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官网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官网

发布时间: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官网

社会学论坛徽州学纵观朱子研究合肥研究管理经济 第一届,第三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全国教育学院十佳学报安徽省高校优秀学报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主办单位:合肥学院主编:赵良庆ISSN:1672-920XCN:34-1282/C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373号邮政编码:230022

《泊船瓜洲》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此番出来做官的无奈和欲急切回归家乡江宁的思想感情。原诗:泊船瓜洲宋代: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释义: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泊船:停船。泊,停泊。指停泊靠岸。一水:一条河。出自: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扩展资料创作背景: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副宰相);次年被任命为同乎章事(宰相),开始推行变法。由于反对势力的攻击,他几次被迫辞去宰相的职务。这首诗写於熙宁八年(1075)二月,正是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进京之时。作者成就影响:王安石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强调文学的作用首先在于为社会服务,强调文章的现实功能和社会效果,主张文道合一。他的散文大致贯彻了他的文学主张,所作多为有关政令教化、适于世用之文。他的散文雄健简练、奇崛峭拔,大都是书、表、记、序等体式的论说文,阐述政治见解与主张,为变法革新服务。【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思想感情: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愿望泊船瓜洲王安石 〔宋代〕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完善译文及注释译文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钟山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和煦的春风又吹绿了江南岸边景色,皎洁的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呢?注释泊船:停船。泊,停泊。指停泊靠岸。绿:吹绿。京口:古城名。故址在江苏镇江市。瓜洲:镇名,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一水:一条河。古人除将黄河特称为“河”,长江特称为“江”之外,大多数情况下称河流为“水”,如汝水、汉水、浙水、湘水、澧水等等。这里的“一水”指长江。一水间指一水相隔之间。钟山:在江苏省南京市区东。▲参考资料:完善1、谢艳明译著.英译中国古典诗词精选=English translation on selected Chinese classic poems:世界图书出版公司,03:第189页2、高山主编.新课标小学生实用知识大全:中国致公出版社,8:第797页赏析六  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京口瓜洲一水间”,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一水间”三字,形容舟行迅疾,顷刻就到。  “钟山只隔数重山”,以依恋的心情写他对钟山的回望,王安石于景祐四年(1037年)随父王益定居江宁,从此江宁便成了他的息肩之地,第一次罢相后即寓居江宁钟山。“只隔”两字极言钟山之近在咫尺。把“万重山刀的间隔说得如此平常,反映了诗人对于钟山依恋之深;而事实上,钟山毕竟被“万重山”挡住了,因此诗人的视线转向了江岸。  “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了江岸美丽的春色,寄托了诗人浩荡的情思。其中“绿”字是经过精心筛选的,极其富于表现力。这是因为:  一、这句描绘的生机盎然的景色与诗人奉召回京的喜悦心情相谐合,“春风”一词,既是写实,又有政治寓意。“春风”实指皇恩。宋神宗下诏恢复王安石的相位,表明他决心要把新法推行下去。对此,诗人感到欣喜。他希望凭借这股温暖的春风驱散政治上的寒流,开创变法的新局面。这种心情,用“绿”字表达,最微妙,最含蓄。  二、前四字都只从风本身的流动着想,粘皮带骨,以此描写看不见的春风,依然显得抽象,也缺乏个性;“绿”字则开拓一层,从春风吹过以后产生的奇妙的效果着想,从而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春风拂煦,百草始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这就写出了春风的精神,诗思也深沉得多了。  三、“绿”字还透露了诗人内心的矛盾,而这正是本诗的主旨。鉴于第一次罢相前夕朝廷上政治斗争的尖锐复杂,对于这次重新入相,他不能不产生更重的顾虑。变法图强,遐希翟契是他的政治理想;退居林下,吟咏情性,是他的生活理想。由于变法遇到强大阻力,他本人也受到反对派的猛烈攻击,秀丽的钟山、恬静的山林,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这句暗暗融入了前人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希望早日辞官归家的心愿。  正是有了前三句寓情于景的层层铺垫作势,结句的“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抒写乡愁的淋漓之笔,才水到渠成地直泻出来,把乡愁的抒写发挥到了极致。由此看来,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并不是一首政治抒情诗,而是一首纯粹的乡愁诗。▲参考资料:完善1、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王安石诗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08:第37-38页创作背景  公元1070年(神宗熙宁三年),王安石被任命为同平章事(宰相),开始推行变法。但是由于反对势力的攻击,他几次被迫辞去宰相的职务。这首诗写于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二月,正是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进京之时。参考资料:完善1、《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12月第一版,第207-209页2、《泊船瓜洲》教学设计.人民教育出版社[引用日期2014-04-9]3、朱明伦 ,王安石《泊船瓜洲》考辨二则,《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06)4、龚维敏 ,王安石《泊船瓜洲》写作时间释疑,《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赏析  诗人回首江南,大地一片翠绿,这固然是春风吹绿的,但是那葱绿的禾苗难道不是变法措施产生的实效吗?  但是官场是险象环生的,诗人望着这瓜洲渡口,也望着钟山的明月,发出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慨叹,诗人是想早点离开是非黑白颠倒的官场,离开那丑恶,腐朽的地方体现作者希望重返那没有利益纷争的家乡,很有余韵。这首诗不仅借景抒情,  情寓于景,情景交融,而且叙事也富有情致,境界开阔,格调清新。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还是在修辞上的锤炼。  其中“绿”字可以体会到诗人用词的修饰,把吹改为绿,为的是生动,在这之前王安石也有多次斟酌推敲这个字,曾试过满,过等字,但最后还是把这个字改成了“绿”。▲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完善赏析三  “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以愉快的笔调写他从京口渡江,抵达瓜洲,‘一水间’三字形容舟行迅疾,顷刻就到。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以依恋心情写他对钟山的回顾,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的生机盎然的景色与诗人奉召回京的心情相谐合,‘春风’一词,既是写实,又有政治寓意。宋神宗下诏恢复王安石的相位,表明他决心要把新法推行下去。对此,诗人感到欣喜。他希望凭借这股温暖的春风驱散政治上的寒流,开创变法的新局面。‘绿’字还透露了诗人内心的矛盾,表达了作者希望早日辞官归家的心愿,这种心愿,至结句始明白揭出。”--如此强化政治色彩来解析《泊船瓜洲》诗的诗意,是很有代表性的。  但这样的解析,却存在着无法自圆其说的自相矛盾处:诗人既想早日辞官,就不可能有奉召回京之欣喜,既想急于赴京上任,也就不可能有想早日辞官的想法,这二者犹如水火,是难以相容的。也有论者断言,诗人此次复出还政,可谓春风得意,大喜过望,那所谓的“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恋乡情绪,不过是虚晃一枪的矫情之词而已,是不可以认真对待的。“春风又绿江南岸”,骨子里说的是对皇恩的感激,是对新法实施前景的乐观描绘,是诗人内心的还朝施政喜悦的移情于景,诗的感情基调是欢快的,乐观的。  上述两论,是历来解读《泊船瓜洲》诗的论点中最具代表性的,但把该诗作为政治抒情诗来解读,是既不符合诗人作诗时特定的际遇和心境,也不切合诗作自身建构的艺术形象的内蕴的。《泊船瓜洲》应是一首纯粹的乡愁诗,它的感情基调应是忧郁伤感的,是毫无轻松、喜悦、乐观的色彩可言的。  诗人写作此诗时,已是五十五岁的老人了。几年来,围绕着新法旧法,朝廷上无休止地争论和攻讦,致使新法的推行十分艰难。因而本来就有些消极思想的王安石,在经历了两次因推行新法而罢相的坎坷遭遇之后,心力交瘁,对从政产生了强烈的厌倦感。罢官期间,他曾写下了许多描绘自然风光、抒写闲情逸趣的诗作。对于这次的朝廷以“同平章事”的重任重新起用,王安石曾两次辞官而未获准。因而他这次的上任,从心情上说,是十分勉强的。而在他上任以后,又多次请求解除宰相职务,并终于在复出后的第二年,如愿以偿地再度罢相,重又回到家乡江宁,过起了舒心适意的隐居生活。从这次短暂的复出过程可以看出,重新还朝施政并非王安石所期盼的,所热衷的,相反地他还把复出视为畏途而屡拒屡辞。显而易见,在这样的际遇心境下写作《泊船瓜洲》,也就难免不在字里行间注满忧郁、伤感、消沉的感情了,也就难免不对即将远离的家乡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意了,他又怎么可能会以“春风又绿江南岸”喻皇恩浩荡,抒发什么如愿以偿的为复出而欣喜的感情呢? 再从诗作本身看。诗的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它以直抒胸臆的形式为全诗定下了忧郁、伤感的感情基调,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诗人对复出还政并无如愿以偿的喜悦,更无急不可待的热切。相反,诗人还远没有到达京城,家乡还未从视线中消失,内心里就已真诚地发出了回家乡的念头,这思乡之情还不深切真挚吗?今日明月送我而走,他日明月“何时”送我而还?仕途险恶,吉凶难测,那“何时”二字是诗人发自肺腑的一声沉重叹息,蕴含了诗人对险恶仕途的担忧,对施行新法前途的顾虑。诗意忧思深切,格调也十分苍凉,是如闻其声的一声喟然长叹,是诗人抑郁消沉心态的真实自然的流露。  从结句定下的乡愁沉重忧切的感情基调反观,“京口瓜洲一水间”也不可能是在时间上强调船行之快来写诗人心情的轻松愉快了,它与“钟山只隔数重山”一样,都是从空间上强调家乡的山山水水离此时旅次江北瓜洲的诗人距离之近。此时诗人“泊船瓜洲”,回首南望,那熟悉而亲切的“京口”仅一水相间,“钟山”也只隔数重山,真是近在咫尺。