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青海农林科技期刊官网投稿邮箱地址

青海农林科技期刊官网投稿邮箱地址

发布时间:

青海农林科技期刊官网投稿邮箱地址

青海大学的院校代码为10743,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代号编排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青海大学(QinghaiUniversity),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是一所以工、农、医、管四大学科为主,其他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是清华大学等6所知名高校的对口支援学校,是全国14所“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程入选高校,国家首批百所创新示范校,教育部与青海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历史沿革:学校前身为青海工学院,始建于1958年。1960年11月,与青海农牧学院、青海医学院、青海财经学院合并为青海大学,“文革”初期被撤销。1971年恢复青海工农学院,设有工、农两大学科。1988年恢复青海大学。1997年10月,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并入青海大学。2001年1月,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财经职业学院整建制划归青海大学,2004年青海医学院并入,组建成新的青海大学。截至2022年1月,学校占地3000余亩;在校生5万余人,其中研究生3714人、本专科生9万余人(含昆仑学院3838人)。据2021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17个教学院系。截至2021年3月,学校拥有本科专业67个。科研平台截至2022年3月,青海大学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室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3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其中培育中心1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农业部实验室(中心)5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1个、国育华渔VR世界实验室1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18个、省级科技重点实验室23个(其中分室1个);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科研成果截至2021年3月,近五年来,学校获批科研项目1687项,其中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6项,科研经费总计超12亿金额,鉴定科研成果612项,其中国际领先16项、国际先进68项、培育新品种29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全国争先创优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部级以上奖45项、青海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1人次;在中国国内外各种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969篇,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Nature》上发表学术论文4篇。师资队伍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5372人(含附属医院3050人),专任教师1365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476人,占比达35%,硕士以上教师占比达86%;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7人,双聘教授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人、青年项目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国家级人才2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4人,获国家创新争先奖、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中国侨界(创新人才)贡献奖、第三世界国家科学院全球唯一基础医学奖等19人,全国及省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30余人,省级优秀专家、优秀专业技术人才60余人,团队项目14个,青海省“135”高层次人才、省级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220余人;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合作交流截至2021年3月,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的高校签署了交流合作备忘录,开展务实合作;加入了“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启动了新一轮清华大学—奥克兰大学—青海大学“三兄弟”模式合作项目。学科建设截至2022年3月,学校现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内一流建设学科2个、省内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12个,省级二级重点学科5个;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8个;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5个,96个专业领域;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教学建设截至2021年3月,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精品双语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7门、国家级一流专业5个、国家级卓越计划项目9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项。优势专业及学科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动物医学、藏医学2019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经济学、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资源勘查工程、草业科学、临床医学、中医学、会计学2020年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生态学、资源勘查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农学、草业科学2020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金融学、生物技术、冶金工程和动物科学国家特色专业:预防医学、资源勘查工程、草业科学、经济学、化学工程与工艺、藏医学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水利水电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冶金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青海大学重点学科有生态学、内科学(高原医学)、作物遗传育种、作物学、动物科学、藏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水利水电工程、动物医学、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草业科学、肿瘤学、皮肤病与性病学、预防医学、土木工程等,以下是具体名单,供大家参考,如有变动,以学校最新公布为准。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生态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内科学(高原医学)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作物遗传育种省级重点学科:作物学、动物科学、藏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水利水电工程、动物医学、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草业科学、肿瘤学、皮肤病与性病学、预防医学、土木工程、工商管理、园艺学、区域经济学、生物学、林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加工工程

简介:青农集团是青海知名民营企业,集团成立于1992年,集团主要覆盖农业机械、汽车专业化市场、汽车销售、摩托车、汽车轮胎及橡胶、房地产开发和项目投资。在这些创新发展的产业领域中,青农集团进行前瞻性的实践并长期坚持。在汽车销售领域:通过整合与延伸,致力于成为具有全省影响力的汽车品牌销售商;在汽车专业化市场领域集团主要覆盖农业机械、汽车专业化市场、汽车销售、摩托车、汽车轮胎及橡胶、房地产开发和项目投资。集团旗下有:青海三江源农机市场有限公司、青海三江源置业投资有限公司(三江源汽配城)、青海青农汽车销售有限公司、青海青誉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青海青旺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青海青诚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西宁范鑫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青海欣兆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青海海湖车城有限公司等十个子公司,网点遍布本省地、市、县、乡,辐射西藏、甘肃两地,形成了庞大的销售网络。拥有一支朝气蓬勃、有创新意识的团队。法定代表人:刘向东成立时间:2001-06-22注册资本:3090万人民币工商注册号:630000100021891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公司地址:西宁市城北区祁连路297号

