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康颐杂志医学期刊官网

康颐杂志医学期刊官网

发布时间:

康颐杂志医学期刊官网

医学杂志期刊有:1、《中国社区医师》:国内发行量最大的国家级综合性医学期刊、中国知网收录期刊、旬刊。2、《医学信息》:国内发行速度最快的国家级综合性医学期刊、中国知网收录期刊、旬刊。3、《吉林医学》:创刊历史久远,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旬刊、中国知网收录期刊。4、《中国医药指南》:国家级科技期刊、半月刊、中国知网收录期刊。5、《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国家级科技期刊、半月刊、中国知网收录期刊。6、《内蒙古中医药》:综合性学术期刊、旬刊、万方收据库收录期刊,职称晋升认定期刊。7、《按摩与康复医学》:国家级优秀科技期刊、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万方数据库收录、职称晋升认定期刊。8、《中国卫生产业》:国家级医药卫生期刊、月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9、《中国当代医药》:国家级医药卫生专业刊物、旬刊、中国知网收录期刊。10、《中国美容医学》: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月刊、中国知网收录期刊。11、《中国药业》: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半月刊、中国知网收录期刊。12、《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半月刊、中国知网收录期刊。

这类网站比较少,丁香园、医脉通有收录一定数量的期刊信息,但是这两家网站更多的偏向医学资讯、培训和交流,期刊信息不是主打功能。目前医学期刊查询上比较好的是常笑医学网。常笑医学网中文投稿收录1600本全国医药卫生期刊的投稿信息,SCI投稿收录4600本医药卫生领域的SCI投稿信息,相比较其他平台在权威性、专业、实用上都更胜一筹。

康颐杂志医学期刊

是的,康颐杂志被万方网收录了。《康颐》杂志创办于2013,省级期刊,湖南潇湘晨报传媒经营有限公司主办,现被万方收录(中)收录。《康颐》杂志已经有多年历史,是中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具有双刊号的期刊。(国际刊号ISSN 2095-6525国内刊号CN 43-1520/R)。《康颐》杂志是由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管、湖南潇湘晨报传媒经营有限公司主办的大型综合性期刊。致力于围绕“大健康”传播相关的资讯、知识、方法、技巧,在行业内和受众圈都备受欢迎。

复旦的法医很强,但是在复旦是边缘学科,每年很多人从这个系转出去,总而言之一级一个专业不到10人,如果想来,建议走自主招生的路,只要通过自主招生,一本线录取,那就容易很多。楼上说复旦临床水平一般,国内前三和世界水平比确实一般,全国十佳医院占2所,还是太少了,应该全拿过来。

因为知网没有收录。康颐杂志目前只被龙源全文收录,万方和知网都没有收录。《康颐》于2013年创办,全刊信息多却有条有理,坚持打造交流思想和经验共享的主流平台,国内刊号为:43-1520/R,创刊多年来受到许多读者的支持和喜爱。

康颐医学杂志

中国医科大学也有法医系啊

好几个大学都有法医专业的,你可以百度百科一下法医学专业,立刻就能看到开设院校。法医学国内比较好的几个有:1 西安交通大学2 中国医科大学3 河北医科大学4 四川大学5 中山大学6 华中科技大学7 复旦大学8 苏州大学9 山西医科大学10 河南科技大学11 皖南医学院12 昆明医学院此外,哈尔滨医科大学,吉林大学,大连医科大学等都有法医系。上海只有复旦有法医系,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来的。话说,复旦上医的临床医学本来很一般,全靠法医才发展起来的。

因为知网没有收录。康颐杂志目前只被龙源全文收录,万方和知网都没有收录。《康颐》于2013年创办,全刊信息多却有条有理,坚持打造交流思想和经验共享的主流平台,国内刊号为:43-1520/R,创刊多年来受到许多读者的支持和喜爱。

康颐杂志官网订阅

您可以参考太平洋保险的这份综合保障计划:金享人生+住院安心+个人人身意外其中,金享人生囊括现今常见的35类大病,仅恶性肿瘤一项就包括一百多种癌症,而且是一款保额可以长大的保险,平安健康到老,保额还可以转换为养老金。是所谓:有病保病,没病养老!住院安心:我们俗称小病医疗,只要住院,门槛费、床位费、治疗费、检查费等按85%的比例报销,是市面上唯一一款可以报销门槛费的险种。另外,所有保险公司的保险条款里面都有责任免除,比如酒后驾车、驾驶无合格证的车辆、吸毒、群殴、盗窃、投保人对被保险人的故意杀害等违法犯法行为引起的事故,都是不理赔的范围。

