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发布时间: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1、 动物蛋白质纤维制品的产品设计、生态加工技术与性能研究2、 生物医用纺织品的结构、生物力学性能及破坏机理荣誉及获奖情况1、曾获宝刚教育奖,1994年2、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1993年、1991年3、中国纺织大学优秀青年教师,1995年、1993年、1991年4、中国纺织大学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二等奖和特等奖,1991年、1994年承担的科研项目:1、天然染料制备及其在生态纺织品开发与羊毛清洁生产中的应用技术,国家863项目2、体内人造血管生物力学特性研究,教育部留学回国科研启动基金3、毛精纺产品开发研究,横向项目,2003年4、天然染料制备及其在生态纺织品开发与羊毛清洁生产中的应用技术, 江苏省科技攻关(工业)项目论著及专利情况论文高分子材料人造血管顺应性的研究,医用生物力学,2004年9月小直径纺织基人造血管的工程设计,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4月人造血管的轴向拉伸性能测试装置的试验研究,上海生物医学工程,2004年3月人造血管的发展历程和方向,上海纺织科技,2003年6月经编人造血管的制备工序对管壁性能均匀性的影响,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4月人造血管的生物力学性能表征,纺织学报,2003年2月专著“纺织染概说”上海市科普创作资金资助,东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专利1、纺织型人造血管水渗透性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2003年6月2、一种西洋参果植物染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品,2004年9月3、荷叶染料及其提取法以及荷叶染料染羊毛和毛织物的方法,2003年12月4、针对羊毛结构与染料特性的复合蛋白酶处理羊毛的方法,2003年12月国际交流与合作:1、中澳羊毛创新网(CAWIN)项目 东华大学方项目协调人2、欧盟ASIA-LINK项目 东华大学方项目管理协调人3、正参加由美国加州大学和北卡大学教授等联合申请的美国自然科学基金“Health Protective Textiles: Bridging the Disposable/Reusable Divide”项目其他信息:所授课程专业前沿课、现代纺织与医学、医用纺织品

许星 1955年出生,1975年入党。大学学历,南京大学商学院研究生,高级政工师。1971年在江苏省镇江机床厂参加工作;后参军入伍任指导员、师团政治部新闻干事、人民解放军镇江军分区政治部宣传办公室主任;人民解放军江苏省句容市人民武装部党委书记、政委(兼任中共句容市委常委 )。2000年转业任中共镇江市委办公室(研究室)副主任、镇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正处职) 。许星任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理事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获中国优秀服装设计师称号和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 服装设计作品获国际丝绸会议精品展金奖 主持的服装设计课程群获江苏省优秀课程群  主持的服装设计课程改革与创新项目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主编的教材获“十五‘部委级优秀教材 主持多项部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及横向科研项目 在《装饰》、《民族艺术》、《丝绸》、《中国纺织大学学报》、《苏州大学学报》等权威核刊、核心刊物及普通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等六十余篇。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编辑部

