的系统。然而,当有了“六书”这系统以后,人们再造新字时,都以这系统为依据。好像“軚”、“锿”是形声字,“凹”、“凸”、“氹”是指事字,“畑”、“奀”是会意字。 在甲骨文、金文中,象形字占大多数。这是因为画出事物是一种最直接的造字方法。然而,当文字发展下去,要仔细分工的东西愈来愈多,好像“鲤”、“鲮”、“鲩”、“鳅”等事物,都是鱼类,难以用象形的造字方法,仔细把它们的特征和区别画出来。于是,形声字就成了最方便的方法,只要用形旁“鱼”就可以交代它们的类属,再用相近发音的声旁来区分这些字。到了近代,有80%的汉字是形声的字

汉字文化论文1000字

唧唧复唧唧,键字织文章。计算机时代,举国伏案于电脑,无论文理,不拘长幼,与祖先馈赠的汉字宝贝打交道,犹如当年木兰织布,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草色……   工作之间,难免对计算机给定的字库发牢骚:一方面是死字太多,臃肿庞杂,不及清理;另一方面是怀念一批瑰宝级汉字被打入冷宫,引发思美之幽情。   一些富有生命活力的汉字销声匿迹,出于汉字简化和计算机普及两次浪潮。归纳起来有四个原因:①作为繁体字被兼并;②作为异体字被兼并;③作为古体字被兼并;④因计算机常用字库即国标一级字库不收,无奈用他字替代。前三者属于强行火并,末者属于误入另册,不得已落草强人麾下。   想当年,汉字简化,主要是精简笔画和同音兼并,核心原因是字库臃肿和笔画繁难。没有想到,计算机时代,使用标准的智能全拼输入法(占全国用户85%,青少年用户近100%),键入1笔画字,与键入36笔画字,耗时和用力完全一样。因此,笔画多寡不再成为障碍,唯一要关注的是时代发展对文字进化的需要,即字义和情感色彩微妙差异表述的需要,即作为实用工具和美学艺术双重的需要。   此处信手摘取一组字符集,从个案分析得失。   它,作为繁体字兼并于它,即它等于它。可以说,在辉煌的汉字宝库中,它字是一枚璀璨夺目的宝石。因为,它给予有生命的动物一面独立的旗帜。——这是全世界所有的语言文字仓库中绝无仅有的现象,是中华民族古代生态思想的活化石。文字改革浪潮,将有生命的动物,强行火并入无生命的物体,其实是民族哲学思想的一种倒退。原谅如此上纲上线为它字平反昭雪,呼唤拯救其于冷宫寒窑,弘扬光大民族先进的生态理念。   蒐,作为异体字兼并于搜,即蒐等于搜。当我们用蒐集的时候,宾词指的是奇瑰稀罕事物,至少是主观心仪珍爱的事物;当我们用搜集的时候,泛指任何事物,从珍宝到垃圾。兼并的结果,至少抹杀了蒐集所独具的文学美感,抹平了文采多样性的美丽景观。   瞭,作为繁体字兼并于了,即瞭等于了。兼并中的失误,失误中的荒谬,莫过于此焉。《瞭望》杂志封面,如果忽然变脸为《了望》,读者的第一感觉,不是“了无指望”,就是“了断希望”,失望与绝望迎面袭来,读者诸君不免两股战战,摇头遁走。杂志社对如此简化方案只能不予理睬,恪守祖宗馈赠的文化遗产。   苹,作为繁体字兼并于苹,即苹等于苹。兼并的结果,起码是把一种诗经植物给兼并掉了。《诗经》云:“于以采苹?南涧之滨。”女子为贵族采苹祭祀。苹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浅水中,叶有长柄,柄端有四叶成田字,也叫田字草。华裔女孩取名,多有引自诗经采苹者,是文质俱美的辞藻珍品。苹吃掉苹的结果,是吞没了一派诗情画意。   麺,作为繁体字兼并于面,即麺等于面。形形色色的麺条、麺包、麺食……与面孔、面子、桌面、被面……一锅煮,色香无存,食欲顿失,连面店的旗幡也效力骤减。汉字文化的魅力不知打了几多折扣。   舘,作为繁体字兼并于馆,舘等于馆,所谓同类项合并。而在人们心目中,饭馆、酒馆等供应食品之馆,与图书舘、博物舘、文化舘、科技舘、天文舘、文史舘等传播和研究文化之舘,有物质食粮与精神食粮之分,有雅俗之别。文字简化向粗略模糊方向走,是一种退化;反之,文字进化的一般规律是朝着精细识辨微妙差异方向行进的。   喆,作为异体字兼并于哲。而民间对喆的理解,还有双吉的意思,被广泛用于取名。双吉与双喜一样,是特有的中国民俗文化现象,不宜违拗民俗轻易扼杀之。   飏,作为异体字兼并于扬,即飏等于扬。大风起兮云飞飏。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历史雄杰偏爱飏之神采,形象逼真地表达一种叱咤风云的豪情。一旦改为飞扬和轻扬,那种凭风骋怀的豪情和惬意不免折损大半。   槃,作为古字兼并于盘,即槃等于盘。槃瓠为畲族、瑶族等少数民族的创史先祖,且奉行祖先神崇拜教,随便给祖先神更改姓氏,是极其忌讳的,在实际生活中根本行不通。涅槃是从梵语翻译来的佛教用语,意为复活再生,古色古香,约定成俗,以涅盘代涅槃,有失佛光神采,并没有征得佛教学会和赵朴初先生的同意,僧俗均不能接受。   志,作为繁体字兼并于志。志趣、志向与心志、碑志,终归有所区别。“开业志禧”一直为业者习用。现代碑刻仍用“刻碑铭志”、“镌铭永志”,强行兼并在民间生活中并没有被采纳。   蓇,作为繁体字兼并于骨,即蓇等于骨。美丽的花蓇朵,混同于骨头、骨架之类,文学美感荡然无存。“春天到了,树木抽枝、爆芽、吐蓇朵……”春日美景,遭遇“吐骨……”,不免反胃。汉字简化过程,如果完全撇开美学原则,就难以为天下华人所接受。   塆,计算机常用的国家标准一级字库,又称小字符集,不予收录,多数计算机打不出来,客观上被湾兼并,属于不得已投奔落草。全国涉及塆的地名数以十万计,不得不用湾替代。其实,山塆与水湾显然不是一码事,两者风光迥异,混为一谈,难以描述自然景观的特质差异,等于画家缺乏色彩,绣娘匮乏色线,作者写景不得不放弃科学的精确,糊里糊涂蒙过去,等于对读者不负责任。类似的含糊,不止于山塆水湾。   漈,瀑布,常用字库不收,民间不得不乱代以际、济、矶等。试想,瓯江名胜百丈漈(泰顺)、雪花漈(景宁),美名本身魅力四射,被CCTV字幕更改为百丈际、雪花济,岂不大煞风景?类似情形还有:垟,意为田地,多为地名,小字符集不收,村民无奈用阳代之。不恰当的同音归并会导致珍稀字种的消亡。文字相当于生态物种,引导多样性则繁荣,引导单调性则退化,而其中的珍稀濒危字种应列入保护之列。   羱,小字符集不收。羱羊,又称岩羊、悬羊,弯角奇长,藏北特产物种,被认为是山羊的始祖。该字构造美妙,令人遐思。羱羊被源羊替代,虽然意思不差,但抹去了独特的美学文采。类似情形还有鸮,草鸮、雕鸮,猫头鹰属。为某些特殊物种设立特指汉字,从生态至上的观点看,并不算奢侈,这与门捷列夫周期表元素命名的情形相似。   行文至此,想用一个成语描述心情:不寒而栗。但这个成语在计算机词库中已经不复存在,栗字早已打入禁宫。按照汉字构造规则,心理活动从 “ 忄”旁。而此刻,不寒而栗与火中取栗,已经拼用了同一颗板栗,汉字构造的一般规律被轻率推倒。   草率兼并导致汉字文化魅力削弱的结果,可见一斑。以笔者寡陋,不能尽述概全,估计应拯救的活力汉字不在少数。建议学界和民间共同反思,重新审视计算机时代文字改革的方向,对基本字库重新洗牌,联袂开出一张满意的清单。笔画多寡不再成为障碍,引导汉字向字义微妙辨析和情感多彩的高级方向进化,向理艺合璧和谐和美方向进步。并建议,以宣传、改造和普及计算机新字库为工作重点,取消不合时宜的小字符集概念,制定新的国家标准大字符集,作为教育和出版部门法定的字符集。剔除死寂汉字以瘦身,请缨活力汉字以纳新。汉字文化,作为工具的神奇,作为艺术的瑰丽,需要高度和谐的统一,需要与时俱进的整容,无愧于中华盛世的呼唤。   (通讯地址:323600浙江省云和县图书馆)

