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编辑学研究内容不包括什么研究方法

编辑学研究内容不包括什么研究方法

发布时间:

编辑学研究内容不包括什么研究方法

编辑出版学是一个前景挺不错的专业哦~我正在念呐~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编辑出版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能在书刊出版、新闻宣传和文化教育部门从事编辑、出版、发行的业务与管理工作以及教学科研的编辑出版学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编辑学、出版与发行学的基本知识,受到编辑与出版的基本技能训练,具有社会活动和科研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编辑与出版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2.掌握市场分析、选题策划、文字加工、宣传促销的知识与方法; 3.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和初步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4.了解我国有关编辑与出版市场营销的方针、政策、法规; 5.了解有关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管理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基本知识。 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 主要课程:编辑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出版发行学基础、中国编辑出版史、图书学、出版美学(含装帧设计)、书业法律基础、报刊编辑学、出版现代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编辑业务实习、出版实习等,一般安排2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相近专业:新闻学 广播电视新闻学 广告学 编辑出版学 传播学 媒体创意 广播电视编导 国际文化交流

《编辑学概论》以编辑活动为研究的逻辑起点,以探讨编辑工作的基本规律为目的,为求对编辑概念、编辑原理、编辑素养等编辑学基本问题进行分析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当今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六大媒介的编辑方法和技巧作出系统、深入的阐述。

我本科是浙江传媒学院编辑出版学的,所以这个问题我答下吧。其实各个学校编辑出版学侧重点都不一样,浙江传媒的编辑出版有点偏新闻,不知道为什么,这个问题有100字数限制,想深入了解的话,点我名字再问。

编辑学研究内容不包括什么研究内容

就业情况一般,就业与新闻专业多有重合,但知识面很广,故就业面也很广。如读二本的编辑出版,就业去二、三级城市可能性较大。读书期间得广泛涉猎,要学到真本事。

这个专业很注重写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要学习很多实用软件,比如photoshop、flash8、coreldraw、方正飞腾之类的。就业范围也很广,可以去报社、杂志社、网站、电视台出版社等地方工作。至于浙江传媒学院我也不太了解。

我本科是浙江传媒学院编辑出版学的,所以这个问题我答下吧。其实各个学校编辑出版学侧重点都不一样,浙江传媒的编辑出版有点偏新闻,不知道为什么,这个问题有100字数限制,想深入了解的话,点我名字再问。

北京印刷学院编辑出版学考研初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二、出版综合素质与能力、出版专业基础。所以北京印刷学院编辑出版学在考研初试的科目中是不考数学的,编辑出版学接受跨专业的考试。北京印刷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一览表(学术学位)北京印刷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一览表(专业学位)北京印刷学院特色专业与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印刷工程、编辑出版学 ;北京市特色专业(4个):印刷工程、编辑出版学、包装工程和艺术设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数字艺术与创新设计实验教学中心 ;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数字艺术教学实践中心、印刷工程综合训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文学实践教育基地;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2个):北京雅昌彩色印刷有限公司、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1个):数字艺术设计创新实践基地 。

编辑学研究内容不包括什么研究

分享按钮 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本有权威的编辑学专著或教科书。但是在广大编辑工作者的长期实践中认识到,基于编辑工作的重要性和共同总结的丰富经验,单独形成一门综合性的编辑学的条件已见成熟。在一些有关的刊物上,也早有大量有关编辑学的论述。有人给编面学也下了定义,他们认为:编辑学是研究各种出版物的编辑特征、规律和方法的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多科性的边缘学科。对于这一定义,很多人是同意的。对于编辑学所包含酌内容,有人也作了归纳,提出了以下几点;(1)编辑学总论 研究编辑学的基础理论,着重研究编辑学的研究对象、编辑工作的性质和任务、编辑工作的基本规律、编辑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针政策、编辑工作的社会作用等。(2)编辑工艺 研究出版物的全部生产过程。它包括:①编辑过程。研究从选题、组稿、审稿、对稿件加工整理以及在发稿前编辑应从事的工作的规律、原则和要求。②编辑分类。研究编辑工作的科学分类及各类编辑的特点。③版式与装帧。研究各类出版物版面版式的设计及书刊装帧的规律、原则和方法。(3)编辑管理 研究编辑工作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编辑队伍的管理、建设、培养和提高;②编辑工作的规章制度、合理分工和科学的协作效应;③编辑手段的现代化(例如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显示装置的应用等);④研究合理的出版周期;⑤研究编辑、出版和印刷之间的关系。(4)编辑史 重点研究我国的编辑史。上述意见仅为一家之言。在编辑学的形成过程中,经过广大编辑工作者的各抒己见和共同求索,编辑学的内涵定将愈益确切与完善。

