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期刊的发展现状

期刊的发展现状

发布时间:

期刊的发展现状

中国文学期刊现状报告中国文学期刊现状报告本报记者 术术 12月5日,《人民文学》、《当代》、《十月》、《钟山》、《天涯》、《萌芽》等全国近60家文学期刊负责人在河南省郑州市参加的“文学期刊改革与发展研讨会”结束。本次会议中激烈的辩争集中于“如何推进文学期刊体制机制创新、推进文化产业化进程”、“文学报刊如何更贴近生活、贴近读者、走向市场”、“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定位和管理体制”等焦点议题。同时,会议话题涉关文学期刊如何突出自身特色、增强品牌意识及经营机制、经营理念、网罗人才和编辑思路等。 据悉,目前我国期刊有9000多家,其中文学报刊、文学期刊占了10%左右,即800至900家。但目前生存状态比较好的不到100家。这些令人痛心的数字表明文学期刊生存状况的举步维艰。 文学期刊面临的问题本次研讨会上,许多负责人对于文学期刊的运行机制提出了尖锐批评。《散文百家》主编贾兴安指出,目前文学刊物的用人机制存在问题,如主编都是主管部门或领导任命,大多是论资排辈,这样会出现许多“官员式的主编”,由不懂文学规律的人来办刊。此外一些作家有了一定知名度之后任主编,综合能力差,偏执一己之好,容易形成“小圈子”。此外许多主编挂名,署名不出力,法人代表与实际负责人不符、责任权利不明等。 《通俗小说报》主编王爱英提出,长期以来,原创文学期刊的权益遭到漠视和侵害,各式各样的选刊无节制地出现。选刊站在原创期刊的肩膀上,事半功倍地摘到树上的桃子。他认为选刊应该“计划生育”,原创刊物是花圃,选刊是花店,原创作品与选刊的关系应该是“产品与精品”的关系。 另外,会议上还指出了制约文学期刊生存和发展的其他问题,比如一些文学刊物的定位左右摇摆,最终老读者和新读者一起失去。比如,文学期刊是面向大众与市场的,体制仍是计划经济的体制,必然会形成矛盾。有文学期刊的主编指出:目前国家对文学期刊的政策渐次明朗,但文学期刊的性质定位尚不明确。同时由于经费不足,许多文学期刊的编辑多年不能外出约稿,或很难约到一流的稿子。编辑不得不花力气拉广告和赞助等等。 文学期刊发展之路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作家出版社社长张胜友介绍说,目前老牌文学刊物有北京的《十月》、《当代》、《小说选刊》等,天津的《小说月报》有30多万份的发行量,上海的《收获》发行量维持在10万份以上。它们是中国文学界举足轻重的文学期刊,发表过非常多的优秀作品,影响过一个时代。它们还继续重要的先导与经典作用。同时,在中国现行20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有一些新兴文学期刊浮出水面,形成了新的品牌,如河南的《小小说选刊》发行量55万份,比如上海的《萌芽》发行量达到40多万份,《佛山文艺》月发行量接近100万。