青海大学。 青海大学坐落于青海省省会——“夏都”西宁市北郊,是一所国家重点支持、清华大学对口支援、教育部和青海省共同建设的地方多科性大学。学校主页: 学校类型: 综合 主管部门: 青海省教育厅 学校属性: 211工程 硕士点: 23个 博士点: 2个 目录学校简介历史沿革现任领导师资力量办学条件清华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大学项目情况简介奖学金设置校徽校训近年青海大学录取分数线 学校简介历史沿革现任领导师资力量办学条件清华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大学项目情况简介奖学金设置校徽校训近年青海大学录取分数线 展开 编辑本段学校简介 青海大学坐落于青海省省会——“夏都”西宁市北郊,是一所国家重点支 青海大学持、清华大学对口支援、教育部和青海省共同建设的地方多科性大学。 青海大学前身为青海工学院,始建于1958年。1960年11月青海工学院与青海农牧学院、青海医学院、青海财经学院合并为青海大学。“文革”初期青海大学被撤销。1971年恢复成包括工、农两大学科在内的青海工农学院。1988年更名为青海大学。随着高校布局结构的调整,1997年10月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并入,2001年1月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整建制划归,2004年青海医学院并入,组建成新的青海大学。 学校校园占地285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60万平方米,其中教学及行政用房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为09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为7357万元,学校图书馆面积18万平方米,藏书115万余册。公开出版《青海大学学报》、《青海大学医学院学报》、《青海畜牧兽医杂志》、《青海农林科技》等学术期刊。学青海大学在地图中的位置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校下设医学院、农牧学院、财经学院、化工学院、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科学院、附属医院等7院29系(部);有畜牧研究所、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等12个专业研究所;有“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长期库青海复份库”、“国家油菜改良青海分中心”、“青藏高原农业分析中心”、“青藏高原农作物新品种品质测试中心”和欧盟援建的“马铃薯病毒检测中心”等5个国家级实验研究中心;有“高原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原生物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两个国家重点学科;有高原动物疾病、化工原理、先进材料与应用技术、春油菜育种、水利水电、高原建筑材料、基础医学、高原医学研究中心、临床医学实验中心、草地生态环境、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基础化学、药学等1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以及基础工业教学示范中心“省级教学实训基地”。 学校有一个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 青海大学学校现有55个本科专业、23个硕士点、2个博士点。学科专业形成了以工、农、医、管四大学科为主、其他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其中,有农学、动物医学、动物科学、草业科学、水利水电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基础医学、预防医学、藏医藏药、工商管理、土木工程、园艺、区域经济学等14个“省级重点学科”和3个“省级医学重点学科”。 学校现有教职工3728人,其中,教学及教辅人员1197人,专职科研、医护人员1454人;正高职称235人,副高职称776人,中级职称1200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32人、硕士289人。专业技术人员中有享受政府津贴专家27人,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1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人,教育部青年教师奖1人,全国及省级优秀教师7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13人,省级名医12人,省级首席医学专家5人,省级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37人,省级优秀专家7人,省委、省政府领导联系的高层次人才9人。学校面向全国25个省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102名,其中,本科生8231名,硕士研究生320人。 五年来,学校共取得各类科研项目433项,其中,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等30项,省部级项目291项,科研总经费12万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9项,“青海省首届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8项,在国内外各种刊物上共发表学术论文4000余篇。 学校在接受清华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对口支援的同时,先后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日本高知大学、新西兰澳克兰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建立了良好的校际协作关系。 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学校”、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学校”、“青海省文明单位”、“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1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of Choosing Topics of English Majors’ thesis 范琳 环球论丛 Mar-08 ISBN978-7-5419-1093-02008年7月2 大学英语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及探索 邹宇锋1 管理科学文摘 5 ISSN1002-7106王慧娟23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arles Dickens and Du Fu 王慧娟1 中国周刊 2008年第25期(24) ISSN1671-3117邹宇锋24 论语用失误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 杨梅2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8第28卷第4期 ISSN 1673-808X5 分级教学对慢班学生心理影响及对策 杨梅 山东文学 2008年第9期 ISSN0257-58176 外语学习者学习主体认知差异研究 杨梅 教学与管理 2008年第3期 ISSN1004-58727 对研究生英语分级教学存在问题的思考 乔娜1 现代学术研究 2008年第6期 ISSN 1814-2508陈毅2 98 合理分级科学转变力促研究生英语应用能力 陈毅1 当代学术研究 9 ISBN 978-7-80748-171-3乔娜29 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对我校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外语教学的启示 冯雪萍 高校外语教学与研究 4 ISBN 978-7-5601-3829-910 公共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背景教育 顾荣1 教育探索与实践 4 ISSN1672-6278赵挺宇211 名词中间结构与名词结构歧义 杜惠芳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8卷第3期5 ISSN 1009-9107李丽霞212 指代歧义的生成研究 杜惠芳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8卷第2期5 ISSN 1009-910713 严复对自由的理解 罗建忠1 作家杂志 2008年第8期 ISSN1006-4044——对严译《群己权界论》的解读 屈妮妮2 下半月刊郑艾萍314 从英汉谚语的互译看翻译的原则和标准 罗建忠1 中国文化教育研究 2008年4月 ISSN1726-6276屈妮妮315 诗歌翻译中的理解与表达 屈妮妮1 中国文化教育研究 2008年4月 ISSN1726-6276——《关雎》的两个英译本的对比与分析 罗建忠216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摘要部分问题及建议 屈妮妮1 时代文学 2008年8月 ISSN1005-4677罗建忠2 下半月郑艾萍317 对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探究 赵 娟1 安康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 ISSN1674-0092孟秀玲2 2008年4月18 语境——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王立 高校外语教学与研究(第一辑) 2008年4月 ISBN-978-7-5601-3829-919 二外法语教学刍议 陈利利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8年 4月 ISSN1009-813520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反拨效应实证研究》概述 王伟力 青海师专学报 5 ISSN 1007-01172008年9月21 大学生对新大学英语四级听力考试的态度研究——新大学英语四级听力考试对学生的反拨效应 王伟力2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3 ISSN 1673-98762008年9月22 中国における日本语教育について 乔亚英 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 第三卷第4期 ISBN 7-80198-470-6――日本文化の视点から―― 423 麦琪—乔治·艾略特人本宗教的实践者 侯雅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8卷第3期5 ISSN 1009-910724 做人的尊严 侯雅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8卷第5期9 ISSN 1009-9107——《客人》的存在主义解读25 从《围成》的比喻解读隐喻的主观性 程瑾涛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08 第3期 ISSN 1009-5837社会科学版 2008年9月26 浅析《双城记》的人物形象及其思想意义 张乃丹 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 第三卷第4期 ISBN7-80198-470-427 我校大学英语自主听力教学改革初探 李亚妮1 中国高教研讨杂志 2008年4月 ISSN 1818-6539李 敏2 第20卷28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刘 瑶 华商 2008年9月上半月 ISSN1004-119229 浅析《傲慢与偏见》中人物性格与婚姻观 马 甜 高校外语教学与研究 4 ISBN 978-7-5601-3829-930 Relative pronoun in the acquisition of English relative clause by Chinese EFL learners 张晓容1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08年9月 ISSN 1539-8072李丽霞331 对外报道的“国际受众”特点及英译要求 张晓容1 中国校外教育 11 ISSN 1004-8502窦 琴232 从关联理论看广告双关语的译法 张晓容1 语文学刊 2008年12期 ISSN 1672-8610殷延军2孟秀玲333 新西兰高职教育的主要特点及启示 田志强 中国成人教育 2008年第五期 ISSN 1004-657734 Induced hydrolytic enzymes of ectomycorrhizal fungi against pathogen Rhizoctonia solani 田志强 Biotechnology Letters (2008) 30:1777-1782 0141-5492(Print)5/5 1573-6776 (Online)35 ECMF-induced PR-proteins again damping-off disease of Pinus tabulaeformis 田志强 Phytopathology Nov-08 0031-949X4/436 Ectomycorrhizal Fungi Induced 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s against Damping-off Disease of Pinus tabulaeformis 田志强 Plant Disease Oct-08 0191-29174/437 A Survey of Common Problems in English Majors′Graduation Theses 高建梅 当代学术研究(第四辑) 2008年12月 ISBN 978-7-80748-171-338 The art of teaching English 常青 高校外语教学与研究(第四辑) 2008年12月 ISBN 978-7-5601-3829-939 外语教学研究中的知识、能力与运用能力 李婷 外语教学 2008年7月 ISSN 1000-5544(2008专刊)40 论素质教育中大学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郑艾萍 教育与职业 2008年12月下 ISSN 1004-3985

