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订阅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订阅

发布时间: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订阅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是中文核心期刊,同时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扩展版收录。编辑部主页为,可以自己看。

希望下面的文章对你有用【篇名】民营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风险防范——知识管理视角【作者】包洪信,陈云娟【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浙江,金华,321004【出处】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JINHUA COLLEGE OF PROFESSION AND TECHNOLOGY2008,8(1)【ISSN】1671-3699【页码】6-9【摘要】民营企业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减少民营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流失,降低流失风险,已经成为值得我们深入研讨的问题民营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主要影响因素是员工对现有工作及环境的满意度和员工需求期望的实现程度民营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风险防范应从完善企业激励机制入手,留住知识载体--知识型员工,并使他们尽可能多地实现知识共享【篇名】基于风险防范体系构建的企业知识管理研究【作者】王秀山,林莉,史宪睿等【作者单位】渤海大学,管理学院,辽宁,锦州,121000;大连理工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中心,辽宁,大连,116023【出处】软科学,SOFT SCIENCE2005,19(1)【ISSN】1001-8409【页码】85-87,96【摘要】知识经济催生了知识管理,使其成为当今企业管理的热点但管理学界在对知识管理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中往往着眼于知识管理的"优势",忽视了知识管理的风险及知识管理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知识管理是一个伴随风险的过程,其中存在技术创新风险、人力资本流动风险、契约风险、泄密风险、时滞风险、道德风险等,基于知识管理风险分析,致力于构建知识管理风险防范体系,以实现最大化企业知识管理的价值【篇名】论企业知识管理风险防范体系构建【作者】林莉【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中心,辽宁,大连,116023【出处】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2003,2(2)【ISSN】1671-7031【页码】54-57【摘要】知识经济催生了知识管理,使其成为当今企业管理的热点但管理学界在对知识管理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中往往着眼于知识管理的优势,忽视了知识管理的风险及知识管理风险防范体系构建问题知识管理是一个伴随着风险的过程,其中存在技术创新风险、人力资本流动风险、契约风险、泄密风险、时滞风险、道德风险等,对知识管理风险加以分析,致力于构建知识管理风险防范体系,以使企业知识管理的价值最大化【篇名】关于航信研发部的知识管理探析【作者】席烨晟【作者单位】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710【出处】计算机工程,COMPUTER ENGINEERING2005,31(z1)【ISSN】1000-3428【页码】178-180【摘要】研究了中国高科技企业普遍的知识管理模式,探索性地分析了目前航信研发部的知识管理现状和经验,并且结合具体项目实践,证明进行有效的知识管理可以加快研发部航空信息服务的市场响应速度,在持续提高开发质量的基础上能够逐渐降低企业风险,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创造更多的企业利润【篇名】企业IT外包中的知识转移模型及其风险防范策略研究【作者】刘春燕【学位类型】硕士【授予单位】重庆大学,【导师】张旭梅【年份】【摘要】IT外包是企业通过获取外部IT资源来满足自身IT需求的重要手段,IT外包过程实质上是企业将信息技术作为重要资源管理的过程。IT外包过程中包含了大量的知识管理活动,IT外包中的知识转移对外包成功性有重要影响。本论文研究了企业IT外包中的知识转移问题,提出了基于知识管理的三种外包关系,分别建立了三种关系下的知识转移模型,并且还对IT外包知识转移中的风险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策略,对于实现企业与IT供应商之间良好的知识转移,提高IT外包中的知识管理能力,进而实现成功的IT外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论文首先分析了企业IT外包中知识转移的六个特点,分析归纳了IT外包中知识转移的内容,研究了IT外包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所转移知识的特性、知识转移参与方的特质、知识转移渠道和方式、知识转移中的激励性因素。   其次,论文从知识管理的角度,以IT外包活动中的知识专用性、知识流动性和知识依赖性三个变量为划分标准,提出了三种IT外包关系:知识支持型IT外包关系、知识依赖型IT外包关系和知识合作型IT外包关系,研究了这三种IT外包关系的特点。   再次,在对三种基于知识管理的IT外包关系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知识支持型IT外包关系下的知识转移模型、知识依赖型IT外包关系下的知识转移模型、知识合作型IT外包关系下的知识转移模型,研究了三种外包关系下IT外包中知识转移的主体、IT外包中的知识流、知识转移过程、知识转移渠道和IT外包中知识转移的关键问题。并且,针对三种外包关系下知识转移的关键问题,建立了相应的博弈模型进行分析。   最后,论文研究了企业IT外包中知识转移的六种风险:知识转移主体能力风险、协作风险、知识受损风险、知识产权风险、知识泄密风险和削弱技术创新能力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策略。【篇名】论知识联盟中的企业知识共享及其风险防范——中国企业的视角【作者】李航【学位类型】硕士【授予单位】武汉大学,【导师】龚敏【年份】【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知识共享机制及知识共享过程中的风险成因与防范问题。