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泰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

泰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

发布时间:

泰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

传学论文(这是我当年选修课的论文,得分不高,只有84,看看将就着用吧) 论文概要:介绍遗传,变异,生物物种多样性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还有人类对生物资源的创造和利用状况。并且,在论述中强调了对这些生物资源的利用要合理适当,要保护自然界生物多样性。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遗传,变异及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所包含的一些内容: 1.遗传:是指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相似的现象,一般是指亲代的性状又在下一代表现的现象。但在遗传学上,是指遗传物质从上代传给后代的现象。 2.变异:生物有机体的属性之一,它表现为亲代与子代之间的差别。变异有两类,即可遗传的变异与不遗传的变异。现代遗传学表明,不遗传的变异与进化无关,与进化有关的是可遗传的变异,后一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所致,其方式有突变与重组。 突变可分为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是指染色体某一位点上发生的改变,又称点突变。发生在生殖细胞中的基因突变所产生的子代将出现遗传性改变。发生在体细胞的基因突变,只在体细胞上发生效应,而在有性生殖的有机体中不会造成遗传后果。染色体畸变包括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和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前者的后果是形成多倍体,后者有缺失、重复、倒立和易位等方式。突变在自然状态下可以产生,也可以人为地实现。前者称为自发突变,后者称为诱发突变。但是自发突变通常频率很低,诱发突变是指用诱变剂(X射线,γ射线、中子流及其他高能射线,5-嗅尿嘧啶、2-氨基嘌呤、亚硝酸等化学物质,以及超高温、超低温等)所产生的人工突变。 3.生物多样性: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 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 这种多样性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其中,物种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它既体现了生物之间及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又体现了生物资源的丰富性。 另外,遗传(基因)多样性是指生物体内决定性状的遗传因子及其组合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在物种上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区域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物种(生态)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1) 知道了遗传,变异及自然界生物物种多样性的概念,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它们之间的关系: 首先来看遗传与变异的关系:遗传与变异是矛盾的但又对立统一的关系。由于遗传而确保了生物的稳定性和世代延续性,是相对“不变”的;而变异是绝对的“变”,它使生物原有的特性发生改变,从而产生出新的生物性状或类型,为生物的进化与发展提供动力。没有变异,遗传只能是简单的重复,生物就无法进化。因此,在维持物种的稳定性上,遗传与变异是对立的。然而,没有遗传,变异就不能积累,新的变异就失去了意义,生物同样也不能进化。所以,在进化方面,遗传和变异又是统一的。 理清了遗传与变异的关系,现在再来看遗传和变异与自然界生物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遗传与变异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是遗传和变异为生物的发展、进化提供了原材料。具体来说,遗传是生物稳定性的基础,变异是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遗传和变异的共同作用下,自然界生物存在着多样性,同时各种生物又具有其自身的特点,能够与其它生物种类加以区分。总之,没有变异,自然界就不会多姿多彩,就不会有自然界的多样性;没有遗传,自然界就会处于无序状态,也不会有自然界的多样性。 (2)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遗传和变异与自然界生物物种多样性的关系,那么生物多样性有什么价值,人类又是怎样利用的呢?让我们来看看下面的资料: 一.1993年,联合国环境署组织专家编写的《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指南》中,将生物多样性价值划分为5种类型: 1.具显著实物形式的直接价值; 2.无显著实物形式的直接价值; 3.间接价值; 4.选择价值; 5.消极价值。(3) 二.表一: 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的价值分类系统 主要价值类型 直接使用价值 间接价值 选择价值或潜在价值 存在价值或内在价值 产品及加工品直接使用价值 服务价值 对人们提供效益的典型用途 林业,农业,畜牧业,渔业,医药业,工业,餐饮业,消费性利用价值 旅游观光价值,科学文化价值,畜力使役价值 有机物生产,维持大气平衡,物质平衡,水土保持,净化环境 潜在使用价值,潜在保留价值 确保自己或别人将来能利用某种资源或某种效益 从资料中可以看出:生物多样性是全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药物、燃料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大量的工业原料。生物多样性维护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并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人们依靠生态系统净化空气、水,并充腴土壤。此外,科学实验证明,生态系统中物种越丰富,它的创造力就越大。自然界的所有生物都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每一种物种的绝迹,都预示着很多物种即将面临死亡。 生物多样性还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每一个物种都具有独特的作用,例如利用野生稻与农田里的水稻杂交,培育出的水稻新品种可以大面积提高稻谷的产量。在一些人类没有研究过的植物中,可能含有对抗人类疾病的成分。这些野生动植物如果绝迹,是人类的重大损失。另外,生物物种资源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也是农业发展的基石。每个生物物种都包含丰富的优良基因,基因资源的挖掘可以给国家带来财富,给人类带来文明。一个基因甚至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乃至一个民族的兴衰。矮秆基因的发现导致了全世界粮食生产的“绿色革命”;水稻雄性不育基因的利用,创造了中国杂交稻的奇迹;优质羊毛基因的育种应用直接繁荣了澳大利亚的畜牧业生产。过去数十年来,全世界植物新品种不断推新,粮食亩产快速提高,正是得益于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多样性的贡献。生物物种资源的拥有和开发利用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4) 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对于人类的生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为生物多样性如此重要,而生物多样性保护不仅能对当代产生最大的持续利益,而且还能造福子孙后代。因此,开展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成为各国政府及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共同关注的主要问题。下面就让我们来谈谈这个问题: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主要有三条:(1)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已成为世界各国保护自然生态和野生动植物免于灭绝并得以繁衍的主要手段。我国的神农架、卧龙等自然保护区,对金丝猴、熊猫等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和繁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建立珍稀动物养殖场。由于栖息繁殖条件遭到破坏,有些野生动物的自然种群,将来势必会灭绝。为此,从现在起就必须着手建立某些珍稀动物的养殖场,进行保护和繁殖,或划定区域实行天然放养。如泰国对鲜鱼的养殖。(3)建立全球性的基因库。如为了保护作物的栽培种及其它可能会灭绝的野生亲缘种,建立全球性的基因库网。现在大多数基因库贮藏着谷类、薯类和豆类等主要农作物的种子。(5) 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人类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比如说诱变,基因合成,转基因等)创造出更多人类生活所需的物种,从而满足人类各种各样的需求。另外还有一些方法可产生新物种,如利用激素处理,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但它们要么无法产生新的品种,要么把产生的变异遗传下去,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效率。 19世纪初,孟德尔的遗传定律被重新提出; 20年代,美国人将杂交原理运用到玉米育种上,取得了显著效果; 40年代,育种的手段中又增加了杂交转导,转化的技术; 50年代,美国人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分子生物学开始发展; 70年代,中国将杂交原理应用于水稻增产,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现在,只要我们作好当下的生物资源的保护工作,当我们展望未来时,我们有理由相信:到那时,生物资源的研究和利用将带给人类更多的财富!

