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北京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

北京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

发布时间:

北京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

北大现有现有96个本科专业,198个硕士专业,174个博士专业北京大学学部与院系数学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政府管理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经济学院光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教育学院物理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首都发展研究院软件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应用文理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工学院艺术学院和地球物理学系技术物理系电子学系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地质学系城市与环境学系心理学系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考古系哲学系(宗教学系)信息管理系社会学系学校现有96个本科专业,198个硕士专业,174个博士专业国家重点学科(81个)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史、中国古代史、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英语语言文学、印度语言文学、法学理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政治学理论、国际政治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运、政治经济学、国民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图书馆学、基础心理学、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天体物理、无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环境科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气象学、固体地球物理学、构造地质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通讯与信息系统、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核技术及应用、免疫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内科学(心血管病、血液病)、皮肤病与性病学、儿科学、外科学(骨外、泌尿外)、口腔临床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药物化学、生药学、药理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运动医学、妇产科学、眼科学、肿瘤学 。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15个):视觉听觉信息处理、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分子动态及稳定态结构、膜及膜的工程、人工微结构与介观物理、暴雨测定与预报、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湍流研究、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文字信息处理、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生物有机分子工程、第四纪年代测定、电子光学与电子显微镜、微米/纳米加工技术。 博士后流动站(30个):物理学、力学、数学、大气科学、生物学、天文学、地理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社会学、历史学、法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药学、生物学(医学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北大法学院法北京大学法学院学理论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是我国最早设置博士硕士点的学科之一。北大法学理论教学科研力量雄厚,长期以来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老一辈法学家陈守一、沈宗灵、张宏生、赵震江等是中国法学理论学科的创始人。现有博士生导师朱苏力教授、周旺生教授、罗玉中教授、巩献田教授;硕士生导师是:朱苏力教授、周旺生教授、巩献田教授、张骐副教授、强世功副教授。法学理论博士点有以下方向:法理学、立法学、法律社会学、法律经济学、比较法学;硕士点方向为:法理学、立法学、法律社会学、法律经济学、比较法学、司法制度等。扩展资料: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诞生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最早以“大学”之名创办的学校,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北大是中国近代以来唯一以国家最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学校,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北大催生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学制,开创了中国最早的文科、理科、社科、农科、医科等大学学科,是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1912年5月3日,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校,严复为首任校长。1917年,蔡元培出任校长,“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把北大办成全国学术和思想中心,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心、五四运动策源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大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长沙,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不久迁往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10月在北平复学 。北大由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是国家双一流 、211工程、985工程 、2011计划重点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京港大学联盟 、亚洲大学联盟、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东亚四大学论坛、国际公立大学论坛、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重要成员。北大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聚集了许多学者专家,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创造了大批重大科学成果,影响和推动了中国近现代思想理论、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进程。

校现有数学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政府管理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经济学院、光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教育学院、物理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首都发展研究院、软件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应用文理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工学院、艺术学院和地球物理学系、技术物理系、电子学系、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地质学系、城市与环境学系、心理学系、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考古系、哲学系(宗教学系)、信息管理系、社会学系。学校现有96个本科专业,198个硕士专业,174个博士专业国家重点学科(81个):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史、中国古代史、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英语语言文学、印度语言文学、法学理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政治学理论、国际政治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运、政治经济学、国民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图书馆学、基础心理学、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天体物理、无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环境科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气象学、固体地球物理学、构造地质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通讯与信息系统、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核技术及应用、免疫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内科学(心血管病、血液病)、皮肤病与性病学、儿科学、外科学(骨外、泌尿外)、口腔临床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药物化学、生药学、药理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运动医学、妇产科学、眼科学、肿瘤学 。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15个):视觉听觉信息处理、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分子动态及稳定态结构、膜及膜的工程、人工微结构与介观物理、暴雨测定与预报、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湍流研究、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文字信息处理、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生物有机分子工程、第四纪年代测定、电子光学与电子显微镜、微米/纳米加工技术。 博士后流动站(30个):物理学、力学、数学、大气科学、生物学、天文学、地理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社会学、历史学、法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药学、生物学(医学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北大法学院法学理论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是我国最早设置博士硕士点的学科之一。北大法学理论教学科研力量雄厚,长期以来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老一辈法学家陈守一、沈宗灵、张宏生、赵震江等是中国法学理论学科的创始人。现有博士生导师朱苏力教授、周旺生教授、罗玉中教授、巩献田教授;硕士生导师是:朱苏力教授、周旺生教授、巩献田教授、张骐副教授、强世功副教授。法学理论博士点有以下方向:法理学、立法学、法律社会学、法律经济学、比较法学;硕士点方向为:法理学、立法学、法律社会学、法律经济学、比较法学、司法制度等。