为我国企业有效推进知识共享活动,构筑监测、预防企业知识资产风险机制,制定管理政策提供决策指导。  本文的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论述了知识、知识管理及知识联盟的研究现状,从产品联盟向知识联盟演化的动因。第三章和第四章,主要从知识过程、知识管理和战略联盟的角度分析在知识联盟中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和风险成因,提出了中国企业参与知识联盟的知识共享的机制和风险防范的措施。第五章,根据案例分析提出了中国企业如何驾驭知识联盟、如何有效进行知识共享和风险防范的建议。综合来说,中国企业与外国跨国公司的知识联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知识联盟双方地位不对等,外资对技术尤其是高端技术刻意保护;联盟知识转移和共享不顺畅;联盟的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学习不主动、创新意识不强,本土企业间的知识联盟发展滞后;过分强调技术的跟踪和学习,忽视了促进创新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的模仿、构建与因地制宜的创新,不注意系统地培育和提升企业的资源和能力。  放眼世界,技术只是企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一个方面,并且技术优势是动态的,一种保持技术长期领先的机制才是最重要的。本文通过三个典型案例的分析,提出了中国企业驾驭知识联盟、有效进行知识共享的对策。  有效进行知识共享的对策主要有: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与体制创新,促进资源组合,构筑创新平台;加强政府的监管功能,优化市场环境,从制度、政策等方面促进国内的产学研合作,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积极组建知识联盟,创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用“竞争和合作”的辩证思维指导联盟建设,学会“与狼共舞”。  有效防范风险的对策主要有:政府部门根据地方或行业发展的实际,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选择科学的治理结构,进行制度建设;研究外方合资战略目标;建立关系资本使联盟与企业战略相符;甄别最佳合作伙伴,优化联盟组合,对知识联盟实施有效的管理。【篇名】企业知识管理系统风险研究【作者】许秀【学位类型】硕士【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导师】罗险峰【年份】【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企业的发展基础、核心竞争力、发展潜力都与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要让知识为企业增值,就必须依靠有效的知识管理技术和手段对知识进行管理。 知识管理作为现代管理新理念和新的管理模式,已经日益成为企业关注的热点,成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知识管理系统的建立是知识管理得以实施的平台。随着我国企业对知识管理的认识不断加深,不少企业已开始尝试知识管理和知识管理系统的应用与推广。少数企业已经引入知识管理理念,知识管理企业文化的构建,特别是知识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他们当中有成功的,也不乏失败的。 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开发与实施项目失败的原因众多,其中一项重要因素是项目风险管理不成功。项目管理人员不重视风险管理,或者风险防范与监控工作做的不到位,风险转变成灾难,最后导致企业知识管理系统项目的失败。如何提高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系统项目的成功率,有效减少和防范知识管理系统项目的风险就成为一个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的问题。 论文首先对软件项目风险管理理论进行了阐述 然后基于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理论,对企业知识管理系统风险从开发周期的不同阶段对风险进行了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头脑风暴与面谈的方法对各阶段的风险因素进行了识别,并运用数学统计分析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与排序,确定出了各阶段的前十大(TOP10)关键风险因素和关键风险,并初步估算出了各阶段关键风险因素的发生概率与风险影响程度,同时给出了企业知识管理系统风险因素谱系。 最后,设计了企业知识管理系统项目风险防范体系的总体框架,并针对所确定的十大关键风险因素,制定出相应的关键风险因素防范策略和监控模式。为企业防范知识管理系统开发中的风险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 第一基于软件开发项目生命周期理论,确定了企业知识管理系统项目各生命周期阶段的十大关键风险因素及风险因素谱系; 第二设计了适合企业知识管理系统项目风险防范体系的总体框架; 第三针对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开发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十大关键风险因素,制定了有效的风险防范对策与监控模式。【篇名】面向工程项目的知识管理风险研究【作者】韦俊仲【学位类型】硕士【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导师】王开明,侯祖兵【年份】【摘要】本文运用风险管理的系统研究方法对面向工程项目的知识管理风险深入探讨,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分析风险影响因素及其重要性排序,并对此提出防范知识管理风险的策略性框架,以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本人期望通过对工程项目的知识管理风险研究,能够增强项目组织对知识管理的风险意识,并且可以为项目组织制定知识管理风险对策提供参考,而在理论方面则希望能促进项目管理、知识管理和风险管理交叉领域的研究,完善项目风险管理等理论体系。为此,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对比分析、实证研究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方法,研究如何在工程项目中建立知识管理风险评价的机制。