青海农林科技期刊官网投稿邮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还是很不错的,这是一所在西北的非常好的大学,虽然有些偏僻,但是在大西北来说还是挺好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一些关于农业的专业相当的厉害,在中国有非常靠前的排名,属于我国国家的985大学,教学专业和教学能力非常的强。但是美中不足的是这个大学的位置特别的偏僻,在陕西的一个小县城中,所以录取分数也相对于低一些。

青海大学跟石河子大学,西藏大学一样都是比较偏远的,也是国家211重点建设高校,而且清华好像对于清华大学有支援。我现在有一个同学就是在青海大学读书,也经常看到她发的一些朋友圈,可以看到那里的风景真的非常美。其实对于一些偏远的地方来说,虽然发展不是那么的好,但是风景绝对很好,没有太多人为的痕迹,绿化也很不错,青海大学就是如此。青海大学校内的绿化面积是很大的,所以也会给人一种非常舒适的感觉,而且青海湖的风景也很美,完全可以在节假日的时候去青海湖看一看,而且网上很火的旅游景点茶卡盐湖就在青海,也可以考虑去那里旅游,拍一些美美的照片。青海大学以前的发展是并不好的,毕竟青海比较偏远,经济发展肯定是比较落后的,但是近几年来,青海大学是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的,而且我相信通过国家的不断带动,青海大学肯定会发展的更好的。

