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长江三峡论文

长江三峡论文

发布时间:

长江三峡论文

三峡工程对环境影响有利有弊,在调节生态平衡方面则利大于弊。三峡工程论证专家 组指出:有利影响主要在中游,包括减轻洪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燃煤对环境的污染, 减缓洞庭湖的淤积等。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除淹没耕地、改变景观和大量移民外,尚对珍 稀物种,库尾洪涝灾害、滑坡、地震、陆生动植物等等有一定影响。 关键词:利与弊;生态;污染;灾害 一、长江三峡工程利处: 三峡大坝建成后,防洪能力强,由防御十年一遇的洪水,提高到抵御百年一遇的 大洪水,可有效防御。 三峡水电站是世界最大的水电站,能提供大量的电。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在养殖、旅游、保护生态、净化环境、开发性移民、南水 北调、供水灌溉等方面均有巨大效益。 二、 长江三峡工程弊处:对库区文物的影响,如果不采取文物保护,大量的文物古迹都将被淹没到水下。 对温度、湿度、风速、雾日有的影响范围。 对植物、动物有较小的影响。 三峡工程全部竣工后,有大量人民迁移。在未来的 6 年时间里,三峡库区每年还 需搬迁移民近 8 万人。 目前的地质灾害治理却存在着诸多问题,有的地方未达到治理效果,有的地方治 理效果不明显,而更多的情况是,在治理过程中,人们忽略了对当地自然景观与 人文景观的保护与建设,对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造成了某种程度的破坏, 使三峡的景观品质大受影响,正在削弱对游人的吸引力。 万一遭到核袭击,大坝彻底被破坏,只要采取适当的水库调度措施,也可将溃坝 洪水的淹没危害局限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三峡工程被列为全球超级工程之一,是世界“十大之最” 三峡工程在工程 。 规模、科学技术和综合利用效益等许多方面都堪为世界级工程的前列。

要先从世界观入手,看看三峡工程对世界的影响,然后就看自己的了。就提醒这么多了

长江三峡工程的利与弊长江具有的文化意义、历史意义和生态意义。长江孕育了中华民族第二个文明——巴楚文化。长江是世界第四大江,中国第一大江,是上苍对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慷慨赠与。现在,长江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还养育着5亿人口,贡献着75%的总产值。汉代,长江几乎没有水患,到了明清以前,也很小。这是上苍的赠与,上苍在赠与我们这条河的时候做了只有大自然才有能力做出的安排——首先是沿着长江的茂密森林,也就是 “绿色水库”,丰富的蕴涵并且调节水流的植被。长江上游植被,如果不算次生林,已经不到明清时候的5%。长江本身有天然的水流调节系统。沿着长江,三峡过后是洞庭湖,再往下就是鄱阳湖,然后一直入海。生活在当地的船民,水大了坐着船就走了,水退走又回到他们的耕地。长江的堤岸是矮矮的,水来的时候就漫出去了。汉代先人建的都江堰,那个不是坝,河流中堰是顺着河建的,有如道家精神,象是跟河水商量,能否夏天走这边,冬天走那边——整整2500年,灌溉了富庶的平原。工业革命之后的人对手里的一点点技能太不自量力,居然觉得能征服自然。近二、三十年来,人类在逐渐醒悟,包括更深地懂得人与河流休戚与共的关系。1998年的大洪水水量不是最大,水位却是历史最高。为什么?因为河床高了。河床为什么高?泥沙淤积。泥沙为什么多了?森林植被的破坏。三峡地带山陡土薄,地质脆弱。三峡工程是在一条命脉大河的中段,在一个交通要道上,在一个人口密集的地方,需要移民是113万。三峡大坝在某种程度上确实给我们人类带来了很大的利益,但是在现在这个社会里还是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和危害。三峡工程的益处,最主要是集中在防洪、发电和航运方面。三峡建坝后,能控制百年一遇洪水,确保中下游安全。遇千年一遇洪水,中国的历史就是治河的历史,洪水不治无法使国得到安定。三峡工程的兴移民建,主要阻碍的因素是文物古迹的保护、生态保护以及大规模的移民。 三峡一带已经被证实,埋藏着数量非常巨大的文物,移民很多都是极其珍贵而且是现在为止没有发现过的文物。据报道,真正挖掘出来的移民文物只占全部总数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说有百分之九十的珍贵文物被埋江底了。这是很令人痛心的事情。在生态方面,由于三峡工程的兴建,将会对当地大范围的生态造成影响,像当地植被移民的破坏,气候的变化,对各种动植物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距有关报道,由于三峡工程的兴建,附近的气候发生了异常,应该转暖的时间却还是很寒冷。总之 益处是防洪、发电和改善航运,改善环境、南水北调、养殖,弊处是破坏文物古迹,影响生态环境,移民安置问题 。三峡大坝的修建,引发了上至政府高官下至普通百姓,甚至国外人士的广泛关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三峡的利弊有各种各样的评价,笼统的说利大于弊。