鲁迅(25—19),现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 13岁那年,他原来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科举舞弊案锒铛入狱,此后他的父亲又长期患病,终致死亡,家境败落了下来,因此卖了房子。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是家庭的长子,上有孤弱的母亲,下有幼小的弟妹,他不得不同母亲一起承担起生活的重担。天真活泼的童年生活就这样结束了,他过早地体验到了人生的艰难和世情的冷暖。他经常拿着医生为父亲开的药方到药店去取药,拿着东西到当铺去变卖。在家境好的时候,周围人是用一种羡慕的眼光看待他这个小“公子哥儿”的,话语里包含着亲切,眼光里流露着温存。自他家变穷了,周围人的态度就都变了:话语是凉凉的,眼光是冷冷的,好朋友也不和他说话了,脸上带着鄙夷的神情。周围人这种态度的变化,在鲁迅心灵中留下的深刻的印象,对于他幼小的心灵的打击很大,这使他感到在当时的中国,人与人之间缺少真诚的同情和爱心。人们是用“势利眼”看人事物的。多年以后,鲁迅还非常沉痛地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呐喊》自序) 家庭的变故和变故后的人生体验,也使鲁迅从少年时候起就亲近下层人民。他的外祖母家在农村,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农民的生活。特别是在他祖父入狱的前后,他不得不到农村的亲戚家避难,长时期住在农村。在那里,他与农村的孩子们成了朋友,与他们一起玩耍,一起划船,一起看戏,有时也一起到他们家的地里“偷”豆子煮了吃。在他们之间,没有相互的歧视和仇视,而是相互关心,相互友爱。鲁迅一生都把他与农村小朋友这种朴素真诚的关系当作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关系而怀念着,描写着。小说创作 1918年9月,鲁迅先生在《新青年》杂志上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它奠定了中国的新文学运动(1919),推进了现代文学的发展。这篇小说,凝聚了鲁迅从童年时起到那时为止的全部痛苦的人生体验和对于中华民族现代命运的全部痛苦思索。它通过“狂人”之口,把几千年的中国封建专制的历史痛斥为“吃人”的历史,向沉滞落后的中国社会发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严厉质问,大声疾呼:“救救孩子!” 鲁迅先生的小说作品数量不多,意义却十分重大。鲁迅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描写这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这是与鲁迅的创作目的分不开的。鲁迅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1]》)这种表现人生、改良人生的创作目的,使他描写的主要是孔乙己、华老栓、单四嫂子、阿Q、陈士成、祥林嫂、爱心这样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剧命运。这些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最需要周围人的同情和怜悯、关心和爱护,但在缺乏真诚爱心的当时的中国社会中,人们给予他们的却是侮辱和歧视、冷漠和冷酷。这样的社会难道是一个正常的社会吗?这样的人际关系难道是合理的人际关系吗?最令我们痛心的是,他们生活在无爱的人间,深受生活的折磨,但他们彼此之间也缺乏真诚的同情,对自己同类的悲剧命运采取的是一种冷漠旁观甚至欣赏的态度,并通过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人来宣泄自己受压迫、受欺侮时郁积的怨愤之气。在《孔乙己》里,有恶意嘲弄孔乙己的短衫顾客;在《阿Q正传》中,别人欺侮阿Q,阿Q则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小尼姑;在《祝福》中,鲁镇的村民把祥林嫂的悲剧当作有趣的故事来欣赏……所有这一切,让人感到一股透骨的寒意。鲁迅对他们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爱他们,但希望他们觉悟,希望他们能够自立、自主、自强,拥有做人的原则。 鲁迅先生对权势者和伪君子抱着深恶痛绝的态度。《孔乙己》中的丁举人、《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长明灯》中的郭老娃、《离婚》中的七大人等等,都是这样一些权势者的形象。他们有权有势,但对他人的命运却没有真诚的关心,对社会的进步没有丝毫的热情,他们关心的只是自己的权势和地位,自私、虚伪、冷酷,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改善。