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

发布时间: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

楼上的两位真是没有诚意,都是复制过来的,有必要吗?让我来回答吧,其实这个学校还可以啦,但不是很好。之所以分还比较高,主要是因为地处上海。不过没有关系啦,你进去可以好好读,我刚打过电话去问过校招办,他们说只要大一上期的学业分数在所有人中排前50的话,就可以转专业的。有50的名额。你加油吧,我现在读的是会计学。我也希望能转个更好的专业,比如说金融学啦,因为我想4年考研啦。争取能考上 上海财的啦。呵呵。也祝你成功啦。另外,保险也还是不错的,在金融学院里也算中等偏上的专业

上海金融学院是一所拥有50多年办学历史的具有鲜明金融特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地处全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上海浦东,毗邻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东临东海,西依浦江,校园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文风浓郁,和谐有序。 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52年的上海银行学校,隶属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1987年升格为上海金融专科学校,1992年更名为上海金融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学校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管理转为上海市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共建,以上海市政府管理为主,2003年9月升格为本科高校。 经过55年的建设,学校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综合实力日益增强,已发展成为一所培养有理想、懂经济、能操作、会管理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国际化中高级金融和经济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 学校坚持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重点,金融学科为核心,相关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走出了一条国际化、信息化、精致化、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学校现有各类教职工48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300余人,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100余人,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3%,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学校还同时聘请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等国内外知名金融、经济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学校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6000余人,各类成人教育在校生1000余人。几十年来,学校培养了一大批国家建设所急需的经济金融类人才,其中很多学生已走上了金融领域的领导岗位,学校被誉为“未来金融家的摇篮”。 学校现设有国际金融保险学院、国际经贸学院、会计学院、工商管理系、信息系、人文艺术系、数学系、外语系、国际教学部、社科部、体育部等11个教学单位,开设金融学、会计学等21个本科专业及5个专科专业。建有4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专项资金基础实验室,“金融概论”课程入选2004年国家级精品课程。2005年,学校承担了上海市本科教育十大高地建设项目中的两项:金融保险教育高地和外贸经济教育高地。其中,金融保险教育高地项目是上海市重点建设项目。 近年来,学校致力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研究与服务工作,建有开放式的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已经研究并出版了《2006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蓝皮书》等高层次的决策咨询研究报告,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学校编辑出版有《上海金融学院学报》等学术期刊。学校还获得中国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授权,成为全国第二家开展CFP教育的培训机构。 学校占地总面积560余亩,建筑总面积15万平方米。现代化多媒体机房、阅览室,教学实验室、实训基地等各种教学设施一应俱全;图书馆拥有国内外各类图书、报刊杂志以及共享型网络数据库,为师生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校坚持走国际化办学之路,先后与美国、法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丹麦、越南等国的高校或科研、培训机构建立合作交流关系。 学校拥有长期的行业办学背景,得到了中国人民银行和各大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与之建立了广泛、密切地联系。学校向国内外金融、证券、保险等机构提供各级各类的教育培训服务,为国家经济、金融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学校是经上海市体育局和上海市教委确定的体教结合一线特色学校,正努力探索一条体教结合的新路。院击剑队在国际及国内多项击剑比赛中屡屡摘金夺银,2006年10月在意大利都灵举行的世界击剑锦标赛上,我校金融系学生、学校高水平运动队队员王磊在男子重剑个人决赛中一举夺魁,成为中国击剑史上第一个男子重剑世界冠军,也是中国男剑客的第一枚世锦赛金牌。 世纪之初,学校秉承“立诚明德,经世致用”校训,紧紧抓住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浦东新一轮开发开放的良好机遇,立足上海、依托行业,服务全国、面向世界,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强化内涵建设,推动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和谐校园,为把学校建成国内金融特色鲜明、整体办学水平较高、若干学科处于国内先进行列的教学研究型财经大学而努力奋斗!

