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关于消费论文参考文献

关于消费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关于消费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王启云保护消费者权益,关键在于强化政府部门监管 《消费经济》 PKU CSSCI -2008年4期 [2]杨慧论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07年4期[3]杨慧公用企业垄断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及法律对策《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4期 [4]王德山,吕雁华论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完善《中国市场》2009年13期[5]张天胤浅析互联网消费者权益的侵害 《商场现代化》2009年18期 [6]杨辉发达国家消费者权益法律保护审视及启示《标准科学》2009年3期 [7]任书体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消费和谐《中国商贸》2010年19期周宇杰, [8]刘瑛互联网消费者权益及其保护现状问题分析《前沿》2010年12期 [9]马远俊消费者权益救济方式的创新——小额消费诉讼机制的构建《理论月刊》2009年12期[10]王剑锋,韩赢浅析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的威胁与保护《中国商贸》2010年12期

提供论文免费下载的地方很多,但是专门提供免费心理学论文下载的不多,而且不那么全。 最近发现个网站,提供管理心理学论文、社会心理学论文、教育心理学论文、消费心理学论文、犯罪心理学论文、旅游心理学论文等多种论文下载,你可以去看看。 参考资料: 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城镇居民消费市场特别是家庭消费市场结构发生显著的变化,其中一个较为明显的特征是家庭消费出现“少儿中心化”趋势,即少年儿童(通常指从幼儿园至阶段即3-15岁年龄段)对家庭消费呈现愈来愈强的影响力。正确把握好少儿的消费心理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开展营销活动。 关键字:少儿 消费心理 食品营销 引言:近年来,我国食品工业和市场发展迅速,目前食品工业总产值在全国工业中的比重已上升为第一位。随着国民家庭收入的增加和消费需求的提高,儿童及家长对儿童饮食的关注重点发生着显著的变化。由于现在是独子家庭,孩子便成了家中最重要的角色,不论是在生活日用品还是在其他消费品上,孩子成了影响父母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这种“少儿中心化”趋势对市场消费的影响力并不仅仅局限生产儿童用品的企业,而是延伸到许多日常生活用品乃至所有与生活消费相关的产业,甚至许多家庭在购买日常家庭用品时,父母也要仔细看看商品上的使用说明,如果其消费时需要限制儿童使用或对儿童健康不宜,多数家庭会放弃购买打算,某些产品格外畅销恐怕也与这种“儿童消费中心化”的趋势不无关系。少儿需求是给商家带来的市场效应可见一斑。要抓住父母的钱袋,先要抓住小孩的心。 一、少儿的消费心理特征 1.消费的依赖心理 由于少年儿童的购买能力还没有完全独立,在购买商品时,往往缺少自己的主见,因此,他们表现出很大的依赖性,而且年龄越小,依赖性越大。他们只知道要这样购买商品,而不考虑为什么要如此购买。这时的老师、父母对他们的购买决策有重要的影响。在学习用品上通常老师的建议更具影响力,而在生活上,父母的建议显得更为重要。 2.消费的模糊心理 少年儿童年幼,没有太多的生活知识和经验,不熟悉购物活动,缺乏选购能力,价值有效、胆怯,而内心却有着较强的购物欲望,尤其受到电视媒体的影响,或看到同伴拥有了某种物品,所表现出的欲望就更为强烈。因此,在购物时少年儿童在琳琅满目的货价前表现出犹豫不决、捉摸不定、左顾右盼等不稳定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并在很大程度上受外界影响的调节和支配。 3. 消费的天真好奇心理 少年儿童具有天真的心理特点,他们纯情、幼稚、有童话般的幻想色彩,因此,他们在购物时也就表现出天真好奇的消费心理。他们的需求标准往往是成人所难以理解的。如一些制作精美的高级糖果引发不了孩子们的食欲和兴趣,而那些制作简单的糖果却因为包装内附有各种不同的小玩具倍受他们青睐。 4. 消费的直观心理 少年儿童对外界事物的认识主要是直观表象的形式,缺乏逻辑思维。他们只从商品的直观印象上而不注意商品的品牌和生产厂家、比较商品的质量和性能等。 5. 消费的可塑心理 由于少年儿童处于认识事物的学习阶段,易于接受新生事物,同时他们的思维批判性尚没发展成熟对老师、书本知识和传播媒体上的观点往往深信不移。在消费心理上,通常表现为容易被那些动人的推销宣传所说服和左右。 二、少儿市场需求分析 夸克(中国)顾问市场研究公司对我们城市青少年消费的抽样调查,城市少年儿童人均每月生活消费高达897元,占家庭消费总支出超过30%;父母不仅在生活上对子女有求必应、关怀备至,在教育及培养少儿兴趣爱好方面的投入也是倾尽全力。二是少年儿童对成人(家庭)消费的带动作用。除少儿自身衣食住行需求外,一些家庭耐用品投向也间接由少儿需要产生,如多数家庭购买电脑往往包含着用于子女学习教育的因素。现代城市中独生子女家庭比例已非常高,许多家庭结构呈“倒金字塔”结构,少儿成了家庭的“小太阳”,出现全家围着小孩转的现象,少儿在家庭消费中的角色由过去的“影响者”更多变成了“发起者”、“参与者”,其兴趣偏好、消费心理也对家庭用品的购买选择产生重要影响;这一现象姑且不论是否合理,但其对“朝阳产业”的促动和为企业带来的商机是显而易见的。 三、少儿食品市场的特点分析 少儿食品消费不同于其他消费品消费,它有其自身的特点: 1.购买决策者单一,消费心理、行为及购买习惯区别大。 (1)孩子重包装,家长重营养 少年儿童食品市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市场,产品的目标消费群是少年儿童,但是家庭的父母亲是消费过程中的参与者,有时是决策者。在调查中,3~6岁的孩子零食购买决策80 %由家长决定,但6~14岁小孩70%自己决定购买,因此产品的目标消费群就有两个:孩子和家长。这两者的消费心理差异性较大,图一、图二所示,孩子们认为“产品包装”是最重要的因素,其次是“其他小朋友在吃”,由此可见儿童消费是一种典型的感性消费;而家长属于理性消费,他们则认为“产品是否有营养”是购买时考虑的最重要因素。 (2)生活区或学校附近的杂货点是最常的购买地点 从图三看出:消费者最常购买儿童食品的地点以“生活区/学校附近的杂货点”为主,累计占80%以上;超市、自选商场居第三位置,为17%。在日常生活中,儿童消费者通过各种渠道得到产品信息,希望迅速得到实现,学校周围的杂货店便成为其最迅速的实现地点;对于没有购买决策权(能力)的儿童,回家以后,在家长的带领下,即在生活区周围的杂货店得到满足;至于超市和自选商场,从数据分析来看,主要是在家长和孩子一起购物时的附带消费。 2.少儿食品种类、规格单一,口味少,包装陈旧,因而留下很多的市场空白点 此次研究中发现,目前在儿童食品市场有营养性食品、功能性食品等等,但产品种类和规格比较单一,产品口味选择较少,包装陈旧。以汽水市场为例,现在市场中产品大多数以水果类为主,口味以甜味为主;但在夸克公司进行的糖果、果冻类产品口味测试中,60%消费者不喜欢太甜,而是喜欢略带酸味,同时有些消费者希望产品中含钙、维生素、锌等营养成分。因而,市场的空白点还很多。 四、食品促销策略 (一)最大限度吸引孩子好奇心,最大程度让家长对营养和卫生放心 由图一、图二中分析得出儿童消费心理是一种“感性消费”,孩子们认为产品包装最重要;而家长属于理性消费,他们认为“产品是否有营养”是购买时考虑的最重要因素。结合两种不同的消费者心理和行为,我们可以对产品开发做如下整合: 1.对少儿来说产品包装非常重要,因此可以在产品的外观、包装设计和颜色图案等方面深下功夫,突出“新奇”,以吸引孩子注意力,例如将产品形状设计成各种动物或小孩的智力玩具,包装上采用卡通人物等等,争取最大限度吸引孩子的好奇心。 2.对家长来说,产品是否具有营养最重要,所以在产品中要加入一些维生素、钙、锌等元素,同时加重产品营养的宣传,详细说明产品中含有的营养成分;同时,在产品包装上要显示出非常干净卫生。 3.在产品口味上,不要纯甜,添加一点酸味,或者是添加一些水果原体 (二)广告促销既迎合家长的理性消费,又不忽视少儿感性心理 1.中国企业的广告存在“非左即右”的问题,儿童食品企业也是如此,要不就是简单的功能阐述,要不就是纯粹的精神诉求。广告主要是针对家长的,在针对家长的广告和促销方面,要依据家长“理性消费,非常关注产品营养性”的消费心理特点,在产品诉求方面,强调“有营养”,这一点在婴幼儿奶粉广告中应用较多。但有些广告不知所云,产品诉求模糊,一味强调孩子高兴,母亲自豪,因而无法打动消费者。因此,广告要善于抓住家长的消费心理,诉求点清晰明确,突出营养、卫生、高品质的产品形象。 2.少儿的消费特点是“感性、从众”。对于新奇的,旁人没有发现的东西,只要好玩,就马上会传遍整个城市;别的小朋友有什么好吃的,自己也要有;别的小朋友在谈论什么话题,自己也决不能落伍。浙江“农夫山泉”曾经推出的小瓶装“对对碰”,在包装上标上十二生肖及其对应性格等内容,在其经典的广告配合下,在广大的中小学校内收集、谈论农夫山泉“对对碰”已经成为当时的时尚。 所以,在儿童食品广告和促销方面,厂家应牢牢地抓住儿童心理特点来进行策划,充分利用孩子的从众心理和追求新奇的特点,通过某些手段,使自己的产品成为儿童业余生活的时尚话题、道具。 (三)绿色消费,培养孩子环保意识 由于少儿相比成人消费心理具有很高的可塑性和更大的弹性,他们较易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企业应当承担起回报社会的责任,塑造和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树立孩子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这对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具有重要作用。易于赢得社会对企业的认可。

