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以下哪所财经大学在2017年发表的期刊论文最多

以下哪所财经大学在2017年发表的期刊论文最多

发布时间:

以下哪所财经大学在2017年发表的期刊论文最多

身在一所招黑体质的大学的学生,我感到深深的费解……我们学校在省内的认可度要高于省外。和省外的同学交流,言语间这所学校不怎么样,甚至之前都没听过过。在云南,二本的分数可能去不了我们学校。财大唯一欠缺的就是学习氛围,以及硬件设施说到底,都是外因。但是学校公关做的不好,就被社会无限放大。学校安排的课程,老师的水平都·非常不错,实践机会也不少,藏书又多,图书馆环境也好。但总会被人归结为教不好学生就是学校的不对,试问学校究竟做错了什么。回归正题对比对外经贸和央财两所学校的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实习机会要比南开的学生多很多。也正是由于学校地处西部,远离中国的金融中心,所以无论这几年财大怎么样努力提高自身的师资,也拼不过年轻的南京财经与山东财经。但财大作为云南地区财经类专业门类最全,体系最完整的商科学校,在云南地区财经界的存在感还是有的。财大的会计学和审计学以及其他商科专业在云南省内是相当不错的了,就拿会计学来说,去年的取分最低也超过了一本线50分,超过7\80分的大有人在。财大的学习氛围没有很浓但是学习环境很不错,其他学院不敢说,金融学院老师师资特别强!不乏名校毕业很有学识的老师,可能只是想呆在春城所以选择留在云财。关心学生,认真负责,教学态度严谨,师资绝对不比西财差。如果假期里你有幸在假期里去某四大银行的省分行实习,不难发现里面的一些小领导都是云财毕业的。至少在省内,云财在金融业内的风评不错。学校的社会声誉也将随着金融业内校友的不断出现而逐步提高。在大二上了很多基础课后,你会发现老师讲课非常非常棒。而且很多时候 翻开教材你会发现在讲台上讲课的老师是这本教材的编写人之一!特别为概率论王刚老师会计学姚荣辉老师以及中国文化英语武咏梅老师疯狂打call,上课风格不一一赘述,讲得贼好!学校活动多到不知怎么描述,拿金融学院来讲,专业相关和专业无关的活动都有举办例如金融文化节。讲座类知识竞赛类等活动也非常多,也有类似于跑男模式的金英挑战赛志愿活动也在定期开展,甘美医院和福利院什么的都会去做志愿活动,都是称得上,有品类,带特色的优质活动。虽然学校录取分数高,让不小一部分人产生了心理落差,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再者财经类院校多重视院校排名,而云财正处于一个不尴不尬的位置,省内中流,财经类中流。让想依靠院校排名获得更好发展机遇的同学愿望落空。这些都是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如果你致力于留在云南并从事财经类专业,我们学校算是很好的选择。

云南财经大学硬件条件不怎么样,但是教学质量还是可以的,师质力量也可以,招黑估计是因为,录取分数太高,结果学校偏远不说,硬件还差,进了学校心里落差大,因此才会在网上很招黑。云南财经大学,王牌专业都是跟财经有关的,会计、金融、经济类的专业,高考录取分比内地点的地方高出二十到六十分,而且本省的人想要上财经大学,录取分数更高。这一点可以确定的是,生源其实不会差,生源不差,那么学校就不会差到哪去。学校的老师很多都是教了十几年的教授了,而且学校的书,有些都是教授自己编写的,这点可以证明,老师其实是真的有能力的。老师好生源好,但是耐不住很多人上了大学放松自己,或者进入学校后的落差感,这个落差感应该是,自己高分进来,结果发现学校就这样,所以一开始就对学校有的偏见,有了偏见可能就不再用心学习, 最终考的不好,或者毕业没有学到真正的知识,这时候就觉得学校很水,很差了。但这并不能怪学校,更多的应该是学生自己的原因。云南财经可能跟南方城市的学校比起来,是差了那么点,但是在云南省内认可度还是很高的,至于好不好其实还是看个人的,大学的学习,没有人追着你,要靠自觉的。

1、上海财经大学2、西南财经大学3、中央财经大学4、重庆工商大学5、北京工商大学6、江西财经大学7、浙江财经大学8、南京财经大学9、东北财经大学1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山东财经大学考研资料链接:  提取码: mwid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以下哪篇论文发表在《城市规划学刊》2017年第2期

