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影响因子多少合格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影响因子多少合格

发布时间: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影响因子多少合格

请注意,该刊并不是SCI收录,所以下面的影响因子不是SCI的IF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ISSN:1673-5196]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2年版)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3年版) 提示: 《引证报告》2013年版影响因子:267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4年版) 提示: 《引证报告》2014年版影响因子:211 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 提示: 排序:综合性科学技术 - 第39位 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 提示: 排序: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 第82位 主题分类: N/Q,T/X:综合性科学技术: N/Q,T/X:综合性科学技术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主  编:石耀霖刊  号:ISSN1002-1175/CN11-2809/N创刊时间:1984年出版周期:双月刊开  本:大16开网  址: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该期刊被以下收录,属于核心期刊: 中文科技综合性类核心期刊(北京大学)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科技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学报影响因子多少合格

不同领域差别比较大,不能一概而论。3-4比较好了,至少是主流期刊吧。生物方向不太了解。

一般情况,不是很高。

这个要具体分析,因为不同学科领域的期刊影响因子差别挺大的。国内的期刊一般在0以上的就不错了,到0或更高的就不多了。第二作者算不算作者要看你评什么职称,一般中级可以算,但2~3篇第二作者相当于一篇第一作者,评高级的话第二作者基本不能算。

生物和医学类期刊影响因子算很高的,cell之类的可以到三四十。想物理、化学类到十几就算国际领先水平了。3-4也不算烂,但也不算好,一般学校里博士发3-4的文章就可以毕业了。

美国科学院学报影响因子多少合格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美国科学学院学报 影响因子674 综合性期刊分类下的 2 区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缩写 PNAS,ISSN:0027-8424)是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综合学科文献之一,周刊。它是美国科学院的院刊。自1914年创刊至今,PNAS提供具有高水平的前沿研究报告、学术评论、学科回顾及前瞻、学术论文以及美国国家科学学会学术动态的报道和出版。PNAS收录的文献涵盖生物、物理和社会科学,2008年的影响因子为38,2009年影响因子为432, 2010年影响因子为771,特征因子(Eigenfactor) 为668(2010)[1-2]。在SCI综合科学类排名第三位,因而已成为全球科研人员不可缺少的科研资料。在全球范围, PNAS目前并不是最顶级的科学研究刊物,其发表的文章的研究水平与Nature、Science、 Cell等杂志还有较大的差距。

sci影响因子8-10分算高

大理学院学报影响因子多少合格

刊物级别一般在刊物上会有注明的江苏环境科技 是省级刊物什么是“国家级”刊物?一般说来,“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什么是“省级”刊物?“省级”期刊,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什么是核心期刊?简单地说,核心期刊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什么是ISSN类刊?所谓ISSN类刊物是指在我国境地外注册,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该类刊物的刊号前标注有ISSN字母。现在许多杂志则同时具有CN和ISSN两种刊号。