到高校图书馆或者上海图书馆查找金融方面的杂志,比如《上海金融学院学报》、《上海金融》等。当然,也可以利用图书馆的数据库查找电子版的文献。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官网

金融类期刊比较多。时代金融,西南金融等杂志,都可以安排发稿。欢迎合作联系。

上海金融学院2009年分省第一批本科录取情况一览表 科目 省市 理工类 文史类 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 一本控制线 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 一本控制线 安徽 624-610-9 579 579-569-2 543 四川 578-525-5 498 569-559-8 540 云南 582-548-561 500 571-563-567 520 新疆 571-518-6 480 554-532-542 499 黑龙江 584-559-5 538 532-532-532 531 贵州 571-518-6 477 574-561-3 532 内蒙古 571-556-6 501 547-510-5 497 河南 616-571-6 567 585-561-5 552 山西 579-568-574 547 564-564-564 548 河北 601-587-8 569 564-559-5 539 上海金融学院2009年河南省市本科分专业招生计划一览表 省市 专业名称 河南 理 文 金融学(国际金融方向) 金融学(金融理财方向) 10 6 金融工程 信用管理 保险 保险(保险精算方向) 劳动与社会保障 经济学 经济学(国际经济方向) 国际经济与贸易 国际商务 财政学(税收方向) 财政学(资产管理与评估方向) 行政管理 统计学(金融统计方向) 会计学 会计学(金融会计方向) 会计学(国际会计方向) 7 4 财务管理 审计学(注册会计师方向) 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国际营销方向) 工商管理(国际企业管理方向) 人力资源管理 物流管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电子商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信息技术方向) 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数学方向) 英语(商务英语方向) 英语(金融英语方向) 法学(金融法方向) 合计 17 10 上海金融学院是一所拥有50多年办学历史的具有鲜明金融特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地处全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上海浦东,毗邻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东临东海,西依浦江,校园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文风浓郁,和谐有序。 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52年的上海银行学校,隶属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1987年升格为上海金融专科学校,1992年更名为上海金融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学校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管理转为上海市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共建,以上海市政府管理为主,2003年9月升格为本科高校。 经过55年的建设,学校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综合实力日益增强,已发展成为一所培养有理想、懂经济、能操作、会管理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国际化中高级金融和经济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 学校坚持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重点,金融学科为核心,相关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走出了一条国际化、信息化、精致化、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学校现有各类教职工48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300余人,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100余人,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3%,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学校还同时聘请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欧元之父”罗伯特�6�1蒙代尔等国内外知名金融、经济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学校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6000余人,各类成人教育在校生1000余人。几十年来,学校培养了一大批国家建设所急需的经济金融类人才,其中很多学生已走上了金融领域的领导岗位,学校被誉为“未来金融家的摇篮”。 学校现设有国际金融保险学院、国际经贸学院、会计学院、工商管理系、信息系、人文艺术系、数学系、外语系、国际教学部、社科部、体育部等11个教学单位,开设金融学、会计学等21个本科专业及5个专科专业。建有4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专项资金基础实验室,“金融概论”课程入选2004年国家级精品课程。2005年,学校承担了上海市本科教育十大高地建设项目中的两项:金融保险教育高地和外贸经济教育高地。其中,金融保险教育高地项目是上海市重点建设项目。 近年来,学校致力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研究与服务工作,建有开放式的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已经研究并出版了《2006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蓝皮书》等高层次的决策咨询研究报告,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学校编辑出版有《上海金融学院学报》等学术期刊。学校还获得中国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授权,成为全国第二家开展CFP教育的培训机构。 学校占地总面积560余亩,建筑总面积15万平方米。现代化多媒体机房、阅览室,教学实验室、实训基地等各种教学设施一应俱全;图书馆拥有国内外各类图书、报刊杂志以及共享型网络数据库,为师生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校坚持走国际化办学之路,先后与美国、法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丹麦、越南等国的高校或科研、培训机构建立合作交流关系。 学校拥有长期的行业办学背景,得到了中国人民银行和各大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与之建立了广泛、密切地联系。学校向国内外金融、证券、保险等机构提供各级各类的教育培训服务,为国家经济、金融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学校是经上海市体育局和上海市教委确定的体教结合一线特色学校,正努力探索一条体教结合的新路。院击剑队在国际及国内多项击剑比赛中屡屡摘金夺银,2006年10月在意大利都灵举行的世界击剑锦标赛上,我校金融系学生、学校高水平运动队队员王磊在男子重剑个人决赛中一举夺魁,成为中国击剑史上第一个男子重剑世界冠军,也是中国男剑客的第一枚世锦赛金牌。 世纪之初,学校秉承“立诚明德,经世致用”校训,紧紧抓住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浦东新一轮开发开放的良好机遇,立足上海、依托行业,服务全国、面向世界,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强化内涵建设,推动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和谐校园,为把学校建成国内金融特色鲜明、整体办学水平较高、若干学科处于国内先进行列的教学研究型财经大学而努力奋斗!

