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是核心期刊吗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是核心期刊吗

发布时间: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是核心期刊吗

期刊可以分为非正式期刊和正式期刊两种。正式期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与国家科委在商定的数额内审批,并编入“国内统一刊号”,办刊申请比较严格,要有一定的办刊实力,正式期刊有独立的办刊能力。

一、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此核心目录目前是国内知名度最高的、最大众化的核心,以至于现在一说核心期刊,就是指它了。每4年评一次,下一次公布具体目录,正常应该是在2012年。 二、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此核心目前是国内比较好的高等院校公认的权威期刊,主要涉及社会科学,地位比中文核心要高。但是因为这里面的多数期刊要求太高,比如说作者必须是博士或者副教授,才有资格发表文章,所以在二类高等院校,知名度不高。此核心两年评一次。 三、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此核心主要涉及自然科学,现在主要是医学行业认可,其他行业认可这个核心的极少,所以地位比中文核心低,但是在医疗行业,使用率却颇高。此核心每年都会有小变化,两年一次大变化。 四、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正常来说,这个核心级别比cssci还要高,内容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就因为级别太高,普通作者根本没有机会在上面发表文章,尤其是在二类本科以下的院校,知名度却很一般。目录两年一变 另外还有几个核心,比如 五、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主要涉及学报,认可度一般 六、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主要涉及社会科学,级别也是极高,知名度一般。七、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虽然他也算一个核心数据库,但是现在认可度极低,多数不认为他是核心。

1、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2、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4、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5、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6、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7、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库。核心期刊是某学科的主要期刊。一般是指所含专业情报信息量大,质量高,能够代表专业学科发展水平并受到本学科读者重视的专业期刊。双核心期刊:如果该期刊被同时被两种核心期刊遴选体系认定为核心,那么该期刊就是双核心期刊了。比如,既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又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双核心期刊与单核心期刊在职称评选中,均为核心期刊。但双核心期刊的学术水准自然要更好一些。因为在国内对于中国核心期刊的认知并不是完全一致的,而是分成了不同的体系。各个体系都是有着自己的考量标准的。在这七大体系中最常用的有三种,分别是北大核心、南大核心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一、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二、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三、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四、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五、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六、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七、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库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徐国华同志在工作间隙坚持理论学习,有多篇论文见诸杂志报刊:《议论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高考语文改革及应对策略》发表于《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增刊1、2期。《语文教学中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的研究与实验》入选《中国当代教育思想宝库》一书并获优秀论文一等奖。