去中国知网找吧,那里的挺全的,而且又权威

痴心一片为“三农”  ——记靖江市政协委员、高级农艺师吴汉荣  吴逸南  初见吴汉荣,从那红润质朴的脸上,从那礼貌周到的言行中,更从他稳重无华的气质里,感觉到一股真诚的暖流在涌动。当初或许是凭直觉,但在以后与他的多次接触中,直觉便渐渐地清晰成事实。追溯他已走过的人生历程,从他的真诚中,我们可以读到他对农民、对农业的“痴心”一片。  痴 迷  农技人员工作苦,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吴汉荣无怨无悔,一如既往连续三十年奋斗在农技战线上,忙碌于田埂间,促农业发展,让农民受益。推广出去的是新品种、新技术,留给自己的是泥和汗、苦和烦。而他也从一名农村青年,渐渐历炼成为我市为数不多的高级农艺师。他的历程是艰辛的,而成绩是令人瞩目的。  农业是露天工厂,农技人员的身上也常常是一身汗裹着一身泥。每天除了到田头去指导农民,就是在试验田摸索经验。吴汉荣常跟周边的同事说,农业生产种子是大头,在搞良种试验的时候,更是不得马虎。观察的系统性,数据的连续性,犹须严谨。有时为了一个数据,他在田间一蹲就是十天半个月。为确保数据准确,常常不等雨停,就冲进雨里。他一手撑伞,一手翻动着秧苗,笔记本都没法拿……  从踏入农门的那天起,吴汉荣就决心成为农业的行家。为此,他坚持自学,找来理论书籍,利用晚上休息的时间慢慢啃。为了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春夏秋冬、稻麦播收时节,他总是与枯燥的试验项目、单调的试验数据为伴。细心为笔,汗水作墨,全身心的投入,让他收获颇丰。1980年,江苏省在全省考录千名农技人员,他以从未进过农业院校学习的身份,出人意料地考出了高分成绩,成为一名正式的国家农业技术人员。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如鱼得水的他,从此更加努力用心于绿色的田野里,沐风浴雨,披霜晒日,用自己的青春热情,燃烧起农业科研的火炬。繁重复杂的田间试验,体现成果的分析数据,独具见解的新颖观点,催生了一篇篇令人折服的科研论文。《用乙烯利、七0二催熟水稻效果好》、《用乙烯利矮化后茬稻身苗能增产》、《水稻适度使用烷醇效果好》等文章相继被《农业科技通讯》等杂志录用刊登,开启了靖江农技人员在全国性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的先河。《免耕麦穗肥需早施》、《三熟制吨粮田的双季稻施肥》两篇文章相继被省《科技报》和《当代农业》刊登,其技术的推广应用也获得了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奖。《麦茬水直播中稻密肥优化技术及其应用的初步研究》等有关论文被江苏省《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及理论》一书收录。至今为止,他已经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科技论文23篇,其中11篇获市、县两级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同时,由他参与的“靖江麦茬粳稻综合增产技术”获国家农牧渔业部丰收二等奖,他本人也多次被评为县、市农技推广先进工作者,多次获得部、省、市、县22项科技进步奖或成果奖(其中农业部二等奖1项,省、厅级奖2项)。  痴 心  1991年3月,刚刚走马上任农试站站长的他,在经过充分调研且得到局领导认可和支持后,外引技术人才,内用现有房屋设施,引进在当时堪称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火灾电子自动报警系统产品的生产技术,创建电子仪表产品生产企业。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农技单位要上马电子产品,其难度可想而知。产品强好,但产品技术含量高、精密程度高。在取得主管局及科委等领导的同意后,他牵头厂方人员,跑相关部门,请专业人才,借启动经费,攻道道难关,耗去大部分的休息时间,吃尽“求人办事总低头”的苦楚。爱人常埋怨他,哪有你这样搞工作连家都不要的呆子。是的,对孩子,对家庭,他心怀愧疚。然而工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近两年的努力,他们的产品获得国家公安部的生产许可,在靖江开创了该行业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的先例。