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舞蹈期刊编辑待遇

舞蹈期刊编辑待遇

发布时间:

舞蹈期刊编辑待遇

编辑行业待遇还行主要是看你具体从事的是策划编辑还是其他高者能上万

前景极好

是事业单位,待遇不错,毕竟算公务员了,但要是和其他政府机关比起来就算一般的,和银行更不能比了~

当代舞蹈艺术研究期刊主编待遇

重庆我不是很清楚,不过我知道郑州有,你可以来郑州发展,这里也要兼职的  郑州天星文化艺术交流有限公司长期招聘专职舞蹈艺员  招聘要求:  岗位:舞蹈演员  年龄:15-23岁  性别:女  人数:10名(公司提供免费住宿)  学历: 大专以上 舞蹈专业 有良好的舞蹈功底和舞蹈技能、有团队协作精神。具备一定舞台经验者优先  详情请登录公司网站:  薪酬待遇:  舞蹈演员不用进行上下班签到和签退,只需要参加公司的排练和演出,无演出时可兼职其他工作。  正式舞蹈演员每月基本工资1600元+演出费用  正式演员享受公司生日、节日的福利待遇。  打击乐演员  年龄:15-23岁  性别:女  身高:160至165厘米  人数:10名(公司提供免费住宿)  学历: 中专以上 音乐表演、舞蹈等相关专业,有一定的舞蹈基础。  薪酬待遇:  舞蹈演员不用进行上下班签到和签退,只需要参加公司的排练和演出,无演出时可兼职其他工作。  正式舞蹈演员每月基本工资700元+演出费用  正式演员享受公司生日、节日的福利待遇。  其他艺术人才:  声乐、器乐:器乐器主要以弦乐器为主。  应聘考试流程:(注:演员自备服装和音乐)  1、演员自我介绍  2、技巧展示  3、民族舞展示(1分钟)  4、现代舞展示(1分钟)  公 司 简 介  天星文化艺术交流有限公司是由郑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依法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有限公司。经郑州市文化局核准,经营歌舞表演、企业形象设计、营销策划、文化艺术交流的专业公司。  天星文化艺术交流有限公司秉承把现代文化融入社会,以创艺术更高境界为企业发展目标。本着弘扬中华文化,立足中原面向全国的服务宗旨。服务于经济,规范运作确保质量。建立激励、竞争淘汰的用人机制。运用有情管理,无情制度的管理理念。发扬并诠释现代中国文化经典的探索精神,开创文化艺术市场璀璨繁荣局面!  天星文化艺术交流有限公司核心价值观是:以客户为中心、安全、团队合作、诚信正直、不断改进与创新!  展望天星文艺的明天,由成熟走向辉煌,为普及和推动中国现代文化和产业的健康发展,不断创新。为中国文化的市场化运作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首先应该保持一个完美的身材,同时也应该让自己的身材有一定的柔软度,很多高难度的姿势也能够做出来,舞蹈家的薪资待遇是非常好的,而且薪资也是比较高的,很多人都非常的喜欢这个行业,同时舞蹈家的气质也很好。

舞蹈家首先必须要有着一个完美的身材,需要身材特别的柔软,同时也能够做一些高难度的动作,而且平衡力一定要好,这样才可以的,薪资待遇是非常不错的,而且也非常比较轻松的,工资很高。

