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药业投稿经验怎么写

中国药业投稿经验怎么写

发布时间:

中国药业投稿经验怎么写

是统计源核心期刊,也叫科技核心,核心自己投稿都很难的,我当年投了一年,投了好多家,全部石沉大海,还是找了中介,还了一次, 后来中国期刊库帮我发上的,你可以去试试,我找的是小刘编辑,她的扣 2 7 1 3 7 4 9 1 2

一般。一般来说肯定发表在正刊比较好。增刊不怎么管用,且得不到认可。

中国中药杂志投稿经验怎么写

新中医》杂志投稿须知 题目应简练、明确,并能反映论文的主题,题名所涉及的医学术语请用规范名,尽量不用标点符号,避免使用非常用的缩写词,便于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题名一般不超过20字。副标题一般不提倡使用,在必要时才使用,一般用于同一研究课题的系列论文中。作者的署名只限于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的研究的工作者,并参加拟定文稿、能对内容完全负责和解释者。人名次序应按贡献大小排列。若作者不属同一单位时,应在作者姓名上加注阿拉伯数字予以区分,如:“刘青松1,王一力2”。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对其他有贡献的人员,可在文未致谢中注明。稿件投出后要变更或增删作者,应由全部署名作者所在的单位分别出具证明确认,否则本刊不予受理。作者单位应置于作者署名之下,包括单位全称、城市名、邮政编码,如“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处,广东广州510405”。若署名的作者不属同一单位时,应根据作者姓名上加注的数字分别一一列出。摘要一般以100~300字为宜,以第三人称书写。应明确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试验的方法、研究成果和终结论(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其重点是成果和结论。摘要中不能写入公式和图表。关键词应能确切反映研究的对象,一般为3~8个,使用主题词时,主题词应从科技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汉语主题词表》中查出。中图分类号采用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标注。文献标识码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书写,由本编辑部填写。文章编号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书写,由本编辑部给出。收稿日期以本部收到来稿日期为准,由本编辑部填写。基金项目应注明基金的名称、编号,并请附寄基金立项复印件,以作统计资料用。第一作者简介包括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学位、职称、研究方向。引言应说明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方法、范围和背景等,引言应言简意赅,不宜与摘要雷同,也不要作公式推导和一般性的方法介绍。正文是指引言之后、结论之前的部分,是论文的核心。书写时应特别注意层次标题、插图、表格、量、单位、数字和外文字符的正确使用。(1)正文的层次标题应简短明了,以15字为限,不用标点符号,其层次的划分及编号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2)表格与插图表格应结构简洁,具有自明性,内容勿与正文、插图重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可适当加注辅助线,但不能用斜线和竖线。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插图应精选,具有自明性,勿与文中的文字和表格重复。插图应用电脑绘制或用碳素墨水绘制在绘图纸上。插图必须线条均匀、清晰、主线和辅线粗细比例约为2∶1。图中文字、数字、各种符号必须与正文一致。图勿过大或过小,每图不超过10cm×10cm。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如为照片时,应层次清晰、反差合适、剪裁恰当。(3)量和单位书写时应严格执行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数字的使用应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7个部门于1986年公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书写。(4)医学名词术语中医名词术语以《中医名词术语选释》及《中医大词典》为准。中西药名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中药大词典》、《常用中药处方用名规范表》(中国中医药学会编辑学会审定试行)为准。临床上常用的英文缩写名词在文内首次出现时应加中文注明。(5)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黑体等。生物学中的属(含属)以下的拉丁文字名下应用铅笔加上底线。数学式、化学式等带有上、下角字符时,每一字符的大小写和所处位置应非常明了。讨论应准确、简明、完整、有条理地指出论文的主要结果、论点和总体概括。也可以在结论和讨论中提出建议、设想、改进意见和待解决的问题。参考文献注意不同文章载体的录入格式:[1]万锦中国大学学学报论文文摘(1993-1999)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联系地址在稿件首页或未页的脚注注明第一作者及联系人的单位、邮政编码、地址、电话、E-mail等著作权保护与技术保密本刊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著作权、专利权的保护和保密等法规。投稿前第一作者应在所在单位加盖公章,以免侵权和泄密。本刊谢绝不合要求的来稿。另外,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等,作者若不同意自己的论文被这些数据库收录,请来稿时声明。本刊编辑部有权对拟录用的稿件进行文字修改、删减、退改等加工处理,不同意本刊修删者亦请事先声明。反对一稿多投投稿者请自留底稿,投稿后3个月内未接到本刊录用通知者可来电来函向我刊查询。来稿一经发表,按篇、按质量酌付稿酬,并赠送样刊。在致作者的稿费中包括各类文摘、数据库、光盘版应付作者的作品使用费。