批量生产后,企业给国家创造了利税,缓解了科研经费拮据的局面,增加了职工收入,极大地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同时,站内其他工作也相继有了新的发展。农业新品种的引进、新技术的研究等有条不紊;仓库、晒场、办公用房修缮得焕然一新……  吴汉荣的同事们至今还清晰地记得这样一件事。1995年5月的一天,他告别了伯母的遗体后,从老家侯河准备赶到单位召开“四夏”大忙的会议。途中,老天陡降暴雨,赶路心切的他意外摔倒并导致颈骨骨折。对于一直操劳工作、专注于科研的他,怎奈得住这漫长的“禁锢”。骨缝刚结痂,腿稍能着地后,他便拄着拐杖,来到了单位,走到了田间,继续以前的工作。在旁人的眼里,他比以前更痴迷。周围的人这样劝他说,“在家休息不是一样拿工资,何必多吃这份苦呢!”。可他不这样想:“我骨折不能动已经浪费了很多时间,我要将时间补回来。”  2003年,吴汉荣成为市农技战线唯一的市政协委员。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他走访农民,调查民意,积极撰写提案,反映社情民意。《尽快重建种子贮备制度》的提案由政协主席亲自督办,并被评为靖江市政协首批“十佳”提案。同时以社情民意专报全国政协并被录用。《建议市政府应加强对农业应用技术宣传普及的力度》、《政府应加强对农作物新品种推广的扶持力度》两条社情民意,更是得到了泰州市市长毛伟明的批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社会经济效益。2003年底,他作为泰州市政协信息工作先进个人和市政协“双先进”委员、“十佳”提案获得者受到表彰。吴汉荣在人民政协这块沃土上又收获了累累硕果。  痴 情  吴汉荣的痴心,不仅表现在对本职工作和农业科研上,在对待同事和亲人上,也表现出痴心般的仁厚。  从与吴汉荣的交谈中,我惊讶地发现,他竟是被养父母从镇江抱养来靖江的。养父母家很困难,且有在那个年代很难说清的所谓历史问题,而这些给上进心很强的吴汉荣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和巨大的阴影。在后来的岁月中,尽管他成绩优秀,出类拔萃,但由于种种原因他没有象其他同学一样受推荐进工厂、换工作、上大学的机会,并且还遭遇了被点名批斗的磨难。然而,他还是在困境中挺过来了,并且收获了累累硕果。  他的孝心,在熟悉他的人中有口皆碑。十七岁时,在广州铁路局任职的大哥为他前途考虑,为他联系好转读广州市铁路中学读书,希望他尽快赴穗。而生母也一再要求他能回到身边,养父母也均同意。这对一个正值花季,对前途充满幻想的少年来说,不啻为一个改写人生的良机。起初,他确为这个想法欢欣鼓舞,甚至夜不成眠。然而,看着养父母日渐苍老的面容和渐渐染白的鬓角,良知告诉他,他不能这么就走了:养父母当初抱养他的初衷就是为了老有所靠,假如他为了自己的前途离开,这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创伤,再加上当时的批斗折磨,他们甚至会失去活下去的信心。在生母的伤心痛苦中,在大哥的失望里,在乡亲不解而又佩服的目光下,这个小小少年毅然解开养母为他准备的行囊留了下来,就这样把根扎在了靖江。由于他的孝心与尽心,直到前年,养母才以90岁的高龄安然离世。  对待家人如是,对待同事吴汉荣也不例外。他奉行的做人原则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本着这样的原则,他总是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在他的人生历程中,曾遭遇种种挫折和委屈,遭遇过一些居心叵测的人的中伤。但他想:“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后来还是摒弃了最初的恼怒和愤恨,以宽容之心原谅了他们。“宁可人负我,不让我负人”,这正是他坦诚对待同事的准则。正是这样坦荡的胸襟,才有他逆境成材的故事,才有他一心搞科研的劲头。至今,年过半百的他,仍然保持着年轻人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  痴心一片为“三农”,造福桑子志千里。在希望的田野上,吴汉荣仍然象孺子牛一般,埋头耕耘。