李京生、童明等《现代农业和新型的城乡关系》城市规划学刊,1997,12   李京生、刘保亮;《居住区配套教育设施的现状及课题》现代城市研究 2   李京生、刘保亮;《城市化进程中乡村社区发展的问题探讨》小城镇建设,2001,3  李京生、诸大建等;《上海生态型园区的开发——崇明东滩地区开发及规划构想》,城市规划会刊第135期,2001,5  李京生、刘保亮;《迁村并点的研究》,小城镇建设第19期,2001,6   李京生、赵月;《小城镇建设大事记》,时代建筑66期,2002,4   李京生、系长浩司;《上海生态城市的开发模式》,《BIO-CITY》(日本),2002,5  李京生、杨晨;《概念性城市设计的探讨》,城市规划2003,7  李京生;《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国外城市规划12。ISSN1002-1329  李京生;《日本的生态旅游和社区建设考察报告》日本大学学报(日本)2005,10   李京生;《中国生态城市发展战略与生态建筑研究的现状》日本生态学会志。(日本)2005,4  李京生、马鹏;《城市规划中的社会课题》城市规划学刊,2007,1  李京生、马鹏;《实证主义与规划理论的科学化》城市规划学刊,2007,8  李京生、郑卫;《关于中国古代城市中轴线设计的历史考察》建筑师,2008,4  李京生、“从福岛地震看城市社区的自立性”,《BIO-CITY》(日本),2011,12  李京生、付予光等;“对小区规划模式可持续性的思考”《城市规划学刊》2008,

宋小冬、杨光,关于城市地形测绘技术的应用及管理体制的探讨,测绘通报,2000(2)  宋小冬、钮心毅,再论居民出行可达性的计算机辅助评价,城市规划汇刊,2000(3)  宋小冬、陈启宁、时剑青,苏州工业园区城市规划管理业务及信息规范化研究,城市规划汇刊,2000(6)  宋小冬,结合法定程序更新地形与地下管线信息,规划师,2000(6)  宋小冬,经验、启示、趋势——进一步开拓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国外城市规划,2001(3)  宋小冬,推进数字城市战略急需数据获取和供应体制创新,数字城市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国际数字城市建设技术研讨会暨21世纪数字城市论坛论文集),广州,世界图书出版社公司,2001  宋小冬,大比例尺基础地图更新的有效途径,测绘通报,2001(11)  程大鸣、宋小冬,版本管理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第五届ArcGIS暨ERDAS中国用户大会论文集,北京,富融科技有限公司编,地震出版社,北京,2002  汤众、宋小冬,基于图像的虚拟现实技术原理与应用,城市规划汇刊,2002(5)  宋小冬,廖雄赳,基于GIS的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在城镇发展研究中的应用,城市规划汇刊,2003(3)  陈前虎、宋小冬,公共选择:城市土地资源配置的第三只手,规划师,2003(4)  朱枫,宋小冬,基于GIS的大型百货零售商业设施布局分析——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3)  宋小冬,计算机景观仿真技术的实用性、可推广性,城市规划,2003(27)  张昆、宋小冬,拓扑规则在GIS空间分析中的应用,第六届ArcGIS暨ERDAS中国用户大会论文集,北京,ESRI中国(北京)有限公司编,地震出版社,北京,2004  杨育军、宋小冬,基于GIS的可达性评价方法比较,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2004(4)  宋小冬、孙澄宇,日照标准约束下的建筑容积率估算方法探讨,城市规划汇刊,2004(6)  田峰、宋小冬,中日住宅日照规定体系比较,城市规划学刊,2005(1)  