舞蹈期刊编辑

尚舞 舞蹈街尚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中 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21种)J艺术(除J2绘画/J9电影、电视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1 艺术百家 、2 艺术评论 、3 民族艺术 J2 绘画/工艺美术类核心期刊表 1 美术研究 、2 装饰 、3 美术观察 、4 美术 5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美术与设计版 、6 新美术 、7 世界美术 8 美术学报 、9 中国书法 、10 美苑 J9 电影、电视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1 当代电影 、2 电影艺术 、3 世界电影 、4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5 中国电视 、6 电影新作 、7 电影文学 、8 当代电视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SSCI(2014-2015)艺术学学科拟收录来源期刊名单(21种)音乐舞蹈类(5种)1音乐研究、2中央音乐学院学报、3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4中国音乐学、5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艺术综合类(3种):1文艺研究、2民族艺术、3艺术百家影视戏曲类(7种):1电影艺术、2当代电影、3世界电影、4中国电视、5戏剧 、6戏剧艺术、7戏曲艺术设计艺术类(2种):1装饰、2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美术艺术类(4种):1美术研究、2新美术、3美术观察、4中国书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不含艺术的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即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艺术学专业核心期刊(14种)1音乐研究 、2当代电影、3电影艺术、4中国音乐、5中央音乐学院学报7人民音乐、 8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9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0艺术百家、12美术研究、13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4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建筑科学》 建筑技术》 这两个都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1949年7月21日中华全国舞蹈工作者协会成立。1950年 2月12日,中华全国舞蹈工作者协会与《文艺报》联合召开“秧歌舞提高问题座谈会”。1951年 中国舞协于7月7日创刊《舞蹈通讯》,为不定期内部刊物,此乃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份专业的舞蹈刊物。1953年 9月23日,第二次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决定“中华全国舞蹈工作者协会”更名为“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1954年 4月 《舞蹈学习资料》创刊,为不定期内部刊物,编辑组长孙景琛。10月7日,中华全国舞蹈工作者协会改名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简称“舞研会”)。1955年 4月 《舞蹈通讯》复刊,仍为不定期内部刊物,至1956年底停刊。1956年 7月 《舞蹈通讯》开展关于“双百”方针的讨论。10月 舞研会成立中国舞蹈史研究小组,组长吴晓邦,艺术指导欧阳予倩。1957年 1月 舞研会、山东省文化局等有关单位共同组成孔庙古乐舞整理委员会,在吴晓邦的带领下搜集整理祭孔乐舞,搜集工作结束后编印了《曲阜祭孔乐舞》,并拍摄了一部电影资料片。1958年 1月 中国舞蹈界第一本定期公开刊物《舞蹈》双月刊创刊发行。8月22日,文化部、舞研会在北京联合召开全国现代题材舞蹈创作座谈会。会后,《新文化报》及《舞蹈》相继发表《积极开展全民舞蹈运动》的报道。1959年 1月 舞研会编辑出版的《群众舞蹈》创刊(初名《舞蹈副刊》),到1960年7月共出版19期。1960年 7月23日至8月13日,第三次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更名为中国舞蹈工作者协会,成立了舞协书记处。。10月16日,文化部与中国舞协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在京部分歌舞团舞蹈新作汇报演出。1961年 4月 高等院校文科教材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制定了7类艺术院校40多个专业的47个教学方案修订草案。会后,由中国舞协负责组成中国舞蹈史编写组,欧阳予倩担任主编,孙景琛任组长。10月 文化部艺术局、中国舞协联合举办在京歌舞团独舞、双人舞表演会。1962年 10月6日至26日,由文化部艺术局、中国舞协联合举办的“北京歌舞团体舞蹈联合演出活动”在北京举行。参加演出的有中央歌舞团、中央民族歌舞团、中央歌剧舞剧院等8个单位1200多人,并举行座谈会和报告会34次。1963年 4月12日至6月14日,中国舞协举办“中国古代舞蹈史讲座”,由舞蹈史教材编写组孙景琛、彭松、王克芬、董锡玖主讲,共进行十讲。1964年 3月4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决定开始在文联和所属单位中开展整风。由此,中国舞协及其他各协会大规模地开展整风工作。中国舞协半数干部于11月下乡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许多舞蹈工作者参加了农村文化工作队深入农村生活和工作,为农村基层的群众演出。1965年 1月9日,《舞蹈》发表编辑部文章《致读者》,检查刊物。中宣部于8月决定合并音乐、舞蹈家协会党组织及部分行政机构。1966年 5月 《舞蹈》停刊。共出65期。1976年 3月《舞蹈》复刊。同时复刊的还有《人民戏剧》、《美术》、《人民电影》、《人民音乐》等。这5种刊物在“四人帮”被打倒之前由文化部主办。1978年 中国文联全委扩大会于5月27日至6月5日在北京召开。其间召开了中国舞协书记处扩大会。根据中宣部指示,中国舞协于1978年6月2日正式宣告恢复。1979年 11月4日至10日,中国舞协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讨论新的历史时期舞蹈工作任务,中国舞蹈工作者协会改名为中国舞蹈家协会,选举出舞协新的领导机构。1980年 4月 中国舞协邀请了美国、加拿大、南斯拉夫、印度、泰国、菲律宾等八国舞蹈家访华,这是改革开放以后舞蹈界首次大规模的对外交流活动。1981年1月 开创每月学术讲座以及“中国古代舞蹈史讲座”,坚持两年有余,涉及舞蹈编导、表演、舞蹈史、美学等诸多领域,反响广泛。2月 戴爱莲率“中国舞蹈展览团”(包括图片及影像、讲学活动)赴瑞典访问与展出。