出版社名称 出版社地址 出版社电话 《求是》杂志社印刷厂 北京市东城区沙滩北街2号 010-64015501 北京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6号 010-62003965 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 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6号 010-62016699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5号 010-62752033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 010-62029848 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四号 010-83908400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0号 010-67391722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16号136室 010-64280948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 010-6577940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010-82317024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高粱斜街44号 010-51686049 北京科文剑桥图书有限公司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208号 010-64203023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16号 010-66161951 北京跨世纪文化事务所 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满庭芳园D座 010-62191671 北京劳动就业报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3号 010-63021613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9号理工科技大厦 010-68913612 北京人才市场报 北京市东城区劳动人民文化宫内 010-65228548 北京人教励耘教育书社 北京市东城区鼓楼东大街东公街60号 010-84042500 北京人教育馨公司 北京市丰台区芳城园三区13号楼 010-67605789 北京人手册编辑部 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41号 010-62191671 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同心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010-84279114 北京师大附中书刊发行部 北京市宣武区安平里1号 010-6303018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010-62205655 北京市天主教天光编辑部 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74号天主教堂天光编辑部 010-65278311 北京市燕山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大街100号 010-65240341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体育大学内 010-62989430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编辑部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东路 010-62989268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文津街7号 010-66126146 北京威科商律出版顾问有限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19号国际大厦后楼201B 010-85262215 北京新鸿文投资有限公司 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20号 010-88354027 北京亚太国际出版有限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安华西里二区13号楼 010-84252841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 010-62284031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 010-82303650 兵器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车道沟10号 010-68962546 长城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40号 010-68993912 当代世界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4号 010-83908410 党建读物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7号 010-68219430 地震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学院南路9号 010-68423028 地质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1号 010-82324335 电子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太平路23号西 010-68159028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2号 010-64492338 法律出版社 北京市丰台区莲花池西里 010-63939799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德外大街4号 010-82028899 工商出版社 北京市丰台区纪家庙育芳园东里23号 010-63720692 光明日报出版社 北京市宣武区永安路106号 010-63082433 国防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23号 010-68467733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长春桥路6号 010-68929098 海豚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大街31号 010-62529478 海洋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路8号 010-62114335 航空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小关东里14号 010-64941995 红旗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沙滩北街2号 010-64015221 华龄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西什库大街甲10号 010-66174430 华文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府右街力学胡同3号 010-83086787 华夏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外香河园北里4号 010-64663331 华语教学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路24号 010-68994599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里3号楼 010-64918089 机械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2号 010-68326677 教育科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中路46号 010-62003339 金城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十一区37楼一层 010-64481154 金盾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太平路5号 010-68214032 经济科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甲28号 010-88191311 经济日报出版社 北京市右安门内大街65号北京商业银行506 010-63567683 经理人杂志社北京分部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98号盛世嘉园B座12B01 010-65673917 竞赛画报杂志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8号红都商务会馆B座 010-65211991 军事史林杂志社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9号 010-68573317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太平路27号 010-68189377 开明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19号 010-68917647 科技与人才(职海) 北京市新世界北办公楼1001崇外大街38号 010-67089360 科学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黄城根北街16号 010-64010628 科学出版社科学出版中心 北京市东城区东黄城根北街16号 010-64010634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复兴路15号 010-68537104 科学普及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6号 010-62103170 蓝天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4号 010-63965561 劳动人事出版社北京代理发行站 北京市东城区广义街甲2号 010-64031314 劳务信息 北京市骡马市大街魏染胡同49号 010-63575982 旅游教育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南里1号 010-65778401 煤炭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5号煤炭信息研究711室 010-84657840 民族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010-64234411 气象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010-68406361 前程周刊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118号招商局大厦14层 010-65669393 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 010-62786544 清华同方光盘电子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北洼西里33号清华同方产业楼三层 010-88515599 全国化工工程建设标准编辑中心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化工大院3号楼 010-64291195 群言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厂胡同北巷1号 010-65265404 人民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朝内大街166号 010-65136418 人民法院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010-65131326 人民交通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0号 010-64206166 人民教育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沙滩后街55号 010-64016633 人民军医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太平路丙23号B座 010-68222916 人民美术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北总布胡同32号 010-65122371 人民日报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 010-65091708 人民体育出版社 北京市崇文区体育馆路8号 010-67151482 人民卫生出版社 北京市丰台区芳群园三区3号楼 010-67616688 人民文学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166号 010-65138394 人民音乐编辑部 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里10号 010-65389266 人民音乐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翠微路2号 010-68210002 人民邮电出版社 北京市崇文区夕照寺街14号 010-67132827 人民邮电出版社《电信科学》编辑部 北京市崇文区夕照寺街14号A座人民邮电出版社《电信科学》编辑部 010-67132748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甲24号 010-65126990 上海浦东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发行部 北京市丰台区北甲地路2号院玺萌鹏苑6-27-D 010-6752917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先晓胡同10号 010-85111313 石油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安华里二区1号楼 010-64262233 世界知识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干面胡同51号 010-65122235 市场报《人才》周刊 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 010-6536833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红庙金台里2号 010-65065761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西三环北路105号 010-68902445 团结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皇城根南街84号 010-65277732 外文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路24号 010-68329041 文化艺术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北里甲1号 010-64813342 西苑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阜石路15号 010-68214971 现代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安华里504号 010-64257481 线装书局 北京市朝阳区春秀路太平庄10号 010-64154348 新华出版社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 010-63073021 新华丛书编委会 北京市西城区佟麟阁路95号 010-66060679 新世界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路24号 010-68327576 星球地图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中路69号 010-62055929 学苑出版社 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2号院1号楼 010-67603142 言实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五区4号院6号楼 010-64924761 冶金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嵩祝院北巷39号 010-64013877 语文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南小街51号 010-65241766 原子能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43号 010-68416005 招工招聘快讯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街6号月坛公园内西南角 010-68038083 知识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北大街17号 010-68318302 中共党史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芙蓉里南街6号院1号楼 010-82517214 中国标准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 010-68517910 中国长安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北池子大街14号 010-65270593 中国城市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21号 010-84273843 中国出版集团 北京市朝阳区工体东路16号 010-65082284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东郊定福庄东街一号 010-65450528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北大街17号 010-68330192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术语中心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北大街17号 010-88390680 中国档案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丰盛胡同21号 010-66175128 中国地图出版社 北京市宣武区白纸坊西街3号 010-63529243 中国电力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6号 010-68358031 中国电影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2号 010-64216761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大街东后巷28号 010-64219742 中国发展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赵登禹路金果胡同8号 010-66180781 中国方正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41号 010-66187237 中国纺织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南大街6号 010-64158225 中国妇女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甲24号 010-65228807 中国工人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鼓楼外大街45号 010-62005030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2号 010-86093497 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社 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 010-65766415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9号 010-68049869 中国国际广播音像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2号 010-86093576 中国海关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东土城路甲9号中国远东大厦305室 010-84258315 中国华侨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安定路20号院3号楼304室 010-64443050 中国画报出版社人文中国编辑部 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西路33号 010-68413633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普惠南里14号 010-68164065 中国检察出版社 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西路5号 010-6865002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9号建设部北配楼 010-68393686 中国金融出版社 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外小红庙南里3号 010-63287097 中国经济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北街3号 010-68305274 中国精神文明大典编委会 北京市丰台区丰台路郑常庄323号 010-68159875 中国矿业报《财富珠宝》周刊编辑部 北京市西城区北礼士路70号 010-68359296 中国劳动保障报职业导刊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3区号 010-84211800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号 010-64919955 中国林业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内大街刘海胡同7号 010-66184477 中国旅游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甲9号 010-65136284 中国盲文出版社 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城内街39号 010-83892417 中国美术分类全集总编委会 北京市东城区前海西街18号 010-66512858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北京市丰台区玉林里7号 010-63056983 中国农业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18号楼 010-64194964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甲2号 010-62732618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010-68919700 中国企业家大辞典编辑部 北京市东城区东旺胡同41号 010-84049539 中国青年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94号万信商务大厦502室 010-64023610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6号 010-65128898 中国人口出版社 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南街80号 010-83519402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1号 010-62511329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兴发大厦807室 010-64039435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南里 010-83903450 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8号 010-62183682 中国人事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育慧里5号 010-84626437 中国三峡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太平路23号院12号楼 010-51933084 中国商务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东后巷28号 010-64212247 中国商业出版社 北京市宣武区报国寺1号 010-63014828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二条21号 010-64032266 中国社会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甲33号 010-66030950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010-64041531 中国摄影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红星胡同61号 010-65121996 中国石化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58号 010-84278950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24号 010-64065998 中国书店出版社 北京市宣武区琉璃厂东街115号 010-63012687 中国书籍出版社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楼 010-63455164 中国蔬菜实用新技术大全编辑部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010-62156633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6号 010-63202266 中国税务出版社 北京市宣武区槐柏树后街21号 010-63182980 中国税务杂志社 北京市宣武区枣林前街68号中国税务杂志社 010-63543388 中国铁道出版社 北京市宣武区右安门西街8号 010-63549466 中国统计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75号 010-63266600 中国文联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里10号 010-65389169 中国文史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太平桥大街23号 010-66192705 中国物价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小街2号院3号楼 010-68033696 中国物资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街25号 010-68392913 中国戏剧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大钟寺南村甲81号 010-62117282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单三条9号 010-65260378 中国新闻社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南街12号 010-68315012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南里17号 010-64601248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 010-62224074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东兴路7号 010-64169517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新中街11号 010-64156449 中华诗词社 北京市东城区北兵马司17号 010-64061498 中华书局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楼 010-63458226 中信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号塔园外交办公大楼一单元四层 010-85323366 中信联合发行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塔园外交办公大楼一单元701号 010-85323366 中央编译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西斜街36号 010-66171396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160号 010-66419791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 010-68932447 中央文献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西四北大街前毛家湾1号 010-63095931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鲍家街43号中央音乐学院西小院 010-66415711 中医古籍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北新仓18号 010-64032165 紫禁城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 010-65263565 作家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里10号 010-65043484