这些刊物市场的成功是由于适应市场运作的规律,进行了市场细化。 发行量高居55万份的《小小说选刊》目前有“中国的小小说中心”之称。主编杨晓敏认为,在办文学刊物的人眼里,作品只是原材料,刊物只是加工厂——刊物的操作流程是文学产品的加工、分拣、重组、打磨的过程,这个过程要符合市场的游戏规则。他指出,文学期刊与读者之间有一个“半拍理论”。即,文学期刊引导读者应当“品味适宜,适度超前”。文化品味既不能低于读者的审美情趣,也不能过于曲高和寡。这样文学刊物才能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同时,形成强大的文化影响力。 针对文学刊物的生存危机,许多文学期刊负责人从不同角度提出建议。《天涯》杂志副主编王雁翎说,《天涯》从1996年开始探索市场改革。他们始终提倡恢复中国传统的“杂文学”、“泛文学”,将《天涯》真正办成一本“杂”志。如他们设置“民间语文”栏目,将人们收藏于箱底的日记、书信、检讨书、揭发信、总结稿等登上文学的大雅之堂。还有多家期刊的发言人指出,品牌是期刊的代言人,纯文学期刊必须注重品牌效应。也有人提出文学刊物可实行“集体参股制”或跨行业、跨地区的“联合经营制”等。 文学期刊改革之路最近,江苏省决定取消《钟山》、《雨花》等所有刊物的财政补贴,是在国内文学期刊界开始的第一刀。中国期刊协会的会长张伯海说:“我觉得目前撤资不是时候,文化产业化改革刚刚开始,哪些刊物是要作为产品打到市场上去的,哪些刊物是要作为社会公益性事业扶持的,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标准。”而有出版界改革家之称的张胜友说:“会有两种情况出现,一种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另外一种情况是因循守旧,像有些国企一样,没有贷款就没法生存,所以只能是消亡,看你怎么面对这个挑战。” 张伯海认为让文学期刊走向市场是对的,但要做具体分析,有优势的名刊、大刊,跟群众比较贴近的刊物走向市场的可能性很大。有可能到了市场反而会如虎添翼。有的刊物的主要使命是扶持一个地区的青年作家人才和文学传统的传承,发行不可能大。走进市场的机会少,国家就应该从生存上给予扶持和支持。两种情况很不一样,从整体上考虑,严肃的文学期刊,要激励它探讨市场,但财政上都要保护,这样比较符合实际。 目前,中国文学期刊如果停止财政拨款,要想生存下去一般来说有三条道路可以走,找到新的投资方;改变刊物定位迎合市场需要;还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入报业集团或者出版集团。张胜友说:“停止补贴是一种大趋势,最后文学期刊怎么进行规范,有待下一步的文化体制改革的结果,现在各种办法都不妨可以探索。但我觉得不管你是公益性的文化事业,还是开始市场化运作,内部的三项体制改革以及向读者靠拢都应该是不变的。”稿件来源:新京报