1982年 9月20日至28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文化部、中国舞协联合举办的“亚洲地区保护与发展民间和传统舞蹈讨论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的“倡议书”建议亚洲各国加强交流合作,致力于保护和发展该地区的民间和传统舞蹈艺术。1983年 3月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被列入国家第六个五年计划重点科研项目,编纂工作全面铺开。1984年 1月 中国舞协与文化部民文司在昆明召开“全国少数民族舞蹈创作研讨会”。会议围绕“少数民族舞蹈创作”这一中心议题进行了探讨与研究。6月 应瑞典舞蹈博物馆邀请,中国舞协主办的“中国舞蹈图片展”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展出,以图片、实物、录像等方式介绍了中国古代舞蹈和新中国舞蹈概貌。1985年 5月22日至29日,中国舞协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国舞蹈家协会章程》,选出了新的领导机构。会上成立了舞蹈编导学会、表演学学会、舞蹈史学会等十大学会,各项学术研讨工作日趋专业化、规范化、权威性。1986年 1月 中国舞协创办《舞蹈信息》报。10月 戴爱莲代表中国舞协作为“国际舞蹈理事会”成员赴巴黎出席该理事会会议,并再度当选为该组织副主席。1987年 5月 中国舞协在北京主办了“第一届中国杯国际标准交谊舞比赛”。1988年 2月 承担《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的出版工作。9月12日至19日,中国舞协主办的“首届全国性舞剧观摩研讨会”在北京举行。1989年 5月 由文化部、国家教委、中国舞协等12个单位联合主办的“中国少年儿童歌舞(录像)汇演”在北京举行。包括18个民族的2300多位小朋友以及来自8个国家的16个侨团组织的少年演出队参加了表演。1990年 2月23日至28日,中国舞协主办的“吴晓邦‘舞蹈学研究’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国首次正式提出舞蹈学的概念。1991年 12月24日至27日,中国舞蹈家协会第六次代表大会在京举行。大会通过新的《中国舞蹈家协会章程》,确立今后实行团体会员制。1992年 5月 中国舞协组织的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五十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举行,其间举办了五十年舞蹈成就图片展。7月 中国舞协主办的“全国首届企业舞蹈比赛”在太原举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态势。1993年 2月 中国舞协邀请台湾刘凤学新古典舞团来京演出,并举办座谈会,交流两岸舞蹈。6月 中国舞协在北京举行了下属10个专业学术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大会。受聘委员100多人参加了大会。1994年 6月29日至7月8日,中国舞协联合国务院三峡地区经济开发办公室等单位在武汉举办了“中国舞三峡之夏”大型文艺演出,同时组织“中国当代著名舞蹈家艺术团”巡回演出。1995年 9月5日至7日,中国舞协“当代著名舞蹈家艺术团”为在北京举办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作专场演出。11月 中国舞协举办的“金秋风韵”舞蹈晚会在北京举行,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前后从事舞蹈事业并作出杰出贡献的舞蹈家的精湛表演。1996年 12月 中国舞协举办“青春旋律”舞蹈晚会,并出版了大型纪念画册。20世纪80年代以来取得广泛知名度的青年舞蹈家参加演出,展示了新一代舞蹈家的艺术成就。1997年 8月 “97舞汇舞蹈节.香港国际舞蹈会议”在香港举行。中国舞协主席白淑湘、舞蹈研究所所长冯双白等人出席会议。1998年 6月 首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评奖历时一年揭晓。这一当代中国舞蹈权威性评奖活动,引起海内外普遍关注。1999年 3月 中国舞协等单位联合筹办的向新中国成立50周年大庆献礼的大型西藏乐舞《珠穆朗玛》,在成都开始排练并于6月初上演。6月 中国舞协在江苏太仓召开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来自全国17个省市的200多位老中青舞蹈家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2000年 10月 第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舞蹈诗评奖在宁波举行。《云南映像》等一批优秀作品脱颖而出。随后,“原生态歌舞”的概念开始在舞蹈界流行并在文化艺术领域内产生深远影响。2001年 1月 中国舞协倡议举办的“救助特困儿童舞蹈金牌展演、义演”活动在北京及全国各地陆续展开,舞蹈界及社会各界对这一义举给予大力支持,共筹善款60万元人民币,通过中国文联“朝霞工程”全部捐献给特困儿童。7月 中国舞协举办的“飞向未来——全国首届大学生舞蹈比赛”在海口举行。2002年 1月 创刊44年的《舞蹈》杂志再次改为月刊。4月28日至5月18日,“首届中国舞蹈节暨舞蹈艺术博览”在昆明举办,集舞蹈比赛、精品展演、论坛研讨、创作工作坊、舞蹈采风、博览交易于一体。2003年 5月 中国舞协与各地舞协同舟共济,全国各地舞蹈界纷纷举办抗击非典晚会。2004年 5月 中国舞协新一届分党组成立,冯双白任分党组书记,刘春香任分党组副书记。随后,以改革创新工作机制、创建舞协重大活动品牌、快乐工作团结奋进为目标,舞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5年 10月 第五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蹈评奖在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举行。这是“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蹈奖项第一次独立评选,也是第一次使用电视现场直播、当场亮分的方式宣传“荷花奖”,有力地促进了中国民族舞蹈的创作,影响深远。12月 中国舞协分党组积极响应中国文联党组倡导的“送欢乐、下基层”活动,首赴门头沟演出,受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2006年 1月 经文化部正式批准,中国舞协开始跨省舞蹈考级,同时推出《中国舞蹈考级》教程。7月8日至18日,中国文联、中国舞协主办的“中国当代现实题材舞剧学术展演周”在北京举行。2007年 1月 《中国艺术报.中国舞蹈》正式创刊。3月 中国舞蹈家协会社会舞蹈教育委员会宣告正式成立。这是中国首个将行业管理纳入正式议程的组织,是市场经济与产业文化协调发展的新模式。12月7日,由中国舞蹈家协会承办的“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全国启动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08年 1月《舞蹈》杂志改版,版面栏目更趋活泼,内容更加贴近实际,更注重年轻读者的阅读心理,全彩色印刷更鲜艳醒目。“中国国际标准舞蹈艺术表演赛”在深圳举办,这是自国标舞引进中国21年来首次举行的国际标准舞的艺术表演赛。11月17日至18日,“献给改革开放30周年—舞蹈精品晚会”在国家大剧院上演。