人物姓名:许星。主要科研成果:著作《中外女性服饰文化》、《服饰配件艺术》、《服装与心理》、《国外服装设计名家名作》、《春夏秋冬服饰系列丛书》等十余部,担任《中国衣经》中《着装篇》主编,参加撰写《文明的轮回》、《服装工艺师手册》等多部。论文《试论中国传统妇女服饰中的求奢心理》、《中国古代时世装的传播形式及艺术特色》、《中国民间传统护身装饰品的形式与内涵》、《身体毁伤装饰中的原始遗风探析》、《佛教造像服饰探析》、《中国传统儿童服饰习俗的形式与内涵》、《中国传统服饰“合礼性”与“合理性”探源》、《竹枝词中折射出的清代苏州地区服饰时尚》等六十余篇在《装饰》、《民族艺术》、《丝绸》、《中国纺织大学学报》、《苏丝学报》、《苏州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获中国优秀服装设计师称号和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服装设计作品获第二届国际丝绸会议精品展金奖;主持的服装设计课程群获江苏省优秀课程群;主持的服装设计课程改革与创新项目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主编的《服饰配件艺术》中国纺织总会部委级“十五”规划优秀教材;专著《中外女性服饰文化》江苏省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及获苏州市第七届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主持多项部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及横向科研项目。主要社会兼职: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

上海纺织科技编辑部主任

姓名:许涛芳国籍:中国民族:汉身高:173出生地:上海市出生日期:1982年11月职业:上海添香实业有限公司CEO主要成就:2007年度上海市十大青年经济人物2010年入选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十大风云人物2012年中国长三角十大杰出青商 上海市闸北中青年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