如果你考到本A的话,本人读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是的,广东一师是华师,广东二师,就是广二师)这所学校不错,而且发展潜力很大。去年的文科分数线就比前年高了9分,今年还会更高!这所学校有两个校区,一个在海珠(本部),一个在花都。海珠是广州市中心,比较繁华。花都比较偏远,但是适合学习。花都校区门口有几路公车,已经足够了。想要去的地方,都有车坐。花都校区的宿舍会比海珠校区好,一般都是四人间,部分宿舍有空调。宿舍是全新的。花都空气很好,夏天挺凉爽。今年有一栋宿舍会改成六人间,但是大部分宿舍是不会改的。像嘉应学院,韩山师范学院,湛江师范学院什么的,都是压本A线的学校,经常要降分录取。像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建议不要去读。这个学校原来是所民族大学,现在学校很旧,很多东西都不怎样。专业也很杂。还取了一个不怎么样的名字。不了解的人还以为是个专科学校。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期刊要求高吗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前身是广东教育学院,是成人高校,2010年才升格为普通本科,属于广东省属院校里面排名很靠后的,水平不算高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前身是广东教育学院,是成人高校,2010年才升格为普通本科,属于广东省属院校里面排名很靠后的,水平不算高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是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校。前身为广东民族学院,创办于1957年,1998年更名为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2002年更名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02年、2005年,原广东机械学校、原广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和广东省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先后并入学院。200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是我校主办的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民办本科二级学院。学校于197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6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并于2000年开始招收留学生,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有关高校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学校现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13754人。现有教职工1338人,其中专任教师和研究人员865人,具有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112人,副教授等副高职称教师250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561人。有数十位教师曾获 “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等称号。近三年来,学院先后承担国家级、省级、厅级等科研项目259项,出版学术专著、教材189部,发表科研学术论文2723篇。获国家、省、部、市等各级奖励100多项。  学校设有电子与信息学院、管理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教育学院、会计学院、美术学院、民族学院、文学院、外国语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机电学院、自动化学院、政法学院等14个二级学院,以及社会科学部、大学英语部、体育部等3个教学部和省级示范性软件学院,共有41个本科专业,学科覆盖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教育学、法学等七大学科门类。面向广东、广西、海南、河南、湖南、湖北、江苏、江西、山东、陕西、新疆等地招生。目前学校拥有4个硕士学位授予点。   办学定位是:面向职教,服务职教,引领职教。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为全省各级各类中职和高职院校培养师资。先后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省教育厅选定为“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院校”、“广东省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广东省中职校长培训中心”、“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基地”等。   学校设有广东省工业实训中心、电气工程虚拟演练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光机电一体化”研究型重点实验室和高等职业技术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中心。目前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亿元,图书馆藏书246万册(含电子图书84万册)、中外文纸质报刊2000多种,中外文电子期刊近2万种、中外文电子资源数据裤22个,已具备良好的办学条件。学校设有高教职教研究所、民族研究所等多个科研机构。   学校的发展目标:利用我校具有硕士学位、学士学位授予权,面向职教的师范教育和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优势,以我校广东工业实训中心、师培中心和高教职教研究中心为基地,坚持“面向职教、服务职教、引领职教”的办学定位,力争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同类院校领先的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求采纳为满意回答。

一、质量要求:来稿应具有一定学术水平。选题新颖、观点明确、论述严谨、材料翔实、文字简练。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产生的论文及关于湖北本土研究的文章,本刊优先采用。二、标题与作者姓名:文章正题一般不得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作者姓名之下应写明工作单位、地址、省、市(县)、邮编。三、摘要和关键词:摘要是对论文内容梗概简明、准确、完整记述的短文,不加注释和评价性文字,以20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要内容的名词性述语,一般每篇3-8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四、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写于关键词之下,内容依次为: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五、正文:正文字数6000-8000字左右为宜。论文应观点明确、新颖,资料翔实、可靠,论证严密、科学。六、注释和参考文献:注释主要指对文章篇名和内文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及补充说明,注释(用①②标示)一律采用当页脚注。参考文献依顺序附于文后。七、英译文 题名、作者名、单位、省、市(县)、邮编及摘要和关键词要译成英文并与中文一一对应,置于参考文献后。八、本刊有权压缩、删改文章,作者如不同意删改请在来稿末声明。来稿在3个月内未收到采用通知者,可自行处理。来稿一般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点评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还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院系专业截至2021年3月,学校设有教育学院等19个教学院系,开设44个本科专业,分布在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法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和经济学等9个学科门类,有5所附属学校。2、质量工程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广东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1个,广东省级特色专业6个,广东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广东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4个,广东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广东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3、教学成果2020年,学校在2019年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共获得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共有40个项目获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其中10个项目推荐为国家级项目,30个项目推荐为省级项目。科研成果2016年-2020年,学校获省级以上重点科研平台6项,学校主持各级各类纵向和横向项目407项,其中国家级24项,省部级245项;自然科学类项目160项,人文社科类项目247项。学校教师发表学术论文2000余篇,其中北大核心论文数量为378篇;CSSCI收录130余篇,SCI收录180篇,EI收录73篇,CPCI(ISTP)收录6篇;出版著作98部;获得专利共70项;获得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二等奖1项。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如果你考到本A的话,本人读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是的,广东一师是华师,广东二师,就是广二师)这所学校不错,而且发展潜力很大。去年的文科分数线就比前年高了9分,今年还会更高!这所学校有两个校区,一个在海珠(本部),一个在花都。海珠是广州市中心,比较繁华。花都比较偏远,但是适合学习。花都校区门口有几路公车,已经足够了。想要去的地方,都有车坐。花都校区的宿舍会比海珠校区好,一般都是四人间,部分宿舍有空调。宿舍是全新的。花都空气很好,夏天挺凉爽。今年有一栋宿舍会改成六人间,但是大部分宿舍是不会改的。像嘉应学院,韩山师范学院,湛江师范学院什么的,都是压本A线的学校,经常要降分录取。像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建议不要去读。这个学校原来是所民族大学,现在学校很旧,很多东西都不怎样。专业也很杂。还取了一个不怎么样的名字。不了解的人还以为是个专科学校。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前身是广东教育学院,是成人高校,2010年才升格为普通本科,属于广东省属院校里面排名很靠后的,水平不算高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投稿