主要工作概括如下: 首先对知识管理风险和项目知识管理的理论基础进行介绍,对风险、知识管理和知识管理风险等概念进行了届定,并介绍了国内外知识管理风险的研究进展,同时分析了工程项目知识管理及其风险。 接着,进行风险识别和影响因素分析,根据文献总结和一些专家建议得到了初始的风险影响因素层次结构,再使用面向工程项目的知识管理风险影响冈素调杏问卷对全国范围内建筑、水利和电力等行业40名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专家或项目经理进行调查,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来精简因素集,最终得到面向工程项目知识管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括4个主因素,分别是知识自身风险、基础设施与环境风险、人因风险和里程碑知识风险,每个主因素下各包含4个子因素。 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经过问卷调查建立判断矩阵,由此得到各风险因素相对于知识管理风险的权重和重要性次序,分为四个层次: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交付物认知;对风险影响程度次之的因素是泄密与道德、知识创新、知识人员流失、组织战略;处于第三层重要性的风险影响因素包括组织文化、知识模糊、阶段性人员流动、知识继承、学习能力、知识转换:契约风险、组织结构、知识滞后、IT技术、知识外溢对工程项目知识管理风险的影响相对来说是最小的。 结合上面所得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指标权重,本文选取一在建大型水利工程项目为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该工程项目的知识管理风险进行实例评价,为项目组织评价知识管理风险提供实践基础。 最后,根据前面的研究结果提出面向工程项目知识管理风险防范策略,从建立有效的知识管理战略、培养知识共享组织文化、构建灵活的组织结构、选择必要的知识管理工具和建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本文的创新之处有:(1)从项目的角度米探讨知识管理风险,有可能对知识管理风险问题的研究开辟新的途径或提供可借鉴之处:(2)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其中里程碑知识风险的提山是针对项目而言的,具有独特性;(3)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知识管理风险评价指标权重,并进行重要性排序。

[1] 李志民 基于SET的电子支付安全[J]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 , 2006,(08) [2] 洪奕 基于校园网的电子商务网站——网上拍卖[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3,(04) [3] 李红 网络营销与信息资源配置[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 2005,(05) [4] 张洋,杨峰,文庭孝 电子商务网站设计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 , 2005,(03) [5] 代晓红 基于SSL协议的电子商务安全性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 , 2004,(06) [6] 庞莹,付强 我国家电产业信息化趋势及其市场均衡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 , 2006,(03) [7] 周宏 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基本问题[J]商业研究 , 2003,(15) [8] 赵大鹏 中国电子政务安全问题分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05) [9] 周靖 加密技术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的应用[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 , 2006,(03) [10] 侯涛 基于JSP和ASP技术的电子商务系统比较研究[J]情报杂志 , 2003,(02)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建立可靠的矿井通信系统是煤矿安全生产和抢险救灾的重要保障,研究矿井巷道中电磁波的传播理论对于设计和规划矿井无线通信系统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旨在研究矿井巷道中电磁波传播特性,分析了矩形巷道中的电磁波波模理论,  并运用射线追踪法建立了矿井巷道无线信道模型,研究了围岩参数和异型截面对矿井巷道中电磁波传输特性的影响。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运用Marcatili近似分析方法对理想矩形矿井巷道进行分析,得出水平极化模和垂直  极化模各个场量的数学表达式,进而推导出各个模式下的传输模衰减公式和截止频率公式,考虑了电磁波在矿井巷道传输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倾斜、分支损耗、粗糙损耗和天线插入损耗,并分析了影响各类损耗的因素。(2)运用射线追踪法的镜像法原理建立矿井巷道多径信道预测模型,提出三维空间的射线总路径和入反射  角的计算方法,使用Matlab软件对模型进行仿真,讨论了传输频率、巷道尺寸和接收点位置对场强分布预测的影响,并把仿真结果和文献进行对比,证明了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3)描述了矿井巷道中复杂环境因素对电磁波传输的影  响。分析了矿井巷道围岩电参数对电波传播衰落特性的影响。研究了异型巷道中较为典型的圆形巷道和拱形巷道电磁波传输的衰落特性。

不同类型的期刊论文的论文查重率标准是不同的,期刊论文分为普刊论文和核心期刊论文,其中普刊论文发表要求查重率低于25%,核心期刊论文要求查重了低于10%才能够顺利发表。

论文一般要求30%以内,如果是质量很高的期刊,会要求20%以内的。