现代女性所具有的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她们在家庭中和社会上所扮演的角色决定女性消费者是市场中最为活跃的主角。因此企业经营者了解女性消费心理并依照其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定能像拓荒者一样开发出令人惊喜的“处女地”: 让幻想型女性“美梦成真”; 让虚荣型女性拥有“唯一”; 让情调型女性“情有独钟” ;让创造欲强的女性有“用武之地”; 让爱美的女性风姿尽显;让为人之母的女性“爱有所托”。 女性消费者是市场中最为活跃的主角,她们至少左右日常生活中3/4的购买力,这主要是由女性所具有的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她们在家庭中和社会上所扮演的角色所决定的。一方面,她们内心世界的不断变幻会在消费行为上表现出许多不确定性。比如在穿着上,一个女性可能会在今天装扮得娇媚时髦,明天却又穿得平淡无奇;另一方面,由于女性在家庭中承担了母亲、女儿、妻子、主妇等多种角色,她们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绝大多数儿童用品、老人用品、男性用品、家庭用品的购买者。面对庞大的女性消费世界,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同等的市场机会。如果企业能够多争取到一位忠实的女顾客,就可以通过这条渠道而联系和争取到她周围的许多消费者,从而扩大销售。因此企业经营者了解女性消费心理并依照其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定能像拓荒者一样开发出令人惊喜的“处女地”。 让幻想型女性“美梦成真” 多数女性都具有热情细腻、联想丰富的心理特征,部分女性基于一种窘迫的现实,喜欢以自己的实际生活为基础进行联想,并常把幻想当作现实的组成部分。如果企业经营者能在市场营销中巧妙地运用女性所特有的这种不完全幻想,处处留给她们发挥想像力的余地,同时满足她们幻想和实用价值两方面的要求,使其美梦成真,就极容易诱导女性产生购买行为。有的化妆品的经营者就是巧妙地利用这一点,将大自然中的各种香味融进化妆品中,让女人们由化妆品的香味产生联想,去感受大自然的乐趣。目前,化妆品香型又由花香型发展到幻想香型,国外许多高级香水是根据著名乐曲或诗画的主题和意境配制的。例如“巴黎之夜”香水,使人仿佛进入名曲“巴黎之夜”的情境之中,幻觉出优美繁华的都市夜色;又如“雾的早晨”、“永恒的光辉”、“爱的良宵”、“美的梦乡”等等,无不让喜欢化妆品的女人们从联想、幻想中得到美的享受,其结果当然会令女人们倾囊购买了。如果我们由此得到启发,把中国古曲“春江花月夜”、“翠湖春晓”、“二泉映月”等诗情画意融入化妆品的香型中,该是何等绝妙的境界! 让虚荣型女性拥有“唯一” 部分女性心中常有一种“只有我一个”的“唯一”意识,经常希望自己是“与众不同的一个”,她们为了成为“唯一”的,常常会产生冲动性的购买行为。如果商品经营者能迎合这部分虚荣女性“拥有唯一”的心理,提供她们向往的“唯有我用”的诱惑,不仅能得到好的收益,而且还能通过她们向自己同伴吹嘘而连带收到免费广告的效果。有一家女子用品超级市场,专营女士服装和各种妇女保健用品。他们为迎合虚荣女性“拥有唯一”的消费心理,十天半月就推出一种新潮女装,而且同一款式、花色的服装进货量绝对不超过???凹?。许多妇女为了能够“尝新”,表现其与众不同,绝不会放过机会,购买时异常踊跃,该店的生意当然红火。 让情调型女性“情有独钟” 部分女性消费者的兴趣比男性更容易表现在与商品和服务有关的环境格局及情调上。因为女性在心理个性上比男性有更强的情感特征,往往会通过感觉器官的直接感受形成对商品和服务的偏好,尤其是年轻女顾客表现突出。商品的名称、外观、色彩、款式以及购物、进餐、娱乐环境中不同的建筑风格、装饰布局和色调、声音、温度、气味等均可造成某种独特的情调渲染,在这种特有的情调中,她们极容易产生冲动性和诱发性购买行为,常常会因为这一“情调”的感染而不惜高价享受。例如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的“情人节”,近年来在中国的各大城市的鲜花市场和礼品店里,每逢情人节也都掀起了购物热潮,玫瑰花、巧克力尽管身价倍增,但是作为爱情的信物,人们看中的是它所代表的浪漫与纯洁。敏感的经营者抓住这一情感消费的契机,竞相推出“粉色的情人节”、“浪漫的情人节之夜”等消费项目。正如一妙龄女郎所言:“我就是喜欢这情调!”确实,柔柔的烛光、朦胧的色调、优雅的舞步、浓浓的爱意,使人们沉醉其中,消费支出的高低已经不是她们考虑的重点了。跨国经营的美国吉列公司推出了通体透明的男性剃须用具后,曾出现了令人费解的场面―――购买者多是女性!原来,女人们认为透明象征着爱与深情,作为妻子或情人的女性顾客,当然要为了爱情而慷慨一回了。因此,企业经营者在市场营销策划中通过诸如色彩、声音、温度、气味等的有效搭配,造成某种独特的情调渲染,定将收益不菲。难怪欧美的一些著名商店,门面装潢之堂皇,铺面设计之巧妙,柜台设计之富丽,灯光配置之协调,都令人叹为观止。它们浑然一体,似艺术之宫,使置身其间的顾客都飘飘然以艺术家的风度进行鉴赏,因而乐此不疲,购物冲动当然会油然而生。 让创造欲强的女性有“用武之地” 由于女性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大部分女性都认为凭着自己的慧眼和巧手,通过购物而使她们的家居保持舒适、温馨、井井有条,这就是最大的创造和骄傲。对创造性的向往是大多数女性购物的主要动机之一。她们常常不愿买现成的毛衣而是去买各种毛线,然后用自己的巧手编织成别具一格的“母子装”、“情人装”等;她们也热衷于光顾街头小摊,寻宝似地购买一些价廉物美的物品,通过拼凑、裁剪,把一个家装饰得温馨、舒适、富有情趣。企业经营者若能准确把握女性这种独特的心理特征,在产品经营的品种、方式上留给她们一片创造的空间和施展才华的余地,诱导女性创造欲的产生,必将如愿以偿。美国纽约闹市中有一家专卖妇女用品的商店,门口总是堆放着零乱的布料、衣服、装饰品等,吸引了许多女顾客寻宝似地挑出各自需要的商品。有人不解其意,问老板为何不把货物摆放整齐,老板一语道破天机:“要是那样的话,这些女士就没有如此的兴趣和精力了。”这位老板正是摸透了女性消费者创造欲强的心理特点,她们总希望通过自己的慧眼去寻找能装扮自己生活的商品,用巧手创造更加舒适美好的生活。 让爱美的女性风姿尽显 爱美心理在女性当中尤为普遍。虽然她们会由于年龄的差异导致各自审美的角度不同,但一般都对自己的身材和穿着打扮比较讲究,总是希望能使自己更苗条,打扮得更漂亮或更得体些,所以她们对可以使自己容貌娇好、身材苗条的美容、健身、减肥等用品和服务倍加青睐,对服装、首饰、随身携带品等可以增美商品都会争相购买。洞悉女性这一爱美的心理特征,企业营销者们曾经策划过美容美发热、健身热、减肥热以及各种时装的流行趋势,当然也带来了不菲的收益。美国谢菲德裤袜公司经过市场调查发现,有40%的美国妇女都存在因为身材肥胖而不穿裤袜的自卑心理,他们经过长时间的研究,终于设计推出一种名为“胖妈妈”型的裤袜,并推出相应的广告心理战:由3位胖墩墩的女孩站成一排,笑颜灿烂,抬头挺胸,穿上裤袜从侧面看上去,非但无肥胖之感,倒让人觉得她们实在是快乐而健美,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广告词是:“胖妈妈,你真漂亮!”这一广告播出后,一个月内收到7000多封女性消费者的赞誉信,“胖妈妈”型裤袜的独特设计款式迎合了女性们的爱美心理,市场销售量直线上升,奠定了该公司在美国妇女裤袜市场的重要地位。 让为人之母的女性“爱有所托” 母爱是女性消费者独特的天性,母爱在任何时间和空间里,都是不受限制的。在母亲们的眼里,她的宝贝是不寻常的,不仅是她的“心肝”,而且是未来的伟人。不仅孩子们的任何正当要求母亲们都会拼尽全力去满足,而且她们的爱往往会以各式消费(如购物、智力投资等)为依托来表达。把握女性这一消费心理往往成为许多企业营销者成功的契机。麦当劳之所以称霸世界,欧美市场上的儿童用品之所以喜欢印上“我的小天使”、“我的好妈妈”等字样,恐怕秘诀就在这里。我国少年儿童消费水平用一句话来形容是“吃得精、穿得新、玩得广”,妈妈们更是“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给孩子们的东西应有尽有,智力投资更是妈妈们消费开支中的主要项目。北京东城区一所小学对全校700余名学生作过调查,学过乐器的占36 3%,其中一年级学生占到2%。学绘画、学书法、学电脑、学外语的业余培训费用每学期少则交付几十元,多则几百元,更不用说单独请家教的费用了,这种情形在全国各大城市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但有时家长施加的意愿往往使孩子们产生逆反和厌学心理。如果企业营销策划者们能借鉴国外促销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儿童特点,寓教于乐,在少儿用品市场上多想想主意,协助和引导母亲们,使之能“爱有所托”,岂不一举两得!