我知道复旦五十年代的名人,至于建国以后的复旦名人,和交通大学的名人要有复旦和交大的学生来回答。 五十年代在复旦大学执教的两名中央研究院院士, 苏步青、吴定良全部来自浙江大学。 五十年代在复旦大学执教的七名一级教授,苏步青、陈建功来自浙江大学, 周同庆来自交通大学、郭绍虞来自同济大学。 五十年代在复旦大学执教的院士都是由外校调入的教师。 苏步青、陈建功、谷超豪、胡和生、夏道行、卢鹤绂、吴征铠、陈耀祖、谈家桢、谭其骧 等院士来自 浙江大学,周同庆、顾翼东来自交通大学,吴浩青(浙江大学毕业)来自沪江大学。(注:谢希德1952年回国,因为院系调整,由原定到交通大学任教改为到复旦大学工作)院系调整后,复旦由地方性普通大学一跃成为中国顶尖高校。复旦数学系: 1952年由浙江大学、交通大学、大同大学、同济大学等校数学系合并组成。浙大、交大、同济、大同的数学系研究生、大学生全部并入复旦,并从浙江大学调入几千册图书资料。由原复旦大学陈传璋教授任系主任。数学系部分调入人员情况:苏步青 1952年调入 原浙江大学数学系主任、教务长,中研院院士,科学院院士陈建功 1952年调入 原浙江大学数学系主任,科学院院士卢庆骏 1952年调入 原浙江大学数学系主任张素诚 1952年调入 原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杨武之 1952年调入 原同济大学数学系教授谷超豪 1953年调入 原浙江大学数学系助教,科学院院士夏道行 1952年调入 原浙江大学数学系研究生,科学院院士龚升 1952年调入 原浙江大学数学系研究生胡和生 1952年调入 原浙江大学数学系研究生,科学院院士谢兰安 1952年调入 原浙江大学数学系研究生石钟慈 1952年调入 原浙江大学数学系学生,科学院院士叶敬棠 1952年调入 原浙江大学数学系学生。复旦物理系: 1952年由浙江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沪江大学(除电讯组)、大同大学等院校的物理系合并组成。随后山东大学原子能系也并入复旦大学物理系。同济大学物理系教授王福山任系主任。物理系部分调入人员情况:卢鹤绂 1952年调入 原浙江大学物理系教授,科学院院士 (中国核能之父!)江仁寿 1949年调入 原暨南大学物理系教授王福山 1952年调入 原同济大学物理系主任周同庆 1952年调入 原交通大学物理系主任、理学院院长,科学院院士方俊鑫 1952年调入 原交通大学物理系教授蔡祖泉 1952年调入 原交通大学物理系教师周雄豪 1952年调入 原交通大学物理系教师蔡怀新 1952年调入 原交通大学物理系教师华中一 1952年调入 原轻工业部上海精密医疗仪器厂殷鹏程 1952年调入 原浙江大学物理系教师周世勋 1952年调入 原沪江大学物理系副教授汤睿 1952年调入 原大同大学物理系教师吴剑华 1953年调入 原江南大学教师赖祖武 1952年调入 原浙江大学物理系研究生郦庚元 1952年调入 原浙江大学物理系研究生裘志洪 1952年调入 原浙江大学物理系研究生丁大钊 1952年调入 原同济大学物理系学生,科学院院士倪光炯 1952年调入 原交通大学物理系学生复旦化学系: 1952年由浙江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沪江大学、大同大学、震旦大学等院校的化学系合并组成。由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吴征铠担任系主任。 化学系部分调入人员情况:吴征铠 1952年调入 原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科学院院士于同隐 1952年调入 原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著名高分子化学家陈耀祖 1952年调入 原浙江大学化学系助教,科学院院士吴浩青 1952年调入 浙江大学毕业、原沪江大学化学系教授,科学院院士顾翼东 1952年调入 原交通大学、大同大学化学系教授,科学院院士朱子清 1952年调入 原交通大学教授邓景发 1952年调入 原同济大学学生,科学院院士复旦生物系: 1952年由浙江大学、沪江大学等院校的生物系以及浙江大学人类学系合并组成。生物系部分调入人员情况谈家桢 1952年调入 原浙江大学理学院院长,科学院院士吴定良 1952年调入 原浙江大学人类学系主任,中研院院士孙宗彭 1953年调入 原浙江大学药学系主任盛祖嘉 1952年调入 原浙江大学生物系助教焦启源 1953年调入 原金陵大学植物学助教金鉴明 1952年调入 原浙江大学生物系学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中文系: 1952年由同济大学、暨南大学、沪江大学、圣约翰大学、震旦大学及上海学院、中国新闻专科学校等院校的中文系合并组成。中文系部分调入人员情况:郭绍虞 1949年调入 原同济大学文法学院院长刘大杰 1949年调入 原圣约翰大学教授吴文祺 1951年调入 原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蒋孔阳 1951年调入 原海光图书馆研究员朱东润 1952年调入 原沪江大学中文系教授贾植芳 1952年调入 原震旦大学中文系主任张世禄 1952年调入 原中央大学教授王造时 1952年调入 原华东文教委员会委员复旦历史系: 1952年由浙江大学、沪江大学、圣约翰大学、暨南大学等院校的历史系组成。由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谭其骧担任系主任。历史系部分调入人员情况:谭其骧 1950年调入 原浙江大学历史系副主任,科学院院士 任复旦大学历史系主任复旦外文系: 1952年由浙江大学、暨南大学、沪江大学、圣约翰大学、震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院校的外文系合并组成。外文系部分调入人员情况:戚叔含 1953年调入 原浙江大学代理外文系主任方重 1952年调入 原浙江大学外文系主任孙大雨 1952年调入 原暨南大学外文系教授杨必 1952年调入 原震旦大学教师潘世兹 1952年调入 原圣约翰大学外文系教授葛传规 1954年调入 原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徐燕谋 1954年调入 原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沙昭宇 1952年调入 原浙江大学外文系学生丰华瞻 1953年调入复旦经济系: 1949年大夏大学、英士大学等院校的经济系并入复旦大学经济系。1952年南京大学、金陵大学、圣约翰大学、安徽大学、震旦大学、上海学院等院校的经济系并入复旦大学经济系。经济系部分调入人员情况:漆琪生 1952年调入 原震旦大学法学院院长、经济系主任伍柏麟 1952年调入 原震旦大学经济系助教吴敬琏 1952年调入 原金陵大学经济系学生复旦新闻系: 院系调整前办有新闻系的大学并不多,主要都集中在上海,上海是中国新闻教育中心。其中圣约翰大学的新闻实力最强,1920年中国最早开办新闻系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圣约翰大学。圣约翰大学是上海滩口碑最好的大学之一,和上海交通大学是上海解放前高等教育的旗帜。 院系调整,圣约翰大学新闻系、暨南大学新闻系、华东新闻学院、中国新闻专科学校等并入复旦大学新闻系,从此上海滩的新闻一家独大。 调整后复旦从三流大学一夜成为中国顶尖大学。

