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社会科学基础研究类论文题目

社会科学基础研究类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

社会科学基础研究类论文题目

硕士论文,选题其实很简单的,跟导师讨论下其实开题报告根本不严格的,等你论文写出来之后,可以按照你的论文重新修改开题报告不用紧张

大学生社会学毕业论文题目,更多素材可以去教育大论文下载中心看看中国女大学生的女性意识研究当代女大学生如何看待美丽当代中国女大学生的情爱观念调查研究从女大学生就业看就业市场上的性别差异高校农村女大学生现代化过程研究报告当代大学生的时尚追求调查研究中国大学生的交往方式研究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研究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意识研究当代大学生的环境意识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性道德意识研究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研究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实证研究大学生的信用状况研究助学贷款与个人信用制度建立研究大学生诚信认知及行为的调查与思考大学生考试诚信的社会学研究走向信用时代——对影响大学生信用观的重要因素的研究当代大学生阅读状况研究大学生打工现状及其社会问题大学生兼职状况调查研究大众传媒对大学生道德认知的影响研究高校贫困生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参与研究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研究大学生“英语热”现象的社会学研究校园乡亲:大学中的老乡群体研究大学生留学决策与社会阐释大学考研决策与社会阐释大学生村官的抉择与社会阐释中西文化交流中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境况研究大学中的社会分层现状研究大学班级文化研究大学生专业认同研究大学生自主创业研究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社会支持网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取向和家庭背景的相关研究就业政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研究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大学生自杀现象的社会学分析传统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论当代大学校园文化热点的变迁与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调适当代大学生对待中西节日的态度分析从当代大学生的节日观看文化传统的变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困难以及对策研究影响当代青年择偶观的社会因素研究我国大学本科教学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题目 中国女大学生的女性意识研究当代女大学生如何看待美丽当代中国女大学生的情爱观念调查研究从女大学生就业看就业市场上的性别差异高校农村女大学生现代化过程研究报告当代大学生的时尚追求调查研究中国大学生的交往方式研究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研究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意识研究当代大学生的环境意识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性道德意识研究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研究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实证研究大学生的信用状况研究助学贷款与个人信用制度建立研究大学生诚信认知及行为的调查与思考大学生考试诚信的社会学研究走向信用时代——对影响大学生信用观的重要因素的研究当代大学生阅读状况研究大学生打工现状及其社会问题大学生兼职状况调查研究大众传媒对大学生道德认知的影响研究高校贫困生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参与研究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研究大学生“英语热”现象的社会学研究校园乡亲:大学中的老乡群体研究大学生留学决策与社会阐释大学考研决策与社会阐释大学生村官的抉择与社会阐释中西文化交流中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境况研究大学中的社会分层现状研究大学班级文化研究大学生专业认同研究大学生自主创业研究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社会支持网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取向和家庭背景的相关研究就业政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研究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大学生自杀现象的社会学分析传统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论当代大学校园文化热点的变迁与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调适当代大学生对待中西节日的态度分析从当代大学生的节日观看文化传统的变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困难以及对策研究影响当代青年择偶观的社会因素研究我国大学本科教学问题的社会学分析1、关于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之前我做过这方面调查)2、农村教育制度的改革3、中美社会保障的差异4、经济危机给农村带来的影响(农民工的影响)5、改革开发对农村社区的影响(主要对社区规模、特征的影响)这些都是我自己想,可能不太全面,我也是学社会学,可能以后也会写这样的题材

当代大学生的时尚追求调查研究中国大学生的交往方式研究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研究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意识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性道德意识研究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研究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实证研究大学生的信用状况研究助学贷款与个人信用制度建立研究大学生诚信认知及行为的调查与思考大学生考试诚信的社会学研究走向信用时代——对影响大学生信用观的重要因素的研究当代大学生阅读状况研究大学生打工现状及其社会问题大学生兼职状况调查研究大众传媒对大学生道德认知的影响研究高校贫困生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参与研究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研究大学生“英语热”现象的社会学研究校园乡亲:大学中的老乡群体研究大学生留学决策与社会阐释大学考研决策与社会阐释中西文化交流中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境况研究大学中的社会分层现状研究大学班级文化研究大学生专业认同研究大学生自主创业研究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社会支持网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取向和家庭背景的相关研究就业政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研究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大学生自杀现象的社会学分析传统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大学生如何兼职当代大学生毕业后关于考研教育大论文下载中心