泰州市第十二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评选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06133),主持;(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8197),主要研究人员,排名第三;(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08219),主要研究人员,排名第三;(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78107),主要研究人员,排名第四;(5)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0J05117),主持;(6) 福建省科技重大项目(2011Y4008),主要研究人员,排名第二;(7) 福建省科技重点项目(2012Y0051),主要研究人员,排名第四;(8) 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3502Z20103030),主持;(9) 2010年度泉州市优秀人才培养专项经费资助项目(10E01),主持;(10)华侨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09BS620),主持。(四) 获奖情况(1) 2011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三;(2) 2010年度厦门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三;(3) 2010年度福建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4) 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二次会议第四届、第五届“精工杯”优秀青年论文奖;(5) 第九届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6) 第六届泉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五) 学术论文代表作[1] 刘阳, 郭子雄, 欧阳文俊, 朱雁茹 核心型钢混凝土柱抗震性能及轴压比限值试验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10, 43(6): 57- (EI)[2] 刘阳, 郭子雄, 刘宝成, 叶勇 嵌埋CFRP筋组合石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J] 建筑结构学报, 2011, 32(3):75- (EI)[3] 刘阳, 郭子雄, 黄群贤 不同构造形式的CSRC节点变形性能试验研究[J] 工程力学, 2010, 27(10):173- (EI)[4] 刘阳, 郭子雄 基于ADINA的CSRC节点抗震性能有限元模拟[J] 工程力学, 2011, 28(8):99-105, (EI)[5] 刘阳, 郭子雄, 黄群贤 核心型钢混凝土柱恢复力模型试验研究[J] 建筑结构学报, 2009, 30(S2):196- (EI)[6] 刘阳, 郭子雄, 黄群贤 不同构造形式的CSRC柱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0, 42(S1):149- (EI)[7] 刘阳, 郭子雄 SRC柱弯矩-曲率恢复力模型试验研究[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2, 44(S1):60- (EI)[8] 刘阳, 郭子雄, 谢吓弟 核心型钢混凝土柱轴压性能试验研究[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7, 39(S2):137-(EI)[9] 刘阳, 郭子雄, 张志伟 核心型钢混凝土柱的轴压比限值试验研究[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8, 28(3):82- (中文核心期刊)[10]刘阳, 郭子雄, 林煌 SRC柱塑性铰区变形性能试验研究[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1, 31(1):112- (中文核心期刊)[11]刘阳, 郭子雄, 黄群贤 型钢混凝土柱的损伤模型试验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9, 32(9): 203-207, (中文核心期刊)[12]刘阳, 郭子雄, 杨勇, 董星, 叶斌 闽南地区农村住宅安全性现状及防灾建议[J]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28(1):63- (中文核心期刊)[13]刘阳, 郭子雄 CSRC柱抗震性态水平的指标试验[J]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1(6): 684- (中文核心期刊)[14]刘阳, 郭子雄, 叶勇 CSRC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J]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2(1):72- (中文核心期刊)[15]刘阳, 郭子雄, 黄群贤 东南沿海村镇房屋安全性现状调查及统计分析[J]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9, 31(6):56- (中文核心期刊)[16]刘阳, 郭子雄, 杜耀峰 带粉刷层混凝土试块高温后抗压性能试验及数值模拟[J]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3(3):304- (中文核心期刊)(六) 学术交流活动(1) 2004年12月,首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广州,发表论文1篇;(2) 2005年7月,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次学术会议,成都,作大会报告1次;(3) 2006年8月,The Ni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or Young Experts,Fuzhou,作大会报告1次;(4) 2006年11月,第七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广州,发表论文1篇,并作大会报告1次;(5) 2007年4月,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南京,作大会报告1次;(6) 2007年6月,第二届闽晋博士研究生学术论坛,福州,作大会报告1次;(7) 2007年8月,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一次学术会议,长沙,发表论文3篇,并作大会报告1次;(8) 2008年8月,The 14th World Conference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Beijing,发表论文2篇;(9) 2008年11月,第八届全国计算理论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武汉,发表论文1篇,并作大会报告1次;(10)2008年11月,第十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武汉,发表论文2篇,并作大会报告2次;(11)2009年5月,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研讨会,福州,发表论文1篇,并作大会报告1次;(12)2009年10月,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二次会议,厦门,发表论文1篇,并作大会报告1次;(13)2009年12月,第四届全国抗震加固改造技术学术研讨会,厦门,发表论文3篇,并作大会报告1次;(14)2010年5月,第七届全国随机振动理论与应用学术会议,武汉,发表论文1篇,并作大会报告1次;(15)2010年6月,《建筑结构学报》创刊30周年纪念暨建筑结构基础理论与创新实践学术研讨会,上海,发表论文1篇,并做大会报告2次;(16)2010年12月,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做大会报告2次;(17)2011年11月,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三次会议,广州,发表论文1篇,并作大会报告1次。

