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小麦育种论文

小麦育种论文

发布时间:

小麦育种论文

1912年,孙中山(民国元年) 中华民国成立 。标志着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寿终正寝!

百度:农业技术资料,会出来很多,其中有专门提供技术资料汇编的。

利: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弊:破坏不同生物的基因纯度

小麦遗传育种论文

花粉管通道法 花粉管通道法是我国学者周光宇提出的一种非常简便的植物转基因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植物授粉后花粉萌发形成的花粉管,将外源DNA送入胚囊中尚不具备正常细胞壁的合子,最终直接获得转基因的种子。该方法具有突出的发展优势:比如操作简单,耗费低廉,且不需要经过繁琐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过程,特别是可以在未分离目的基因的情况下将植物的总DNA直接用于遗传转化。正是由于上述优点,该方法自20世纪70年代末问世以来倍受广大分子育种工作者的青睐。 关于花粉管通道法小麦转基因研究报道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从1994年后通过该法进行小麦转基因的研究报道以每年10篇左右的速度稳步上升。目前,国内已报道的花粉管通法小麦转基因研究达120余篇,约占国内小麦转基因报道总数的41%。可见,花粉管通道法已经成为我国小麦遗传转化的主要方法。基因枪法 基因枪法是一种借助于火药、高压放电或高压气体产生的动力,将吸附了外源DNA的微弹(直径1μm的金粉或钨粉)直接射入受体细胞核,并实现外源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基因组中的转基因方法。由于该方法不像农杆菌介导法那样受到作物基因型的限制,也不像其它基于原生质体的转基因方法那样存在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方面的困难,所以自1987年诞生以来在各类作物转遗传转化中得到了迅速广泛的应用。1992年,Vasil等利用基因枪法获得了世界上第一株转基因小麦,之后基因枪法成为小麦遗传转化的重要方法。我国赵天永等于1994年报道了以小麦茎尖分生组织为受体的基因枪法转基因研究,1996年夏光敏等、陈乐玫等、杜立群等和王小军等也分别报道了基因枪法小麦转基因的研究工作,之后有关基因枪法小麦转基因的研究报道以每年4篇左右的速度直线上升;1999年关于基因枪法小麦转基因的研究报道猛增到12篇,2003年后每年的研究报道都在10篇以上,而且有递增的趋势。目前,我国通过基因枪法进行的小麦转基因研究报道达100余篇,约占小麦转基因报道总数的34%,成为仅次于花粉管通道法的主要转基因方法。农杆菌介导法 因为农杆菌具有将其Ti质粒上一段DNA(T-DNA)插入寄主植物细胞染色体中的能力,所以将目的基因插入T-DNA中间后就可以借助于农杆菌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植物细胞,并利用细胞的全能性获得转基因植株,这就是农杆菌介导法植物转基因的基本原理。该方法具有易操作、低费用、高效率、插入片段的确定性好及拷贝数低等独特优点,所以已成为目前多数作物转基因的首选方法。 农杆菌介导法最大的不足就是能否转化和转化效率极大地受寄主植物基因型的限制,单子叶植物因不是农杆菌的天然寄主所以转化更加困难。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农杆菌介导法在玉米、水稻、大麦和小麦(Cheng等,1997)等单子叶作物的遗传转化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1998年,刘庆法等首次在国内报道了开展农杆菌介导法小麦遗传转化的研究工作。1999年,夏光敏等再次报道了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小麦遗传转化的工作,部分小麦品种的转化效率达到了9%。2000年后农杆菌介导法小麦转基因的研究报道迅速增多,而且抗病虫小麦转基因研究成为研究的重点。从2002年开始,农杆菌介导法小麦转基因研究的报道以每年8~10篇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到2006年累计发表相关论文达到40余篇,约占小麦转基因研究报道总数的15%。低能离子束介导法 离子束介导的植物转基因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转基因方法,其基本原理是:低能离子束可使得种胚细胞刻蚀并形成多个可修复的微孔,同时带正电荷离子的注入有利于带负电荷外源基因进入细胞而实现遗传转化,然后利用细胞全能性获得转基因再生植株。 2000年,吴丽芳等报道了他们用低能离子束介导法获得转基因小麦的研究工作,用于转基因的外源基因包括了报告基因Gus、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水稻几丁质酶基因及大豆总DNA等。到2001年,我国报道的利用低能离子束介导法小麦转基因的研究论文达到10余篇,之后以每年3~5篇的速度递增,截至2006年已经有相关的报道近30篇,约占小麦转基因研究报道总数的10%。

从大西北到黄淮海,从黄淮海再到渤海地区,李振声用他精心培育的小麦新品种使贫瘠的土地焕发生机,让地里的作物茁壮成长。而他自己同时也把一生的年华献给了祖国的黄土地。他,无愧被称为“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1931年2月25日,李振声出生于山东省淄博的一个农村,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农学系。此后,他开始了研究小麦杂交的艰难历程。李振声曾响应中央支援大西北的号召,在西北植物研究所进行小麦育种的研究。那时,农业生产上遇到的突出问题是小麦条锈病大流行,导致小麦减产20—30%。李振声系统搜集鉴定了800多种牧草,开展远缘杂交。他带领课题组做了大量的细胞遗传学研究,对杂种进行鉴定与筛选。最终育成了一个具有相对持久的抗病性、高产、稳产、优质的小麦新品种--小偃6号。小偃6号此后成为我国推广时间最长的自育小麦品种,并于1985年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除了心系小麦的科学研究,李振声还高度关注我国粮食生产。他曾积极开展农业发展战略研究,为农业生产提出科学建议。他在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时曾说:“在荣誉面前,我一方面对政府和人民给予的荣誉表示十分感谢;另一方面感到更应进一步做好工作,牢记“发展农业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继续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做出新的贡献。”尽管李振声先生目前身体状态不佳,但他还是不断地寻找机会,争取去各地的小麦试验田走走,回到他奋斗过的西北看看。可见,他是如此热爱那片土地和他倾注了一生心血的育种事业。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风采录”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小麦育种论文总结