编辑出版学是一个前景挺不错的专业哦~我正在念呐~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编辑出版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能在书刊出版、新闻宣传和文化教育部门从事编辑、出版、发行的业务与管理工作以及教学科研的编辑出版学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编辑学、出版与发行学的基本知识,受到编辑与出版的基本技能训练,具有社会活动和科研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编辑与出版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2.掌握市场分析、选题策划、文字加工、宣传促销的知识与方法; 3.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和初步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4.了解我国有关编辑与出版市场营销的方针、政策、法规; 5.了解有关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管理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基本知识。 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 主要课程:编辑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出版发行学基础、中国编辑出版史、图书学、出版美学(含装帧设计)、书业法律基础、报刊编辑学、出版现代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编辑业务实习、出版实习等,一般安排2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相近专业:新闻学 广播电视新闻学 广告学 编辑出版学 传播学 媒体创意 广播电视编导 国际文化交流

北京印刷学院编辑出版学考研初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二、出版综合素质与能力、出版专业基础。所以北京印刷学院编辑出版学在考研初试的科目中是不考数学的,编辑出版学接受跨专业的考试。北京印刷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一览表(学术学位)北京印刷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一览表(专业学位)北京印刷学院特色专业与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印刷工程、编辑出版学 ;北京市特色专业(4个):印刷工程、编辑出版学、包装工程和艺术设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数字艺术与创新设计实验教学中心 ;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数字艺术教学实践中心、印刷工程综合训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文学实践教育基地;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2个):北京雅昌彩色印刷有限公司、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1个):数字艺术设计创新实践基地 。

编辑学研究内容不包括什么

回答 编辑主要是对作品等进行编写,具体工作如下: 1、根据分工负责有关学科的稿件审读,对文稿质量作出客观公正地评价,写出审读和处理意见; 2、对经审读决定拟采用的稿件写出推荐意见,向编辑部定稿会议推荐; 3、对定用稿件进行加工修改,确保文稿编辑质量符合编辑规范要求,使发排稿件达到“齐、清、定”; 4、做好校对工作,努力消灭差错; 5、积极参加有关专业学术活动,自觉阅读专业论著、期刊,及时了解科研、教学动态,掌握本专业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本专业学科的选题组稿计划,有重点的组稿,努力开发优质稿源; 6、努力钻研专业知识和编辑业务,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撰写专业论文和著作,总结编辑工作经验,不断提高学识水平和编辑能力; 7、利用计算机或者其他的程序来编辑文字这类的工作。 更多6条 

编辑出版学是一个前景挺不错的专业哦~我正在念呐~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编辑出版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能在书刊出版、新闻宣传和文化教育部门从事编辑、出版、发行的业务与管理工作以及教学科研的编辑出版学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编辑学、出版与发行学的基本知识,受到编辑与出版的基本技能训练,具有社会活动和科研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编辑与出版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2.掌握市场分析、选题策划、文字加工、宣传促销的知识与方法; 3.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和初步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4.了解我国有关编辑与出版市场营销的方针、政策、法规; 5.了解有关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管理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基本知识。 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 主要课程:编辑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出版发行学基础、中国编辑出版史、图书学、出版美学(含装帧设计)、书业法律基础、报刊编辑学、出版现代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编辑业务实习、出版实习等,一般安排2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相近专业:新闻学 广播电视新闻学 广告学 编辑出版学 传播学 媒体创意 广播电视编导 国际文化交流