20为什么领导说只能搜热线?因为文力教授太出名了,引起全国几百人争相网上假冒。网上唯一无法假冒的是热线(要我发山齐腰发我就发腰、要我发先起腰发我就发腰)。所以领导说只能搜热线。文力教授主要从事高级职称考试教用书编著、论文辅导、企业管理培训咨询工作。无论取什么名称,只要是汉字,都会引来大量网上假冒,已经把郑州文力教授假冒到只能用热线命名的程度。领导说搜:全国论文办要我发山齐腰发我就发腰,或把“全国论文办”换成“企业管理、企业培训、企业咨询、高管教练、领导力、管理沟通、团队建设、企业文化、学习型组织、职业经理人成长高级经济师、高级会计师、高级审计师、高级统计师、教师等任何职称”再搜,都能找到。郑州文力教授办公室企业管理咨询培训部。 文力教授在全国的影响大到什么程度?仅论文辅导方面,全国闻名的郑州郑密路20号论文街(文力教授地址)就是因文力教授而生的。文力教授一人带动一个产业、引发全国几百人争相假冒。搜:高级经济师论文、高级会计师论文、各种论文,会发现标明【广告】的郑州论文商业推广最多。其实都不在郑州,都是假冒郑州文力教授。点击【广告】,会出现百度提示:本搜索结果为商业推广信息,请注意可能的风险。文力教授热线早已出现在百度相关搜索中。全国没有第二个人有这么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文力教授旗下高手荟萃、精英云集:博硕导师、经管博士、美国访问学者、ICF国际认证高管教练、哈佛博士、清华博士。中国富豪论坛对联就是郑州文力教授写的:浪淘沙,物竞天择铸精英;大智勇,古往今来成英雄。字里行间透出的古文功底和凌然霸气,非常人可比。 一、高级职称考试用书编著、论文指导方面的网上假冒 (一)直接假冒:白天早8:00-晚9:00手机百度“郑州职称论文大学、河南职称论文大学”,标【广告】的全是假冒、都不在郑州。白天搜到的假冒多,晚上少。手机百度搜到的假冒多。电脑百度搜到的少。 (二)直接假冒:电脑百度“河南职称论文大学、高级经济师论文郑密路网、高级经济师考试论文网158、高级经济师考试网158、郑密路论文网”,标【广告】的全是假冒、都不在郑州。电脑百度搜到的假冒多,手机百度搜到的少。这个浏览器搜不到,那个浏览器能搜到。这些都是郑州文力教授17年创建的名牌,全部被假冒。已经把郑州文力教授假冒到只能用热线命名的程度。连郑州文力教授所在地郑州郑密路也成为名牌、被全国几百人假冒。全国只有郑州有郑密路。网上假冒郑密路的竟然有北京上市企业。搜索总经理姓名,发现新闻界赞美一片(国内顶尖大学硕士、中国职业教育领军人物等)。再搜索他公司名称(某某网校、北京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网上骂声一片,投诉几百条。 (三)间接变相假冒:搜各种郑州论文,标【广告】的全是假冒、都不在郑州。这种假冒24小时都能搜到。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

[1] 李志民 基于SET的电子支付安全[J]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 , 2006,(08) [2] 洪奕 基于校园网的电子商务网站——网上拍卖[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3,(04) [3] 李红 网络营销与信息资源配置[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 2005,(05) [4] 张洋,杨峰,文庭孝 电子商务网站设计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 , 2005,(03) [5] 代晓红 基于SSL协议的电子商务安全性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 , 2004,(06) [6] 庞莹,付强 我国家电产业信息化趋势及其市场均衡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 , 2006,(03) [7] 周宏 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基本问题[J]商业研究 , 2003,(15) [8] 赵大鹏 中国电子政务安全问题分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05) [9] 周靖 加密技术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的应用[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 , 2006,(03) [10] 侯涛 基于JSP和ASP技术的电子商务系统比较研究[J]情报杂志 , 2003,(02)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是以刊载水路运输工程领域研究论文为主的理工类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收稿范围: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热能与动力、海洋环境、电子信息、控制、材料等工程领域的研究论文。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点评

迄今已出版学术专著《私法体系化研究》1部,参编法学著作2部,主编《民法学》等高校法学教材2部;在《法学论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河北法学》和《北方法学》等专业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独撰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CSSCI源刊论文15篇,其他核心期刊、优秀期刊论文20余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项,主持省厅级科教研项目3项,参加(排序第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参加省厅级科研项目5项。(一)学术专著(独著)《私法体系化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33万字,获武汉市第12次社科成果优秀奖(2011年)。该专著为私法重新建立了体系,并以民法法典化为中心而研究了私法体系化的问题。(二)学术论文(独撰)54.《私法概念之再研究——兼论私法观念的革命》,载《北方法学》2013年第3期。该刊系CSSCI源刊;此文共计13000字。53.《私法公法区分标准之研究》,载《私法》第10辑第1卷(总第19卷),2012年10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该刊系国内第一份强调将私法作为一个整体的学问进行研究的连续出版物。此文共计26000字;此文获“北大法律信息网”全文转载。52.《国家赔偿能否继续与错案追究挂钩?》,载《行政与法》2012年第9期。该刊系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北方优秀期刊。51.《学科体系性视角下的民法学教学》,载《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2年夏季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出版。50.《论人格权法在我国民法典中的制度安排》,载《湖北省民法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此文系作者提交给本次年会的论文,作者在本次年会上应邀根据此文内容做了主题发言。49.《论商法的未来发展——遵从与推动》,载《中国商法年刊(2011)》。48.