青海大学的院校代码为10743,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代号编排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青海大学(QinghaiUniversity),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是一所以工、农、医、管四大学科为主,其他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是清华大学等6所知名高校的对口支援学校,是全国14所“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程入选高校,国家首批百所创新示范校,教育部与青海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历史沿革:学校前身为青海工学院,始建于1958年。1960年11月,与青海农牧学院、青海医学院、青海财经学院合并为青海大学,“文革”初期被撤销。1971年恢复青海工农学院,设有工、农两大学科。1988年恢复青海大学。1997年10月,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并入青海大学。2001年1月,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财经职业学院整建制划归青海大学,2004年青海医学院并入,组建成新的青海大学。截至2022年1月,学校占地3000余亩;在校生5万余人,其中研究生3714人、本专科生9万余人(含昆仑学院3838人)。据2021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17个教学院系。截至2021年3月,学校拥有本科专业67个。科研平台截至2022年3月,青海大学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室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3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其中培育中心1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农业部实验室(中心)5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1个、国育华渔VR世界实验室1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18个、省级科技重点实验室23个(其中分室1个);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科研成果截至2021年3月,近五年来,学校获批科研项目1687项,其中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6项,科研经费总计超12亿金额,鉴定科研成果612项,其中国际领先16项、国际先进68项、培育新品种29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全国争先创优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部级以上奖45项、青海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1人次;在中国国内外各种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969篇,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Nature》上发表学术论文4篇。师资队伍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5372人(含附属医院3050人),专任教师1365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476人,占比达35%,硕士以上教师占比达86%;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7人,双聘教授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人、青年项目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国家级人才2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4人,获国家创新争先奖、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中国侨界(创新人才)贡献奖、第三世界国家科学院全球唯一基础医学奖等19人,全国及省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30余人,省级优秀专家、优秀专业技术人才60余人,团队项目14个,青海省“135”高层次人才、省级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220余人;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合作交流截至2021年3月,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的高校签署了交流合作备忘录,开展务实合作;加入了“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启动了新一轮清华大学—奥克兰大学—青海大学“三兄弟”模式合作项目。学科建设截至2022年3月,学校现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内一流建设学科2个、省内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12个,省级二级重点学科5个;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8个;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5个,96个专业领域;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教学建设截至2021年3月,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精品双语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7门、国家级一流专业5个、国家级卓越计划项目9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项。优势专业及学科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动物医学、藏医学2019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经济学、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资源勘查工程、草业科学、临床医学、中医学、会计学2020年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生态学、资源勘查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农学、草业科学2020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金融学、生物技术、冶金工程和动物科学国家特色专业:预防医学、资源勘查工程、草业科学、经济学、化学工程与工艺、藏医学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水利水电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冶金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青海大学重点学科有生态学、内科学(高原医学)、作物遗传育种、作物学、动物科学、藏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水利水电工程、动物医学、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草业科学、肿瘤学、皮肤病与性病学、预防医学、土木工程等,以下是具体名单,供大家参考,如有变动,以学校最新公布为准。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生态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内科学(高原医学)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作物遗传育种省级重点学科:作物学、动物科学、藏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水利水电工程、动物医学、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草业科学、肿瘤学、皮肤病与性病学、预防医学、土木工程、工商管理、园艺学、区域经济学、生物学、林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加工工程