上海金融学院是一所拥有50多年办学历史的具有鲜明金融特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地处全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上海浦东,毗邻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东临东海,西依浦江,校园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文风浓郁,和谐有序。 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52年的上海银行学校,隶属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1987年升格为上海金融专科学校,1992年更名为上海金融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学校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管理转为上海市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共建,以上海市政府管理为主,2003年9月升格为本科高校。 经过55年的建设,学校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综合实力日益增强,已发展成为一所培养有理想、懂经济、能操作、会管理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国际化中高级金融和经济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 学校坚持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重点,金融学科为核心,相关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走出了一条国际化、信息化、精致化、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学校现有各类教职工48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300余人,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100余人,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3%,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学校还同时聘请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等国内外知名金融、经济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学校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6000余人,各类成人教育在校生1000余人。几十年来,学校培养了一大批国家建设所急需的经济金融类人才,其中很多学生已走上了金融领域的领导岗位,学校被誉为“未来金融家的摇篮”。 学校现设有国际金融保险学院、国际经贸学院、会计学院、工商管理系、信息系、人文艺术系、数学系、外语系、国际教学部、社科部、体育部等11个教学单位,开设金融学、会计学等21个本科专业及5个专科专业。建有4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专项资金基础实验室,“金融概论”课程入选2004年国家级精品课程。2005年,学校承担了上海市本科教育十大高地建设项目中的两项:金融保险教育高地和外贸经济教育高地。其中,金融保险教育高地项目是上海市重点建设项目。 近年来,学校致力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研究与服务工作,建有开放式的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已经研究并出版了《2006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蓝皮书》等高层次的决策咨询研究报告,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学校编辑出版有《上海金融学院学报》等学术期刊。学校还获得中国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授权,成为全国第二家开展CFP教育的培训机构。 学校占地总面积560余亩,建筑总面积15万平方米。现代化多媒体机房、阅览室,教学实验室、实训基地等各种教学设施一应俱全;图书馆拥有国内外各类图书、报刊杂志以及共享型网络数据库,为师生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校坚持走国际化办学之路,先后与美国、法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丹麦、越南等国的高校或科研、培训机构建立合作交流关系。 学校拥有长期的行业办学背景,得到了中国人民银行和各大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与之建立了广泛、密切地联系。学校向国内外金融、证券、保险等机构提供各级各类的教育培训服务,为国家经济、金融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学校是经上海市体育局和上海市教委确定的体教结合一线特色学校,正努力探索一条体教结合的新路。院击剑队在国际及国内多项击剑比赛中屡屡摘金夺银,2006年10月在意大利都灵举行的世界击剑锦标赛上,我校金融系学生、学校高水平运动队队员王磊在男子重剑个人决赛中一举夺魁,成为中国击剑史上第一个男子重剑世界冠军,也是中国男剑客的第一枚世锦赛金牌。 世纪之初,学校秉承“立诚明德,经世致用”校训,紧紧抓住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浦东新一轮开发开放的良好机遇,立足上海、依托行业,服务全国、面向世界,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强化内涵建设,推动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和谐校园,为把学校建成国内金融特色鲜明、整体办学水平较高、若干学科处于国内先进行列的教学研究型财经大学而努力奋斗!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期刊

楼上的两位真是没有诚意,都是复制过来的,有必要吗?让我来回答吧,其实这个学校还可以啦,但不是很好。之所以分还比较高,主要是因为地处上海。不过没有关系啦,你进去可以好好读,我刚打过电话去问过校招办,他们说只要大一上期的学业分数在所有人中排前50的话,就可以转专业的。有50的名额。你加油吧,我现在读的是会计学。我也希望能转个更好的专业,比如说金融学啦,因为我想4年考研啦。争取能考上 上海财的啦。呵呵。也祝你成功啦。另外,保险也还是不错的,在金融学院里也算中等偏上的专业

到高校图书馆或者上海图书馆查找金融方面的杂志,比如《上海金融学院学报》、《上海金融》等。当然,也可以利用图书馆的数据库查找电子版的文献。

金融类期刊比较多。时代金融,西南金融等杂志,都可以安排发稿。欢迎合作联系。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投稿

