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投稿经验怎么写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投稿经验怎么写

发布时间: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投稿经验怎么写

同意楼上的观点我感觉最重要的是不要迷失自己我身边的好多人就是来到大学之后堕落的刚进大学之后就要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一定要坚持走下去有时间多看看书,学习其他技能也很好的

文章的分析内容要让人感到新奇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投稿经验

得联系编辑部

投过机械工程与技术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期刊投稿经验怎么写

《机械设计》投稿须知 一、本刊主要栏目 设计领域综述(含动态、方针政策、随笔等);专题论文(含设计方法、CAD、模块化设计、有限元、可靠性、失效分析、优化设计、并行设计、疲劳设计、反求工程、价值工程、人机工程、智能工程、专家系统、机构学、机械动力学、摩擦学、结构、传动、零部件、机电一体化等);应用技术与实例分析(含专题论文中各种设计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实例分析与经验);新产品介绍(为单位及个人介绍新产品);小改小革(小创造、小改革、小发明);学习园地(讲座、标准、书评、名词解释等)。 二、来稿须知 来稿一式二份为打字稿或用方格稿纸誊写(最好是激光打印稿);稿件用第三人称书写;字迹清楚,标点符号正确,文字符合“简化字总表”;外文字母要写清楚,易混字母请用铅笔加注;上、下角标位置标注要清晰;插图按工程图标准绘制,插图要简明、清晰、说明问题,去除不必要的多余部分。其大小一般比出版图大一倍,在正文中的位置用三行空格画一框线留空,图框下标注图号(用阿拉伯数字)、图题;图注放在图题上方。文中所用单位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GB3100-93),物理量符号应符合GB3101-93,数字用法符合GB/T15835-1995。来稿一般请控制在5 000字以内。各种基金资助项目论文,请标明项目名称与编号。稿酬35元/版(本刊所付稿酬包含刊物内容上网服务报酬)。来稿收到后,我刊立即通知作者稿件编号,半年内通知作者审查结果。来稿请自留底稿,稿件如不录用,本刊恕不退稿。稿件如被录用,必须提供与稿件内容完全相同的3″磁盘。 文章按以下顺序抄写:1 题名2 作者姓名3 作者工作单位、邮编、Email地址4 中、英文摘要(内容包含与文章同等量之主要信息,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结论。200字右左为宜;题名、全拼音作者姓名、单位名称和关键词等)5 正文6 参考文献7 基金项目要写明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8 第一作者简介9 标明参考文献类型(以字母方式标识):专著[M];论文集[C];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导[R];标准[S];专利[P]10 中图分类号 文章正文层次书写格式:1 ×××××(编号从1开始,一律用阿拉伯数字)1 ×××××1 ××××× 参考文献书写格式(GB7714-87):专著:[顺序号]作者(姓在前,名在后)书名[参考文献类型]其他作者(如译者)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连续出版物:[顺序号]作者题名 [参考文献类型]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论文集: [顺序号]作者题名[参考文献类型]见(英文用In):主编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学位论文:[顺序号]作者题名:[××学位论文][参考文献类型]地点:学位授予单位,年份:起止页码专利:[顺序号]专利申请者题名[参考文献类型]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技术标准:[顺序号]起草责任者(可略)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发布年标准名称[参考文献类型]出版地(可略):出版者(可略),出版年(可略)

本人05投出,当天把钱打到他们卡上,以为他们就给审稿号了,结果15打电话才知道,他们还不知道我把钱给了,【经验一:投稿之后,给审稿费之后,一定要打电话确认】04修改意见回来,加班加点,08把修改稿发送给编辑部,这次有没有打电话确认,以致于,等到9月下旬,我打电话问编辑部,编辑部说,他们有段时间邮箱坏了,让我重新把修改稿发一遍,好吧,怪我啊,吃了一次教训,还不长记性【经验二:修改稿送回之后,一定要打电话确认,确认编辑部收到并下载了你的修改稿】17,让交版面费,5页,2400元,至此,硕士毕业的障碍成功扫除,毕业论文搞定就可以毕业了。审稿费:100版面费:2400(一共5页)总结:一定要打电话确认!一定要打电话确认!!一定要打电话确认!!!《机械设计》编辑们都很好,希望还有机会投递该期刊。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投稿经验分享

《机械设计与制造》更简单,《机械工程与自动化》还涉及传感器等新兴学科。

你可以打这个电话问问,这个是杂志社的电话:024-86899120/86894543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投稿经验总结