中国古典文献学是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曾经被称为校雠学。主要研究文献的版本、目录、校勘,同时研究文献的载体、辑佚、辨伪、注释、检索、出土等相关问题。就业方向:图书馆古籍整理部、出版社、高校教学、古籍研究所研究工作现在,一般学校都是在研究生阶段开设这一专业。只有北京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几所高校在本科阶段开设此专业。

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 初试科目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202俄、203日、240法、241德任选一门 3 621中国古典文献学 4 854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基础 复试规则未发布 参考书目无建议参考书目 本专业近三年报录比近3年考研报录比对比报考年份 报考人数 复试人数 录取人数 保研人数 调剂人数 2011 46 暂无信息 3 暂无信息 0 2010 39 暂无信息 3 暂无信息 0 2009 30 暂无信息 3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近3年考研初试分数线对比报考年份 总分 政治 英语 数学/专业课一 专业课二 2011 345 50 50 90 90 2010 335 50 50 90 90 2009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近3年考研实际录取分数线对比报考年份 总分 政治 英语 数学/专业课一 专业课二 2011 352 69 50 82 88 2010 341 59 51 86 91 2009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报考要求及奖学金情况能否跨专业报考可以跨专业报考 是否要求必须拿到学位证否 要求工作经验大专毕业学历要求两年或两年以上工作经验 其他要求拟录取推荐免试生38人,推免生总数中含硕博连读生(3年+3年)5人。总名额中含新加坡班6人。本系不指定参考书目,不提供复习资料和往年试题。 是否有奖学金有 其中含生活费部分和冲抵学费部分(学费13500元/年)。 奖学金等级一等奖学金 二等奖学金 三等奖学金 20700元/年 17100元/年 13500元/年 学科研究方向及初试参考书目初试科目政治(满分100分) 英语(满分100分) 数学/专业课一(满分150分) 专业课二(满分150分) 专业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 初试指定参考书无 初试建议参考书目无渠道得知此项信息 近年大纲变化情况否 学科带头人与导师王岳川 男 教授 中国语言文学系 文艺美学 西方文论陈保亚 男 教授 中国语言文学系 历史语言学 理论语言学耿振生 男 教授 中国语言文学系 汉语语音史 音韵学安平秋 男 教授 中国语言文学系 古文献学与古籍整理杜晓勤 男 教授 中国语言文学系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陈平原 男 教授 中国语言文学系 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现代学术史车槿山 男 教授 中国语言文学系 中西诗学比较程朝翔 男 教授 外国语学院 英国戏剧 美国戏剧查晓燕 女 教授 外国语学院 俄罗斯文学董 强 男 教授 外国语学院 法国二十世纪诗学黄燎宇 男 教授 外国语学院 德语小说金 勋 男 教授 外国语学院 日本哲学宗教明 男 副教授 外国语学院 印度古代历史文化王 军 女 教授 外国语学院 西班牙文学付志明 男 教授 外国语学院 阿拉伯语言学陈岗龙 男 副教授 外国语学院 蒙古民间文学陈 刚 男 教授 新闻与传播学院 中外广告理论与实务陈旭光 男 教授 艺术学院 艺术学 影视学专业复试要求比重及复试参考书目复试成绩复试总分 初复试比例 复试专业课总分 复试英语总分 200-300 7:3 100 100 复试专业课类型笔试主观题 笔试客观题 面试题量 有无时间要求 无笔试 无笔试 不定 无 复试英语听力有 复试英语笔试阅读 作文 其他 无 无 无 复试英语面试小组讨论 问答 翻译 其他 无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无 复试指定参考书暂无信息 复试推荐参考书暂无信息 复试特殊需求本科学校级别 发表论文要求 同等学历要求 特殊礼仪要求 其他 普通本科 无 无 无 没有特殊要求。注意学生对待老师的一般礼仪即可。