提供2篇,自己去修改一下还是可以用的,现在学校都玩这个,我们也都是抄写哎  其实你不满意的话可以去google搜索,就搜索"研究性学习 案例" 应该可以得到很多还有,顺便说一下,你的问题好像没人回答吖~~~分的话就给我吧~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吖~~~~再说,你撤销提问的话这个分数百度也不会返还给你了~~~呵呵~  调查目的:时下,大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找份兼职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打暑期工、实习体味生活已经成为了一股热潮。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挣钱是打工的首要目的。有的却认为挣钱并不是大学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学把打工看作是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许多学校也积极鼓励大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一方面可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对日后的就业大有裨益。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看法以及透析大学生生活实践情况,从而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方法,使大学生能正确对待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见真知。在往后实践中能更好地接触社会、实践自己的专业技能,寻找发展的机会。  调查对象: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大学生社会实践已成为培养合格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决不能忽视或放弃大学生社会实践。因此这次调查就选择了在读大学生50名,其中广州大学20名,中山大学10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10名,华南理工大学5名,广东工业大学5名。年级分别为大一学生5名,大二学生30名,大三学生15名。  调查内容:本次调查通过对大学生有否参加过暑期工、兼职或实习,最想参与何种社会实践,所参与的打工或实习是否与所学专业相符,能否体现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以及在工作或实习中获得了什么等问题进行展开。  调查方法: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调查问卷及数据统计详见附录)  调查结果:从调查中发现,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兼职是大学生的第二个“课堂”,通过兼职可以学到许多宝贵的东西。“存在就是合理”,职业没有高低之分,无论什么职业都有其可取与不可取之处,就看自己的需求。不少大学生觉得只要是能够赚钱的工作,就可以去试一试,品牌代理,促销等以前不会是大学生从事的工作,现在都成为了大学生们可以接受的工作。  有52%的同学认为如果要参加社会实践,最理想的就是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交流,其次是打工或做兼职占40%;而56%的同学有做过兼职,20%打过暑期工,14%参与过实习,表示从未做过的仅占10%;现在大学生兼职、打工,除了做家教(14%)、网络的实习实践(6%)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兼职或打工时从事派传单、商品促销(22%)、校园销售(14%)、当餐厅服务员(8%)等简单、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工作,但却与所学专业知识相去甚远,76%学生认为所实习或兼职的工作与自己专业不全相符或完全不符,仅24%的人认为完全或基本相符。能够使大学里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只占38%,在实习或工作中66%的人满意自己的课外实践能力;12% 的学生认为兼职是为以后的求职做准备,在选择实习或打工目的是什么的时候,有32人选择“接触社会,积累工作经验”,占了总数的64%,选择“赚取生活费”,占了20%。从选项人数中显示,大学生兼职以赚钱和充实自己为主要目的。现在的大学生已经将打工看得很重了,钱虽然是一定因素,但是希望通过打工获取的经验对将来就业时有所帮助应该是更多学生考虑的问题。大学生在打工时间上的弹性还是很大的,这应该和他们宽松的学习环境有一定关系。56%的人会选择在假期实习或打工,30%会选择任何没有课的时间,12%会选择周末。有31人认为在不影响学习的基础上赞成合理兼职或打工实习,19人很赞成兼职、打工,没有人反对。54%的人都提出学校除了提供就业指导以及专业课程外,还应该提供实习机会,22%觉得学校应该提供就业体验,至于选择素质拓展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各占12%。  调查结果分析:  在调查中发现没有人在参加社会实践上选择“参加‘三下乡’活动”一项,说明当代大学生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较,他们的求学经历、生活条件、所处社会大环境都相对优越,也没有经过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们意志往往比较脆弱,克服困难的能力也较差,常常是对社会的要求较高,对自我的要求较低。当前,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成为不少地方采用人才的两个新标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参与“三下乡”实践,其目的是为了支援农村的教育事业,同时给农民带去相应的指导,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并从群众中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用于知道自己的将来的学习生活工作。现在大学生,除了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以外,很有一部分是来自城市的,往往这些学生家庭环境好,父母亲更是不允许或者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参加所谓的 “三下乡”实践活动,这样,学校所提倡的通过 “三下乡”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就未能够达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三观指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个体价值观体系中,人生价值观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总的价值取向,对价值观系统中其它价值观起着指导和制约作用。由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主要是围绕自己出发,致使大学生自身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不足,更不用说参与“三下乡”活动服务人民了。  另外,没有人选择反对大学生兼职、打暑期工或实习,大家都认为只要不影响学习能够积攒经验可以为以后的工作打基础。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应当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运用知识的技能。从大学生活的开始到走进社会的大圈子中,就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谁不想在将来的社会中能有一席之地呢?所以大家认为大学生必须投身校园内外的各类实践活动,有助于锻炼品质,提高能力。可见其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不可抵触的重要性。不能否认有过打工经历的同学,看起来要比其它同学更成熟、社会适应力更强,但对于学生,社会适应力只是一方面的衡量指标,大学期间主要的任务是学业结构的搭建,即知识结构、专业结构的搭建,为了打工影响甚至放弃了专业知识的学习,结果是得不偿失的。  结论与建议: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自觉改造客观世界,使外部对象发生某种改变的现实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人的活动,而人是社会的人,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因此,实践不是单个人孤立的行为,而是社会的活动。所以,实践作为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一个阶段,是在社会历史中不断发展演变的。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三下乡”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新时期的深化发展,是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有益补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实践出真知,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份,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检验所学理论知识的标准,社会实践不但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自我才能,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也是培养和锻炼同学们综合能力的一个阶梯,更是一个大学生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前的演练场地。了解国情是年轻人的首要任务,这就需要放眼96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对占人口80%以上的农民有所了解才行。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样可以使同学在实践中更好的认识国情,贴近社会,从而确定比较正确的人生前进方向。作为高校教育者,如果能引导大学生将强烈的使命感转化为学习、服务、实践、奉献等实实在在行动,把行动变为责任,将会使大学生在人生轨迹上树立起更高的起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应该说不仅有助于他们较快适应、融入社会,同时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  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说明了亲身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并不排斥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实践的发展不断促进人类认识能力的发展。实践的不断发展,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促使人们去解决这些问题。而随着这些问题的不断解决,与此同步,人的认识能力也就不断地改善和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认识和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但是认识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对实践进行指导。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活动,即人类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如政治活动、社会改革实践、阶级斗争等。因此,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实践,使实践与认识相结合。大学生可以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结合所学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既提高能力又服务社会,这是一种双赢的选择;二是志愿者服务,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利用专长服务社会,回报社会。三是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培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这是一种贯穿于日常生活当中的社会实践形式,以小见大,以细微之处见长,是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长效机制。现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形式。很多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到各地和很多行业去进行社会实践和社会考察,回校后进行认真的讨论总结,用他们自己的视角来理解社会,思考未来的人生道路。  研究性学习案例  课题名称: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学校:  指导教师:  授课教师:  课时:约12课时  选题论证:  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增大,出现了全球性的淡水资源危机。  2、 学生对家庭、社会的用水情况知之甚少,对于淡水资源的短缺没有危机感。  3、 本校紧靠京城水系的一支—长河,这条昔日唯一的皇家御用河道,历史名胜、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极高的文化底蕴有待挖掘。  4、在前一段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锻炼了查找、搜集资料的能力,还需要通过实地调查,锻炼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活动对象:  活动方式: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追踪观察、专家座谈、搜集资料  活动过程:  本次研究性学习活动于2001年12月开始启动,预期2002年5月完成。  第一阶段:分组并选定课题  通过对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级中学课本地理上册中“水资源的利用”一节教材的学习,全班同学深切地感到水资源对生活、生产及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意义重大,对目前淡水资源的危机有了清醒的认识,同时产生迫切的责任感。于2001年12月开始,对我们身边的水问题、水环境进行调查、研究。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结合组成七个小组。各自选择研究的方向主要有:理工大附中周边的水环境、居民用水情况调查、理工大附中用水情况调查、长河的历史、长河的整修与保护、长河的利用与发展等。  第二阶段:小组活动、综合调查  通过小组酝酿、讨论,1月份,各小组分别向老师交小组计划。通过老师修改完善后,各组在假期开始调查研究活动。例如:魏欣等同学设计调查问卷,到居民家中进行用水状况的调查(见图一);王婷等同学查找到京城水系图,并沿长河段沿途考察、拍照;别叶丹等同学上网、图书馆查找北京的建城市、长河的历史资料;冀萌等同学对学校的用水情况进行实地调查;梁雷等同学对长河的水质、岸边植被保护情况进行追踪调查;庞于贲等同学则侧重了解长河的利用与发展等方面。  图一  第三阶段:通过反思、选择热点、深入研究  二月,总结前一阶段工作后,同学们的兴奋点更多地集中在我们身边的这条河流—长河。我们天天路过、天天看见的这条河,它曾经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它拥有古老的历史,是北京城内现存的唯一一条由明、清两代皇朝钦定的御用河道,为京城的辉煌产生过重要作用。随着“北京市城市水系治理工程”的开工,长河又披上美丽的外衣,这些吸引着我们思考:长河的兴衰,其历史根源、社会根源是什麽?以史为鉴,现代的长河,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第四阶段:走出校门、实践座谈  图二  对长河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各小组的活动主要有:肖晶晶、张丽等同学于2月28日到滨角园码头了解情况、索要资料;杨欧等同学到玉渊潭公园管理处调查;通过老师与河湖管理处的杜玲英高级工程师联系;3月22日乘坐游船在长河段实地调查。在船上,全体师生聆听长河悠久的历史介绍,看到了两岸遗留的古迹,感受到了“船在水中走,人在画中游”的美景。但是,也观察到了许多水面的漂浮物、钓鱼者、游泳者等问题。随后,请杜玲英高级工程师到学校与同学们座谈(见图二)。座谈会上,同学们就关心的京城水系整治情况、长河水质的保护、岸边植被的种类及养护、长河今后的利用方向等问题与专家进行热烈的讨论。  第五阶段:以论文形式总结研究性学习的成果  学生在调查、研究之后,针对不同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最终写出研究性论文。在老师的指导下,多次修改,对长河的不同侧面进行深入的论证。梁雷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运用追踪调查的方法,观察河边植被变化、不同时期的水面、水质情况,探讨漂浮物的来源,感到强烈的社会责任,所写论文具有一定深度。(见图三)栗晓萌等同学在调查研究后,对长河今后的开发利用方面提出很多新颖的建议,并准备上交有关部门  2002.2 冰面上 22水面票浮物 2002.2 冰面上  图三  第六阶段:学习交流汇报  4月份,以区级研究课的形式进行交流。课堂中由学生主持,以“欣赏长河美景,体味长河文化,发展长河事业”为题目,主要对“长河的兴衰对今天的意义”、“长河水的保护”、“岸边植被的养护”、“长河今后的利用方向”四个问题进一步探讨,使同学们认识到了解长河、保护长河,其最终目的是最大地发挥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七阶段:评价及反馈  5月份,老师对学生在本次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学生对本次活动中的收获进行反馈。  小结:  研究性学习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所需的主体精神与能力,让学生走出课堂和书本,走向社会,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小组分工协作精神;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追踪观察、专家座谈等多种形式,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深入钻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社会科学基础研究类论文选题

按议论的性质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立论性的毕业论文是指从正面阐述论证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一篇论文侧重于以立论为主,就属于立论性论文。立论文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以理和事实服人。驳论性毕业论文是指通过反驳别人的论点来树立自己的论点和主张。如果毕业论文侧重于以驳论为主,批驳某些错误的观点、见解、理论,就属于驳论性毕业论文。驳论文除按立论文对论点、论据、论证的要求以外,还要求针锋相对,据理力争。按研究问题的大小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宏观论文和微观论文。凡届国家全局性、带有普遍性并对局部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的论文,称为宏观论文。它研究的面比较宽广,具有较大范围的影响。反之,研究局部性、具体问题的论文,是微观论文。它对具体工作有指导意义,影响的面窄一些。另外还有一种综合型的分类方法,即把毕业论文分为专题型、论辩型、综述型和综合型四大类:1.专题型论文。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直接论述的形式发表见解,从正面提出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一种论文。如本书第十二章例文中的《浅析领导者突出工作重点的方法与艺术》一文,从正面论述了突出重点的工作方法的意义、方法和原则,它表明了作者对突出工作重点方法的肯定和理解。2.论辩型论文。这是针对他人在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见解,凭借充分的论据,着重揭露其不足或错误之处,通过论辩形式来发表见解的一种论文。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农村集体所有制性质吗?》一文,是针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农村集体所有制性质”的观点,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驳斥和分析,以论辩的形式阐发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农村集体所有制”的观点。另外,针对几种不同意见或社会普遍流行的错误看法,以正面理由加以辩驳的论文,也属于论辩型论文。3.综述型论文。这是在归纳、总结前人或今人对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介绍或评论,从而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种论文。4.综合型论文。这是一种将综述型和论辩型两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写成的一种论文。如《关于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几个问题》一文既介绍了研究民族关系史的现状,又提出了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它是一篇综合型的论文。