中药药理与临床特别欢迎中药药理基础与临床研究学术论文,本刊也关注中药开发研究论文的刊出。有关中药药理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发现、发明、改进、思路与方法是本刊刊出论文的重点。 3投稿先请阅读“中国药理学会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主管主办:四川省中医管理局  中国药理学会;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快捷分类:医学中药学 医药卫生科技出版发行:四川  双月刊  A4期刊刊号:1001-859X, 51-1188/R创刊时间:1985  影响因子 530审稿时间:1-3个月期刊级别: CSCD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中国中药全面反映我国中药学进展与研究动态,是中药科研最高学术水平的交流平台之一。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为中药学术期刊中唯一的半月刊。 《中国中药杂志》为中国现存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中药学学术性刊物,论文被CA主管主办:中国科协  中国药学会快捷分类:医学中药学 医药卫生科技出版发行:北京  半月刊  A4期刊刊号:1001-5302, 11-2272/R创刊时间:1955  影响因子 864审稿时间:1-3个月期刊级别: CSCD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全面报道中药新药、中医药的研究进展与成果,并为医药卫生行政部门以及中药新药研究、生产、应用单位提供信息和交流园地,是中药研究、中药临床药理学科进行国内外学术成果交流的重要窗口主管主办: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广州中医药大学快捷分类:医学中药学 医药卫生科技出版发行:广东  双月刊  A4期刊刊号:1003-9783, 44-1308/R创刊时间:1990  影响因子 577审稿时间:1-3个月期刊级别: CSCD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 中药材《中药材》(月刊)创刊于1978年,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主办。 《中药材》主要报道中药材的种(养)技术(GAP),资源开发和利用,药材的加工炮制与养护,鉴别,成分,药主管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快捷分类:医学中药学 医药卫生科技出版发行:广东  月刊  A4期刊刊号:1001-4454, 44-1286/R创刊时间:1978  影响因子 476审稿时间:1-3个月期刊级别: CSCD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

中国矿业投稿经验怎么写

刊名: 中国矿业 China Mining Magazine 主办: 中国矿业联合会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4-4051 CN 11-3033/TD 邮发代号 2-566 曾用刊名:矿山技术 创刊年:1992 中国期刊方阵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04版核心期刊

不是!看你的内容了(只要不是法律明文禁止,有伤风化的---)其它的给钱就发!

《中国矿业》杂志()

中国药房投稿经验总结怎么写

工作总结很好写的,就是要让你的领导了解你,体现你的工作价值所在。所以写好几点:1、你都做了哪些事,简明扼要2、这些事情中有哪些需要用你个人的技巧去解决,或需要你个人的脑子去解决,让领导看到你是用心用脑在工作,即使没有问题,你也要写出遇到有难度的问题,然后通过你的努力解决了,没有给公司带来负担或者带来哪些效益3、通过的工作,你对岗位和工作的认识。。4、今后的工作你还要提高哪些能力或者需要再补充哪方面的知识,并已开始着手去做,去学了。5、上司喜欢自动自发的人,而不是推一推动一下的人。所以,没有分派到你的工作但是你分内的工作,你要先有做的准备。这几点你写就差不多了。