舞蹈期刊编辑部

核心刊物查询网站: 中文核心期刊2004版htm 到这可以找到中国所有核心刊物~~ 在给你点:: 从严格意义上说,期刊杂志并无国家级、省级的区分标准。因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早就声明:中国的出版物,只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没有所谓国家级、省级等的等级区分。 在实际生活中,许多人通常将某刊物说成是国家级的,某刊物是省级的或市级的。这种划分,在实际生活中还有一些用处。这种划分的标准,大致是: 所谓“国家级”期刊,一般即指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的会刊; 所谓“省级”期刊,一般即指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与本科院校的学报; 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也可视为国家级。 国家级刊物和重点刊物名称目录 (此刊物级别目录执行时间为2001年1月起) 国家级学术刊物 1、《哲学研究》 4、《管理世界》 7、《政治学研究》 10、《教育研究》 13、《中国语文》 16、《中国图书馆学报》 19、《历史研究》 22、《新闻与传播研究》 25、《高校理论战线》 28、《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2、《经济研究》 5、《经济管理》 8、《社会学研究》 11、《心理学报》 14、《外国文学评论》 17、《音乐研究》 20、《中国史研究》 23、《中国社会科学》 26、《光明日报》 29、《世界古典文明史杂志》英文版 3、《财贸经济》 6、《法学研究》 9、《民族研究》 12、《文学评论》 15、《外语教学与研究》 18、《美术》 21、《世界历史》 24、《求是》 27、《人民日报》 30、《体育科学》 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理论文章1500字以上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刊物目录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 重 点 刊 物 出 版 单 位 1、哲学 1、哲学 1 《自然辩证法研究》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2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学会 3 《哲学动态》 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 4 《自然辩证法通讯》 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 5 《科学学研究》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6 《科学学与科技管理》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 7 《宗教学研究》 社科院宗教所 2、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 1 《宏观经济管理》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2 《金融研究》 中国金融学会 3 《经济法制》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 4 《中国劳动》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5 《会计研究》 中国会计学会 6 《统计研究》 中国统计学会 国家统计局 7 《保险研究》 中国保险学会 8 《经济学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9 《国际金融研究》 中国国际金融学会 10 《宏观经济研究》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11 《财政研究》 中国财政学会与财政部主办 12 《审计研究》 中国审计学学会 13 《中国工业经济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14 《税务研究》 中国税务学会与国家税务总局主办 应用经济学 1 《国际贸易》 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2 《当代经济研究》 中国资本论研究会 3 《国际经济合作》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际经济合作出版社 4 《数量经济与计量经济》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5 《世界经济》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6 《价格理论与实践》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中国价格学会 7 《世界经济与政治》 中国社科院 8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9 《国有资产管理》 经济科学出版社 10 《中国工商行政管理》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11 《企业管理》 国家经贸委 12 《中国农村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展研究所 13 《市场营销导刊》 中国市场学会与国家经贸委主办 3、法学 法学 1 《法律科学》 西北政法学院 2 《中国法学》 中国法学会 3 《中外法学》 北京大学中外法杂志 4 《比较法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研究所 政治学 1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上海社科院 2 《马克思主义研究》 中国社科院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 3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中共中央党校 4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中共中央编译局 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5 《科学社会主义》 中共中央党校和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 6 《中共党史研究》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会 社会学 1 《中国青年研究》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中国青年杂志社 2 《道德与文明》 中国伦理学会、天津社科院 3 《妇女研究论丛》 中国妇女理论研究会 4 《世界宗教研究》 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5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中华书局 6 《现代国际关系》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 7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研究》 中共中央编译局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 国际共运史学会 民族学 1 《东欧中亚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所 2 《世界民族》 世界民族所 3 《日本学刊》 中国社科院 4、教育学 教育学 1 《中国教育学刊》 教育部 中国教育学会 2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教育部 3 《学前教育研究》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4 《课程 