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电子版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电子版

发布时间: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电子版

《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双月刊、大16开、160页,国内定价:12元 刊号:ISSN1002-3291CN 21-1076/C,国内邮发代号:8-74 国外发行代号:BM176《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是由辽宁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1959年创刊,公开发行,双月刊。学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贯彻双百方针,走理论联系实际、学术结合时代之路,追踪社会思潮、理论前沿和学术热点;依托辽宁大学丰厚的人文社会科学资源,面向国内外学术界,致力于基础理论研究与现实问题研究的结合,并注重从多学科、跨学科的视角开展学术研究,力争准确地反映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反映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用现代办刊理念创办精品学术期刊。多年来刊物质量稳步提高。荣誉:2009年在中国北方优秀期刊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中国北方优秀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研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收录《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为核心期刊;2012年,进入南京大学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来源期刊(2012-20113年)。多篇论文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国家级文摘刊物转摘。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多篇论文作为重要科研项目的产出成果获得省政府奖。从2012第1期开始,学报调整栏目,打破简单地按照学科专业设置栏目的限制,突出政治、经济、管理、法制、文化等社会与学界持续性关注的主题,并加大策划选题、组约稿件的力度。其中,“本刊特稿”将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发表“名家名篇”;“专题研究”专栏则邀请国内外著名和知名学者,结合理论前沿、学术热点或者社会关切,集中讨论同一话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栏目围绕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时代主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研究当下中国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宏观问题;“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着重探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的重要问题;“东北全面振兴与现代化”旨在研究东北区域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特色和经验话题;“管理理论与创新”从大管理视角,刊载深化和创新企业管理、公共管理、社会管理的新观点、新模式、新方法;“法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影响中国法治进程的法学、法律与法制的重要问题;“文化传承与发展”从大文化视角探讨文学、史学及其他文化传承、传播与发展、繁荣的问题;“国际经济与政治”专栏关注国际经济、国际政治暨国际关系等国际热点问题。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社科院评选的核心期刊;辽宁高等教育研究是北京大学图书馆的核心期刊;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北京大学图书馆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核心期刊;辽宁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是中国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核心期刊;辽宁教育学院学报是社科院的核心期刊;辽宁教育研究是社科院的核心期刊;辽宁农业科学是中科院和中信所的核心期刊;辽宁青年是北京大学的核心期刊;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中信所的核心期刊。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电子版下载

企业理论与实践、邓小平理论研究、清史研究、古代文学与文论、经济、法律研究。

辽宁大学学报 包括 《辽宁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和《辽宁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辽宁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辽宁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什么核心期刊 也不是的。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社科院评选的核心期刊;辽宁高等教育研究是北京大学图书馆的核心期刊;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北京大学图书馆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核心期刊;辽宁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是中国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核心期刊;辽宁教育学院学报是社科院的核心期刊;辽宁教育研究是社科院的核心期刊;辽宁农业科学是中科院和中信所的核心期刊;辽宁青年是北京大学的核心期刊;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中信所的核心期刊。

辽宁大学学报 包括 《辽宁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和《辽宁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辽宁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辽宁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什么核心期刊 也不是的。