宋小冬,建筑日照规划管理研讨会会议综述,建筑日照规划管理技术、方法、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城市规划学刊,2005(2)  宋小冬,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中相关体制、机制和政策障碍的探讨与建议,地理信息世界,2005(3)  宋小冬,城市规划基本数据库建设与维护,城市规划,2005(9)  宋小冬,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一般途径,城市规划,2006(1)  宋小冬、柳朴、周一星,上海市城乡实体地域的划分方法与应用,地理学报,2006(8)  钮心毅、宋小冬,基于土地开发政策的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城市规划学刊,2007(2)  宋小冬、易嘉,关于城市交通分区合理性的基础研究,城市规划学刊,2007(4)  宋小冬、柳朴,关于现状城镇人口统计的规范化问题,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哈尔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编,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哈尔滨,2007  宋小冬、田峰,基于方位角的建筑日照间距控制,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哈尔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编,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哈尔滨,2007  宋小冬、钮心毅,以实践为导向的地理信息系统“逆向”教学模式,地理信息世界,2008(2)  钮心毅、宋小冬、高晓昱,土地使用情景:一种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生成与评价的方法,《城市规划学刊,2008(4)  郑文晖、宋小冬,全球化下经济空间结构演化趋势的解析,城市规划学刊,2009(1)  郑文晖、宋小冬,劳动与资本双重过剩下的中国城市化进程,人口研究,2009(3)  钮心毅、宋小冬、谭迎辉、刘世伟,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工业区开发时序研究——以衢州工业新城乌引南片区为例,城市规划,2009(6)  宋小冬、田峰,现行日照标准下高层建筑宽度和侧向间距的控制与协调,城市规划学刊,2009(4)  宋小冬、田峰,高层、高密度、小地块条件下建筑日照二级间距的控制与协调,城市规划学刊,2009(5)  宋小冬、庞磊、孙澄宇,住宅地块容积率估算方法再探,城市规划学刊,2010(2)  宋小冬、牛强、童拥军、时剑青,苏州工业园区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信息化的制度建设和技术创新,城市勘测,2010(3)  宋小冬、吕迪,村庄布点规划方法探讨,城市规划学刊,2010(5)  宋小冬、钮心毅,城市规划中GIS应用历程与趋势——中美差异及展望,城市规划,2010(10)  牛强、宋小冬,城建档案管理中的地理空间序化方法研究,城建档案,2010(11)  钮心毅、李时锦、宋小冬(通讯作者)、钟家辉、谭迎辉,城市工业用地调整的空间决策支持——以广州为例,城市规划,2011(7)  牛强、宋小冬,基于GIS的城市建设电子文件管理及实践,《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2(3)  牛强、宋小冬,基于元数据的城市规划信息管理新方法探索—走向规划信息的全面管理,《城市规划学刊》2012(2)

