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复印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复印中心

发布时间: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复印中心

地址: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东门外向北20米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是在各种期刊挑出一些优秀论文,被选上的论文都是认可度较高的论文,对作者来说也是一种荣誉。是人文社会科学的权威资料。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成立于1958年,是国内最早从事人文社会科学信息资料搜集整理、编辑加工、信息发布的学术研究出版单位。目前已发展成为集期刊出版、网络电子出版、信息咨询、广告、发行等综合性、跨媒体的现代信息资料出版机构。书报资料中心坚持以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为己任,始终遵循“学术为本,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宗旨,“精选千家报刊,荟萃中华学术”,编辑出版了大量高质量、高水平、享誉海内外的学术信息资料,被誉为“中华学术的窗口”、“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50年来,书报资料中心围绕“建设中国人文社科信息中心”的发展目标,逐渐形成了4个平台:人文社科信息资料编辑出版平台、人文社科期刊交流评价平台、报刊信息咨询平台、教学科研服务平台。◎人文社科信息资料编辑出版平台书报资料中心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人文社科期刊出版基地。出版品种多,规模大,涵盖了人文社科领域各个学科。纸质期刊系列主要有:复印报刊资料专题系列刊(121种);报刊资料索引系列刊(8种);文摘卡片系列刊(14种);中国报刊经济信息总汇系列刊(8种);综合文萃刊(2种);原发期刊(1种)。数据库产品主要有:《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中文报刊资料摘要》数据库;《复印报刊资料专题目录索引》数据库;《报刊资料索引》数据库等。◎人文社科期刊交流评价平台书报资料中心所编辑出版的期刊,广泛选材于国内公开出版的人文社科报刊,经过科学分类、精编细选以及人大、北大、北师大、浙大、厦大、复旦大学、社科院等全国众多学术科研单位相关专业的知名专家教授们严格的审稿遴选,确保了入编稿件的高品位、高质量。学界和期刊界普遍认为,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的转载量是人文社科期刊领域中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人文社科信息数据提供中心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利用近50年来积累起来的丰富的信息资料,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建成了庞大的人文社科信息数据库,为广大用户提供及时完善、方便快捷的信息产品服务。到目前为止,中心全部期刊产品已同时出版了电子版和网络版。其主要品种有:《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题录型数据库;《中文报刊资料摘要》数据库;回溯性全文数据库;综合文萃系列光盘。◎报刊信息咨询平台书报资料中心利用自身优势,开展了灵活快捷、及时高效、系统全面的个性化报刊咨询业务。常年为国家决策研究部门、科研单位、企业、个人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如为第29届奥组委编辑的《国内报刊奥运报道专辑》、《国内媒体奥运工程报道新闻汇编》等,《北京市公安局公安新闻摘编》,《宝钢情报数据库》,《中钢集团舆情监测报告》等。◎教学科研服务平台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系列刊紧跟我国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发展变化,及时出版读者需要的权威资料。通过学术研讨会、作者俱乐部、网站等各种形式,为教学科研服务。书报资料中心的各类产品适合各级各类图书馆、资料室、教学科研院所和研究基地、党政机关、文化宣传政工部门、经济管理机构、工商企业、部队以及个人学习、研究、工作参考与积累资料之用。

不会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出版,该数据库从国内公开出版的近六千种核心期刊与专业特色期刊中精选全文并汇编而成

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成立于1958年,是国内最早从事人文社会科学信息资料搜集整理、编辑加工、信息发布的学术研究出版单位。目前已发展成为集期刊出版、网络电子出版、信息咨询、广告、发行等综合性、跨媒体的现代信息资料出版机构。书报资料中心坚持以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为己任,始终遵循“学术为本,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宗旨,“精选千家报刊,荟萃中华学术”,编辑出版了大量高质量、高水平、享誉海内外的学术信息资料,被誉为“中华学术的窗口”、“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50年来,书报资料中心围绕“建设中国人文社科信息中心”的发展目标,逐渐形成了4个平台:人文社科信息资料编辑出版平台、人文社科期刊交流评价平台、报刊信息咨询平台、教学科研服务平台。◎人文社科信息资料编辑出版平台书报资料中心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人文社科期刊出版基地。出版品种多,规模大,涵盖了人文社科领域各个学科。纸质期刊系列主要有:复印报刊资料专题系列刊(121种);报刊资料索引系列刊(8种);文摘卡片系列刊(14种);中国报刊经济信息总汇系列刊(8种);综合文萃刊(2种);原发期刊(1种)。数据库产品主要有:《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中文报刊资料摘要》数据库;《复印报刊资料专题目录索引》数据库;《报刊资料索引》数据库等。◎人文社科期刊交流评价平台书报资料中心所编辑出版的期刊,广泛选材于国内公开出版的人文社科报刊,经过科学分类、精编细选以及人大、北大、北师大、浙大、厦大、复旦大学、社科院等全国众多学术科研单位相关专业的知名专家教授们严格的审稿遴选,确保了入编稿件的高品位、高质量。学界和期刊界普遍认为,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的转载量是人文社科期刊领域中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人文社科信息数据提供中心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利用近50年来积累起来的丰富的信息资料,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建成了庞大的人文社科信息数据库,为广大用户提供及时完善、方便快捷的信息产品服务。到目前为止,中心全部期刊产品已同时出版了电子版和网络版。其主要品种有:《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题录型数据库;《中文报刊资料摘要》数据库;回溯性全文数据库;综合文萃系列光盘。◎报刊信息咨询平台书报资料中心利用自身优势,开展了灵活快捷、及时高效、系统全面的个性化报刊咨询业务。常年为国家决策研究部门、科研单位、企业、个人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如为第29届奥组委编辑的《国内报刊奥运报道专辑》、《国内媒体奥运工程报道新闻汇编》等,《北京市公安局公安新闻摘编》,《宝钢情报数据库》,《中钢集团舆情监测报告》等。◎教学科研服务平台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系列刊紧跟我国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发展变化,及时出版读者需要的权威资料。通过学术研讨会、作者俱乐部、网站等各种形式,为教学科研服务。书报资料中心的各类产品适合各级各类图书馆、资料室、教学科研院所和研究基地、党政机关、文化宣传政工部门、经济管理机构、工商企业、部队以及个人学习、研究、工作参考与积累资料之用。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是在各种期刊挑出一些优秀论文,被选上的论文都是认可度较高的论文,对作者来说也是一种荣誉。是人文社会科学的权威资料。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选的"复印报刊资料全文"以其涵盖面广,信息量大,分类科学,筛选严谨,结构合理完备,成为国内最有权威的具有大型、集中、系统、连续和灵活五大特点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专题文献资料宝库,从1995年开始,100多个专题,每年分马列、哲学、社科总论、政治、法律;经济;文化、教育、体育;语言、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及其它。

