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金融法文献综述

金融法文献综述

发布时间:

金融法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 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要求同学们学写综述,至少有以下好处:①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医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临床科研选题及进行临床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④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由选题。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一、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疾病、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初次撰写文献综述,特别是实习同学所选题目宜小些,这样查阅文献的数量相对较小,撰写时易于归纳整理,否则,题目选得过大, 查阅文献花费的时间太多,影响实习,而且归纳整理困难,最后写出的综述大题小作或是文不对题。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前面的有关章节已经介绍,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在此不再重复。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摘录卡片”。有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二、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 三、注意事项 由于文献综述的特点,致使它的写作既不同于“读书笔记”“读书报告”,也不同于一般的科研论文。因此,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⒈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多综述的,甚至写出的文章根本不成为综述。 ⒉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⒊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 ⒋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总之,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应有较完整的文献资料,有评论分析,并能准确地反映主题内容。

文献综述的引言:包括撰写文献综述的原因、意义、文献的范围、正文的标题及基本内容提要;文献综述的正文:是文献综述的主要内容,包括某一课题研究的历史 (寻求研究问题的发展历程)、现状、基本内容 (寻求认识的进步), 研究方法的分析(寻求研究方法的借鉴),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重点、详尽地阐述对当前的影响及发展趋势,这样不但可以使研究者确定研究方向,而且便于他人了解该课题研究的起点和切入点,是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文献综述的结论:文献研究的结论,概括指出自己对该课题的研究意见,存在的不同意见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等;文献综述的附录:列出参考文献,说明文献综述所依据的资料,增加综述的可信度,便于读者进一步检索。一、文献综述不应是对已有文献的重复、罗列和一般性介绍,而应是对以往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的批判性分析与评论。因此,文献综述应包括综合提炼和分析评论双重含义。文献综述范文1:“问题——探索——交流”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

金融论文文献综述

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格式与写法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格式与写法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一、文献综述概述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综述的目的是反映某一课题的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从其历史到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都要进行全面的介绍和评论。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预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为选题和开题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文献综述的格式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三、文献综述规定 为了使选题报告有较充分的依据,要求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之前作文献综述。 在文献综述时,研究生应系统地查阅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文献。通常阅读文献不少于30篇 在文献综述中,研究生应说明自己研究方向的发展历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 文献综述要条理清晰,文字通顺简练。 资料运用恰当、合理。文献引用用方括号"[ ]"括起来置于引用词的右上角。 文献综述中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鼓励研究生多发现问题、多提出问题、并指出分析、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以上回答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我。

文献综述是对于某一个已经确定的论文主题进行当今学术界研究的综述,你的论文主题都没说,哪有合适的文献综述啊。一般格式如下:文献综述就是对所写论文的文献资料进行叙述,也就是你的论文主题的学术界的研究进展。首先搜索若干文献(最好是核心的论文期刊,有外文的),然后就开始罗列,对于某论文主题,多个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予以研究,如某某等在某文献中提到,该问题怎么研究;而在某文献中,某某以什么为依据,对某问题进行研究等等,合适采纳啊,有分多给点啊 就是几段话,表达当今学术界对于你所研究问题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态度就行了。百度百科有

文献综述的写作、步骤和方法 文献综述在硕士,博士论文写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论文中的一个重要章节。文献综述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论文的成功与否。文献综述是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指在全面搜集,阅读大量的有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所研究的问题(学科,专题)在一定时期内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以及新的发展趋势等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综"即收集"百家"之言,综合分析整理;"述"即结合作者的观点和实践经验对文献的观点,结论进行叙述和评论其目的并不是将可能找到的文章列出,而是要在辨别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论文来综合与评估这些资料一个成功的文献综述,能够以其系统的分析评价和有根据的趋势预测,为新课题的确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论证。 《怎样做文献综述——六步走向成功》一书中劳伦斯·马奇和布伦达·麦克伊沃提出了文献综述的六步模型,将文献综述的过程分为六步:选择主题、文献搜索、展开论证、文献研究、文献批评和综述撰写,将文献综述归纳为六个推进性的步骤,其中每一次的工作都为下一步打下基础。第一步:选择主题——从日常兴趣到研究主题 在开始检索文章和书籍之前,你要确定自己的研究范围,确保只获取这一范围里的文章和书籍,即便你碰到了其他领域里出色的文献。研究兴趣大多来自人们对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一些矛盾、争端、焦点问题和信念的好奇。兴趣成为驱动研究者展开研究的动因,之后,研究者必须对有关兴趣的阿述进行合适的改写,将其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转化为专业的学术语言。 这个研究主题必须是一个明确的问题,并与其具体的学术领域相联系。使用学科语言、提炼研究兴趣、选择学术观点,这是建立研究主题的必经之路。第一步也是写作过程的开始,你从这里开始写研究日志,它可以使你的想法和计划更清晰明确。这些任务完成之后就可以得出一个确定的研究主题,从而为第二步指出方向。第二步:文献检索——检索任务和方式 收集文献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各种检索工具,如文献索引,文摘杂志检索,也可利用光盘或网络进行检索;二是从综述性文章,专著,教科书等的参考文献中,摘录出有关的文献目录。各种检索工具文献索引、文摘杂志检索、光盘、网络参考文献综述性文章,专著,教科书等摘录文献目录 选择文献时,应由近及远,因为最新研究常常包括以前研究的参考资料,并且可以使人更快地了解知识和认识的现状首先要阅读文献资料的摘要和总结,以确定它与要做的研究有没有关系,决定是否需要将它包括在文献综述中其次要根据有关的科学理论和研究的需要,对已经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做进一步的筛选,详细,系统地记下所评论的各个文献中研究的问题,目标,方法,结果和结论,及其存在的问题,观点的不足与尚未提出的问题将相关的,类似的内容,分别归类;对结论不一致的文献,要对比分析,按一定的评价原则,做出是非的判断同时,对每一项资料的来源要注明完整的出处,不要忽略记录参考文献的次要信息,如出版时间,页码和出版单位所在城市等。 对要评论的文献先进行概括(不是重复),然后进行分析,比较和对照,目的不是为了对以前的研究进行详细解释,而是确保读者能够领会与本研究相关的以前研究的主要方面个别地和集中地对以前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进行分析和评论,这在文献综述中是非常重要的第三步:展开论证——为文献综述建立论证方案 浏览每本书和每篇文章,找到这5点内容:与你研究课题相关的主张、结论以及发现术语的定义对相关后续研究的建议现有文献的不足与你研究观点上的分歧开始撰写高质量的文献综述前,要进行论证的工作。按照种类和主题将资料分类,发现论点;然后分析资料,了解与主题相关的研究已取得了哪些成绩。要成功地完成这个任务,必须建立一个针对研究对象的论证方案,分析相关研究已取得的进展,分析这些研究是如何帮助我们认识研究对象的,它们又是否回答了我们提出的研究问题。 成功的文献综述通过有逻辑的论证建立一个论点。论断、语气和推理构成了逻辑性的论证。一个好的论证可以证明论断。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每一个论断必须建立在可信的证据基础之上,这些证据可以证实你的观点。强有力的证据是从相关的、令人信服的资料中来的。 如果不能胸有成竹地阐明研究课题的论点,就不要开始撰写正式的初稿。第四步:文献研究——进行发现式论证 文献研究的目的是发现关于研究问题“我们已经知道些什么”。文献研究收集关于研究课题的已有知识。在文献研究的初始阶段,我们需要对通过文献检索所获得的资料中的发现进行审查;其后,再按照一定的逻辑将这些发现组织起来,最终形成结论。05第五步:文献批评——对研究进行阐释 文献批评回答的问题是:就文献研究的结果,“我们能够做出什么样的决定”。文献批评要对有关研究课题的已有知识加以阐释,并探究这些知识是如何回答研究问题的。当你构思文献批评时,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基于已有的知识,我提出的研究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如果 这个答案是清晰的,并且经过了发现式论证的界定,那么你就找到了文献综述的主题,达到了文献综述的目的,即对有关主题的已有知识进行综合并总结出一个论点。无论是阐释已有知识还是探究新的研究问题,都必须以切实可信的论证来证实主题。第六步:综述撰写——撰写、审核、修改 撰写文献综述成功的关键在于审慎的态度。建构一个明晰有力的大纲,作为整个工作的基础;确保这一大纲对文章的结构设计进行了合理安排,并包含足够的细节,从而能够有效地引导写作。分两个阶段完成写作,首先“通过写作增进自身理解”,然后再“通过写作促进他人理解自己”。 写作应从一份尝试性的草稿开始,把研究材料转化为自己的视角。把尝试性写作的草稿与研究大纲相结合,为初稿的写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然后,通过审核与校对工作,进行必要的修改,创造一份高质量的初稿。 完成这六步,你就完成了文献综述的初稿。这一过程的妙处在于,它将“文献综述”这个看上去让人望而却步的庞大工程分解为了简单易行的具体步骤。研究综述介绍案例 《衍生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文献综述》:本文是一篇关于文献综述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一、我国国内的衍生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金融工具确认和会计计量属性研究起步较晚,前期研究主要集中在衍生金融工具对传统会计的冲击以及对会计披露的影响,后期有关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系统论著相继出现 (一)金融工具确认方面,葛家澎教授首开我国金融工具研究先河,其和陈箭深合著的《略论金融工具创新及其对财务会计的影响》(1995)提出,随着金融工具的出现,传统的会计确认标准必然发生改变,可能的做法是保留权责发生制,但必须对“实现原则”加以修订,同时对会计确认的标准也会有相应修改或补充葛家澎(2000)认为要求在表内确认衍生工具之类的资产和负债的呼声甚高,而现行资产定义似乎己不能覆盖人们期望确认的新的资产和负债既然定义是人给出的,人当然可以根据新的情况对过去的要素进行必要的修改卿松、李新(2008)在《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之国际比较》中从金融工具的分类和终止确认方面进行了比较把金融工具的分类,分为初次分类和重分类 (二)金融工具计量方面,黄世忠(1997)明确提出了公允价值会计是面向世纪的会计模式他指出,公允价值会计既对会计界提出了严峻挑战,同时,也为计量模式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契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极有可能在下一个世纪的上半叶成为主流,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将逐步退出会计的历史舞台葛家澎(2000)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多样性和计量的复杂性,试图用一种计量属性来解决财务报表中的计量恐怕是不可能的多种计量属性仍将同时并用,至少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两种计量属性同时并用仍然是符合财务会计的计量实际谢诗芬(2004)提出公允价值有十大理论基础—经济收益概念、全面收益概念、 流量制和市场价格会计假设、现代会计目标、相关性和可靠性质量特征、会计要素的本质特征、未来会计确认的基础、价值和现值计量理念、计量观和净盈余理论以及财务报表的本原逻辑从理论上肯定了公允价值应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但是并未对公允价值具体应该如何在我国进行应用展开具体讨论,这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陈小悦(2001)认为由于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在报表中的比例有限,公允价值信息和历史成本信息共存,可能会破坏报表总体的相关性等信息质量特征李荣林(2003)认为对于金融工具,最相关的属性是公允价值,而非历史成本或历史成本、公允价值兼有的混合计量属性常勋(2006)明确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信息比历史成本信息对财务信息使用者更具相关性但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问题,必将制约公允价值的推广应用金融上具的计量还会经历一个以历史摊余成本为主过渡到以公允价值为主的阶段,单一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也不是一蹦而就的陈梅(2012)主要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和信息披露等方面介绍 FASB和IASC 这两个会计组织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研究成果,并进行比较和评价,以此作为我国制定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借鉴根据我国衍生金融工具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一些设想张杰(2009)在《中外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比较》中从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和衍生金融工具的披露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 我国新会计则在借鉴国际通行做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规定:企业将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核算并按公允价值计量,相关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或所有者权益,改变长期以来衍生工具仅笼统地在表外披露的做法金融资产减值损失采用未来 流量折现法金融资产和其他资产的区别在于承受着较大的金融风险,因此,对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和计量,国际通行的做法是未来 流量折现法同时,在“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上确认和计量准则也和国际会计准则保持高度一致,当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价值已恢复“且客观上和确认该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只有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不得通过损益转回混合计量模式的运用在计量方面,我国跟IASC的规定基本上一样,都是混合计量模式,即公允价值计量跟其他一些计量方式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二、国外的衍生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研究文献综述 如何对金融工具进行披露,特别是如何确认和计量衍生工具,是一些发达国家以及组织重点关注的问题Ahned et (2006)选取在颁布之前同时持有已经确认和披露的衍生金融工具的银行作为样本,他发现对于已经确认的衍生金融工具而言,具有显著的价值相关性,而对于已经披露的衍生工具而言,价值相关性则并不显著Walter(1995)认为“那些具有合约性质的安排,如果它们的存在会比假如没有它们时对企业在未来提供服务的义务有所增加的话,应该理所当然的被认为是资产负债表的一个组成部分Carrollet (2002)研究了一年期间的143个美国封闭式基金公司,发现股价和公允价值正相关 Eccheret (1996)和B(1996)验证了银行按照FAS107披露的1992年1993年的数据样本,分别对1992年至1993年间美国银行持有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价值相关性进行研究,以考察作为资产和负债持有的金融工具价值相关性他们的研究都表明,贷款净额和长期债务的公允价值和账目价值之间的差额和股价是相关的,但银行存款和表外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和股价之间则没有任何相关性对于为何不存在相关性,研究者们也给出了他们的理由:主要是第一,按照美国当时的GAAP,对于活期存款的公允价值估计已经等于其账目价值第二,1992至1993年期间,表外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披露并不是非常清楚,甚至于都不能表明净头寸到底是资产还是负债Venkatachalam(1996)对1994年大型银行价值相关性进行了研究,他发现在控制了所有表内确认金融工具,用于资产负债管理的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和股价显著相关,但其他表外披露的金融工具如不用于资产管理或者仅用于经营目的的金融工具等,如贷款承诺和股价之间则不存在相关性,作者认为这些其他表外金融工具相关的披露并不是规定的非常清楚,仍然令人难以理解,甚至感到困惑Wong(2000)对《财富》500强中145家制造型企业进行了研究,他发现按照SFAS119《关于衍生金融工具和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披露》披露的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信息,无论采取的是合计的形式,还是分项披露的形式,均没有提供有关外汇风险敞口的增量信息作者认为,对公司公允价值的估计过程作补充披露可能提供增量信息,进而有助于投资者对此类估计的可靠性进行研究。

