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南京社会科学杂志社

南京社会科学杂志社

发布时间:

南京社会科学杂志社

当然是核心期刊了,还是CSSCI期刊。

特稿、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行政学、新闻传播学、哲学、法学、教育学、文学。

不是

南京社会科学杂志

多了 南京师范大学《文教资料》杂志社/编辑部南京晓庄学院学报杂志社南京苏商杂志社 南京社会科学杂志社 南京医学杂志社 南京社会科学杂志社南京《好家长》杂志社隶属南京出版社主管,为家教类月刊,在南京初高中学生中颇有影响,并且形成一定的市场。 现在正在筹建南京好家长幼教特刊《幼教新天地》主要面对3-8岁幼儿家长和幼儿教师。 联系方式:025-84730670 025 -84730692 冯先生性别:男

你好!这是本很牛的核心刊物是中文核心、cssci双核心无论你们单位要求高(必须是cssci)或者是要求低(中文核心),此刊都是认可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不是

南京社会科学杂志官网

1 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接到本刊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来稿请自留底稿。不采用的稿件一般不寄还。2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违背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3个月不寄回者,视作自动撤稿。本刊处理稿件的一切事宜,只与通信作者或第一作者联系。3 该刊对重大研究成果,将使用“快速通道”在最短时间内发表。凡要求以“快速通道”发表的论文,作者应提供关于论文创新性的书面说明和查新报告和两位专家的推荐信,以说明该项成果的学术价值。经审核同意后一般在收到稿件后3个月内出版。要求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已含其他形式出版稿酬),赠当期杂志1册。

多了 南京师范大学《文教资料》杂志社/编辑部南京晓庄学院学报杂志社南京苏商杂志社 南京社会科学杂志社 南京医学杂志社 南京社会科学杂志社南京《好家长》杂志社隶属南京出版社主管,为家教类月刊,在南京初高中学生中颇有影响,并且形成一定的市场。 现在正在筹建南京好家长幼教特刊《幼教新天地》主要面对3-8岁幼儿家长和幼儿教师。 联系方式:025-84730670 025 -84730692 冯先生性别:男

南京社会科学杂志投稿

南京的杂志社太多了。有南京社会科学,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文教资料,南京大学学报,东南大学学报,南京农业大学学报,南京林业大学学报,等等等等,都可以投稿的,但是这些学报没有关系投稿子等于白投。

发表咨询:0825-6697555 0825-6698000 400-675-1600投稿邮箱:

南京社会科学杂志主编

朱虹, 2012, 必须重塑社会信任, 《新华文摘》 19期 (摘录4000字)   朱虹, 2012, 信任危机与中国体验,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CSSCI 第五期 朱虹, 2012, 通过信任建设社会, 《社会科学报》 7月26日理论版 9000字(整版)   朱虹,郁检检, 2011, 社会偏见下的中国直销困境, 管理研究 第一期 (武汉大学内刊)   朱虹,张科,黄韫慧, 2011, 性别、积极情景线索与刻板印象——基于内隐联想实验的直销信任感检验, 《南开管理评论》CSSCI 第6期   朱虹, 2011, 消费空间的转向————基于社会理论的营销战略分析框架, 《江苏社会科学》CSSCI 第4期   朱虹,马丽, 2011, 人际信任的发生机制研究--相识关系的引入, 《江海学刊》CSSCI 第4期   朱虹, 2011, 消费信任发生机制探索, 《南京社会科学》CSSCI 第9期   朱虹, 2011, 生活方式的变迁与手机社会功能的演变——基于中低收入群体的调查分析, 《南京大学学报》CSSCI 第3期   朱虹, 2011, 转型时期社会信任的状况与特征--一项实证研究, 《贵州社会科学》CSSCI 第10期   朱虹, 2011, 亲而信到利相关--人际信任的转向, 《学海》CSSCI 第4期   朱虹, 2011, 手机成为中低收入群体重要的谋生手段,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1年8月18日,第19版   朱虹, 2011, 影响中国直销行业发展的三大问题, 《市场研究》 2011年第3期   朱虹, 2010, 社会信任与和谐社会建设,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CSSCI 2010年第五期   朱虹, 2009年, “信任:心理、社会与文化的三重视角”, 《社会科学》CSSCI 2009年第11期   朱虹, 2009年, “土气”与“洋气”:打工妹的城市适应,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09年2009年12月17日,第8版;   朱虹, 2009年, “博士论文是青年学者的成人礼”,北京2009年7月23日,第9版;,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09年7月23日,第9版   朱虹, 2008年, “身体策略与打工妹的城市适应”, 《社会》CSSCI 2008年第6期 该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摘录4000字   朱虹, 2008年, “‘奥运热’与中国青年的民族认同”, 《当代青年研究》CSSCI 2008年第1期   朱虹, 2008年, “‘奥运’、电视与国民社会化”, 《电视研究》CSSCI 2008年第9期   朱虹, 2008年, “打工妹的话语策略与城市适应”, 《南京大学学报》CSSCI 2008年第4期 被《中国社会学》第八辑中英文全文收录,并获得2008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朱虹, 2008年, “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 《社会心理学》(周晓虹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2月版   朱虹, 2008, “切实提高农民工的城市文化适应能力”, 《社科基金成果专刊》 2008第12期   朱虹, 2006年, “民生新闻兴起的社会效应分析——以南京媒体为例”, 《学海》CSSCI 2006年第6期   朱虹, 2006年, “国家、民族与市场的共谋——韩国“干细胞”神话的演绎与破灭”,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CSSCI 2006年第9期   朱虹, 2006年, “南京公园里的纪念圣地与私人娱乐—明古宫遗址上的探戈”, 《中国的消费革命》 2006年版 翻译   朱虹, 2006年, “练双慧眼看社会”, 《高校招生》 2006年第7/8合刊,P51-52;   朱虹, 2004年, “大学校园:二元结构的延伸与城乡文化的冲突——马加爵事件的社会学反思”, 《探索与争鸣》CSSCI 2004年第4期   朱虹, 2004年, “打工妹的城市社会化”, 《南京大学学报》CSSCI 2004年第6期 全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朱虹, 2003, “SARS危机:卫生防御体系的断裂与重构”, 《 南京大学学报》CSSCI 2003年第5期   朱虹, 2003, “日常生活与互动”, 《现代社会学理论新编》(童星主编)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朱虹, 2001年, “乡村宗族文化兴起的社会学分析”, 《学海》CSSCI 2001年第5期 该文主要观点被《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摘录   李幸、朱虹, 2001年, “她世纪”, 《新周刊》 2001年3月,第101期。   朱虹, 2001, “ 结构性动因和地方政府法团化”, 《二十一世纪》(香港) 2001年八月号 全文被《世纪中国》杂志转载