上海二本中的名校,也是几经演化而来的上海金融学院前身是上海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经过向综合性大学的成功转型。,口碑很好。宿舍内每个寝室都有独立的卫生间和浴室,这点不是每个学校都配备的,整体的校园环境尚可。里面的新食堂比较好吃,有很多品种。寝室那条路上就更多了,汇聚了全国各地的美食,然后大爱鸿运的红烧肉,东北一家人也很好吃。 学金融当然有前景··看它那高招的分数··

到高校图书馆或者上海图书馆查找金融方面的杂志,比如《上海金融学院学报》、《上海金融》等。当然,也可以利用图书馆的数据库查找电子版的文献。

上海金融学院是一所拥有50多年办学历史的具有鲜明金融特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地处全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上海浦东,毗邻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东临东海,西依浦江,校园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文风浓郁,和谐有序。 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52年的上海银行学校,隶属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1987年升格为上海金融专科学校,1992年更名为上海金融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学校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管理转为上海市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共建,以上海市政府管理为主,2003年9月升格为本科高校。 经过55年的建设,学校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综合实力日益增强,已发展成为一所培养有理想、懂经济、能操作、会管理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国际化中高级金融和经济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 学校坚持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重点,金融学科为核心,相关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走出了一条国际化、信息化、精致化、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学校现有各类教职工48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300余人,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100余人,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3%,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学校还同时聘请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等国内外知名金融、经济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学校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6000余人,各类成人教育在校生1000余人。几十年来,学校培养了一大批国家建设所急需的经济金融类人才,其中很多学生已走上了金融领域的领导岗位,学校被誉为“未来金融家的摇篮”。 学校现设有国际金融保险学院、国际经贸学院、会计学院、工商管理系、信息系、人文艺术系、数学系、外语系、国际教学部、社科部、体育部等11个教学单位,开设金融学、会计学等21个本科专业及5个专科专业。建有4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专项资金基础实验室,“金融概论”课程入选2004年国家级精品课程。2005年,学校承担了上海市本科教育十大高地建设项目中的两项:金融保险教育高地和外贸经济教育高地。其中,金融保险教育高地项目是上海市重点建设项目。 近年来,学校致力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研究与服务工作,建有开放式的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已经研究并出版了《2006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蓝皮书》等高层次的决策咨询研究报告,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学校编辑出版有《上海金融学院学报》等学术期刊。学校还获得中国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授权,成为全国第二家开展CFP教育的培训机构。 学校占地总面积560余亩,建筑总面积15万平方米。现代化多媒体机房、阅览室,教学实验室、实训基地等各种教学设施一应俱全;图书馆拥有国内外各类图书、报刊杂志以及共享型网络数据库,为师生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校坚持走国际化办学之路,先后与美国、法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丹麦、越南等国的高校或科研、培训机构建立合作交流关系。 学校拥有长期的行业办学背景,得到了中国人民银行和各大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与之建立了广泛、密切地联系。学校向国内外金融、证券、保险等机构提供各级各类的教育培训服务,为国家经济、金融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学校是经上海市体育局和上海市教委确定的体教结合一线特色学校,正努力探索一条体教结合的新路。院击剑队在国际及国内多项击剑比赛中屡屡摘金夺银,2006年10月在意大利都灵举行的世界击剑锦标赛上,我校金融系学生、学校高水平运动队队员王磊在男子重剑个人决赛中一举夺魁,成为中国击剑史上第一个男子重剑世界冠军,也是中国男剑客的第一枚世锦赛金牌。 世纪之初,学校秉承“立诚明德,经世致用”校训,紧紧抓住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浦东新一轮开发开放的良好机遇,立足上海、依托行业,服务全国、面向世界,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强化内涵建设,推动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和谐校园,为把学校建成国内金融特色鲜明、整体办学水平较高、若干学科处于国内先进行列的教学研究型财经大学而努力奋斗!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期刊号