人大复印资料索引是指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类别是属于资料索引资料库。成立于1958年的书报资料中心是新中国最早从事人文社科文献搜集、整理、编辑、出版的信息资料提供机构。“复印报刊资料”作为书报资料中心最具有影响力的核心产品,已发展成为百余种按学科门类进行分类、编辑、出版的二次文献期刊群,基本覆盖了我国所有的人文社会科学二级学科,并且具有学术资料与学术评价的双重功能,在学术界享有“精选千家报刊,荟萃中华学术”的盛誉。扩展资料:《复印报刊资料》相关资料库介绍1、全文数据库:囊括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各个学科,包括政治学与社会学类、哲学类、法律类、经济学与经济管理类、教育类、文学与艺术类、历史学类、文化信息传播类以及其他类。每个类别分别涵盖了相关专题的期刊文章。特色:以专家和学者的眼光,依循严谨的学术标准,在全面的基础上对海量学术信息进行精心整理、加工、分类、编辑,去芜存菁、优中选优,提供高质量的学术信息产品。数据信息量大,涵盖范围广,便于用户了解与自己的课题相关的研究状况,把握本领域的研究动态。收录年限:1995年至今,部分专题已回溯到创刊年。2、报刊摘要库:中文报刊资料摘要数据库是人文社科文献要点摘编形式的数据库。该数据库收集了中心出版的14 种专题文摘,内容均为经过高等院校和研究单位的专业人员提炼和浓缩的学术资料。特色:简明扼要地摘写文章的论点、论据和重要材料,记录科研成果,反映学术动态、积累有关数据。数据量大,涵盖范围广,便于用户了解与自己的课题相关的研究状况,把握本领域的研究动态。数据库既能通过主题词等常见字段进行检索,满足社会科学领域入门者快速获取文献信息,同时又以丰富的字段逻辑组合满足专家级的准确检索需求。对于分类号、作者、主题词、关键词、期刊等均具备无限链接功能。收录年限:1993 年至今。3、报刊索引库:题录型数据库,汇集了自1978 年至今的国内公开发行人文社科报刊上的全部题录。按专题和学科体系分为九大类,包括:法律类、经济学与经济管理类、教育类、历史类、文学与艺术类、文化信息传播类、哲学类、政治学与社会学类和其他类。600 多万条数据包含专题代号、类目、篇名、著者、原载报刊名称及刊期、“复印报刊资料”专题期刊名称及刊期等多项信息。特色:“报刊资料索引”数据库在报刊文献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化以及促进报刊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报刊资料索引”数据库可以让用户及时了解本专业的研究状况和热点问题。收录年限:1978 年至今。参考资料来源:官方网站-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心书记

先后参与、主持省市国家级课题 6 项。参编、主编学生习作、教辅用书、新课程教师教学培训用书 17 部,约 60 万字。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小学管理》《江苏教育》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教研文章 100 余篇。多篇文章被《教育文摘周报》,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心转载。案例《去种一次别人的田》刊发于《人民教育》 2005 年 22 期“走进新课程“栏目,《人民教育》以“学科间的大门被推倒以后……”展开了全国大讨论。

陈向军,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有9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心全文转载,多篇论文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等国内重要网站转发,在民营科技企业研究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主持教育部教学研究课题2项,武汉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湖北省教育厅课题3项,湖北省商务厅课题2项,湖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教育部教学研究课题1项,湖北省教育厅课题3项,武汉市科技局课题1项,武汉市经贸委课题1项。主持项目有《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教育部立项);《湖北省民营科技企业成长的市场环境研究》(湖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青年资助项目);《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与大学生就业研究》(湖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资助项目)等。出版教材7本。

  • 索引序列
  •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复印中心
  •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心
  • 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心
  •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
  •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心书记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