《中国语言文字学史料学》(高小方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3月第1版,2005年8月第2版。教育部推荐“研究生教学用书”。2.《〈尔雅〉评介》(高小方),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中国典籍精华丛书》本。3.《汉语史语料学》(第一作者高小方),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博士生“汉语史语料学”课程教学用书。4.《工具书使用与文献检索》(第一作者高小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5.《古代汉语》(高小方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2009年1月第2版。6.《大学语文》(高小方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用书。7.《古代汉语研究导引》(高小方等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8.《古文类选读本》(高小方参编,承担7万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大学语文(大专版)》(高小方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8月第1版。《新闻语言学》(高小方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 《汉语教学与研究》(高小方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1月第1版《江山语言学丛书》本。《大学语文》(高小方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新编版。《读书法与研究法》(高小方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高小方教授1996年以来发表的文章主要有:《〈汉语大字典〉音义指瑕》,《古汉语研究》1996年第3期。2.《关于〈广雅疏证补正〉的作者》,《古汉语研究》1997年第2期。3.《诗律与语言研究》,《南京大学中文学报》1998年第1期。4.《“古代汉语”课教学改革的回顾》,《南京大学中文学报》1998年第1期。5.《也谈比较研究》,《南京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6.《洪诚先生对于汉语史语料学的贡献》,《南京社会科学》1999年第12期。7.《论古代汉语中“非支配关系的动宾结构”──兼评“动词的为动用法”说》,《古汉语研究》2000年第2期。8.《古代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刍议》,《语文研究》2000年第4期。9.《汉语史语料学的对象、功用、研究原则与方法》,《南大语言学》第一编,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10.《论字与字、字与词的关系》,《三江学院学报》2005年创刊号。11.《〈中国语言学史论集〉序》,周远富《中国语言学史论集》,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12.《〈荀子〉中的“故曰”》,《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13.《南京大学〈大学语文〉》,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编《中国高校国家精品课程·文学类》(2003-2007),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版。14.《南京大学〈古代汉语〉》,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编《中国高校国家精品课程》(2008)(中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版。15.《语言要点分析法与“大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国大学教学》2010年第1期。16.《“四环教学法”培养文科创新型人才》,《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第3期。17.《大学教什么》,《学周刊》2011年第3期。18.《远航》,《艺术教育》2011年第2期。19.《〈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献疑》,《语言科学》2011年第3期。20.《说部八珍新品·序》,王同书《说部八珍新品》,作家出版社2011年第1版。贡献》(《南京社会科学》1999年第12期)7.《论古代汉语中“非支配关系的动宾结构”──兼评“动词的为动用法”说》(《古汉语研究》2000年第2期)8.《古代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刍议》(《语文研究》2000年第4期)9.《汉语史语料学的对象、功用、研究原则与方法》(《南大语言学》第一编,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等。10.《论字与字、字与词的关系》(《三江学院学报》2005年创刊号)

  • 索引序列
  • 南京社会科学杂志社
  • 南京社会科学杂志
  • 南京社会科学杂志官网
  • 南京社会科学杂志投稿
  • 南京社会科学杂志主编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