关于消费的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王启云保护消费者权益,关键在于强化政府部门监管 《消费经济》 PKU CSSCI -2008年4期 [2]杨慧论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07年4期[3]杨慧公用企业垄断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及法律对策《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4期 [4]王德山,吕雁华论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完善《中国市场》2009年13期[5]张天胤浅析互联网消费者权益的侵害 《商场现代化》2009年18期 [6]杨辉发达国家消费者权益法律保护审视及启示《标准科学》2009年3期 [7]任书体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消费和谐《中国商贸》2010年19期周宇杰, [8]刘瑛互联网消费者权益及其保护现状问题分析《前沿》2010年12期 [9]马远俊消费者权益救济方式的创新——小额消费诉讼机制的构建《理论月刊》2009年12期[10]王剑锋,韩赢浅析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的威胁与保护《中国商贸》2010年12期

消费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王启云保护消费者权益,关键在于强化政府部门监管 《消费经济》 PKU CSSCI -2008年4期 [2]杨慧论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07年4期[3]杨慧公用企业垄断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及法律对策《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4期 [4]王德山,吕雁华论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完善《中国市场》2009年13期[5]张天胤浅析互联网消费者权益的侵害 《商场现代化》2009年18期 [6]杨辉发达国家消费者权益法律保护审视及启示《标准科学》2009年3期 [7]任书体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消费和谐《中国商贸》2010年19期周宇杰, [8]刘瑛互联网消费者权益及其保护现状问题分析《前沿》2010年12期 [9]马远俊消费者权益救济方式的创新——小额消费诉讼机制的构建《理论月刊》2009年12期[10]王剑锋,韩赢浅析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的威胁与保护《中国商贸》2010年12期

现代女性所具有的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她们在家庭中和社会上所扮演的角色决定女性消费者是市场中最为活跃的主角。因此企业经营者了解女性消费心理并依照其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定能像拓荒者一样开发出令人惊喜的“处女地”: 让幻想型女性“美梦成真”; 让虚荣型女性拥有“唯一”; 让情调型女性“情有独钟” ;让创造欲强的女性有“用武之地”; 让爱美的女性风姿尽显;让为人之母的女性“爱有所托”。 女性消费者是市场中最为活跃的主角,她们至少左右日常生活中3/4的购买力,这主要是由女性所具有的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她们在家庭中和社会上所扮演的角色所决定的。一方面,她们内心世界的不断变幻会在消费行为上表现出许多不确定性。比如在穿着上,一个女性可能会在今天装扮得娇媚时髦,明天却又穿得平淡无奇;另一方面,由于女性在家庭中承担了母亲、女儿、妻子、主妇等多种角色,她们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绝大多数儿童用品、老人用品、男性用品、家庭用品的购买者。面对庞大的女性消费世界,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同等的市场机会。如果企业能够多争取到一位忠实的女顾客,就可以通过这条渠道而联系和争取到她周围的许多消费者,从而扩大销售。因此企业经营者了解女性消费心理并依照其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定能像拓荒者一样开发出令人惊喜的“处女地”。 让幻想型女性“美梦成真” 多数女性都具有热情细腻、联想丰富的心理特征,部分女性基于一种窘迫的现实,喜欢以自己的实际生活为基础进行联想,并常把幻想当作现实的组成部分。如果企业经营者能在市场营销中巧妙地运用女性所特有的这种不完全幻想,处处留给她们发挥想像力的余地,同时满足她们幻想和实用价值两方面的要求,使其美梦成真,就极容易诱导女性产生购买行为。有的化妆品的经营者就是巧妙地利用这一点,将大自然中的各种香味融进化妆品中,让女人们由化妆品的香味产生联想,去感受大自然的乐趣。目前,化妆品香型又由花香型发展到幻想香型,国外许多高级香水是根据著名乐曲或诗画的主题和意境配制的。例如“巴黎之夜”香水,使人仿佛进入名曲“巴黎之夜”的情境之中,幻觉出优美繁华的都市夜色;又如“雾的早晨”、“永恒的光辉”、“爱的良宵”、“美的梦乡”等等,无不让喜欢化妆品的女人们从联想、幻想中得到美的享受,其结果当然会令女人们倾囊购买了。如果我们由此得到启发,把中国古曲“春江花月夜”、“翠湖春晓”、“二泉映月”等诗情画意融入化妆品的香型中,该是何等绝妙的境界! 让虚荣型女性拥有“唯一” 部分女性心中常有一种“只有我一个”的“唯一”意识,经常希望自己是“与众不同的一个”,她们为了成为“唯一”的,常常会产生冲动性的购买行为。如果商品经营者能迎合这部分虚荣女性“拥有唯一”的心理,提供她们向往的“唯有我用”的诱惑,不仅能得到好的收益,而且还能通过她们向自己同伴吹嘘而连带收到免费广告的效果。有一家女子用品超级市场,专营女士服装和各种妇女保健用品。他们为迎合虚荣女性“拥有唯一”的消费心理,十天半月就推出一种新潮女装,而且同一款式、花色的服装进货量绝对不超过???凹?。许多妇女为了能够“尝新”,表现其与众不同,绝不会放过机会,购买时异常踊跃,该店的生意当然红火。 让情调型女性“情有独钟” 部分女性消费者的兴趣比男性更容易表现在与商品和服务有关的环境格局及情调上。因为女性在心理个性上比男性有更强的情感特征,往往会通过感觉器官的直接感受形成对商品和服务的偏好,尤其是年轻女顾客表现突出。商品的名称、外观、色彩、款式以及购物、进餐、娱乐环境中不同的建筑风格、装饰布局和色调、声音、温度、气味等均可造成某种独特的情调渲染,在这种特有的情调中,她们极容易产生冲动性和诱发性购买行为,常常会因为这一“情调”的感染而不惜高价享受。例如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的“情人节”,近年来在中国的各大城市的鲜花市场和礼品店里,每逢情人节也都掀起了购物热潮,玫瑰花、巧克力尽管身价倍增,但是作为爱情的信物,人们看中的是它所代表的浪漫与纯洁。敏感的经营者抓住这一情感消费的契机,竞相推出“粉色的情人节”、“浪漫的情人节之夜”等消费项目。正如一妙龄女郎所言:“我就是喜欢这情调!”确实,柔柔的烛光、朦胧的色调、优雅的舞步、浓浓的爱意,使人们沉醉其中,消费支出的高低已经不是她们考虑的重点了。跨国经营的美国吉列公司推出了通体透明的男性剃须用具后,曾出现了令人费解的场面―――购买者多是女性!原来,女人们认为透明象征着爱与深情,作为妻子或情人的女性顾客,当然要为了爱情而慷慨一回了。因此,企业经营者在市场营销策划中通过诸如色彩、声音、温度、气味等的有效搭配,造成某种独特的情调渲染,定将收益不菲。难怪欧美的一些著名商店,门面装潢之堂皇,铺面设计之巧妙,柜台设计之富丽,灯光配置之协调,都令人叹为观止。它们浑然一体,似艺术之宫,使置身其间的顾客都飘飘然以艺术家的风度进行鉴赏,因而乐此不疲,购物冲动当然会油然而生。 让创造欲强的女性有“用武之地” 由于女性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大部分女性都认为凭着自己的慧眼和巧手,通过购物而使她们的家居保持舒适、温馨、井井有条,这就是最大的创造和骄傲。对创造性的向往是大多数女性购物的主要动机之一。她们常常不愿买现成的毛衣而是去买各种毛线,然后用自己的巧手编织成别具一格的“母子装”、“情人装”等;她们也热衷于光顾街头小摊,寻宝似地购买一些价廉物美的物品,通过拼凑、裁剪,把一个家装饰得温馨、舒适、富有情趣。企业经营者若能准确把握女性这种独特的心理特征,在产品经营的品种、方式上留给她们一片创造的空间和施展才华的余地,诱导女性创造欲的产生,必将如愿以偿。美国纽约闹市中有一家专卖妇女用品的商店,门口总是堆放着零乱的布料、衣服、装饰品等,吸引了许多女顾客寻宝似地挑出各自需要的商品。有人不解其意,问老板为何不把货物摆放整齐,老板一语道破天机:“要是那样的话,这些女士就没有如此的兴趣和精力了。”这位老板正是摸透了女性消费者创造欲强的心理特点,她们总希望通过自己的慧眼去寻找能装扮自己生活的商品,用巧手创造更加舒适美好的生活。 让爱美的女性风姿尽显 爱美心理在女性当中尤为普遍。虽然她们会由于年龄的差异导致各自审美的角度不同,但一般都对自己的身材和穿着打扮比较讲究,总是希望能使自己更苗条,打扮得更漂亮或更得体些,所以她们对可以使自己容貌娇好、身材苗条的美容、健身、减肥等用品和服务倍加青睐,对服装、首饰、随身携带品等可以增美商品都会争相购买。洞悉女性这一爱美的心理特征,企业营销者们曾经策划过美容美发热、健身热、减肥热以及各种时装的流行趋势,当然也带来了不菲的收益。美国谢菲德裤袜公司经过市场调查发现,有40%的美国妇女都存在因为身材肥胖而不穿裤袜的自卑心理,他们经过长时间的研究,终于设计推出一种名为“胖妈妈”型的裤袜,并推出相应的广告心理战:由3位胖墩墩的女孩站成一排,笑颜灿烂,抬头挺胸,穿上裤袜从侧面看上去,非但无肥胖之感,倒让人觉得她们实在是快乐而健美,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广告词是:“胖妈妈,你真漂亮!”这一广告播出后,一个月内收到7000多封女性消费者的赞誉信,“胖妈妈”型裤袜的独特设计款式迎合了女性们的爱美心理,市场销售量直线上升,奠定了该公司在美国妇女裤袜市场的重要地位。 让为人之母的女性“爱有所托” 母爱是女性消费者独特的天性,母爱在任何时间和空间里,都是不受限制的。在母亲们的眼里,她的宝贝是不寻常的,不仅是她的“心肝”,而且是未来的伟人。不仅孩子们的任何正当要求母亲们都会拼尽全力去满足,而且她们的爱往往会以各式消费(如购物、智力投资等)为依托来表达。把握女性这一消费心理往往成为许多企业营销者成功的契机。麦当劳之所以称霸世界,欧美市场上的儿童用品之所以喜欢印上“我的小天使”、“我的好妈妈”等字样,恐怕秘诀就在这里。我国少年儿童消费水平用一句话来形容是“吃得精、穿得新、玩得广”,妈妈们更是“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给孩子们的东西应有尽有,智力投资更是妈妈们消费开支中的主要项目。北京东城区一所小学对全校700余名学生作过调查,学过乐器的占36 3%,其中一年级学生占到2%。学绘画、学书法、学电脑、学外语的业余培训费用每学期少则交付几十元,多则几百元,更不用说单独请家教的费用了,这种情形在全国各大城市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但有时家长施加的意愿往往使孩子们产生逆反和厌学心理。如果企业营销策划者们能借鉴国外促销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儿童特点,寓教于乐,在少儿用品市场上多想想主意,协助和引导母亲们,使之能“爱有所托”,岂不一举两得!