青海农林科技期刊官网投稿邮箱是多少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招生代号即代码是5161。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与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共建,是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学校介绍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高校、四川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是四川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四川省建设类优质学校、文化和旅游部四川培训基地教学基地,入选四川省首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单位、四川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学校发轫于1937年由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代办的省立成都高级农科职业学校;前身为1958年组建的四川省温江农校;2002年升格为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2005年成都畜牧兽医学校和成都市机电工程学校并入学院。据2022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柳城、海科两个校区,校园面积541亩,校舍面积3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价值26万元;设有10个二级学院,开设37个高职专科专业;有教职工646人,在校生13000余人。办学历史四川省温江农业学校1937年11月,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受四川省教育厅委托,代办四川省立成都高级农科职业学校。1953年,四川省立成都高级农科职业学校更名为四川省立成都农业学校。1958年3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四川省农业厅决定将四川省立成都农业学校的果树栽培、农作物栽培、植物保护三个专业、学生459人、教师30余人,四川省农业机械化学校农作物栽培专业与温江专区农业合作干部学校合并,成立四川省立温江专区农业学校。1961年,温江地委决定四川省立温江专区农业学校停办。1963年,温江行署决定四川省立温江专区农业学校复办。1965年,学校迁入温江县外西的西禅寺。1969年12月,学校被撤销,教职工全部进入温江地区“五七干校”,以后大部分教职工调离学校。1974年2月,温江地委决定恢复四川省立温江专区农业学校,更名为四川省温江农业学校。1975年,正式恢复四川省温江农业学校建制。1980年,学校被授予"国家级重点中专"称号。1991年8月,学校被农牧渔业部确认为"全国中等农业学校办学水平评估A等二级学校"。1993年12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为"省部级重点普通中等专业学校"。1998年,学校再次获得了"国家级重点中专"称号。2001年初,成都市人民政府正式向四川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提出,在温江农校基础上申办"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2002年4月2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建立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四川省成都畜牧兽医学校1956年,经四川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增建成都农业经济学校,校址位于成都大观堰。1957年,更名为四川省农业经济学校。1958年,成都农业经济学校被撤销,师生分别调往温江专区农业学校、绵阳农校、灌县林业学校;其余部分和四川省农业经济学校合并为四川省成都经济学校。1959年,四川省成都经济学校更名为成都市农业学校。1961年2月,撤销成都市农业学校。1966年,调整为成都市农业职业学校。1973年7月,恢复成都市农业学校。1988年,学校更名为四川省成都畜牧兽医学校。成都农业机械化学校1978年8月,经四川省政府批准在四川省温江农业学校内创建温江地区农业机械化学校。1979年春,温江地区农业机械化学校独立办学,迁址到温江区和盛镇。1983年,温江地区农业机械化学校调整为成都农业机械化学校。1992年,学校合并成都市农业机械研究推广所。1998年,学校增挂成都市机电工程学校牌子。合并发展2004年6月,成都市委、市政府决定四川省成都畜牧兽医学校和成都市机电工程学校整体并入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7月,四川省教育厅正式批准三校合并。2005年7月,成都畜牧兽医学校和成都机电工程学校整体迁入,完成了实质性合并。2006年,学校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2007年,学校与成都市属农林口科研院所共同组建成都市农林科学院。2009年,学校划出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归口成都市教育局。2011年8月,学校被四川省教育厅、财政厅列为第二批“四川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院校;被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确定为四川省建设类优质学校。2012年,成为四川省单独招生试点院校。2014年,通过四川省示范性高职院校项目验收。2015年8月,学校入选为国家首批100所现代学徒制试点高校;9月,先后被列入四川省、成都市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11月,被批准为成都市特色院校试点单位;12月,被认定为四川省首批四川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2017年5月,学校被确定为四川省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9月,与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10月,入选四川新型职业农民试点;11月,入选四川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院校。2018年9月,学校成为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建设院校。2019年,学校被确定为四川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入选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项目认定的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6月,入选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名单; 7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第四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C档)。2020年7月7日,入选四川省首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单位。2021年6月,成都市人民政府与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签署共建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协议。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3月,学校设有10个二级学院,开设37个高职专科专业。师资力量截至2021年7月,学院有教职工618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352人,取得教授、副教授等高级技术职称的192人,“双师”教师330人。截至2018年9月,学校拥有全国农业职业教育名师5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教学建设截至2020年7月,学院1个专业群入选双高计划,拥有中央财政支持专业2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校内实践基地3个、省示范专业3个、省重点专业3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4个、省级校内实践基地13个、市重点和特色专业5个、市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7个、市级校内实践基地2个,市级重点教学实验(实训)室2个、有省级在线开放课程3门。特色专业休闲农业、畜牧兽医、园艺技术、作物生产技术、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旅游管理、园艺技术、园林工程技术、动物医学、宠物临床诊疗、宠物养护与训导、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林业技术、园林技术、环境艺术设计、农业经济管理等。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休闲农业(专业群)。中央财政支持专业:饲料与动物营养、作物生产技术。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水产养殖技术、园林工程技术、农业经济管理(农业职业经理人方向)。国家级校内实践基地(名单不全):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动物疫病检测中心、园林园艺实训基地。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生产性实训基地:畜牧兽医生产性实训基地。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园艺技术、畜牧兽医、作物生产技术。省示范专业:畜牧兽医、园林工程技术、园艺技术。省重点专业:畜牧兽医、园林技术、作物生产技术。市重点和特色专业:畜牧兽医、园艺技术、园林技术、会计、软件技术。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园林工程技术、畜牧兽医、农业经济管理、水产养殖技术。市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水产养殖技术、园林工程技术、种子生产与经营、农业经济管理、应用电子技术、物业管理、宠物养护与驯导。市级重点教学实验(实训)室: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植物组织培养与细胞繁育中心。国家级精品课程:农业气象。省部级精品课程:农业气象、动物药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就业指导、农业气象省。级、园艺植物保护、动物微生物、动物解剖组织胚胎及生理学、植物保护、SQL Server 2000应用技术、动物解剖生理、盆景与插花艺术。市级精品课程:动物繁殖与改良技术、园林工程定额与预算、动物营养与饲料、园林植物栽培与应用技术、中兽医防治、Flash动画制作、园林植物保护、花卉生产技术、蔬菜生产技术、遗传与作物育种、养禽与禽病防治、养猪与猪病防治。省级精品课程共享课:动物解剖生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就业指导、园艺植物保护。市级精品课程共享课:蔬菜生产技术。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名单不全):动物解剖生理、创办园艺企业。教学成果截至2019年3月,学校先后获全国农业职教成果一等奖、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等。所获荣誉2020年12月28日,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表彰为“第二届四川省文明校园”。2021年4月22日,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其“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2021年7月,该校“畜牧兽医专业群虚拟仿真实训中心 ”入选教育部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公示名单。2022年5月4日,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团委荣获“成都市五四红旗团委”称号。科研平台据2021年7月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官网显示,学校建成特种玉米研究所、中兽药研究所、园艺研究所、动物疫病监测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四川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四川现代农业装备协同创新中心。成都市重点实验室: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物联网实验室。科研成果据2021年7月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官网显示,近两年,学校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2018年5月25日,学院作为主要完成单位参与的《猪用中兽药新产品研发及应用》获2017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20年2月12日,该校畜牧兽医分院杨琼老师和王利琴老师参与的《肉猪阶段性无抗养殖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获2019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叶少平教授大麦研究团队完成的《优质高产饲用大麦新品种选育及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获2019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21年3月,该校参与的《四川山地乌骨鸡综合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畜禽用抗菌中药复方和单体的筛选研究与应用》《牛羊脑多头蚴病病原学及高效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学术资源馆藏资源                                    截至2017年3月,学校图书馆拥有各类图书近85万册,其中印刷体50万册、电子图书35万册;开通了计算机软件视频学习系统、银符在线考试系统、汇雅电子图书、超星期刊、国家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知识库、中央电视台农广天地、三农致富经视频、国家农业数据共享中心、万方数据、万方视频资源、超星汇雅电子图书、读秀学术搜索、中国知网(CNKI)、畅想之星电子书等电子资源。合作交流截至2017年5月,学校已与英国拉夫堡学院、荷兰艾瑞斯应用技术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美国西北理工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TAFE西部学院、俄罗斯契科夫技术学院、法国瓦尔德萨尔特农业科技学院、泰国暹罗大学、泰国博仁大学、老挝北部农林学院、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以及中国台湾地区屏东科技大学、朝阳科技大学、中州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结成姊妹学校,签订合作协议。