三峡工程首要的建设目标是防洪,使荆江大堤的防洪能力由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  三峡工程总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达847亿千瓦时,将给沿江的工业城镇和广大地区提供廉价而清洁的电力。这是三峡工程最主要的直接经济效益,也是三峡工程建设的充分条件。  三峡水库的形成,改善了峡谷河段的航道,万吨级船队有半年时间可以直达重庆,通航能力可从现在的每年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而且可降低航运成本30%~37%。  建成后的三峡工程,作为中国的大西南同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有机联系的纽带,以其巨大的综合效益,必将有力地带动和促进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和腾飞。这对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提高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峡工程及市场机遇。三峡工程规模宏大。它由世界最大规模的水库移民工程,世界最大规模的拦河大坝、水力发电厂房、通航建筑物以及大规模的远距离输变电工程组成。  三峡工程巨大的建筑规模,给中国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建筑业、材料工业、机械电气制造业以及电力、信息产业提供一个不小的市场机会,也促进这一地区和全国的经济发展。  三峡工程需要当今世界的最新技术,也将为国际工程界、机械、电气、电子信息界提供一个不可忽视的市场。  关于水库移民。水库移民搬迁约达100万人口,需要重建家园。水库淹没区都是沿江比较贫穷的地区,大量移民资金的投入对这个地区来说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开发性移民”的移民方针将促进库区经济繁荣。动迁库区100万人口换得下游尤其是荆江地区1500万人口和2300万亩耕地的安全保障,从政治、社会、经济等任何一个角度看都是合理的。这就是为什么兴建三峡工程能得到库区人民的拥护和支持的原因。  水库诱发地震与库岸稳定  诱发地震研究对三峡水库分段进行评价的基本结论是:从坝址至庙河长16公里的结晶岩低山丘陵库段,岩体完整性好,历史和现今有感地震活动稀少,蓄水后不排除发生浅源小震,最大震级预计不大于里氏4级;自庙河至白帝城长142公里的碳酸盐岩峡谷库段,可能发生岩溶性的水库诱发地震,最大震级也不超过里氏4级;白帝城以上以砂岩、泥岩为主的库段,无大断裂通过,岩体透水性弱,不具备发生水库诱发地震的条件。  根据长期的地质勘测研究和水库诱发地震研究成果,三峡坝区和库区地壳稳定,均不孕育发生严重地震的地质背景。三峡水库蓄水后,虽不排除发生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但从高估计,影响到坝区的最高地震烈度不会超过VI度,不会影响按Vll度设防的主要建筑物的安全。  三峡水库库岸主要由坚硬岩石和半坚硬岩石构成,大的断层不多,新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也不强烈,因而库岸总体稳定性是好的。但三峡河段岸坡在长江河床下切的过程中,在岸坡上发生一些崩塌和滑坡,属于河流发育过程重点正常自然现象。历史上曾有发生,水库蓄水后也有可能继续发生。经查明,库区岸坡分布有大于100万立方米的大型崩滑、危岩体共284个,总体积约30亿立方米。其中稳定性差和较差、蓄水后可能失稳的大型崩滑体共64个,总体积3.4亿立方米,即使全部失稳滑塌入水库,对水库库容和寿命也无实质性的影响。距大坝26公里以内的库段,不存在可能失稳的大型崩滑体,故可能发生的库岸崩滑不会影响枢纽建筑物的安全。三峡水库蓄水后,由于水位抬高,水深加大,可能发生库岸局部的滑坡和崩塌,不会影响航道通航。水库蓄水后,可能受库岸局部滑塌影响较大的是库岸的新老城镇和居民。因此,要充分重视移民新城镇和集中居民点选址的地质条件,同时要建立对可能失稳的崩滑体的监测和预报工作。