金融市场文献综述

金融体系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和准则。金融分业经营由此确立,并一直延续到今天。在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制度下,商业银行主要从事存贷业务和其他服务性中间业务,银行提供的金融商品少,盈利渠道单一,不允许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相互直接投资,金融资本的规模扩张被制约,也降低了资金配置效率。当然,我国分业经营模式在特定条件下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证券市场执法的加强和股市价值回归,我国的资金绝大部分被圈到了银行,不仅储蓄资金,就连保险资金,也大部分存在银行,工商企业的融资也主要由四大国有银行完成,形成目前金融业中银行业一枝独大的局面(见1)这引出下面两个问题:资金存入银行是否就安全了?银行融资为主导的经济能否持续高速增长?答案其实不见得!因为银行必须把大部分存入的资金贷出去,在我国企业资本金普遍缺乏、银行内部贷款的风险控制和激励机制尚不健全、银行对经济周期和行业周期风险的认识还很不到位的情况下,贷出去资金中的很大一部分将变成不良贷款而引发诸多金融问题,而银行不良贷款最终还是由政府消化,由政府买单。因此,资金存在银行,对政府来说并不安全。其二,我国社会储蓄的配置,一直主要由银行进行,目前大约有80%以上的储蓄资源,通过银行配置到生产和消费的各个领域。如前所述,我国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从中长期看难以保持在一个低的水平上,也就是说,银行配置资源的效率不高,这对我国的经济增长是个拖累。事实上,日本、德国等以银行融资为主导的经济近年来都不同程度地陷入了困境,而英美等以证券市场融资为主导的经济则较好的表现。这表明从我国金融业现状能够得出变革金融经营管理体制和均衡发展金融各行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结论。我国将逐步对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在华外资银行获得国民待遇,这将导致中资银行原有的市场准入方面的优势不复存在,意味着中外资银行间进入全面竞争时代。面对挑战,国内各家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都在积极讨论金融产业应分业经营还是混业经营。显然,大型金融机构在推动混业经营上积极性最高,它们推崇金融超级市场、金融百货公司,认为这种超级复合体既能分散风险,又能增强金融竞争实力,提高市场效率,同时也能给消费者带来实惠。关于中国金融业路径选择,金融界的学者也存在不同的观点。湖南大学彭建刚教授认为如果盲目跟进美国等西方国家做法将对国内现有的金融格局与稳定的金融形势造成巨大冲击国。著名经济学家王国刚先生认为由于在我国金融业中存在一个行政分管导致的“行政性分业体制”会阻碍实现跨行业的合并和组建混业经营机构。,原因是现有这些金融机构都分别受不同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如果要进行金融机构之间的合并,将会牵涉到大量国有资产评估,人事管理、行政级别等问题,加大了通过机构合并实现混业经营的难度,所以实现混业经营并非易事。厦门大学张亦春教授则认为外资银行基本上是在混业经营的框架下运作的,如果我国继续坚持分业经营的政策,则置国内外金融机构于不平等竞争的境地,因而应加快金融混业经营化进程,推动银证、银保合作发展囝。总的来看,专家观点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引入混业经营的时机选择,而对金融混业经营是大势所趋则普遍认同。事实上,金融混业经营苗头初现。中信集团、光大集团,平安保险已经形成了金融控股公司的模式;中银国际经证监会批准成立了中银国际基金管理公司;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也已经成为事实。虽然我国在法律上还没有对混业经营解禁,在相应制度安排不到位的情况下,事实上的混业已悄然萌动来。从目前的情况看,金融混业经营取向似乎得到普遍的认同。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共同的理念呢?其背后的动因是什么?我国的微观基础又怎样?我国该如何开展金融混业经营实现金融制度的变革?实行混业经营该如何监管?这些问题是本文将要面临和研究的主要问题,也将构成本文的主要内容。而且,在我国目前金融运行形势面临重大变化之前,对金融改革进行系统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评价,无论对丰富学术研究理论,还是对促进金融改革实践,特别是对提高我国金融机构竞争力,维护国家金融安全都是十分有意义的。

