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杂志官网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杂志官网

发布时间: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杂志官网

属于正厅级别编制,院长为正厅级。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简称国研院)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直属专业研究机构,主要对当前国际政治和世界经济等领域的重大问题进行中长期战略研究。亦对国际事务中重要的现实和热点问题做出及时分析,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供决策参考。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成立于1956年11月24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专门从事国际问题研究的机构,成立时的名称是“中国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是在时任外交部常务副部长张闻天的提议下,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旨在结合我国外交斗争和国际活动的意图,以国家发展战略和外交总体布局为出发点,有目的地开展有关国际问题的科学研究。1958年,“中国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更名为“国际关系研究所”,与中科院脱钩。文革中,研究所被撤销。1973年,为适应中美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后我国外交工作的需要,周恩来总理作了关于重建国研所的指示。重建的研究所名为“国际问题研究所”。1979年,外交部明确规定研究所今后的方针任务为进行中长期、战略性和政策性研究。具体说来,应密切结合外交斗争实际,就国际形势发展中的战略性和重大政策性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中长期调研,提出建议;应对一些与实际斗争有关的理论性问题进行探讨。研究所应成为外交部进行战略性调研、重点国家基础调研和培养调研专业人才的基地。为此,1986年,研究所正式更名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1998年原国务院机构改革,原国务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并入国研所,挂靠在国研中心的“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和学术交流基金会”同时挂靠在国研所,与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中国委员会及后来的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成为国研所的四个挂靠机构。2014年6月,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更名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2014年7月29日,国研所举行了“所改院”更名仪式,外交部党委书记张业遂宣布了“所改院”的决定,杨洁篪国务委员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揭牌。自建院至今,国研院历经9位院(所)长。现任院长为曲星。

国际问题研究杂志官网

在1992年6月的大选中,公民民主党和争取民主斯洛伐克运动两个政党分别在捷克和斯洛伐克获胜。同年11月25日,两个共和国领导人经过协商,决定将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分离,并经联邦议会通过解体法,规定自1993年1月1日起两个共和国分别成为独立的主体国家,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共和国均为捷克斯洛伐克的继承国。从此,统一的捷克斯洛伐克不复存在。史称“天鹅绒分离”。分裂后,原捷克斯洛伐克的国旗由捷克共和国使用。  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民族虽然语言相近、信仰相同,但历史发展却不完全相同。捷克长期从属于神圣罗马帝国和奥地利帝国,而斯洛伐克人长期处于匈牙利人的统治之下。1526年,匈牙利王国大败于奥斯曼帝国,其中心部分被土耳其人占领,布拉迪斯拉发作为匈牙利的首都长达250多年。19世纪后半期以后,斯洛伐克又成了奥匈帝国的一部分。在这过程中,直接统治斯洛伐克的仍是匈牙利人,后者甚至对前者实行过匈牙利化政策。1918年奥匈帝国解体之后,斯洛伐克人才最终摆脱了匈牙利人几百年的统治,与捷克人一起建立了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但是,在同处一国的时候,由于捷克人处于主导地位,斯洛伐克人感到的常常是不平等。1918年5月,后来成为第一任总统的马萨里克在美国与捷克和斯洛伐克侨民签署的协议中,保证斯洛伐克民族在共和国中的自治地位。但这个共和国成立后,斯洛伐克只是该国的一个地区,并不拥有真正的政治主权。再比如,“科希策纲领”明确地肯定了斯洛伐克的民族特性,保证其在未来国家中的平等地位。但实际上,斯洛伐克的自治地位被逐渐削弱。1968年正式确立联邦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斯洛伐克人的抗争。  另外,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差距越拉越大。剧变之后,捷克和斯洛伐克这两个联邦主体在经济转轨政策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注释:万世荣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解体的缘由和影响《国际问题研究》杂志,1993,]所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两个民族对统一国家的认同。捷克一位历史学家就指出,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在共处一国时没有能在绝大多数民众中形成共同的捷克斯洛伐克意识。  长期的屈从感使得斯洛伐克人特别渴望独立和拥有自己的国家。1939年捷克斯洛伐克被德国肢解,斯洛伐克人曾建立一个“独立国家”,但这个“独立国家”臭名昭著,是纳粹利用斯洛伐克人的民族主义制造出来的一个傀儡政权。二战后,斯洛伐克人还得与捷克人共处一国。80年代末发生了社会剧变之后,斯洛伐克人和捷克人便开始就国家权力分配问题进行讨价还价,希望自己也能成为国际法的主体。于是,他们主张用“捷克—斯洛伐克”为名取代“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1992年6月议会选举后,两个对国家结构和经济转型问题持截然不同观点的政党分别在捷克和斯洛伐克胜出。在协商不成的情况下,两党领导人达成解散联邦的协议。根据捷克斯洛伐克议会11月通过的《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解体法》,从1993年1月1日起,斯洛伐克正式独立,圆了自己千百年的国家梦。当时,斯洛伐克人普遍认为,捷克斯洛伐克解体的主要原因是捷克人不愿意给予斯洛伐克人以平等的地位。  与前苏联和前南斯拉夫两个联邦制国家相比,特别是与南斯拉夫相比,捷克斯洛伐克的解体最大的特点是平和。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民族的形成与发展虽有不同,但总的看来无大积怨。因此,斯洛伐克与捷克的分手是在协议中逐步达成一致的,不仅没有暴力冲突,甚至也没有相互抵毁的过激言行。