消费心理论文参考文献

提供论文免费下载的地方很多,但是专门提供免费心理学论文下载的不多,而且不那么全。 最近发现个网站,提供管理心理学论文、社会心理学论文、教育心理学论文、消费心理学论文、犯罪心理学论文、旅游心理学论文等多种论文下载,你可以去看看。 参考资料: 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城镇居民消费市场特别是家庭消费市场结构发生显著的变化,其中一个较为明显的特征是家庭消费出现“少儿中心化”趋势,即少年儿童(通常指从幼儿园至阶段即3-15岁年龄段)对家庭消费呈现愈来愈强的影响力。正确把握好少儿的消费心理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开展营销活动。 关键字:少儿 消费心理 食品营销 引言:近年来,我国食品工业和市场发展迅速,目前食品工业总产值在全国工业中的比重已上升为第一位。随着国民家庭收入的增加和消费需求的提高,儿童及家长对儿童饮食的关注重点发生着显著的变化。由于现在是独子家庭,孩子便成了家中最重要的角色,不论是在生活日用品还是在其他消费品上,孩子成了影响父母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这种“少儿中心化”趋势对市场消费的影响力并不仅仅局限生产儿童用品的企业,而是延伸到许多日常生活用品乃至所有与生活消费相关的产业,甚至许多家庭在购买日常家庭用品时,父母也要仔细看看商品上的使用说明,如果其消费时需要限制儿童使用或对儿童健康不宜,多数家庭会放弃购买打算,某些产品格外畅销恐怕也与这种“儿童消费中心化”的趋势不无关系。少儿需求是给商家带来的市场效应可见一斑。要抓住父母的钱袋,先要抓住小孩的心。 一、少儿的消费心理特征 1.消费的依赖心理 由于少年儿童的购买能力还没有完全独立,在购买商品时,往往缺少自己的主见,因此,他们表现出很大的依赖性,而且年龄越小,依赖性越大。他们只知道要这样购买商品,而不考虑为什么要如此购买。这时的老师、父母对他们的购买决策有重要的影响。在学习用品上通常老师的建议更具影响力,而在生活上,父母的建议显得更为重要。 2.消费的模糊心理 少年儿童年幼,没有太多的生活知识和经验,不熟悉购物活动,缺乏选购能力,价值有效、胆怯,而内心却有着较强的购物欲望,尤其受到电视媒体的影响,或看到同伴拥有了某种物品,所表现出的欲望就更为强烈。因此,在购物时少年儿童在琳琅满目的货价前表现出犹豫不决、捉摸不定、左顾右盼等不稳定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并在很大程度上受外界影响的调节和支配。 3. 消费的天真好奇心理 少年儿童具有天真的心理特点,他们纯情、幼稚、有童话般的幻想色彩,因此,他们在购物时也就表现出天真好奇的消费心理。他们的需求标准往往是成人所难以理解的。如一些制作精美的高级糖果引发不了孩子们的食欲和兴趣,而那些制作简单的糖果却因为包装内附有各种不同的小玩具倍受他们青睐。 4. 消费的直观心理 少年儿童对外界事物的认识主要是直观表象的形式,缺乏逻辑思维。他们只从商品的直观印象上而不注意商品的品牌和生产厂家、比较商品的质量和性能等。 5. 消费的可塑心理 由于少年儿童处于认识事物的学习阶段,易于接受新生事物,同时他们的思维批判性尚没发展成熟对老师、书本知识和传播媒体上的观点往往深信不移。在消费心理上,通常表现为容易被那些动人的推销宣传所说服和左右。 二、少儿市场需求分析 夸克(中国)顾问市场研究公司对我们城市青少年消费的抽样调查,城市少年儿童人均每月生活消费高达897元,占家庭消费总支出超过30%;父母不仅在生活上对子女有求必应、关怀备至,在教育及培养少儿兴趣爱好方面的投入也是倾尽全力。二是少年儿童对成人(家庭)消费的带动作用。除少儿自身衣食住行需求外,一些家庭耐用品投向也间接由少儿需要产生,如多数家庭购买电脑往往包含着用于子女学习教育的因素。现代城市中独生子女家庭比例已非常高,许多家庭结构呈“倒金字塔”结构,少儿成了家庭的“小太阳”,出现全家围着小孩转的现象,少儿在家庭消费中的角色由过去的“影响者”更多变成了“发起者”、“参与者”,其兴趣偏好、消费心理也对家庭用品的购买选择产生重要影响;这一现象姑且不论是否合理,但其对“朝阳产业”的促动和为企业带来的商机是显而易见的。 三、少儿食品市场的特点分析 少儿食品消费不同于其他消费品消费,它有其自身的特点: 1.购买决策者单一,消费心理、行为及购买习惯区别大。 (1)孩子重包装,家长重营养 少年儿童食品市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市场,产品的目标消费群是少年儿童,但是家庭的父母亲是消费过程中的参与者,有时是决策者。在调查中,3~6岁的孩子零食购买决策80 %由家长决定,但6~14岁小孩70%自己决定购买,因此产品的目标消费群就有两个:孩子和家长。这两者的消费心理差异性较大,图一、图二所示,孩子们认为“产品包装”是最重要的因素,其次是“其他小朋友在吃”,由此可见儿童消费是一种典型的感性消费;而家长属于理性消费,他们则认为“产品是否有营养”是购买时考虑的最重要因素。 (2)生活区或学校附近的杂货点是最常的购买地点 从图三看出:消费者最常购买儿童食品的地点以“生活区/学校附近的杂货点”为主,累计占80%以上;超市、自选商场居第三位置,为17%。在日常生活中,儿童消费者通过各种渠道得到产品信息,希望迅速得到实现,学校周围的杂货店便成为其最迅速的实现地点;对于没有购买决策权(能力)的儿童,回家以后,在家长的带领下,即在生活区周围的杂货店得到满足;至于超市和自选商场,从数据分析来看,主要是在家长和孩子一起购物时的附带消费。 2.少儿食品种类、规格单一,口味少,包装陈旧,因而留下很多的市场空白点 此次研究中发现,目前在儿童食品市场有营养性食品、功能性食品等等,但产品种类和规格比较单一,产品口味选择较少,包装陈旧。以汽水市场为例,现在市场中产品大多数以水果类为主,口味以甜味为主;但在夸克公司进行的糖果、果冻类产品口味测试中,60%消费者不喜欢太甜,而是喜欢略带酸味,同时有些消费者希望产品中含钙、维生素、锌等营养成分。因而,市场的空白点还很多。 四、食品促销策略 (一)最大限度吸引孩子好奇心,最大程度让家长对营养和卫生放心 由图一、图二中分析得出儿童消费心理是一种“感性消费”,孩子们认为产品包装最重要;而家长属于理性消费,他们认为“产品是否有营养”是购买时考虑的最重要因素。结合两种不同的消费者心理和行为,我们可以对产品开发做如下整合: 1.对少儿来说产品包装非常重要,因此可以在产品的外观、包装设计和颜色图案等方面深下功夫,突出“新奇”,以吸引孩子注意力,例如将产品形状设计成各种动物或小孩的智力玩具,包装上采用卡通人物等等,争取最大限度吸引孩子的好奇心。 2.对家长来说,产品是否具有营养最重要,所以在产品中要加入一些维生素、钙、锌等元素,同时加重产品营养的宣传,详细说明产品中含有的营养成分;同时,在产品包装上要显示出非常干净卫生。 3.在产品口味上,不要纯甜,添加一点酸味,或者是添加一些水果原体 (二)广告促销既迎合家长的理性消费,又不忽视少儿感性心理 1.中国企业的广告存在“非左即右”的问题,儿童食品企业也是如此,要不就是简单的功能阐述,要不就是纯粹的精神诉求。广告主要是针对家长的,在针对家长的广告和促销方面,要依据家长“理性消费,非常关注产品营养性”的消费心理特点,在产品诉求方面,强调“有营养”,这一点在婴幼儿奶粉广告中应用较多。但有些广告不知所云,产品诉求模糊,一味强调孩子高兴,母亲自豪,因而无法打动消费者。因此,广告要善于抓住家长的消费心理,诉求点清晰明确,突出营养、卫生、高品质的产品形象。 2.少儿的消费特点是“感性、从众”。对于新奇的,旁人没有发现的东西,只要好玩,就马上会传遍整个城市;别的小朋友有什么好吃的,自己也要有;别的小朋友在谈论什么话题,自己也决不能落伍。浙江“农夫山泉”曾经推出的小瓶装“对对碰”,在包装上标上十二生肖及其对应性格等内容,在其经典的广告配合下,在广大的中小学校内收集、谈论农夫山泉“对对碰”已经成为当时的时尚。 所以,在儿童食品广告和促销方面,厂家应牢牢地抓住儿童心理特点来进行策划,充分利用孩子的从众心理和追求新奇的特点,通过某些手段,使自己的产品成为儿童业余生活的时尚话题、道具。 (三)绿色消费,培养孩子环保意识 由于少儿相比成人消费心理具有很高的可塑性和更大的弹性,他们较易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企业应当承担起回报社会的责任,塑造和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树立孩子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这对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具有重要作用。易于赢得社会对企业的认可。