要有爱,或者,要有脑子。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那么就是要一直做下去,从现在来看,还留在这个行业里的,要么是对漫画热爱的,要么是把这个行业看做和其他行业一样的人。对于前者来说,我觉得很好理解,对于后者来说,其实也很好理解,就是一份工作,一份职业,想办法做好手头的事儿,然后一步步往上走。

《读者》为例,当年的受众面相当广,从知乎的答案里面也能看出来,这个群体包含了各个行业各个阶层的人群。纸媒时代能做超越他们的应该只有报纸,不过这只是我的估计,没有统计过。在还没有铺天盖地的软广告和硬推销的年代,这个量很大程度上真实反映它被需求的程度。当然这个和当时信息,娱乐等资源的相对匮乏也有关系。

缺乏有效地市场期刊的状况是与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发展状况相联系的,我国的市场经济还处在起步阶段,市场还不够成熟,同其相联系,期刊市场秩序还比较混乱,期刊市场上存在着很多问题,导致期刊市场不能有效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另一方面,我国的期刊虽然有八千多种,但是办得好的并不多。许多党政部门、事业单位、企业等都有自己的期刊,但是办刊专业人员缺乏、财政支持力度不大,有些期刊仅靠收取作者的版面费生存。缺乏对自身的定位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做一份成功的期刊,就要先了解自己,对期刊有个准确的定位。很多期刊没有明确的编辑方针,缺乏办刊理念,也不清楚自己的读者群是谁,甚至对自身的优势劣势也没有一个清楚地认识,只是盲目地办刊。事实上,办好一份杂志,需要有好的文章,吸引人的图片,更要有合适地编排,杂志社缺乏对自身的认识,自然就不清楚什么样的文章图片适合自己,什么样的排版符合读者的要求。如果连自身杂志的卖点和亮点都不清楚的话,何谈杂志的发展。缺乏对读者的研究知己之后还要知彼,期刊面对的是读者,自己的杂志办给谁看,什么人喜欢看,这些都需要研究。比如说杂志的封面,不是光放一个漂亮的图在那里就够了,得配合合适的封面故事,醒目的标题,让人一看就有眼前一亮的感觉。现代人生活节奏那么快,要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决定购买这份杂志,封面有很重要的作用。摸透读者的心理,了解他们的消费习惯,培养出自己固定的目标读者群,杂志才能够发展。对于这个问题,周教授认为,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期刊比起我们发展的要好,首先是因为他们有一个成熟的期刊出版市场,另外,他们的期刊针对性强,定位准,而且他们有很强的服务意识,强调服务对象,这些都是中国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但是中国有自己的国情,有自己的文化底蕴,我们可以学习国外先进的办刊经验,但是不能盲目照搬,在国外受欢迎的内容不一定在中国也畅销,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特殊市场来办好自己的刊物。《2013-2017年 中国期刊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期刊业总产值7亿元,较上年增长6%,远远高于上年2%的增长率。其中全年广告经营额约1亿元,较上年增长14%;发行收入为6亿元,较上年增长10%。期刊零售发行市场呈现出向优势媒体集中的发展态势,品牌期刊表现尤为突出。我国的期刊产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国的市场很大,还有很多潜在的读者群可供开发。我们对报纸、电视、互联网的研究已经很多,但是对期刊关注的还不够。其实,我们对期刊的评判标准可以有所改变,不一定要单看发行量,期刊杂志的质量才是更重要的。想办法提高期刊的有效阅读率,比起单纯考虑提高发行量更有意义。 数字期刊是出版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必然规律。