选题时,要结合与自己的学习、工作、经历有密切相关的内容进行选择。1、关于“饮用直饮水是否健康”的研究;2、关于“职业高中学习如何适应社会就业”的研究;3、关于“共振现象”的研究;4、关于“山寨”的研究;5、关于“废纸的回收与利用”的研究;6、建模解决常识的误区;7、关于“某市交通道路建设”的研究;8、关于“如何节约生活用水”的研究;9、关于“食品添加剂与人类健康”的研究;10、关于“生活中的电磁辐射”的研究。。。。。。。

论文开题报告基本要素标题开题摘要目录介绍文献综述研究问题与假设方法论工作安排预期结果和结果的意义暂定论文章节大纲参考文献列表各部分撰写内容标题论文标题应该简洁,且能让读者对论文所研究的主题一目了然。   开题摘要摘要是对论文提纲的总结,通常不超过1或2页,摘要包含以下内容:问题陈述研究的基本原理假设建议使用的方法预期的结果研究的意义目录目录应该列出所有带有页码的标题和副标题, 副标题应缩进。 介绍这部分应该从宏观的角度来解释研究背景,缩小研究问题的范围,适当列出相关的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这一部分不只是你已经阅读过的相关文献的总结摘要,而是必须对其进行批判性评论,并能够将这些文献与你提出的研究联系起来。  研究问题与假设这部分应该告诉读者你想在研究中发现什么。在这部分明确地陈述你的研究问题和假设。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研究问题应该足够广泛,而次要研究问题和假设则更具体,每个问题都应该侧重于研究的某个方面。

大学生社会学毕业论文题目,更多素材可以去教育大论文下载中心看看中国女大学生的女性意识研究当代女大学生如何看待美丽当代中国女大学生的情爱观念调查研究从女大学生就业看就业市场上的性别差异高校农村女大学生现代化过程研究报告当代大学生的时尚追求调查研究中国大学生的交往方式研究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研究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意识研究当代大学生的环境意识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性道德意识研究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研究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实证研究大学生的信用状况研究助学贷款与个人信用制度建立研究大学生诚信认知及行为的调查与思考大学生考试诚信的社会学研究走向信用时代——对影响大学生信用观的重要因素的研究当代大学生阅读状况研究大学生打工现状及其社会问题大学生兼职状况调查研究大众传媒对大学生道德认知的影响研究高校贫困生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参与研究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研究大学生“英语热”现象的社会学研究校园乡亲:大学中的老乡群体研究大学生留学决策与社会阐释大学考研决策与社会阐释大学生村官的抉择与社会阐释中西文化交流中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境况研究大学中的社会分层现状研究大学班级文化研究大学生专业认同研究大学生自主创业研究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社会支持网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取向和家庭背景的相关研究就业政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研究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大学生自杀现象的社会学分析传统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论当代大学校园文化热点的变迁与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调适当代大学生对待中西节日的态度分析从当代大学生的节日观看文化传统的变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困难以及对策研究影响当代青年择偶观的社会因素研究我国大学本科教学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题目 中国女大学生的女性意识研究当代女大学生如何看待美丽当代中国女大学生的情爱观念调查研究从女大学生就业看就业市场上的性别差异高校农村女大学生现代化过程研究报告当代大学生的时尚追求调查研究中国大学生的交往方式研究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研究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意识研究当代大学生的环境意识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性道德意识研究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研究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实证研究大学生的信用状况研究助学贷款与个人信用制度建立研究大学生诚信认知及行为的调查与思考大学生考试诚信的社会学研究走向信用时代——对影响大学生信用观的重要因素的研究当代大学生阅读状况研究大学生打工现状及其社会问题大学生兼职状况调查研究大众传媒对大学生道德认知的影响研究高校贫困生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参与研究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研究大学生“英语热”现象的社会学研究校园乡亲:大学中的老乡群体研究大学生留学决策与社会阐释大学考研决策与社会阐释大学生村官的抉择与社会阐释中西文化交流中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境况研究大学中的社会分层现状研究大学班级文化研究大学生专业认同研究大学生自主创业研究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社会支持网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取向和家庭背景的相关研究就业政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研究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大学生自杀现象的社会学分析传统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论当代大学校园文化热点的变迁与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调适当代大学生对待中西节日的态度分析从当代大学生的节日观看文化传统的变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困难以及对策研究影响当代青年择偶观的社会因素研究我国大学本科教学问题的社会学分析1、关于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之前我做过这方面调查)2、农村教育制度的改革3、中美社会保障的差异4、经济危机给农村带来的影响(农民工的影响)5、改革开发对农村社区的影响(主要对社区规模、特征的影响)这些都是我自己想,可能不太全面,我也是学社会学,可能以后也会写这样的题材