由于古湖泊学是研究湖泊系统演变的科学,所以它研究的内容范围很广。对于古湖泊学来说,不仅要知道沉积物是形成于深湖,还是浅湖,氧化环境,还是还原环境,还要研究古湖泊的水体结构:湖水上下是否分层?是热分层(温度分层)还是化学分层(盐度分层)?是稳定的分层还是有季节性的回水?不仅要知道水动力强弱和沉积物粗细,还要探索湖水环流的格局如何?重力流的途径如何?有无沿岸流及等深流对沉积物的改造?不仅要知道沉积物中有机质的丰富程度,而且要追究湖泊的营养类型怎样?有没有藻类勃发?不仅要区别淡水湖相与咸水相的沉积,还要阐明湖水属哪一种矿化类型?古湖水的碱度和pH值如何?但归纳起来,不外乎集水盆地古地形与源区地质、古湖盆形态、物理古湖泊学、化学古湖泊学与生物古湖泊学五个方面的内容(表2-1)。(一)集水盆地古地形与源区地质集水盆地的地质、地貌、土壤、植被与气候,对湖泊沉积、湖水成分以及生物都有决定性的意义。所以,含油气盆地古湖泊学研究的第一步,是开展集水盆地古地形与源区地质的研究。集水盆地的剥蚀作用是湖泊沉积的源泉,而剥蚀速率又取决于地形和集水盆地的岩性。如我国的黄土高原剥蚀速率极高,由于黄土易于剥蚀,黄河在甘肃的支流祖厉河流域水蚀模数高达6900 t/km2(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1981),按黄土平均密度7 g/cm3计,平均剥蚀速率可高达4059 mm/ka。集水盆地的地质条件不仅影响沉积速率,而且和气候条件一起控制着湖水的性质。我国云贵高原石灰岩丰富而使湖水矿化度和Ca离子含量高,东非裂谷因玄武岩发育而使许多湖泊具高碱度。这些化学与沉积条件又进而影响湖水中的生物群,可见集水盆地对湖泊系统的重要性。表2-1 古湖泊学的研究内容与信息来源现代湖泊集水盆地的范围和地形可以进行测量,但对于含油盆地井下的古湖泊沉积,要精确再造其集水盆地的古地形已无可能,但作概略的推算是可能的,而且是有益的。美国Hay等(1989)提出了“利用物质平衡再造古高度的方法”,其原理是将各地质时期里堆积在盆地内的沉积物,按照可辨认的特征“返回”到物源区,即集水盆地去,再经过一系列的校正处理,便可求出各时期集水区的“古高度”和概略的古地形图(Hay等,1989)。这种“古高度再造”法要求有各时期的沉积厚度分布图和古地质图,一旦得出“古高度”和“古地形图”后,便可以为古湖泊盆地的再造提供极为重要的依据,实际上是盆地分析中沉积充填过程模拟的一种反演。在后面的章节中,对此方法作了详细的介绍。古湖泊集水盆地地质的研究,也是近年来石油与沉积地质学界发展新的方向。1989年6月英国地质学会的沉积组与石油组联合举办的“沉积源区研究进展”讨论会指出,源区地质的研究不仅对于构造地质学,而且对于沉积学、古气候学都有重要意义,北海等油田的实践已经证明其应用价值(Haughton等,1991)。前面说过,集水盆地的古地质条件对于当时湖水的成分、沉积以及生物群都有重大影响,是古湖泊学再造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而且只有了解集水区的地质岩性分布,才能实现将湖盆中沉积物“归回”源区的“古高度分析”。通过源区地质和古高度分析取得的集水盆地信息和湖泊内部的信息相结合,便构成古湖泊系统再造的依据。(二)湖盆的形态湖盆是湖水的载体,湖盆的形态决定着湖流的格局,也控制着湖泊的沉积作用。因此,研究湖盆形态,不但有利于理解古湖泊的规模大小,也有利于判断湖相沉积体系的展布,这一点,对于油气勘探尤为重要。湖盆的形态取决于成因。在现代不同成因的11大类、76种湖泊中(Hutchinson,1957),构造湖与含油气盆地的关系最大。构造湖包括拗陷湖(如东非的维多利亚湖)、山间湖(如美国的大盐湖、我国的青海湖)和裂谷湖(如俄罗斯的贝加尔湖、东非的坦噶尼喀湖、马拉维湖等),各自具有不同的形态特色。东非裂谷近年来的物探工作展示了裂谷湖盆几何形态的规律及其对沉积布局的控制作用。