《肥皂》中的四铭、《高老夫子》中的高老夫子则是一些假道学、伪君子,他们口口声声说是关心社会的道德,实际上他们自己都是毫无道德心的人, 就像寓言中的叶公。 鲁迅先生的小说写的是平凡人的平凡的生活,没有离奇的故事,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却充满了无穷的艺术魅力。这种魅力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他对人、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对人的内在微妙心理的入木三分的刻画带来的。读鲁迅的小说,时时有一种“发现的喜悦”。画面是普通的画面,人物是普通的人物,但却在这么普通的画面和普通的人物身上,随时都能注意到我们平时注意不到的特征,察觉到平时察觉不到的人物的心理活动。正是由于这种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入木三分的心理刻画,使鲁迅小说的艺术魅力具有了愈久愈醇的特征。在青年时期,我们涉世不深,北方的中小学生对故事中所描写的鲁镇等江南水乡、三味书屋等风土人情还不够熟悉,对人生还没有更多的亲身体验,鲁迅小说是作为一个整体进入我们的感觉世界的。为了揭示不同生活画面和不同人物命运的不同的意义,鲁迅的小说结构是多变的,几乎一篇有一篇的样式,一篇有一篇的写法。《狂人日记》与《阿Q正传》不同,《孔乙己》与《白光》不同,《故乡》与《祝福》不同,《孤独者》与《伤逝》不同。不仅结构样式不同,音调节奏也不同。《孔乙己》是那么的单纯而又冷峻,《伤逝》则那么逶迤曲折、情深意切。鲁迅的小说不仅是小说,也是诗,它以平凡的社会生活为题材,整体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意境幽深,外冷内热,其运用民族语言的功力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在写作《呐喊》《彷徨》的同时,鲁迅先生还创作了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诗集《野草》。前者出版于1928年,后者出版于1937年。如果说《呐喊》《彷徨》中的小说是鲁迅对现实社会人生的冷峻的刻画,意在警醒沉睡的国民,《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则是鲁迅温馨的回忆,是对滋养过他的生命的人和物的深情的怀念。幼时的保姆长妈妈,在备受歧视的环境中给予过他真诚的关心的藤野先生,一生坎坷、孤傲不羁的老友范爱农,给过他无限乐趣的“百草园”,吸引着他的好奇心的民间戏剧和民间娱乐活动……所有这一切,都是在这个险恶世界的背景上透露出亮色和暖意的事物,是他们,滋养了鲁迅的生命。这些散文,把抒情、叙述、议论结合在一起,有时如平静的港湾,有时如波涛翻滚的大海,有时如湍急奔流的河水,有时又像蜿蜒曲折的小溪,千姿百态,体现了鲁迅散文创作的艺术成就。同《朝花夕拾》中那些明净细致的散文不同,《野草》中的散文诗则呈现出迷离恍惚、奇诡幻美的意境,它们像一团团情绪的云气,在空中旋转飘荡,变幻出各种意想不到的形状。鲁迅内在的苦闷,化为了梦,化为了超世间的想象,使《野草》成了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一朵奇葩。鲁迅曾对别人说:“我的哲学都在《野草》里。”鲁迅最内在的情绪体验和最玄妙的哲理性感悟,通过这种奇特的艺术手段传达出来。鲁迅的艺术创造力是惊人的。 鲁迅先生葬礼生前,他立下遗言:“一、不能因为丧事收任何一文钱。但朋友的不在此例。二、赶快收敛、埋掉,拉倒。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四、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六、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莎士比亚说:“一个人的临终遗言,就像深沉的音乐,有一种自然吸引注意的力量。” 鲁迅先生葬礼鲁迅一生的著作和译作近1000万字,其中杂文集共16本。其中《风筝》《故乡》《孔乙己》《诗二首》选进二期课改教材初二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进二期课改教材初一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风筝》《雪》《藤野先生》《社戏》等都被选入初中人教版语文课本。《朝花夕拾》一书也成为中学生的必读书目之一,而他的小说集《呐喊》《彷徨》也成为后代人的精神佳作。 1918年起,先后发表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坟》《故乡》《故事新编》等小说名篇,后来一同收入小说集《呐喊》。 鲁迅文言1881年 一岁八月初三(公历9月25日,生于浙江绍兴府城内东昌坊口。