现代女性所具有的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她们在家庭中和社会上所扮演的角色决定女性消费者是市场中最为活跃的主角。因此企业经营者了解女性消费心理并依照其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定能像拓荒者一样开发出令人惊喜的“处女地”: 让幻想型女性“美梦成真”; 让虚荣型女性拥有“唯一”; 让情调型女性“情有独钟” ;让创造欲强的女性有“用武之地”; 让爱美的女性风姿尽显;让为人之母的女性“爱有所托”。 女性消费者是市场中最为活跃的主角,她们至少左右日常生活中3/4的购买力,这主要是由女性所具有的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她们在家庭中和社会上所扮演的角色所决定的。一方面,她们内心世界的不断变幻会在消费行为上表现出许多不确定性。比如在穿着上,一个女性可能会在今天装扮得娇媚时髦,明天却又穿得平淡无奇;另一方面,由于女性在家庭中承担了母亲、女儿、妻子、主妇等多种角色,她们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绝大多数儿童用品、老人用品、男性用品、家庭用品的购买者。面对庞大的女性消费世界,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同等的市场机会。如果企业能够多争取到一位忠实的女顾客,就可以通过这条渠道而联系和争取到她周围的许多消费者,从而扩大销售。因此企业经营者了解女性消费心理并依照其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定能像拓荒者一样开发出令人惊喜的“处女地”。 让幻想型女性“美梦成真” 多数女性都具有热情细腻、联想丰富的心理特征,部分女性基于一种窘迫的现实,喜欢以自己的实际生活为基础进行联想,并常把幻想当作现实的组成部分。如果企业经营者能在市场营销中巧妙地运用女性所特有的这种不完全幻想,处处留给她们发挥想像力的余地,同时满足她们幻想和实用价值两方面的要求,使其美梦成真,就极容易诱导女性产生购买行为。有的化妆品的经营者就是巧妙地利用这一点,将大自然中的各种香味融进化妆品中,让女人们由化妆品的香味产生联想,去感受大自然的乐趣。目前,化妆品香型又由花香型发展到幻想香型,国外许多高级香水是根据著名乐曲或诗画的主题和意境配制的。例如“巴黎之夜”香水,使人仿佛进入名曲“巴黎之夜”的情境之中,幻觉出优美繁华的都市夜色;又如“雾的早晨”、“永恒的光辉”、“爱的良宵”、“美的梦乡”等等,无不让喜欢化妆品的女人们从联想、幻想中得到美的享受,其结果当然会令女人们倾囊购买了。如果我们由此得到启发,把中国古曲“春江花月夜”、“翠湖春晓”、“二泉映月”等诗情画意融入化妆品的香型中,该是何等绝妙的境界! 让虚荣型女性拥有“唯一” 部分女性心中常有一种“只有我一个”的“唯一”意识,经常希望自己是“与众不同的一个”,她们为了成为“唯一”的,常常会产生冲动性的购买行为。如果商品经营者能迎合这部分虚荣女性“拥有唯一”的心理,提供她们向往的“唯有我用”的诱惑,不仅能得到好的收益,而且还能通过她们向自己同伴吹嘘而连带收到免费广告的效果。有一家女子用品超级市场,专营女士服装和各种妇女保健用品。他们为迎合虚荣女性“拥有唯一”的消费心理,十天半月就推出一种新潮女装,而且同一款式、花色的服装进货量绝对不超过???凹?。许多妇女为了能够“尝新”,表现其与众不同,绝不会放过机会,购买时异常踊跃,该店的生意当然红火。 让情调型女性“情有独钟” 部分女性消费者的兴趣比男性更容易表现在与商品和服务有关的环境格局及情调上。因为女性在心理个性上比男性有更强的情感特征,往往会通过感觉器官的直接感受形成对商品和服务的偏好,尤其是年轻女顾客表现突出。商品的名称、外观、色彩、款式以及购物、进餐、娱乐环境中不同的建筑风格、装饰布局和色调、声音、温度、气味等均可造成某种独特的情调渲染,在这种特有的情调中,她们极容易产生冲动性和诱发性购买行为,常常会因为这一“情调”的感染而不惜高价享受。例如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的“情人节”,近年来在中国的各大城市的鲜花市场和礼品店里,每逢情人节也都掀起了购物热潮,玫瑰花、巧克力尽管身价倍增,但是作为爱情的信物,人们看中的是它所代表的浪漫与纯洁。敏感的经营者抓住这一情感消费的契机,竞相推出“粉色的情人节”、“浪漫的情人节之夜”等消费项目。正如一妙龄女郎所言:“我就是喜欢这情调!”确实,柔柔的烛光、朦胧的色调、优雅的舞步、浓浓的爱意,使人们沉醉其中,消费支出的高低已经不是她们考虑的重点了。跨国经营的美国吉列公司推出了通体透明的男性剃须用具后,曾出现了令人费解的场面―――购买者多是女性!原来,女人们认为透明象征着爱与深情,作为妻子或情人的女性顾客,当然要为了爱情而慷慨一回了。因此,企业经营者在市场营销策划中通过诸如色彩、声音、温度、气味等的有效搭配,造成某种独特的情调渲染,定将收益不菲。难怪欧美的一些著名商店,门面装潢之堂皇,铺面设计之巧妙,柜台设计之富丽,灯光配置之协调,都令人叹为观止。它们浑然一体,似艺术之宫,使置身其间的顾客都飘飘然以艺术家的风度进行鉴赏,因而乐此不疲,购物冲动当然会油然而生。 让创造欲强的女性有“用武之地” 由于女性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大部分女性都认为凭着自己的慧眼和巧手,通过购物而使她们的家居保持舒适、温馨、井井有条,这就是最大的创造和骄傲。对创造性的向往是大多数女性购物的主要动机之一。她们常常不愿买现成的毛衣而是去买各种毛线,然后用自己的巧手编织成别具一格的“母子装”、“情人装”等;她们也热衷于光顾街头小摊,寻宝似地购买一些价廉物美的物品,通过拼凑、裁剪,把一个家装饰得温馨、舒适、富有情趣。企业经营者若能准确把握女性这种独特的心理特征,在产品经营的品种、方式上留给她们一片创造的空间和施展才华的余地,诱导女性创造欲的产生,必将如愿以偿。美国纽约闹市中有一家专卖妇女用品的商店,门口总是堆放着零乱的布料、衣服、装饰品等,吸引了许多女顾客寻宝似地挑出各自需要的商品。有人不解其意,问老板为何不把货物摆放整齐,老板一语道破天机:“要是那样的话,这些女士就没有如此的兴趣和精力了。”这位老板正是摸透了女性消费者创造欲强的心理特点,她们总希望通过自己的慧眼去寻找能装扮自己生活的商品,用巧手创造更加舒适美好的生活。 让爱美的女性风姿尽显 爱美心理在女性当中尤为普遍。虽然她们会由于年龄的差异导致各自审美的角度不同,但一般都对自己的身材和穿着打扮比较讲究,总是希望能使自己更苗条,打扮得更漂亮或更得体些,所以她们对可以使自己容貌娇好、身材苗条的美容、健身、减肥等用品和服务倍加青睐,对服装、首饰、随身携带品等可以增美商品都会争相购买。洞悉女性这一爱美的心理特征,企业营销者们曾经策划过美容美发热、健身热、减肥热以及各种时装的流行趋势,当然也带来了不菲的收益。美国谢菲德裤袜公司经过市场调查发现,有40%的美国妇女都存在因为身材肥胖而不穿裤袜的自卑心理,他们经过长时间的研究,终于设计推出一种名为“胖妈妈”型的裤袜,并推出相应的广告心理战:由3位胖墩墩的女孩站成一排,笑颜灿烂,抬头挺胸,穿上裤袜从侧面看上去,非但无肥胖之感,倒让人觉得她们实在是快乐而健美,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广告词是:“胖妈妈,你真漂亮!”这一广告播出后,一个月内收到7000多封女性消费者的赞誉信,“胖妈妈”型裤袜的独特设计款式迎合了女性们的爱美心理,市场销售量直线上升,奠定了该公司在美国妇女裤袜市场的重要地位。 让为人之母的女性“爱有所托” 母爱是女性消费者独特的天性,母爱在任何时间和空间里,都是不受限制的。在母亲们的眼里,她的宝贝是不寻常的,不仅是她的“心肝”,而且是未来的伟人。不仅孩子们的任何正当要求母亲们都会拼尽全力去满足,而且她们的爱往往会以各式消费(如购物、智力投资等)为依托来表达。把握女性这一消费心理往往成为许多企业营销者成功的契机。麦当劳之所以称霸世界,欧美市场上的儿童用品之所以喜欢印上“我的小天使”、“我的好妈妈”等字样,恐怕秘诀就在这里。我国少年儿童消费水平用一句话来形容是“吃得精、穿得新、玩得广”,妈妈们更是“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给孩子们的东西应有尽有,智力投资更是妈妈们消费开支中的主要项目。北京东城区一所小学对全校700余名学生作过调查,学过乐器的占36 3%,其中一年级学生占到2%。学绘画、学书法、学电脑、学外语的业余培训费用每学期少则交付几十元,多则几百元,更不用说单独请家教的费用了,这种情形在全国各大城市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但有时家长施加的意愿往往使孩子们产生逆反和厌学心理。如果企业营销策划者们能借鉴国外促销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儿童特点,寓教于乐,在少儿用品市场上多想想主意,协助和引导母亲们,使之能“爱有所托”,岂不一举两得!