整个东非裂谷系分成东西两个裂谷枝(rift branch),每枝由若干个裂谷带(rift zone)组成,裂谷带内又分为若干个半地堑式的裂谷基本单元(fundamental unit),每个单元包括几个裂谷断块(rift block)。比如坦噶尼喀湖加上相邻的河谷便构成了一个裂谷带,它由一系列方向相反的新月形半地堑相互联结而成,半地堑作为裂谷湖泊的基本单元,不仅决定了湖盆两侧地貌和沉积的不对称性,也决定了入湖三角洲与浊流的空间布局(Rosendal等,1986)。古湖泊学的一项任务,就是结合地震与钻井资料,探讨湖盆形态的构造控制及其对湖泊水文和沉积的影响。(三)物理古湖泊学物理古湖泊学根据沉积记录,研究湖水的温度、密度、湖流、湖水循环和分层方面的历史,首先要确定的是湖泊的封闭性和开放性。湖泊有外流型和内陆型之分。由河流、降水和地下水补给的湖水,可以通过河流外溢而为外流湖,也可以封闭不再外溢而为内陆湖。两者的地质记录多有不同:内陆湖的湖面可受气候影响而大起大落,湖水面积与湖岸位置亦随之作大幅度变动;而外流湖的湖面和岸线就比较发达稳定。湖泊的封闭和开放性,控制着沉积物的类型、湖水化学性质和湖泊生物群的演化。如只有内陆湖才形成蒸发盐岩,外流湖的沉积则通常以碎屑物为主,即使有化学沉积也限于湖泊以内,不像内陆湖可以扩展到季节性淹没的湖坪。物理古湖泊学研究的另一重要方面是湖水的深度。虽然它不易定量测出,但可根据沉积和古生物化石标志进行定性分析。与水深有关的是湖水的分层。湖泊由于表层受热,可以形成层状结构:表层的湖上层(epilimnion),底部的湖下层(hypolimnion)和两者之间的可能发育的温跃层。热分层现象在水深较大的湖中比较显著,而浅湖中垂直分层不明显。湖水分层对于湖底含氧、底栖生物发育和沉积中有机质的保存等都有直接影响。湖水的分层也有种种变化。夏季表层水水温比底层高,属于正温层分布。冬季表层水温比底层低,属于逆温层分布。两种相反的垂直分层,在春秋两季相互更替时湖水上下交换,便是所谓回水。寒温带的湖泊每年有春秋两次回水,称双循环湖;在高原和寒冷区表层水从不超过4℃,每年只有一次回水,属单循环湖。有些深湖的底部水体稳定,只有上部水层参加上下循环,称局部循环湖,是形成富有机质沉积,发育纹层的良好环境,与全循环湖形成对照。湖泊中,由于风力、河流等营力造成的湖水运动,湖泊的表层流和底层流,都可能影响湖底的沉积。如由浊流带入湖底的沉积,还可以受湖底等深流的搬运而扩散。上述这些,都是物理古湖泊学研究的内容。(四)化学古湖泊学与海水相比,湖水化学形成的变化幅度大得多,因此化学古湖泊学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也大得多。如果说古海洋学的关键在于洋流即其物理方面,那么古湖泊学的关键在于湖水化学。化学古湖泊学研究湖水的矿化度、化学成分、碱度、硬度和pH值等特征,对于湖泊沉积、湖泊生物和成油条件,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湖水中的溶解盐,主要来自集水盆地的岩石和土壤,降水中的含量微乎其微。因此,集水盆地的岩性对湖水矿化度的影响极大。水流在疏松层覆盖区要比在坚硬岩石露头区的淋滤效果大得多,而地下水又比地表河水的溶解效果更强,地下水补给的湖水会得到更多的溶解盐。同时,集水盆地的气候通过对岩石风化速度、植物发育程度的影响,尤其是通过降水与蒸发的比例,对湖水的矿化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湖水的矿化度对于湖泊沉积的类型、湖泊生物群的性质和生产力高低,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是古湖泊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对于湖泊沉积和湖泊生物来说,湖水溶解盐的成分比矿化度又更为重要。