《论我国未来民法典中债法的制度结构》,载《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该刊系全国优秀社科学报。47.《我国未来民法典中绝对权法的制度安排》,载《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3期。该刊系RSSC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46.《论<海商法>法条修改的两个特别维度》,载《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第1期。45.《私法概念的比较研究——兼论私法的体系》,载《法学论坛》2011年第1期。该刊系CSSCI源刊;此文获“北大法律信息网”全文转载。44.《微观视角下的<海商法>修改》,载《国际商务研究》2011年第1期。该刊系CSSCI源刊。43.《论人格继承和继承法的制度结构》,载《北方法学》2011年第1期。该刊系CSSCI源刊;此文获“北大法律信息网”、“中国私法网”和“中国民商法律网”全文转载。42.《<海商法>修改的两个问题:逻辑和法理》,载《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41.《合同法理视野下的婚姻》,载《私法评论》2010年卷,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此文共计36000字,普通期刊因其字数偏多不便于刊登。40.《未来民法典内容和结构模式之我见》,载《河北法学》2010年第12期。该刊系CSSCI源刊;此文共计13000字。39.《我国民法自助行为制度的两个问题》,载《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第11期。38.《民商法学教学中的三大关系及其处理对策》,载《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年第10期。该刊系湖北省优秀期刊。37.《民法法典化价值之我见》,载《淮海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10期。该刊系全国优秀社科学报。36.《私法视野下的<国家赔偿法>修改》,载《河北法学》2010年第9期。该刊系CSSCI源刊;此文获“北大法律信息网”、“中国私法网”、“中国民商法律网”和“国际经济法网”全文转载;此文共计11000字。35.《民事立法语言表述之应然标准》,载《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第8期。34.《民法典法典化视野下的社员权》,载《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年第8期。该刊系湖北省优秀期刊。33.《合同效力问题三论》,载《法治研究》2010年第7期。此文获“北大法律信息网”全文转载。32.《法典化背景下商事法和劳动合同法的完善》,载《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6期。31.《关于我国高校民法学教学的几点思考》,载《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30.《民法典中亲属法的制度安排和意思自治》,载《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该刊系全国优秀社科学报。29.《论我国法人概念的重构》,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该刊系CSSCI源刊、RSSC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28.《论民法法典化的人性基础》,载《中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6期。该刊系CSSCI源刊。27.《对<合同法>总则的再研究》,载《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该刊系全国百强社科学报、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26.《企业经营范围性质之研究》,载《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5期。该刊系CSSCI源刊。25.《对我国学生权利保护四个法律问题的研究》,载《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该刊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24.《诉讼离婚理由再研究——自合同法理的角度》,载《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5期。23.《侵权法到底能不能独立于债法?》,载《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4期。该刊系全国优秀社科学报。22.《论<合同法>总则八个条文的修改》,载《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4期。该刊系CAJ-CD获奖期刊。21.《论身份权的界定及客体》,载《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该刊系全国优秀社科学报。20.《论民法规范的界定和逻辑结构》,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0年第4期。19.《论婚姻登记的功能——自合同法理的角度》,载《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3期。该刊系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18.《高校法学教学中的四个问题及其解决对策》,载《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17.《私法体系视野下的商法适用》,载《中国商法年刊(2010)》,法律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本年刊所收50篇论文系在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所收到的220余篇论文中经过严格程序筛选出来的,具有较高的学术权威性。16.《婚姻的实质和基础——自合同法理的角度》,载《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该刊系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15.《婚姻效力状态探析——自合同法理的角度》,载《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14.《婚姻成立条件研究——自合同法理的角度》,载《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1期。该刊系CSSCI源刊。13.