中国现首例因金融风暴倒闭大型工厂2008-10-16 17:35全球最大玩具代工商之一——合俊集团旗下两工厂倒闭,6500名员工面临失业!这是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实体企业倒闭规模最大的案例。有专家分析指出,“从影响和知名度来看,这可以说是美国金融危机波及中国实体经济企业倒闭的第一案。”昨日的一纸公告,将合俊集团推向了风口浪尖。世界玩具五大品牌中,合俊已是其中三个品牌的制造商,如此大型公司的工厂,为何走上倒闭之路?在樟木头有两家工厂,员工总数约6500人;合俊在广东清远也有大型工厂;合俊是港资上市公司,在玩具界举足轻重,世界玩具五大品牌中,合俊已是其中三个品牌的制造商。这样大型的公司的工厂,怎么会突然倒闭?樟木头合俊玩具厂倒闭昨日中午,一家名为“阳光社区”的BBS突然挂出一张拍摄清晰的图片,这张图片上的一纸“通告”格外刺眼。“阳光里出现一团乌云”,“倒闭潮席卷东莞”,公告的内容引来网友一片惋惜声。通告落款为 “樟木头镇人民政府”,时间为“二00八年十月十五日”,内容则针对“合俊厂全体员工”:“由于企业经营者,经营不善,导致企业关闭。目前镇政府已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尽全力解决你们的工资问题。”消息人士透露,倒闭工厂樟木头合俊玩具厂职员前日为追讨8月份工资,全厂罢工。当日下午,已经发放8月份工资,现仍欠9、10月份的工资未发放。上述公开通告则承诺:“三天内进行处理,解决好问题。”《每日经济新闻》昨日从东莞市樟木头镇政府办公室人士处获得证实,樟木头合俊玩具厂确已倒闭。玩具行业资深人士分析,全球经济放缓,受金融危机冲击,尽管该企业技术和规模在业内都处领先地位,但在这场广泛波及中国出口制造业的危机面前,合俊集团同样 “未能规避行业及业务环境造成的问题。”在玩具行业,合俊集团可谓大名鼎鼎,作为全球最大玩具代工厂的代表,其主要按OEM(贴牌加工)基准从事制造及销售玩具,包括为全球最大的玩具商美泰公司提供OEM业务,知名代工产品包括美泰、孩之宝等。金融风暴席卷全球 中国经济转型势在必行来源:新华网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人们寄望于中国这个世界发展最快的经济体能够缓冲这一危机。中国能否独善其身,并延续过去30年的经济“奇迹”?中国领导层已多次对此表示信心。而中国央行一个月内的两度降息、国务院暂免利息税的出台显示,决策者对延续这一“奇迹”所面临的复杂挑战,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海内外经济学者对中国经济的未来持乐观态度,但前提是:中国必须找到新的动力,少一点出口和投资,多一点消费。经济转型势在必行“按照现在这个模式走,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可能性很小,”北京的经济学家王小广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要使成功的可能性大于50%,必须改变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后长达30年,中国经济保持了近10%的年均增速,过去5年年均增长更高达6%,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王小广认为,过去30年中国的发展驱动力——沿海地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正在消失。与此同时,2002年以来带动中国新一轮增长中的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业,受到资源、能源和环境等瓶颈的限制又日趋严峻。“中国的这一轮增长过于依赖外资和房地产,”王小广说,“房地产快速致富的特性打破了整个宏观资金配置的平衡,减少了本应流向技术创新、节能降耗的资金。”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高路易在专访中对记者说,中国过去30年非凡成绩的一大推动力是,由于刺激性的财税政策、相对较好的基础设施和劳动者素质等因素,中国的投资及其国内融资的水平远高于其他国家。“时至今日,中国政府认为这种对工业发展的鼓励已经有点过度,这一经济扩张的模式无法持续,”高路易认为。贫富差距的挑战也日益严峻。高路易说,中国过去10年的工业增速惊人,但城镇就业增加却相对滞后,意味着资本和工业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无法提供充足的就业需求。破解转型难题经济转型迫在眉睫的中国经济,恰恰遭遇了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酷的全球金融寒流。在高路易看来,中国国内的充足流动性,加上资本管制和金融市场相对封闭,有效保护了中国银行免遭全球金融海啸的直接冲击,但间接影响则不可避免。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逐渐回落,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同比回落达5个百分点。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指出,中国的国际贸易依存度、开放度之高,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在这么大的世界金融风暴中独善其身,经济增速回落不可避免,但“坏事也可能是好事”。“外部环境的恶化恰恰暴露出中国过去的经济结构和过于依赖外贸的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现在逼得你不得不转型了,”他告诉记者,“它将迫使中国加速从过度依赖外需和投资,转变为依靠内需和投资的综合拉动。”汤敏的观点与许多经济学家不谋而合。“我们看到了许多重要的进步,但遗憾的是,‘十一五’计划执行已至半途,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一目标上,中国还没有迈出决定性的步伐。”高路易说。政策配合 保持竞争优势“中国要实现经济转型并非易事,”高路易认为,中国决策者目前面临的关键挑战之一是,考虑是否以及何时需要采取适度刺激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尽管和四五个月前相比,中国高通胀和经济大幅放缓的矛盾如今已经大为缓解。与此同时,在他看来,中国一直秉持的务实改革方式,即先试点、再视效果逐步推进的方法,以及对地方政府的有效激励机制,在过去30年发挥了极大作用,将来也会持续助力中国经济改革。而今后30年,改革开放的继续推进和发展战略的又一次转变,将帮助中国延续奇迹。王小广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中国的现代化就像进入了奥运会马拉松比赛的冲刺阶段,没人在冲刺阶段时还能提高多少速度,更多的是保持之前积累下来的优势。金融风暴冲击 国内基金业四大变数袭来来源:上海证券报黑云压城城欲摧,源于华尔街的金融危机上周连续侵袭欧洲、亚太,似乎全球金融界都“沦陷”了。中国基金业此时也发现,其承担的角色已不再是看客,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正直接或间接给国内基金业带来冲击。【变数一】 基金QDII:避险价值剩几何金融风暴在上周席卷全球,让出海的基金QDII在风暴中摇摇欲坠,难以找出“避风港”。在美国次贷危机的阴影笼罩下,全球主要股票市场最近连续出现大幅度下跌,尤其以上周三为甚。当日,日本股市大幅走低,尾盘重挫38%,创21年来最大单日跌幅纪录;韩国股市暴跌8%,创下26个月收盘低位;印尼股市更是因恐慌性抛售而暂停交易,此举为8年来首次。 此外,香港恒生指数,上周三开市后便出现补跌,重挫1300多点,创出2006年7月来的新低。“在金融危机暴发前,基金QDII普遍重仓金融行业。”银河证券基金中心海外分析师卞小宁称,“基金系QDII没有预料到金融危机会暴发的这么快,范围这么广。”在华尔街暴发金融危机、雷曼申请破产保护之际,基金QDII的决策人也没有预料到金融危机会迅速“侵袭整个世界”,并影响到其他行业。一位QDII基金经理此前在谈及如何规避华尔街金融风险时曾表示,QDII的资产配置将倾向于新兴市场和抗跌能力强和流动性好的欧洲、日本等发达市场。由于危机在短短几周内就从华尔街烧遍欧洲和亚太地区,相关地区股市遭遇了“自由落体式”的重创。QDII基金经理均看好的“金砖四国”市场的表现更是让人心惊肉跳。印度股市上周三一度创下两年来的新低,巴西股市盘中跌幅最大达3%。基金QDII的净值也不可避免地遭遇重创。截至上周四,华夏全球当日净值为527元,南方全球净值为533元,嘉实海外净值为428元;上投亚太净值更是低至418元,而该净值已经与最低的A股基金份额净值接近。从某种角度来看,净值下跌并非基金QDII最坏的结果。由于华安QDII基金与雷曼之间的深度合作关系,华安国际配置基金或因雷曼破产而遭遇存续问题,尽管事件得到较好的解决,但该事件还是引发了市场对于QDII基金普遍担心。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金融危机将使国内基金QDII对自己的战略决策作出调整,重新审视产品的市场配置,以有效地规避市场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投资人的损失。【变数二】 海外风暴会否波及合资基金当欧美金融机构因金融危机不得不寻求出售股权时,内地基金公司所扮演的角色并不仅仅是看客,尤其是对于合资基金公司而言,金融危机可能意味着这些公司的外方股东的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以此次金融危机中亏损较大的金融机构为例,富通银行、美国国际集团和法国兴业银行、东方汇理四家大型机构均在国内直接或间接拥有合资基金公司的股权。深圳一家合资基金公司高管日前向《上海证券报》记者证实,监管部门已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要求合资基金公司留意海外股东受次贷危机的影响以及运营情况。据相关人士介绍,监管部门要求合资基金公司要密切关注各自的外方股东的经营运作情况,并在国庆节后尽快将各自的外方股东在本次危机中所受到的影响和冲击情况,以及对合资基金公司所可能产生的影响等相关情况报告管理层。针对基金公司外方股东目前的经营状况,上述基金公司人士向记者表示,公司外方股东目前资本充足率在同行业中居于前列,并预期明年盈利。“外方股东最困难的时刻已过去了。”他进一步解释,由于外方股东提早披露公司将受次贷危机影响,因此不利因素已提前预支,公司股东目前的经营状况良好,不会对国内合作的基金公司产生不良影响,基金公司目前管理和投资均正常运转。“外方股东的变化对合资基金公司的影响有限。”银河证券基金海外分析师卞小宁向《上海证券报》分析表示,欧美各国拯救金融机构的主要措施是国有化,政府接管从很大程度上将稳定相关金融机构的发展运行,因此对内地基金公司产生不良影响的可能性较小。不过监管部门对金融危机影响国内基金业的担忧也并非多余,目前国内60家基金公司中,合资基金公司占据了半壁江山。友邦华泰基金公司就因海外金融危机“虚惊一场”。友邦华泰基金股东中,外方股东AIGGIC持股49%。其中外方股东AIGGIC的母公司AIG(美国国际集团)近来由于受到美国次贷危机加剧的影响,出现流动性问题, 一度濒临破产,此事一度引起国内投资者惊慌。最终AIG因得到美国政府救助,且声明不会对其亚洲业务进行任何变动,这才将消除外界的众多疑虑;作为AIG国内合作伙伴的友邦华泰基金公司也及时向投资者声明,该事件对基金投资不会造成任何影响。【变数三】 华尔街人才降薪海归祸还是福大批金融机构破产、并购、裁员、减薪,这些事无论放在哪个地方都算得上是头等坏事,但对在危机中愁眉苦脸的中国基金业而言,这却是黑云漫天的世界中仅有的“一缕阳光”。随着QDII的开闸以及证监会允许内地基金公司在港设立分支机构,海外人才短缺一度成为内地基金公司发展的难题,早在去年年底次贷危机第一波高潮暴发的时候,广发基金、南方基金等部分基金公司就开始到国外招募人才。而此次金融危机大暴发,不少大型金融机构或破产或裁员,这给国内基金业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华尔街统计数据显示,在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后,华尔街失业者已经超过5万人其中包含数量众多华人金融人才。市场人士对此认为,由于大批金融机构或破产或蒙受巨额亏损,大批失业者在欧美地区短期内难以寻找到合适的职位,由于金融行业整体不景气,金融失业者的薪水预期也陡然下降。“以前华尔街人才的要价令不少基金公司感到为难,但现在的行情完全变了,因此基金公司开始在华尔街实施人才抄底。”一位业内人士称。就在金融危机暴发不久,华夏基金就在其网站刊登英文招聘信息,其招聘职位均要求有海外共同基金或对冲基金的管理经验,包括全球市场、新兴市场、美国市场等。市场人士认为,由于华尔街金融危机导致大量金融人才“下岗”,华夏基金此则英文招聘信息的时点及相关职位已暗示了公司抄底华尔街人才的冲动。事实上,一些专业招聘网站同样了解到基金等国内机构面临的人才短缺现象,华尔街金融危机暴发后,一些金融招聘网站已经开始为基金公司盘算起来。国内一家大型金融招聘网站在其首页设置“华尔街人才招聘专区”,对此,该网站CEO石永明表示 “华尔街金融市场不景气导致的华人回流,这对中国的金融机构来讲,无疑是个巨大的利好消息。”尽管目前大家对海外人才的归来普遍持正面态度,但不得不提醒的是,此次次贷危机的暴发恰恰是部分华尔街人士的过于“聪明”所致,大量高杠杆产品的推出导致最终的崩盘。海外人才的回归可能会推动国内基金业的创新,但处理好创新与风险的关系,才是我们利用好海外人才的关键。【变数四】 危机后遗症如何演变成疑华尔街金融危机所产生的巨大影响,随着危机的演进,其效应可能还将进一步显现,国内基金业或许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金融危机给国内基金业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基金公司未来海外产品设计可能更多考虑风险控制。”深圳一位合资基金公司高管上周对《上海证券报》记者如此坦承。由于国内基金公司QDII业务刚刚起步,目前获得QDII业务的25家基金公司中,仅有少数公司产品已开始运作,其“出海”时间也均在本轮金融危机暴发之前。但在金融危机暴发后,国内基金QDII产品如何设计、如何避免海外市场风险、如何避免过于依赖海外合作方,都是当前基金公司推QDII产品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值得关注的是,由于目前拟申请成立新基金公司均采取中外合资的方式,如中粮选择英杰华旗下摩利基金,平安选择新加坡大华银行,民生银行选择加拿大皇家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亦表示将申请组建合资基金公司。而此次金融危机也暴露出合资基金公司的一些弱点——海外金融风暴可能会通过合资这个渠道传递进来,而监管部门近期对合资基金公司的高度关注也正是出于这种担忧。因此,市场人士据此认为,监管部门亦有可能对申请组建合资基金公司采取更严格的审批态度。以民生加银基金公司为例,该拟成立的新基金公司于2007年12月28日通过银监会审批,剩下一关便是证监会。基金法中规定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应该在六个月内对成立基金公司申请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因此,民生加银将是未来管窥监管部门对申请合资基金公司态度的一个平台。金融危机何时能够最终平息,其影响最终如何,尽管没有统一的答案,但迎接内地基金业的却必然是风险、挑战和机遇的共存。