社会科学基础研究类论文

提供2篇,自己去修改一下还是可以用的,现在学校都玩这个,我们也都是抄写哎  其实你不满意的话可以去google搜索,就搜索"研究性学习 案例" 应该可以得到很多还有,顺便说一下,你的问题好像没人回答吖~~~分的话就给我吧~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吖~~~~再说,你撤销提问的话这个分数百度也不会返还给你了~~~呵呵~  调查目的:时下,大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找份兼职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打暑期工、实习体味生活已经成为了一股热潮。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挣钱是打工的首要目的。有的却认为挣钱并不是大学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学把打工看作是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许多学校也积极鼓励大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一方面可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对日后的就业大有裨益。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看法以及透析大学生生活实践情况,从而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方法,使大学生能正确对待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见真知。在往后实践中能更好地接触社会、实践自己的专业技能,寻找发展的机会。  调查对象: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大学生社会实践已成为培养合格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决不能忽视或放弃大学生社会实践。因此这次调查就选择了在读大学生50名,其中广州大学20名,中山大学10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10名,华南理工大学5名,广东工业大学5名。年级分别为大一学生5名,大二学生30名,大三学生15名。  调查内容:本次调查通过对大学生有否参加过暑期工、兼职或实习,最想参与何种社会实践,所参与的打工或实习是否与所学专业相符,能否体现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以及在工作或实习中获得了什么等问题进行展开。  调查方法: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调查问卷及数据统计详见附录)  调查结果:从调查中发现,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兼职是大学生的第二个“课堂”,通过兼职可以学到许多宝贵的东西。“存在就是合理”,职业没有高低之分,无论什么职业都有其可取与不可取之处,就看自己的需求。不少大学生觉得只要是能够赚钱的工作,就可以去试一试,品牌代理,促销等以前不会是大学生从事的工作,现在都成为了大学生们可以接受的工作。  有52%的同学认为如果要参加社会实践,最理想的就是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交流,其次是打工或做兼职占40%;而56%的同学有做过兼职,20%打过暑期工,14%参与过实习,表示从未做过的仅占10%;现在大学生兼职、打工,除了做家教(14%)、网络的实习实践(6%)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兼职或打工时从事派传单、商品促销(22%)、校园销售(14%)、当餐厅服务员(8%)等简单、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工作,但却与所学专业知识相去甚远,76%学生认为所实习或兼职的工作与自己专业不全相符或完全不符,仅24%的人认为完全或基本相符。能够使大学里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只占38%,在实习或工作中66%的人满意自己的课外实践能力;12% 的学生认为兼职是为以后的求职做准备,在选择实习或打工目的是什么的时候,有32人选择“接触社会,积累工作经验”,占了总数的64%,选择“赚取生活费”,占了20%。从选项人数中显示,大学生兼职以赚钱和充实自己为主要目的。现在的大学生已经将打工看得很重了,钱虽然是一定因素,但是希望通过打工获取的经验对将来就业时有所帮助应该是更多学生考虑的问题。大学生在打工时间上的弹性还是很大的,这应该和他们宽松的学习环境有一定关系。56%的人会选择在假期实习或打工,30%会选择任何没有课的时间,12%会选择周末。有31人认为在不影响学习的基础上赞成合理兼职或打工实习,19人很赞成兼职、打工,没有人反对。54%的人都提出学校除了提供就业指导以及专业课程外,还应该提供实习机会,22%觉得学校应该提供就业体验,至于选择素质拓展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各占12%。  调查结果分析:  在调查中发现没有人在参加社会实践上选择“参加‘三下乡’活动”一项,说明当代大学生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较,他们的求学经历、生活条件、所处社会大环境都相对优越,也没有经过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们意志往往比较脆弱,克服困难的能力也较差,常常是对社会的要求较高,对自我的要求较低。当前,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成为不少地方采用人才的两个新标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参与“三下乡”实践,其目的是为了支援农村的教育事业,同时给农民带去相应的指导,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并从群众中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用于知道自己的将来的学习生活工作。现在大学生,除了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以外,很有一部分是来自城市的,往往这些学生家庭环境好,父母亲更是不允许或者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参加所谓的 “三下乡”实践活动,这样,学校所提倡的通过 “三下乡”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就未能够达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三观指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个体价值观体系中,人生价值观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总的价值取向,对价值观系统中其它价值观起着指导和制约作用。由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主要是围绕自己出发,致使大学生自身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不足,更不用说参与“三下乡”活动服务人民了。  另外,没有人选择反对大学生兼职、打暑期工或实习,大家都认为只要不影响学习能够积攒经验可以为以后的工作打基础。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应当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运用知识的技能。从大学生活的开始到走进社会的大圈子中,就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谁不想在将来的社会中能有一席之地呢?所以大家认为大学生必须投身校园内外的各类实践活动,有助于锻炼品质,提高能力。可见其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不可抵触的重要性。不能否认有过打工经历的同学,看起来要比其它同学更成熟、社会适应力更强,但对于学生,社会适应力只是一方面的衡量指标,大学期间主要的任务是学业结构的搭建,即知识结构、专业结构的搭建,为了打工影响甚至放弃了专业知识的学习,结果是得不偿失的。  结论与建议: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自觉改造客观世界,使外部对象发生某种改变的现实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人的活动,而人是社会的人,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因此,实践不是单个人孤立的行为,而是社会的活动。所以,实践作为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一个阶段,是在社会历史中不断发展演变的。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三下乡”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新时期的深化发展,是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有益补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实践出真知,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份,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检验所学理论知识的标准,社会实践不但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自我才能,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也是培养和锻炼同学们综合能力的一个阶梯,更是一个大学生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前的演练场地。了解国情是年轻人的首要任务,这就需要放眼96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对占人口80%以上的农民有所了解才行。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样可以使同学在实践中更好的认识国情,贴近社会,从而确定比较正确的人生前进方向。作为高校教育者,如果能引导大学生将强烈的使命感转化为学习、服务、实践、奉献等实实在在行动,把行动变为责任,将会使大学生在人生轨迹上树立起更高的起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应该说不仅有助于他们较快适应、融入社会,同时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  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说明了亲身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并不排斥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实践的发展不断促进人类认识能力的发展。实践的不断发展,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促使人们去解决这些问题。而随着这些问题的不断解决,与此同步,人的认识能力也就不断地改善和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认识和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但是认识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对实践进行指导。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活动,即人类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如政治活动、社会改革实践、阶级斗争等。因此,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实践,使实践与认识相结合。大学生可以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结合所学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既提高能力又服务社会,这是一种双赢的选择;二是志愿者服务,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利用专长服务社会,回报社会。三是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培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这是一种贯穿于日常生活当中的社会实践形式,以小见大,以细微之处见长,是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长效机制。现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形式。很多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到各地和很多行业去进行社会实践和社会考察,回校后进行认真的讨论总结,用他们自己的视角来理解社会,思考未来的人生道路。  研究性学习案例  课题名称: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学校:  指导教师:  授课教师:  课时:约12课时  选题论证:  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增大,出现了全球性的淡水资源危机。  2、 学生对家庭、社会的用水情况知之甚少,对于淡水资源的短缺没有危机感。  3、 本校紧靠京城水系的一支—长河,这条昔日唯一的皇家御用河道,历史名胜、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极高的文化底蕴有待挖掘。  4、在前一段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锻炼了查找、搜集资料的能力,还需要通过实地调查,锻炼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活动对象:  活动方式: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追踪观察、专家座谈、搜集资料  活动过程:  本次研究性学习活动于2001年12月开始启动,预期2002年5月完成。  第一阶段:分组并选定课题  通过对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级中学课本地理上册中“水资源的利用”一节教材的学习,全班同学深切地感到水资源对生活、生产及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意义重大,对目前淡水资源的危机有了清醒的认识,同时产生迫切的责任感。于2001年12月开始,对我们身边的水问题、水环境进行调查、研究。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结合组成七个小组。各自选择研究的方向主要有:理工大附中周边的水环境、居民用水情况调查、理工大附中用水情况调查、长河的历史、长河的整修与保护、长河的利用与发展等。  第二阶段:小组活动、综合调查  通过小组酝酿、讨论,1月份,各小组分别向老师交小组计划。通过老师修改完善后,各组在假期开始调查研究活动。例如:魏欣等同学设计调查问卷,到居民家中进行用水状况的调查(见图一);王婷等同学查找到京城水系图,并沿长河段沿途考察、拍照;别叶丹等同学上网、图书馆查找北京的建城市、长河的历史资料;冀萌等同学对学校的用水情况进行实地调查;梁雷等同学对长河的水质、岸边植被保护情况进行追踪调查;庞于贲等同学则侧重了解长河的利用与发展等方面。  图一  第三阶段:通过反思、选择热点、深入研究  二月,总结前一阶段工作后,同学们的兴奋点更多地集中在我们身边的这条河流—长河。我们天天路过、天天看见的这条河,它曾经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它拥有古老的历史,是北京城内现存的唯一一条由明、清两代皇朝钦定的御用河道,为京城的辉煌产生过重要作用。随着“北京市城市水系治理工程”的开工,长河又披上美丽的外衣,这些吸引着我们思考:长河的兴衰,其历史根源、社会根源是什麽?以史为鉴,现代的长河,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第四阶段:走出校门、实践座谈  图二  对长河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各小组的活动主要有:肖晶晶、张丽等同学于2月28日到滨角园码头了解情况、索要资料;杨欧等同学到玉渊潭公园管理处调查;通过老师与河湖管理处的杜玲英高级工程师联系;3月22日乘坐游船在长河段实地调查。在船上,全体师生聆听长河悠久的历史介绍,看到了两岸遗留的古迹,感受到了“船在水中走,人在画中游”的美景。但是,也观察到了许多水面的漂浮物、钓鱼者、游泳者等问题。随后,请杜玲英高级工程师到学校与同学们座谈(见图二)。座谈会上,同学们就关心的京城水系整治情况、长河水质的保护、岸边植被的种类及养护、长河今后的利用方向等问题与专家进行热烈的讨论。  第五阶段:以论文形式总结研究性学习的成果  学生在调查、研究之后,针对不同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最终写出研究性论文。在老师的指导下,多次修改,对长河的不同侧面进行深入的论证。梁雷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运用追踪调查的方法,观察河边植被变化、不同时期的水面、水质情况,探讨漂浮物的来源,感到强烈的社会责任,所写论文具有一定深度。(见图三)栗晓萌等同学在调查研究后,对长河今后的开发利用方面提出很多新颖的建议,并准备上交有关部门  2002.2 冰面上 22水面票浮物 2002.2 冰面上  图三  第六阶段:学习交流汇报  4月份,以区级研究课的形式进行交流。课堂中由学生主持,以“欣赏长河美景,体味长河文化,发展长河事业”为题目,主要对“长河的兴衰对今天的意义”、“长河水的保护”、“岸边植被的养护”、“长河今后的利用方向”四个问题进一步探讨,使同学们认识到了解长河、保护长河,其最终目的是最大地发挥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七阶段:评价及反馈  5月份,老师对学生在本次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学生对本次活动中的收获进行反馈。  小结:  研究性学习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所需的主体精神与能力,让学生走出课堂和书本,走向社会,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小组分工协作精神;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追踪观察、专家座谈等多种形式,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深入钻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社科类的论文就是对社会现象的研究和探讨,这类的期刊代表有(社会科学前沿)