长江三峡论文参考文献

作者说的“三峡大坝,主体工程右岸大坝混凝土浇筑工程已进入最后阶段”确实不假,可是不知道有哪家媒体曾经报道说过“预计到2009年启用时,共耗时15年,耗资可能超过3000亿元”。,, 稍微了解三峡的同志都应该知道,三峡工程的投资原来预计动态投资约2100国外的三峡探索网站上刊登了一篇质疑《三峡大坝,面子后面是什么?》的文章。看过那篇文章之后,我感觉该文章的作者因为对三峡大坝的相关知识了解太少,所以才会误听误信产生各种疑问。然而,由于文章中描述的很多内容与事实严重背离,对公众具有一定的误导作用,我觉得非常有必要予以解释和澄清。 作者的文章一开始便说“媒体报道,中国世纪水利工程——长江三峡大坝,主体工程右岸大坝混凝土浇筑工程已进入最后阶段。预计到2009年启用时,共耗时15年,耗资可能超过3000亿元。”亿,目前根据实际工程的完成情况,估计到工程完工投资不会超过1800亿。真不敢让人相信,在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还有哪一家媒体,敢于如此公开的对这些基本数据进行入次混淆是非的报道。此外,所谓“预计到2009年启用”的说法,也纯粹是无稽之谈。恐怕世人都知道三峡早已经于2003年蓄水发电,哪里又会再跑出来一个到2009年才启用的三峡工程呢?在我看来。利主要表现在发电。抗洪 文章中作者感慨地说他本人“虽然不懂水利,但十分关注。自1994年12月14日正式动工到现在,有关三峡大坝建设的新闻几乎没有一个拉下。从几年前大坝开始出现的80多条裂缝,到前不久挖出的工程“蛀虫”,内心可谓是喜忧参半。但从未对大坝本身产生过疑问,即便是台湾有人叫嚣要用导弹瞄准大坝时,我也一笑了之。”

221亿库容是指汛期三峡水库有这么大的容量来拦洪。这将使中下游2300万亩耕地、1500万人口的安全得到保障。这是修三峡工程最主要的目标。应该说,修建大坝改善了原来的生态环境。另外,由于有了这么高的大坝,我们可以得到清洁能源。它一年的发电量,相当于燃烧5千万吨煤碳。由于用水替代了煤,可以每年少向大气层排放1亿2千万吨的二氧化碳。还可减少因二氧化碳形成的酸雨。这不仅对中国环境是一个改善,对整个地球环境的改善也是有意义的。这是三峡工程对环境有利的一面。但是,不利的一面也是存在的。它要淹没土地,但淹没的都是一些贫瘠的土地,数量很少;它要搬迁居民113万人口,但搬迁的都是一些贫穷落后地区的人口。由于三峡工程的兴建,这些人搬迁后生活质量得到了跨越式提高。这也是三峡工程由不利的一面转换为有利的一面。三峡水库没有大量森林,不是自然生态非常好的地区,当然也会淹没一些文物,这是古代居民在这里留下的一些遗迹。但三峡工程兴建后,一些重要文物都得到了搬迁和保护。利与弊比较,利大于弊。所以中国政府于1992年作出了兴建三峡工程的决定。