许涛芳,1982年11月生于上海,硕士,上海添香纺织科技有限公司CEO、上海添香实业有限公司CEO。她是“富二代”接班的成功标杆,2010年入选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十大风云人物。中文名许涛芳国    籍中国民    族汉族出生地上海出生日期1982年11月职    业CEO配    偶姜凯主要成就编辑2007年度上海市十大青年经济人物2010年入选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十大风云人物2012年中国长三角十大杰出青商 [1] 上海市闸北中青年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 [2] 个人生活编辑2015年7月12日,姜凯于巴厘岛迎娶许涛芳,整个婚礼耗资6亿人民币。包下了4天巴厘岛的某奢华酒店,邀请挚友亲朋一起来见证这一时刻。 [3] 人物经历编辑1982年出生于上海市,许涛芳生于富足之家,高中起留学新加坡,读工商管理专业,一边打工,一边上课,靠着家庭教师的工作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开支。在新加坡生活期间,她发现防辐射孕妇装在当地市场受到广泛欢迎。回国后放弃做“富二代”,从跑业务开始选择做一名从头创业的“企业家二代”,她开创了"添香"防辐射品牌,凭借准确的营销模式,许涛芳赚来了自己的第一桶金。6年间“添香”几乎垄断中国防辐射服装的市场,“添香”品牌已成为防辐射服市场上的“龙头”,上海添香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工贸为一体的实业型集团企业。集团公司下设:添香科技公司、彩源呢绒公司、翰纳森制衣有限公司、阿尔丹尼时装公司、天瑞企业咨询公司。许涛芳现任上海添香实业有限公司CEO,高中起留学新加坡,攻读工商管理专业。在新加坡生活期间,她发现防辐射孕妇装在当地市场受到广泛欢迎。回国后,许涛芳开创了“添香”防辐射品牌,6年间“添香”几乎垄断中国防辐射服装的市场,“添香”品牌已成为防辐射服市场上的“龙头”。许涛芳曾获得“2007年度上海市十大青年经济人物”,2011中国商界女性精英价值榜年度新锐人物。 [4] 人物轶事编辑许涛芳寄语青年创业者●我一直秉承“把企业当作第二天就要破产”来做!●市场在不断地变化,这才是永恒的定律。只有变化才能带来革命性的破坏,才会有新的机会诞生。●企业家需要不断“淘汰”自己,创新是企业唯一的出路,否则就会被竞争淘汰。“我不喜欢富二代这样的叫法,而是认为企业家二代的称呼更适合自己。”当80后女生许涛芳满怀自信地畅谈着自己的创业路时,外人很难想象她就是亲手创办防辐射服装第一品牌的上海添香实业有限公司CEO,并且曾被评为“2007年度上海市十大青年经济人物”。虽然生于富足之家,但作为闸北区青年联合会副主席的许涛芳却并未坐享其成,而是自己把握机会在商海勇于打拼,实实在在地演绎了一段从小女生成长为女强人的创业传奇。创业就像存零钱不摆大班桌,不放老板椅,也不挂励志字画——许涛芳的办公室就是这么不一样,倒是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卡通形象随处可见。在风格上和常见的老板办公室相比显得截然不同,但却令每位来访者最直观地感受到许涛芳的与众不同之处——这位老板还是80后女生。5个小熊造型的储蓄罐憨态可掬,摆放在许涛芳办公室中的显眼之处颇为引人注目,其中一个储蓄罐差不多已经存满了硬币。说起存零钱这个习惯,许涛芳:“创业就像存零钱,需要一点一点地积累。我从小看着父亲办企业一步步地不断奋斗,那时就给自己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留学归来“我选择了当企业家二代”,许涛芳并没有多少犹豫就打定了主意,她坦言很不喜欢被叫做“富二代”。其实当“企业家二代”的压力也很大——做得好,被外人说成是坐享其成;做得不好,又要被外人说成是纨绔子弟。但许涛芳即使面对这等压力,仍坚定地想打拼出一份自己的事业,这既是要争口气证明给父亲看,又是因为在潜意识里从小受到了父亲创业的熏陶。眼下“添香”这个品牌已成为防辐射服市场上当之无愧的“龙头”,而许涛芳看中的不止是市场份额,还注重商业思维中的新想法要不拘一格,在她看来惟有如此才能“吃透”这个市场,不断做大产业链。许涛芳位80后海归女生,她利用电子商务的平台,抓准商机,二度创业,缔造了“添香防辐射”服装这一行业龙头品牌,使“添香”迅速成长为防辐射行业代名词。她研发出一系列有文化创意的时尚新产品,率先在服装市场上开辟出属于“添香”的蓝海。2012年,添香为宇航员提供防辐射技术支撑助力”神九”发射,成为了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中国航天员专用产品。许涛芳勇担社会责任,热心慈善,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关心孤寡老人、贫困家庭及孤儿;积极帮助青年就业创业,鼓励贫困大学生开网店以创业带动就业。四川地震后,她捐赠钱物价值920余万元,并亲自赴灾区送上爱心书包。许涛芳先后入围中国青年创业奖、全国工商联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全国个协私协系统抗震救灾无私奉献会员、上海市百名优秀创业女性、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上海市十大青年经济人物等荣誉称号。2012年度中国长江三角洲十大杰出青商列2012年度福布斯30岁岁以下创业者排名第18位。