但空间距离上的近,却反衬了诗人心理距离上的远。因为家乡虽如此之近,但可望而不可及,看近实远。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距离还会越来越大,更何况这一去又不知何时才能回来,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到这家乡的山山水水,甚至他可能还会更为悲观地想到,将来还能不能再回到自己的家乡。诗人在这里运用了以近写远、相反相成的艺术手法,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忧惋深切、无可奈何的伤感心情,展现了诗人心灵深处的巨大的失落感、孤独感。其实,一水长江,数重大山,相间相隔的空间上的距离也是很大的,诗人反以近写之,也是为了强调诗人对家乡的强烈依恋,是恋恋不舍的思乡爱乡眷乡之情的自然流露,又何来轻松愉快的喜悦心情呢?  正因为这首诗的主旨是浓浓的乡愁的抒发,所以诗的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的重心,也不是像一般论者所说的落在了对江南春天美景的描绘上,它的语言重心不是“绿”字而是“又”字。而人们之所以特别欣赏“绿”的形容词用作动词对春天美景的生动形象、富有色彩感和感染力的描绘,原因就在洪迈的《容斋续笔》所记载的那一段脍炙人口的炼字故事上。其实王安石在这里并不是要刻意描绘江南春景之美丽,他把诗句的重心放在“又”字而非“绿”字上,他要表达的是“春风”尚且有情,还知道一年一度“又绿江南岸”,而诗人自己呢,却不得不在“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离开江南的家乡,违心地重登仕途。这一去,前途吉凶莫测,不知何时才“又”能回到江南的家中呢?一个“又”字,融情于景,实在是诗人满心难以排遣的无限乡愁的真实写照。  正是有了前三句寓情于景的层层铺垫作势,结句的“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抒写乡愁的淋漓之笔,才水到渠成地直泻出来,把乡愁的抒写发挥到了极致。由此看来,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并不是一首政治抒情诗,而是一首纯粹的乡愁诗。▲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完善地名介绍京口京口就是今日的江苏镇江市,靠长江边,瓜洲是对岸的一个小岛(现在已无),因为这儿也是大运河的长江出口,所以水上交通很繁忙。  镇江之名至今已沿用了800多年。镇江名称的演变反映了镇江一直是重要的政治中心和兵家必争之地。自1985年以来,镇江已被列为我国沿海开放城市、重点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1987年,镇江港正式对外国籍船舶开放,具有比较完整的海关、商检等口岸管 理服务机构设施。从此,“镇江”之名更加声誉大振,蜚声四海、五洲。瓜洲瓜洲在今天江苏省扬州市邗(hán)江区,瓜洲古渡风景区是国家水利风景区,位于扬州市古运河下游与长江交汇处,距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市中心15km,润扬公路大桥、镇扬汽渡、扬州港与其毗邻相接,镇江金山寺与园区隔江相对,是历代联系大江南北的咽喉要冲,著名的千年古渡。  “泗水流,汴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千年古渡,胜境犹存,唐代高僧鉴真从这里起航东渡日本,康乾二帝及历代诗人墨客途经瓜洲,留下了许多哙炙人口的诗篇。民间传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古渡遗址、御碑亭、沉箱亭已成为中外宾客寻幽探古的佳处。钟山南京城内有钟山。  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北郊,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它以中山陵为中心,包括紫金山、玄武湖两大区域,总面积约45平方公里。这里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古迹文物,有着“金陵毓秀”的称誉。  钟山为江南茅山余脉,横亘于南京中华门外,古名金陵山、圣游山,三国时东吴曾称它为蒋山。东西长4公里,南北宽3公里,周长约20多公里,蜿蜒起伏,抛若游龙,故古人称“钟阜龙蟠”。山上有紫色页岩层,在阳光照映下,远看紫金生耀,故人们又称它为紫金山。山有三峰:主峰北高峰,海拔468米,是金陵最高峰;第二峰偏于东南,名小茅山,海拔360米,中山陵在其南麓;第三峰偏于西南,由于太平天国曾在山上筑天堡城,故称天堡山,海拔250米,著名的紫金山天文台即建此山顶上。 玄武湖在钟山以西,南京城北,古名桑泊,又称后湖。湖光山色,景色佳丽。现建有玄武湖公园,占地面积7平方公里,其中水面约占7平方公里,绕湖一周长约10公里,湖中有岛,称为洲,有桥相连。湖水碧波荡漾,岛上绿树葱茏,周围青山如黛,美景如画,亦是金陵风光旅游“宝地”。附近还有古台城遗址、鸡鸣寺、北极阁等古迹名胜。  详细地址: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北郊 。江南江南,字面意义为江之南面,在人文地理概念中特指长江以南。在不同历史时期,江南的文学意象不尽相同。江南最早出现在先秦两汉时期是以楚国为背景所指的长江中游今湖南省和湖北南部、江西部分地区。  狭义的江南现指长江中下游平原南岸、濒临长江沿线组成的江南地区。江浙为中心的小江南经济更为发达。广义江南涵盖长江中下游流域以南,南岭、武夷山脉以北,即湘赣浙沪全境与鄂皖苏长江以南地区。▲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完善赏析二  这首七绝触景生情,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此番出来做官的无奈和欲急切回归江宁的愿望。头两句记叙北上的行程。诗人前往京城,却偏偏回首江宁,表现不愿赴任的复杂心理。后两句以景写心,既有变法给自己带来的欣慰,也有及早功成身退的想法。诗人回首江南,大地一片翠绿,这固然是春风吹绿的,但是那葱绿的禾苗难道不是青苗法等变法措施产生的实效吗?但是官场是险象环生的,诗人望着这照着瓜洲渡口,也照着钟山的明月,发出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慨叹,诗人是想早点离开是是非非的官场,很有余韵。这首诗不仅借景抒情,情寓于景,而且叙事也富有情致,境界开阔,格调清新。  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修辞上的锤炼。据洪迈《容斋随笔》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原稿“春风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真达到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地。其实诗人不仅仅在炼字,也是在炼意,这才符合诗的情境。▲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完善赏析五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长江北岸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岸的“京口”与这边的“瓜洲”这么近,就一条江水的距离,不由地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座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第三句为千古名句,再次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是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静结合,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它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乡的心情,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完善赏析四  这首诗作于1075年(熙宁八年)二月。当时王安石第二次拜相,奉诏进京,舟次瓜洲。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以愉快的笔调写他从京口渡江,抵达瓜洲。“一水间”三字,形容舟行迅疾,顷刻就到。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沙,以依恋的心情写他对钟山的回望,王安石于1037年(景佑四年)随父王益定居江宁(今江苏南京),从此江宁便成了他的息肩之地,第一次罢相后即寓居江宁钟山(今南京紫金山)。“只隔”两字极言钟山之近在咫尺。把“数重山刀的间隔说得如此平常,反映了诗入对于钟山依恋之深;而事实上,钟山毕竟被“数重山”挡住了,因此诗人的视线转向了江岸。  古人云:“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了江岸美丽的春色,寄托了诗人浩荡的情思。其中“绿”字是经过精心筛选的,极其富于表现力。洪迈《多斋续笔》卷八云:“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作者认为“到”、“过”、“入”、“满“等字都不理想,只有“绿”字最为精警。这是因为:一、前四字都只从风本身的流动着想,粘皮带骨,以此描写看不见的春风,依然显得抽象,也缺乏个性;“绿”字则开拓一层,从春风吹过以后产生的奇妙的效果着想,从而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春风拂煦,百草始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这就写出了春风的精神,诗思也深沉得多了。二、本句描绘的生机盎然的景色与诗人奉召回京的喜悦心情相谐合,”春风”一词,既是写实,又有政治寓意。“春风”实指皇恩。宋神宗下诏恢复王安石的相位,表明他决心要把新法推行下去。对此,诗人感到欣喜。他希望凭借这股温暖的春风驱散政治上的寒流,开创变法的新局面。这种心情,用“绿”字表达,最微妙,最含蓄。三、‘绿”字还透露了诗人内心的矛盾,而这正是本诗的主旨。鉴于第一次罢相前夕朝廷上政治斗争的尖锐复杂,对于这次重新入相,他不能不产生重里的顾虑。变法图强,遐希翟契是他的政治理想;退居林下,吟咏情性,是他的生活理想。由于变法遇到强大阻力,他本人也受到反对派的猛烈攻击,秀丽的钟山、恬静的山林,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凄凄”王维《送别》:“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都是把草绿与思归联系在一起的。本句暗暗融入了前人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希望早日辞官归家的心愿。这种心愿,至结句始明白揭出。  毋庸讳言,用绿字描写春风,唐人不乏其例。李白《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晴听新莺百啭歌》:“春风已绿瀛洲草,紫段红楼觉春好。”丘为《题农父庐舍》:“春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温庭筠《敬答李先生》:“绿昏晴气春风岸,红漾轻轮野水天”,常建的《闲斋卧雨行药至山管稍次湖庭》:“主人山门绿,小隐湖中花”。等,都为王安石提供了借鉴,但从表现思想感情的深度来说,上述数例,而“山门”“山”“草”皆可绿,而江南岸的绿却是颇有动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从时间上说,已是夜晚。诗人回望既久,不觉红日西沉,皓月初上。隔岸的景物虽然消失在朦胧的月色之中,而对钟山的依恋却愈益加深。他相信自己投老山林,终将有日,故结尾以设问句式表达了这一想法。  “文字频改,工夫自出。”(《童蒙诗训》)本诗曾获得“超然迈伦,能追逐李杜陶谢“(《彦周诗话》)的赞誉。这正是“频改”所致。但这首诗的佳处,并不限于一字之工,当玩赏其全篇的精神所在,方能得其体要。▲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完善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935篇诗文 ► 471条名句