销售和PK的总结

你可以去看看cn期刊网看看,他家合作的杂志社多,编辑服务态度不错,希望能帮到你,

非原创,仅供参考 本人自参加工作以来,在各药店领导和各位同仁的关怀帮助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工作相关经验的积累,知识不断拓宽,业务不断提高。工作多年来,我的政治和业务素质都有较大的提高。 在药店工作期间,认真学习《药品管理法》、《经营管理制度》、《产品质量法》、《商品质量养护》等相关法规,积极参加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办的岗位培训。以安全有效用药作为自己的职业道德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礼待人。热情服务,耐心解答问题,为患者提供一些用药的保健知识,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让患者能够用到安全、有效、稳定的药品而不断努力。 由于药品是用于防病治病,康复疗养,以防假药劣药的流通,做一个合格的药品把关者。 当患者购药时,我们应该礼貌热心的接受患者的咨询。并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廉价的药物,同时向患者详细讲解药物的性味、功效、用途、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和副作用,让患者能够放心的使用。配药过程中不能随意更改用药剂量,有些药含有重金属,如长期使用将留下后遗症和不良反应,保证患者用药和生命安全,通过知识由浅至深,从理论到实践,又通过实践不断深化对药理学的理解也总结了一些药理常识,如下: 一、 掌握了中药材的鉴别方法,常用的有基源鉴别法,性状、显微镜和理论鉴别法,有经验鉴别法比较简便易行(眼看、手模、鼻闻、品尝和水试、火试) 以中药性状鉴别方法为例: 如何鉴别茎木类中药:包括药用木本植物的茎或仅用其木材部分,以及少数草本植物的茎藤。其中,茎类中药药用部位为木本植物茎藤的,如川木通、鸡血藤等;药用为本草植物茎藤的,如天仙藤;药作为茎枝的,如鬼见羽;药用为茎髓部的,如灯山草、通草等。木类中药药用部位木本植物茎形成层以内各部分,如苏木、沉香、树脂、挥发油等。 鉴别根茎的横断面是区分双叶植物根茎和单子叶植物根茎的重点。双子叶植物根茎外表常有木栓层,维管束环状排列,木部有明显的放射状纹理中央有明显的髓部,如苍术、白术等。单子叶植物根茎外表无木栓层或仅具较薄的栓化组织,通常可见内皮层环纹,皮层及中柱均有维管束小点散布,无髓部,如黄精、玉竹等。另外,还有皮类中药、叶类中药、花类中药、果实及种子中药、全草类中药、藻菌地衣类中药、树脂类中药和矿物、动物类中药的性状鉴别。 二、 践了中药的炮制、加工等技术,例如: 通过炮制可以增强药疗效,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便于调剂和制剂。增强药物疗效:如炒白芥子、苏子、草决明等被有硬壳的药物,便能煎出有效成份;羊脂炙淫羊霍可增强治阳萎的功效;胆法制南星可增强镇茎作用。 改变可缓和药物的性能:不同的药物各有不同的性能,其寒、热、温、凉的性味偏盛的药物在临床应用上会有副作用。如生甘草清热解毒,蜜炙后有补中益气;生蒲黄活血化瘀,炒炭止血。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有的药物疗效较好,但有太大的毒性或副作用,临床上应用不安全,如果通过炮制便能降低毒性或副作用,如草乌、川乌、附子用浸、漂、蒸、煮加辅料等方法可降低毒性;商陆、相思子用炮制可降低毒性;柏子仁用于宁心安神是如没通过去油制霜便会产生滑肠通便致泻的作用。 中国医药学具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在多年的工作学习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探索和创新,学有所有坚持服务宗旨,诚信守法,干好本职工作,为药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当代医药投稿经验怎么写

《求医问药》《北方药学》《健康世界》《中外医疗》《中国中医药咨讯》《现代诊断与治疗》《中国现代医生》《中国医疗前沿》《医学理论与实践》《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中国保健营养》《中国医学创新》实用中医药杂志》《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中国当代医药》等可推荐刊登

yu

1 文体设计 文稿应具有先进型、科学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统计学处理方法正确。论著4 000~6 000字、综述不超过5 400字;一般文稿宜2 600字左右。请通过电子邮件投稿,邮寄来稿请一律用打印件,标点准确,并占一格。文章结构排列请参考本刊已发表论文。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以上的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注明课题编号,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  2 文题 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以20字以内为宜,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一般不设副标题。  3 摘要 论著文稿须附400字以上的中文结构式摘要(含目的、方法、结果、结论),以及相应的英文摘要、文题的英译、作者的姓名拼音、所在单位的英译名称及邮政编码等。其他文稿必须附300字以上的中文结构式摘要。摘要应采用第3人称;摘要中的研究方法必须阐明;结果应列出主要数据及统计学比较,结果不可过简。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栏目设置述评、论著、药物与临床、临床药学、医院制剂、药品检验、经验交流、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依赖性、老药新用、药事管理、综述与讲座、药物经济学、护理学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投稿要求 1.来稿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文字精炼、数据可靠,篇幅在2000~4000 字为宜。 论文中如有计量单位,请一律采用国际标准书写,文中尽量不要用图表。 3.来稿请在电子邮件主题中标注作者姓名及文章名,注明投稿字样。 4.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详细的联系方式,以便针对有疑问的内容随时查询核对。 5.严禁一稿多投,严禁抄袭,文责自负,来稿必复,来稿不退,30日未见通知可自行处理。联系方式: 投稿信箱: (投稿时注明刊物名称和作者联系方式)杂志参考资料:

  • 索引序列
  • 中国药业投稿经验怎么写
  • 中国中药杂志投稿经验怎么写
  • 中国矿业投稿经验怎么写
  • 中国药房投稿经验总结怎么写
  • 中国当代医药投稿经验怎么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