常规育种(杂交、辐射育种、集团选择)、两系法、三系配套

两系法、三系配套、常规育种等

您的回答会被数十乃至数万的网友学习和参考,所以请一定对自己的回答负责,尽可能保障您的回答准确、详细和有效

小麦种植论文

CNKI就有。

有12篇参考文献,分别是:1 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 现代小麦生产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06-2 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 小麦高产创建示范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318-3 李守谦 地膜小麦栽培技术及品种[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4 Komariah,Hiroki U,A The influence of organic mulch on soil physical properties in pineapple(Ananas comosus) plantation under tropical monsoon climate[J]Gifu Prefecture Larnpung Univesity,836-5 Odjugo P A O The effect of tillage systems and mulching on soil microclimate,growth and yield of yellow yam(Dioscorea cayenensis) in Midwestern Nigeria[J]African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Vol,2008,(24):4500-6 Mbah C N Physical properties of an ultisol under plastic film and no-mulches and theireffect on the yield of maize[J]Journal of American Science,2009,(05):25- 7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办公室,中国农用塑料应用技术学会 小麦全生育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8 Li F M,Guo A H,Wer A Effects of plastic film mulch on yield of spring wheat[J]Field Crops Research,1999,(1):79-doi:1016/S0378-4290(99)00027-9 温晓霞 旱作小麦地膜覆盖生态效应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3,(04):93-10 施万喜,宋迁新,李加宽 陇东旱塬区晚播冬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及增产机理研究[J]甘肃农业科技,1997,(03):1-11 徐兆飞 山西小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312-12 Zaogo C G L,Wendt C W,Lascano RJ Interactions of water,mulch and nitrogen on sorghum in Niger[J]Plant and Soil,1997,(01):119-

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专业应考者完成本科阶段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应考者的总结性独立作业,目的在于总结学习专业的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文体而言,它也是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义的论说文。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以分两个步骤,即选择课题和研究课题。首先是选择课题。选题是论文撰写成败的关键。因为,选题是毕业论文撰写的第一步,它实际上就是确定“写什么”的问题,亦即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如果“写什么”不明确,“怎么写”就无从谈起。教育部自学考试办公室有关对毕业论文选题的途径和要求是“为鼓励理论与工作实践结合,应考者可结合本单位或本人从事的工作提出论文题目,报主考学校审查同意后确立。也可由主考学校公布论文题目,由应考者选择。毕业论文的总体要求应与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相一致,做到通过论文写作和答辩考核,检验应考者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但不管考生是自己任意选择课题,还是在主考院校公布的指定课题中选择课题,都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切实可行的课题。选好课题是毕业论文成功的一半。第一、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因此,毕业论文的选题,必须紧密结合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以促进科学事业发展和解决现实存在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选题要符合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要具有新颖性,有创新、有理论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或推动作用,一项毫无意义的研究,即使花很大的精力,表达再完善,也将没有丝毫价值。具体地说,考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选题。首先,要从现实的弊端中选题,学习了专业知识,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和理论上,还要下一番功夫,理论联系实际,用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去寻找和解决工作实践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其次,要从寻找科学研究的空白处和边缘领域中选题,科学研究  还有许多没有被开垦的处女地,还有许多缺陷和空白,这些都需要填补。应考者应有独特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去思索,去发现,去研究。最后,要从寻找前人研究的不足处和错误处选题,在前人已提出来的研究课题中,许多虽已有初步的研究成果,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还有待于丰富、完整和发展,这种补充性或纠正性的研究课题,也是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的。第二、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切实可行的课题。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不但要有考生个人的见解和主张,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由于考生个人的主观、客观条件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选题时,还应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及所具备的客观条件来选题。具体地说,考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综合考虑。首先,要有充足的资料来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缺少资料的情况下,是很难写出高质量的论文的。选择一个具有丰富资料来源的课题,对课题深入研究与开展很有帮助。其次,要有浓厚的研究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可以激发自己研究的热情,调动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以专心、细心、恒心和耐心的积极心态去完成。最后,要能结合发挥自己的业务专长,每个考生无论能力水平高低,工作岗位如何,都有自己的业务专长,选择那些能结合自己工作、发挥自己业务专长的课题,对顺利完成课题的研究大有益处。

小麦遗传育种论文范文

我也正在查找,等我找到再告诉你吧,嘻嘻

进行小麦杂交育种,是利用具有不同遗传特点的亲本进行杂交。通过基因的重组,将不同亲本的优良遗传组成,综合于杂种个体之中,加上人工培育和定向选择,最后达到选育出新的高产优良品种的目的。正确地选配亲本组合,是杂交育种的关键之一。为能准确地掌握杂交亲本性状的遗传特点,以增强对亲本选配和后代选择的预见性和计划性。从1973年开始,我们结合常规育种试验,对小麦几个主要性状与亲子代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分析。本材料主要分析F_2代与亲本性状的相关关系。

  • 索引序列
  • 小麦育种论文
  • 小麦遗传育种论文
  • 小麦育种论文总结
  • 小麦种植论文
  • 小麦遗传育种论文范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