以下哪篇论文发表在《城市规划学刊》2017年第2期?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学刊》、《规划师》、《国外城市规划》

累计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其中5篇SSCI:EPB*1、CEUS*2、LUP*1、Cties*1)、7篇EI、《地理学报》5篇、《城市规划》2篇、《城市规划学刊》1篇,多篇SSCI投稿审理中),2007年在该领域出版专著《规划支持系统原理与应用》。CEUS(SSCI)、Cities(SSCI)、Annals of GIS、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和地理科学进展等期刊审稿人,CUPUM和SPSD国际会议科学委员会委员及审稿人,国际期刊IRSPSD执行主编。 Long Y, Shen Z, 2014 (expected), Geospatial Analysis for Understanding UrbanForm in Support of Urban Planning for Beijing, Springer-Verlag Berlin H (In English) Long Y, Shen Z, 2013, “Disaggregatingheterogeneous agent attributes and location from aggregated data, small-scalesurveys and empirical researches” Computers,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 (Tentative accepted) (SSCI) Long Y, Han H, Lai S-K, Mao Q, 2012, “Urbangrowth boundaries of the Beijing Metropolitan Area: Comparison of simulationand artwork” Cities (In press) (SSCI) Long Y, Gu Y, Han H, 2012, “Spatiotemporalheterogeneity of urban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effectiveness: Evidence fromfive master plans of Beijing” Landscapeand Urban Planning 108 103-111 (SSCI) Long Y, Shen Z, Mao Q, 2012, “Retrievingspatial policy parameters from alternative plans using constrained cellularautomata and regionalized sensitivity analysis”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 Planning and Design 39(3) 586-604 (SSCI) Long Y,Mao Q, Shen Z, 2012, “Urban form, transportation energy consumption, andenvironmental impact integrated simulation: A multi-agent model” ” in ZhenjiangShen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Spatial Plan: How to achieve a sustainable urban form in Asian cities?,Springer-Verlag Berlin H Long Y,Shen Z, Mao Q, Du L, 2012, “A challenge to configure form scenarios for urbangrowth simulations reflecting the institutional implications of land-usepolicy” in Zhenjiang Shen GeospatialTechniques in Urban Planning, Advances i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Springer-Verlag Berlin H 3- Long Y,Shen Z, 2012, “Reaching consensus among stakeholders on planned urban formusing constrained CA” in Zhenjiang Shen GeospatialTechniques in Urban Planning, Advances i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Springer-Verlag Berlin H 91- Long Y,Shen Z, Mao Q, 2012, “An urban growth control planning support system for the Beijing Metropolis Area” in Zhenjiang Shen Geospatial Techniques in Urban Planning, Advances in GeographicInformation Science, Springer-Verlag Berlin H 285- Long Y, Shen Z, Mao Q, 2011, “An urbancontainment planning support system for Beijing” Computers,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 35 297-307 (SSCI) Long Y, Shen Z, 2011, “An urban model usingcomplex constrained cellular automata: Long-term urban form prediction forBeij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etySystems Science 3 159-173 Long Y, Shen Z, Mao Q, Dang A, 2010,“Retrieving individuals’ attributes using aggregated dataset for urbanmicro-simulation: A primary exploration” Proceedingsof Geoinformatics Beijing, China (EI) Long Y, Mao Q, Dang A, 2009, “Beijing urbandevelopment model: Urban growth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4 787-794 (EI) Long Y,Zhang Y, “Land use pattern scenario analysis using Planner Agents” Environment and Plannign B: Planning andDesign (Under review) (SSCI) Long Y,Thill J-C, “Combining smart card data, household travel survey and land usepattern for identifying housing-jobs relationships in Beijing” Computers,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Under review) (SSCI) Gu Y,Elizabeth D, Long Y, “The effect of driving restrictions on travel behavior inBeijing” Transport Policy (Underreview) Zhou J,Long Y, “Bus commuters’ jobs-housing balance in Beijing: An exploration usinglarge-scale synthesized smart card data” Journalof Transport Geography (Revision under review) (SSCI) 龙瀛, 张宇, 崔承印, 2012, “利用公交卡刷卡数据分析北京职住关系和通勤交通形态” 地理学报 67(10) 1339-1352 龙瀛, 毛其智, 杨东峰, 王静文, 2011, “城市形态、交通能耗和环境影响集成的多智能体模型” 地理学报 66(8)1033-1044 龙瀛, 沈振江, 毛其智, 胡卓伟, 2011, “城市增长控制规划支持系统:方法、开发及应用” 城市规划 35(3) 62-71 龙瀛, 沈振江, 毛其智, 2011, “城市系统微观模拟中的个体数据获取新方法” 地理学报 66(3) 416-426 龙瀛, 韩昊英, 谷一桢, 沈振江, 毛其智, 2011, “城市规划实施的时空动态评价” 地理科学进展 30(8) 967-977 龙瀛, 沈振江, 毛其智, 党安荣, 2010, “基于约束性CA方法的北京城市形态情景分析” 地理学报 65(6) 643-655 龙瀛, 沈振江, 毛其智, 2010, “地块方向:表征城市形态的新指标” 规划师 (4) 25-29 龙瀛, 毛其智, 2010, “城市规划支持系统的定义、目标和框架” 清华学报 50(3) 335-337(EI) 龙瀛, 毛其智, 沈振江, 杜立群, 2010, “北京城市空间发展分析模型”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3(2) 180-212 龙瀛, 韩昊英, 毛其智, 2009, “利用约束性CA制定城市增长边界” 地理学报 64(8)999-1008 龙瀛, 2007, 规划支持系统原理与应用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龙瀛, 何永, 刘欣, 杜立群, 2006, “北京市限建区规划:制定城市扩展的边界” 城市规划 30(12) 20-26(邀请论文,多次被引用)