科研论文《低应变反射波法波形曲线的分析》获长沙市自然科学二等优秀论文(2004年) 科研论文《层状介质模型散射波场的研究》获湖南省第九届自然科学二等优秀学术论文(2002年) 科研论文《几种多次波压制技术的研究》获湖南省地球物理学会第五届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001年) 1998年获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工程桩低应变、高应变、声波透射法检测资质证书六、发表论文 有限元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主编 逆散射理论的发展及应用前景.地球物理学进展,2005,20(3):661-666,第一作者 桩身质量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森林工程,2005,21(5):51-53,第一作者 横观各向同性场地的速度特征及场地分类.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05,25(3):92-95,第二作者 基桩动态响应特性分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05,25(1):90-94,第二作者 应力波在基桩中的传播特性.振动与冲击,2004,23(3):121-123,第一作者 含多次波数据的奇性反演.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4,24(3):58-62,第一作者 低应变反射波法波形曲线的分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04,24(2):89-93,第一作者 层状介质模型散射波场的研究.中南工业大学学报,2001,32(6):555-558,第一作者 逆散射成像的算法研究.中南工业大学学报,2001,32(4):331-335,第二作者 逆散射序列的研究.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1)(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编).云南科技出版社,2001:348,第一作者 几种多次波压制技术的研究.湖南省地球物理论丛(2001,温佩琳主编),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82-84,第二作者 多次波问题的探讨,防灾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何继善主编),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58-62,第一作者 低应变反射波法波形拟合技术的研究.物探与化探,2001,25(3):224-230,独著 插值切割法用于低应变反射波法波形曲线的解释.勘察科学技术,2001,19(1):59-61,独著 小应变反射波法波形曲线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湖南省地球物理论丛(1999,温佩琳主编),1999:104-108,第一作者 反射波波形与基桩缺陷的关系.勘察科学技术,1998,16(3):61-63,独著