《泊船瓜洲》一诗,据说是诗人应召自江宁赴京任翰林学士,途经京口而作。末句感慨仕途多险,前途未测,表示的是再次赴京荣遇之际,对仕途没有足够信心之时,所有的乡情仕意。当然,对于小学生而言,这一点可以不必深究。如果从诗的字面上看,可以说,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思乡诗。全诗的大意是: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州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很远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通篇立意亦含蓄悠远。秋思盛唐绝句,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较少叙事成分;到了中唐,叙事成分逐渐增多,日常生活小事往往成为绝句的习见题材,风格也由盛唐的雄浑高华、富于浪漫气息转向写实。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全诗的大意是:秋风乍起,客居洛阳城的诗人想写一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信短而情长,思绪绵长而心绪纷乱,此诗可见一斑。长相思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词的大意是: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三首古诗词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一样的,但是表达的方法各异,《泊船瓜洲》是写景抒情,《秋思》则是叙事抒情,《长相思》则融写景与叙事于一体,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相关链接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字介甫,晚年号半山,北宋临川(今江西临川县)人。他的父亲一生只做了几任地方州县官吏,最后死于通判江宁(今江苏南京市)任上。王安石的青少年时代是在父亲身边度过的,因此,他视南京为第二故乡。年轻时,中进士。宋神宗时,任宰相,推行新法,因受到守旧派的反对,被迫离职回到江宁,最后忧愤而死。由于他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倔强的性格,其诗常以梅花、苍松、劲竹相比,善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诗句,情真意切。其诗文有不少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的。他的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遒劲清新。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张籍(767-830),唐诗人。字文昌,原籍吴郡(今江苏苏州),少时侨寓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贞元十五年进士,历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故世称“张水部”或“张司业”。又因其家境穷困,眼疾严重故孟郊称他为“穷瞎张太祝”。张籍是韩愈的学生,其诗多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颇得白居易推重,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有《张司业集》。纳兰性德(1655-1685),清词人。本名成德,为避太子讳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十五年进士,授乾清门侍卫。他是清大学士明珠的公子,文学成就以词为最。共存词三百四十二首,尤以小令见长,时人誉为“清代第一词人”,词集名为《纳兰词》。著有《通志堂集》。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官网网址