王骏,中国西部地区历史城市保护实践,1996年,日本奈良,《丝绸之路历史城市保护调研》国际会议   夏南凯、高崎、王骏,上海市社科科研课题《世博会上海文化遗产利用研究》,2007年5月-2008年3月   裴新生、王骏,《烟台城市规划区规划研究》,《城市规划学刊》2007/2  王骏,《贵州省文物系统干部遗产保护规划专题研讨》, 2007/1  王骏、韩浩,《城市中心区外围交叉口设计方案及评价研究—以菏泽市北外环与牡丹路交叉口为例》,2007/10月,第二届“21世纪城市发展国际会议”  张松、王骏,《我们的遗产 我们的未来》,2007年,同济大学出版社   王骏,《由近年几个案例看中国住宅设计及住宅区规划的若干趋势》,加拿大城市规划2008年会   周俭、张松、王骏,《保护中求发展,发展中守特色-世界遗产城市丽江发展概念规划要略》, 《城市规划汇刊》2003/2  王骏、张照,《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若干动态与思考》,《城市规划学刊》2008/3  王骏,《都江堰灾后重建概念规划国际征集方案综述》,《城市规划学刊》2008/2  王骏、张照,《MIT OCW与我国城市规划学科教育的比较与借鉴》,《城市规划》2009/6  王骏、张照,《中国在非洲各国的若干规划实践与思考》,《城市规划学刊》2010/07, 2010年9月南非德班《2010 Planning Africa》会议论文   王骏,《中国城市大型滨水开发的实践与反思》,2010年10月肯尼亚内罗毕《第46届国际地区与城市论坛 46th ISOCARP》会议论文   王骏等,《城市大型滨水项目开发的实践与探索(广西)》,2010-2012年度,广西科技厅公开科研课题   吴伟、徐磊青、王骏等,《环境友好型城市的人居环境与管理的体制研究》,国家社科基金课题06bjy035, 1-12  吴志强、王骏等,《中西部县市长城建专题培训》,上海市教学成果三等奖,2009278  王骏、张照,《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若干动态与思考》, 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论文奖, 12  程大鸣、王骏,《中西差异下的城市规划》,2012年9月南非《2012 Planning Africa》会议论文   王骏、张冠增译,《消失的故土》,(美)Timothy Beatley著,2012,同济大学出版社

以下哪篇论文发表在《城市规划学刊》2017年第2期期刊

先看看自己的文章是什么类型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期刊就可以了。

这个可以找中国期刊库的小编帮你推荐哦

国内杂志主要由以下十二个刊物个人感觉不错的,当然其他的未列入的也不错,只是我不太熟悉。1、《城市规划》杂志2、《城市规划学刊》3、《国际城市规划》杂志(原名《国外城市规划》)该期刊为目前国内唯一一份介绍国外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国家级专业刊物,建设部优秀期刊, 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每期一个主题:对于城市规划的重点和热点进行深入系统的专题研究。海外信息速递:提供海外最新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动态。栏目文章:涵盖城市规划和建设领域的各个层面。4、《规划师》杂志5、《上海城市规划》由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主办,为双月刊。6、《中国城市规划》(英文版)杂志,可能就是《城市规划》的英文版。7、《城市问题》杂志8、《城市发展研究》杂志,该杂志是国家级专业学术性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自1994年创刊以来,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立足专家学者,面向城市决策者,架起专家学者与决策者之间的桥梁,为城市的健康发展而奋斗。主要业务范围是刊载国内外城市科学研究成果,最新城市发展理论和城市发展趋势,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城市总体发展方面的热点问题进行专论、综述或讨论,及时反映学术动态和各城市发展的成功实践。2004年被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确定为中国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的中文核心期刊,并被编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出版(即第四版)。2009年北大、南大中文核心期刊。主要栏目:城市科学、城市交通、城市经济、城市管理、区域与城市、城市发展理论前沿、城市规划、住房保障、创意产业、产业结构、城市生态、城市社会学、市长论坛等。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办,为双月刊。9、《江苏城市规划 》期刊由江苏省城市规划协会主办,月刊。10、《现代城市研究》期刊,月刊。11、《城市建设》杂志,内有一部分是关于城市规划专业的,内容不错。12、《城市中国》杂志,是由建设部、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广州美术学院、重庆大学等学术智慧资源共同参与