姓周,原名樟寿,字豫山、豫亭、豫才。1886年 六岁是年入塾,从叔祖周玉田先生初诵《鉴略》其五六岁时,宗党皆呼之曰“胡羊尾巴”。誉其小而灵活也1888年 八岁十一月,以妹端生十月即逝世,当其病笃时,先生在屋隅暗泣,母太夫人询其何故,答曰:“为妹妹。”是岁一日,本家长辈相聚推牌九,父伯宜亦与焉。先生在旁默视,从伯慰农先生因询之曰:“汝愿何人得赢?”先生立即对曰:“愿大家均赢。”1892年 十二岁 正月,往三味书屋从寿镜吾先生怀鉴读。以比目鱼对寿先生的独角兽。在塾中,喜乘闲描画,并搜集图画,而对于二十四孝图之“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独生反感。先生外家为安桥头鲁姓,聚族而居,幼时常随母太夫人前往,在乡村与大自然相接触,影响甚大。《社戏》中所描写者,皆安桥头一带之景色,时正十一二岁也。外家后迁皇甫庄、小皋步等处。 十二月三十日曾祖母戴太君卒,年七十九。1893年 十三岁 三月祖父介孚公丁忧,自北京归。秋,介孚公因事下狱,父伯宜公又抱重病,家产中落,出入于质铺及药店者累年1896年 十六岁 九月初六日父伯宜公卒,年三十七。父卒后,家境益艰。 1898年 十八岁 闰三月,往南京考入江南水师学堂,改名为树人。1899年 十九岁 正月,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路矿学堂,对于功课并不温习,而每逢考试名列前茅。课余辄读译本新书,尤好小说,时或外出骑马。1901年 二十一岁 十二月,路矿学堂毕业。1902年 二十二岁 二月,由江南督练公所派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课余喜读哲学与文艺之书,尤注意于人性及国民性问题。1903年 二十三岁 是年为《浙江潮》杂志撰文。秋,译《月界旅行》毕。 1904年 二十四岁六月初一日,祖父介孚公卒,年六十八。 八月,往仙台入医学专门学校肄业。 1906年 二十六岁 六月回家,与朱安女士结婚。同月,复赴日本,在东京研究文艺,中止学医。 1907年 二十七岁 是年夏,拟创办文艺杂志,名曰《新生》,以费绌未印,后为《河南》杂志撰文。1908年 二十八岁 是年从章太炎先生炳麟学,为“光复会”会员,并与二弟作人译域外小说。1909年 二十九岁 是年辑印《域外小说集》二册。六月归国,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生理学化学教员。1910年 三十岁四月初五日祖母蒋太君卒,年六十九。 八月,任绍兴中学堂教员兼监学。1911年 三十一岁九月绍兴光复,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冬,写成第一篇试作小说《怀旧》,阅二年始发表于《小说月报》第四卷第一号。1912年 三十二岁 一月一日,临时政府成立于南京,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招,任教育部部员。五月,航海抵北京,住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绍兴会馆藤花馆,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八月任命为教育部佥事。是月公余纂辑谢承《后汉书》。1913年 三十三岁 六月,请假由津浦路回家省亲八月由海道返京十月,公余校《嵇康集1914年 三十四岁研究佛经。1915年 三十五岁一月辑成《会稽郡故书杂集》一册,用二弟作人名印行。同月刻《百喻经》成。喜搜集并研究金石拓本。 1916年 三十六岁 五月,移居会馆补树书屋。十二月,请假由津浦路归省。 仍搜集研究造象及墓志拓本。 1917年 三十七岁 一月初,返北京。 七月初,因张勋复辟乱作,愤而离职,同月乱平即返部。 1918年 三十八岁 自四月开始创作以后,源源不绝,其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以鲁迅为笔名,载在《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掊击家族制度与礼教之弊害,实为文学革命思想之急先锋。 1919年 三十九岁 一月发表关于爱情之意见,题曰《随感录四十》,载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一号,后收入杂感录《热风》。 八月,买公用库八道湾屋成。 十月发表关于改革家庭与解放子女之意见,题曰《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载《新青年》第六卷第六号,后收入论文集《坟》。 十一月修缮之事略备,与二弟作人俱移入。 十二月请假经津浦路归省,奉母偕三弟建人来京。 1920年 四十岁 一月,译成日本武者小路实笃著戏曲《一个青年的梦》。 十月,译成俄国阿尔志跋绥夫著小说《工人绥惠略夫》。 秋季起,兼任北京大学及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讲师。 