文化需要传承,发扬汉字就是在传承中华文化。我爱汉字,爱它的一切。她带给了我光明与美妙,她让我们懂得了交流,让我们学会了文明。汉字之美,在于形,音、意。形美如画,音美如歌,意美如诗。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由瘦弱纤细的甲骨文到浑圆质朴的铭文,再到遒劲凝重的大篆,然后到曲折婉转的小篆,最后到横平竖直的楷书。每一笔都如诗如画,篆写着百年的变故。汉字的美每一画都如风如雨,续写着千年的辉煌。汉字的形,有如苍山的雄伟,有如流水的婉转,有如小草的精致,每一笔精心布局,笔锋尖锐,如中国人一样,方方正正,挺立不屈。汉字的音,韵律和谐,美妙动听,有如军歌的坚定,有如宋曲的宛转,有如山歌的淳朴。每一音细细定制,抑扬顿挫,有如中国巨人发出的声音一样,雄浑有力,又如琴瑟和鸣一样宛转悠扬。汉字的意,有如诗歌的悠长,又如话语的干脆。每一意细细琢磨,意义精确,内涵丰富。有的表达游子对家乡炽热的想念之情;有的表达儿女对父母舐犊之情的感慨;有的表达人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 索引序列
  • 汉字议论文1000字
  • 汉字议论文1000字的意思
  • 汉字议论文1000字怎么写
  • 汉字论文1000字
  • 汉字文化论文1000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