通过互联网和移动终端,数字内容焕发了前所未有的活力。数字期刊相比传统期刊,具有多终端、多渠道发行,覆盖更广阔地域、影响更广大人群的特点,尤其在过刊内容的利用方面也拥有传统纸媒无法比拟的优势。同时,搜索技术也为数字期刊提供了良好的应用,用户可以通过标题、人名、关键词等检索,找到最符合自己阅览需求的刊物和文章,据数据统计,同等时间内数字内容的阅读效果是传统阅读的5倍以上。更重要的一点,是数字期刊具有节能、降耗、减排的绿色环保概念。可以为国家节省大量的森林资源、水资源、煤炭资源,为刊社节约印刷装订成本、物流运输成本、发行成本、滞销库存风险等。 期刊形成于罢工、罢课或战争中的宣传小册子。这种类似于报纸注重时效的手册,兼顾了更加详尽的评论。所以一种新的媒体随着这样特殊的原因就产生了。其中最早出版的一本期刊是于1665年1月在阿姆斯特丹由法国人萨罗(DenysdeSallo)出版的《学者期刊》(LeJournaldesSavants)。1704年,伦敦出版了第一种介于报纸和期刊之间的定期刊物,发行者是《鲁宾逊漂流记》的作者丹尼·笛福。刊物名叫《评论》,篇幅为四小页,共发行九年。美国最早发行的期刊是佛兰克林的《美洲期刊》和《将军期刊》,都是模仿英国期刊的月刊,同在1741年1月出版。中国最早的期刊为德国汉学家郭实腊1833年7月在广州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发行时间延续5年多,版式采用中国传统书本样式,刊期使用清代皇帝年号纪年。在最初,期刊和报纸的形式差不多,极易混淆。后来,报纸逐渐趋向于刊载有时间性的新闻,期刊则专刊小说、游记和娱乐性文章,在内容的区别上越来越明显,在形式上,报纸的版面越来越大,为三到五英尺,对折,而期刊则经装订,加封面,成了书的形式。此后,期刊和报纸在人们的观念中才具体地分开。

期刊发展现状

要有爱,或者,要有脑子。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那么就是要一直做下去,从现在来看,还留在这个行业里的,要么是对漫画热爱的,要么是把这个行业看做和其他行业一样的人。对于前者来说,我觉得很好理解,对于后者来说,其实也很好理解,就是一份工作,一份职业,想办法做好手头的事儿,然后一步步往上走。

2003年,中央文化体制改革促使教育期刊生态发生显著变化,过去单一的教育行政部门主管主办模式逐渐分化为三种类型:一是仍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主管主办的报刊,它主要集中在各省市教育报刊社(期刊社),二是由党报党刊主办的教育报刊,三是从属于各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教育类报刊。全国有30个省(区、市)都成立了教育报刊社或,承担着指导教育工作和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舆论引导职能。从覆盖面来看,涉及全国100多万所学校的1000多万教师,再加上教育研究部门、行政部门和学生,共2亿多教育人口。从发行量看,全国公开出版的9400多种杂志中,49%是教育类杂志,每年全国杂志总印数的40%以上是教育类期刊。①各教育期刊通过不懈的自身建设,已具备了超常规发展的条件:逐步健全和完善经营管理机制,期刊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已成为全国期刊界的一支重要力量。教育媒体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之时,数字化浪潮已然兴起,网络成为城市主流传媒,平面媒体的生存空间日益压缩,期刊读者市场占有率20年来并没有增加,全国期刊每年总印数始终没有突破30亿册,每年人均不到3册,是美国人均的1/10,日本的1/13,期刊拥有的日均读者占居民总数的5%,教育期刊的受众数量流失严重,②面临着明显的发展困境: 上海教育科研 教育科学研究 外国中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研究