《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双月刊、大16开、160页,国内定价:12元 刊号:ISSN1002-3291CN 21-1076/C,国内邮发代号:8-74 国外发行代号:BM176《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是由辽宁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1959年创刊,公开发行,双月刊。学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贯彻双百方针,走理论联系实际、学术结合时代之路,追踪社会思潮、理论前沿和学术热点;依托辽宁大学丰厚的人文社会科学资源,面向国内外学术界,致力于基础理论研究与现实问题研究的结合,并注重从多学科、跨学科的视角开展学术研究,力争准确地反映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反映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用现代办刊理念创办精品学术期刊。多年来刊物质量稳步提高。荣誉:2009年在中国北方优秀期刊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中国北方优秀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研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收录《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为核心期刊;2012年,进入南京大学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来源期刊(2012-20113年)。多篇论文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国家级文摘刊物转摘。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多篇论文作为重要科研项目的产出成果获得省政府奖。从2012第1期开始,学报调整栏目,打破简单地按照学科专业设置栏目的限制,突出政治、经济、管理、法制、文化等社会与学界持续性关注的主题,并加大策划选题、组约稿件的力度。其中,“本刊特稿”将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发表“名家名篇”;“专题研究”专栏则邀请国内外著名和知名学者,结合理论前沿、学术热点或者社会关切,集中讨论同一话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栏目围绕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时代主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研究当下中国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宏观问题;“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着重探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的重要问题;“东北全面振兴与现代化”旨在研究东北区域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特色和经验话题;“管理理论与创新”从大管理视角,刊载深化和创新企业管理、公共管理、社会管理的新观点、新模式、新方法;“法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影响中国法治进程的法学、法律与法制的重要问题;“文化传承与发展”从大文化视角探讨文学、史学及其他文化传承、传播与发展、繁荣的问题;“国际经济与政治”专栏关注国际经济、国际政治暨国际关系等国际热点问题。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辽宁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既是 中文核心期刊,也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是双核心期刊。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社科院评选的核心期刊;辽宁高等教育研究是北京大学图书馆的核心期刊;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北京大学图书馆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核心期刊;辽宁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是中国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核心期刊;辽宁教育学院学报是社科院的核心期刊;辽宁教育研究是社科院的核心期刊;辽宁农业科学是中科院和中信所的核心期刊;辽宁青年是北京大学的核心期刊;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中信所的核心期刊。