1921年 四十一岁 二三月又校《嵇康集》。仍兼任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讲师。 1922年 四十二岁 二月八月又校《嵇康集》。 五月译成俄国爱罗先珂著童话剧《桃色的云》。仍兼任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讲师。 1923年 四十三岁 八月迁居砖塔胡同六十一号。 九月小说第一集《呐喊》印成。 十二月买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二十一号屋。同月,《中国小说史略》上卷印成。 是年秋起,兼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及世界语专门学校讲师。 1924年 四十四岁 五月,移居西三条胡同新屋。 六月,《中国小说史略》下卷印成。同月又校《嵇康集》,并撰校正《嵇康集》序。 七月住西安讲演。 八月返京。 十月译成日本厨川白村著论文《苦闷的象征》。 仍兼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及世界语专门学校讲师。 是年冬为《语丝》周刊撰文。 1925年 四十五岁 八月,因教育总长章士钊非法解散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鲁迅与多数教职员有校务维持会之组织,被章士钊违法免职。随后鲁迅向专管行政诉讼的平政院投递诉状,控告章士钊滥用职权。 十一月,杂感第一集《热风》印成。 十二月译成日本厨川白村著《出了象牙之塔》。 是年仍为《语丝》撰文,并编辑《国民新报》副刊及《莽原》杂志。 是年秋起,兼任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中国大学讲师,黎明中学教员。 1926年 四十六岁 一月,新任教育总长易培基取消过去对鲁迅的免职处分,教育部佥事恢复,到部任事。 二月,平政院开会作出裁决,正式取消章士钊对鲁迅的处分,判定鲁迅诉胜。 三月,“三一八”惨案后,避难入山本医院,德国医院,法国医院等,至五月始回寓。 七月起,逐日往中央公园,与齐宗颐同译《小约翰》。 八月底,离北京向厦门,任厦门大学文科教授。 九月《彷徨》印成。 十二月因不满于学校,辞职。 1927年 四十七岁 一月至广州,任中山大学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 二月往香港演说,题为:《无声的中国》,次日演题:《老调子已经唱完!》。 三月黄花节,往岭南大学讲演。同日移居白云楼。 四月至黄埔政治学校讲演。十五日,赴中山大学各主任紧急会议,营救被捕学生,无效,辞职。 七月演讲于知用中学,及市教育局主持之“学术讲演会”,题目为《读书杂谈》,《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八月开始编纂《唐宋传奇集》。同月《野草》印成。 八日,移寓景云里二十三号,与番禺许广平女士同居。 十月抵上海。沪上学界,闻先生至,纷纷请往讲演,如劳动大学,立达学园,复旦大学,暨南大学,大夏大学,中华大学,光华大学等。 十二月应大学院院长蔡元培之聘,任特约著作员。同月《唐宋传奇集》上册出版。 1928年 四十八岁 二月《小约翰》印成。同月为《北新月刊》译《近代美术潮论》,及《语丝》编辑。《唐宋传奇集》下册印成。 五月往江湾实验中学讲演,题曰:《老而不死论》。 六月《思想•山水•人物》译本出。《奔流》创刊号出版。 十一月短评《而已集》印成。 1929年 四十九岁 一月与王方仁,崔真吾,柔石等合资印刷文艺书籍及木刻《艺苑朝花》,简称朝花社。 五月《壁下译丛》印成。同月十三,北上省亲。并应燕京大学,北京大学,第二师范学院,第一师范学院等校讲演。 六月五日回抵沪上。同月卢那卡尔斯基作《艺术论》译成出版。 九月二十七日晨,许广平生一男。 十月一日名孩子曰海婴(周海婴)。同月为柔石校订中篇小说《二月》。同月卢那卡尔斯基作《文艺与批评》译本印成。 十二月往暨南大学讲演。 1930年 五十岁 一月朝花社告终。同月与友人合编《萌芽》月刊出版。开始译《毁灭》。 二月“自由大同盟”开成立会。 三月二日参加“左翼作家连盟成立会”。此时浙江省党部呈请通缉“反动文人鲁迅”。“自由大同盟”被严压,先生离寓避难。同时牙齿肿痛,全行拨去,易以义齿。四月回寓。与 神州光社订约编译《现代文艺丛书》。 五月十二日迁入北四川路楼寓。 八月往“夏期文艺讲习会”讲演。同月译雅各武莱夫长篇小说《十月》讫。 九月为贺非校订《静静的顿河》毕,过劳发热。 同月十七日,在荷兰西菜室,赴数友发起之先生五十岁纪念会。 十月四五两日,与内山完造同开“版画展览会”于北四川路“购买组合”第一店楼上。同月译《药用植物》讫。 十一月修正《中国小说史略》。 1931年 五十一岁 一月二十日柔石被逮,先生离寓避难。 二月梅斐尔德《士敏土之图》印成。 同月二十八日回旧寓。 三月,先生主持“左联”机关杂志《前哨》出版。 四月往同文书院讲演,题为:《流氓与文学》。 六月往日人“妇女之友会”讲演。 