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由此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层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层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第三句又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我草…自己百度去

序号 作 者 论文题目 期刊名称及发表时间 级别 备注 1张玄平 韩国的“李箱文学奖”与当代小说创作 译林(2006年第5期)国家级 2张玄平 打糕的故事 延边妇女(2006年第6期)省级 3丁增武 现实与想象的边界——潘军长篇小说《死刑报告》解读 合肥学院学报(2006年3期) 省级 4钱久元 清末上海剧场演变的轨迹 合肥学院学报(2006年2期) 省级 5洪婧 再生型神话与《西游记》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3期) 省级 6洪婧 《西游记》原型意象浅析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5期) 省级 7王飞 从《诗麈》、《载酒园诗话评》看黄生诗学思想 合肥学院学报(2006年3期) 省级 8黄艳芬 不可名状的娜拉——从自传体小说创作看中国女性独立人格精神的发展 合肥学院学报(2006年1期) 省级 9黄艳芬 谈论李李佩甫笔下的基本权利 合肥学院学报2004年第21卷第3期 10张成权 方苞是汉学的对立面吗?——“桐城派与汉宋学之争”札记之一 合肥学院学报(2006年4期) 省级 11张成权 孔子“中庸”思想浅说 朱子学刊(2005年12月)省级 年刊2005年未报 12张成权`桐城派古文与时文关系续说 桐城派研究论文集(2006年5月)省级 13徐小平 解读尤瑟纳尔《哈德良回忆录》中的历史意识及诗学超越 中国学术研究(2005年12期) 省级 2005年未报 14徐小平 试论朱自清的散文艺术 合肥学院学报(2006年3期) 省级 15詹向红 朱熹诚信思想论 朱子学刊(2005年12月)省级 年刊2005年未报 16王昌宜 明清徽州的职业教育 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1期)省级 17王昌宜 浅论明清徽州的宗教办学活动 合肥学院学报(2006年2期) 省级 18王昌宜 清代武举人才的出身和前程 安大史学(2005年卷) 省级 2005年未报 19王昌宜 粱武帝风筝传信 志苑(2005年6月号) 20任晓勇 一篇有价值的合肥地方史文献——唐代陈鸿《庐州同食馆记》笺说 合肥学院学报(2006年4期) 省级 21何 峰 边界与超越——也谈精英文艺与大众文艺 黄山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22何 峰 还红楼以红楼——读白盾先生《悟红论稿》 皖西学院学报(2006年4期) 省级 23何 峰 关注文艺学热点 思考文艺学重构 铜陵学院学报(2006年4期) 省级 24何 峰 《荒诞中的真实现代人的困境》 获2001月-2004年安徽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奖论文三等奖 25何 峰 《关于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和解决对策的思考》 内浦地域发展研究(第四卷第1号) 26何 峰 《关于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和解决对策的思考》 关于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和解决对策的思考(2006年11月) 27张泽鸿 陶渊明人生境界理想的审美范型及其现代性 江西大学学报(2006年4期) 省级 28张泽鸿 陶渊明人生境界理想及其人文底蕴 台湾《东方人文杂志》(2006年2期) 省级 29张泽鸿 沈括关于中国山水画的四个美学命题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1期) 省级 30张泽鸿 “游”与嵇康美学 西安外事学院学报(2006年3期) 省级 31任晓勇 《雅志难违还是君命难违——说唐玄宗<度寿王妃为女道士敕>》 书屋(2006年4期) 32任晓勇 《试讨论李白隐逸活动的特征》 中国李白研究 33任晓勇 《一篇有价值的合肥地方史文献——唐代陈鸿<庐州同食馆记>笺说》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11月第23卷第四期) 34钱久元 《论戏剧的多重假定——大型纪实话剧<白杨陵事件>艺术分析》 戏文(2003年4月第四期) 35钱久元 《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西美学》 《东方艺术》(2003年12月增刊) 36钱久元 《中西戏剧异质论》 《上海戏剧》(2004年10月) 37钱久元 《论文海派京剧舞台布景》 《舞台艺术》(2004年第五期) 38钱久元 《论文海派京剧舞台布景》 《上海戏剧》(2004年4、5月刊) 39钱久元 《如诗如乐如画的剧作》 《广东艺术》2005年第三期 40吴莺莺 二曹辞赋论 合肥教院学报(2003年3期) 41吴莺莺 竹林名士嵇康世家 中国文化世家江淮卷 42吴莺莺 庚续七代吕夷世家 中国文化世家江淮卷 43吴莺莺 宋诗的“开山祖师”——梅尧臣 合肥学院学报(2005年3期) 44吴莺莺 朱熹治学理论初探-兼论构明请和谐之学风 朱子学说与社会和谐 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5年课题项目 45吴莺莺 读书致精持志——朱熹教育理念与高校学风建设 合肥学院学报(2006年4期) 46吴莺莺 《吕本中与江西诗派》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社会科学版)2004年4月第21卷第4期 47吴莺莺 “龙性难训”真名式 《安徽文化名人世家》2005年1月 48吴莺莺 合肥柳淮南月巢湖水—姜夔笔下的安徽风物 姜夔文学艺术研究第5期 49吴莺莺 朱熹治学理论初探——兼论构建清明和谐之学风 朱子学说与社会和谐(2005年12月)省级 论文集2005年未报 50吴莺莺 读书·致精·持志——朱熹教育理念与高校学风建设 合肥学院学报(2006年4期) 省级 51吴莺莺 词浅情深 思深语妙—谈张籍的生活化、口语化特点 中华诗词 52吴莺莺 由司马迁笔下的儒生到〈儒林外史〉群像 明请小说研究2001年1期 53吴莺莺 张籍与韩愈、白居易的交游及唱和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54吴莺莺 嵇康散文略论 中国古代散文第四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55吴莺莺 嵇康散文略论 吉首大学学报(2003年期) 56吴莺莺 三曹乐府诗述论 合肥教院学报2002年3期 57吴先文 读〈淮南子〉杂记 古籍研究(2002年第4期) 58吴先文 〈淮南子〉高诱注之注音研究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1月第22卷第4期) 60吴先文 黄生〈字诂〉〈义府〉音义研究 徽学(第三卷`) 61毛红星 东晋山水序小议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1月第23卷第4期

1 试论简·爱的宗教观——从弗洛伊德心理学对《简·爱》进行解读 张春晖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03 2 论《藻海无边》对《简·爱》的超越——互文性批评理论视角下的文本对比分析 王涛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05 3 永恒的追求——浅析《简·爱》中的女主人公精神 张佳杨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8/06 4 现代与传统的较量:女性主义批评PK现实主义标准——《简·爱》在中国的阐释(1986-1994) 刘亚芬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8/07 5 试论简·爱的爱 陈晓娴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3 6 重获话语权的第二性——《藻海无边》与《简·爱》的比较分析 杨菁菁 科技创新导报 2008/20 7 简单爱的缺陷美——浅析造成《简·爱》缺陷的成因 王颜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08/05 8 母亲:缺失与寻找——论《简·爱》中的“母亲”原型 赵芊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8/03 9 透过《简·爱》与《蝴蝶梦》看女性作家的身份焦虑 杜艳春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3 10 浅析简·爱和苔丝的叛逆者形象 赵春花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2 11 从句法修辞角度看《简·爱》的语言美 彭爱民 平原大学学报 2008/01 12 论简·爱的性格特点 秦桃姣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14 13 《简·爱》女性哥特式批评视阈下的原型分析:“双性同体”而非“隔绝” 张艺 世界文学评论 2008/01 14 简·爱反抗性格的形成因素 刘玉君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8/04 15 试论简·爱的非正常心态 陈小兆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8/03 16 从阶级角度解读《简·爱》中的性别颠覆 马峥嵘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8/03 17 由《简·爱》与《庭院深深》谈两位女性作家的创作 燕艳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8/03 18 一部女性的心理成长史——浅析简爱从感性到理性的心路历程 张贻文 消费导刊 2008/06 19 《简爱》与《呼啸山庄》写作形式的比较分析 田仙枝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8/02 20 简·爱的双重性格 杨爱英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2 21 《简·爱》中的“女性声音”品评 郑红艳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01 22 同为“没女”,不同命运——简·爱和苔丝人物形象比较 赵若纯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8/02 23 从伍尔夫《普通读者》中《〈简爱〉与〈呼啸山庄〉》谈起 杨永芳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1 24 试述《简爱》与《呼啸山庄》小说写作成功的关键——尽现哥特式小说的魅力 田仙枝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8/02 25 《简·爱》的生态女权主义思想 王文惠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26 谈《简·爱》的人物形象设计 谭燕保 电影评介 2008/09 27 男权·女性·自然——《简·爱》中的生态女权主义思想解读 王文惠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03 28 《简·爱》的创作与作者经历及社会环境 孙昕昕 中国西部科技 2008/11 29 抗争还是妥协——论《简·爱》与《呼啸山庄》之殊途同归 张竞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8/13 30 从《简爱》到《吕贝卡》是女性意识的觉醒还是倒退 江梅华 科技创新导报 2008/07 31 《简·爱》的批判性及其局限性 覃承华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1 32 透过文本的缝隙——《简·爱》与《伤逝》之对比解读 吕洁 南昌高专学报 2008/01 33 疯女人与小说的艺术风格——论《简·爱》中疯女人形象 房明远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8/08 34 由简·爱和安娜的命运看女性意识的觉醒 夏彤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8/03 35 浅谈《简爱》的女性主义特征 季然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08/01 36 浅议《简·爱》两个中译本 王蓓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03 37 皈依还是反叛——《简·爱》的《圣经》解构 刘爽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38 追求平等爱情的赞歌——电影《简·爱》的女性爱情叙事研究 曾勇 电影评介 2008/06 39 《简爱》——新女性成长的心路历程 许超 电影评介 2008/04 40 从《简·爱》译本看翻译中的女性身份认同 刘勇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8/01 41 从生态女权主义视角对《简·爱》的重新读解 王文惠 外国文学研究 2008/01 42 个性魅力的讴歌——浅析《简·爱》女主人公性格 王璇 社科纵横 2008/01 43 从宗教的角度浅析《简·爱》 周盛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02 44 从接受美学看《简·爱》中圣约翰形象在中国的变异 徐菊 名作欣赏 2008/02 45 简·爱:夏洛蒂·勃朗特本人的写照 任伟亚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7/S1 46 浅析《简·爱》中伯莎的艺术形象 王菲菲 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2007/04 47 《简·爱》的历程 刁克利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07/02 48 从“女权”到“女性”——谈简·爱与吕蓓卡 吴丽丽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7/12 49 从弗洛伊德人格观谈简·爱的心理结构 张磊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07/04 50 简·爱与叶玉菡性格相同点之比较 彭竹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10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官网查询