金融工程文献综述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问题研究  【摘要】企业并购是现代企业非常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能够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本文就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规避对策。  一、引言  企业并购,即兼并与收购(mergerandacquicision)是现代企业发展战略中非常重要的战略之一,是社会资源重新优化配置的必然选择。随着《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涉及企业购并的法律法规的出台,企业战略购并的法律障碍及政策壁垒正逐步消除。而国内产业分散、企业规模过小、竞争激烈的现实以及外资的不断进入也迫使国内企业不得不进行战略购并和产业整合。可以看到,企业实施兼并与收购,将企业做大做强,是我国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通过并购可产生协同效应,但并购并不等同于企业竞争力,并购过程中存在着大量风险,尤其以财务风险最为突出,财务风险贯穿于整个并购活动的始终,是决定并购是否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不同的支付方式也将影响企业并购的成败及并购后的整合。  二、企业并购中存在的财务风险  (一)融资风险  并购的融资风险主要是指能否按时足额地筹集到资金,保证并购顺利进行。由于企业并购动辄涉及上万亿元的资金,如何利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筹资渠道在短时间内筹集到所需资金是关系到并购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不同的融资方式存在不同的融资风险,企业并购的融资决策将对企业的资金规模和资本结构产生重大影响。  债务性融资风险  在我国,国有企业的平均负债率高达65%~70%,同时我国金融政策较为严格,使得并购资金的来源十分困难。国家规定,银行信贷资金主要是补充企业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不足,没有进行并购的信贷项目。另外,企业兼并风险较大,需要资金量也大,商业银行难以支持。我国企业债券、股票的发行基本上都是为企业筹集固定资产投资资金,审批严格,专款专用,再加上银行信贷资金切块分割、规模控制的体制也不利于并购资金的筹集,信贷资金的地域化使得跨地区并购相当困难。债务融资风险来源于收购方的债务风险和目标企业的债务风险。债务融资由于债务放大了收益的波动,它比股权方法风险更大。由于并购融资方式不同以及目标企业收购前资本结构的不同,使得企业并购所需的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自有资本与债务资金的投入比例存在差异。并购企业应针对被并购企业负债偿还期限的长短及维持正常营运资金的多少来做好投资的不同回收期与借款的种类相互配合,合理安排资本结构。  权益融资风险  权益融资虽然可以通过发行股票迅速筹集到大量资金,没有固定的到期日和付现的上下限,资本风险较小,但是,我国对股票融资要求较为苛刻。企业为了实现权益融资而不断努力试图达到融资标准,跨度时间长,不利于抢占并购时机,而且股票融资不可避免地会改变企业的股权结构,将会稀释大股东的控制权。股票融资主要有普通股融资和优先股融资。普通股融资的风险主要有:第一,由于普通股股东通常都享有投票权,因而发行太多普通股易分散企业控制权;第二,过多的普通股融资会使企业无法达到平均资金成本为最低的最佳资本结构;第三,无法享受到像债券融资一样的税前抵扣优势;第四,对外发行新股,容易使新股东坐享其成,即当未来企业的盈余激增,新股东与旧股东享有同样的权利;第五普通股融资的审查成本较高且普通股的定价通常较债券或优先股低,因而普通股的承销费用通常要较优先股或债券的承销费用高。优先股融资的风险在于,优先股的税后资金成本要高于负债的税后资金成本。由于优先股股东往往负担了相当比例的风险,却只能收取固定的报酬,因而在发行效果上不如债券。  (二)目标企业价值评估中的财务风险  并购价格是并购双方最关心的问题。合理的并购价格以对目标企业价值的科学评估为前提,是并购成功的基础。目前我国对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合理性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信息不对称可引起并购公司估价风险。由于目标企业内部人【摘要】企业并购是现代企业非常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能够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本文就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规避对策。  一、引言  企业并购,即兼并与收购(mergerandacquicision)是现代企业发展战略中非常重要的战略之一,是社会资源重新优化配置的必然选择。随着《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涉及企业购并的法律法规的出台,企业战略购并的法律障碍及政策壁垒正逐步消除。而国内产业分散、企业规模过小、竞争激烈的现实以及外资的不断进入也迫使国内企业不得不进行战略购并和产业整合。可以看到,企业实施兼并与收购,将企业做大做强,是我国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通过并购可产生协同效应,但并购并不等同于企业竞争力,并购过程中存在着大量风险,尤其以财务风险最为突出,财务风险贯穿于整个并购活动的始终,是决定并购是否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不同的支付方式也将影响企业并购的成败及并购后的整合。  二、企业并购中存在的财务风险  (一)融资风险  并购的融资风险主要是指能否按时足额地筹集到资金,保证并购顺利进行。由于企业并购动辄涉及上万亿元的资金,如何利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筹资渠道在短时间内筹集到所需资金是关系到并购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不同的融资方式存在不同的融资风险,企业并购的融资决策将对企业的资金规模和资本结构产生重大影响。  债务性融资风险  在我国,国有企业的平均负债率高达65%~70%,同时我国金融政策较为严格,使得并购资金的来源十分困难。国家规定,银行信贷资金主要是补充企业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不足,没有进行并购的信贷项目。另外,企业兼并风险较大,需要资金量也大,商业银行难以支持。我国企业债券、股票的发行基本上都是为企业筹集固定资产投资资金,审批严格,专款专用,再加上银行信贷资金切块分割、规模控制的体制也不利于并购资金的筹集,信贷资金的地域化使得跨地区并购相当困难。债务融资风险来源于收购方的债务风险和目标企业的债务风险。债务融资由于债务放大了收益的波动,它比股权方法风险更大。由于并购融资方式不同以及目标企业收购前资本结构的不同,使得企业并购所需的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自有资本与债务资金的投入比例存在差异。并购企业应针对被并购企业负债偿还期限的长短及维持正常营运资金的多少来做好投资的不同回收期与借款的种类相互配合,合理安排资本结构。  权益融资风险  权益融资虽然可以通过发行股票迅速筹集到大量资金,没有固定的到期日和付现的上下限,资本风险较小,但是,我国对股票融资要求较为苛刻。企业为了实现权益融资而不断努力试图达到融资标准,跨度时间长,不利于抢占并购时机,而且股票融资不可避免地会改变企业的股权结构,将会稀释大股东的控制权。股票融资主要有普通股融资和优先股融资。普通股融资的风险主要有:第一,由于普通股股东通常都享有投票权,因而发行太多普通股易分散企业控制权;第二,过多的普通股融资会使企业无法达到平均资金成本为最低的最佳资本结构;第三,无法享受到像债券融资一样的税前抵扣优势;第四,对外发行新股,容易使新股东坐享其成,即当未来企业的盈余激增,新股东与旧股东享有同样的权利;第五普通股融资的审查成本较高且普通股的定价通常较债券或优先股低,因而普通股的承销费用通常要较优先股或债券的承销费用高。优先股融资的风险在于,优先股的税后资金成本要高于负债的税后资金成本。由于优先股股东往往负担了相当比例的风险,却只能收取固定的报酬,因而在发行效果上不如债券。  (二)目标企业价值评估中的财务风险  并购价格是并购双方最关心的问题。合理的并购价格以对目标企业价值的科学评估为前提,是并购成功的基础。目前我国对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合理性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信息不对称可引起并购公司估价风险。由于目标企业内部人【摘要】企业并购是现代企业非常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能够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本文就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规避对策。  一、引言  企业并购,即兼并与收购(mergerandacquicision)是现代企业发展战略中非常重要的战略之一,是社会资源重新优化配置的必然选择。随着《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涉及企业购并的法律法规的出台,企业战略购并的法律障碍及政策壁垒正逐步消除。而国内产业分散、企业规模过小、竞争激烈的现实以及外资的不断进入也迫使国内企业不得不进行战略购并和产业整合。可以看到,企业实施兼并与收购,将企业做大做强,是我国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通过并购可产生协同效应,但并购并不等同于企业竞争力,并购过程中存在着大量风险,尤其以财务风险最为突出,财务风险贯穿于整个并购活动的始终,是决定并购是否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不同的支付方式也将影响企业并购的成败及并购后的整合。  二、企业并购中存在的财务风险  (一)融资风险  并购的融资风险主要是指能否按时足额地筹集到资金,保证并购顺利进行。由于企业并购动辄涉及上万亿元的资金,如何利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筹资渠道在短时间内筹集到所需资金是关系到并购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不同的融资方式存在不同的融资风险,企业并购的融资决策将对企业的资金规模和资本结构产生重大影响。  债务性融资风险  在我国,国有企业的平均负债率高达65%~70%,同时我国金融政策较为严格,使得并购资金的来源十分困难。国家规定,银行信贷资金主要是补充企业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不足,没有进行并购的信贷项目。另外,企业兼并风险较大,需要资金量也大,商业银行难以支持。我国企业债券、股票的发行基本上都是为企业筹集固定资产投资资金,审批严格,专款专用,再加上银行信贷资金切块分割、规模控制的体制也不利于并购资金的筹集,信贷资金的地域化使得跨地区并购相当困难。债务融资风险来源于收购方的债务风险和目标企业的债务风险。债务融资由于债务放大了收益的波动,它比股权方法风险更大。由于并购融资方式不同以及目标企业收购前资本结构的不同,使得企业并购所需的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自有资本与债务资金的投入比例存在差异。并购企业应针对被并购企业负债偿还期限的长短及维持正常营运资金的多少来做好投资的不同回收期与借款的种类相互配合,合理安排资本结构。  权益融资风险  权益融资虽然可以通过发行股票迅速筹集到大量资金,没有固定的到期日和付现的上下限,资本风险较小,但是,我国对股票融资要求较为苛刻。企业为了实现权益融资而不断努力试图达到融资标准,跨度时间长,不利于抢占并购时机,而且股票融资不可避免地会改变企业的股权结构,将会稀释大股东的控制权。股票融资主要有普通股融资和优先股融资。普通股融资的风险主要有:第一,由于普通股股东通常都享有投票权,因而发行太多普通股易分散企业控制权;第二,过多的普通股融资会使企业无法达到平均资金成本为最低的最佳资本结构;第三,无法享受到像债券融资一样的税前抵扣优势;第四,对外发行新股,容易使新股东坐享其成,即当未来企业的盈余激增,新股东与旧股东享有同样的权利;第五普通股融资的审查成本较高且普通股的定价通常较债券或优先股低,因而普通股的承销费用通常要较优先股或债券的承销费用高。优先股融资的风险在于,优先股的税后资金成本要高于负债的税后资金成本。由于优先股股东往往负担了相当比例的风险,却只能收取固定的报酬,因而在发行效果上不如债券。  (二)目标企业价值评估中的财务风险  并购价格是并购双方最关心的问题。合理的并购价格以对目标企业价值的科学评估为前提,是并购成功的基础。目前我国对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合理性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信息不对称可引起并购公司估价风险。由于目标企业内部人员与并购方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上市和非上市的目标企业在高质最的信息资料获取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容易形成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财务风险。  我国企业并购缺乏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评估指标体系,其相关的规定也多为原则性的内容,可操作性不强。并购过程中人的主观性对并购影响很大,并购并不能按市场价值规律来实施。  缺乏服务于并购的中介组织,无法降低并购双方的信息成本和对并购行为提供指导和监督,增加了并购的交易成本及新企业的整合风险和成本。  (三)缺乏规范运作的中介机构所带来的财务风险  中介机构的作用一是为双方牵线搭桥,降低企业并购的信息成本;二是能提供中立、公正的判断,避免较强的主观倾向,从而最终导致交易的达成。我国的企业并购中,投资银行等中介机构较少,完全依靠并购企业自己自主搜寻目标、设计方案、筹集资金、谈判价格等等,结果由于并购方信息不灵,缺乏操作的经验,又苦于兼并融资困难,往往使应该成功的并购旷日持久,成本过高,甚至归于失败。  三、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的规避  (一)利用杠杆收购  杠杆收购(Leverag Buyout,LBO)作为一种创新的融资方式在西方国家兴盛一时。它是指通过增加并购企业的财务杠杆去完成并购交易的一种方式。这种并购方式的实质是并购企业主要以借债方式购买被收购企业的产权,继而以并购后目标企业的资产或现金流来偿还债务。杠杆收购融资的积极意义在于:  可以满足资金不足而又急于扩大生产规模企业的融资需要。采用杠杆收购的融资方式企业只需投入少量的资金便可迅速获得大量的资金使用额。  以杠杆收购融资方式进行企业并购,能有效地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缩短并购时间,有助于促进企业的优胜劣汰。  并购企业通过杠杆收购可以获得意外的收益。由于在收购活动中,目标企业的售价一般会低于其内在价值,通过杠杆收购,并购企业可以获得目标企业资产增值的价值。  杠杆收购可以使企业获得税收优惠。杠杆收购中的债务资本往往占全部资产的0%~90%。由于支付的利息可以在税前抵扣因而可以减轻企业的税负。另外目标企业并购前的亏损可以递延冲抵并购后产主的盈余,从而降低了纳税基础。  杠杆收购有利于管理协同效应的发挥。杠杆收购可以充分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使并购方更加重视经营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完成与目标企业的有机整合。  (二)合理运用并购中的纳税筹划  并购企业在完成兼并后能够提高其债务权益比率,创造更多的税收收益和更多的价值。最佳的债务权益比率,是当增加债务所致的边际税收收益等于增加债务所致的边际财务困境成本时所对应的债务权益比率。当一个企业无法产生足够的现金流量来满足经营合同中所要求的款项时,如不清偿到期应付利息,它就将陷入财务困境。因为并购会产生某种多元化效应,联合企业的财务困境成本会比持有这些现值的两个单一企业的小,所以,并购企业在并购完成后能够提高其债务权益比率,创造更多的税收收益和更多的价值。另一方面应当充分利用经营净损失形成的纳税亏损。如果一家企业有税收减免额度,却由于处在亏损状态而无法使用这个额度,而另一家企业由于处于盈利状态而必须缴纳税款时,这两家企业的合并就可以使它们获得税收利益。这种增效作用的价值等于并购所产生的税收利益的现值,因此,可选择并购有累计经营亏损的企业,以亏损企业账面亏损冲抵盈利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这样就会减少企业的所得税税基,而且在实行累进税率时,还可能降低适用税率,降低企业整体税负,从税务上降低并购中的财务风险。  (三)做好资产评估,防范财务风险  对企业的资产评估,应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建立一个客观公正的资产评估组织,其中应有经济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二是充分考虑被评估企业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尤其要注意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的资产评估。三是评估方法的采用应灵活,对待继续运营的企业产权,应采用预期收益净现值法,对待破产的企业或企业的部分资产时,应采用重置资本计算的账面净现值法。  (四)要大力发展中介机构  大力推广企业并购的中介机构,充分利用中介机构的专业人才、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发挥其在并购中的服务和监督职能。首先,利用中介机构对企业的经营能力、财务状况进行客观评估;其次,利用中介机构掌握的目标企业的各类信息,改变信息不对称的现象,降低估价风险;再次,参考中介机构制定的并购方案。  只有合理估计财务风险,才能有效地规避风险。现代企业并购涉及金额大,只有充分合理的估计到并购可能产生的各种财务风险才能做好并购工作。