上海金融学院是一所拥有50多年办学历史的具有鲜明金融特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地处全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上海浦东,毗邻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东临东海,西依浦江,校园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文风浓郁,和谐有序。 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52年的上海银行学校,隶属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1987年升格为上海金融专科学校,1992年更名为上海金融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学校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管理转为上海市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共建,以上海市政府管理为主,2003年9月升格为本科高校。 经过55年的建设,学校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综合实力日益增强,已发展成为一所培养有理想、懂经济、能操作、会管理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国际化中高级金融和经济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 学校坚持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重点,金融学科为核心,相关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走出了一条国际化、信息化、精致化、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学校现有各类教职工48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300余人,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100余人,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3%,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学校还同时聘请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等国内外知名金融、经济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学校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6000余人,各类成人教育在校生1000余人。几十年来,学校培养了一大批国家建设所急需的经济金融类人才,其中很多学生已走上了金融领域的领导岗位,学校被誉为“未来金融家的摇篮”。 学校现设有国际金融保险学院、国际经贸学院、会计学院、工商管理系、信息系、人文艺术系、数学系、外语系、国际教学部、社科部、体育部等11个教学单位,开设金融学、会计学等21个本科专业及5个专科专业。建有4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专项资金基础实验室,“金融概论”课程入选2004年国家级精品课程。2005年,学校承担了上海市本科教育十大高地建设项目中的两项:金融保险教育高地和外贸经济教育高地。其中,金融保险教育高地项目是上海市重点建设项目。 近年来,学校致力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研究与服务工作,建有开放式的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已经研究并出版了《2006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蓝皮书》等高层次的决策咨询研究报告,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学校编辑出版有《上海金融学院学报》等学术期刊。学校还获得中国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授权,成为全国第二家开展CFP教育的培训机构。 学校占地总面积560余亩,建筑总面积15万平方米。现代化多媒体机房、阅览室,教学实验室、实训基地等各种教学设施一应俱全;图书馆拥有国内外各类图书、报刊杂志以及共享型网络数据库,为师生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校坚持走国际化办学之路,先后与美国、法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丹麦、越南等国的高校或科研、培训机构建立合作交流关系。 学校拥有长期的行业办学背景,得到了中国人民银行和各大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与之建立了广泛、密切地联系。学校向国内外金融、证券、保险等机构提供各级各类的教育培训服务,为国家经济、金融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学校是经上海市体育局和上海市教委确定的体教结合一线特色学校,正努力探索一条体教结合的新路。院击剑队在国际及国内多项击剑比赛中屡屡摘金夺银,2006年10月在意大利都灵举行的世界击剑锦标赛上,我校金融系学生、学校高水平运动队队员王磊在男子重剑个人决赛中一举夺魁,成为中国击剑史上第一个男子重剑世界冠军,也是中国男剑客的第一枚世锦赛金牌。 世纪之初,学校秉承“立诚明德,经世致用”校训,紧紧抓住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浦东新一轮开发开放的良好机遇,立足上海、依托行业,服务全国、面向世界,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强化内涵建设,推动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和谐校园,为把学校建成国内金融特色鲜明、整体办学水平较高、若干学科处于国内先进行列的教学研究型财经大学而努力奋斗!

其实核心期刊每年都在变,有增加有减少,最好的办法还是自己学会如何去查询这些核心期刊网页链接 打开这个链接搜索关键词就可以查到自己方向的期刊了。比我给您拿出所有的期刊目录好的多。

上海二本中的名校,也是几经演化而来的上海金融学院前身是上海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经过向综合性大学的成功转型。,口碑很好。宿舍内每个寝室都有独立的卫生间和浴室,这点不是每个学校都配备的,整体的校园环境尚可。里面的新食堂比较好吃,有很多品种。寝室那条路上就更多了,汇聚了全国各地的美食,然后大爱鸿运的红烧肉,东北一家人也很好吃。 学金融当然有前景··看它那高招的分数··

核心期刊是某学科的主要期刊。一般是指所含专业情报信息量大,质量高,能够代表专业学科发展水平并受到本学科读者重视的专业期刊。有关专家研究发现,在文献情报源的实际分布中,存在着一种核心期刊效应,即某一专业的世界上的大量科学论文,是集中在少量的科学期刊中。确定核心期刊的方法有多种,我国一般根据以下几条原则来综合测定:1、载文量(即刊载本学科的文献量)多的期刊;2、被二次文献摘录量大的期刊;3、被读者引用次数多的期刊。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应答时间:2021-02-09,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 索引序列
  •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
  •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官网
  •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期刊
  •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投稿
  •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期刊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