籍贯为河南郸城,出生于安徽合肥。现工作在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人口研究所,是安徽大学教授,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导师。1976年春至1978年春知识青年插队于安徽宣城,1982年春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制造设备及工艺专业,1997年夏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及应用专业,2003年冬毕业于美国爱达荷大学统计学专业,2005年回国任教。 (一)科研概况主持科研项目:迁移人口预测的仿真系统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安徽省人口变动研究(省人口计生委),新形势下安徽贫困线的测定(省教育厅)等。主要教授课程:社会学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SPSS软件、人口统计学、人口信息分析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学研究方法等。自2004年以来,已公开发表19篇学术论文,其中,有12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有7篇刊登在CSSCI来源期刊上,有2篇在美国发表。(二)科研项目1、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入问题研究(项目负责人,安徽大学2012年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11--11)  2、合肥市就业人口从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项目负责人,合肥市包河区第六次人口普查办公室委托课题,11--12)3、蚌埠市人口规模及布局研究(项目负责人,蚌埠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委托课题,4-5)4、安徽省人口容量比较研究(项目负责人,安徽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委托研究课题,1--12)5、合肥市人口发展与城市聚集能力、承载能力研究(项目负责人,合肥市第六次人口普查重点研究课题,11--3)6、合肥市区域性特大城市可行性研究(项目负责人,2011年合肥市软科学项目,16--15)7、提高返乡农村妇女创业能力的行动研究(项目负责人,2011年国家妇联/李嘉诚基金会委托项目)8、安徽省人口容量比较研究(项目负责人,安徽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委托研究课题,1--12)9、合肥市区域性特大城市可行性研究(项目负责人,2011年合肥市软科学项目,16--15)10、合肥市人口发展与城市聚集能力、承载能力研究(合肥市第六次人口普查重点研究课题)11、合肥市人口承载力研究(项目负责人,合肥市2011年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2、迁移人口研究(项目负责人,安徽大学2011年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13、合肥市蜀山区流动人口计生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及需求调研(主要成员,2011年合肥市蜀山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局课题,已结项)14、安徽省老年妇女社会支持的城乡比较研究(主要成员,2010年度安徽省社科规划课题,AHSKF09-10D12)15、合肥市人口自然变动研究(项目负责人,合肥市人口发展战略“十二五”规划研究 ,已结项)16、合肥市一千万人口可行性研究(项目负责人,合肥市人口发展战略“十二五”规划研究 ,已结项)17、安徽返乡农民工素质与再就业问题研究(主要成员,2010年度安徽省教育厅基地重点项目,2010sk)18、社会学与安徽城乡社会发展研究(研究骨干,安徽大学“211工程”三期学术创新团队,SKTD008A)19、我国产业集群的营销模式和耦合机制实证调查研究(主要成员,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0BGL025)20、安徽省“十二五”人口变动分析研究(项目负责人,安徽省人口发展战略“十二五”规划研究 ,已结项)21、安徽省“十二五”人口老龄化及保障服务问题研究(主要成员,安徽省人口发展战略“十二五”规划研究 ,已结项)22、农民能力建设指标体系的建构(三级子项目负责人,安徽大学“211工程”三期科研项目,一级:“经济学与安徽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二级:“农民能力建设”子项目)23、迁移人口预测的仿真系统研究(项目负责人,200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08BRK010)24、安徽农村人口迁移实证研究(项目负责人,2008年度省教育厅基地一般项目,2008sk072,已结项)25、新形势下安徽贫困线的测定(项目负责人,省教育厅2006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2007sk033,已结项)26、安徽高校创新型文化建设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主要成员,2007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AHSKF05-06D23,已结项)Spatial statistics based on GIS network to forecast yellow starthistle dispersal over time and space in north centre of I SAS, S-Plus, ArcVIEW and ArcINFO EGARCH model for analysis and forecast of Taiwan’s stock variation from 1980’s to SAS and S-P 2003—Bacterial data analysis with 158 observations and 12 variables in I SAS and E Water quality survey of six states in the Pacific N Logistic SAS2002--Logistic model on cow pregnancy data with 9 farms in ISAS2002--Logistic model with MCMC and Bayesian technique on a dose-response data in I SAS, S-PLUS, and C++Discrimination analyses for image classification of yellow starthistle in I SAS, C++ programming and remote sensing imagery Multiple regressions on a diary data in Idaho with 47 variables and 486 SAS Physical education comparison survey between American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Chinese Q SAS and E Cre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database structures, data entry programs, coding schemes and validation on water survey data in the Pacific Northwest, also combined with Internet technology for statistical MySQL, PHP, Html, Linux and W 2002--37、学校田径运动会管理系统,项目负责人,研制及试运行,2--7。(待续)(三)教研项目1、《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安徽大学2010年校级精品课程教研项目)2、《社会统计学》(安徽大学2009年校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教研项目)3、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主要成员,省教育厅2007年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校际合作项目,2007jyxm005)4、本科课堂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研究(主要成员,省教育厅2007年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2007jyxm021)5、全国中专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试题库系统,软件参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年出版。6、全国电力中专机械零件试题库管理系统,软件主编,1992年发行。7、全国电力中专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试题库管理系统,主编(题库及软件),1991年发行。(待续)(四)工程项目1、安徽电力公司电气仿真培训装置,软件工程师,参与设计、编程及调试。2--4。2、安徽电力公司电气仿真培训装置,硬件工程师,参与硬件安装及调试。2--4。3、黑龙江电力公司电气仿真培训装置,软件工程师,功能拓宽软件设计,编程及调试。5--2。4、材料力学实验室建设,独自完成,7--2。(待续) (部分课程)(一)双语课程1、SPSS软件(本科生核心课程)2、SPSS应用(研究生必修课程)3、社会统计学(本科生核心课程、研究生选修课)4、管理信息系统(MBA必修课程)5、统计软件(全校素质教育课)6、统计思想(全校素质教育课)7、抽样设计(本科生必修课)8、定量分析(本科生必修课)(二)本科生课程1、《社会调查研究方法》,72学时(含课程设计),校级精品课程,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核心课程,社会科学实证研究系列课程之一。2、《社会统计学》,72学时(含课程设计),双语教学,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核心课程,社会科学实证研究系列课程之一。3、《SPSS软件》,36课程(含课程设计),双语教学,校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必修课程,社会科学实证研究系列课程之一。4、《高级社会统计学--抽样设计》,72学时(含课程设计),双语教学,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核心课程,社会科学实证研究系列课程之一。5、《微积分》,72学时,社会学专业必修课程。6、《线性代数》,36学时,社会学专业必修课程。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6学时,社会学专业必修课程。8、《统计思想》,36学时,人文与科技素质教育选修课,双语教学。9、《统计软件》,36学时,人文与科技素质教育选修课,双语教学。10、《调查设计》,36学时,人文与科技素质教育选修课。11、《社会调查方法》,36学时,新闻学专业必修课程。12、《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54学时(含课程设计),政治与行政学专业核心课程,社会科学实证研究系列课程之一。(三)研究生课程《人口统计学》,36学时(含课程设计),人口学专业核心课程。《人口信息分析技术》,36学时(含课程设计),人口学专业选修课程。《区域人口预测》,36学时(含课程设计),人口学专业选修课程。《区域人口规划》,36学时(含课程设计),人口学专业选修课程。《西方人口学》》,36学时(含课程设计),双语教学,人口学专业选修课程。《管理信息系统》,36学时,双语教学,MBA核心课程。《管理研究方法》,36学时(含课程设计),会计学、企业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核心课程。《SPSS应用》,36学时(含课程设计),双语教学,社会学专业必修课程。《社会统计学》,36学时,社会学专业选修课。《高级社会学统计学》,36学时,社会学专业必修课程。(待续) (二)学术论文(自2004年以来公开发表的部分学术文章)1、田飞、王仙慧、张然区域划分对合肥市水资源生态足迹的积极影响[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3(2):9-2、宋佩锋、田飞21世纪初合肥市人口承载力趋势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6):8-3、李梦迪、田飞农民工的阶层认同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6CGSS的实证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206-4、宋佩锋、田飞基于生态足迹模型测算合肥市人口容量[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4):23-285、孙宇凡、李梦迪、田飞 社会资本的建构过程--以皖北C村云南籍婚迁流入妇女为例[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2(3):60-666、田飞 未来40年安徽省户籍人口变动趋势[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29(1):26-337、田飞 人口预测方法体系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核心、CSSCI扩展),2011(5):151-1568、田飞 场景预测方法与概率预测方法的比较[J]统计与决策(CSSCI、核心),2011,342(18):20-229、田飞 人口概率预测方法及应用[J] 西北人口(CSSCI、核心),2011,32(5):9-1310、田飞 西方人口预报评价动态[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CSSCI扩展),2011(1):40-4311、田飞、张颖 我国供方贫困线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核心),2010(31):17842-1784412、田飞 贫困指标体系问题研究[J]学术界(CSSCI、核心),2010(11):211-21913、田飞 西方人口分布预测研究动态[J]西北人口(CSSCI、核心),2010,31(4):73-7614、田飞 西方人口概率预测研究综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CSSCI、核心),2010(3):306-30915、田飞 21世纪初人口场景预测研究回顾[J]人口与发展(CSSCI、核心),2010,16(2):48-5116、田飞 用贫困指数测度安徽农村贫困线[J]合肥学院学报,2010,27(2):32-2617、张颖、田飞 高校师生心理契约类型的实证研究[J]成功教育,2008(3):201-18、田飞、郭江平、曹威麟高校师生心理契约期望值类型的实证研究[J]教育探索 (核心),2008(5):120-19、田飞、曹威麟 学风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核心、CSSCI扩展), 2008(2):15-20、田飞、郭江平、曹威麟 高校师生心理契约期望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J]科学与管理(CSSCI扩展),2007(5):61-21、田飞 师生心理契约期望对学风影响的实证研究[J]江淮论坛(核心),2007(6):111-22、田飞 用结构方程模型建构指标体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核心),2007,31(6):92-23、曹威麟、郭江平、田飞基于员工离职风险的培训投资决策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7(7):84-24、曹威麟、董玉芳、田飞论心理契约中不可或缺的暗示沟通[J]江淮论坛 (核心),2007(2):21-25、田飞用马蒙模型解决社会调查研究中数据缺损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核心)2006,30(4):146-26、Tian, Fei, T S Prather, B Shafii, W J Price, and L W L Modeling yellow starthistle dispersal in canyon grasslands of I A Weed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45: 27、Tian, F, B Shafii, C J Williams, T S Prather, W J Price, and L W L Prediction of yellow starthistle survival and movement over time and Pages 74-96 in Proceedings of the Sixteenth Annual Kansas State University Conference on Applied Statistics in A Manhattan, KS: Kansas State U(二)教研论文1、田飞、郭江平、曹威麟高校师生心理契约期望值类型的实证研究[J],教育探索,2008(5):120-2、田飞、曹威麟 学风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8(2):15-(更新中待续) 1、合肥市特大城市建设与区域发展专题研讨会(2011年8月在翰林奥体宾馆举行,市委宣传部主办)2、合肥市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评审会(2011年8月2日在合肥虹瑞金陵大酒店评审通过人口所的研究报告)3、安徽省人口协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2011年5月22日在万豪花园酒店,文章获三等奖)4、安徽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评审会(2010年8月,合肥黄山大厦)5、城市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研究(2007年8月31日上午9:100--12:00,星期五,博学北楼B305)Tian, F, T S Prather, B Shafii, W J Price, and L W L Modeling yellow starthistle dispersal in canyon grasslands of I Presented at the 45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Weed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February 7 - 10, 2005, Honolulu, HTian, F, B Shafii, T S Prather, W J Price, C Williams, and L W L Dispersal of Yellow Starthistle can be Predicted from Community 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57th meeting of the Western Society of Weed Science, March 9-11, Colorado Springs, CTian, F, B Shafii, C J Williams, T S Prather, W J Price, and L W L Prediction of yellow starthistle survival and movement over time and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ixteenth Annual Kansas State University Conference on Applied Statistics in Agriculture, April 25-27, Manhattan K9、西方社会学研究中定量分析的应用现状(2005年11月26日下午1:30-3:00,星期六,新校区南楼C101)10、定量分析在社会学研究中的发展历史11、用地理统计学方法预测美国西部地区某种野草的蔓延趋势(2003 USA)(待续) 在美国的科研情况:◦Spatial statistics based on GIS network to forecast yellow starthistle dispersal over time and space in north centre of I SAS, S-Plus, ArcVIEW and ArcINFO ◦EGARCH model for analysis and forecast of Taiwan’s stock variation from 1980’s to SAS and S-P 2003—2004◦Bacterial data analysis with 158 observations and 12 variables in I SAS and E Water quality survey of six states in the Pacific N Logistic SAS2002--Logistic model on cow pregnancy data with 9 farms in ISAS2002--Logistic model with MCMC and Bayesian technique on a dose-response data in I SAS, S-PLUS, and C++◦Discrimination analyses for image classification of yellow starthistle in I SAS, C++ programming and remote sensing imagery ◦Multiple regressions on a diary data in Idaho with 47 variables and 486 SAS Physical education comparison survey between American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Chinese Q SAS and E ◦Multiple regression and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on a dairy data in Idaho with 47 variables and 486 observations for dairy nutrition SAS ◦Logistic model with MCMC and Bayesian techniques on a dose-response data in I SAS, S-Plus, and C++ ◦Cre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database structures, data entry programs, coding schemes and validation on water survey data in the Pacific Northwest, also combined with Internet technology for statistical MySQL, PHP, Html, Linux and W 2002--◦Cre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database structures, data entry programs, coding schemes and validation for the search of the publication and presentation records from the Statistical Programs by means of web MySQL, PHP, Html, Linux and W2002--