中国文学期刊现状报告中国文学期刊现状报告本报记者 术术 12月5日,《人民文学》、《当代》、《十月》、《钟山》、《天涯》、《萌芽》等全国近60家文学期刊负责人在河南省郑州市参加的“文学期刊改革与发展研讨会”结束。本次会议中激烈的辩争集中于“如何推进文学期刊体制机制创新、推进文化产业化进程”、“文学报刊如何更贴近生活、贴近读者、走向市场”、“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定位和管理体制”等焦点议题。同时,会议话题涉关文学期刊如何突出自身特色、增强品牌意识及经营机制、经营理念、网罗人才和编辑思路等。 据悉,目前我国期刊有9000多家,其中文学报刊、文学期刊占了10%左右,即800至900家。但目前生存状态比较好的不到100家。这些令人痛心的数字表明文学期刊生存状况的举步维艰。 文学期刊面临的问题本次研讨会上,许多负责人对于文学期刊的运行机制提出了尖锐批评。《散文百家》主编贾兴安指出,目前文学刊物的用人机制存在问题,如主编都是主管部门或领导任命,大多是论资排辈,这样会出现许多“官员式的主编”,由不懂文学规律的人来办刊。此外一些作家有了一定知名度之后任主编,综合能力差,偏执一己之好,容易形成“小圈子”。此外许多主编挂名,署名不出力,法人代表与实际负责人不符、责任权利不明等。 《通俗小说报》主编王爱英提出,长期以来,原创文学期刊的权益遭到漠视和侵害,各式各样的选刊无节制地出现。选刊站在原创期刊的肩膀上,事半功倍地摘到树上的桃子。他认为选刊应该“计划生育”,原创刊物是花圃,选刊是花店,原创作品与选刊的关系应该是“产品与精品”的关系。 另外,会议上还指出了制约文学期刊生存和发展的其他问题,比如一些文学刊物的定位左右摇摆,最终老读者和新读者一起失去。比如,文学期刊是面向大众与市场的,体制仍是计划经济的体制,必然会形成矛盾。有文学期刊的主编指出:目前国家对文学期刊的政策渐次明朗,但文学期刊的性质定位尚不明确。同时由于经费不足,许多文学期刊的编辑多年不能外出约稿,或很难约到一流的稿子。编辑不得不花力气拉广告和赞助等等。 文学期刊发展之路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作家出版社社长张胜友介绍说,目前老牌文学刊物有北京的《十月》、《当代》、《小说选刊》等,天津的《小说月报》有30多万份的发行量,上海的《收获》发行量维持在10万份以上。它们是中国文学界举足轻重的文学期刊,发表过非常多的优秀作品,影响过一个时代。它们还继续重要的先导与经典作用。同时,在中国现行20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有一些新兴文学期刊浮出水面,形成了新的品牌,如河南的《小小说选刊》发行量55万份,比如上海的《萌芽》发行量达到40多万份,《佛山文艺》月发行量接近100万。这些刊物市场的成功是由于适应市场运作的规律,进行了市场细化。 发行量高居55万份的《小小说选刊》目前有“中国的小小说中心”之称。主编杨晓敏认为,在办文学刊物的人眼里,作品只是原材料,刊物只是加工厂——刊物的操作流程是文学产品的加工、分拣、重组、打磨的过程,这个过程要符合市场的游戏规则。他指出,文学期刊与读者之间有一个“半拍理论”。即,文学期刊引导读者应当“品味适宜,适度超前”。文化品味既不能低于读者的审美情趣,也不能过于曲高和寡。这样文学刊物才能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同时,形成强大的文化影响力。 针对文学刊物的生存危机,许多文学期刊负责人从不同角度提出建议。《天涯》杂志副主编王雁翎说,《天涯》从1996年开始探索市场改革。他们始终提倡恢复中国传统的“杂文学”、“泛文学”,将《天涯》真正办成一本“杂”志。如他们设置“民间语文”栏目,将人们收藏于箱底的日记、书信、检讨书、揭发信、总结稿等登上文学的大雅之堂。还有多家期刊的发言人指出,品牌是期刊的代言人,纯文学期刊必须注重品牌效应。也有人提出文学刊物可实行“集体参股制”或跨行业、跨地区的“联合经营制”等。 文学期刊改革之路最近,江苏省决定取消《钟山》、《雨花》等所有刊物的财政补贴,是在国内文学期刊界开始的第一刀。中国期刊协会的会长张伯海说:“我觉得目前撤资不是时候,文化产业化改革刚刚开始,哪些刊物是要作为产品打到市场上去的,哪些刊物是要作为社会公益性事业扶持的,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标准。”而有出版界改革家之称的张胜友说:“会有两种情况出现,一种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另外一种情况是因循守旧,像有些国企一样,没有贷款就没法生存,所以只能是消亡,看你怎么面对这个挑战。” 张伯海认为让文学期刊走向市场是对的,但要做具体分析,有优势的名刊、大刊,跟群众比较贴近的刊物走向市场的可能性很大。有可能到了市场反而会如虎添翼。有的刊物的主要使命是扶持一个地区的青年作家人才和文学传统的传承,发行不可能大。走进市场的机会少,国家就应该从生存上给予扶持和支持。两种情况很不一样,从整体上考虑,严肃的文学期刊,要激励它探讨市场,但财政上都要保护,这样比较符合实际。 目前,中国文学期刊如果停止财政拨款,要想生存下去一般来说有三条道路可以走,找到新的投资方;改变刊物定位迎合市场需要;还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入报业集团或者出版集团。张胜友说:“停止补贴是一种大趋势,最后文学期刊怎么进行规范,有待下一步的文化体制改革的结果,现在各种办法都不妨可以探索。但我觉得不管你是公益性的文化事业,还是开始市场化运作,内部的三项体制改革以及向读者靠拢都应该是不变的。”稿件来源:新京报