北京大学古典文献学

我是北京师范的。开过一次交流会,这个个方向北京大学第一,北师第二。可以登录北大的校内论坛查询资料。只能这么帮您。

相比其他专业,考古专业算是比较冷门的了,考古学主要是学习和研究以前的东西。

北大的考古专业还是挺好的,如果热爱考古可以选择去,考古主要是学一些导论、各个朝代的考古书籍以及历史知识。

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 初试科目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202俄、203日、240法、241德任选一门 3 621中国古典文献学 4 854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基础 复试规则未发布 参考书目无建议参考书目 本专业近三年报录比近3年考研报录比对比报考年份 报考人数 复试人数 录取人数 保研人数 调剂人数 2011 46 暂无信息 3 暂无信息 0 2010 39 暂无信息 3 暂无信息 0 2009 30 暂无信息 3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近3年考研初试分数线对比报考年份 总分 政治 英语 数学/专业课一 专业课二 2011 345 50 50 90 90 2010 335 50 50 90 90 2009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近3年考研实际录取分数线对比报考年份 总分 政治 英语 数学/专业课一 专业课二 2011 352 69 50 82 88 2010 341 59 51 86 91 2009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报考要求及奖学金情况能否跨专业报考可以跨专业报考 是否要求必须拿到学位证否 要求工作经验大专毕业学历要求两年或两年以上工作经验 其他要求拟录取推荐免试生38人,推免生总数中含硕博连读生(3年+3年)5人。总名额中含新加坡班6人。本系不指定参考书目,不提供复习资料和往年试题。 是否有奖学金有 其中含生活费部分和冲抵学费部分(学费13500元/年)。 奖学金等级一等奖学金 二等奖学金 三等奖学金 20700元/年 17100元/年 13500元/年 学科研究方向及初试参考书目初试科目政治(满分100分) 英语(满分100分) 数学/专业课一(满分150分) 专业课二(满分150分) 专业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 初试指定参考书无 初试建议参考书目无渠道得知此项信息 近年大纲变化情况否 学科带头人与导师王岳川 男 教授 中国语言文学系 文艺美学 西方文论陈保亚 男 教授 中国语言文学系 历史语言学 理论语言学耿振生 男 教授 中国语言文学系 汉语语音史 音韵学安平秋 男 教授 中国语言文学系 古文献学与古籍整理杜晓勤 男 教授 中国语言文学系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陈平原 男 教授 中国语言文学系 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现代学术史车槿山 男 教授 中国语言文学系 中西诗学比较程朝翔 男 教授 外国语学院 英国戏剧 美国戏剧查晓燕 女 教授 外国语学院 俄罗斯文学董 强 男 教授 外国语学院 法国二十世纪诗学黄燎宇 男 教授 外国语学院 德语小说金 勋 男 教授 外国语学院 日本哲学宗教明 男 副教授 外国语学院 印度古代历史文化王 军 女 教授 外国语学院 西班牙文学付志明 男 教授 外国语学院 阿拉伯语言学陈岗龙 男 副教授 外国语学院 蒙古民间文学陈 刚 男 教授 新闻与传播学院 中外广告理论与实务陈旭光 男 教授 艺术学院 艺术学 影视学专业复试要求比重及复试参考书目复试成绩复试总分 初复试比例 复试专业课总分 复试英语总分 200-300 7:3 100 100 复试专业课类型笔试主观题 笔试客观题 面试题量 有无时间要求 无笔试 无笔试 不定 无 复试英语听力有 复试英语笔试阅读 作文 其他 无 无 无 复试英语面试小组讨论 问答 翻译 其他 无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无 复试指定参考书暂无信息 复试推荐参考书暂无信息 复试特殊需求本科学校级别 发表论文要求 同等学历要求 特殊礼仪要求 其他 普通本科 无 无 无 没有特殊要求。注意学生对待老师的一般礼仪即可。

北京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

北京大学古典文献学初试: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202俄、203日、253法、254德任选一门、619中国古典文献学、841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基础。初试的时候都没有数学复试的时候怎么会有数学出现呢。