社会学论坛徽州学纵观朱子研究合肥研究管理经济 第一届,第三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全国教育学院十佳学报安徽省高校优秀学报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主办单位:合肥学院主编:赵良庆ISSN:1672-920XCN:34-1282/C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373号邮政编码:230022

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由此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层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层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第三句又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官网下载

《泊船瓜洲》一诗,据说是诗人应召自江宁赴京任翰林学士,途经京口而作。末句感慨仕途多险,前途未测,表示的是再次赴京荣遇之际,对仕途没有足够信心之时,所有的乡情仕意。当然,对于小学生而言,这一点可以不必深究。如果从诗的字面上看,可以说,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思乡诗。全诗的大意是: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州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很远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通篇立意亦含蓄悠远。秋思盛唐绝句,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较少叙事成分;到了中唐,叙事成分逐渐增多,日常生活小事往往成为绝句的习见题材,风格也由盛唐的雄浑高华、富于浪漫气息转向写实。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全诗的大意是:秋风乍起,客居洛阳城的诗人想写一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信短而情长,思绪绵长而心绪纷乱,此诗可见一斑。长相思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词的大意是: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三首古诗词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一样的,但是表达的方法各异,《泊船瓜洲》是写景抒情,《秋思》则是叙事抒情,《长相思》则融写景与叙事于一体,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相关链接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字介甫,晚年号半山,北宋临川(今江西临川县)人。他的父亲一生只做了几任地方州县官吏,最后死于通判江宁(今江苏南京市)任上。王安石的青少年时代是在父亲身边度过的,因此,他视南京为第二故乡。年轻时,中进士。宋神宗时,任宰相,推行新法,因受到守旧派的反对,被迫离职回到江宁,最后忧愤而死。由于他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倔强的性格,其诗常以梅花、苍松、劲竹相比,善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诗句,情真意切。其诗文有不少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的。他的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遒劲清新。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张籍(767-830),唐诗人。字文昌,原籍吴郡(今江苏苏州),少时侨寓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贞元十五年进士,历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故世称“张水部”或“张司业”。又因其家境穷困,眼疾严重故孟郊称他为“穷瞎张太祝”。张籍是韩愈的学生,其诗多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颇得白居易推重,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有《张司业集》。纳兰性德(1655-1685),清词人。本名成德,为避太子讳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十五年进士,授乾清门侍卫。他是清大学士明珠的公子,文学成就以词为最。共存词三百四十二首,尤以小令见长,时人誉为“清代第一词人”,词集名为《纳兰词》。著有《通志堂集》。

1 试论简·爱的宗教观——从弗洛伊德心理学对《简·爱》进行解读 张春晖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03 2 论《藻海无边》对《简·爱》的超越——互文性批评理论视角下的文本对比分析 王涛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05 3 永恒的追求——浅析《简·爱》中的女主人公精神 张佳杨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8/06 4 现代与传统的较量:女性主义批评PK现实主义标准——《简·爱》在中国的阐释(1986-1994) 刘亚芬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8/07 5 试论简·爱的爱 陈晓娴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3 6 重获话语权的第二性——《藻海无边》与《简·爱》的比较分析 杨菁菁 科技创新导报 2008/20 7 简单爱的缺陷美——浅析造成《简·爱》缺陷的成因 王颜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08/05 8 母亲:缺失与寻找——论《简·爱》中的“母亲”原型 赵芊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8/03 9 透过《简·爱》与《蝴蝶梦》看女性作家的身份焦虑 杜艳春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3 10 浅析简·爱和苔丝的叛逆者形象 赵春花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2 11 从句法修辞角度看《简·爱》的语言美 彭爱民 平原大学学报 2008/01 12 论简·爱的性格特点 秦桃姣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14 13 《简·爱》女性哥特式批评视阈下的原型分析:“双性同体”而非“隔绝” 张艺 世界文学评论 2008/01 14 简·爱反抗性格的形成因素 刘玉君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8/04 15 试论简·爱的非正常心态 陈小兆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8/03 16 从阶级角度解读《简·爱》中的性别颠覆 马峥嵘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8/03 17 由《简·爱》与《庭院深深》谈两位女性作家的创作 燕艳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8/03 18 一部女性的心理成长史——浅析简爱从感性到理性的心路历程 张贻文 消费导刊 2008/06 19 《简爱》与《呼啸山庄》写作形式的比较分析 田仙枝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8/02 20 简·爱的双重性格 杨爱英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2 21 《简·爱》中的“女性声音”品评 郑红艳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01 22 同为“没女”,不同命运——简·爱和苔丝人物形象比较 赵若纯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8/02 23 从伍尔夫《普通读者》中《〈简爱〉与〈呼啸山庄〉》谈起 杨永芳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1 24 试述《简爱》与《呼啸山庄》小说写作成功的关键——尽现哥特式小说的魅力 田仙枝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8/02 25 《简·爱》的生态女权主义思想 王文惠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26 谈《简·爱》的人物形象设计 谭燕保 电影评介 2008/09 27 男权·女性·自然——《简·爱》中的生态女权主义思想解读 王文惠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03 28 《简·爱》的创作与作者经历及社会环境 孙昕昕 中国西部科技 2008/11 29 抗争还是妥协——论《简·爱》与《呼啸山庄》之殊途同归 张竞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8/13 30 从《简爱》到《吕贝卡》是女性意识的觉醒还是倒退 江梅华 科技创新导报 2008/07 31 《简·爱》的批判性及其局限性 覃承华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1 32 透过文本的缝隙——《简·爱》与《伤逝》之对比解读 吕洁 南昌高专学报 2008/01 33 疯女人与小说的艺术风格——论《简·爱》中疯女人形象 房明远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8/08 34 由简·爱和安娜的命运看女性意识的觉醒 夏彤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8/03 35 浅谈《简爱》的女性主义特征 季然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08/01 36 浅议《简·爱》两个中译本 王蓓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03 37 皈依还是反叛——《简·爱》的《圣经》解构 刘爽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38 追求平等爱情的赞歌——电影《简·爱》的女性爱情叙事研究 曾勇 电影评介 2008/06 39 《简爱》——新女性成长的心路历程 许超 电影评介 2008/04 40 从《简·爱》译本看翻译中的女性身份认同 刘勇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8/01 41 从生态女权主义视角对《简·爱》的重新读解 王文惠 外国文学研究 2008/01 42 个性魅力的讴歌——浅析《简·爱》女主人公性格 王璇 社科纵横 2008/01 43 从宗教的角度浅析《简·爱》 周盛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02 44 从接受美学看《简·爱》中圣约翰形象在中国的变异 徐菊 名作欣赏 2008/02 45 简·爱:夏洛蒂·勃朗特本人的写照 任伟亚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7/S1 46 浅析《简·爱》中伯莎的艺术形象 王菲菲 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2007/04 47 《简·爱》的历程 刁克利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07/02 48 从“女权”到“女性”——谈简·爱与吕蓓卡 吴丽丽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7/12 49 从弗洛伊德人格观谈简·爱的心理结构 张磊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07/04 50 简·爱与叶玉菡性格相同点之比较 彭竹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10