教材 教法》 教育部 5 《比较教育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6 《高等教育研究》 华中理工大学 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 7 《教育研究与实验》 教育部 华中师范大学 8 《中国高等教育》 教育部 9 《人民教育》(2000字以上) 教育部 10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教育部 11 《思想教育研究》 中国高教研究所 12 《外国教育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 13 《教学与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 心理学 1 《心理科学》 中国心理学会 2 《心理发展与教育》 教育部 3 《心理学探新》 中国心理学会 5、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 1 《当代语言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2 《古汉语研究》 湖南大学 3 《古文字研究》 中华书局 4 《方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5 《世界汉语教学》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6 《语言文字应用》 国家语委 7 《中华文史论丛》 上海古籍出版社 8 《文学遗产》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9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10 《文学评论丛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11 《读书》 三联书店 12 《语文建设》 文字改革委员会 13 《辞书研究》 上海辞书出版社 14 《文艺研究》 中国艺术研究所 15 《文艺理论研究》 中国文字理论研究会 16 《民族文学研究》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 17 《明清小说研究》 江苏社科院文学研究所 18 《新文学史料》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 《中国典籍与文化》 国家教育部 20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北京作家出版社 外国语言文学 1 《外国语》 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 《外语界》 上海外国语大学 3 《现代外语》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4 《外语学刊》 黑龙江大学 5 《中国翻译》 中国外文局编译研究中心 6 《中国俄语教学》 中国俄罗斯研究学会 7 《日语学习与研究》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8 《外语与外语教学》 大连外语学院 9 《外语研究》 解放军外语学院 10 《中国英语教学》 中国英语研究会 11 《外国文学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 12 《当代外国文学》 南京大学 新闻传播学 1 《新闻战线》 人民日报 2 《中国记者》 新华社 3 《现代广告》 中国广告协会 4 《国际广告》 中国对外经贸企业协会 5 《中国广告》 《中国广告》杂志社 6 《编辑学刊》 学林出版社 7 《中国出版》 国家新闻出版署 8 《中国图书评论》 中宣部出版局 9 《大学出版》 教育部 10 《图书发行研究》 中国发行协会 11 《编辑学报》 中国科学技术学会 12 《出版发行研究》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办 艺术学 1 《音乐创作》 中国音乐家协会 2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上海音乐学院 3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中央学院 4 《中国音乐》 中国音乐学院 5 《钢琴艺术》 人民音乐出版社 6 《舞蹈》 《舞蹈》杂志社 7 《艺术教育》 文化部 8 《美术研究》 中央美术学院 9 《美术观察》 美术观察编辑部 10 《中国美术教育》 教育部 南京师大 11 《装饰》 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出版:中国装饰杂志社 12 《中国油画》 中国美术家协会 13 《水彩艺术》 人民美术出版社 14 《中国版画》 中国美术家协会 15 《国画家》 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 16 《连环画报》 中国美术出版总社 17 《雕塑》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 18 《艺术与设计》 出版总署 19 《中国音乐学》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20 《人民音乐》 中国音乐家协会 21 《中国音乐教育》 教育部 6、历史学 历史学 1 《史学理论研究》 历史所 2 《近代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3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中国社科院 4 《考古》 中国社科院 5 《军事历史》 军事科学院 6 《民国档案》 中国第二档案馆 7 《抗日战争研究》 近代史研究所 8 《中国地方志》 北京 中国地方志办 9 《中国经济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 10 《当代中国史研究》 国史学会 11 《欧洲》 中国社科院 12 《当代亚太》 中国社科院 13 《美国研究》 中国社科院 14 《考古学报》 考古杂志社 15 《历史档案》 中国第一档案馆 16 《台湾研究》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 17 《拉丁美洲研究》 中国社科院拉美研究所 18 《南亚研究》 中国社科院 19 《西亚非洲 》 中国社科院 20 《社会经济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 7、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1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教育部 中国人民大学 工商管理 2 《管理现代化》 中国科学技术学会 公共管理 3 《中国行政管理》 人事部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 4 《大学图书馆学报》 北京大学、国家图书馆 5 《图书情报工作》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6 《国家图书馆馆刊》 中国国家图书馆 7 《图书馆杂志》 上海图书馆 8 《情报学报》 中国科技情报学会会刊 9 《情报资料工作》 中国社会科学信息学会、中国人民大学 10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11 《中国信息导报》 国家科技部信息司、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 12 《情报科学》 中国科技情报学会 8博物馆学 图书情报文献学 1 《中国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学会 9、综合类 1 《文献》 国家图书馆 2 《文物》 国家文物局 文物出版社 3 《文史》 中华书局 4 《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 论点摘编 5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全文转载 6 《党的文献》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尚舞》