有的时候,我们可能是静静的坐着,与月亮凭栏相望,欣赏着那婀娜多姿的嫦娥。有的时候我们是慢慢的走着,漫步于深邃的树林中,呼吸着大自然的气息。然而当太阳跳出地平线的时候,我们应该奔跑,去追逐人生的理想,体验人生的百味。  奔跑人生,我们体验一种艰辛。真真正正的长跑需要的是良好的体格,而人生的长跑则需要一颗坚忍不拔的心灵。人生不是一条铺满玫瑰的花径,而是一条充满艰难困苦的沙土之道。在整个道路上,要经受住沙土的掩埋,道路的坎坷,还有许多意料之外的险阻。你要时时刻刻奔跑人生,使你的心灵得到锻炼。在这条漫长的道路上,你收获了面对困难的勇气,克服困难的信心以及丰富的经验。  奔跑人生,我们体验一种畅快。当盘古开天辟地的时候,当女娲补天的时候,当上古的夸父追逐太阳的时候,他们体验到的不仅仅是艰辛,同时他们为自己的付出而感到开心。在你付出你的努力之后,你踏上了胜利的船只,唱着凯歌返航的时候,你是否会感到心中无比的畅快?!就算是夸父最终渴死于旸古,但是他的身躯化为了大好的河流山川。这也是成功。即便是你没有到达胜利的彼岸,但是你仍在不停的奔跑,胜利的曙光就在不远的前方。在这里你收获的是畅快和满足。  当我们经历过这奔跑的人生之后,无论艰辛、畅快、满足都已经幻化成美好的梦想。而奔跑一直是人生的最高理想。  让我们系紧鞋带,不在犹豫,向人生的理想冲刺!   经历过最初似乎无止境的艰辛,我们挺了过来,身体已经适应了奔跑的感受,心灵不再有激烈的困惑——远方的目的地一点点在接近,而人也有了一种属于奔跑的快感,这是体验人生点滴过程的快感。不再理会外界的纷扰,我们只专注于自己的每一点进步,每一刻成长,轻盈的风成了我们最好的伴侣。想想古往今来那些伟大的奔跑者吧:司马迁、李白、凡高、哈维、哥白尼……外界的一切早已不能羁绊他们的脚步,他们沉浸在内心的美妙体验,在人生旅途中划出了一条美丽的轨迹。  奔跑人生,我们体验一种收获。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份果实,而且是一种奋进的动力;收获的不仅仅是一声赞叹,而且是一种征途的路标;收获的不仅仅是一种快乐,而且是一种充实的思想。

社科类主要指社会科学类,包括:哲学,历史学,伦理学,经济学,美学,宗教学,逻辑学,人类学,社会学,法学,教育学,政治学,心理学,文学等。

社会科学基础论文题目

大学生社会学毕业论文题目,更多素材可以去教育大论文下载中心看看中国女大学生的女性意识研究当代女大学生如何看待美丽当代中国女大学生的情爱观念调查研究从女大学生就业看就业市场上的性别差异高校农村女大学生现代化过程研究报告当代大学生的时尚追求调查研究中国大学生的交往方式研究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研究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意识研究当代大学生的环境意识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性道德意识研究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研究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实证研究大学生的信用状况研究助学贷款与个人信用制度建立研究大学生诚信认知及行为的调查与思考大学生考试诚信的社会学研究走向信用时代——对影响大学生信用观的重要因素的研究当代大学生阅读状况研究大学生打工现状及其社会问题大学生兼职状况调查研究大众传媒对大学生道德认知的影响研究高校贫困生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参与研究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研究大学生“英语热”现象的社会学研究校园乡亲:大学中的老乡群体研究大学生留学决策与社会阐释大学考研决策与社会阐释大学生村官的抉择与社会阐释中西文化交流中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境况研究大学中的社会分层现状研究大学班级文化研究大学生专业认同研究大学生自主创业研究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社会支持网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取向和家庭背景的相关研究就业政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研究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大学生自杀现象的社会学分析传统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论当代大学校园文化热点的变迁与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调适当代大学生对待中西节日的态度分析从当代大学生的节日观看文化传统的变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困难以及对策研究影响当代青年择偶观的社会因素研究我国大学本科教学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题目 中国女大学生的女性意识研究当代女大学生如何看待美丽当代中国女大学生的情爱观念调查研究从女大学生就业看就业市场上的性别差异高校农村女大学生现代化过程研究报告当代大学生的时尚追求调查研究中国大学生的交往方式研究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研究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意识研究当代大学生的环境意识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性道德意识研究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研究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实证研究大学生的信用状况研究助学贷款与个人信用制度建立研究大学生诚信认知及行为的调查与思考大学生考试诚信的社会学研究走向信用时代——对影响大学生信用观的重要因素的研究当代大学生阅读状况研究大学生打工现状及其社会问题大学生兼职状况调查研究大众传媒对大学生道德认知的影响研究高校贫困生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参与研究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研究大学生“英语热”现象的社会学研究校园乡亲:大学中的老乡群体研究大学生留学决策与社会阐释大学考研决策与社会阐释大学生村官的抉择与社会阐释中西文化交流中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境况研究大学中的社会分层现状研究大学班级文化研究大学生专业认同研究大学生自主创业研究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社会支持网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取向和家庭背景的相关研究就业政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研究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大学生自杀现象的社会学分析传统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论当代大学校园文化热点的变迁与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调适当代大学生对待中西节日的态度分析从当代大学生的节日观看文化传统的变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困难以及对策研究影响当代青年择偶观的社会因素研究我国大学本科教学问题的社会学分析1、关于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之前我做过这方面调查)2、农村教育制度的改革3、中美社会保障的差异4、经济危机给农村带来的影响(农民工的影响)5、改革开发对农村社区的影响(主要对社区规模、特征的影响)这些都是我自己想,可能不太全面,我也是学社会学,可能以后也会写这样的题材

你好,我可以提供不少论文,请给我一个邮箱,并且说明你要写的文章的题目/关键词,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希望对你有帮助~ 知道 举手之劳团队 队长:晓斌

按议论的性质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立论性的毕业论文是指从正面阐述论证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一篇论文侧重于以立论为主,就属于立论性论文。立论文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以理和事实服人。驳论性毕业论文是指通过反驳别人的论点来树立自己的论点和主张。如果毕业论文侧重于以驳论为主,批驳某些错误的观点、见解、理论,就属于驳论性毕业论文。驳论文除按立论文对论点、论据、论证的要求以外,还要求针锋相对,据理力争。按研究问题的大小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宏观论文和微观论文。凡届国家全局性、带有普遍性并对局部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的论文,称为宏观论文。它研究的面比较宽广,具有较大范围的影响。反之,研究局部性、具体问题的论文,是微观论文。它对具体工作有指导意义,影响的面窄一些。另外还有一种综合型的分类方法,即把毕业论文分为专题型、论辩型、综述型和综合型四大类:1.专题型论文。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直接论述的形式发表见解,从正面提出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一种论文。如本书第十二章例文中的《浅析领导者突出工作重点的方法与艺术》一文,从正面论述了突出重点的工作方法的意义、方法和原则,它表明了作者对突出工作重点方法的肯定和理解。2.论辩型论文。这是针对他人在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见解,凭借充分的论据,着重揭露其不足或错误之处,通过论辩形式来发表见解的一种论文。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农村集体所有制性质吗?》一文,是针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农村集体所有制性质”的观点,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驳斥和分析,以论辩的形式阐发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农村集体所有制”的观点。另外,针对几种不同意见或社会普遍流行的错误看法,以正面理由加以辩驳的论文,也属于论辩型论文。3.综述型论文。这是在归纳、总结前人或今人对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介绍或评论,从而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种论文。4.综合型论文。这是一种将综述型和论辩型两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写成的一种论文。如《关于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几个问题》一文既介绍了研究民族关系史的现状,又提出了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它是一篇综合型的论文。

社会科学基础研究类论文怎么写

社会科学(一般来说包含了社会、政治、法律、经济、教育、行政等学科),在许多专家学者的眼中这门学科并不算科学。很多在科学领域有所成就的专家学者(数学、物理为基础)对他们而言,社科不足以与他们平起平坐。对社科稍微认同一些的学者可能会将社会科学作为一个自然科学的一个学派,会把里面的一些方法应用到社会现象上。

可以参考(社会科学前沿)这类的期刊,看下别人的写作风格及技巧吧

读大量的书是基础。理工科需要做实验,文科则需要阅读文献。肚子里没有东西肯定写不出来好文章。自然也没有深度。问你一个问题怎样解决。然后就开始和政府领导讲话似的,全是大方面。例如一部法律存在问题,怎么解决。有的人想到的只能是修改法律这种方法。根本不知道,除了修改法律还有其他很多方法可以用。没有知识储备,思想太僵化,人云亦云,有何用。