捷克斯洛伐克是一个已经不再存在的中欧国家,成立于1918年,由捷克及斯洛伐克所组成,但于1992年决定分离,并于1993年1月1日起成为捷克共和国及斯洛伐克共和国两个独立的国家。 捷克斯洛伐克位于欧洲的中心,在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匈帝国瓦解,波希米亚、摩拉维亚及斯洛伐克等地区就被合并成为独立的国家,名为捷克斯洛伐克。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捷克斯洛伐克也成为纳粹德国的领地,并分开成为两个地区,但于二战后再度合并,成为前苏联的附庸国之一、华沙公约集团的一员。1989年11月,捷克斯洛伐克成功发起不流血的「丝绒革命」(Velvet Revolution)后,脱离苏联的影响成为民主国家,并于1993年和平分离。

捷克斯洛伐克(英语:Czechoslovakia;捷克语、斯洛伐克语:Československo)是1918年10月28日至1992年12月31日存在的联邦制国家,原名为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后更名为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位于欧洲中部,面积79万平方公里,人口8万(1989年),其中捷克人约占64%,斯洛伐克人约占30%,其余为匈牙利人、日耳曼人、波兰人等。1993年1月1日,捷克斯洛伐克正式分裂为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共和国两个国家。分裂原因。百年来,捷克与斯洛伐克一直处在奥匈帝国的统治之下。一次大战结束,奥匈帝国解体之后,捷克与斯洛伐克联合起来,成立了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二次大战中,捷克斯洛伐克再一次沦为希特勒第三帝国的属国。二战以后,这个表面上被从纳粹统治之下解放出来的共和国一直受到苏联的严密控制。 冷战结束,重新获得了真正的解放与独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却面临着新的挑战。捷克与斯洛伐克两个风俗文化、历史命运不尽相同的民族之间的矛盾与摩擦越来越明显,越来越难以避免。经过艰难的协商、激烈的争论,1993年1月1日捷克斯洛伐克联盟共和国正式解体,分别成为了今天的捷克与斯洛伐克两个相互独立的国家。如果我们看到前南斯拉夫解体之后残酷的流血争端,看到持续至今的俄国车臣冲突,看到英国的北爱尔兰和西班牙的巴斯肯问题,捷克与斯洛伐克的分裂不仅表现了这两个民族对和平的深刻热爱,更表显了他们坚定的自信与责任感。这个分裂是人类历史上的光辉篇章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杂志

国研院公开刊物有《国际问题研究》(中文双月刊)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英文双月刊)。《国际问题研究》创刊于1959年,现为双月刊,经过多年的努力已成为展示国际问题和中国外交政策与思想的主要平台之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China International Studies)创刊于2006年底,是针对综合性国际问题的专业英文刊物,深受我驻外使领馆和外国驻华使领馆欢迎,在国外研究机构中的影响也不断扩大。

有,但有些是学术机构的。

国际问题研究杂志

o

那还用说吗? 《参考消息》啊

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东欧剧变中,捷克斯洛伐克这个国家一分为二。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杂志投稿

1、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杂志--- 美国2、 Psychological bulletin心理学公报 --- 美国3 、Psychological review心理学评论--- 美国4 、Behavioral & brain sciences行为与大脑科学 --- 英国5、 Psychological reports心理学报告--- 美国

什么??

都是相对应的,大学教师发论文最低也要发国家级的,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还有时代教育,有些杂志就不收中小学的文章。大学学后关键是评什么,学校要求发什么级别的期刊。

  • 索引序列
  •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杂志官网
  • 国际问题研究杂志官网
  •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杂志
  • 国际问题研究杂志
  •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杂志投稿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