青海大学的院校代码为10743,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代号编排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青海大学(QinghaiUniversity),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是一所以工、农、医、管四大学科为主,其他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是清华大学等6所知名高校的对口支援学校,是全国14所“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程入选高校,国家首批百所创新示范校,教育部与青海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历史沿革:学校前身为青海工学院,始建于1958年。1960年11月,与青海农牧学院、青海医学院、青海财经学院合并为青海大学,“文革”初期被撤销。1971年恢复青海工农学院,设有工、农两大学科。1988年恢复青海大学。1997年10月,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并入青海大学。2001年1月,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财经职业学院整建制划归青海大学,2004年青海医学院并入,组建成新的青海大学。截至2022年1月,学校占地3000余亩;在校生5万余人,其中研究生3714人、本专科生9万余人(含昆仑学院3838人)。据2021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17个教学院系。截至2021年3月,学校拥有本科专业67个。科研平台截至2022年3月,青海大学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室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3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其中培育中心1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农业部实验室(中心)5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1个、国育华渔VR世界实验室1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18个、省级科技重点实验室23个(其中分室1个);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科研成果截至2021年3月,近五年来,学校获批科研项目1687项,其中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6项,科研经费总计超12亿金额,鉴定科研成果612项,其中国际领先16项、国际先进68项、培育新品种29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全国争先创优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部级以上奖45项、青海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1人次;在中国国内外各种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969篇,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Nature》上发表学术论文4篇。师资队伍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5372人(含附属医院3050人),专任教师1365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476人,占比达35%,硕士以上教师占比达86%;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7人,双聘教授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人、青年项目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国家级人才2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4人,获国家创新争先奖、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中国侨界(创新人才)贡献奖、第三世界国家科学院全球唯一基础医学奖等19人,全国及省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30余人,省级优秀专家、优秀专业技术人才60余人,团队项目14个,青海省“135”高层次人才、省级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220余人;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合作交流截至2021年3月,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的高校签署了交流合作备忘录,开展务实合作;加入了“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启动了新一轮清华大学—奥克兰大学—青海大学“三兄弟”模式合作项目。学科建设截至2022年3月,学校现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内一流建设学科2个、省内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12个,省级二级重点学科5个;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8个;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5个,96个专业领域;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教学建设截至2021年3月,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精品双语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7门、国家级一流专业5个、国家级卓越计划项目9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项。优势专业及学科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动物医学、藏医学2019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经济学、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资源勘查工程、草业科学、临床医学、中医学、会计学2020年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生态学、资源勘查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农学、草业科学2020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金融学、生物技术、冶金工程和动物科学国家特色专业:预防医学、资源勘查工程、草业科学、经济学、化学工程与工艺、藏医学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水利水电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冶金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青海大学重点学科有生态学、内科学(高原医学)、作物遗传育种、作物学、动物科学、藏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水利水电工程、动物医学、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草业科学、肿瘤学、皮肤病与性病学、预防医学、土木工程等,以下是具体名单,供大家参考,如有变动,以学校最新公布为准。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生态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内科学(高原医学)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作物遗传育种省级重点学科:作物学、动物科学、藏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水利水电工程、动物医学、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草业科学、肿瘤学、皮肤病与性病学、预防医学、土木工程、工商管理、园艺学、区域经济学、生物学、林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加工工程