中文摘要: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心理,直接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乃至日后的工作成才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及其心理有比较全面和准确的了解,我们从两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方面,2005年11月,对辽宁大学的文、理院系的各年级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60份,收回有效问卷345份,有效率为83%。另一方面,通过个别谈话及网络资源,对其他学校的大学生进行个别调查和比较。分析大学生消费的现状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对策思考,形成大学生以艰苦奋斗为荣,骄奢淫逸为耻的消费观,创建节约型校园文化。 关键字:大学生 消费 行为 心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一、大学生的消费现状 (一)大学生理性消费是主流 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可以概括地说当代的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有些理性因素,突破传统的只求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观念。 在消费结构中发展资料占的比重呈扩大趋势。他们更多的注重改善自身的学习条件,满足对于精神文化的需要。根据本次调查显示被调查的大一的男女同学中有1/2多数每学期在教育学习方面的投资在200元以内,而被调查的大三的男女同学中则约有半数的同学在这方面的投资在400元以上。这说明刚入学的大一的学生已经有了要完善自己的追求,但是在为自己设定目的和计划的同时,投资比较谨慎;而大三的学生经过了两年多的大学生活,多数为自己设计了确定的目标(考研、攻读各种资格认证、英语过级考试等等),这些教育投资对他们就业及实现自我价值是必须的。 大学生也重视健康消费。调查的数据显示5%的男同学在每月的消费上注重营养消费,女生的比例更大一些占到2%。学校内设置的健身中心很受学生欢迎,通过调查和访谈部分学生,30%的同学选择定期的体育锻炼,他们中有利用校内的体育资源的,也有参加校外休闲健身俱乐部的。大学生的健康消费也涵盖了运动器械用品、衣物等内容。 消费呈现多层次化。月消费达到800元以上的占8%,低于350元的占9%,3%的学生月消费在350-500元之间,9%的学生月消费额控制在500元到800元之间。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层次分化比较分明,中间层次的比重占绝对多数,既反映了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也说明了大学生的消费主体是趋向理性的。 从总体上看,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正逐步向开放化、前卫化发展,但传统的理性消费观念仍是主流。绝大多数学生在消费时考虑最多的因素是商品或服务的质量、价钱,追求物美价廉。因为5%的大多数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供给,虽然9%的学生自己兼职,但挣的钱不多。由于消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着若干问题: 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通过个别调查和访谈,我们得知: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换一款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不惜牺牲其他必要开支;有些同学为了一件名牌衣服、名牌鞋帽,甚至向别人借钱以满足欲望。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受虚荣心的驱使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人际交往消费过度,主要体现为通讯支出和恋爱支出。通讯开支大,拥有手机的同学占被调查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强,月消费高于80元的占3%,将近被调查人数的一半。说明学生手机消费不理性、高开销的情况存在而且颇为严重。2%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200元左右,他们大多承认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 经济独立意识较弱,理财观念淡薄。在被调查的345人中有39人根本没有作过家教或兼职,而那些作过家教或兼职的同学也是抱有不同目的,1/2的学生是为增长社会经验,2%的学生以渴望独立为目的,以“补贴日用”为目的的比例占到2%,如果把“渴望独立”看作是主动的独立意识的话,那么“补贴日用”则可以看作是被动的独立意识。把前两者合计到一起来看拥有独立意识的学生比例也只占到被调查者总数的1/3强。当然也有5%的学生是抱着闲着没事的态度。显然,大家这方面的意识比起欧美发达国家的同龄人16岁就要求经济独立来说,差距较为明显。  二、当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偏颇的原因分析 (一)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部分学生的消费误区和偏颇的消费心理 个性自觉引起的消费自主心理导致学生消费的盲目性,部分学生消费没有计划,随意性强。大学时期是人生中一个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的阶段。伴随着自我意识觉醒而来的是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强烈的自我支配要求。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是改革开放后出生的,环境的塑造,使他们在思想、生活、学习等方面都有自己特有的看法。虽然他们的消费来源依赖于家庭,但他们却有强烈的消费自主要求。大学生的思想没完全成熟,如果缺乏适当的消费指导,就会出现消费的盲目性。 尊重需要而引起的消费炫耀心理在学生消费中表现为重物质消费,轻教育投资。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尊重需要居于生理、安全、友谊和爱的需要之上而处于较高级的第四层次。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尊重需要,他们多方面的努力在相当程度上都是为了建立自尊和他尊体系,以实现其自我价值。炫耀心理实际上是一种超越自我客观价值的自我虚构,表现在生活消费领域,就是对物质生活的高追求。大学生中有许多以拥有各类名牌而不是用才华作为炫耀的资本,这实际上反映出他们心理上的一个症结:用富裕的物质生活来充实美化自己的形象,以求得自尊的满足和心理的平衡。这种现象的扩散,会在一定范围内形成重物质消费的风气。 从众心理和求异心理是大学生消费攀比心理的心理学动因。大学生们在推崇世俗化的物质享受时,在群体消费行为中往往会滋生独领风骚的畸形心理。这样,相互攀比现象就有了产生的土壤。攀比心理表现在看似相互矛盾,实则本质相同的两个方面:一是从众心理,即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事物,个人也基本上乐意接受,大学生也不例外;二是求异心理,这种心理状态的存在,使某种时尚满足了大学生一时审美的心理需要之后,又必然会产生新的需要,渴望消费再有新变化和创新。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中缺少对学生健康消费观的引导 当前的大学生能够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他们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有些父母本身消费观念存在误区,不能正确引导自己的子女。因此,我们应该关注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的重要影响作用。可事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具体体现为: 在高校缺乏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达到有效性目的,就不能缺少对学生实际行为的了解与把握。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虽然在不断的改进,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由于科研条件、人员配置等客观原因和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主观认识等原因,对学生的教育首先从实践调查开始的教学科研风气仍然未能形成。 高校“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引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缺少与人生观、价值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引导目的。 校园文化建设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除了在个人喜好、穿着打扮等较少方面比较注重突出个性以外,他们对于时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等消费内容都具有群体从众心理。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三)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是大学生健康消费观的形成的影响因素 社会上非主流的享乐主义消费观,给大学生带来了很深的影响,是造成大学生消费观念偏颇的主要因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近30年,我国一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的提高。部分先富起来的家庭消费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消费观念不断受到冲击。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处在不成熟的阶段,互相攀比的消费心理较为普遍,直接影响到了大学生的消费观。 近年来消费主义的价值观在我们的社会中逐渐上升,当然也对在校的大学生产生了影响。按照这种价值观,一个人是不是值得尊重,是不是有品位,主要取决于他的消费水平。一个人的消费水平越高,消费能力越强,就越是能够证明他的成功。在中国,应该说是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首先接受了这种价值观,然后又逐渐辐射、传染到其他社会阶层,最后演变为一种国民的集体无意识。 三、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建议 构建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模式是解读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用节约型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在全社会树立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大力倡导节约风尚。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引导他们继续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风气,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在思想理论教学中,我们应该大力提倡调查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使理论教学真正摆脱空洞无物的说教。今后我们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在研究他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当然,调查研究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首先培养自己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维。 (二)教育学生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科学的消费意识。引导他们在考虑个人消费时不忘光荣传统,科学规划安排,是个人消费标准与家情相适应。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不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繁荣市场这个角度看,需要鼓励人们积极、合理消费。如果不考虑个人经济状况和支付能力,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费模式是十分有害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客观的分析社会上的消费主义现象,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作一个清醒的消费者。 (三)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财商。所谓财商,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财商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财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我们应该围绕这两方面的内容,在思想政治课和德育课的教学活动中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达到教育目的。 (四)大学生健康的消费风气应成为建设节约型校园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校风建设应该把握育人第一位的原则,重视大学生为人处世每个环节的教育,重视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以促进大学生学业的成功追求。建议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塑造节约型的校园理念,利用校园环境影响大学生理性健康的消费习惯的养成,形成良好的生活作风,向社会输出具有健康理性消费习惯的社会成员。 参考文献: (1)陈一祥,苏天恩,大学生经济差异现象及其对策,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9月第21卷第5期 (2)王永杰,徐凌中,任建庆,大学生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年第13卷第6期 (3)唐沙,王洪斌,当代大学生消费文化的探讨与分析,高等农业教育,2004年6月第156期 (4)温孝卿,等。消费心理学(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5)余展洪,关注大学生的健康消费(J)中国教育,2003,(2)