回答 文献综述简称综述,是对某一领域,某一专业或某一方面的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搜集大量相关资料,然后通过阅读、分析、提炼、整理当前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或建议,对其做出综合性介绍和阐述的一种学术论文 文献综述通常应该包含研究背景及意义,论文中关键概念的解释,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内容安排。 具体的每个专业及研究方向有一定的差异。如果想确定自己论文的文献综述应该包含哪些内容,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上知网,查找几篇和自己论文相关的硕士论文,下载下来看别人的第一章都包含了哪些内容?不管它叫“绪论”还是“文献综述”,它所包含的内容就是你第一章(文献综述)所要写的内容。 文献综述的格式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格式也多样化,但是一般包括四部分:前言、主题、总结、参考文献。撰写时可以列出大致提纲,有利于理清思路,顺利撰写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帮到您,如果满意的话,麻烦给个赞!祝您生活愉快! 提问 怎样写文献综述呢?老 回答 这涉及具体的方向,先要就某一领域和方向搜集资料,明确当前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并分析优势和不足,对今后的发展作预测 熟读某一领域的文献是关键,这是你了解该领的途径,是基本功,然后才能在此基上迸发自己的想法 具体写得时候可以按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展望和发展,参考文献几个方面来,具体小标题需要按照内容来确定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帮到您,如果满意的话,麻烦给个赞!祝您生活愉快! 更多8条 