男,汉族,1970年5月生,河南登封人,副教授职称,中共党员。9~7 郑州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就读。9~7 登封五中任教。9~7 郑州大学中国科技史专业硕士研究生(统招)。9~7 河南科技大学文法学院任教。9~1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与文明研究中心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公费)。2008年元月至今,河南科技大学任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社会兼职:鸦片战争博物馆特约研究员,负责国家文物局在2006年启动了“明清海防遗存保护前期研究”工程中的船炮问题研究。二、1999年9月~至今的科研业绩主要从事中西军事科学技术史与科技哲学研究,2002年以来,发表的论文有40多篇,其中独著35篇,其中北京大学2008年版认定的中文核心期刊25篇(含2008~2009年版认定的CSSCI来源期刊20篇)。所发表的论文中被《国务院参事室文摘》转摘1篇;《中国社会科学报》转摘1篇;《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论点摘编1篇;《新华文摘》论点摘编2篇;《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复印3篇;《高校文科学术文摘》论点摘编3篇。主持或参加的国家级课题2个,出版书籍2部。2009年度获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荣誉称号。参加的课题[1]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年度“文化遗产保护关键技术研究~鸦片战争时期中英火炮材质比较研究”项目, 项目编号:2006BAK20B003,两个研究者中的第一负责人,2009年6月结项。[2] 2007年度国家重大社会科学课题清史工程三级项目~《清史图录·军事卷》两个研究者中的第二负责人。项目编号:200710120503005。(2)近5年发表的论文如下:[1] 刘鸿亮:《侵华英军“利炮”探秘》,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0月26号(第133期)第3版。五千字。[1] 刘鸿亮:《洋务运动以前中国火炮的盛衰》,《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6-8。五千字。[2] 刘鸿亮:《鸦片战争时期中英炮弹研究再析》,《史林》2010,(3):86~99。2万字。《史林》为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3] 刘鸿亮、张建雄:《鸦片战争时期清朝复合金属炮技术盛衰的问题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0,(2):86~93。5万字。《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为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4] 刘鸿亮、孙淑云:《鸦片战争时期中英铁炮射速的比较研究》,载《自然辩证法通讯》2009,(5):71~77。5万字。《国务院参事室文摘》2009年11月8日转摘;《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11月3日转摘。《自然辩证法通讯》为国家一级期刊;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5] 刘鸿亮、孙淑云、牛书成:《鸦片战争时期中西铁炮制造技术优劣的比较研究》,载《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8):103~108。1万字。《自然辩证法研究》为国家一级期刊;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6] 刘鸿亮、孙淑云:《鸦片战争时期英军卡龙炮技术的初步研究》,载《社会科学》2009,(9):145~153。5万字。《社会科学》为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7] 刘鸿亮、孙淑云、李晓岑、李斌:《鸦片战争时期中英双方火炮的调查研究》,载《海交史研究》2009,(2):104~127。3万字。《海交史研究》为专业性期刊。[8] 刘鸿亮、张建雄:《鸦片战争时期清朝龚振麟铁模炮技术的研究方法新谈》,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6~26。2万字。[9] 刘鸿亮、孙淑云:《鸦片战争时期中英双方铁炮材质的比较研究》,载《清华学报》(台湾),2008,( 4):563~598。4万多字。台湾《清华学报》为国际性期刊和SSCI来源期刊,是中国最早在刊名上缀以“学报”二字并以学校名义出版的学术期刊。[10] 刘鸿亮、孙淑云:《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中英双方火炮炮弹的技术研究》,载《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3):63~68。1万字。《自然辩证法通讯》为国家一级期刊;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11] 刘鸿亮:《明清两朝红夷大炮的射程问题研究再析》,载《历史档案》2007年第4期,5万字。《历史档案》为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12] 刘鸿亮:《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中英双方火炮发射火药的技术研究》,载《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111~118。2万字。《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07年第5期(页192)做了论点摘编。《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 中国近代史》2008年第1期做了论点摘编。《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13] 刘鸿亮:《关于16~17世纪中国佛郎机火炮射程的问题研究》,载《社会科学》2006,(10):185~192。5万字。《社会科学》为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14] 刘鸿亮:《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中英双方火炮的性能比较》,载《清史研究》2006,(3):31~43。2万字。《清史研究》为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页187~188)2006年第6期有论点摘编;《光明日报·文摘报》2006年9月8日论点摘编;《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近代史(41~51页)》2006年第11期全文转载;《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第6期(页186)做了论点载编。[15]刘鸿亮:《明清两朝红夷大炮的兴衰与两朝西洋火器发展比较》,载《社会科学》2005,(12):86~95。5万字。《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明清史》2006年第2期全文转载。《社会科学》为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16] 刘鸿亮:《徐光启对(几何原本)的翻译与其实际成效的问题研究》,载《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5):87~90。1万字。《新华文摘》2005年第23期做了论点摘编。《自然辩证法研究》为国家一级期刊;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17] 刘鸿亮: 《徐光启对(崇祯历书)的编译与其实际成效的问题研究》,载《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110~114。1万字。《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2008年版中文核心期刊。[18] 刘鸿亮:《明清之际红夷(衣)大炮的射程及其问题研究》,载《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3):78~83。2万字。《新华文摘》2005年第1期(页161)有论点摘编。《自然辩证法通讯》为国家一级期刊;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19] 刘鸿亮:《科技:是天使抑或是魔鬼》,载《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1)5~7。5万字。《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04年第4期全文转载。《自然辩证法通讯》为国家一级期刊;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20] 刘鸿亮:《明清王朝红夷大炮的盛衰史及其问题研究》,载《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1):1~5。1万字。[21] 刘鸿亮:《徐光启与红夷大炮问题研究》,载《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5):42~47。1万字。《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04年第5期有论点摘编。《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 [19] 刘鸿亮、杨超华:《中国大学“泛行政化管理”模式与“量化考核”评价机制亟待改变》,载《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2):101~102。5万字《自然辩证法通讯》为国家一级期刊;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20] 刘鸿亮.《中国行政管理系统中“博士官”现象的一些思考》,载《中国行政管理》2005,(1):50~53。1万字。《中国行政管理》为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21] 刘鸿亮、岳秀红:《透析高校师资管理中的“人才流失”现象》,载《教育探索》2005(1):55~570。8万字。《教育探索》为2008年版中文核心期刊。[22] 刘鸿亮:《“博士官”问题探析》,载《中州学刊》,2005,(1):77~80。1万字。《中州学刊》为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23] 王冰峰、刘鸿亮:载《高校师资管理中的“人才流失”和“以人为本”问题的几点思考》,《湖北社会科学》2004,(11):141~143。1万字。[24] 刘鸿亮:《“博士官”现象在高校干部管理中的一些思考》,载《扬州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4,(5):62~65。1万字。[25] 刘鸿亮、李清聚:《高校教师授课满意度以“学生评教为第一”的辨证再思考》,载《大学教育科学》2004,(3):57~60。1万字。[26] 刘鸿亮:《透析高校教师“两栖化生存”现象》,载《华北电力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87-89。1万字。 [1] 《中原文化大典-科技典-化学卷》,2008年4月年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该书是2001~2006年全国重大出版工程、河南省文化建设重点项目、河南“国书”之称,10万字。[2] 《科学技术史》,独著15万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3] 《中英火炮与鸦片战争》,独著35万字,科学出版社2010年11月拟出版。[4] 《中英战船与鸦片战争》,独著28万字,人民出版社2011年1月拟出版。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电子版下载地址