扬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

1) 功能性导电高分子的可控合成及其在催化、传感、储能等领域的应用2) 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的结构调控及构效关系3) 复合材料光催化剂的结构设计、合成及应用 1) 2012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导电高分子多层次可控自组装及在催化、传感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证书号:2011-089,排名第二。2) 2011年,扬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3) 2010年,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4) 2010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5) 2009年,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6) 2008年,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六界学术年会青年优秀论文奖7) 2007年,第五届“东方胶化”杯全国胶体与界面化学一等奖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面上连续资助项目),多功能蛋黄-蛋壳结构聚苯胺负载型贵金属纳米催化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项目编号:21273004,起止年限:1-12;2)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导电高分子基贵金属纳米催化剂的合成及应用,起止年限:1-12;3) 江苏省创新基金,表面活性剂调控下微/纳米导电聚苯胺材料的形貌调控研究,项目编号:CX07B038Z,起止年限:1-10。 1) 郭荣,韩杰,刘艳,高稳定聚合物基纳米金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中国发明专利 授权公告日:2010年06月02日。2) 韩杰,李利亚,郭荣,聚苯胺纳米纤维/二氧化锰纳米棒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中国发明专利

如果情况属实,建议去教育局投诉,这里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最好实名举报。前提是一切都是真实的情况下。

广陵的牛 逼可毛啊,生个本简单的很,还比报三本少交两年三本学费。别信丫的,关键选个好专业。

无机纳米材料的超分子修饰与应用功能化超分子纳米材料的组装与应用新型超分子传感器的设计与应用超分子吸附剂、纳米滤膜的合成与应用新型电池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2011年《基于主客体包合物实现油酸稳定的疏水性银纳米粒子表面改性》获得2008-2010年度扬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2010年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第二届青年教师授课比赛三等奖。2010-2011学年获扬州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称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以大环多胺为桥链的新型三元超分子体系的设计合成及应用, 时间:1~12,正在进行中,项目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功能基复合主体化合物分子识别的模拟计算和实验验证, 时间:1~12,正在进行中,项目主要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带疏水基团的有机配合物在超分子离子识别中的应用, 时间:1~12,已结项,项目主要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以超分子主体化合物为桥链的纳米团簇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时间:1~12,已结项,项目主要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纳米粒子在超分子主体化合物上的自组装与应用, 时间:1~12,已结项,项目主要成员。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超分子化合物的电化学特性及其应用,项目号:03KJB150151,时间:1~12,已结项,项目主要成员。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重大基础研究项目:超分子纳米材料吸附剂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项目号:07KJA15015,时间:1~12,已结项,项目主要成员。江苏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项目:功能分子有序自组装体构建及其应用,苏教科[2007]5号,9-12,已结项,项目主要成员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超分子主体化合物在纳米、亚微米粒子上的组装与应用,时间:6~5,已结项,项目负责人。