《文艺评论》《四川戏剧》《中国戏剧》《音乐创作》等这些都是楼主是要求什么时间发表呢,投稿联系163期刊论文网;胡编辑 电话15114881071扣扣2109928441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中 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21种)J艺术(除J2绘画/J9电影、电视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1 艺术百家 、2 艺术评论 、3 民族艺术 J2 绘画/工艺美术类核心期刊表 1 美术研究 、2 装饰 、3 美术观察 、4 美术 5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美术与设计版 、6 新美术 、7 世界美术 8 美术学报 、9 中国书法 、10 美苑 J9 电影、电视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1 当代电影 、2 电影艺术 、3 世界电影 、4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5 中国电视 、6 电影新作 、7 电影文学 、8 当代电视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SSCI(2014-2015)艺术学学科拟收录来源期刊名单(21种)音乐舞蹈类(5种)1音乐研究、2中央音乐学院学报、3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4中国音乐学、5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艺术综合类(3种):1文艺研究、2民族艺术、3艺术百家影视戏曲类(7种):1电影艺术、2当代电影、3世界电影、4中国电视、5戏剧 、6戏剧艺术、7戏曲艺术设计艺术类(2种):1装饰、2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美术艺术类(4种):1美术研究、2新美术、3美术观察、4中国书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不含艺术的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即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艺术学专业核心期刊(14种)1音乐研究 、2当代电影、3电影艺术、4中国音乐、5中央音乐学院学报7人民音乐、 8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9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0艺术百家、12美术研究、13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4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当代舞蹈艺术研究期刊主编待遇如何