1、《重读文学经典,传承民族文化》,载《精品加特色——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教育教学改革思考与实践》,吴淦国主编,北京:地质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175-178页。2、《画面真实与本质真实之间的桥梁——谈纪录片的解说词》,载《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第7卷第三期,2005年6月3、《电子媒介时代的人文精神》,收入《大道至简》第1集,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主编:林善园、刘志方,224-227页,ISBN7-116-04530-9/G·10234、《同性恋亚文化和同性恋电影的性别修辞》,收入《光影之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影视教育委员会10周年论文集,主编:黄会林,北京,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196-200页,ISBN978-7-5438-5413-05、《探析夏洛特·勃朗特作品中独特的情感因子》,载陕西《现代教育》高等教育卷2008年9月第三期,总第11期。第二作者。141-142页。6、《理工科院校纸质媒体的现状与出路》,载《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10月版,86-88页,ISSN1000-5846,CN21-1143/N7、《大学语文的突围之道》,第一作者,阙建华、范凤仙、杨春俏,沈阳,《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五月,ISSN1002-3291,CN21-1076/C其它论文有:《讲一个好故事——谈电影的叙事结构》、《黄飞鸿电影的文化意义》、《“好看”的电影和“好”电影》等学术论文多篇。主编副主编教材:1、《新编大学语文》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主编:王育杰,副主编:阙建华,ISBN7-5043-5144-X/H·2982、《大学语文》,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高等院校公共基础课特色教材,主编:阙建华,副主编杨春俏、刘雪梅,ISBN978-7-302-16746-43、《书法教程》,主编:阙建华,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出版,ISBN978-7-5640-3078-04、《艺术欣赏》,主编:阙建华,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出版,ISBN978-7-5640-3036-0参与撰写学术著作:1、《时尚拼贴:解析中国电视栏目》,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第1次印刷,主编:张同道,本人撰写第二章《快乐时光:综艺娱乐栏目》3万余字,45-120页,ISBN7-5336-2838-1/G·30592、《电影艺术导论》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普通高等院校艺术专业公共教材,主编:黄会林、彭吉象、张同道,本人撰写第十章《电影新时代》2万5千余字,340-359页,ISBN7-80177-227-X/J·0013、《电影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普通高等院校艺术专业公共教材,主编:黄会林、彭吉象、张同道(执行),本人撰写第十章《电影新时代》2万2千余字,286-305页,ISBN978-7-04-025174-6译著:1、《格罗奇·马克斯的幽默世界》[美]戴维·布朗编,阙建华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全书共152页,ISBN978-7-5060-2567-6

“大学生就业难”

  • 索引序列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电子版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电子版下载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电子版下载地址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