《读者》为例,当年的受众面相当广,从知乎的答案里面也能看出来,这个群体包含了各个行业各个阶层的人群。纸媒时代能做超越他们的应该只有报纸,不过这只是我的估计,没有统计过。在还没有铺天盖地的软广告和硬推销的年代,这个量很大程度上真实反映它被需求的程度。当然这个和当时信息,娱乐等资源的相对匮乏也有关系。

期刊的发展现状分析

杂志行业,作为人类重要的媒体传媒,本人认为是不会消失的,但在现在电子媒体的冲击下,纸制传媒会一统天下的局面会逐渐被现代传媒所瓜分!所以,现在新型传媒集团--企业化的传媒公司就是报纸的发展方向。

缺乏有效地市场期刊的状况是与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发展状况相联系的,我国的市场经济还处在起步阶段,市场还不够成熟,同其相联系,期刊市场秩序还比较混乱,期刊市场上存在着很多问题,导致期刊市场不能有效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另一方面,我国的期刊虽然有八千多种,但是办得好的并不多。许多党政部门、事业单位、企业等都有自己的期刊,但是办刊专业人员缺乏、财政支持力度不大,有些期刊仅靠收取作者的版面费生存。缺乏对自身的定位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做一份成功的期刊,就要先了解自己,对期刊有个准确的定位。很多期刊没有明确的编辑方针,缺乏办刊理念,也不清楚自己的读者群是谁,甚至对自身的优势劣势也没有一个清楚地认识,只是盲目地办刊。事实上,办好一份杂志,需要有好的文章,吸引人的图片,更要有合适地编排,杂志社缺乏对自身的认识,自然就不清楚什么样的文章图片适合自己,什么样的排版符合读者的要求。如果连自身杂志的卖点和亮点都不清楚的话,何谈杂志的发展。缺乏对读者的研究知己之后还要知彼,期刊面对的是读者,自己的杂志办给谁看,什么人喜欢看,这些都需要研究。比如说杂志的封面,不是光放一个漂亮的图在那里就够了,得配合合适的封面故事,醒目的标题,让人一看就有眼前一亮的感觉。现代人生活节奏那么快,要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决定购买这份杂志,封面有很重要的作用。摸透读者的心理,了解他们的消费习惯,培养出自己固定的目标读者群,杂志才能够发展。对于这个问题,周教授认为,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期刊比起我们发展的要好,首先是因为他们有一个成熟的期刊出版市场,另外,他们的期刊针对性强,定位准,而且他们有很强的服务意识,强调服务对象,这些都是中国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但是中国有自己的国情,有自己的文化底蕴,我们可以学习国外先进的办刊经验,但是不能盲目照搬,在国外受欢迎的内容不一定在中国也畅销,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特殊市场来办好自己的刊物。《2013-2017年 中国期刊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期刊业总产值7亿元,较上年增长6%,远远高于上年2%的增长率。其中全年广告经营额约1亿元,较上年增长14%;发行收入为6亿元,较上年增长10%。期刊零售发行市场呈现出向优势媒体集中的发展态势,品牌期刊表现尤为突出。我国的期刊产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国的市场很大,还有很多潜在的读者群可供开发。我们对报纸、电视、互联网的研究已经很多,但是对期刊关注的还不够。其实,我们对期刊的评判标准可以有所改变,不一定要单看发行量,期刊杂志的质量才是更重要的。想办法提高期刊的有效阅读率,比起单纯考虑提高发行量更有意义。 数字期刊是出版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必然规律。通过互联网和移动终端,数字内容焕发了前所未有的活力。数字期刊相比传统期刊,具有多终端、多渠道发行,覆盖更广阔地域、影响更广大人群的特点,尤其在过刊内容的利用方面也拥有传统纸媒无法比拟的优势。同时,搜索技术也为数字期刊提供了良好的应用,用户可以通过标题、人名、关键词等检索,找到最符合自己阅览需求的刊物和文章,据数据统计,同等时间内数字内容的阅读效果是传统阅读的5倍以上。更重要的一点,是数字期刊具有节能、降耗、减排的绿色环保概念。可以为国家节省大量的森林资源、水资源、煤炭资源,为刊社节约印刷装订成本、物流运输成本、发行成本、滞销库存风险等。 期刊形成于罢工、罢课或战争中的宣传小册子。这种类似于报纸注重时效的手册,兼顾了更加详尽的评论。所以一种新的媒体随着这样特殊的原因就产生了。其中最早出版的一本期刊是于1665年1月在阿姆斯特丹由法国人萨罗(DenysdeSallo)出版的《学者期刊》(LeJournaldesSavants)。1704年,伦敦出版了第一种介于报纸和期刊之间的定期刊物,发行者是《鲁宾逊漂流记》的作者丹尼·笛福。刊物名叫《评论》,篇幅为四小页,共发行九年。美国最早发行的期刊是佛兰克林的《美洲期刊》和《将军期刊》,都是模仿英国期刊的月刊,同在1741年1月出版。中国最早的期刊为德国汉学家郭实腊1833年7月在广州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发行时间延续5年多,版式采用中国传统书本样式,刊期使用清代皇帝年号纪年。在最初,期刊和报纸的形式差不多,极易混淆。后来,报纸逐渐趋向于刊载有时间性的新闻,期刊则专刊小说、游记和娱乐性文章,在内容的区别上越来越明显,在形式上,报纸的版面越来越大,为三到五英尺,对折,而期刊则经装订,加封面,成了书的形式。此后,期刊和报纸在人们的观念中才具体地分开。

《读者》为例,当年的受众面相当广,从知乎的答案里面也能看出来,这个群体包含了各个行业各个阶层的人群。纸媒时代能做超越他们的应该只有报纸,不过这只是我的估计,没有统计过。在还没有铺天盖地的软广告和硬推销的年代,这个量很大程度上真实反映它被需求的程度。当然这个和当时信息,娱乐等资源的相对匮乏也有关系。