机械毕业设计你可以参照教科书来做如果有问题不懂的,我是从事机械行业的,做过一些毕业设计,

基础知识介绍实习的主要内容重要的 项目介绍老师的讲解、自己的 成绩最重的 体悟,学习的 结果

百度找下,很多啊。 与以往的师兄师姐们相比,我的这次暑期社会实践可以说幸运得多。在风机厂里我受到了不少照顾而不是像许多师兄师姐所说的那样到工厂里只是搬了一个月的砖头或者其他各样的体力活却没有学到什么更实际的东西。说起来,我想我的实践与其说起来是“实习”,更不如说是“学习”,因为我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无论是纯理论还是  金工实习的操作在这里都几乎没有用处。前五天我的实践内容大多都是坐在工厂里的办公室里进行的,我相信,不会有哪个同学通过实践学到的东西会比我的更理论。当然,这样的实践也并不轻松,经过了一个月不洗澡不理发每天在自习室里学习14个小时以上的期末复习的煎熬之后在暑假实践,我也同样相信,所有人都宁愿去底下搬砖头。而之后的内容则是到车间里练习装配和平衡调试等工作,虽然都只是拧螺丝之类的打下手的工作(技术工作我也根本作不了),但凡是其中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几位师傅都会详细地给我讲解,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得到了更透彻的理解,之前在办公室里学到的东西也都起到了很大作用。而且和工人师傅们在一起很开心。  通过这次实践,我所认识到的最重要的是:我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在工厂里究竟有什么样的用处。在实践刚刚开始的时候,机械原理和材料力学考试才刚刚结束。本来以为这些东西都会给我的实习带来很多帮助,但实际上,它们几乎一点用处都没有(只有机械原理关于动静平衡的知识点在给叶轮做平衡时有助于我的理解和操作)。在工厂里,我们不需要通过复杂的计算去选择用料,起码在我参加实践的工厂里,常用的材料只有q235,16mn,ht250,zg45等几种,钢材常用的也只有槽钢角钢和带钢,带钢在学校的相关课程里还没有学习过。工字钢和t型钢在建筑中可能用的会多一些但是风机这里基本不用,而且槽钢的用处大多是用作支架,不用像材料力学中计算扭转时那样麻烦。而对于钢的热处理,也不会要求到组织转换那么细致,只需要知道通过怎样的工艺多长的时间能得到要求的强度刚度就可以了。对每个部件都进行强度和刚度的校核然后对应地选取最好的用料,这是没有效率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很多部件的铸造已经有了对应的标准或者手册里有对应的经验公式,而设计中对相应的工件也都保守地达到了安全。以前不理解为什么工程力学毕业的学生不好找工作,现在明白了,没人会花钱去雇用一个掌握着自己跟本用不到的本领的大学生。虽然这样说,我并不是说在学校里学习没有必要,相反,在我发现学校里学到的东西没有太多用处的同时我竟矛盾地感觉学习这样的东西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里的学习提高的不是我们的技术,而是我们的能力,而如果没有这样的能力,到了工厂里我们将一无是处。  开始的几天通过看y4-73-11no 20f的图纸(锅炉用离心引风机,压力系数乘以5后取整为4比转速73设计序号11机号20即叶轮直径xxmm联轴器传动叶轮安装在两轴承之间,好不容易学的东西实践报告里拿出来得瑟得瑟),对风机的一般工作原理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当然,更细节的东西不是通过几天就可以学会的,我也就放弃了更细致的研究,而之后在车间实习的时候这些细节竟也都弄懂了。在工厂里学习的好处得到了体现:在看图无法理解的时候可以到楼下车间里找到对应的零件观察,比如说叶轮和调节门等相对比较复杂的零件,依然有疑问的话可以询问身边的设计者,比如说止推轴承和支撑轴承的区别。这个型号的风机进风口用的是马蹄性状的特殊式样,设计和制作都十分困难,很少应用,在车间里我没有找到对应的部件,只能想象它的样子。工程力学系的工程图学和机械原理学的都是b(似乎08级的课程是a),所以对这样的方面我感觉自己没能更深入的了解更多的只是停留在表层上。当然,拿过一套风机图纸,我已经能完全看懂了。至于实际加工,没学过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学,毕竟我读的是吉大而不是“技大”,想学到工人的手艺,师傅们告诉我:“没两年时间下不来。”

十几天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结束了,在这次实践的过程中学到了一些除技能以外的其他东西,领略到了别人在处理专业技能问题时显示出的优秀品质,更深切的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相互协调合作的机制,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产生了良性的变化 在社会这样一个大群体里面,沟通自然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如何协调彼此的关系值得我们去深思和体会在实习设计当中依靠与被依靠对我的触及很大,有些人很有责任感,把这样一种事情当成是自己的重要任务,并为之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不断的思考自己所遇到的问题而有些人则不以为然,总觉得自己的弱势…其实在生活中这样的事情也是很多的,当我们面对很多问题的时候所采取的具体行动也是不同的,这当然也会影响我们的结果很多时候问题的出现所期待我们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心态,而不是看我们过去的能力到底有多强,那是一种态度的端正和目的的明确,只有这样把自己身置于具体的问题之中,我们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在这种相互协调合作的过程中,口角的斗争在所难免,关键是我们如何的处理遇到的分歧,而不是一味的计较和埋怨这不仅仅是在类似于这样的协调当中,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需要我们有这样的处理能力,面对分歧大家要消除误解,相互理解,增进了解,达到谅解…也许很多问题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关键还是看我们的心态,那种处理和解决分歧的心态,因为毕竟我们的出发点都是很好的 课程设计也是一种学习同事优秀品质的过程,比如我组的纪超同学,人家的确有种耐得住寂寞的心态确实他在学习上取得了很多傲人的成绩,但是我所赞赏的还是他追求的过程,当遇到问题的时候,那种斟酌的态度就值得我们每一位学习,人家是在用心造就自己的任务,而且孜孜不倦,追求卓越我们过去有位老师说得好,有有些事情的产生只是有原因的,别人能在诸如学习上取得了不一般的成绩,那绝对不是侥幸或者巧合,那是自己付出劳动的成果的彰显,那是自己辛苦过程的体现这种不断上进,认真一致的心态也必将导致一个人在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做的很完美,有位那种追求的锲而不舍的过程是相同的,这就是一种优良的品质,它将指引着一个人意气风发,更好走好自己的每一步 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戒骄戒躁,态度端正,虚心认真…要永远的记住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

  • 索引序列
  •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投稿经验怎么写
  •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投稿经验
  •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期刊投稿经验怎么写
  •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投稿经验分享
  •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投稿经验总结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