七月为增田涉讲解《中国小说史略》全部毕。同月往“社会科学研究会”演讲《上海文艺之一瞥》。 八月十七日请内山嘉吉君教学生木刻术,先生亲自翻译,至二十二日毕。二十四日为一八艺社木刻部讲演。 十一月校《嵇康集》以涵芬楼景印宋本。同月《毁灭》制本成。 十二月与友人合编《十字街头》旬刊出版。 1932年 五十二岁 一月二十九日遇战事,在火线中。次日避居内山书店。 二月六日,由内山书店友护送至英租界内山支店暂避。 四月编一九二八及二九年短评,名曰:《三闲集》。编一九三〇年至三一年杂文,名曰:《二心集》。 五月自录译著书目。 九月编译新俄小说家二十人集上册讫,名曰:《竖琴》。编下册讫,名曰:《一天的工作》。 十月排印《两地书》。 十一月九日,因母病赴平。同月二十二日起,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师范大学,中国大学等校讲演 1933年 五十三岁 一月四日蔡元培函邀加入“民权保障同盟会”,被举为执行委员。 二月十七日蔡元培函邀赴宋庆龄宅,欢迎萧伯纳。 三月《鲁迅自选集》出版于天马书店。同月二十七日移书籍于狄思威路,税屋存放。 四月十一日迁居大陆新村九号。 五月十三日至德国领事馆为“法西斯蒂”暴行递抗议书。 六月二十日杨铨被刺,往万国殡仪馆送殓。时有先生亦将不免之说,或阻其行,先生不顾,出不带门匙,以示决绝。 七月,《文学》月刊出版,先生为同人之一。 十月先生编序之《一个人的受难》木刻连环图印成。同月“木刻展览会”假千爱里开会。又短评集《伪自由书》印成。 1934年 五十四岁 一月《北平笺谱》出版。 三月校杂文《南腔北调集》,同月印成。 五月,先生编序之木刻《引玉集》出版。 八月编《译文》创刊号。同月二十三日,因熟识者被逮,离寓避难。 十月《木刻纪程》印成。 十二月十四夜脊肉作痛,盗汗。病后大瘦,义齿与齿龈不合。同月短评集《准风月谈》出版。 1935年 五十五岁 一月译苏联班台莱夫童话《表》毕。 二月开始译果戈里《死魂灵》。 四月《十竹斋笺谱》第一册印成。 六月编选《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并作导言毕,印成。 九月高尔基作《俄罗斯的童话》译本印成。 十二月编瞿秋白遗著《海上述林》上卷。 十一月续写《故事新编》。 十二月整理《死魂灵百图》木刻本,并作序。 1936年 五十六岁 一月肩及胁均大痛。同月二十日与友协办之《海燕》半月刊出版。又校《故事新编》毕,即出书。 二月开始续译《死魂灵》第二部。 三月二日下午骤然气喘。 四月七日往良友公司,为之选定《苏联版画》。同月编《海上述林》下卷。 五月十五日再起病,医云胃疾,自后发热未愈,三十一日,史沫特莱女士引美国邓医生来诊断,病甚危。 六月,从委顿中渐愈,稍能坐立诵读。可略作数十字。同月,病中答访问者《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又《花边文学》印成。 七月,先生编印之《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出版。 八月,痰中见血,为《中流》创刊号作小文。 十月,体重八十八磅,较八月一日增约二磅。契诃夫作《坏孩子和别的奇闻》译本印成。能偶出看电影及访友小坐。 八日往青年会观第二回“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 十七日出访鹿地亘及内山完造。 十八日未明前疾作,气喘不止。修书一封,托内山完造请医,此为绝笔。 十九日上午五时二十五分逝世。 1949年全国解放后,臧克家由香港回到北京。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臧克家亲自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目睹了人民群众纪念鲁迅的盛况,并瞻仰了鲁迅在北京的故居。他深切追忆鲁迅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百感交集,于1949年11月1日写了《有的人》这首短诗,抒发自己由纪念鲁迅所引起的无限感慨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非常伟大。体现出鲁迅的伟大,体现出革命者的勇敢。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1、2009年9月ISSN1003-8183《家庭保健》“隐身和丈夫网聊------这样挽救婚姻对不对”2、2009年10月ISSN1003-8183《家庭保健》“白马王子来了 可我却在恐婚”3、2009年10月ISSN1009-8569《莫愁》“健康过敏是不是小题大做?”4、2009年11月ISSN1003-8183《家庭保健》网聊情感游戏 