在一家足够大的图书馆里,你能找到几百本关于报纸的书,但研究杂志的书不会超过20 本,所以发展不能靠纸质了,还是要靠网络。

杂志的发展现状

《读者》为例,当年的受众面相当广,从知乎的答案里面也能看出来,这个群体包含了各个行业各个阶层的人群。纸媒时代能做超越他们的应该只有报纸,不过这只是我的估计,没有统计过。在还没有铺天盖地的软广告和硬推销的年代,这个量很大程度上真实反映它被需求的程度。当然这个和当时信息,娱乐等资源的相对匮乏也有关系。

一、中外杂志广告媒体发展比较二、中国杂志占媒体广告份额较少的原因媒介购买者普遍不满意杂志质量,将资金大量投入报纸、电视、户外。2.本地化和区域性广告投放占主导地位,缺乏全国性投放的广告客户。杂志广告的优势对象明确、认同集中阅读周期长,接触次数多,传阅频率高广告环境优越,干扰少印刷精美,广告创意和表现富有吸引力

杂志行业,作为人类重要的媒体传媒,本人认为是不会消失的,但在现在电子媒体的冲击下,纸制传媒会一统天下的局面会逐渐被现代传媒所瓜分!所以,现在新型传媒集团--企业化的传媒公司就是报纸的发展方向。

多了解

期刊的未来发展与现状

我觉得会往车载电台上发展,将来的杂质不会是纸质,更多的会通过广播一类的传媒。

要有爱,或者,要有脑子。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那么就是要一直做下去,从现在来看,还留在这个行业里的,要么是对漫画热爱的,要么是把这个行业看做和其他行业一样的人。对于前者来说,我觉得很好理解,对于后者来说,其实也很好理解,就是一份工作,一份职业,想办法做好手头的事儿,然后一步步往上走。

虽然国际学术期刊一直在发展,但仍无法满足投稿者的需求。由于投稿数量的不断增加,在版面不变的情况下,大多数期刊采取了高退稿率的办法(通常高于50%)。除了应付投稿量大的压力外,这也是保证刊登文章的质量及时效的需要,文章的质量是期刊成功的保证。另外限制文章篇幅也是常用手段之一。另一方面,期刊的订阅量并未随期刊的发展同步增长。相反,许多图书馆减少了图书杂志的订数以缓解经费不足的压力。这使得期刊出版经费短缺,期刊的发展受到限制。版面费成为许多期刊重要的经费来源。投稿量大与经费短缺的压力,使得在著名期刊上发表文章的难度越来越大。文章发表与否,取决于审稿人及编辑对稿件的评价。这些评价包含了两个方面:首先是文章的内在构思,如设想、创新等,其次则是文章的外在写作,如表达、结构等。因此,在撰写科技论文时,文章必须作到“make referees happy, make editors happy”,才有可能顺利发表。以下部分将介绍期刊通常对稿件若干方面的要求。

2003年,中央文化体制改革促使教育期刊生态发生显著变化,过去单一的教育行政部门主管主办模式逐渐分化为三种类型:一是仍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主管主办的报刊,它主要集中在各省市教育报刊社(期刊社),二是由党报党刊主办的教育报刊,三是从属于各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教育类报刊。全国有30个省(区、市)都成立了教育报刊社或,承担着指导教育工作和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舆论引导职能。从覆盖面来看,涉及全国100多万所学校的1000多万教师,再加上教育研究部门、行政部门和学生,共2亿多教育人口。从发行量看,全国公开出版的9400多种杂志中,49%是教育类杂志,每年全国杂志总印数的40%以上是教育类期刊。①各教育期刊通过不懈的自身建设,已具备了超常规发展的条件:逐步健全和完善经营管理机制,期刊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已成为全国期刊界的一支重要力量。教育媒体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之时,数字化浪潮已然兴起,网络成为城市主流传媒,平面媒体的生存空间日益压缩,期刊读者市场占有率20年来并没有增加,全国期刊每年总印数始终没有突破30亿册,每年人均不到3册,是美国人均的1/10,日本的1/13,期刊拥有的日均读者占居民总数的5%,教育期刊的受众数量流失严重,②面临着明显的发展困境: 上海教育科研 教育科学研究 外国中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研究

  • 索引序列
  • 期刊的发展现状
  • 期刊发展现状
  • 期刊的发展现状分析
  • 杂志的发展现状
  • 期刊的未来发展与现状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