绿色消费论文参考文献

绿色,代表生命、健康和活力,是充满希望的颜色。国际上对“绿色”的理解通常包括生命、节能、环保三个方面。绿色消费,包括的内容非常宽泛,不仅包括绿色产品,还包括物资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对生存环境和物种的保护等,可以说涵盖生产行为、消费行为的方方面面。 绿色消费,也称可持续消费,是指一种以适度节制消费,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等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行为和过程。绿色消费,不仅包括绿色产品,还包括物资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对生存环境、物种环境的保护等。 绿色消费的重点是“绿色生活,环保选购”。 具体而言,它有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三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得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符合“三E”和“三R”,经济实惠(ECONOMIC),生态效益(ECOLOGICAL),符合平等、人道(EQUITABLE),减少非必要的消费(REDUCE),重复使用(REUSE)和再生利用(RECYCLE)。 国际上公认的绿色消费有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废弃物的处置,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 80年代后半期,英国掀起了“绿色消费者运动”然后席卷了欧美各国。这个运动主要就是号召消费者选购有益于环境的产品,从而促使生产者也转向制造有益于环境的产品。这是一种靠消费者来带动生产者,靠消费领域影响生产领域的环境保护运动。这一运动主要在发达国家掀起,许多公民表示愿意在同等条件下或略贵条件下选择购买有益于环境保护的商品。 在英国1987年出版的《绿色消费者指南》中将绿色消费具体定义为避免使用下列商品的消费: (1)危害到消费者和他人健康的商品; (2)在生产、使用和丢弃时,造成大量资源消耗的商品; (3)因过度包装,超过商品本身价值或过短的生命周期而造成不必要消费的商品; (4)使用出自稀有动物或自然资源的商品; (5)含有对动物残酷或不必要的剥夺而生产的商品; (6)对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有不利影响的商品。 归纳起来,绿色消费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消费无污染的物品;消费过程中不污染环境;自觉抵制和不消费那些破坏环境或大量浪费资源的商品等。 自1992年地球高峰会议正式提出“永续发展”主题,绿色消费被视为是达成全球永续发展目标之重要工作。绿色是生命的原色,从人类为了生存栽培植物开始,绿色就代表了生命、健康、活力、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哪里有绿色,哪里就有生命。在这里,绿色是一个特定的形象用语,而不仅仅指绿颜色、指有生命的植物,而是指一种自然万物和谐共存的生态环境及其保护和维护、改善,依据“红色”禁止、“黄色”警告,“绿色”通行的惯例,以“绿色”表示合乎科学性、规范性、规律性,能保持永久通行无阻的概念。 中国消费者协会确定2001年为“绿色消费”年,提倡“绿色消费”。(摘自《应用写作》杂志2001年第8期)“绿色消费”年主题的确定基于四方面原因:一、中国“十五”计划提出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实际上也是中国新世纪的发展目标。“绿色消费”正符合这一主旨。二是适应消费需求变化的需要,中国人民生活已达到小康水平,“绿色消费”既是对这一变化的适应,也是对消费者的引导。三是消费维权国际化的需要,它将标志着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事业加入了国际消费维权新潮流。四是解决维权热点的需要,不法经营者在食品中加入有害添加剂、装饰材料有害气体超标等,已成为消费维权新热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正生产着一对新的矛盾:一方面,人们的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消费层次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文明、科学的需要越来越高;而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对人们的消费生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明显。绿色消费这一新的消费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提了出来,已成为人类的共识。21世纪将是一个绿色经济的世纪,绿色消费的世纪。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发展绿色消费与绿色产业,将是我们今后的长期任务。绿色消费为什么很重要?如何培育绿色消费环境,发展绿色产业、绿色产品?如何建立绿色消费体系?这是本章要分析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绿色消费是当代消费发展的大趋势 1.绿色消费的内涵 绿色,是充满希望的颜色,它代表生命,代表健康与活力,代表人类生活与大自然的与谐,有益于身体健康,环境优美。所谓绿色消费,就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与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与消费方式的统称。具体讲,绿色消费应包含健康安全、节能、环保、可持续性等要点。 2.绿色消费的产生 绿色消费的产生,要从人类经济发展的问题谈起。人类的经济的发展,本质上就是与地球大自然系统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人类不断地从自然取得物质资料,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尔后又不断将废物排放到自然,经过自然的“净化”作用,重新转化为自然物质。人类出现以来,就是不断地从自然获取物质资料,逐渐积累,终于达到了今天巨大的物质文明。没有自然资源,人类社会经济、文明的发展是不可思议的。 但是,自然资源并不无限的。人类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必须建立在平衡的基础上。一方面,人类向自然取得物质资料,要以自然的再生产能力为前提,而自然界许多资源本身是不可再生的,对于这些资源,就不能过快地将其耗尽;另一方面,人类将排出物返还自然,要以自然的“净化”能力为限,否则,就只能是对环境的污染。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这种不平衡就不断地出现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讲到资本主义大工业与城市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时曾经指出:大工业“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与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1] 如今,这种情况果然严重地摆在人们面前,使人在不能不考虑自己的行为到了该改变的时候了。 人们终于开始觉醒,“绿色”观念逐步形成。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经过4年时间,调查了使用化学杀虫剂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后,出版了《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一书。在这本书中,卡逊阐述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用生态学的原理分析了这些化学杀虫剂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带来的危害,指出人类用自己制造的毒药来提高农业产量,无异于饮鸩止渴,人类应该走“另外的路”。1968年3月,美国国际开发署署长WS高达在国际开发年会上发表了“绿色革命-成就与担忧”的演讲,首先提出了“绿色革命”的概念。从此,“绿色”一词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面前。1971年,加拿大工程师戴维·麦克塔格特发起成立了绿色与平组织。1972年罗马俱乐部提出“成长的极限”,报告提醒世人重视资源的有限性与地球环境破坏问题。以后,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人类应该将自己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协调起来,寻求生态、能源、人口三者协调、健康发展,与大自然与谐共处,建立一个环境优美的“绿色文明”。“绿色消费”就是在这一“绿色运动”中提出来的。 3.绿色消费正日益成为人们追求的新时尚 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第一届世界首脑会议,会议通过了《21世纪议程》,这是实现二十一世纪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蓝图。《21世纪议程》提出了一项全面的行动纲领,要求在全球、国家与地方三级以统一的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处理环境发展问题。会议还发布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具体界定国家权利与义务的原则。《21世纪议程》将环境、经济与社会关注事项纳入一个统一的政策框架,具有划时代意义。《21世纪议程》提出了可持续消费的范畴。联合国环境署在1994年发表了《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报告,对可持续消费作了如下界定:“提供服务以及相关的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与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与污染物最小,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要。”可见,绿色消费已经包含在可持续消费的范畴之内了。 近二、三十年来,绿色消费迅速成为各国人们所追求的新时尚。据有关民意测验统计,77%的美国人表示,企业与产品的绿色形象会影响他们的购买欲望;94%的德国消费者在超市购物时,会考虑环保问题;在瑞典85%的消费者愿意为环境清洁而付较高的价格;加拿大80%的消费者宁愿多付10%的钱购买对环境有益的产品。日本消费者更胜一筹,对普通的饮用水与空气都有以“绿色”为选择标准。“绿色革命”的浪潮一浪高一浪,绿色商品大量涌现。绿色服装、绿色用品在很多国家已很风行。瑞士早在1994年就推出“环保服装”,西班牙时装设计中心早就推出“生态时装”,美国早已有“绿色电脑”,法国早已开发出“环保电视机”。绿色家具、生态化的化妆品,也走入世界市场;各种绿色汽车正在驶入高速公路;使用木料或新的生态建筑材料建成的绿色住房,也都已出现。总之,绿色消费已渗透到人们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生活消费中越来越占据重要的地位。 第二节 培育绿色消费环境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绿色消费的问题,首先是个环境问题。环境好了,污染根除了,自然也就容易实现绿色消费了。 1.绿色消费环境的定义 绿色消费环境,就是指没有人为破坏,没有污染,与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与谐一致,适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环境与生活环境,具体表现在大气、水质、土壤、植被、生物等各个方面,适合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发展。就自然环境来说,本来就是“绿色”的,今天的环境问题,完全是由人类不适当的行为造成的,因此,绿色消费环境的建立,与其说是“建立”,不如说是恢复被破坏了的生态平衡,恢复植被,疏通河流,消除污染,将山变绿,水变蓝。 按照环境的范围,消费环境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全球宏观消费环境;城市、集镇、社区中观消费环境;家庭住宅微观消费环境。这三个层次的环境的污染所产生的机制除了相同点之外,又各自有不同的特点,因此,要建立绿色消费环境,每个层次都有自己不同的侧重点。 