青海农林科技期刊官网投稿邮箱怎么填

回答 你好呀,很高兴为你进行解答~打字需要一些时间哦,请稍等 青海大学医学院很不错的,亲 医学专业是青海大学的招牌专业,其中临床医学和藏医学这两专业又是医学院的佼佼者。 硬件设备没得说,首先得说一下,医学院在青海大学相对独立,上课的地方只在医学院的教学楼。其他的学生也不会在医学院上课,医学院女生相对较多。青海大学缺少大师级的人物,但临床医学绝对有让你信服的大师,实习基本都是到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青海大学医学部历史悠久,1958 年成立的青海医学院开启了青海省的高等医学教育,是青海省唯一一所普通高等医学院校。 2004 年 11 月与青海大学整合组建为新的青海大学。63 年来,医学部立足青海、突出特色、服务地方,现已发展成为集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为一体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新格局,为国家和青海省地方医疗卫生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医学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 更多4条 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招生代号即代码是5161。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与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共建,是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学校介绍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高校、四川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是四川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四川省建设类优质学校、文化和旅游部四川培训基地教学基地,入选四川省首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单位、四川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学校发轫于1937年由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代办的省立成都高级农科职业学校;前身为1958年组建的四川省温江农校;2002年升格为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2005年成都畜牧兽医学校和成都市机电工程学校并入学院。据2022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柳城、海科两个校区,校园面积541亩,校舍面积3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价值26万元;设有10个二级学院,开设37个高职专科专业;有教职工646人,在校生13000余人。办学历史四川省温江农业学校1937年11月,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受四川省教育厅委托,代办四川省立成都高级农科职业学校。1953年,四川省立成都高级农科职业学校更名为四川省立成都农业学校。1958年3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四川省农业厅决定将四川省立成都农业学校的果树栽培、农作物栽培、植物保护三个专业、学生459人、教师30余人,四川省农业机械化学校农作物栽培专业与温江专区农业合作干部学校合并,成立四川省立温江专区农业学校。1961年,温江地委决定四川省立温江专区农业学校停办。1963年,温江行署决定四川省立温江专区农业学校复办。1965年,学校迁入温江县外西的西禅寺。1969年12月,学校被撤销,教职工全部进入温江地区“五七干校”,以后大部分教职工调离学校。1974年2月,温江地委决定恢复四川省立温江专区农业学校,更名为四川省温江农业学校。1975年,正式恢复四川省温江农业学校建制。1980年,学校被授予"国家级重点中专"称号。1991年8月,学校被农牧渔业部确认为"全国中等农业学校办学水平评估A等二级学校"。1993年12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为"省部级重点普通中等专业学校"。1998年,学校再次获得了"国家级重点中专"称号。2001年初,成都市人民政府正式向四川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提出,在温江农校基础上申办"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2002年4月2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建立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四川省成都畜牧兽医学校1956年,经四川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增建成都农业经济学校,校址位于成都大观堰。1957年,更名为四川省农业经济学校。1958年,成都农业经济学校被撤销,师生分别调往温江专区农业学校、绵阳农校、灌县林业学校;其余部分和四川省农业经济学校合并为四川省成都经济学校。1959年,四川省成都经济学校更名为成都市农业学校。1961年2月,撤销成都市农业学校。1966年,调整为成都市农业职业学校。1973年7月,恢复成都市农业学校。1988年,学校更名为四川省成都畜牧兽医学校。成都农业机械化学校1978年8月,经四川省政府批准在四川省温江农业学校内创建温江地区农业机械化学校。1979年春,温江地区农业机械化学校独立办学,迁址到温江区和盛镇。1983年,温江地区农业机械化学校调整为成都农业机械化学校。1992年,学校合并成都市农业机械研究推广所。1998年,学校增挂成都市机电工程学校牌子。合并发展2004年6月,成都市委、市政府决定四川省成都畜牧兽医学校和成都市机电工程学校整体并入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7月,四川省教育厅正式批准三校合并。2005年7月,成都畜牧兽医学校和成都机电工程学校整体迁入,完成了实质性合并。2006年,学校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2007年,学校与成都市属农林口科研院所共同组建成都市农林科学院。2009年,学校划出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归口成都市教育局。2011年8月,学校被四川省教育厅、财政厅列为第二批“四川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院校;被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确定为四川省建设类优质学校。2012年,成为四川省单独招生试点院校。2014年,通过四川省示范性高职院校项目验收。2015年8月,学校入选为国家首批100所现代学徒制试点高校;9月,先后被列入四川省、成都市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11月,被批准为成都市特色院校试点单位;12月,被认定为四川省首批四川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2017年5月,学校被确定为四川省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9月,与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10月,入选四川新型职业农民试点;11月,入选四川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院校。2018年9月,学校成为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建设院校。2019年,学校被确定为四川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入选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项目认定的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6月,入选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名单; 7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第四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C档)。2020年7月7日,入选四川省首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单位。2021年6月,成都市人民政府与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签署共建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协议。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3月,学校设有10个二级学院,开设37个高职专科专业。师资力量截至2021年7月,学院有教职工618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352人,取得教授、副教授等高级技术职称的192人,“双师”教师330人。截至2018年9月,学校拥有全国农业职业教育名师5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教学建设截至2020年7月,学院1个专业群入选双高计划,拥有中央财政支持专业2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校内实践基地3个、省示范专业3个、省重点专业3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4个、省级校内实践基地13个、市重点和特色专业5个、市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7个、市级校内实践基地2个,市级重点教学实验(实训)室2个、有省级在线开放课程3门。特色专业休闲农业、畜牧兽医、园艺技术、作物生产技术、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旅游管理、园艺技术、园林工程技术、动物医学、宠物临床诊疗、宠物养护与训导、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林业技术、园林技术、环境艺术设计、农业经济管理等。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休闲农业(专业群)。中央财政支持专业:饲料与动物营养、作物生产技术。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水产养殖技术、园林工程技术、农业经济管理(农业职业经理人方向)。国家级校内实践基地(名单不全):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动物疫病检测中心、园林园艺实训基地。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生产性实训基地:畜牧兽医生产性实训基地。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园艺技术、畜牧兽医、作物生产技术。省示范专业:畜牧兽医、园林工程技术、园艺技术。省重点专业:畜牧兽医、园林技术、作物生产技术。市重点和特色专业:畜牧兽医、园艺技术、园林技术、会计、软件技术。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园林工程技术、畜牧兽医、农业经济管理、水产养殖技术。市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水产养殖技术、园林工程技术、种子生产与经营、农业经济管理、应用电子技术、物业管理、宠物养护与驯导。市级重点教学实验(实训)室: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植物组织培养与细胞繁育中心。国家级精品课程:农业气象。省部级精品课程:农业气象、动物药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就业指导、农业气象省。级、园艺植物保护、动物微生物、动物解剖组织胚胎及生理学、植物保护、SQL Server 2000应用技术、动物解剖生理、盆景与插花艺术。市级精品课程:动物繁殖与改良技术、园林工程定额与预算、动物营养与饲料、园林植物栽培与应用技术、中兽医防治、Flash动画制作、园林植物保护、花卉生产技术、蔬菜生产技术、遗传与作物育种、养禽与禽病防治、养猪与猪病防治。省级精品课程共享课:动物解剖生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就业指导、园艺植物保护。市级精品课程共享课:蔬菜生产技术。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名单不全):动物解剖生理、创办园艺企业。教学成果截至2019年3月,学校先后获全国农业职教成果一等奖、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等。所获荣誉2020年12月28日,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表彰为“第二届四川省文明校园”。2021年4月22日,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其“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2021年7月,该校“畜牧兽医专业群虚拟仿真实训中心 ”入选教育部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公示名单。2022年5月4日,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团委荣获“成都市五四红旗团委”称号。科研平台据2021年7月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官网显示,学校建成特种玉米研究所、中兽药研究所、园艺研究所、动物疫病监测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四川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四川现代农业装备协同创新中心。成都市重点实验室: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物联网实验室。科研成果据2021年7月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官网显示,近两年,学校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2018年5月25日,学院作为主要完成单位参与的《猪用中兽药新产品研发及应用》获2017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20年2月12日,该校畜牧兽医分院杨琼老师和王利琴老师参与的《肉猪阶段性无抗养殖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获2019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叶少平教授大麦研究团队完成的《优质高产饲用大麦新品种选育及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获2019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21年3月,该校参与的《四川山地乌骨鸡综合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畜禽用抗菌中药复方和单体的筛选研究与应用》《牛羊脑多头蚴病病原学及高效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学术资源馆藏资源                                    截至2017年3月,学校图书馆拥有各类图书近85万册,其中印刷体50万册、电子图书35万册;开通了计算机软件视频学习系统、银符在线考试系统、汇雅电子图书、超星期刊、国家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知识库、中央电视台农广天地、三农致富经视频、国家农业数据共享中心、万方数据、万方视频资源、超星汇雅电子图书、读秀学术搜索、中国知网(CNKI)、畅想之星电子书等电子资源。合作交流截至2017年5月,学校已与英国拉夫堡学院、荷兰艾瑞斯应用技术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美国西北理工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TAFE西部学院、俄罗斯契科夫技术学院、法国瓦尔德萨尔特农业科技学院、泰国暹罗大学、泰国博仁大学、老挝北部农林学院、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以及中国台湾地区屏东科技大学、朝阳科技大学、中州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结成姊妹学校,签订合作协议。