三峡文化论文

三峡一带已经被证实,埋藏着数量非常巨大的文物,很多都是极其珍贵而且是现在为止没有发现过的文物。但三峡工程动工以来到蓄水这段时间,根本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把这些珍贵的文物挖掘出来。据报道,真正挖掘出来的文物只占全部总数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说有百分之九十的珍贵文物被埋江底了。这是很令人痛心的事情。还有一些是在三峡沿江的名胜古迹如张飞庙等都不得不淹没江水当中。这是对中国历史文化方面的大破坏。 在生态方面,由于三峡工程的兴建,将会对当地大范围的生态造成影响,像当地植被的破坏,气候的变化,对各种动植物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距有关报道,由于三峡工程的兴建,附近的气候发生了异常,应该转暖的时间却还是很寒冷。也有一些地方山体滑坡增加了很多,估计跟三峡工程有关。一些生物像鱼类因为蓄水等一些原因改变了生活的环境,使得繁殖等出现影响。 建设三峡的资金足够建设40多个航母战斗群,而它在五十年后可能就是一个人工瀑布。三峡大坝造成的每年冬季与夏季三十多米水位的差距也足以使周边环境寸草不生。四川大地震也可能与三峡大坝有关。这次地震可能和三峡大坝有关系?从三峡大坝建成以来,四川每年都有灾害发生,今年初的大雪据说也和三峡大坝有关系,储存了300万亿立方的水,对环境,水文的影响会是灾难性的。清华的老教授黄万里教授对三峡早就有预言,老人家至死都在反对建三峡大坝,可惜;忠言逆耳啊!  这次地震可能和三峡大坝有关系?从三峡大坝建成以来,四川每年都有灾害发生,今年初的大雪据说也和三峡大坝有关系,储存了300万亿立方的水,对环境,水文的影响会是灾难性的。清华的老教授黄万里教授对三峡早就有预言,老人家至死都在反对建三峡大坝,可惜;忠言逆耳啊!  黄万里在有生之年,看到自己对三门峡的意见不幸言中,痛心疾首,反复叨念:“他们没有听我一句话!”晚年病重昏迷中喃喃呼出:“三峡!三峡,三峡千万不能上!”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人世。三峡工程竣工后,库区清污成本和长江航运成本剧增,已是不争之事实。据三峡工程防汛办提供的气象资料显示,“从2005年4月份开始三峡坝区天气复杂和剧烈变化程度为近50年同期所少见”,请看《中国三峡工程报》的报道:“2005年4月三峡坝区气候反常。气温并没随夏季的到来逐渐上升,反而呈下降趋势。4月末平均气温不足12摄氏度,4月中旬周边山区还出了较大范围的降雪,月内有3次降温过程,温差升降剧烈、颠倒错位的现象严重。另外,4月份全月降水量为5毫米,破坝区近10年降水量最高纪录,破宜昌地区近118年同期降水量最高纪录。”   三峡库区地质环境复杂,暴雨、洪水频发,自古以来就多滑坡。三峡大坝坝址附近区域为坚硬的花岗岩,向上游则多以碎屑岩、碳酸岩为主,包括侏罗纪遗址的粉砂岩。地质容量、环境容量的天然不足,仅国土资源部查明的滑坡就有2490处。近两年我国南北气候反常,这几年重庆地区大雨滂沱,多处发生山体滑坡。这些现象是否与生态上的变异有关,虽有待专家们继续观察论证,恐怕也无须久待。在有生之年,看到自己对三门峡的意见不幸言中,痛心疾首,反复叨念:“他们没有听我一句话!”晚年病重昏迷中喃喃呼出:“三峡!三峡,三峡千万不能上!”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人世。三峡工程竣工后,库区清污成本和长江航运成本剧增,已是不争之事实。据三峡工程防汛办提供的气象资料显示,“从2005年4月份开始三峡坝区天气复杂和剧烈变化程度为近50年同期所少见”,请看《中国三峡工程报》的报道:“2005年4月三峡坝区气候反常。气温并没随夏季的到来逐渐上升,反而呈下降趋势。4月末平均气温不足12摄氏度,4月中旬周边山区还出了较大范围的降雪,月内有3次降温过程,温差升降剧烈、颠倒错位的现象严重。另外,4月份全月降水量为5毫米,破坝区近10年降水量最高纪录,破宜昌地区近118年同期降水量最高纪录。”   三峡库区地质环境复杂,暴雨、洪水频发,自古以来就多滑坡。三峡大坝坝址附近区域为坚硬的花岗岩,向上游则多以碎屑岩、碳酸岩为主,包括侏罗纪遗址的粉砂岩。地质容量、环境容量的天然不足,仅国土资源部查明的滑坡就有2490处。近两年我国南北气候反常,这几年重庆地区大雨滂沱,多处发生山体滑坡。这些现象是否与生态上的变异有关,虽有待专家们继续观察论证,恐怕也无须久待。事实胜于雄辩,2008年南方雪灾、2009年四川、重庆地区罕见洪灾已经说明一切!