违背道德的虚拟放纵5、2009年11月ISSN1009-8569《好家长》“关注网络成瘾的孩子”6、2009年12月ISSN1009-8569《好家长》“患了神经性厌食症”怎么办?7、2009年6月ISSN1672-4526《家庭科学新健康》“爱的十字路口”8、2009年6月ISSN1672-4526《家庭生活新健康》“初恋为何常驻梦中”9、2009年6月ISSN1672-4526《家庭科学新健康》“不堪重负真想以死解脱”10、2010年6月ISSN1003-8183《家庭保健》富士康员工接连自杀事件引发思考——自杀为何会“传染”11、2010年10月ISSN1672-6383《中外妇儿健康》心理空间:“脱去疲劳的伪装”12、2010年11月ISSN1672-6383《中外妇儿健康》健康节拍:“美丽体像源于健康”13、2010年12月ISSN1672-6383《中外妇儿健康》心理空间:“会行走的孤独”14、2010年12月ISSN1673-0720《家庭健康》心理导航:激情过后“谁该为迷失的爱情买单”15、2011年1月ISSN1672-6383《中外妇儿健康》透视镜:“给沉默婚姻找个出口”16、2011年2月ISSN1673-0720《家庭健康》心理导航:“把握亲子关系的距离”17、2011年3月ISSN1001-0203《家庭医学》健康心理:“给亲密一个合理的距离”18、2011年5月ISSN1673-0720《家庭健康》心理导航:“拯救我们的社交乏力”19、2011年5月ISSN1001-0203《家庭医学》健康心理:“学习班并非天才的摇篮“20、2011年7月ISSN1001-0203《家庭医学》健康心理:“离婚不离家的困惑”21、2011年7月ISSN1008-0430《自我保健》新疾把脉:莫名奇妙患上“多发性硬化症”22、2011年8月ISSN1001-0203《家庭医学》健康心理:“电话恐惧:等待还是行动?”23、2011年9月ISSN1673-0720《家庭健康》心理导航:“宽容,有时特别有力量”24、2011年10月ISSN1001-0203《家庭医学》本刊策划:婚姻:年轻人的“易碎品”25、2011年11月 ISSN1008-0430《自我保健》家庭心经:“幸福大门外的恐婚男女”26、2012年1月ISSN1673-0720《家庭健康》心理导航:“操心的中国式父母”27、2012年3月ISSN1001-0203《家庭医学》健康心理:“你在床上撒谎吗”28、2012年3月ISSN1001-0203《家庭医学》健康心理:“走出丧偶悲情”29、2012年6月ISSN1673-0720《家庭健康》心理导航:“孩子,你是我永远的爱”30、2012年7月(上)期ISSN1671-4954《家庭医药》“宁养:守候生命最后的尊严”31、2012年9月ISSN1001-0203《家庭医学》健康心理:“强迫症的误区”31、2012年9月ISSN1673-0720《家庭健康》心理导航:“非暴力沟通,走向婚姻坦途》32、2012年9月(下)期ISSN1671-4954《家庭医药》特别策划:“扼住伸向老人的那只黑手”33、2012年10月(上)期ISSN1671-4954《家庭医药》“经常流泪是怎么回事?34、2012年11月(下)期ISSN1671-4954《家庭医药》“寻回失落的幸福”35、2012年6月29日徐州彭城晚报周末版“性教育:不尴尬,别敷衍”36、2012年12月ISSN1673-0720《家庭健康》心理导航:“幸福婚姻,你有没有性满足”37、2013年1月(下)ISSN1001-0203《家庭医学》健康心理:“幸福婚姻的相处宝典”38、2013年5月9日济南《当代健康报》A07版李蕊专访:“幸福婚姻的密码”39、2013年6月《名医》杂志“名医博客”专栏白领一族心理疲劳不容忽视40、2013年5月ISSN1671-4954《家庭医药》特别策划:“别让漂族爸妈“陷入”心理孤岛”41、2013年11月15日《新周刊》第44期(总1695期)李蕊接受采访“婆媳新关系---碗汤的距离”42、2014年1月(下)ISSN1001-0203《家庭医学》健康心理:“以书为药---应对青少年早恋心理问题”43、2014年1月6日《健康时报》“处好关系,要找准距离”44、2014年3月ISSN2095-6525《康颐活过100岁》杂志“心理态度”:“走出情绪的雨季”45、2014年3月(下)ISSN1001-0203《家庭医学》健康心理:“以书为药---应对青少年早恋心理问题”46、2014年4月ISSN2095-6525《康颐活过00岁》杂志“心理状态”问答专栏:老人家为什么爱捡破烂”47、2013年4月(下)ISSN1001-0203《家庭医学》健康心理:“你有路怒症吗”48、2013年4月徐州《彭城周末》情感专栏“该不该给丈夫留隐私空间”49、2013年4月26日《彭城周末》情感专栏“有爱没性的婚姻,该不该坚守?”50、2014年5月10日《彭城周末》情感专栏:“重组家庭里的“心理障碍”51、2014年6月ISSN2095-6525《康颐活过00岁》杂志“心理状态”态度:“中年老爸减压术”52、2014年6月21日《彭城周末》李蕊评论《疯狂的潮流》:疯狂不是病,是一种“脱域”现象53、2014年7月ISSN1673-0720《家庭健康》心理导航:“强权母亲与孩子成长”54、2014年7月ISSN-1673-7822《医食参考》“中年无性,我们的婚姻能否继续”55、2014年8月ISSN-1673-7822《医食参考》“有孩子之后如何享受性福”