长期以来,冯双白从事中国古代乐舞思想史、近现代舞蹈史、当代舞蹈史及艺术思潮、舞蹈应用理论的研究工作。他撰写的《先秦乐舞思想述略》、《白居易诗文中的乐舞观初探》、《略谈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向民间舞蹈学习的三次高潮》、《中国舞蹈与观众》、《平民的欢乐——从北京地区民俗舞蹈的发展看舞蹈在现今社会中的价值》等学术论文,收到了很好的反响,并在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及学术刊物上发表。冯双白高度重视基础史论的学习和研究,并科学地将舞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走个性化的舞蹈研究道路。他在承担的国家重点项目《中华艺术通史》中,担任《五代宋辽金夏舞蹈史》和《清代舞蹈史》的撰稿人,在《中国艺术史》中担任《宋辽金西夏舞蹈史》的作者,并在全国重点图书《中华文明史》中担任有关先秦乐舞思想章节的写作工作。他主持了中国艺术研究院院级重点科研项目《中国舞蹈资料丛书》的编撰工作,担任主编之一及撰稿人,填补了国内舞蹈基础研究资料的空白。目前,他独立或合作出版的学术专著12部,完成国家级重点课题的科研电视片4部,民俗电视纪录片13部,编创大型舞剧及舞蹈诗7部,为中央电视台、国家教委、宁波市政府等单位创作大型综艺晚会15部。2011冯双白为大连舞蹈高级论坛做讲座,在现代博物馆举办。讲座中,冯双白先生对大连群众舞蹈活动的开展及专业舞蹈创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冯双白还长期研究并追踪当代舞蹈创作的思潮及走向,针对中外舞蹈艺术的创作和表演,他撰写了大量的舞蹈评论文章。在史论研究中,他高度重视第一手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多次在春节期间深入北京地区的农村考察民间艺术活动,并相继考察、研究了新疆维吾尔族、海南黎族和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特色。自1998年以来,他长期深入青藏高原地区,考察藏族、土族、撒拉族的民俗舞蹈和风情,并对中国西北地区的民间艺术作了深入的学术研究。在舞蹈研究工作中,冯双白意识到,目前中国当代舞蹈的发展急需理论性指导,但舞蹈界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为此,他积极参与舞蹈艺术实践活动,担任了大型舞蹈诗《咕哩美》、大型舞剧《妈勒访天边》、《托起明天的太阳》舞蹈晚会,中央电视台《舞蹈世界》栏目,《中国文艺》“舞坛流韵”专栏节目,2000年中央电视台首届电视舞蹈大赛等的编剧、总策划、总撰稿,获得了高度的赞誉和奖励。多年来,冯双白积极参与舞蹈界重要的文化活动,并在全国许多省区进行舞蹈讲学。在全国各类舞蹈大赛中担任评委,为中国舞蹈事业的研究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为中国舞蹈的普及和电视艺术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天天向上2011041人物故事冯双白对舞蹈的兴趣始自他10多岁在某生产建设兵团宣传队工作,那时的他经常参加文工团的演出,既跳舞,又排节目,热情满满。可在那个物质匮乏,连看小说都要排队的年代,特别爱看书的冯双白视力直线下降,不得不戴起了近视眼镜。对于需要用眼睛说话的舞蹈演员来说,这显然是“致命伤”。一位舞蹈老师到兵团培训时的话,让冯双白备受打击,“冯双白啊,你看你那双眼睛,本来长得就不大,又没神,近视眼戴眼镜,时间长了后,眼球会突出……你还跳舞呢,一边呆着去吧!”自尊心严重受损的冯双白从此下定决心:以后再也不搞舞蹈了!考上北京大学中文系,逃离舞蹈;分配时,不愿去北京舞蹈学院任教,最后因为服从安排不得不去;“不知为何”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之后成为一名研究员,后来又当了所长,然后又调到中国舞蹈协会……“很奇怪,我一直想逃开舞蹈,可一直就逃不开,冥冥之中有一只手把我往那条路上推,推到现在呢,谁再想拿别的行当跟我换舞蹈这个行业,我绝对不跟他换,为什么呢?因为舞蹈太有魅力了!”冯双白动情地说。

去做吧,很好的,相信我

这2年,还是非常需要的。

还不错啊,我在8090舞蹈学了两个月出来就可以上班了,现在在酒吧,做DS 6000一个月,白天还可以做别的事。希望采纳

  • 索引序列
  • 舞蹈期刊编辑待遇
  • 当代舞蹈艺术研究期刊主编待遇
  • 舞蹈期刊编辑
  • 舞蹈期刊编辑部
  • 当代舞蹈艺术研究期刊主编待遇如何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