化学成分与矿化度有关,但又有十分不同的类型。淡水湖的阴离子以HCO3-为主,属重碳酸水;当矿化度增大时,水化学组分向两个不同的方向变化:中性盐湖,湖水按沉淀碳酸盐→硫酸盐→氯化物的系列演变;碱性盐湖,湖水向沉淀碳酸盐→重碳酸盐→苏打的方向演变,形成天然碱、食盐一类的蒸发盐。这两类咸水湖或盐湖在矿化度相同的条件下离子成分十分不同,相应地也有不同的化石群和成矿作用。就现代介形虫而论,淡水条件下产有玻璃介(Candona)的种、金星介(Cypris)和河星介(Potamocypris)等,向中性盐湖方向演化时,一开始分异度还比较高,随后由正星介(Cyprideis)占优势,最后只剩下美星介(Cyprinotus)的一个种,到硫酸盐沉淀时还可有个别介形虫,而盐度超过80%后便全部消失;向碱性盐湖演化时,介形虫群以湖花介(limnocythere)占优势,到碳酸盐沉淀时,也就全部消失(Carbonel等,1988)。研究表明,碱性湖对于油气的生成最为有利,绿河和东非裂谷的一些湖泊均是实例。严重影响湖泊沉积与生物的另一项化学参数是湖水的pH值,可以从日本酸性火山口湖的小于1到东非某些裂谷湖的大于11,相差悬殊。湖水pH值对于营养元素和碳酸盐等的溶解度/饱和度十分重要,pH值低的湖水中,碳酸盐溶解度大,生物壳不易形成,即使形成后也不易保存。(五)生物古湖泊学生物古湖泊学重点研究湖泊的生产力。对于生油岩的形成来说,表层水的高生产力,可能比底层水的缺氧环境更为重要。只要生产力高,在含氧的水底也能形成生油岩。这是伦敦地质学会组织的“海相油源岩”(1983年)和“湖相油源岩”(1985年)两次国际讨论会上取得的新认识。湖泊的初级生产力主要取决于光照率和营养元素的供应。光照率首先取决于纬度,因为高纬度区每天日照时间短、日光入射角小、生长季节短,加上冬季冰雪覆盖,不利于高生产力的形成。与极地相比,热带湖泊的初级生产力可以高出两个数量级(表2-2)。同一个纬度带的湖泊除了湖水浊度和表2-2 不同类型湖泊的年平均生产力云量等影响外,生产力不同的主要关键在于营养物的输入。营养元素的输入取决于集水盆地的范围大小、地质条件和风化类型。集水面积大的湖泊一般海拔较低,如果气候暖湿,化学风化作用强烈,而且岩石多为富含营养元素的磷灰石、碳酸盐岩、玄武岩或流纹岩之类,就会向湖泊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湖泊生产力可能升高。此外,营养元素的再循环至关重要,浮游生物死亡后从有光带下沉,重新分解后产生的营养元素有待水体混合,重返有光带进行新的光合作用。因此,季节性回水有利于发生藻类勃发,在分层深水湖泊中即使顶层的回水和混合,也会提高生产力。例如坦噶尼喀湖湖水分层,湖下层只有10%的水有季节性回水现象,因此每年10月到次年5月湖水贫养,而6月到9月有季节性上升流发生,湖水变为富养(60~200 gC/(m2·a))到超富养(>200 gC/(m2·a))性(Katz,1995)。但是,深水湖的营养元素再循环也不如较浅水湖的湖泊,同是东非裂谷两支的裂谷湖,Albert湖(水深25 m)和Edward湖(水深117 m)的年生产力比坦噶尼喀湖湖(1470 m)和Kivu湖(489 m)高三倍,原因就在此(Katz,1990)。其实,一些高生产力的古湖泊群也确实分布在当时的低纬度地区。今天的东非裂谷跨越赤道两侧,巴西晚中生代的富烃湖泊群也是在赤道到南回归线之间(Mello等,1990),而北美东部早中生代的Newark古湖群现在45°N附近,而当时也处在热带地区(Olson,1990)。除研究生产力的高低外,古湖泊中生物生产、沉积作用、保存作用的方式和过程,也是含油气盆地古湖泊学古湖泊学研究极为重要的方面。因为,这有助于理解有机质的堆积和保存,有助于理解油源岩形成的沉积学机制。当然,这种研究还要与沉积学结合起来。