要先从世界观入手,看看三峡工程对世界的影响,然后就看自己的了。就提醒这么多了

三峡大坝论文

作者说的“三峡大坝,主体工程右岸大坝混凝土浇筑工程已进入最后阶段”确实不假,可是不知道有哪家媒体曾经报道说过“预计到2009年启用时,共耗时15年,耗资可能超过3000亿元”。,, 稍微了解三峡的同志都应该知道,三峡工程的投资原来预计动态投资约2100国外的三峡探索网站上刊登了一篇质疑《三峡大坝,面子后面是什么?》的文章。看过那篇文章之后,我感觉该文章的作者因为对三峡大坝的相关知识了解太少,所以才会误听误信产生各种疑问。然而,由于文章中描述的很多内容与事实严重背离,对公众具有一定的误导作用,我觉得非常有必要予以解释和澄清。 作者的文章一开始便说“媒体报道,中国世纪水利工程——长江三峡大坝,主体工程右岸大坝混凝土浇筑工程已进入最后阶段。预计到2009年启用时,共耗时15年,耗资可能超过3000亿元。”亿,目前根据实际工程的完成情况,估计到工程完工投资不会超过1800亿。真不敢让人相信,在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还有哪一家媒体,敢于如此公开的对这些基本数据进行入次混淆是非的报道。此外,所谓“预计到2009年启用”的说法,也纯粹是无稽之谈。恐怕世人都知道三峡早已经于2003年蓄水发电,哪里又会再跑出来一个到2009年才启用的三峡工程呢?在我看来。利主要表现在发电。抗洪 文章中作者感慨地说他本人“虽然不懂水利,但十分关注。自1994年12月14日正式动工到现在,有关三峡大坝建设的新闻几乎没有一个拉下。从几年前大坝开始出现的80多条裂缝,到前不久挖出的工程“蛀虫”,内心可谓是喜忧参半。但从未对大坝本身产生过疑问,即便是台湾有人叫嚣要用导弹瞄准大坝时,我也一笑了之。”

是地理竞赛的吧,哈哈,我现在就在写这篇文章,爱信不信。要原创的,那自己写,没真情实感,肯定拿不到奖。努力写吧

要先从世界观入手,看看三峡工程对世界的影响,然后就看自己的了。就提醒这么多了

三峡议论文800

初到三峡,真有点为它赞叹不已。它是如此神奇,让人捉摸不透。它在你面前显示的好象如此平凡。但一眨眼又是另一种风景。它的变幻末测让人如至仙境。它的平凡中透着不平凡的气息。初到三峡,真有点为它赞叹不已。它是如此神奇,让人捉摸不透。它在你面前显示的好象如此平凡。但一眨眼又是另一种风景。它的变幻末测让人如至仙境。它的平凡中透着不平凡的气息。  三峡美,美的壮丽,美的雄伟壮观。有时柔媚,有时险峻,但都不失那种宏伟的气魄。最让人陶醉的是小三峡。让人眼前一亮,如同仙境中的仙境。晃如来到了世外桃源。有一种豁然开朗的美感。  小三峡中的一切都是有灵气的。那的人,那的水,那的树,还有那的动物。树木满山遍野都是,找不到树干,只有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让人迷失了自我。水,还是映称着树,也是那种绿,清清的淡淡的,却看不见底。但又能看见另一种风景。  小三峡中最有趣的就要数猴子们了。一会儿出现,一会儿又消失了。它们的速度让人感到惊奇。虽看不清楚,但就是觉得比动物园中的可爱些,有趣些。它们好象吸收了大山的灵气,更美些。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只正在休息的猴子,大家纷纷举起了手中的相机想拍照,谁知,小猴子也学着人们的动作,那样子真滑稽,大家都想让船慢些好看清楚。猴子也举起了手,好象在和人们说再见。这让大家更开心了,也对着小猴子挥手说再见。  突然一阵了嘹亮的歌声响起。导游告诉我们这是这里的人们在和我们问好。说完导游阿姨也唱了一句,大山里也唱了一句,唱的比导游用喇叭唱的还响。大家高兴极了。导游又讲了几个山里人的故事。大家对小三峡更是依依不舍了。  三峡美,美的壮丽,美的雄伟壮观。有时柔媚,有时险峻,但都不失那种宏伟的气魄。最让人陶醉的是小三峡。让人眼前一亮,如同仙境中的仙境。晃如来到了世外桃源。有一种豁然开朗的美感。  小三峡中的一切都是有灵气的。那的人,那的水,那的树,还有那的动物。树木满山遍野都是,找不到树干,只有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让人迷失了自我。水,还是映称着树,也是那种绿,清清的淡淡的,却看不见底。但又能看见另一种风景。  小三峡中最有趣的就要数猴子们了。一会儿出现,一会儿又消失了。它们的速度让人感到惊奇。虽看不清楚,但就是觉得比动物园中的可爱些,有趣些。它们好象吸收了大山的灵气,更美些。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只正在休息的猴子,大家纷纷举起了手中的相机想拍照,谁知,小猴子也学着人们的动作,那样子真滑稽,大家都想让船慢些好看清楚。猴子也举起了手,好象在和人们说再见。这让大家更开心了,也对着小猴子挥手说再见。  突然一阵了嘹亮的歌声响起。导游告诉我们这是这里的人们在和我们问好。说完导游阿姨也唱了一句,大山里也唱了一句,唱的比导游用喇叭唱的还响。大家高兴极了。导游又讲了几个山里人的故事。大家对小三峡更是依依不舍了。