参考文献第一章 金融市场概论(美)威廉·F·夏普、戈登·J·亚历山大、杰佛里·V·贝利《投资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美)AA格罗佩利、埃森尼克巴克特著,申海波、鲁昌译,《公司财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美]弗兰克·法伯兹,弗朗哥·莫迪里安尼,迈克尔·费里,《金融市场与机构通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美]威廉·F·夏普,《投资组合理论与资本市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美]兹维·博迪,亚历克斯·凯恩,艾伦·马库斯,《投资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博迪,莫顿:《金融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7.[美]弗兰克·J 法博奇,弗郎哥·莫迪利亚尼,唐旭等译,《资本市场:机构与工具》(第二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8.张亦春主编,《现代金融市场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9.[美]小詹姆斯 L法雷尔,沃尔特 J 雷哈特著,齐寅峰等译,《投资组合管理,理论与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10.[美]约翰·马歇尔、维普尔·班塞尔著,宋逢明、朱宝宪、张陶伟译,《金融工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英]洛伦兹·格利茨著,唐旭等译,《金融工程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第二章 货币市场1.[美]詹姆斯·托宾,斯蒂芬·戈卢布,《货币、信贷与资本》,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2.[美]兹维·博迪,亚历克斯·凯恩,艾伦·马库斯,《投资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3.[美]米什金著,李杨译,《货币金融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4.胡庆康编著,《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5.唐旭,《金融理论前沿课题》,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6.[美]弗兰克·J 法博奇,弗郎哥·莫迪利亚尼,唐旭等译,《资本市场:机构与工具》(第二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7.钱小安,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联结机制及其疏导,金融研究, 2001年 09期,67-738.王一萱、屈文洲,我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连通程度的动态分析,金融研究, 2005年 08期,112-1229.周正庆,建立健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机制,中国金融,2004年第1期10.华仁海、陈百助,国内!国际期货市场期货价格之间的关联研究,经济学(季刊),第3卷,第3期,727-74211.张敬国,我国货币市场运行特征及其与资本市场的关系,金融经济,2003年第9期第三章 资本市场1.(美)威廉·F·夏普、戈登·J·亚历山大、杰佛里·V·贝利投资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2.[美]威廉·F·夏普,《投资组合理论与资本市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3.[美]兹维·博迪,亚历克斯·凯恩,艾伦·马库斯,《投资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4.[美]弗兰克·J 法博奇,弗郎哥·莫迪利亚尼,唐旭等译,《资本市场:机构与工具》(第二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5.唐旭,《金融理论前沿问题》,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6.[美]小詹姆斯 L法雷尔,沃尔特 J 雷哈特著,齐寅峰等译,《投资组合管理,理论与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7.王亚民 朱荣林,资本市场发展模式比较:一个风险投资视角,国际金融研究, 2002年 12期,61-668.赵明勋,中国资本市场“拉美化”之忧,国际金融研究, 2005年 06期,46-519.朱新蓉,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开放运行,广西金融研究, 2004年 02期,4-孙建平,汇率弹性化与资本市场的风险控制,金融研究, 2004年 09期,25- 张亦春、蔡庆丰,西方私人权益资本市场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国际金融研究, 2004年 08期,46-53第四章 外汇市场1.姜波克,《国际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美]弗兰克·J 法博奇,弗郎哥·莫迪利亚尼,唐旭等译,《资本市场:机构与工具》(第二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3.[美]詹姆斯·托宾,斯蒂芬·戈卢布,《货币、信贷与资本》,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4.哈继铭,中国利率和汇率问题,国际金融研究, 2006年 01期5.曹凤岐,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研究,金融研究, 2005年 01期6.谭雅玲,人民币汇率面临调整压力,农村金融研究, 2005年 06期7.姜凌、马先仙,正确认识人民币汇率稳定的若干问题,金融研究, 2005年 08期8.范俊杰,论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农村金融研究, 2004年 06期9.裘元伦,欧元汇率:受四大因素制约,国际金融研究, 2004年 01期10.高海红,美元汇率和美国“双赤字”, 国际金融研究, 2004年 01期第五章 衍生市场1.[美]约翰·马歇尔、维普尔·班塞尔著,宋逢明、朱宝宪、张陶伟译,《金融工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2.[英]洛伦兹·格利茨著,唐旭等译,《金融工程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3.[美]约翰·赫尔著,张陶伟译,《期权、期货和衍生证券》,华夏出版社,19974.叶永刚主编,《金融工程学》,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5.[美]兹维·博迪,亚历克斯·凯恩,艾伦·马库斯,《投资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6.叶永刚主编,《衍生金融工具概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7.胡奕明,金融期权衍生技术的新发展,金融研究, 2001年 04期8.杨峰,海外股指期货市场比较研究,金融研究, 2002年 07期9.王晋忠、王滨,金融工程与现代投资银行的发展,财经科学, 2004年 第1期10.陈国辉、李守铎,衍生金融工具对资产本质及其确认的冲击,财经问题研究, 2005年 02期第六章 利率机制1. [美]米什金著,李杨译,《货币金融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2. 胡庆康编著,《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3. 姜波克,《国际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 博迪,莫顿:《金融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5. 陈学彬等编,《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6. [美]詹姆斯·托宾,斯蒂芬·戈卢布,《货币、信贷与资本》,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7. 陈雨露,赵锡军,《金融投资学》,中国人民出版社,1996年8. 任兆璋、彭化非,我国同业拆借利率期限结构研究,金融研究, 2005年 03期9. 沙振林,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利率管理模式的探讨,金融研究, 2005年 06期10. 王一鸣、李敏波,非正规金融市场借贷利率决定行为:一个新分析框架,金融研究, 2005年 07期11. 李扬、彭兴韵,解析美联储的利率政策及其货币政策理念,国际金融研究, 2005年 02期第七章 风险机制1. [美]约翰·马歇尔、维普尔·班塞尔著,宋逢明、朱宝宪、张陶伟译,《金融工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2. 叶永刚主编,《金融工程学》,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3. 王春峰著,金融市场风险管理,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4. [美]威廉·F·夏普 , 《投资学 第五版》 , 1998年8月第1版5. [美]威廉·F·夏普,《投资组合理论与资本市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6. [美]兹维·博迪,亚历克斯·凯恩,艾伦·马库斯,《投资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7. 博迪,莫顿:金融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8. 冯燮刚、杨文化,风险、风险资本与风险偏好,国际金融研究, 2005年 02期9. 邓可斌 何问陶,个体理性、风险偏好、社会地位与我国消费增长——基于跨期替代资产选择理论模型的研究,财经研究, 2005年 05期10. 高全胜,金融风险计量理论前沿与应用,国际金融研究, 2004年 09期11. 胡志强,中国金融系统风险配置的实证研究,金融研究, 2004年 10期第八章 风险资产定价1. [美]威廉·F·夏普 , 《投资学 第五版》 , 1998年8月第1版 2. [美]兹维·博迪,亚历克斯·凯恩,艾伦·马库斯,《投资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3. 宋逢明著,《金融工程原理——无套利均衡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年出版4. [美]Stephen ARoss,Randolph WWesterfield,Jeffrey FJaffe著,吴世农、沈艺峰等译,《公司理财(第5版)》(MBA教材精品译丛),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8月5. 博迪,莫顿:金融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6. [美]小詹姆斯 L法雷尔,沃尔特 J 雷哈特著,齐寅峰等译,《投资组合管理,理论与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7. 靳云汇、刘霖,中国股票市场CAPM的实证研究,金融研究, 2001年 07期8. 韩高龙、李劲松、陈彦斌,基于货币和财富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证券市场导报, 2004年 04期9. 段续源,CAPM股票定价理论的延展,南开经济研究, 2004年 02期10. 苏萍,套利定价理论在深圳股市的实证检验,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 03期11. 刘霖、秦宛顺,中国股票市场套利定价模型研究,金融研究, 2004年 06期12. 张淑英、张世英,CAPM和APT模型的比较研究,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1998年 02期第九章 效率市场假说1. 饶育蕾,刘达锋,《行为金融学》,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2. 宋军,吴冲锋,从有效市场假设到行为金融理论,世界经济,2001(10):74-803. 韩海平,陶燕红,方兆本,行为金融学综述,经济研究,2002(1):3-104. 刘志阳,国外行为金融学理论述评,经济学动态,2002(3):71-755. 张亦春主编,《现代金融市场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6. 宋逢明著,《金融工程原理——无套利均衡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年出版7. 李兴绪,上海证券市场有效性的实证分析,统计与决策, 2004年 08期8. 曲盛恩,我国投资基金市场效率的理论与实证分析,中国软科学, 2004年 07期9. 赵冬梅、陈柳钦,市场有效性及其检验方法,管理科学, 2003年 03期10. 管征、谭克、陶欣,股票市场有效性的横截面检验:文献综述,现代管理科学, 2003年 08期第十章 债券价值分析1. 威廉·F·夏普 , 《投资学 第五版》 , 1998年8月第1版2. 管志强,附认股权公司债价值分析,数学理论与应用,63. 蒋殿春,张新,可转换公司债券定价问题研究,证券市场导报,2001年12月4. [美]兹维·博迪,亚历克斯·凯恩,艾伦·马库斯,《投资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5. 林清泉主编,《固定收益证券》,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6. 类承曜 ,《固定收益证券》,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7. 王一鸣 李剑峰,我国债券市场收益率曲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金融研究, 2005年 01期8. 赖其男、姚长辉、王志诚,关于我国可转换债券定价的实证研究,金融研究, 2005年 09期9. 谢海玉,我国债券收益率变动分析 ,国际金融研究, 2004年 07期10. 宋永明,指数化债券的理论与实践,金融研究, 2003年 09期11. 鲍建平、杨建明,利率期货交易对债券现货市场价格发现的影响分析,金融研究, 2004年 02期第十一章 普通股定价1. 布瑞德福特·康纳尔著,张志强,王春香译,公司价值评估——有效评估与决策的工具,2001,华夏出版社2. 汤姆·科普兰,蒂姆·科勒,杰克·默林著,贾辉然等译,价值评估——公司价值的衡量和管理,1998,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3. Aswath Damodaran 著,朱武祥,邓海峰等译,投资估价——评估如何资产价值的工具和方法,1999,清华大学出版社4. [美]威廉·F·夏普,《投资组合理论与资本市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5. [美]Stephen ARoss,Randolph WWesterfield,Jeffrey FJaffe著,吴世农、沈艺峰等译,《公司理财(第5版)》(MBA教材精品译丛),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8月6. (美)AA格罗佩利、埃森尼克巴克特《公司财务》申海波、鲁昌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7. 牛凯龙、李永军,我国IPO定价的实证分析,农村金融研究, 2003年 07期8. 段进东、陈海明,我国新股发行定价的信息效率实证研究,金融研究, 2004年 02期9. 于增彪、梁文涛,股票发行定价体制与新上市A股初始投资收益,金融研究, 2004年 08期10. 宋逢明、梁洪昀,发行市盈率放开后的A股市场初始回报研究,金融研究, 2001年 02期第十二章 远期与期货的定价1. [美]约翰·赫尔著,张陶伟译,《期权、期货和衍生证券》,华夏出版社,19972. [美]约翰·马歇尔、维普尔·班塞尔著,宋逢明、朱宝宪、张陶伟译,《金融工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3. [英]洛伦兹·格利茨著,唐旭等译,《金融工程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4. 叶永刚主编,《金融工程学》,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5. [美]兹维·博迪,亚历克斯·凯恩,艾伦·马库斯,《投资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6. [美]小詹姆斯 L法雷尔,沃尔特 J 雷哈特著,齐寅峰等译,《投资组合管理,理论与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7. 华仁海、陈百助,我国期货市场期货价格收益及波动方差的长记忆性研究,金融研究, 2004年 02期8. 鲍建平、杨建明,利率期货交易对债券现货市场价格发现的影响分析,金融研究, 2004年 02期9. 杨星,股指期货合约设计的国际比较与借鉴——适度保证金的确立,国际金融研究, 2001年 09期10. 张晋生,股票和期货价格的比较分析,国际金融研究, 1996年 03期第十三章 期权的定价1. [美]约翰·赫尔著,张陶伟译,《期权、期货和衍生证券》,华夏出版社,19972. [美]约翰·马歇尔、维普尔·班塞尔著,宋逢明、朱宝宪、张陶伟译,《金融工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3. [英]洛伦兹·格利茨著,唐旭等译,《金融工程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4. 叶永刚主编,《金融工程学》,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5. 宋逢明著,《金融工程原理——无套利均衡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年出版6. [美]兹维·博迪,亚历克斯·凯恩,艾伦·马库斯,《投资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7. 胡奕明,金融期权衍生技术的新发展,金融研究, 2001年 04期8. 解利艳、曹颖,期权定价Black-Scholes模型评述,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5年 03期9. 郑振龙、林海,银行资产负债中隐含期权的定价,金融研究, 2004年 07期10. 丹·拉提莫,实物期权如何帮助确定投资价值,国际金融研究, 2002年 03期第十四章 投资管理1. [美]威廉·F·夏普,《投资组合理论与资本市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2. [美]小詹姆斯 L法雷尔,沃尔特 J 雷哈特著,齐寅峰等译,《投资组合管理,理论与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3. [美]兹维·博迪,亚历克斯·凯恩,艾伦·马库斯,《投资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4. (美)威廉·F·夏普、戈登·J·亚历山大、杰佛里·V·贝利,《投资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5. 博迪,莫顿:金融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6. 王树娟,中国证券基金最优投资组合,系统工程, 2005年 01期7. 唐欲静,投资组合业绩评价理论、发展及在中国的应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5年 03期8. 肖奎喜、杨义群,基于风险调整收益的开放式基金业绩评价,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5年 01期9. 王骥涛、欧阳丹,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综述,甘肃金融, 2005年 10期10. 李锐,投资组合保险策略的运作原理,证券市场导报, 2004年 02期11. 徐少君,投资组合理论发展综述,浙江社会科学, 2004年 04期第十五章 金融市场监管1. 史福厚,《金融监管导论》,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2. 杨德勇,贾奇珍著,《金融监管伦》,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3. 蔡浩议著,《抉择:金融混业经营与监管》,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4. 周英著,《金融监管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5. 谢伏瞻主编,《金融监管与金融改革》,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6. 赵锡军著,《论证券监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7. 尹龙,金融创新理论的发展与金融监管体制演进,金融研究, 2005年 03期8. 江春、许立成,金融监管与金融发展:理论框架与实证检验,金融研究, 2005年 04期9. 王志军,欧盟金融监管的新发展 ,国际金融研究, 2004年 02期10. 刘夏、蒲勇健、陈斌,混业经营模式下的有效金融监管组织体系研究,金融研究, 2005年 09期11. 尹灼,英国新金融监管体系述评,农村金融研究, 2004年 01期12. 徐进前,现代金融法律制度变革的潮流——新法案下的美国金融监管制度及其启示,金融研究, 2003年 06期