上海交大2O14年5月出个著名诈博士戚仁海教授!戚师从宋永昌大师,助力周培教授创办博士后基地,盗用交大科研成果,创办中绿集团,非法集资17OO万,贷8OO,抹黑交大后畏罪逃亡至今!生死不明。 详点百度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主编的

男,汉族,中共党员,1956年1月生,湖南省双峰县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 03——02 中国矿业大学校长助理; 02——03 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 03——10 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兼北京研究生部主任; 10——08 原煤炭工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 08——06 中国矿业大学校长、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校长; 06—— 四川大学校长。

(中文版编委会)主 编:刘昌明(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地理联合会副主席)副主编:郑 度(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长)陆大道(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刘纪远(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蔡运龙(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宝元(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姚鲁烽(《地理学报》编辑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编 委:王 涛(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所长)王 铮(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王 颖(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王劲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邓 伟(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长、研究员)史培军(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许世远(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许学强(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李小文(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李小建(河南财经学院院长、教授)李吉均(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教授)张信宝(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陈亚宁(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周一星(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查良松(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院长、教授)胡和平(清华大学副校长、教授)姚檀栋(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秦伯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顾朝林(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陶 澍(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教授)梁 怡(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教授)康尔泗(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童庆禧(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院长)樊 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国外编委:Godfrey J R Linge: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CanberraLaurence J C Ma: University of Akron, Ohio, USAManfred MFischer: Austrian Academy of Sciences, AustriaMasatoshi Yoshino: Aichi University, Toyohashi, JapanWalker H J: Louisana State University, Louisana 70803, USAWolfgang Taubmann: University of Bremen, Bremen, Germany编辑部成员:姚鲁烽:负责自然地理、环境科学、RS与GIS 在自然地理应用的稿件,编辑单月期刊。何书金:负责经济地理、土地利用、RS与GIS 在经济地理应用的稿件,编辑双月期刊。赵歆:负责英文版、中文版英文摘要。高岷:负责编务。网络、排版、收发版面费稿费和期刊。