论文的结构和写法论文应该有三个部分:导论部分,论文主体部分,结语部分。导论部分:应该交待明白:你打算论述的对象是什么(比如,《XX》的孤独意识),研究这个题目的价值或意义是什么,别人在这个题目上已经发表了什么样的见解(做一个简单的文献综述,别人是怎么分析《XX》的孤独意识的,要有注释),你打算从哪个角度论述这个题目(你这篇论文的学术贡献是什么,你对这个题目的看法与别人怎样不同,你的看法或者你的角度新在哪里)。论文主体部分:这个部分可以进一步分为两个、三个或四个小节,每个小节可以有个小标题。各个小节是从不同角度或者不同层次上阐述你对这个题目的看法。你的看法,应该是通过分析作品文本得出来的。所以,在阐述你的看法时,要引用文本。或者直接引用作品文字,或者复述作品内容(如果需要引用的文字太多或者涉及的是对整体情节的分析,那么,要用自己的话把作品的内容浓缩提炼以后加以复述引用)。总之,不能只讲自己的看法,自己的看法必须有文本证据。也就是说,要有论有据。你的论据(引用作品文字或复述作品内容)应该有注释。结语部分:把你在论文主体部分的分析加以总结,说明你在这篇论文中已经阐明了你想阐明的问题。段落的写法:一个段落只表达一个观点。在段落一开始,先用一个句子概括这个段落要表达的观点(这个句子称作主题句)。接下去是这个段落的主体部分:分析作品,引用作品中的材料来证明你的观点。在这个段落的末尾,把你的分析加以总结,从中自然地引伸出你在这个段落要表达的观点。 从结构上看:一个段落如同一篇论文的缩影。一篇论文就像一个段落的放大。关于怎样写论文,可以参考:《中文学科论文写作训练》,北大出版社。------------------------------------------------------------------社会学论文写作指导(摘译自“A Guide to Writing Sociology Papers”, the sociology writing group,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1994) 第一章:开始写一篇好的社会学文章由提出一个好的社会学问题开始。选择一个主题仅仅是准备论文的开始,你必须把你论文的主题以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提一个好的问题会使你写作的其他部分变得容易,也可以帮助你提交好的论文。如果作业不是以问题的形式出现的,你必须自己提出问题。与社会学论文有关的问题有以下三个特点:1、体现出社会学特有的视角;2、问题的提法和形式考究;3、问题的提法应该能导致有逻辑的、结构合理的答案。(反面例子:有无穷答案的问题:领导们所采用的角色有哪些?;或太空洞的问题:为什么人们不理性?)什么是社会学?搞不明白什么是社会学和社会学家是做什么的,这是学生在写社会学论文是感到困难的主要原因。提出好的社会学问题取决于理解什么是社会学。社会学是对人类社会行动的研究。(韦伯)它的主要见解是,人类的行为是由人们之间的互动所型塑的(shaped)。换句话说,一个人是谁,他或她想些什么、做些什么,是受到这个人所处的群体的影响的。社会学家研究个体如何受到他们的社会群体——从家庭到国家的型塑,同时,这些群体又是如何被组成该群体的个体所创造和维持的。(建构主义)社会学的另一个洞见,互动是以模式化的方式发生的,即使互动所涉及的人时空相隔、相去甚远。例如,在不同历史时期或不同地理区域的社会都会找到办法去形成规则、教育孩子价值信念,以及组织他们成员福利必须的商品的生产。社会学家试图去理解这些过程中的一致性——这些社会的异同遵循可预见的模式的方式。社会学想象力(C Wright Mills, 1959)运用社会学想象力意味着认识到个人、私人经历和广阔的社会之间的联系。米尔斯称个人层面的事件为“传记”(biography),而使用“历史”(history)这个词来指大的社会尺度的模式和关系。(有意思的是,往往是社会学家来关注米尔斯所说的“历史”,而历史学家来关注他所说的“传记”)社会学的关注点和方法两种研究逻辑:演绎的逻辑:问问题;使用已有理论做回答(假设);收集和分析数据来决定假设是否准确。归纳的逻辑:问问题;收集数据;使用数据来发展对假设。这两者的主要区别是,数据收集起来是为了检验假设还是产生假设。一些学生对于这些同时被接受的含有截然不同的理论发现的视角感到困惑,有认知上的困扰。实际上,这正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能同时向一个人灌输不只一种的视角。社会学是宽泛且多元的。视角、方法、风格都有不同。但是,社会学视角本质上应该是将个体看作是社会群体的成员,他们之间存在互动。形成问题没有秘诀,只有一些建议和小技巧:谨记社会学想象力的“历史”部分:回避彻底的个人或心理问题,那些仅仅关于一个人头脑中发生的事件的问题。例如,问犯罪是更多地由侵犯动机还是贪婪导致,这更像一个心理学问题而不是社会学问题(也很重要和有意义,但不是社会学关注的点)。一个有社会学想象力的问题可能是:社会生活的什么方面——比如说种族、阶级或性别——影响人们将侵犯或贪婪用社会接受或不接受的方式表现出来。切记社会学想象力的“传记”部分:避免完全将人排斥在外的经济问题。例如,问每年由于犯罪有多少收入损失就比问哪些种类的犯罪主要针对富人更不像一个社会学的问题。下面五个建议不仅针对社会学,而是针对所有学科的问题:问一个不能简单用“是”或“否”来回答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是死胡同,没有什么值得考察和讨论的。比如,“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婚姻稳定性吗?”;以及“出生时由于失语症而导致严重语言障碍的孩子能和其他孩子一样社会化并参与社会生活吗?”。改进的方法之一是,加上“在何种程度上”这一词组,比如“在什么程度上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婚姻稳定性?”,另一个解决方案是重新提问,例如,“对于小学而言什么样的方法能最有效地促使那些出生时由于失语症而导致严重语言障碍的孩子正常地社会化?”问不只有一种合理答案的问题:论文的目的是显示为什么你的答案优于其他答案。你必须辩论说你的答案比其他备选答案正确和令人信服。“根据M·米德的理论,代沟是如何形成的?”只有一种正确答案,没有什么可以辩论的。改进这个问题的一个方法是将米德的理论用于某些特定的组织,比如说“运用米德的理论,你如何理解现阶段我们国家农村社会中的代沟现象?”。在你开始研究之前,确定对于你的问题的不同答案。你能想象认真反对你的人吗?如果没有,你需要重新建构你的问题。如果题目未定,问一个关于两个或更多概念间关系的问题:(例外:读后感、故事、叙述等)两个概念(偏差行为与社会化)在经验上相关吗?比如,偏差者的社会化过程和非偏差者不同吗?两个概念(偏差行为与声望)是负相关吗?也就是说,具有高社会声望的人是不是比那些低社会声望的人更少介入偏差行为?如果不是老师指定的,最好不要问只有一个概念的问题,比如,“什么是偏差行为?”确信你能够收集到你所需要的资料:比如,“偏差行为是不是一直存在?”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而且对社会学理论有很大的意义,但是关于史前社会有没有偏差行为很难找到资料。确保你的问题能够在允许的范围内完成:一个是要问“中等程度的”问题,避免太宏观或太琐碎的问题;另一个是开始研究前和老师商量。总之,在这一节,我们强调一篇好的论文不应该只是有关什么方面,比如精神健康、种族、社会性别或职业。例展开讨论:逻辑和结构写作中的逻辑指的是论文的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结构关注的是论文的不同部分如何互相衔接。句子是论文的“树”,逻辑和结构则是“森林”。逻辑要求一篇好的论文不仅仅只有论点,比如说,“这个陈述是正确的因为我说它是它就是”(马列课的问题)。对问题的回答,也就是你的主题,应该由证据和推理来支撑。实现这一点的一个办法就是把你的读者想象成无知的和多疑的。多想想,一个无知的读者对你所说的东西有哪些会不理解,你要如何去向他解释你的观点。想想一个喜欢怀疑的人对你的论点会持有什么样的疑惑,你又要怎样去说服他,就像辩论赛一样。