金融学的文献综述

中国最终要建立起“和谐社会”, 胡锦涛主席指出:“人人享有发展的新世纪”。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没有和谐教育,就没有和谐社会;同样,没有和谐社会,也就没有和谐教育。和谐社会与和谐教育是同步发展的。古今中外都有不少有关“和谐教育”的论述,对我们都有所启发。 随着中国整个教育“新课改”的快速深入,新理念中有了一些教育语言符号,如“极端的应试教育”、“新课改”“、以人为本”和“和谐社会”、“和谐教育”。和谐社会是依赖法律和道德调节社会利益冲突的社会;法律制度是通过民主政治建立的,道德是建立在民族优秀文化长期积淀基础上的。而“和谐教育”则是:和平教育与发展教育密切相关。学校教育中的每一个课程都应当渗透和平教育。和平教育原理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中。和平教育应当是人类共同必修的终身课程,是在全球实现和谐教育的重要途径。 南北朝时期的文豪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写道: “……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这是那一时期( “ 原始、理想中 ” )的和谐社会模式。 和谐社会以人为本,是把人作为政策思考逻辑起点的一种社会价值体系。根本出发点是为了人的权利、尊严、需要、成长、发展以及最终实现人的价值。从劳动及社会保障的角度看,充分就业、劳动关系和谐、社会保障公平,是决定一个社会和谐的三个最重要因素。马克思在论述“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时,间接为人类描绘了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阶段,个人劳动直接成为社会劳动的组成部分,人们之间相互协作,实现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形成“自由人联合体”,所有资源和财富,包括个人劳动力,都既是公共的,又是个人的,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将其个人劳动力与联合体的客观要素相结合,通过劳动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在消费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可以说是和谐社会的终极目标。 当今,人类所遭遇到 “ 发展困难 ” 、 “ 全球性危机 ” 以及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贫穷和两极分化同步增长现象分不开的。当代人类严峻的生存境遇激发着海内外学者从理论上反思和追问揭示出,人的活动所创造的人为世界,既可能是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人性化世界也可能是限制和束缚人的异态化世界,问题不在于要不要发展,而是在于怎样的发展。 我们知道,教育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这样说:教育是社会发展基础的重要的组成因素之一。而现实中,我们的教育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 诺贝尔奖 ” 至今无人获得、 “ 科技创造几乎是零 ” 、 “ 极端应试教育 ” (基础教育中的)严重地摧残着我们中小学的师生身心健康,使得我们的中小学生中大面积的厌学、辍学,他们饱尝 “ 考试 —— 失败,再考试 —— 再失败 ” 的痛苦;他们在一次次的人为造成的 “ 失败 ” 中丧失了学习的信心,甚至也丧失了做人的信心 …… 。自古以来,我国封建主义社会时期 “ 废黜百家、独尊儒术 ” ,以儒家思想文化作为教化后代的主要学习内容,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为历代封建王朝所用的士大夫,维护封建帝王对人民的统治。教育人者为父为师都要后生学子们读 “ 四书 ” 、念 “ 五经 ” ,以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利禄,荣宗耀祖,教育的价值观是 “ 学而优则仕 ” 。受教育者在这种教育价值观的教诲下, “ 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 ” ,读到头悬梁锥刺股,才是人们赞赏的榜样。若有不屑此道者,即使是集大观园里三代人宠爱于一身的贾宝玉,也要被打得皮开肉绽。我国古代两千多年的教育,不但是以社会为本位的,而且已经狭窄到就是 “ 官本位 ” 的教育。 中国的基础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最大症结,就是中国以僵死模式为特征的残酷的应试教育制度。中国的基础教育表现出来的种种弊病,从教育乱收费到占用学生的假期补课,从学生身体被搞坏到个性被压制,到学生自尊心被毁灭甚至自杀,从考试作弊到教材买卖中的腐败,从应试教育日趋强化到素质教育只喊不做,所有这些现象,都是这个教育制度与教育本体产生严重的偏离(不和谐)。中国的教育问题,不是枝叶花果遭到虫害的问题,而是根子腐烂的问题。没有素质教育的空间,我们就无法以多元化的社会需求来调整我们的教育,而这就把我们的教育逼向了死路。高考的残酷竞争直接控制了我国的基础教育。 “ 一考定终生 ” ,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成千上万的孩子被挤落桥下。并且,大学毕业即失业 —— 教学与实际工作严重脱节;从教育质量来说,我们的应试教育摧残学生,因此大量家庭只好将几十万孩子送出国学习,每年大量的外汇流出中国 …… 。这都反映出教育改革严重滞后。 小时候我的一位中学老师曾对我说:“ 语文语文,多读会写。读多了好文章就会写了。” 我认识一些作家,他们谈经验,仍然是逃不出 “ 多读多写多想 ” 这几个字。但是,现在的语文是怎么教的呢?我认识一位学校高三语文的把关老师,他是最会训练学生语文考试的名老师。他告诉我他的办法是: “ 根据考试的知识点,一个点、一个点地磨学生。成语是一个知识点,那就好好练两个星期的成语。拼音是一个知识点,但占考卷分数比例低一点,那就练上一个星期。什么是语文课,做试卷,改题,改错,重复记忆,训练学生注重考点的能力。考试的绝窍是,多做试卷题,多复习试卷题。 ” 这样的应试教育经验,将学生变成了 “ 考试机器 ” ;不是在教语文,而是在教如何考语文试,这对学生的思考和写作能力完全是一种破坏。我们有位数学老师说: “ 数学学习,重要的是学习数学思维方式。而数学思维方式,首先就是相信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之间,都有数学的关系,这个宇宙是由数学规则组织起来的。其次,就是要学会去找这种数学关系,能找出一对数学关系来,就是伟大的科学家。宇宙自然的奥秘,就体现在数的关系的奥秘之中。但是,我们这些数学教材,只是将过去的科学家找出的数学关系告诉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好考试,而不是刺激学生的数学兴趣,不是刺激学生去找自然万物的数学关系的兴趣。物理所学的,就是物理现象的数学关系。化学所学的,就是化学现象的数学关系。 ‘ 数 ’ 穿透一切。但是,我们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之间,根本没有密切的联系,各教各的,学生看不到其中的根本性联系。无聊的考试破坏了学生的兴趣。我要当好老师,首先就要以考试为中心,也就是说先破坏学生的科学兴趣。 ” 我国现代教育的目的,在不同的时期,都有为适应社会需要而确定的内容。在革命战争年代的教育是面向广大民众的,通过教育,唤起民众的觉醒,团结民众斗争,为革命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解放后的教育方针是为青少年学生制定的,仍然是培养 “ 为政治 ” 的人、 “ 为建设 ” 的人。 “ 这种目的观,究其实质就是把人当做一种手段或工具来塑造,以国家、社会的名义压抑甚至抹杀人的个性,忽视个体的需要,否认个体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 极大地束缚了人的发展,更谈不上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但既便如此,我们的师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却换来的是 —— 创新能力差、动手能力差、实践能力差的 “ 书奴 ” 。以至于外国的 “ 大老板 ” 们讥笑我们的教育道: “ 你们的教科书比我们厚,你们的学生学习的知识比我们多,但你们却仍然要进口我们的产品,买我们的专利 …… ! ” 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教育要“保持儿童的天赋”。瑞士教育家裴斯塔洛齐提出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一切天赋能力或力量和谐发展。”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传统学校的重心是在儿童之外,在教师、在教科书或是其他你所高兴的任何地方,惟独不在儿童的天性之中。事实上,我们每天都在面对教育对象,但传统观念使我们对教育对象的认识,仅仅是把它作为缺少生命的知识容器,而不是活生生的人;其次,我们的教育过程并没有从对象的生长和生成规律去设计;再次,我们的教育常常为社会习俗所左右。从而偏离了教育对象的本体。上述这些看法,都曾经长期被我们当作资产阶级教育家反对无产阶级革命的教育目的而进行批判。即使现在我们正吸收着他们的观点,有专家学者的探讨和教师的呐喊,但尊重儿童生命个性和生长规律的教育,仍然没有在我们的教育方针、教材、教学评估中得到足够的重视。 我们已开始尝到了长期以来以社会为本位的教育的苦果。我国的孩子从儿童到少年这一人生发展的最重要的阶段,基本上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的传授,在全国统一的教材下,年复一年地过各年级考试的关,千军万马过高考的独木桥。这其中培养了一批批 “ 考试英才 ” ,不仅每年都出那么多省市的高考状元,就连世界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的金牌也数我国成就最辉煌。但我们的教育由于缺乏了人文的关怀、创新精神的培养和个性的张扬,没有让儿童、青少年全面和谐发展的土壤,一个世纪以来我国的教育尚未培养出一位自然科学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就连孩子在夏令营活动,出国交流学习的活动中,其独立自主的能力、动手动脑的能力、想象创造的能力无一不在外国孩子的面前败下阵来。我们的教育已经萎缩到只能培养一批批 “ 矮小化人才 ” 。这样的结果怨谁,只怨 “ 在教育价值取向上,我们过去只强调教育的社会价值,而忽视教育促进人的潜能发展的内在价值,只关注教育的派生价值,只看到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而很少看到教育对人自身发展的促进作用。 ” 我们可以说: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只有在 “ 以生为本 ” 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才能有效地进行。 “和”、“谐”这两个中国字,最早出现在《管子》一书中,书中写道“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谐,谐故能辑,谐辑以悉,莫能伤之。”这段话的意思是:有道则和,有德则合,有“道德”则“和合”;有“合和”则“和谐”,有“和谐”则“团结”,有“团结”则“成功”。所以,“和谐教育”的释义应是: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以和谐促进团结和成功,并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全民终身教育,这才是“和谐教育”。古代希腊的杰出哲人都提倡和谐教育。在西方教育史上,苏格拉底最早提出了知识和德行的关系以及教育在培养德行中的作用。