《泊船瓜洲》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此番出来做官的无奈和欲急切回归家乡江宁的思想感情。原文: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译文: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暖和的春风又一次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扩展资料:《泊船瓜洲》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首句通过写京口和瓜洲距离之短及船行之快,流露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第二句写诗人回望居住地钟山,产生依依不舍之情;第三句描写了春意盎然的江南景色;最后以疑问语气结尾,再一次强调了对故乡的思念。全诗不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而且在叙事上也富有情致,境界开阔,格调清新。“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个“绿”字,的确很形象地写出了春风对于植物的绿化作用,但还不如《送和甫至龙安微雨因寄吴氏女子》“除却春风沙际绿”这个“绿”字。因为在那一句中,春风与绿究竟是两样东西,诗写由于春风,江南岸变绿了。这和贺知章《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用意略同。而这一句则以为并非春风能使草水呈现绿色,而是春风本身就是绿的,因此吹到之处,水边沙际,就无往而非一片绿色了。以春风为有色而且可染,是诗人功参造化处。

籍贯为河南郸城,出生于安徽合肥。现工作在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人口研究所,是安徽大学教授,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导师。1976年春至1978年春知识青年插队于安徽宣城,1982年春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制造设备及工艺专业,1997年夏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及应用专业,2003年冬毕业于美国爱达荷大学统计学专业,2005年回国任教。 (一)科研概况主持科研项目:迁移人口预测的仿真系统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安徽省人口变动研究(省人口计生委),新形势下安徽贫困线的测定(省教育厅)等。主要教授课程:社会学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SPSS软件、人口统计学、人口信息分析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学研究方法等。自2004年以来,已公开发表19篇学术论文,其中,有12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有7篇刊登在CSSCI来源期刊上,有2篇在美国发表。(二)科研项目1、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入问题研究(项目负责人,安徽大学2012年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11--11)  2、合肥市就业人口从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项目负责人,合肥市包河区第六次人口普查办公室委托课题,11--12)3、蚌埠市人口规模及布局研究(项目负责人,蚌埠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委托课题,4-5)4、安徽省人口容量比较研究(项目负责人,安徽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委托研究课题,1--12)5、合肥市人口发展与城市聚集能力、承载能力研究(项目负责人,合肥市第六次人口普查重点研究课题,11--3)6、合肥市区域性特大城市可行性研究(项目负责人,2011年合肥市软科学项目,16--15)7、提高返乡农村妇女创业能力的行动研究(项目负责人,2011年国家妇联/李嘉诚基金会委托项目)8、安徽省人口容量比较研究(项目负责人,安徽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委托研究课题,1--12)9、合肥市区域性特大城市可行性研究(项目负责人,2011年合肥市软科学项目,16--15)10、合肥市人口发展与城市聚集能力、承载能力研究(合肥市第六次人口普查重点研究课题)11、合肥市人口承载力研究(项目负责人,合肥市2011年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2、迁移人口研究(项目负责人,安徽大学2011年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13、合肥市蜀山区流动人口计生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及需求调研(主要成员,2011年合肥市蜀山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局课题,已结项)14、安徽省老年妇女社会支持的城乡比较研究(主要成员,2010年度安徽省社科规划课题,AHSKF09-10D12)15、合肥市人口自然变动研究(项目负责人,合肥市人口发展战略“十二五”规划研究 ,已结项)16、合肥市一千万人口可行性研究(项目负责人,合肥市人口发展战略“十二五”规划研究 ,已结项)17、安徽返乡农民工素质与再就业问题研究(主要成员,2010年度安徽省教育厅基地重点项目,2010sk)18、社会学与安徽城乡社会发展研究(研究骨干,安徽大学“211工程”三期学术创新团队,SKTD008A)19、我国产业集群的营销模式和耦合机制实证调查研究(主要成员,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0BGL025)20、安徽省“十二五”人口变动分析研究(项目负责人,安徽省人口发展战略“十二五”规划研究 ,已结项)21、安徽省“十二五”人口老龄化及保障服务问题研究(主要成员,安徽省人口发展战略“十二五”规划研究 ,已结项)22、农民能力建设指标体系的建构(三级子项目负责人,安徽大学“211工程”三期科研项目,一级:“经济学与安徽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二级:“农民能力建设”子项目)23、迁移人口预测的仿真系统研究(项目负责人,200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08BRK010)24、安徽农村人口迁移实证研究(项目负责人,2008年度省教育厅基地一般项目,2008sk072,已结项)25、新形势下安徽贫困线的测定(项目负责人,省教育厅2006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2007sk033,已结项)26、安徽高校创新型文化建设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主要成员,2007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AHSKF05-06D23,已结项)Spatial statistics based on GIS network to forecast yellow starthistle dispersal over time and space in north centre of I SAS, S-Plus, ArcVIEW and ArcINFO EGARCH model for analysis and forecast of Taiwan’s stock variation from 1980’s to SAS and S-P 2003—Bacterial data analysis with 158 observations and 12 variables in I SAS and E Water quality survey of six states in the Pacific N Logistic SAS2002--Logistic model on cow pregnancy data with 9 farms in ISAS2002--Logistic model with MCMC and Bayesian technique on a dose-response data in I SAS, S-PLUS, and C++Discrimination analyses for image classification of yellow starthistle in I SAS, C++ programming and remote sensing imagery Multiple regressions on a diary data in Idaho with 47 variables and 486 SAS Physical education comparison survey between American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Chinese Q SAS and E Cre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database structures, data entry programs, coding schemes and validation on water survey data in the Pacific Northwest, also combined with Internet technology for statistical MySQL, PHP, Html, Linux and W 2002--37、学校田径运动会管理系统,项目负责人,研制及试运行,2--7。(待续)(三)教研项目1、《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安徽大学2010年校级精品课程教研项目)2、《社会统计学》(安徽大学2009年校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教研项目)3、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主要成员,省教育厅2007年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校际合作项目,2007jyxm005)4、本科课堂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研究(主要成员,省教育厅2007年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2007jyxm021)5、全国中专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试题库系统,软件参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年出版。6、全国电力中专机械零件试题库管理系统,软件主编,1992年发行。7、全国电力中专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试题库管理系统,主编(题库及软件),1991年发行。(待续)(四)工程项目1、安徽电力公司电气仿真培训装置,软件工程师,参与设计、编程及调试。2--4。2、安徽电力公司电气仿真培训装置,硬件工程师,参与硬件安装及调试。2--4。3、黑龙江电力公司电气仿真培训装置,软件工程师,功能拓宽软件设计,编程及调试。5--2。4、材料力学实验室建设,独自完成,7--2。(待续) (部分课程)(一)双语课程1、SPSS软件(本科生核心课程)2、SPSS应用(研究生必修课程)3、社会统计学(本科生核心课程、研究生选修课)4、管理信息系统(MBA必修课程)5、统计软件(全校素质教育课)6、统计思想(全校素质教育课)7、抽样设计(本科生必修课)8、定量分析(本科生必修课)(二)本科生课程1、《社会调查研究方法》,72学时(含课程设计),校级精品课程,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核心课程,社会科学实证研究系列课程之一。2、《社会统计学》,72学时(含课程设计),双语教学,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核心课程,社会科学实证研究系列课程之一。3、《SPSS软件》,36课程(含课程设计),双语教学,校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必修课程,社会科学实证研究系列课程之一。4、《高级社会统计学--抽样设计》,72学时(含课程设计),双语教学,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核心课程,社会科学实证研究系列课程之一。5、《微积分》,72学时,社会学专业必修课程。6、《线性代数》,36学时,社会学专业必修课程。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6学时,社会学专业必修课程。8、《统计思想》,36学时,人文与科技素质教育选修课,双语教学。9、《统计软件》,36学时,人文与科技素质教育选修课,双语教学。10、《调查设计》,36学时,人文与科技素质教育选修课。11、《社会调查方法》,36学时,新闻学专业必修课程。12、《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54学时(含课程设计),政治与行政学专业核心课程,社会科学实证研究系列课程之一。(三)研究生课程《人口统计学》,36学时(含课程设计),人口学专业核心课程。《人口信息分析技术》,36学时(含课程设计),人口学专业选修课程。《区域人口预测》,36学时(含课程设计),人口学专业选修课程。《区域人口规划》,36学时(含课程设计),人口学专业选修课程。《西方人口学》》,36学时(含课程设计),双语教学,人口学专业选修课程。《管理信息系统》,36学时,双语教学,MBA核心课程。《管理研究方法》,36学时(含课程设计),会计学、企业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核心课程。《SPSS应用》,36学时(含课程设计),双语教学,社会学专业必修课程。《社会统计学》,36学时,社会学专业选修课。《高级社会学统计学》,36学时,社会学专业必修课程。(待续) (二)学术论文(自2004年以来公开发表的部分学术文章)1、田飞、王仙慧、张然区域划分对合肥市水资源生态足迹的积极影响[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3(2):9-2、宋佩锋、田飞21世纪初合肥市人口承载力趋势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6):8-3、李梦迪、田飞农民工的阶层认同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6CGSS的实证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206-4、宋佩锋、田飞基于生态足迹模型测算合肥市人口容量[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4):23-285、孙宇凡、李梦迪、田飞 社会资本的建构过程--以皖北C村云南籍婚迁流入妇女为例[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2(3):60-666、田飞 未来40年安徽省户籍人口变动趋势[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29(1):26-337、田飞 人口预测方法体系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核心、CSSCI扩展),2011(5):151-1568、田飞 场景预测方法与概率预测方法的比较[J]统计与决策(CSSCI、核心),2011,342(18):20-229、田飞 人口概率预测方法及应用[J] 西北人口(CSSCI、核心),2011,32(5):9-1310、田飞 西方人口预报评价动态[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CSSCI扩展),2011(1):40-4311、田飞、张颖 我国供方贫困线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核心),2010(31):17842-1784412、田飞 贫困指标体系问题研究[J]学术界(CSSCI、核心),2010(11):211-21913、田飞 西方人口分布预测研究动态[J]西北人口(CSSCI、核心),2010,31(4):73-7614、田飞 西方人口概率预测研究综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CSSCI、核心),2010(3):306-30915、田飞 21世纪初人口场景预测研究回顾[J]人口与发展(CSSCI、核心),2010,16(2):48-5116、田飞 用贫困指数测度安徽农村贫困线[J]合肥学院学报,2010,27(2):32-2617、张颖、田飞 高校师生心理契约类型的实证研究[J]成功教育,2008(3):201-18、田飞、郭江平、曹威麟高校师生心理契约期望值类型的实证研究[J]教育探索 (核心),2008(5):120-19、田飞、曹威麟 学风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核心、CSSCI扩展), 2008(2):15-20、田飞、郭江平、曹威麟 高校师生心理契约期望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J]科学与管理(CSSCI扩展),2007(5):61-21、田飞 师生心理契约期望对学风影响的实证研究[J]江淮论坛(核心),2007(6):111-22、田飞 用结构方程模型建构指标体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核心),2007,31(6):92-23、曹威麟、郭江平、田飞基于员工离职风险的培训投资决策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7(7):84-24、曹威麟、董玉芳、田飞论心理契约中不可或缺的暗示沟通[J]江淮论坛 (核心),2007(2):21-25、田飞用马蒙模型解决社会调查研究中数据缺损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核心)2006,30(4):146-26、Tian, Fei, T S Prather, B Shafii, W J Price, and L W L Modeling yellow starthistle dispersal in canyon grasslands of I A Weed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45: 27、Tian, F, B Shafii, C J Williams, T S Prather, W J Price, and L W L Prediction of yellow starthistle survival and movement over time and Pages 74-96 in Proceedings of the Sixteenth Annual Kansas State University Conference on Applied Statistics in A Manhattan, KS: Kansas State U(二)教研论文1、田飞、郭江平、曹威麟高校师生心理契约期望值类型的实证研究[J],教育探索,2008(5):120-2、田飞、曹威麟 学风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8(2):15-(更新中待续) 1、合肥市特大城市建设与区域发展专题研讨会(2011年8月在翰林奥体宾馆举行,市委宣传部主办)2、合肥市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评审会(2011年8月2日在合肥虹瑞金陵大酒店评审通过人口所的研究报告)3、安徽省人口协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2011年5月22日在万豪花园酒店,文章获三等奖)4、安徽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评审会(2010年8月,合肥黄山大厦)5、城市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研究(2007年8月31日上午9:100--12:00,星期五,博学北楼B305)Tian, F, T S Prather, B Shafii, W J Price, and L W L Modeling yellow starthistle dispersal in canyon grasslands of I Presented at the 45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Weed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February 7 - 10, 2005, Honolulu, HTian, F, B Shafii, T S Prather, W J Price, C Williams, and L W L Dispersal of Yellow Starthistle can be Predicted from Community 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57th meeting of the Western Society of Weed Science, March 9-11, Colorado Springs, CTian, F, B Shafii, C J Williams, T S Prather, W J Price, and L W L Prediction of yellow starthistle survival and movement over time and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ixteenth Annual Kansas State University Conference on Applied Statistics in Agriculture, April 25-27, Manhattan K9、西方社会学研究中定量分析的应用现状(2005年11月26日下午1:30-3:00,星期六,新校区南楼C101)10、定量分析在社会学研究中的发展历史11、用地理统计学方法预测美国西部地区某种野草的蔓延趋势(2003 USA)(待续) 在美国的科研情况:◦Spatial statistics based on GIS network to forecast yellow starthistle dispersal over time and space in north centre of I SAS, S-Plus, ArcVIEW and ArcINFO ◦EGARCH model for analysis and forecast of Taiwan’s stock variation from 1980’s to SAS and S-P 2003—2004◦Bacterial data analysis with 158 observations and 12 variables in I SAS and E Water quality survey of six states in the Pacific N Logistic SAS2002--Logistic model on cow pregnancy data with 9 farms in ISAS2002--Logistic model with MCMC and Bayesian technique on a dose-response data in I SAS, S-PLUS, and C++◦Discrimination analyses for image classification of yellow starthistle in I SAS, C++ programming and remote sensing imagery ◦Multiple regressions on a diary data in Idaho with 47 variables and 486 SAS Physical education comparison survey between American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Chinese Q SAS and E ◦Multiple regression and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on a dairy data in Idaho with 47 variables and 486 observations for dairy nutrition SAS ◦Logistic model with MCMC and Bayesian techniques on a dose-response data in I SAS, S-Plus, and C++ ◦Cre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database structures, data entry programs, coding schemes and validation on water survey data in the Pacific Northwest, also combined with Internet technology for statistical MySQL, PHP, Html, Linux and W 2002--◦Cre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database structures, data entry programs, coding schemes and validation for the search of the publication and presentation records from the Statistical Programs by means of web MySQL, PHP, Html, Linux and W2002--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从学校机构---出版社---如下得到