一、质量要求:来稿应具有一定学术水平。选题新颖、观点明确、论述严谨、材料翔实、文字简练。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产生的论文及关于湖北本土研究的文章,本刊优先采用。二、标题与作者姓名:文章正题一般不得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作者姓名之下应写明工作单位、地址、省、市(县)、邮编。三、摘要和关键词:摘要是对论文内容梗概简明、准确、完整记述的短文,不加注释和评价性文字,以20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要内容的名词性述语,一般每篇3-8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四、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写于关键词之下,内容依次为: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五、正文:正文字数6000-8000字左右为宜。论文应观点明确、新颖,资料翔实、可靠,论证严密、科学。六、注释和参考文献:注释主要指对文章篇名和内文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及补充说明,注释(用①②标示)一律采用当页脚注。参考文献依顺序附于文后。七、英译文 题名、作者名、单位、省、市(县)、邮编及摘要和关键词要译成英文并与中文一一对应,置于参考文献后。八、本刊有权压缩、删改文章,作者如不同意删改请在来稿末声明。来稿在3个月内未收到采用通知者,可自行处理。来稿一般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

1、 温儒敏等著:《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王丽丽撰写第十八章第四节、第十九章第五、七 节,共约7万字。2、 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第二版)》(下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王丽丽撰写第十七章《伊泽尔的审美响应理论》,约6万字。 1、《利玛窦的记忆之宫》,王丽丽译,孙尚扬校,台湾:台湾辅仁大学出版社,1991年9月,约30万字。2、《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王丽丽译其中的《三个女性的文本与帝国主义批判》一章,约2万字。3、《冥想文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4月,王丽丽译其中的《文化的知识形态》一章,约2万字。4、《黄金殿堂》,沈阳:沈阳出版社,1989年1月,王丽丽译其中第十一章,约5万字。 1、《胡风编辑策略中的“异端”因素》,载《学术月刊》,2004年第11期。2、《反省大事件,复活小细节》,载《读书》,2004年第6期。3、《胡风的理论问题解析》(上),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1期。《胡风的理论问题解析》(下),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2期。4、《文艺与意识形态交错纠缠的开始——民族形式问题论争与胡风事件》,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5、《胡风与文学意识形态转折的碰撞——以四十年代的三次论争为中心》(上),载《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胡风与文学意识形态转折的碰撞——以四十年代的三次论争为中心》(中),载《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胡风与文学意识形态转折的碰撞——以四十年代的三次论争为中心》(下),载《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6、《胡风文艺思想的整体思维特征》,载《文学评论》,2003年第6期。7、《审美的狡黠——姚斯对阿多尔诺的超越》,载《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8、《摄影文学对技术的顺应和抗拒》,载《文艺报×摄影文学导刊》,2001年4月20日。9、《中国近现代文学与读者》,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10、《追问爱情的真谛》,载《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11、《经典如何孕育而成?》,载《中华读书报》,1999年6月2日。

  • 索引序列
  •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是核心期刊吗
  •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期刊要求高吗
  •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点评
  •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投稿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