席勒在《美育书简》中写道:“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这最后一种教育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力量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蔡元培先生最先提出“五育并重”的教育思想,这“五育”是: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在中国大陆,近半年世纪来强调的“五育”是:“德、智、体、美、劳”。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适应自然”作为教学的根本原理,以求得教学过程的和谐。后来的教育学家又拓展了“适应自然”的内涵,包括了“适应社会”、“适应个性”、“适应思维”,这才能达到教育的和谐。“和谐”常常指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协调,相互之间关系的协调。世界公认教育的“四大理念”:“国际理解、回归生活、关爱自然、教育民主”。世界公认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中国提倡的素质教育主张提高人的“四大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中国新课程改革提倡为所有学生打好“四大基础”:“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态度、基本方法。”中国政府提出的教育方针是:使所有的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所以,“和谐教育”的释义应是:教育的“四大理念”、“四大支柱”、“四大素质”、“四大基础”以及“五育”中的每一项都是不可或缺的,“和谐教育”即是“全面发展的教育”。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贝尔实验室首席科学家,阿诺·彭齐亚斯专题写了一本书《和谐》。他认为:世界经济在经历“数量时代”、“质量时代”之后,正在走向一个新的“和谐时代”。书中论述了“和谐时代”的特征是:直接获取信息、便利的经济、重视人格化、建筑式组织管理、从协作求价值、技术融合和复兴环境。“和谐时代”即是走向“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重视知识生产、知识创新,把人当作人,强调人的和谐发展。所以,“和谐教育”的释义应是:适应世界走向“知识经济”,走向“和谐时代”的教育,应是重视人格化、从协作求价值、技术融合和复兴环境等为特征的“和谐教育”。 科学是认识世界,探究自然之奥秘;技术改造世界,设计出人类需要的产品;人文是认识和改造人类自身,实现主体价值。科学和技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密切相关。科学教育和技术教育是指提高人的科技知识和能力,增强科学技术素养的教育;人文教育是指提高人的人文知识和能力,增强人文素养的教育。 将“科学、技术、人文、和平”四种教育整合起来,是实现整体层次的和谐教育的必由之路。即,和平教育。 在小学、中学、大学各级各类学校中都有必要进行和平教育。主要的途径应当是在各门学科教育中自觉地、渗透地进行和平教育。在各门学科教学中总要涉及“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国家与国家”的冲突事件。如何评价、判断和理解这些冲突事件,是渗透式地进行和平教育的好内容。根据系统科学之原理(反馈原理、有序原理、整体原理)的启示,即:教师应当主动应用如下三条原理讲评各种冲突事件: 1 .互动地认识冲突和解决冲突(互动)——宽容原理):冲突双方都应“设身处地”,“将心比己”,彼此沟通信息,用宽容包容的态度去解决冲突。 2 .发展地认识冲突和解决冲突 ( 发展——双嬴原理 ) :冲突双方要有远见地看到共同利益,寻找双嬴之道,用理性和智慧战胜各种冲突。 3 .整体地认识冲突和解决冲突 ( 整体——平等原理 ) :教师在讲课时,要设想是“全人类都在倾听”,要实事求是,力戒偏见,贯穿民主平等的精神。 总之,和平教育与冲突解决,两者是紧密相关的。和平教育原理,不仅可以应用于学校教育中,也完全可以应用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20 世纪存在的社会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许多家庭的健康。战争、灾害和社会动乱,造成成千上万的家庭破坏;暴力、吸毒与精神污染,造成许许多多的家庭崩溃。人们自身的价值观念的负面变迁,也引起了各类家庭的麻烦和困难。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结构,正在发生着“癌变”。这引起了各国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面向 21 世纪,我认为,从家庭教育到社会教育,从儿童教育到成人教育,都应该贯穿和平教育。在伦理、责任、审美、宗教,这些广义的课程中,都必须渗透和平教育。孔子指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是:“自己想生存也帮助别人生存,自己想发展也帮助别人发展。”上述“孔子原理”的逆否表述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别人这样对待我,我就不要这样对待别人。”孔子原理有助于人们互动地认识冲突和解决冲突。上述原理就是中国人常说的“将心比己”,“设身处地”。进行伦理教育应当通过具体事例,让人们自觉遵守上述原理。将“孔子原理”应用到“家庭”,则由“伦理教育”深化到和平教育,使家庭较为稳定,使社会较为稳定。 并且,学校的和谐教育(和平教育)只有向“以生为本”的目标努力才能健康发展 当今,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国际上现代科技、文化发展的开放化,迫使各国在新世纪的竞争中更加关注教育发展的战略。我们已经落后,我们不能贻误时机再落后。推进素质教育已是我国教育的国策,素质教育从星星之火已开始成燎原之势,国家全力推动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启动。尽管目前高考改革尚待时日,追求升学率的社会要求迫使学校处于两难境地,但我们一批批重点学校、实验学校都已经对自己提出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要求,“培养站直了的中国人”“培养面向世界的中国人”等提法已成为一些学校的目标。以学生为本的情感教育、成功教育、愉快教育、情境教育的实验已遍地开花。位卑未敢忘忧国,我们一大批校长、教师都在沉思、都在探索。 苏霍姆林斯基早就提醒我们:“在我们所教育的人的身上,高尚的道德品质,丰富的精神世界和体质健全应当合而为一。教育者的本领和艺术,在于他每时每刻都能够清醒地把握住这种和谐发展的实质。”在目前的情况下,笔者以为:除去家庭、社会也要与学校教育和谐配合的因素外,单就学校的和谐教育,主要包含着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学校教育的目的要使受教育的学生得到全面而和谐的发展。全面发展是指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能发展,不可或缺,但不一定是平均发展。和谐发展是指学生各方面的协调发展,相辅相成,如生理和心理的协调发展,各学科知识的协调发展,增强知识和提高能力的协调发展,思想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协调发展,认同共性和张扬个性的协调发展,继承传统和大胆创新的协调发展,等等。同时,和谐发展里还包含着有序地发展,就是要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的特点,来设计教育和教学活动。二是学校的教育方法要和谐,即各种教育方法要配合得当。教育方法要讲究科学性。就要符合学生生长和生成的规律,要尊重生命的差异,发现每一个孩子的天赋,少一些一刀切的要求,多一些分层推进、单个指导。让每一个学生在我们的教育中,学习的天性和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开发。不要以成人的眼光看学生,不要把成人的意志强加给学生,不要用成人的思维推断学生。教育方法要讲究艺术性,就要在施教的过程中,主动运用教育美学的原理,用寻找美的视觉看待学生,用微笑亲切的姿态面对学生,用赏识赞扬的语言激励学生,用关心爱护的真情实意感化学生,用引人入胜的教学设计打动学生。教学方法要讲究协调性,就要做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相互配合,各科老师之间达到默契,教师的课堂教学可学习运用“和谐教学法”,“力求使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以及教学过程与教学环境之间始终处于一种谐调、平衡的状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三是要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要建设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环境美,是由于能唤起愉快情绪的天然造化与人工创造的和谐促成的。我们竭力使孩子能在校园里到处都看到自然美,而且感受到是由于他们为此付出了辛劳而变得更美。当孩子周围的件件东西都没有显得过于惹人瞩目而是处于似乎不易察觉的情况下,它们便可以和谐地构成环境的总的美学气氛。”要建设亲切和谐的人文环境。学校要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就要千方百计营造学校的文化氛围,从墙面、标牌到板报、橱窗,让每一处可书画的地方都起到宣传进步文化的作用;从校报校刊到校广播站(电视台),让每一个可利用的传媒工具都发出鼓舞学生上进的声音;从科技节到艺术节,到各种游览外出,让每一次活动都成为学生展示才华、创造出新、锻炼能力的机会。只有在这样的人文环境中,学生才能各取所长、各显所能、各尽其力,使自己协调发展、茁壮成长。学校更要注意在领导者和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民主、平等、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良好风气。增强学校的亲和力、感召力、凝聚力,从而使学生在其中培养出优良的人文精神。 学校的和谐教育(和平教育)只有靠“以生为本”的策划才能更加有效。 我国长期以来“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取向,形成了只重灌输知识的教学方法,“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学过程中只有教材的权威,教师的权威,学生只能听从、识记。教材、教法与儿童自身的需要没有联系,与他们的生活、情感、经验没有联系。当前高考的应试压力仍由高中向初中、小学传递,小学生的书包越背越重,作业越来越多,属于他们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儿童、青少年厌学、弃学的情绪越来越高。这些因素都使儿童学习的天性被消蚀,想象的火花被扑灭,美好的情感被扭曲,创造的潜能被扼杀。当这些学生学习的主体价值不能实现时,全面而和谐发展的教育就是一句空话。 我们进行和谐教育(和平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探索时,应该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文献综述是对于某一个已经确定的论文主题进行当今学术界研究的综述,你的论文主题都没说,哪有合适的文献综述啊。一般格式如下:文献综述就是对所写论文的文献资料进行叙述,也就是你的论文主题的学术界的研究进展。首先搜索若干文献(最好是核心的论文期刊,有外文的),然后就开始罗列,对于某论文主题,多个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予以研究,如某某等在某文献中提到,该问题怎么研究;而在某文献中,某某以什么为依据,对某问题进行研究等等,合适采纳啊,有分多给点啊 就是几段话,表达当今学术界对于你所研究问题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态度就行了。百度百科有

  • 索引序列
  • 金融法文献综述
  • 金融论文文献综述
  • 金融市场文献综述
  • 金融工程文献综述
  • 金融学的文献综述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