长江三峡以其秀丽的山水,险峻的峡谷,宏伟壮观的三峡大坝闻名世界!这个十一长假,我也有幸饱览了三峡美丽的风光。我们乘坐的游轮沿江而上,依次经过了西陵峡、巫峡和瞿塘峡。两岸全是连绵起伏的山峦,郁郁葱葱的树木,缠绕在山顶的云雾,更增添了一种神秘的色彩。更引人注目的是两岸的悬崖峭壁、古栈道遗址和山顶的悬棺,让人称奇不以。最有趣的是调皮的猴子在树梢上跳来跳去。今天我们游玩的最后一站是历史文化名城—白帝城。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在这里留下了著名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我们到达白帝城的时候已是夜晚了。但在各种彩灯照射下的白帝城显得更加神秘多姿。我们参观的第一个景点是刘备托孤:传说三国时刘备兵败至此,在他病重时将自已的儿子托付给军师诸葛亮。那一座座神态逼真的雕像仿佛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情景。接着,导游向我们介绍了千年悬棺。悬棺就是把木头挖空后然后把尸体放进去的。至今里面的尸骨依然保存完整。悬棺到底是怎样放进悬崖峭壁里的,至今仍然是一个谜。据科学家推测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方法是沿着山腰的石壁凿洞,然后在洞里插进木头,再往上铺木板,顺着木板向上走,把悬棺放入石洞内。第二种方法是在山顶上用绳索把人吊下来在半山腰凿洞,再用同样的方式把悬棺吊下来放入洞内。无论是哪一种方法,都让人叹为观止,让人佩服古代人们的聪明智慧和勇气。接着我们又游览了许多著名诗人的作品和碑文,直到天色很晚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登船返回。这次的游览不仅让我欣赏了三峡的秀丽风光,更了解了许多历史知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中外游客来三峡旅游。

醉人的三峡风光提起中国,大家都会联想到长江。但很多人都忽略了长江上游那秀丽而壮美的三峡。  总长七百多里的三峡,两岸群山连绵,重重严严的山岩像屏障一样,把江水严严实实地包围起来,像慈母生怕孩子受到一点点的伤害似的。  如果你想领略真正的秀美风光,那你就要在春天或冬天去三峡参观。冬春时节,当你站在小舟上,首先映入你眼帘的,便是那碧绿的江水,江面上不时荡起微波,但不久后又会平静下来。此刻,你便会被水中那秀丽的山石林木的倒影所吸引。我想,你一定回来到岸上,去亲自领略大山的魅力。身处树林中的你,定会听到各种清脆的鸟鸣,在鸟儿的引领下,来到山顶的你,会看见许许多多千姿百态的柏树。向远处望去,你会看见更加秀气的群山,这才是真正的秀丽风光啊!  秋天的三峡,可以用一个“凄”字来形容。我想,你一定会产生疑问。这个字怎么能够成为吸引你的特色呢?其实不然。只要你在秋天来到三峡,一定会听到阵阵凄凉的叫声。那是两岸的猿猴所发出的鸣叫。细细聆听,你会发现每一声鸣叫中,都有所不同。顿时,你就会感到看似恐怖的猿猴,也会有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随听着耳边的渔者唱着:“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但你却丝毫不感到悲伤,而是觉得,三峡是一位哺育着万物,情感丰富的母亲。  虽然夏天的三峡没有春冬之时的秀美,也没有秋季的多彩情感,但它依然有它的特色。  如果你能在夏天来到三峡,可真谓是三生有幸。在岸上的你会看见往日幽静的江水,此刻正如雄狮怒吼般汹涌地滚荡着。那汹涌的江水,体现了我们中国人的气势,展示了我们中华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  我想在不久的将来,提起中国,大家不但会想到长江,还会想到长江上游那秀丽而壮美的三峡!

  • 索引序列
  • 长江三峡论文
  • 长江三峡论文参考文献
  • 三峡文化论文
  • 三峡大坝论文
  • 三峡议论文800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