党的十三大以后,全国出现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各项工作蒸蒸日上。丁力于1983年担任上海纺织局副局长以后,积极筹划,认真研究,狠抓技术进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大力推广科技成果,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组织了一批重大项目的攻关和一大批企业的技术改造,使上海针织、服装、色织、化纤、丝绸、纺机和棉纺织印染的行业面貌有了一定的改观,建成了针九、针织大楼、针织五厂、中纺机、一纺机、二纺机、联吉涤纶总厂、一丝印、七丝印、二毛、三毛等一大批样板厂和先进企业。有近300多家企业得到不同程度的改造。从1982年到1993年的10余年中,共筹集各类资金技措投资近70亿元(包括技术设备引进近4亿美元),比前30年的技措投资总和增加22倍,加速了上海纺织行业的技术进步。全局固定资产原值从94亿元上升到27 亿元,净值从41亿元上升到05亿元,全局系统的劳动生产率(元/人年)由8万元/人年上升到5万元/人年。为了提高化纤原料的自给率和生产水平,1988年,在丁力的全力争取下,经有关领导机关批准,上海纺织系统兴建7万吨聚酯项目——上海纺织涤纶总厂,由上海化纤公司承建。当时该项目是上海纺织局有史以来最大的项目。经论证于1989年由上海市建委、计委、经委批准了扩初设计,总投资2亿元,工程分两期,第一期年产37000吨(日产120吨);第二期年产33000吨(日产100吨)。该项目由丁力任总指挥,1990年组团去国外实地考察,参观了美国杜邦公司和德国吉玛公司的技术和设备情况,经过分析,了解到当时国际上的聚酯单线生产能力以日产200吨在技术、经济上较为合理,而且日产200吨与100吨的生产线设备价格相差不大,经过全面调查分析后,再复核了原来的扩大初步设计,果断决定调整方案,在总规模不变的前提下,采用日产200 吨的生产线,采用技术上较先进、价格也适当的吉玛公司设备。这项决定得到了上海三委的同意和纺织工业部领导的支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丁力善于抓住设计和施工中的关键,深入现场,调研解决问题,把工作落到实处。工程于1994年7月完成,一次开车成功。最后投资费用比原计划减少了1200万美元,生产的产品一等品率达8%,当年就实现产值(不变价)3亿元,销售收入4亿元,出口创汇313万美元,实现利润2729万元。该项目被上海市政府誉为市优秀工程项目,也是当时国家计委批准的8个7万吨聚酯项目中第一个投产的项目。1992年,国家决定为纺织工业设立“自动络筒机和无梭织机引进技术国产化”专项,引进清梳联、精梳机、自动络筒机、喷气织机、片梭织机及相关关键配件的制造技术。丁力抓住这个机遇,会同上海的有关纺机、纺器厂的领导八次上北京汇报,得到各级领导的支持和理解,最终获得引进德国赐来福238型自动络筒机,意大利马佐里精梳机,日本丰田JAT600型喷气织机及综架、边撑等项目,有力地促进了上海纺机厂技术水平的提高,也推动了上海有关纺织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了纺织企业的产品档次和质量水平,有利于增加出口、减少进口。丁力在以上项目的实施中,积极组织技术交流,认真进行设备的选型与谈判,并灵活运用各项政策,争取最优的选择。例如在中纺机引进喷气布机的谈判中,利用两家日本纺机公司都想争取项目的商机,通过艰苦的谈判,把丰田公司转让技术的费用从开价120万美元压到25万美元。1988年,上海市政府为加强科研与生产的结合,提出了14 个重点工业会战项目,其中“多功能涂层复合织物”项目由上海纺织局承担,丁力任该项目的会战领导小组组长。他从组织上加强领导,技术上层层把关,亲自选点落实任务,经讨论共确定68 个攻关课题,组织全市各大学、有关研究院所、企业等100多个单位开展课题攻关招标活动。在会战项目进行中,他始终抓住重点,及时组织力量解决。如原来PU转移涂层的转移纸使用寿命短,常会发生断裂。丁力直接与攻关组人员一起研究,采取措施,并提出调整工艺参数,将运转速度、转移纸的张力等都进行了调整,同时积极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操作水平,使转移纸的使用寿命由2-3次延长到20次。经过5年的艰苦努力,共鉴定了39项成果,获上海市科技振兴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7项。与此同时,还开发了纺织新产品18类、50余种,为纺织局向高技术和高附加值方向开拓了新途径。1989-1992年期间,上海共生产了5670多万米各类涂层产品,产值达84亿元,创利3000万元,创汇700万美元。丁力一贯重视科技开发和研究工作。在他担任副局长期间,从1985-1993年的八年中,上海纺织系统共获得国家科技成果奖36项,纺织工业部科技成果奖100项,上海市科技成果奖98 项。在他兼任纺织科学研究院院长期间,更直接主持拟定了上海纺研院的科研规划,审定科研项目,落实研究任务,对推进上海纺织系统的科技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丁力十分重视开展技术交流和国际合作。1984年,他代表上海市纺织工业局,与上海市贸易促进会、香港雅式公司商定每两年一次在上海举办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该展览会延续至今不间断,已成为上海具有国际影响的最大展览会之一,对了解和交流国际、国内先进技术,提高技术人员的水平,扩大眼界,促进新产品的开发,都有重要的影响。此外,他在与国内外纺织界的交往中,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凡对发展我国纺织技术有利的事,他都乐意热心促成,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丁力在科技界承担了多种社会职务。他曾担任两届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两届上海市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一届上海市杨浦区科协主席,两届上海市科协委员,多年担任《纺织学报》编委会主任,1996年曾被评为中国科协及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的先进个人。丁力对人才培养十分热心。从1986年起,连任上海市纺织局的高级技术职称评委会主任,1989年起连任两届上海市工业系统教授级高工的评委,1988-1992年连任两届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委。曾多次应东华大学的邀请担任硕士生、博士生答辩评委,为上海纺织系统的人才培养做了大量工作。丁力知识渊博,经验丰富,写过许多学术文章。2002年起应中国纺织出版社约稿,组织了一批国内的棉纺专家经过两年的努力编写了《棉纺手册》(第三版),共200万字,已于2004年10月出版。丁力亲任主编,为手册的编写完成作出了重要贡献。丁力几十年来为我国纺织科技事业辛勤工作,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是有权威的学术带头人。丁力为人诚恳,作风踏实,治学严谨,品格高尚,在我国纺织界深受人们敬重。