籍贯为河南郸城,出生于安徽合肥。现工作在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人口研究所,是安徽大学教授,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导师。1976年春至1978年春知识青年插队于安徽宣城,1982年春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制造设备及工艺专业,1997年夏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及应用专业,2003年冬毕业于美国爱达荷大学统计学专业,2005年回国任教。 (一)科研概况主持科研项目:迁移人口预测的仿真系统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安徽省人口变动研究(省人口计生委),新形势下安徽贫困线的测定(省教育厅)等。主要教授课程:社会学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SPSS软件、人口统计学、人口信息分析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学研究方法等。自2004年以来,已公开发表19篇学术论文,其中,有12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有7篇刊登在CSSCI来源期刊上,有2篇在美国发表。(二)科研项目1、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入问题研究(项目负责人,安徽大学2012年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11--11)  2、合肥市就业人口从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项目负责人,合肥市包河区第六次人口普查办公室委托课题,11--12)3、蚌埠市人口规模及布局研究(项目负责人,蚌埠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委托课题,4-5)4、安徽省人口容量比较研究(项目负责人,安徽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委托研究课题,1--12)5、合肥市人口发展与城市聚集能力、承载能力研究(项目负责人,合肥市第六次人口普查重点研究课题,11--3)6、合肥市区域性特大城市可行性研究(项目负责人,2011年合肥市软科学项目,16--15)7、提高返乡农村妇女创业能力的行动研究(项目负责人,2011年国家妇联/李嘉诚基金会委托项目)8、安徽省人口容量比较研究(项目负责人,安徽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委托研究课题,1--12)9、合肥市区域性特大城市可行性研究(项目负责人,2011年合肥市软科学项目,16--15)10、合肥市人口发展与城市聚集能力、承载能力研究(合肥市第六次人口普查重点研究课题)11、合肥市人口承载力研究(项目负责人,合肥市2011年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2、迁移人口研究(项目负责人,安徽大学2011年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13、合肥市蜀山区流动人口计生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及需求调研(主要成员,2011年合肥市蜀山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局课题,已结项)14、安徽省老年妇女社会支持的城乡比较研究(主要成员,2010年度安徽省社科规划课题,AHSKF09-10D12)15、合肥市人口自然变动研究(项目负责人,合肥市人口发展战略“十二五”规划研究 ,已结项)16、合肥市一千万人口可行性研究(项目负责人,合肥市人口发展战略“十二五”规划研究 ,已结项)17、安徽返乡农民工素质与再就业问题研究(主要成员,2010年度安徽省教育厅基地重点项目,2010sk)18、社会学与安徽城乡社会发展研究(研究骨干,安徽大学“211工程”三期学术创新团队,SKTD008A)19、我国产业集群的营销模式和耦合机制实证调查研究(主要成员,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0BGL025)20、安徽省“十二五”人口变动分析研究(项目负责人,安徽省人口发展战略“十二五”规划研究 ,已结项)21、安徽省“十二五”人口老龄化及保障服务问题研究(主要成员,安徽省人口发展战略“十二五”规划研究 ,已结项)22、农民能力建设指标体系的建构(三级子项目负责人,安徽大学“211工程”三期科研项目,一级:“经济学与安徽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二级:“农民能力建设”子项目)23、迁移人口预测的仿真系统研究(项目负责人,200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08BRK010)24、安徽农村人口迁移实证研究(项目负责人,2008年度省教育厅基地一般项目,2008sk072,已结项)25、新形势下安徽贫困线的测定(项目负责人,省教育厅2006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2007sk033,已结项)26、安徽高校创新型文化建设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主要成员,2007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AHSKF05-06D23,已结项)Spatial statistics based on GIS network to forecast yellow starthistle dispersal over time and space in north centre of I SAS, S-Plus, ArcVIEW and ArcINFO EGARCH model for analysis and forecast of Taiwan’s stock variation from 1980’s to SAS and S-P 2003—Bacterial data analysis with 158 observations and 12 variables in I SAS and E Water quality survey of six states in the Pacific N Logistic SAS2002--Logistic model on cow pregnancy data with 9 farms in ISAS2002--Logistic model with MCMC and Bayesian technique on a dose-response data in I SAS, S-PLUS, and C++Discrimination analyses for image classification of yellow starthistle in I SAS, C++ programming and remote sensing imagery Multiple regressions on a diary data in Idaho with 47 variables and 486 SAS Physical education comparison survey between American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Chinese Q SAS and E Cre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database structures, data entry programs, coding schemes and validation on water survey data in the Pacific Northwest, also combined with Internet technology for statistical MySQL, PHP, Html, Linux and W 2002--37、学校田径运动会管理系统,项目负责人,研制及试运行,2--7。(待续)(三)教研项目1、《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安徽大学2010年校级精品课程教研项目)2、《社会统计学》(安徽大学2009年校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教研项目)3、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主要成员,省教育厅2007年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校际合作项目,2007jyxm005)4、本科课堂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研究(主要成员,省教育厅2007年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2007jyxm021)5、全国中专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试题库系统,软件参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年出版。6、全国电力中专机械零件试题库管理系统,软件主编,1992年发行。7、全国电力中专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试题库管理系统,主编(题库及软件),1991年发行。(待续)(四)工程项目1、安徽电力公司电气仿真培训装置,软件工程师,参与设计、编程及调试。2--4。2、安徽电力公司电气仿真培训装置,硬件工程师,参与硬件安装及调试。2--4。3、黑龙江电力公司电气仿真培训装置,软件工程师,功能拓宽软件设计,编程及调试。5--2。4、材料力学实验室建设,独自完成,7--2。(待续) (部分课程)(一)双语课程1、SPSS软件(本科生核心课程)2、SPSS应用(研究生必修课程)3、社会统计学(本科生核心课程、研究生选修课)4、管理信息系统(MBA必修课程)5、统计软件(全校素质教育课)6、统计思想(全校素质教育课)7、抽样设计(本科生必修课)8、定量分析(本科生必修课)(二)本科生课程1、《社会调查研究方法》,72学时(含课程设计),校级精品课程,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核心课程,社会科学实证研究系列课程之一。2、《社会统计学》,72学时(含课程设计),双语教学,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核心课程,社会科学实证研究系列课程之一。3、《SPSS软件》,36课程(含课程设计),双语教学,校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必修课程,社会科学实证研究系列课程之一。4、《高级社会统计学--抽样设计》,72学时(含课程设计),双语教学,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核心课程,社会科学实证研究系列课程之一。5、《微积分》,72学时,社会学专业必修课程。6、《线性代数》,36学时,社会学专业必修课程。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6学时,社会学专业必修课程。8、《统计思想》,36学时,人文与科技素质教育选修课,双语教学。9、《统计软件》,36学时,人文与科技素质教育选修课,双语教学。10、《调查设计》,36学时,人文与科技素质教育选修课。11、《社会调查方法》,36学时,新闻学专业必修课程。12、《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54学时(含课程设计),政治与行政学专业核心课程,社会科学实证研究系列课程之一。(三)研究生课程《人口统计学》,36学时(含课程设计),人口学专业核心课程。《人口信息分析技术》,36学时(含课程设计),人口学专业选修课程。《区域人口预测》,36学时(含课程设计),人口学专业选修课程。《区域人口规划》,36学时(含课程设计),人口学专业选修课程。《西方人口学》》,36学时(含课程设计),双语教学,人口学专业选修课程。《管理信息系统》,36学时,双语教学,MBA核心课程。《管理研究方法》,36学时(含课程设计),会计学、企业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核心课程。《SPSS应用》,36学时(含课程设计),双语教学,社会学专业必修课程。《社会统计学》,36学时,社会学专业选修课。《高级社会学统计学》,36学时,社会学专业必修课程。(待续) (二)学术论文(自2004年以来公开发表的部分学术文章)1、田飞、王仙慧、张然区域划分对合肥市水资源生态足迹的积极影响[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3(2):9-2、宋佩锋、田飞21世纪初合肥市人口承载力趋势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6):8-3、李梦迪、田飞农民工的阶层认同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6CGSS的实证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206-4、宋佩锋、田飞基于生态足迹模型测算合肥市人口容量[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4):23-285、孙宇凡、李梦迪、田飞 社会资本的建构过程--以皖北C村云南籍婚迁流入妇女为例[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2(3):60-666、田飞 未来40年安徽省户籍人口变动趋势[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29(1):26-337、田飞 人口预测方法体系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核心、CSSCI扩展),2011(5):151-1568、田飞 场景预测方法与概率预测方法的比较[J]统计与决策(CSSCI、核心),2011,342(18):20-229、田飞 人口概率预测方法及应用[J] 西北人口(CSSCI、核心),2011,32(5):9-1310、田飞 西方人口预报评价动态[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CSSCI扩展),2011(1):40-4311、田飞、张颖 我国供方贫困线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核心),2010(31):17842-1784412、田飞 贫困指标体系问题研究[J]学术界(CSSCI、核心),2010(11):211-21913、田飞 西方人口分布预测研究动态[J]西北人口(CSSCI、核心),2010,31(4):73-7614、田飞 西方人口概率预测研究综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CSSCI、核心),2010(3):306-30915、田飞 21世纪初人口场景预测研究回顾[J]人口与发展(CSSCI、核心),2010,16(2):48-5116、田飞 用贫困指数测度安徽农村贫困线[J]合肥学院学报,2010,27(2):32-2617、张颖、田飞 高校师生心理契约类型的实证研究[J]成功教育,2008(3):201-18、田飞、郭江平、曹威麟高校师生心理契约期望值类型的实证研究[J]教育探索 (核心),2008(5):120-19、田飞、曹威麟 学风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核心、CSSCI扩展), 2008(2):15-20、田飞、郭江平、曹威麟 高校师生心理契约期望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J]科学与管理(CSSCI扩展),2007(5):61-21、田飞 师生心理契约期望对学风影响的实证研究[J]江淮论坛(核心),2007(6):111-22、田飞 用结构方程模型建构指标体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核心),2007,31(6):92-23、曹威麟、郭江平、田飞基于员工离职风险的培训投资决策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7(7):84-24、曹威麟、董玉芳、田飞论心理契约中不可或缺的暗示沟通[J]江淮论坛 (核心),2007(2):21-25、田飞用马蒙模型解决社会调查研究中数据缺损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核心)2006,30(4):146-26、Tian, Fei, T S Prather, B Shafii, W J Price, and L W L Modeling yellow starthistle dispersal in canyon grasslands of I A Weed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45: 27、Tian, F, B Shafii, C J Williams, T S Prather, W J Price, and L W L Prediction of yellow starthistle survival and movement over time and Pages 74-96 in Proceedings of the Sixteenth Annual Kansas State University Conference on Applied Statistics in A Manhattan, KS: Kansas State U(二)教研论文1、田飞、郭江平、曹威麟高校师生心理契约期望值类型的实证研究[J],教育探索,2008(5):120-2、田飞、曹威麟 学风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8(2):15-(更新中待续) 1、合肥市特大城市建设与区域发展专题研讨会(2011年8月在翰林奥体宾馆举行,市委宣传部主办)2、合肥市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评审会(2011年8月2日在合肥虹瑞金陵大酒店评审通过人口所的研究报告)3、安徽省人口协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2011年5月22日在万豪花园酒店,文章获三等奖)4、安徽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评审会(2010年8月,合肥黄山大厦)5、城市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研究(2007年8月31日上午9:100--12:00,星期五,博学北楼B305)Tian, F, T S Prather, B Shafii, W J Price, and L W L Modeling yellow starthistle dispersal in canyon grasslands of I Presented at the 45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Weed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February 7 - 10, 2005, Honolulu, HTian, F, B Shafii, T S Prather, W J Price, C Williams, and L W L Dispersal of Yellow Starthistle can be Predicted from Community 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57th meeting of the Western Society of Weed Science, March 9-11, Colorado Springs, CTian, F, B Shafii, C J Williams, T S Prather, W J Price, and L W L Prediction of yellow starthistle survival and movement over time and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ixteenth Annual Kansas State University Conference on Applied Statistics in Agriculture, April 25-27, Manhattan K9、西方社会学研究中定量分析的应用现状(2005年11月26日下午1:30-3:00,星期六,新校区南楼C101)10、定量分析在社会学研究中的发展历史11、用地理统计学方法预测美国西部地区某种野草的蔓延趋势(2003 USA)(待续) 在美国的科研情况:◦Spatial statistics based on GIS network to forecast yellow starthistle dispersal over time and space in north centre of I SAS, S-Plus, ArcVIEW and ArcINFO ◦EGARCH model for analysis and forecast of Taiwan’s stock variation from 1980’s to SAS and S-P 2003—2004◦Bacterial data analysis with 158 observations and 12 variables in I SAS and E Water quality survey of six states in the Pacific N Logistic SAS2002--Logistic model on cow pregnancy data with 9 farms in ISAS2002--Logistic model with MCMC and Bayesian technique on a dose-response data in I SAS, S-PLUS, and C++◦Discrimination analyses for image classification of yellow starthistle in I SAS, C++ programming and remote sensing imagery ◦Multiple regressions on a diary data in Idaho with 47 variables and 486 SAS Physical education comparison survey between American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Chinese Q SAS and E ◦Multiple regression and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on a dairy data in Idaho with 47 variables and 486 observations for dairy nutrition SAS ◦Logistic model with MCMC and Bayesian techniques on a dose-response data in I SAS, S-Plus, and C++ ◦Cre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database structures, data entry programs, coding schemes and validation on water survey data in the Pacific Northwest, also combined with Internet technology for statistical MySQL, PHP, Html, Linux and W 2002--◦Cre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database structures, data entry programs, coding schemes and validation for the search of the publication and presentation records from the Statistical Programs by means of web MySQL, PHP, Html, Linux and W2002--

《泊船瓜洲》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此番出来做官的无奈和欲急切回归家乡江宁的思想感情。原文: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译文: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暖和的春风又一次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扩展资料:《泊船瓜洲》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首句通过写京口和瓜洲距离之短及船行之快,流露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第二句写诗人回望居住地钟山,产生依依不舍之情;第三句描写了春意盎然的江南景色;最后以疑问语气结尾,再一次强调了对故乡的思念。全诗不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而且在叙事上也富有情致,境界开阔,格调清新。“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个“绿”字,的确很形象地写出了春风对于植物的绿化作用,但还不如《送和甫至龙安微雨因寄吴氏女子》“除却春风沙际绿”这个“绿”字。因为在那一句中,春风与绿究竟是两样东西,诗写由于春风,江南岸变绿了。这和贺知章《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用意略同。而这一句则以为并非春风能使草水呈现绿色,而是春风本身就是绿的,因此吹到之处,水边沙际,就无往而非一片绿色了。以春风为有色而且可染,是诗人功参造化处。

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由此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层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层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第三句又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 索引序列
  •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官网
  •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官网网址
  •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官网查询
  •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官网下载
  •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