编辑学研究内容不包括哪些方法

我本科是浙江传媒学院编辑出版学的,所以这个问题我答下吧。其实各个学校编辑出版学侧重点都不一样,浙江传媒的编辑出版有点偏新闻,不知道为什么,这个问题有100字数限制,想深入了解的话,点我名字再问。

就业情况一般,就业与新闻专业多有重合,但知识面很广,故就业面也很广。如读二本的编辑出版,就业去二、三级城市可能性较大。读书期间得广泛涉猎,要学到真本事。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本人为编辑出版专业毕业,帮您查了相关资料。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 首先,就第一个问题进行回答,这个专业不考数学。 其次,跨专业考研的其实每年都有很多,关键还是在于自己的兴趣与谋化未来的发展方向。其实这个专业适合像您这样的有专业背景的人考,只不过开始需要补些基本知识。 最后,给出要考的科目:政治、英语、传播学、出版学。 呃,发现您补充了问题,就上来补一下,教材下面已经给出了,网上买即可。 下面的北京印刷学院2011硕士研究生传播学与出版学考试大纲也许对你有帮助,请参考: 传播学 一、考试目的 (一)考查传播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原理; (二)考查应用传播学知识解释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题型 本门课程考试题型包括术语解释、简答、论述三种。 三、传播学课程的考试范围 (一)人类传播史与传播学研究史 1、人类传播的发展阶段;2、信息社会的特点;3、传播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学科背景;4、传播学的“四大先驱”与施拉姆;5、传播学史上的重要学派。 (二)传播与符号 1、传播;2、信息;3、符号;4、意义交流;5、象征性社会互动。 (三)传播媒介 1、传播媒介; 2、媒介类型及进化;3、印刷媒介;4、网络媒介; 5、媒介研究的几种重要理论。 (四)传播类型与传播模式 1、人内传播;2、人际传播;3、群体传播; 4、组织传播;5、大众传播;6、经典传播模式。 (五)传播主体与传播受众 1、传播者;2、传播机构与传播制度;3、传播受众;4、受众行为理论。 (六)传播效果 1、传播效果的层面与类型;2、微观传播效果; 3、宏观传播效果;4、传播效果研究简史。 (七)网络传播 1、网络媒介的优势与劣势;2、网络传播的特性;3、公共空间与话语权;4、网络媒体策划及运作;5、网络文明与传播秩序。 四、参考书目和相关网站 1、《传播学教程》,21世纪传播学丛书, 郭庆光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2、《传播学简史》 [法]阿芒•马特拉 米歇尔•马特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3、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CJR): 出版学 一、考试要点与相关能力要求 考查编辑、出版理论领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础知识。 考查应用编辑学、出版学基本理论分析出版现象的能力。 考查出版工作要求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及相应的文字表达能力。 二、考试题型 简要问答、案例分析、论述、写作 三、考试大纲 现代出版学基础理论:出版的概念性质、功能,现代出版学的形成,出版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出版工作的基本方针与原则:出版工作的基本方针、基本原则和基本任务,出版队伍的建设,出版工作者的基本修养与基本素质。 编辑与出版:编辑的概念与性质,编辑的主要类型,编辑角色与编辑模式,编辑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影响编辑工作开展的因素。 出版物及其构成:出版物的概念、载体演变、标识、基本结构、类型、形态变化,网络出版对传统出版的变革,书籍的构成、类型和计量单位。 出版管理制度与出版形式:出版管理制度及思想理论基础,出版行政管理, 出版机构的设立,出版事业与出版产业,出版发行体制改革、《著作权法》、《出版管理条例》 编者和读者:读者的概念、结构,编者和读者的关系,读者需要和读者心理,编辑部的读者工作。 选题策划及组稿:选题与选题策划,选题的原则与选题计划,选题策划的依据、内容和方式,组稿工作,约稿方式与程序。 审稿及编辑加工:审稿的概念、作用、方式和步骤,三审制及存在问题,审稿的具体内容和影响因素,编辑加工的概念、方法、步骤及技巧,辅文和图稿加工。 出版的相关业务:与出版有的关著作权法律知识,出版合同的签订,出版侵权与版权管理,发稿及出版物校对,重印与再版,出版物质量管理,出版物质量保障体系。 出版物装帧设计:装帧设计的内容、指导思想、原则与特点,出版物结构和装订样式设计,出版物的材料设计、美术设计、开本设计和版式设计。 出版物成本及定价:出版物成本的概念、构成及控制,出版物成本核算中的重要概念,出版企业纳税管理,影响出版物定价的因素,出版物定价模式与基本策略。 出版物市场营销:出版物市场营销的概念,出版物市场营销组合,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出版物市场划分及特征,出版物分销渠道及购销方式,出版物宣传促销,出版物市场管理,出版物市场的作用与竞争。 中国近现代出版史: 近代出版活动的分期及其依据,各阶段的特点;近现代出版业对近现代社会的作用。近现代时期重要出版机构、重要出版人物、出版经营活动、出版法律与出版管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出版事业。 四、参考书目 《现代出版学》,师曾志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书籍编辑学概论》,阙道隆等著,辽海出版社2006年版。 3.龚书铎主编:《中国近代文化概论》(第一、二、四、十四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 4.吴永贵主编:《中国出版史》(下册)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如有其他问题也可加HI聊。