结构要求一篇好的文章不仅是每一句话写得好,有意义,而是所有的句子都应该有系统地连接在一起,段与段之间有机衔接,针对一个主题展开。不论你是一句句写,还是先想好结构再开始写,提交论文之前你应该在头脑中考虑你论文的结构。也就是说,你应该能用一两句话来概括你论文的主要观点,以及你如何来展开你的观点。试想你的室友或同学会问你,“你的论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读者为什么要相信你的话?”如果你不能回答这些问题,意味着你需要继续修改你的论文。提出问题后接下来的步骤应该是建构一个有逻辑的辩护——为什么你的答案比他人的要好?这种辩护要求你有足够的证据来支撑你的主题。这些证据应该围绕主题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这里很容易出问题,很多同学列举了很多有意思的例子或证据,但结论似乎和这些关系不大。所以你应该思考如下三个问题:“我的主题是什么?这个主题有没有贯穿整篇文章?我是否有足够的证据来支撑我的主题?”最后,文章的结构应该反映主题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是作者的任务,而不是读者的任务。所以论文的开头(introduction)、转换和结论是必需的。开头应该陈述要回答的问题,确定回答该问题的计划。随着文章的展开,开头引导读者文章写到哪里了将要写到哪里。转换(transition)显示句子、段落和部分如何有机地衔接在一起,“另外,而且,同时等”“前面我们讨论了,下面我们要讨论……”头脑中的联系应该显示给读者。结论应该提醒读者文章写到哪里了,为什么你认为你的文章展示了你的主题。尽量不要重复某些特定的句子来总结全文。这里也是表示你更多思考的合适地方,可以回答“那又怎么样?”的问题,但是不应该在结论部分提出新的论据。逻辑和结构的两种形式“三段论”文式:这种格式一般有一个主要观点(回答一个问题)和三个支撑“点”。(三并不是固定的,只是常见形式而已)例如,“过去一百年,美国的教育机会使得美国社会结构向更多的向上流动发展”论据一:现在比一百年前,教育成就更紧密地与高等级工作联系在一起论据二:相对于以往决定个人地位的因素而言,教育对社会的所有成员而言更为平等论据三:与一百年前比,现在的教育内容与工作技能联系得更紧。每个论据一般至少需要一个段落以上来进行论证,对于这些论据的讨论针对为什么你的这个论据是正确的,提供证据和推理,还要解释这一点和总的主题之间的逻辑联系。(此形式修改后可适用于实地调查论文)“期刊”文式:学术期刊的常见形式。不同于新闻式样或杂志文章。这种格式遵循“假设检验”的研究逻辑,作者通过系统研究正式检验一个特定的假设。一般结构如下:开头(包括文献回顾和假设陈述),方法,结果和讨论第二章 文本分析可能你的作业要你分析一本书或某本书中的一部分,比如,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或者戈夫曼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文本”分析,因为文本本身,也就是作者所写的内容,是你的数据。你的论文是关于文本本身的,而不是关于文本的主题的。针对文本提问:在文本分析中,文本不仅是你的数据而且还是你提问的来源。也就是说,你的问题应该从作者的观点中来。下面是文本分析中的三个主要部分:1、总结。作者说了些什么?这是文本分析的基本问题。它考虑作者的主要观点。一般说来,大多数人对作者所说的内容都会有同感。但有时要求不仅止于此,例如,迪尔凯姆的自杀论不仅仅是关于宗教教派和自杀的关系,而且还涉及社会结构如何帮助解释那些通常被认为是最私人的个体行为,夺去个人的生命。作者在文中如何处理某一个重要的社会学概念或者主题?有时文章不要你面面俱到,而是要求你深入分析文章的某一个方面。2、分析。分析则不仅仅止于作者所说的内容。它意味着针对关系:证据和结论之间的关系,文本中概念之间的关系,所分析的文本和其他文本中涉及概念间的关系。作者使用了哪些手法来说服读者他是正确的?(逻辑推理、逸事、权威性、控制研究、语言技巧等)3、评估:评估是个人意见。涉及以下问题:文本的论述是否清晰?作者是否做出了有效的假定?辩识和评估作者的假定是社会理论课的两大基本技巧。作者必然要对社会运行的方式做出一些假定。该文章的证据是否充分?可以问这样一个问题:“即使证据是真实的,该证据能必然导致作者的结论吗?”这些结论和启示是否和其他学者的结论一致?文章的写作技巧是否娴熟?(更进一步,结合现实,阐发)谢立中,2003,“现代性的问题及处方:涂尔干主义的历史效果”,《社会学研究》第5期第三章 图书馆研究一篇图书馆研究论文要求你按两种方式使用图书馆。首先,如果你的研究问题没有指定,你应该使用图书馆资料来进一步确定你的研究问题;其次,你要收集资料用以支撑你的主题(thesis)。去图书馆之前:选择一个主题(topic)去图书馆之前你对要研究的主题往往并不了解,如何来问一个好的问题呢?首先,你必须选择一个宽泛的领域——一个与你所学课程有关且你感兴趣的主题。选择一个主题的方法是浏览你的教学大纲和课程阅读材料。确保你阅读了所有的教学大纲,因为有些暂时未讨论的问题也许正是值得你研究的。其次,在去图书馆之前,先自己想出一些可能的答案。记住,在主题选择中依然要保持自己的社会学视角。一旦你缩小了主题开始形成问题,并且你已经制订好了详尽的时间表,你就可以去图书馆了。使用图书馆做文献回顾社会学的文献回顾包括搞清楚目前你感兴趣的问题是不是已经有学术研究发表、这些问题是如何表述的、他们给出了什么答案。回顾文献对你有两方面好处:其一,可以帮助你确定问题(微调)。其二,回顾文献可以帮助你辩识你将要用的有关书籍和文章。记录信息目录卡是你收集两类信息的有效工具:参考书目以及你所借用的思想来源。每收集到一本书或资料,就做一个目录卡,按如下顺序记录如下内容:作者:所有作者(英文的,姓在前)标题:文章、章节或书出版信息:杂志:杂志全称、出版日、卷数、包括的页码书:出版城市、出版商、出版日期作用:方便查找,节约时间,做参考书目(字母顺序)文摘卡:做文摘卡的目的有两个:当你思考一个主题的时候帮助你记忆;把数据搞成可用的形式。抄写卡片是帮助记忆的有效办法,这样当你要对自己所提出的问题给出自己的答案时,你可以很好地使用这些资料。记录卡还可以帮助你避免重复和抄袭现象。重复(parroting)指毫不思考地机械重复资料。抄袭——每一张卡片只记录一篇文章或书的内容。你可以直接从原文中引用,也可以概括。所谓概括(paraphrase)是指用自己的话来总结。记住记录的时候要写下这些话的页码,以后你会需要。记录时注意两类信息:一是与你的研究问题相关的主要概念;二是任何有意思的细节。有意思是指你个人觉得有意思——阅读时你印象深刻的与你的研究或个人经历有关的内容。在卡片的上端用自己的话写下主题(subject)。尽力用简洁准确的概括。这些主题是你后面对资料分组、分类的依据。这些类别将是你论文框架的基础。每张卡的下面写上资料的来源。这里可以很简单,因为你已经做了目录卡。但是页码一定要写下。你应该记录些什么内容呢?类似于文本分析时所做的工作,你应该记录你所看的书或文章的关键问题:作者要讨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作者认为这个问题在学术上或对整个社会有意义?、他使用了什么方法?、他引用了其他人的一些什么重要观点?、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他用了什么依据来支撑他自己的答案?当你做记录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并不能找到你要研究的问题的答案。我们这里要做的并不是发现真相,而是考察与我们所提问题相关的一些议题(issues)、所给出的答案、该领域研究者的主要争论点。最终你要用这些记录资料来解释为什么你认为某一种答案比其他的更为令人信服。刚开始你会发现自己做了很多笔记,因为这个领域对你来说是全新的。然而,随着你阅读的深入,你关注的问题会逐渐细化(narrow)。同时你头脑中的主题(thesis)会更加清晰,你会有意识地选择后面的阅读材料。当材料变得熟悉的时候,你每次阅读做的笔记就少了。这种调整和精细化的过程几乎是自然发生的。