《离婚协议效力研究》,载《贵州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10期。该刊系CSSCI源刊。12.《民事法律事实三论》,载《甘肃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6期。该刊系CSSCI源刊。11.《婚姻的效力与公序良俗》,载《新疆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该刊系CSSCI源刊。10.《公司超范围经营之法律后果研究——兼论无关联主义》,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该刊系CSSCI源刊。9.《公司人格否认原则研究》,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1999年第1期。8.《<合伙企业法>若干问题研究》,载《法律科学》1998年12月(增刊)。7.《我国民法应建立自助行为制度》,载《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该刊系法学优秀核心期刊。6.《期货经纪公司的法律规制》,载《安徽法学》1998年第2期。5.《香港的继承法律制度》,载《法学论坛》1998年第1期。该刊系CSSCI源刊。4.《“转继承”概念质疑》,载《研究生论坛》1998年第1期。3.《民法理论法理逻辑结构学说之我见》,载《青年法苑》1998年第1期。2.《论我国的离婚理由及其立法完善》,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1997年第4期。1.《完善我国抵押权制度的两点思考》,载《研究生论坛》1997年第1期。(三)主编教材2.《民法学》,武汉大学“创新思维法学教材”,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1.《房地产法律实务》,武汉大学“应用型系列法学教材”,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出版。(四)参编著作2.《中国法治探索》,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出版。1.《‘98律师资格考试案例分析与要点精解》,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8年5月出版。(五)主持和参加的重要项目6.主持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1世纪中国民法典人本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12YJA820064。5.主持2012年度武汉工程大学科研基金项目《民法疑难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1611881。4.主持2010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合同法理视野下的婚姻研究》,项目批准号:2010d035。3.主持2009年度武汉工程大学科研基金项目《私法体系化研究》,项目批准号:16098081。2.参加200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农村股份合作制法律问题研究》,排序第二,项目批准号:09BFX025。1.参加2009年湖北省教育厅项目《产学官联盟创新模式下的我国高校知识产权转移问题研究》,排序第三。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是以刊载水路运输工程领域研究论文为主的理工类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收稿范围: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热能与动力、海洋环境、电子信息、控制、材料等工程领域的研究论文。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费用

经济学论文参考文献  [1] 卢孔标,李亚培 我国对外贸易对国内物价影响的实证分析[J]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年05期  [2] 刘华,王仁祥 人民币汇率与通货膨胀的关系问题思考[J] 特区经济 2007年04期  [3] 钱峻峰 谨防进出口贸易引发通货膨胀[J] 中国国情国力 2007年03期  [4] 张大路 论我国进出口贸易对国内通货的影响[J] 商场现代化 2006年22期  [5] 曹伟 中国经济增长、汇率变动与对外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J] 海南金融 2005年09期  [1] 林娟娟,王勋铭 甘肃省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J] 消费导刊 2007年08期  [2] 张庆君 辽宁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01期  [3] 吴锦峰 基于FTD的湖北GDP增长实证分析[J] 工业技术经济 2007年03期  [4] 戴德锋 甘肃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 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01期  [5] 陈淑芸,尉浩,马江波,王青志 天津市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 价格月刊 2007年02期  [6] 张冰,金戈 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研究综述[J]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7年02期  [7] 王正儒 宁夏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J]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04期  [8] 张洪峰 我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J] 统计与咨询 2006年05期  [9] 张玉明,聂艳华 对外贸易对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牵动作用分析[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03期  [10] 杨海水,赵大平,范方志 进、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作用的比较[J] 统计与决策 2006年12期  [1] 唐海燕 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作用机制与风险度量[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06期  [2] 周帅,于淼,杨宜勇 我国价格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J] 中国物价 2008年09期  [3] 沈学桢,黄帅 美国经济下行变动对我国港口(对美)净出口的影响[J] 港口科技 2008年07期  [4] 陈丹丹,任保平 需求冲击与通货膨胀——基于中国的经验研究[J] 当代财经 2008年06期  [5] 林剑平 中国历次通货膨胀的原因与启示——基于货币因素和体制因素的双向视角[J] 世界经济情况 2008年06期  [6] 温浩 论贸易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J] 金融发展研究 2008年05期  [7] 周望军,葛建营,王小宁,侯守礼 价格传导问题综述及量化分析[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02期  [8] 薛迎春 中国货币市场失衡与国际储备波动联系——基于1994年~2004年的实证分析[J] 上海经济研究 2007年10期  [9] 程国平,方苏立 关于我国边际消费倾向的探讨[J] 商业时代 2007年26期  [10] 魏杰 探求流动性过剩的化解之道[J] 中国金融 2007年17期  [11] 熊仁宇 成本推动型通胀考验央行调控智慧[N] 21世纪经济报道 2008 (013)  [1] 唐海燕著 中国对外贸易创新论[M]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2] 吴莹等著 中国进出口贸易预测与分析[M] 科学出版社, 2005  [3] (美)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DSachs),(美)费利普·拉雷恩(FarrainBLarrain)著,费方域等译 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M] 上海三联书店, 2004  [4] 范从来等著 通货紧缩国际传导机制研究[M] 人民出版社, 2003  [5] 李杰等编著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  [6] 程祖伟,韩玉军编著 国际贸易结算与信贷[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7] 唐海燕编著 国际贸易学[M] 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1  [8] 李晓西著 现代通货膨胀理论比较研究[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  [1] 乐平 2008年中国汇率大观[J] 中国自行车 2008年04期  [2] 党明灿 人民币币值高估或低估的标准分析[J]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05期  [3] 叶莉,郭继鸣 利率平价的人民币汇率与利率关系的实证研究[J]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2003年02期  [4] 宋磊 浅析我国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因素[J] 硅谷 2008年16期  [5] 周义,李梦玄 我国汇市和股市相关性的实证研究[J] 科技与管理 2009年01期  [6] 任兆璋,宁忠忠 人民币汇率预期的ARCH效应分析[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12期  [7] 王颖 我国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J]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2005年03期  [8] 焦桂梅 通货膨胀的原因及解决的措施[J] 硅谷 2009年08期  [9] 张根能,张栓兴,扈文秀 人民币汇率对中国向美国出口影响的实证研究[J]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2009年04期  [10] 叶雪梅 通货膨胀与我国的银行信贷管理[J] 鹭江职业大学学报 1995年Z1期  [1] 毛海棠 进出口贸易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模型分析[J] 数学理论与应用 2009年02期  [2] 吴春明 进出口贸易对我国国内通货膨胀的影响[J] 商场现代化 2006年03期  [3] 张大路 论我国进出口贸易对国内通货的影响[J] 商场现代化 2006年22期  [4] 林德峰,闫波 进出口贸易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及对策[J] 山西科技 2007年01期  [5] 钱峻峰 谨防进出口贸易引发通货膨胀[J] 中国国情国力 2007年03期  [6] 刘华,卢孔标 进出口贸易与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检验[J] 金融与经济 2007年10期  [7] 温浩 论贸易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J] 金融发展研究 2008年05期  [8] 吴昊明 进出口贸易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分析[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8年16期  [9] 温浩,朱建勋 我国进出口贸易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影响[J] 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8年08期

如果你想要经济的参考文献的话,那么你可以去京东或者是淘宝上面去搜索,一般的京东或者淘宝上面都有这类的,参考文献你也可以去选择的去购买。

大连海事大学大学学报有两个版,一个即为大连海事大学学报,还有一个是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这两个版中,大连海事大学学报为核心期刊,而那个社会科学版就是普刊,请你多加留意。

  • 索引序列
  •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订阅
  •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
  •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点评
  •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费用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