211,清华大学等高校对口支援,一本

青海大学的院校代码为10743,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代号编排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青海大学(QinghaiUniversity),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是一所以工、农、医、管四大学科为主,其他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是清华大学等6所知名高校的对口支援学校,是全国14所“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程入选高校,国家首批百所创新示范校,教育部与青海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历史沿革:学校前身为青海工学院,始建于1958年。1960年11月,与青海农牧学院、青海医学院、青海财经学院合并为青海大学,“文革”初期被撤销。1971年恢复青海工农学院,设有工、农两大学科。1988年恢复青海大学。1997年10月,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并入青海大学。2001年1月,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财经职业学院整建制划归青海大学,2004年青海医学院并入,组建成新的青海大学。截至2022年1月,学校占地3000余亩;在校生5万余人,其中研究生3714人、本专科生9万余人(含昆仑学院3838人)。据2021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17个教学院系。截至2021年3月,学校拥有本科专业67个。科研平台截至2022年3月,青海大学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室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3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其中培育中心1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农业部实验室(中心)5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1个、国育华渔VR世界实验室1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18个、省级科技重点实验室23个(其中分室1个);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科研成果截至2021年3月,近五年来,学校获批科研项目1687项,其中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6项,科研经费总计超12亿金额,鉴定科研成果612项,其中国际领先16项、国际先进68项、培育新品种29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全国争先创优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部级以上奖45项、青海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1人次;在中国国内外各种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969篇,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Nature》上发表学术论文4篇。师资队伍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5372人(含附属医院3050人),专任教师1365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476人,占比达35%,硕士以上教师占比达86%;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7人,双聘教授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人、青年项目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国家级人才2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4人,获国家创新争先奖、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中国侨界(创新人才)贡献奖、第三世界国家科学院全球唯一基础医学奖等19人,全国及省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30余人,省级优秀专家、优秀专业技术人才60余人,团队项目14个,青海省“135”高层次人才、省级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220余人;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合作交流截至2021年3月,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的高校签署了交流合作备忘录,开展务实合作;加入了“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启动了新一轮清华大学—奥克兰大学—青海大学“三兄弟”模式合作项目。学科建设截至2022年3月,学校现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内一流建设学科2个、省内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12个,省级二级重点学科5个;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8个;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5个,96个专业领域;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教学建设截至2021年3月,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精品双语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7门、国家级一流专业5个、国家级卓越计划项目9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项。优势专业及学科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动物医学、藏医学2019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经济学、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资源勘查工程、草业科学、临床医学、中医学、会计学2020年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生态学、资源勘查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农学、草业科学2020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金融学、生物技术、冶金工程和动物科学国家特色专业:预防医学、资源勘查工程、草业科学、经济学、化学工程与工艺、藏医学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水利水电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冶金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青海大学重点学科有生态学、内科学(高原医学)、作物遗传育种、作物学、动物科学、藏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水利水电工程、动物医学、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草业科学、肿瘤学、皮肤病与性病学、预防医学、土木工程等,以下是具体名单,供大家参考,如有变动,以学校最新公布为准。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生态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内科学(高原医学)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作物遗传育种省级重点学科:作物学、动物科学、藏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水利水电工程、动物医学、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草业科学、肿瘤学、皮肤病与性病学、预防医学、土木工程、工商管理、园艺学、区域经济学、生物学、林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加工工程

青海科技期刊投稿邮箱地址

你问的也太泛了吧 去知网自己找吧

国内的汉斯出版社就不错,开源期刊的,你可以去试试。

我也想知道野谢谢楼主罗

  • 索引序列
  • 青海农林科技期刊官网投稿邮箱地址
  • 青海农林科技期刊官网投稿邮箱
  • 青海农林科技期刊官网投稿邮箱是多少
  • 青海农林科技期刊官网投稿邮箱怎么填
  • 青海科技期刊投稿邮箱地址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