北京大学在哪一年发表的文献最多?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指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08年的中文核心期刊也就是08年的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因为中文核心期刊就是指由北大图书馆每四年出版一次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中列出的期刊。要发论文的话就选最新的,目前是08年中文核心期刊和09年中文核心期刊也就是09年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08中文核心期刊 就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1、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2、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4、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5、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6、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7、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CSSCI核心、北大核心、CSCD核心、SCI的区别 1、SCI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 SCI )于1957 年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简称 ISI)在美国费城创办,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SCI(科学引文索引 )、EI(工程索引 )、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 ) 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SCI最为重要,创办人为尤金·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 September 16,1925~)。 2、CSSCI CSSCI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formation)英文名称首字母缩写,是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研制成功的、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领域的标志性工程。其用来检索中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收录和文献被引用情况。CSSCI遵循文献计量学规律,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全国2700余种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性期刊中精选出学术性强、编辑规范的期刊作为来源期刊。收录包括法学、管理学、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在内的25大类的500多种学术期刊,现已开发的CSSCI(1998—2009年)12年度数据,来源文献近100余万篇,引文文献600余万篇。目前南大核心来源期刊,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 CSSCI期刊目录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界学术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绝大多数高校和科研机构都以此作为研究成果评价标准。目前,国家教育部已将CSSCI数据作为全国高校机构与基地评估、成果评奖、高校职称评选、项目立项、名优期刊的评估、硕博士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指标甚至是主要标准。CSSCI数据库已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等100多个单位包库使用,并作为地区、机构、学术、学科、项目及成果评价与评审的重要依据。可以说CSSCI目录在中国人文社科界拥有相当广泛和深入的影响力,并直接影响每个研究者的学术生涯。CSSCI属中国社科领域最具权威性的期刊目录,且具有唯一性。即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被选中的期刊为“南大核心”。 3、CSCD CSCD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的简称,学科范围:数学,物理学,力学,化学,天文,地球科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环境,管理科学。来源期刊:核心库669种期刊,扩展库378种期刊。光盘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光盘版《中国科学计量指标数据库》,书版《中国科学计量指标:论文与引文统计》。中国科学院核心CSCD与美国Thomson-Reuters Scientific合作,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是ISI Web of Knowledge(SCI)平台上第一个非英文语种的数据库,教育部学位中心2009年学科评估结果公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为指定查询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核心库的来源期刊经过严格的评选,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扩展库的来源期刊也经过大范围遴选,入选者是我国各学科领域较优秀的期刊。此外,中国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SCD)还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推选人指定查询库、自然基金委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指定查询库、第四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申报人指定查询库、自然基金委资助项目后期绩效评估指定查询库、自然基金委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查询库。2009 年-2010年CSCD 共遴选了 1123 种期刊,其中英文刊 67 种,中文刊 1056 种;核心库期刊 748 种,扩展库期刊 375 种。据2009 年-2010 年最新收录报告显示,好几种刊物被CSCD(核心库)收录。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创建于1989年,收录我国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领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优秀期刊千余种,目前已积累从1989年到现在的论文记录300万条,引文记录近1700万条。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被誉为“中国的SCI ”。 4、SSCI SSCI即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为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1999年SSCI全文收录1809种世界最重要的社会科学期刊,内容覆盖包括人类学、法律、经济、历史、地理、心理学等55个领域。收录文献类型包括研究论文,书评,专题讨论,社论,人物自传,书信等。选择收录 (Selectively Covered)期刊为1300多种。 5、北大核心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又名北大核心,是国内学科覆盖面最广的一个目录,包括科技、社科、艺术、医学等等。是学术界对某类期刊的定义,一种期刊等级的划分。它的对象是,中文学术期刊。是根据期刊影响因子等诸多因素所划分的期刊。北大核心是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众多学术界权威专家鉴定,国内几所大学的图书馆根据期刊的引文率、转载率、文摘率等指标 确定的。确认核心期刊的标准也是由某些大学图书馆制定的,而且各学校图书馆的评比、录入标准也不尽相同,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从影响力来讲,其等级属同类划分中较权威的一种。按照惯例,北大核心期刊每四年由北大图书馆评定一次,并出版《北大核心期刊目录要览》一书。北核是除南大核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以外学术影响力最权威的一种。

北大图书馆

  • 索引序列
  • 以下哪所财经大学在2017年发表的期刊论文最多
  • 以下哪篇论文发表在《城市规划学刊》2017年第2期
  • 以下哪篇论文发表在《城市规划学刊》2017年第2期?
  • 以下哪篇论文发表在《城市规划学刊》2017年第2期期刊
  • 北京大学在哪一年发表的文献最多?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