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

退休后被聘为吴江县卫生局顾问,组织领导苏州地区医学协作组中医学会的学术工作。这期间历任江苏省中医学会第三届理事、第四届顾问;《江苏医药》《江苏中医》杂志编委;《苏州医学》杂志副总编;江苏省中医学会仲景学说研究会委员;苏州地区医学协作组中医学组组长;苏州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吴江县第六、第七届政协委员;政协医卫组副组长;吴江县医学会副会长等职务。并参加苏州地区中医师职称中升高、高升高的评审工作,参加南京医学院常熟本科班、苏州卫生学校、中医提高班、中医护理班、乡村医生提高班、地县各期西医学中医班等的教学工作。期间获1978-1979年度苏州地区科技成果奖、1980-1985年度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1985年苏州市荣誉证书、1986年江苏省卫生厅中医工作三十年荣誉证书,在吴江政协工作中被多次评为先进。1989年起被聘为苏州市吴中医学研究所顾问。1995年和1996年接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邀请,连续两年去厦门国际培训交流中心做胆结石病的专家诊治交流。对胆石症的长期研究成果《治疗胆石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在2005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编有《马云翔医学学术经验选编》、《集腋验方录》及《长寿保健知识讲座》。1989年获得江苏省“老有所为精英奖”,1991年评为江苏省“健康老人”,1999年荣获江苏省“模范金婚”荣誉称号。马云翔的业余爱好也非常广泛,拳术剑法、金石篆刻、琴棋诗联、旅游天文,无不涉猎。

一般为500至5000元之间。通过查询显示,优秀论文奖金额度多少,取绝于发奖单位界定。一般为500至5000元之间。为鼓励作者积极投稿,一些论文收集单位为提高交流水平,会聘请同行专家给予论文予以评审,并产生优秀论文,对优秀论文可发奖金和优秀荣誉证书,以鼓励更多人参与等等。具体消息可关注官方网站,获得第一手权威信息。

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2020

(1)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2004年度)和三等奖(2008年度)。(2)苏州大学2007年陈金荣生命科学英才奖(科研奖)二等奖。(3)苏州大学第五届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三等奖。(4)苏州大学2007年教学奖(苏鑫奖)。

1995-1996年 日本高崎原子力研究所 访问学者  8-10 日本千叶放射线医学研究所 访问学者  10-4 德国GSF-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辐射生物研究所 客座研究员  2000-2001 德国GSF-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辐射生物研究所 客座研究员  4-6 美国犹他大学辐射生物所辐射剂量应用中心 IAEA访问学者  2003-2004 德国GSF-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辐射生物研究所 客座研究员  2000-2001年度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啤酒酵母TEL1基因对辐射诱导A-T细胞染色体畸变抑制作用的机理研究”;  2003年作品“基因辐射防护剂的研制与产品开发”获得苏州大学第四届“挑战杯”课外学生科技学术作品竞赛特等奖;  2004年苏州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TEL1基因辐射防护剂的研制”  2004-2005年度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ATM基因对Co60r射线照射后AT细胞hTERT表达的影响”  2005-2006年度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ATM与辐射激活的磷酸化P53、P21蛋白的相互作用”  2009年苏州市“公关杯”获奖项目“一种新型的抗辐射损伤防护剂”

  • 索引序列
  • 泰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
  • 泰州市第十二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评选
  • 扬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
  • 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
  • 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2020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