1、按期刊的主管部门分级 这是期刊分级的最传统的方法,也是目前仍在使用的主要方法。按照这种分级方法,期刊被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由代表国家科研水平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国家一级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一般被认为是国家级期刊,省部级、地市级依此类推。 这种分级的特点是简单明白,容易确认;以出身定级,只要主管部门不变刊物便享受终身级别;只要主管部门平级,各类期刊(学术期刊、消息报道、工作指导、知识普及性期刊)都属同一级别,无法区分。所以,这种分级方式只适宜在已经划定了某个特定层次、特定区域的期刊中进行(如严格的学术期刊),而不适宜在大范围内笼统采用,不然就会出现《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和《中国音乐教育》(教育部主办)平级的滑稽现象。 2、按期刊是否公开出版分级 按此标准,期刊分为公开发行和内部发行期刊,一般认为,在主办者级别相同的情况下,公开发行期刊要高于内部发行期刊(有保密要求或非学术因素暂不便公开的除外)。与第一种分级一样,这种分级也只有在某个特定层次或特定区域的期刊中进行才有合理性。 3、以期刊质量分级 以质量分级是最具有学术价值的一种分级,主要表现为期刊获奖或入选某种目录。核心期刊的理论传入我国后,情报学界终于有了替代传统的以行政级别分级的较为科学合理的新方法。1988年,兰州大学仿照《科学引文索引》的“期刊引文报告”的方法,选定我国出版的学术水平最高的10种自然科学期刊为依据,用各刊所载论文的参考文献,每年编制引文索引卡片,分散编印成册,名为《中文自然科学引文索引》,并从中选出104种自然科学中文核心期刊,这是我国第一个利用引文研制出的较具权威性和学术影响的自然科学中文核心期刊。1990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根据国外主要检索工具列出的110种中国科技期刊和兰州大学提出的104种期刊,又收录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的重大项目中所列中国(不含港台)大学的学报,经专家评议后提出286种科技核心期刊,1991年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课题组重新选出1230种期刊作为国内“学术榜”的统计源。这几次有影响的期刊分级都限于自然科学,说明一方面自然科学期刊的分级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先于社会科学,另一方面,八十年代末开始的期刊质量分级,还缺乏学科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1992年,《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总览》)出版和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标志着期刊质量评价和期刊分级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总览》由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组织北京地区41所高校200多人员参加编制,历时两年,从1万多种中文期刊中筛选出核心期刊2156种,出版了165万字的《总览》。《总览》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图书情报部门将此书认为订购期刊的主要参考,很多杂志社(编辑部)据此在自己的刊物上标明“全国中文期刊”等字样。《总览》的影响主要是因为:(1)它是第一部公开出版的大型核心期刊目录,大部分图书情报机构都能得到,因而影响面大。(2)学科齐全,共131个核心期刊表,对各种类型的图书馆和各学科都有较好的适用性。(3)书中既阐述了核心期刊的研制理论和方法,还较详细地报道了各学科核心期刊的研制过程和基本数据,还有大量学科专家参与鉴定,从而使整个研制程序显得完备而规范,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4)该书由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研制,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此点亦有相当的权威性。《总览》在社会上的广泛影响,使得“核心期刊”这个原本是图书情报专业的专用名词日益深入人心,成为学界评价衡量期刊质量的基本词汇和基本标准。 1992年,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联合举办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活动,从全国3500种科技期刊中评比出351种优秀期刊,其中一等奖50种,二等奖100种,三等奖201种。由于这次评比的规格高,涉及面广(所有科技期刊参与评比),评选严格、科学、规范,评选结果合理(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期刊几乎全部获奖),这次评比有极高的权威性,在科技期刊界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影响。 92年以来,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各类学术机构和很多高等院校,对期刊进行了多次评奖和分级研究,这些评奖或分级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全国性的,如: 国家期刊奖 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入选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 等。 (2)省级的,如: **省一级期刊 **省十佳期刊 **省优秀期刊 等。 (3)跨省大区级的,如: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华北地区优秀期刊 等。 (4)由高等院校制定的期刊分级,如: 南京大学核心期刊 湖南大学国内权威刊物目录 湖北大学一级和重要学术期刊目录等。 由于期刊是发表科研成果的主要园地,因此期刊的级别涉及期刊管理、编辑、作者的评奖、入选、职称、晋级等很多方面,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对期刊级别的划分,比上文提到的要复杂得多。如某省高级职称评审条件中涉及期刊等级就有如下多种提法: (1)省级以上刊物 (2)国内外专业学术刊物 (3)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 (4)省级以上学术刊物 (5)省级刊物 (6)国家级报刊杂志。

所谓核心期刊一般指某学科的核心期刊,即是指刊载与某一学科领域有关的信息较多,且水平较高,能够反映该学科最新成果和前沿动态,受到该专业读者特别关注的那些期刊 确定核心刊的基本方法有: 百分之八十法: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假设属于某学科的500种期刊上发表的10万篇论文的8万篇(80%)由其中的100种期刊发表,则这100 刊为该学科的核心期刊。百分之八十法的不足是只考虑了期刊的绝对载文量,忽视了论文质量。 文摘法:选定本学科的代表性检索工具(如工程技术领域选《工程索引》,化学化工选用《化学文摘》),将本检索工具中收录该学科的某种期刊占总期刊论文的篇数百分比由大到小排,将百分比从大到小累加至70%或80%时的期刊为该学科核心期刊。 引文法: 利用《科学引文索引》的JCR(按引文多到少排),从多到少累加至引文总数的70%或80%时的期刊,为该学科核心期刊。利用的引文统计来源可以选择本学科公认的具有权威性的几种期刊。其它方法还有两步引文法、区域分析法和加权综合法等。不懂留言吧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大理学院学报》这两个报刊可以。《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月刊)创刊干1975年,是由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管、云南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云南师范大学主办的教育教学刊物。《大理学院学报》(月刊)创刊于1980年,由大理学院主办。

大学学报影响因子多少合格

影响因子的高与低是相对的,大于2的算高,大于1的可以算比较高,看你如何比较。

这个要具体分析,因为不同学科领域的期刊影响因子差别挺大的。国内的期刊一般在0以上的就不错了,到0或更高的就不多了。第二作者算不算作者要看你评什么职称,一般中级可以算,但2~3篇第二作者相当于一篇第一作者,评高级的话第二作者基本不能算。

国内的期刊能到0及以上就算很高的了。影响因子:1、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的一项数据。 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JCR year)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2、影响因子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量。计算方法:影响因子是以年为单位进行计算的。以1992年的某一期刊影响因子为例:IF(1992年) = A / B其中,A = 该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在1992年中被引用的次数;B = 该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数。

  • 索引序列
  •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影响因子多少合格
  • 中国科学院学报影响因子多少合格
  • 美国科学院学报影响因子多少合格
  • 大理学院学报影响因子多少合格
  • 大学学报影响因子多少合格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