只是老子写了《道德经》之后,分类出来的,你问的是老子版本问题 那么就只能是写老子的才算是你说的版本,比如《老子传》、《老子》等,算版本。 你说的《道德真经解》《道德真经疏》只能算是老子的作品的不同名称集。算不上版本的。(*^__^*) 嘻嘻……如果我的回答您还满意,请采纳谢谢!

康颐杂志官网订购

是的,康颐杂志被万方网收录了。《康颐》杂志创办于2013,省级期刊,湖南潇湘晨报传媒经营有限公司主办,现被万方收录(中)收录。《康颐》杂志已经有多年历史,是中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具有双刊号的期刊。(国际刊号ISSN 2095-6525国内刊号CN 43-1520/R)。《康颐》杂志是由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管、湖南潇湘晨报传媒经营有限公司主办的大型综合性期刊。致力于围绕“大健康”传播相关的资讯、知识、方法、技巧,在行业内和受众圈都备受欢迎。

因为知网没有收录。康颐杂志目前只被龙源全文收录,万方和知网都没有收录。《康颐》于2013年创办,全刊信息多却有条有理,坚持打造交流思想和经验共享的主流平台,国内刊号为:43-1520/R,创刊多年来受到许多读者的支持和喜爱。

  • 索引序列
  • 康颐杂志医学期刊官网
  • 康颐杂志医学期刊
  • 康颐医学杂志
  • 康颐杂志官网订阅
  • 康颐杂志官网订购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