男,汉族,中共党员,1956年1月生,湖南省双峰县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  03——02 中国矿业大学校长助理;  02——03 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  03——10 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兼北京研究生部主任;  10——08 原煤炭工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  08——06 中国矿业大学校长、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校长;  06—— 四川大学校长。  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  学术兼职:  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奖学金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  四川省科协主席、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煤炭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  第二届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兼任《力学学报》、《岩土工程学报》等10余种科学刊物的主编或编委。  研究领域:  长期致力于岩体力学与工程研究和实践,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最早建立了裂隙岩体宏观损伤力学模型,研究其自然性状及导致灾害性事故发生的机理和过程,开拓了裂隙岩体损伤力学研究新领域,成功预测了采动围岩的损伤大变形和蠕变稳定过程,并应用于深部巷道大变形预测、蠕变分析及其相关的巷道支护设计等重要工程领域。1985年起,他创造性地引入分形方法对裂隙岩体进行非连续变形、强度和断裂破坏的研究,形成了裂隙岩体非连续行为分形研究的新方向,并与损伤力学相结合在岩爆、地表沉陷、顶煤破碎块度控制等重要矿山工程应用中获得成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国外讲学与合作研究:  1990年12月至1991年11月,被美国犹他大学聘为客座教授,为该校正式开设两门课程;  1992年10月至1993年8月,被聘为英国皇家学会客座研究员和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客座教授;  1994年和1996年,两次应邀为客座教授赴德国汉诺威大学讲学;  1993年、1997年和1999年,三次应邀为客座教授赴波兰西里西亚工业大学讲学与合作研究。  论文专著:  集中体现在他的《岩石混凝土损伤力学》、《FRACTAL IN ROCK MECHANICS》等3本中英文专著、200余篇论文及有关工程实践中,成果被SCI收录48篇、引用500余次,EI收录78篇,CSCD和CSTPC引用546次。  科研成果:  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获煤炭部、教育部等省部级二等以上奖励5项(均为第一获奖人)。  培养出了博士、博士后近30名。  学术奖励和荣誉称号:  1990年被授予"煤炭系统优秀青年知识分子标兵"称号;  1991年被国务院、国家教委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称号,同年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2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同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  1993年获首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技术科学)",为全国6名获奖者之一,并获"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研究类)";  1994年成为首批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专项基金"资助的专家;  1995年又成为首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的专家;  1996年进入国家七部委"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  1997年成为江苏省"333跨世纪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并被国家人事部、国家教委授予"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  2001年获孙越崎能源大奖,同年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2年成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2003年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首席科学家;  2004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2007年获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荣誉博士学位,成为该校建校232年来获此荣誉的第五人。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出版社、报社、杂志社等团体的最高负责人,如××出版社社长。

编辑部部长和编辑部主任一个职务。叫法不同而已。没有编辑部这个职务。只有部门

社长和总编最牛

学报编辑部是学校的直属部门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学院学报》的编辑和出版工作。具体职责如下: 一、坚持办刊方向,遵守国家出版法规,为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科建设、增进学术交流、扩大学校影响等服务。 二、 在编委会的指导下,负责提出、确定本刊的指导原则和编辑方针并组织实施。 三、负责制定学报编辑部工作规程及有关条例并督促实施。 四、负责提交年度学报出版计划,研究、决定本刊的栏目和内容。 五、负责做好组稿、选稿、审稿、定稿、校对、出版、发行的各项组织安排工作。 六、负责安排来稿的登记、编号,及时向作者反馈处理意见,并做好保密工作。维护作者的合法权益。 七、负责来稿的初审,做好来稿的专家复审,常务副主编、主编终审,特别稿件编委会复核等组织工作。 八、组织编辑人员参加校内外的学术活动和业务进修,积极开展科研活动。不断提高全体编辑人员的人文素养和学术水平。 九、负责本部门业务信息的收集、整理、提供、报批、实施上网等工作;负责本部门年度档案收集、整理和建档归档工作。 十、完成学校领导或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编辑部工作岗位职责编辑部主任 (1)负责编辑部的行政事务及编辑出版业务的领导工作,包括工作计划制定、工作安排、召开编前、编后会及编辑部的条件建设、制度建设、印刷质量问题的把关等。 (2)协助主编组织召开编委会,组织评刊活动,收集编委、作者、读者对学报的办刊质量、栏目设置及编辑工作的意见,提出改进工作的措施。 (3)制定每期的编辑出版计划及终审、终校工作。 (4)负责分管栏目稿件的初审、送审及编校以及分管栏目的组稿工作及组织相关的专题讨论。 (5)定期召开编辑部工作会议,组织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 (6)负责对外联系及交流工作,组织参加上级主管部门和学会、研究会的有关活动。 编辑 (1)负责分管栏目的初审、送审及编校工作,以及分管栏目的组稿工作及组织相关的专题研讨。 (2)承担编辑部的通联工作。包括与出版局、质检中心、各数据库中心、学会、研究会的外联工作。 (3)承担编辑部的编务工作,包括来稿登记、稿费发放、财务报销及文书档案管理工作。 (4)负责维护学报(社科版)的网站运行以及数据库更新工作。 (5)负责学报的发行及交流。 (6)做好编辑部主任交办的其它工作

  • 索引序列
  •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编辑部
  • 上海纺织科技编辑部主任
  •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主编的
  •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