第一,从地球的全局来看,即从宏观来看,主要表现在大气、水、气候等总体环境方面所受到的影响,因此,宏观层面绿色消费环境的建立,就是人类要通过改变自己的生产与消费模式,遵循客观规律的要求,逐渐减少对地球环境的负面影响,使气候反常、自然灾害增多等方面的问题逐步缓解,使环境污染的问题逐步得到改善。 第二,从中观的层次来看,城市、集镇、社区的绿色消费环境的培育,主要是消除区域内的污染,给人们一个清洁卫生的居住环境条件,提高人们工作、生活的环境质量。 第三,从微观的层次来看,即从人们的住宅条件来看,就是要建立绿色住宅,使居民身体更加健康,家庭更加幸福美满。 2.绿色消费环境培育原则——5R原则 (1)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 地球的资源及其污染容量是有限的,必须把消费方式限制在生态环境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因此,必须节制消费,以降低消耗,减少废料的排放以减少污染。其中最为紧要的是: 节约用水。地球表面的70%是被水覆盖着的,约有14000亿立方米的水量,但是,其中有5%是海水。剩下的虽是淡水,但其中一半以上是冰,江河湖泊等可直接利用的水资源,仅占整个水量的极少部分。水是珍贵的资源,不能浪费。其次,还要减少废水排放。应当加强废水管理,工业废水、城市污水,都应及时处理,防止直接排入自然水体。除了水,空气污染也应重视,要减少废气排放。大气所受的污染,主要来源于燃烧煤所产生的烟尘,汽车、机动车尾气等。,应当采取治理措施,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的汽车,不得制造、销售或者进口。 (2)绿色消费,环保选购(Re-evaluate) 每一个消费者都要带着环保的眼光去评价与选购商品,审视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会不会给环境造成污染。消费者用自己手中的“货币选票”,看哪种产品符合环保要求,就选购哪种产品,哪种产品不符合环保要求,就不买它,同时也动员别人不买它,这样它就会逐渐被淘汰,或被迫转产为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产品。这样引导生产者与销售者正确的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3)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 为了节约资源与减少污染,应当多使用耐用品,提倡对物品进行多次利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次性用品风靡一时,什么“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包装袋”、“一次牙刷”、“一次性餐具”等。一次性用品给人们带来了短暂的便利,却给生态环境带来了高昂的代价。在发达国家,曾风靡一时的“一次性使用”风潮正在成为历史。许多人出门自备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以拒绝滥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许多大旅店已不再提供一次性牙刷,以鼓励客人自备牙刷用以减少“一次性使用”给环境所造成的灾难。我国应当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发扬中华民族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珍惜资源。 (4)垃圾分类,循环回收(Recycle) 垃圾是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必然产物。人类每天都在制造垃圾,垃圾中混杂着各种有害物质。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垃圾产生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垃圾处理的任务也越来越重。现有的办法是拉去填埋,但这种方法侵占土地、污染环境,不是长久之策。而将垃圾分类,循环回收,则可以变废为宝,既减少环境污染,又增加了经济资源。 (5)救助物种,保护自然(Rescue) 在地球上,生态是一个大系统,各种动物、植物互相依存,形成无形的生物链。任何一个物种的灭绝,都会影响到整个生物链的平衡。人是地球最高等的动物,但实质上也不过是生物链中的一链,人类的生存要依赖于其他生物的生存。因此,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人类应当爱护树木,爱护野生动物,要将被破坏了的生态环境重新建立起来。 3.建设绿色消费环境的途径 (1)完善环保的法律、法规建设,科学制定环保的政策、规划; (2)生产者必须树立环保意识,努力做到绿色生产; (3)消费者必须强化环保意识,努力做到绿色消费; (4)创建绿色消费文化,弘扬绿色文明。 第三节 开拓绿色产品,发展绿色产业 发展绿色产业,开拓绿色产品是绿色消费的物质基础。为了推进绿色消费,就必须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绿色产业基础,生产丰富的绿色产品供人们消费。 1.绿色产品、绿色产业的定义 (1)什么是绿色产品。 “绿色产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与产品自身没有或较少对环境污染的产品,以及比传统的竞争产品更符合保护生态环境或社会环境要求的产品及服务。绿色产品的范围极广,有食品、洗涤用品、机动车、照明、家电、服装、建筑材料、化妆品、染料等无污染、无危害、可循环使用的各种产品。在绿色产品中,最受关注的是绿色食品。绿色食品生产实施“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通过产前环节的环境监测与原料检测;产中环节具体生产、加工操作规程的落实,以及产后环节产品质量、卫生指标、包装、保鲜、运输、储藏、销售控制,确保绿色食品质量,并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技术含量。真正的绿色食品,要有绿色食品标志。 国际上绿色食品或与之相类似的食品在英语国家多称有机食品(Organic Food),在芬兰、瑞典等非英语国家称生态食品,在日本称自然食品。从科学的范畴来说,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是两个级别不同的“绿色”概念。有机食品是比绿色食品更高层次的“绿色食品”,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规范生产加工、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等。除有机食品外,还有有机化妆品、纺织品、林产品、生物农药、有机肥料等,他们被统称为有机产品。 从1996年开始,上面所说的两种绿色食品区分为A级与AA级,其中AA级绿色食品完全与国际接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有机食品,各项标准均达到或严于国际同类食品。AA级绿色食品系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A级绿色食品系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需要指出的是,绿色食品与天然食品是不同的。对“绿色食品”国家有严格的生产标准,“纯天然”的,并不一定是“绿色”的,也不一定是最佳的。 (2)绿色产品的生产 绿色产品的生产,有着严格的技术要求。就是要根据绿色标准要求,进行生产,从设计阶段开始,就要从“绿色”着手进行:第一个环节是设计。绿色产品要求产品质量优、环境行为优。第二个环节是生产过程。要求实现无废少废、综合利用与采用清洁生产工艺>清洁生产工艺。第三个环节是产品本身的品质。比一般产品更体现以人为本、提高舒适度与健康保护及环境保护程度。第四个环节是废弃物便于处置。如对产品的可降解性提出要求,塑料、润滑油、洗涤液等产品,可降解就是质量指标之一;再如,各企业对自己生产产品的回收、回用及有效处置都应建立系统,一次性餐具、各类包装、报废汽车及计算机零件的回收及处置则成为考核指标。 至于有机产品的生产,要求就更严格了。根据有机产品加工与贸易的基本要求,有机产品的生产,必须根据以下五个环节进行:原料必需是来自已经获得有机认证的产品与野生(天然)产品;已获得有机认证的原料在最终产品中所占的比例不得少于95%;只允许使用天然的调料、色素与香料等辅助原料与《OFDC有机认证标准中允许使用的物质》,不允许使用人工合成的添加剂;有机产品在生产、加工、贮存与运输的过程中应避免污染;加工、贸易全过程必需有完整的档案记录,包括相应的票据。 (3)绿色产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与生态学原理,按照国际标准化产品技术规范的要求,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技术,协调好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具有健康安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特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 广义的绿色产业包括:第一、二、三产业全部;狭义的绿色产业包括:粮食作物、畜牧、水产、果品、食品深加工、饮料、食品包装、无公害农业生产资料与人类其他生活用品等。为了更加突出绿色产品来源于最佳生态环境,又称“绿色产业工程”。“绿色产业工程”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产业,而是一项融科研、环保、农业、林业、水利、食品加工、食品包装及有关行业为一体的宏大系统工程,属于高科技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2.绿色产品认证的意义 (1)有利于强化品质管理,提高企业效益,增强客户信心,扩大市场份额; (2)通过了认证无异于获得了国际贸易“通行证”,有利于消除国际贸易壁垒; (3)获得认证的产品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竞争力; (4)获得了认证的产品可以节省第二方审核的精力与费用,能有效地避免产品责任,能更好地促进国际间的经济合作与技术交流。 3.如何发展绿色产业 (1)树立绿色意识; (2)建立绿色产品生产基地; (3)加强绿色产品的开发; (4)创立绿色品牌; (5)提高绿色产品出口创汇能力。 第四节建立绿色营销体系 绿色营销是绿色消费不可缺少的条件,绿色营销将逐渐成为联系绿色产业与绿色消费的重要纽带。 1.绿色营销的定义 所谓“绿色”营销,是指企业在营销活动中,从市场调查、产品开发与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经营活动,均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充分体现环保意识,向消费者提供科学的、无污染的商品与服务,通过营销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的保护及改善,确保消费者使用产品的安全、卫生、方便,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优化人类的生存空间。 实施绿色营销战略,需要贯彻“5R”管理原则。这里的“5R”管理原则,是指研究(Research):重视研究企业对环境污染的对策;减少(Reduce):减少或消除有害废弃物的排放;循环(Recycle):对废旧物进行回收处理与再利用;再开发(Rediscover):变普通产品为绿色产品;保护(Reserve):积极参与社区的环保活动,树立环保意识。发展我国的绿色营销已刻不容缓。实施绿色营销不仅是可持续发展与绿色消费的大势所趋,也是国际营销战略的大趋势,对此,我国企业在这方面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积极付诸行动。 2.发展绿色营销的意义 (1)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的绿色消费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要; (2)可以减少污染,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有利于环境的优化与可持续发展; (3)可以提高企业的形象,增强企业产品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可以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提高我国产品的出口创汇能力。

其实把那些搜来的文章,随便切切,自己再连接一下,一千字的论文很容易出来的。就把那些关于 绿色消费的概念 绿色消费的方式 绿色消费的意义 等等的一个个连接起来每个几百字 就差不多了…… 我就这么干的… 完整的文章,基本上都是COPY 来的 还不如自己搞的 绿色消费的概念:国际上对“绿色”的理解通常包括生命、节能、环保三个方面。绿色消费,包括的内容非常宽泛,不仅包括绿色产品,还包括物资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对生存环境,对物种的保护等,可以说涵盖生产行为、消费行为的方方面面。国际上一些环保专家把绿色消费概括成5R,即: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绿色生活,环保选购(Reevaluat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cycl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Rescue)等五个方面。绿色消费的意义:从新世纪的第一年起,我们提出“绿色消费”的概念有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也就是说,在社会消费中,不仅要满足我们这一代人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还要满足子孙后代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 诸如此类的 重要的是组合……

  • 索引序列
  • 关于消费论文参考文献
  • 关于消费的参考文献
  • 消费论文参考文献
  • 消费心理论文参考文献
  • 绿色消费论文参考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