例:自杀与知识的关系“自杀伴随知识增长而增长”但是并不是由知识引起的,他们都是信仰缺失的结果组织信息一旦做完了记录,按任何顺序重读他们。这时你应该能够很清楚地陈述你的主题(thesis)。带着这个主题,根据卡片上端的题目,把你的卡片分成不同的堆。这种分法不一定十分准确或清晰,但你可以把一些主要的观点区分开来,形成你论文大纲的基础。主题匹配和论文大纲(outline)决定每一堆卡片的主要观点,把这些观点列入你的大纲。利用卡片里的信息来阐述这个观点。你会发现有些卡片和你的最终主题没有什么关系。如果是这样,把他们扔开。如果包含这些无关信息,即使你花了很多力气才得到这些资料,也会分散读者的注意力,弱化你的论述,破坏行文的整体性。从读者的角度来考虑安排你的观点和顺序等,考虑如何才能令人信服。但是切记:卡片只是帮助你,而不能代替你的思考和写作!!!问合适的问题1、用新的方式来看待你日常生活中的互动(家庭、朋友、同学、同事等)。这些目标是,描述那些你常常视而不见的日常互动中的模式和过程,并用社会学想象力来把这些个人模式和过程和特定的课程概念联系在一起。比如说,这种任务往往要求你和同学谈谈他们和朋友的关系,观察你宿舍中、家庭里人们如何处理奇怪的行为或者观察个体如何希望在他人面前建立某种形象。2、到你老师选择的某些地方,考察与你们课程有关的一些特定的社会行为,探讨人们如何进行惯例行为以及如何做决定。收集资料搞清楚作业要求提前做计划观察:尽管你对自己要观察的场景很熟悉和了解,把你的预设甚至知识放在一边是十分关键的,这样你才能获得新的认识。采用一种无知的外来者的姿态,这样你才能对那些你习以为常的事件和经验有新的认识。也就是说,不要提前告诉自己你要得出什么结论,或者你要如何来利用你所收集到的资料。对细节保持关注,仅可能多地收集有价值的信息。当观察的时候,不要假定你知道哪些事件或互动最重要。注意周围发生的所有事情。注意环境,出现的人,事件发生的时间等。最重要的是,要尽力从参与者的眼睛来看待这些事情。访谈的时候:1、不要说太多的话。仔细倾听。2、回避引导性问题,不要界定被访者的回答,不要问“是”、“否”问题。3、不要问某事为什么发生,而代之以某事如何发生。为什么的问题有时会使被访产生保护自己的感觉,要对自己的行为或生活方式合理化。同时,怎么的问题对于特定事件更确定,当你要阐述该场景中所发生的事情的时候可以给你提供很具体的例子。4、不要问太多问题。如果你做访谈不多,你可能格外注意到沉默,但是被访者停顿的时候不要急于下评论、澄清或是问进一步的问题。让他有时间思考并把答案讲完。5、鼓励被访者讲确定的细节:这事还牵涉到谁?、发生了什么?、什么时候发生的?记住,这种探询要温和(比如说“能告诉我更多一点吗?”)。6、放松,让你对于这个问题的自然好奇心引导你行动,并且倾听。记录数据 仅可能全面准确地进行记录,观察的时候记录,访谈可以录音,但不能勉强。如果不能当时记,应该在第一时间回忆,可借助速记的方式。千万不要随意编辑被访的话,也不要有意使记录显得更合乎逻辑。如果是录音,要转记成文字,或者多听多熟悉,你个人的感受、观察非常重要,要使你的数据个性化、特定化。这些资料可能会作为附件加在你文章的后面。记住要做好记录或给录音带编码,使自己日后可以辨认。实地观察记录范例1、 问:你觉不觉得很多人在车上都神思恍惚?(太倾向性)2、 很多司机来来往往,他们似乎很忙,有很多事。老师问:他们的什么表现使你认为他们很忙或有事?3、 问:他认为搭车时有什么特别值得注意的事情?逃票!!!访谈记录范例(简单记,但不能再作为原话引用)第五章 定量研究大多遵循演绎的研究逻辑,也就是,研究者从理论或以前的研究出发,对所研究的问题有一定的答案。然后,发展一个或多个假设来预测结果。也有些研究是归纳的逻辑,也就是,研究者对于答案不确定,但对于要发现什么有些想法,这样去探讨某个特定的问题。这里的目的是描述而不是预测。但不论如何,所收集到的数据是数值型的。文章一般包括:1、开头:在有关理论和文献回顾之后,你要探讨什么社会学问题?如果有,你的假设是什么?2、方法:你回答问题所使用的方法是什么?如何选择样本?用了什么测量手段?采用什么程序?3、结果:发现了什么规律或模型?4、讨论:你的数据意味着什么?他们与理论和以前的研究有什么关系?这个数据支持还是否定你的假设?其他部分还包括标题、摘要、参考书目以及附件写开头文献回顾 从你的问题得出的理论开始,对该理论或这些理论进行总结,阐述它的主要观点或者关注其中的你要检验的一两个方面。其次,讨论相关研究,用几句话总结他们的理论视角、主要假设、操作定义(测量)以及结论。按时间顺序排列往往是很好的。这些研究如何结合?他们形成了某种模式吗?他们有一致性吗?他们是否遗漏了重要变量?他们建议深入研究的方向是什么?陈述问题(problem)选择问题(question) 陈述问题揭示你回顾文献后发现的差距或矛盾。它的目的是指出需要改进的理论不一致性、方法论问题和/或下一步研究所应该采取的必然步骤。例如,你可能会想对一个没有充分检验的理论进行一个不同的解释;对两个有争论的理论进行检验;把理论拓展到新的总体或领域;使用一个不同的操作定义来界定一个概念;修正以前研究中的方法论错误;使用不同的方法或设计;增加一些变量等。除非你的作业准许你仅仅是复制一个研究,否则你必须要解释你的研究和以前的研究有什么不同,你的研究将怎么样拓展他们的发现,以及你的研究的贡献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就会产生需要回答的具体问题,例如,教育总是和职业成就相关吗?这些问题还可以细化并被发展成为假设,比如,如果种族不变,教育水平增加与职业成就提高有关。陈述假设 定量研究论文的假设相当于图书馆研究论文的主题。它是对你希望发现关系的变量之间关系的正式陈述。假设的陈述应该清晰,要么被验证要么被否定。它应该把关系类型(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以及关系方向(正相关或负相关)表达清楚。形成方法和分析计划方法主要有:档案资料(已有的数据,比如普查资料、民意调查,一般以结婚率、死亡率等形式表现)、结构观察(比如在小组讨论中计算男性和女性做支持性陈述的次数等)、实验(一般有实验组和控制组,实地实验——你可以检验商场中人们是更愿意帮助一个衣着体面的人还是一个衣衫褴褛的人)和调查(问卷和访谈,调查的逻辑是人为地复制实验的方法。尽管不能有同样程度的控制,但是通过比较不同的组可以做到这一点。一般以个体的自然属性为自变量,看不同组之间在反应变量上的差异。)相关问题:1、你抽样的总体是什么?你如何抽样?如果你是做结构观察,你选择什么地方做?介入过程会不会有什么问题?你要多少被访?多少观察? 2、你用什么测量?你如何操作化你的变量?你的问卷要多长时间回答?你使用开放式还是封闭式问题?当建构自己的问题时,尽力回避以下问题:1、避免使用模糊的词汇或俗语 (例如约会)2、避免使用双重问题,比如你认为外表和/或态度一致性在约会模式中是很重要的吗? 3、不要问有偏见的问题。问“你曾经约会过吗?”个体有压力,问“最近一年你有约会过吗?”更好。其他要考虑的问题:1、如果不是特别需要,不要问被访的姓名 2、提供足够的答题指导 3、给问题编号 4、注意问题的顺序 5、表示对被访的尊重。3、收集数据的时间是多长 4、你如何将数据转化成可分析的形式?(数据转换) 5、你将如何分析数据?(统计)写其他部分方法 描述样本:确定研究的总体。详细讨论你将如何从总体中抽样。描述样本的一些相关资料描述测量方法:如果你做的是二次分析,介绍资料来源以及他们的测量方法。如果你做的是结构观察,描述行为、人的类型、场景等。如果你做调查或访谈,介绍你问题的形式、是自己设计的还是借用的。描述程序:确认你所使用的方法。描述何时、何地、在什么环境下做的研究。如果实地作研究,这点尤其重要。 不论如何,仅可能详尽地介绍你的方法程序,以便其他学者做重复研究。结果 (统计数据、图表等)讨论 在讨论部分你要把你的结果与你的假设联系起来。你的数据支撑你的假设吗?……标题摘要 100-200字,参考书目 (只包括你文中实际引用了的文章)附件

  • 索引序列
  • 社会科学基础研究类论文题目
  • 社会科学基础研究类论文选题
  • 社会科学基础研究类论文
  • 社会科学基础论文题目
  • 社会科学基础研究类论文怎么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