分享按钮 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本有权威的编辑学专著或教科书。但是在广大编辑工作者的长期实践中认识到,基于编辑工作的重要性和共同总结的丰富经验,单独形成一门综合性的编辑学的条件已见成熟。在一些有关的刊物上,也早有大量有关编辑学的论述。有人给编面学也下了定义,他们认为:编辑学是研究各种出版物的编辑特征、规律和方法的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多科性的边缘学科。对于这一定义,很多人是同意的。对于编辑学所包含酌内容,有人也作了归纳,提出了以下几点;(1)编辑学总论 研究编辑学的基础理论,着重研究编辑学的研究对象、编辑工作的性质和任务、编辑工作的基本规律、编辑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针政策、编辑工作的社会作用等。(2)编辑工艺 研究出版物的全部生产过程。它包括:①编辑过程。研究从选题、组稿、审稿、对稿件加工整理以及在发稿前编辑应从事的工作的规律、原则和要求。②编辑分类。研究编辑工作的科学分类及各类编辑的特点。③版式与装帧。研究各类出版物版面版式的设计及书刊装帧的规律、原则和方法。(3)编辑管理 研究编辑工作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编辑队伍的管理、建设、培养和提高;②编辑工作的规章制度、合理分工和科学的协作效应;③编辑手段的现代化(例如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显示装置的应用等);④研究合理的出版周期;⑤研究编辑、出版和印刷之间的关系。(4)编辑史 重点研究我国的编辑史。上述意见仅为一家之言。在编辑学的形成过程中,经过广大编辑工作者的各抒己见和共同求索,编辑学的内涵定将愈益确切与完善。

  • 索引序列
  • 编辑学研究内容不包括什么研究方法
  • 编辑学研究内容不包括什么研究内容
  • 编辑学研究内容不包括什么研究
  • 编辑学研究内容不包括什么
  • 编辑学研究内容不包括哪些方法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