中文系学硕有八个考研方向:1、文艺学(二级方向: 文艺学 文艺美学 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内容:(1)思想政治理论(2)英语一、俄语、日语、法语、德语任选一门(3)文艺学(4)中外文学基础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二级方向: 理论语言学 对外汉语教学 语音学) 考试内容:(1)思想政治理论(2)英语一、俄语、日语、法语、德语任选一门(3)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4)语言学基础 3、汉语言文字学(二级方向: 现代汉语 汉语方言 汉语史 古文字学 中文信息处理 对外汉语教学)考试内容:(1)思想政治理论(2)英语一、俄语、日语、法语、德语任选一门(3)汉语言文字学(4)语言学基础 考试科目(3)包括“现代汉语”和“汉语史及古文字学”两个部分,考生根据报考方向选做。4、中国古典文献学(二级方向: 中国古典文献)考试内容:(1)思想政治理论(2)英语一、俄语、日语、法语、德语任选一门(3)中国古典文献学(4)中国古典文献学基础 5、中国古代文学(二级方向: 先秦两汉文学 魏晋隋唐文学 宋元文学 明清近代文学)考试内容:(1)思想政治理论(2)英语一、俄语、日语、法语、德语任选一门(3)中国古代文学(4)中外文学基础 6、中国现当代文学(二级方向: 现代文学 当代文学 新闻与媒体研究)考试内容:(1)思想政治理论(2)英语一、俄语、日语、法语、德语任选一门(3)中国现当代文学(4)中外文学基础 考试科目(3)包括“现代文学”、“当代文学”两个部分,考生根据报考方向选做。 7、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二级方向: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国外中国学)考试内容: (1)思想政治理论(2)英语一、俄语、日语、法语、德语任选一门(3)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4)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基础 8、中国语言文学(中国民间文学)考试内容:(1)思想政治理论(2)英语一、俄语、日语、法语、德语任选一门(3)中国民间文学(4)中外文学基础 中文系专硕有一个方向,即创意写作:考试内容:(1)思想政治理论(2)英语二(3)写作(4)文学基础

北京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

北大现有现有96个本科专业,198个硕士专业,174个博士专业北京大学学部与院系数学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政府管理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经济学院光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教育学院物理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首都发展研究院软件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应用文理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工学院艺术学院和地球物理学系技术物理系电子学系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地质学系城市与环境学系心理学系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考古系哲学系(宗教学系)信息管理系社会学系学校现有96个本科专业,198个硕士专业,174个博士专业国家重点学科(81个)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史、中国古代史、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英语语言文学、印度语言文学、法学理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政治学理论、国际政治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运、政治经济学、国民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图书馆学、基础心理学、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天体物理、无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环境科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气象学、固体地球物理学、构造地质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通讯与信息系统、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核技术及应用、免疫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内科学(心血管病、血液病)、皮肤病与性病学、儿科学、外科学(骨外、泌尿外)、口腔临床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药物化学、生药学、药理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运动医学、妇产科学、眼科学、肿瘤学 。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15个):视觉听觉信息处理、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分子动态及稳定态结构、膜及膜的工程、人工微结构与介观物理、暴雨测定与预报、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湍流研究、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文字信息处理、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生物有机分子工程、第四纪年代测定、电子光学与电子显微镜、微米/纳米加工技术。 博士后流动站(30个):物理学、力学、数学、大气科学、生物学、天文学、地理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社会学、历史学、法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药学、生物学(医学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北大法学院法北京大学法学院学理论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是我国最早设置博士硕士点的学科之一。北大法学理论教学科研力量雄厚,长期以来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老一辈法学家陈守一、沈宗灵、张宏生、赵震江等是中国法学理论学科的创始人。现有博士生导师朱苏力教授、周旺生教授、罗玉中教授、巩献田教授;硕士生导师是:朱苏力教授、周旺生教授、巩献田教授、张骐副教授、强世功副教授。法学理论博士点有以下方向:法理学、立法学、法律社会学、法律经济学、比较法学;硕士点方向为:法理学、立法学、法律社会学、法律经济学、比较法学、司法制度等。扩展资料: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诞生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最早以“大学”之名创办的学校,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北大是中国近代以来唯一以国家最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学校,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北大催生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学制,开创了中国最早的文科、理科、社科、农科、医科等大学学科,是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1912年5月3日,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校,严复为首任校长。1917年,蔡元培出任校长,“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把北大办成全国学术和思想中心,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心、五四运动策源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大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长沙,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不久迁往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10月在北平复学 。北大由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是国家双一流 、211工程、985工程 、2011计划重点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京港大学联盟 、亚洲大学联盟、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东亚四大学论坛、国际公立大学论坛、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重要成员。北大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聚集了许多学者专家,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创造了大批重大科学成果,影响和推动了中国近现代思想理论、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进程。

中国古典文献学是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曾经被称为校雠学。主要研究文献的版本、目录、校勘,同时研究文献的载体、辑佚、辨伪、注释、检索、出土等相关问题。就业方向:图书馆古籍整理部、出版社、高校教学、古籍研究所研究工作现在,一般学校都是在研究生阶段开设这一专业。只有北京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几所高校在本科阶段开设此专业。

北京大学古典文献学初试: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202俄、203日、253法、254德任选一门、619中国古典文献学、841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基础。初试的时候都没有数学复试的时候怎么会有数学出现呢。

我是北京师范的。开过一次交流会,这个个方向北京大学第一,北师第二。可以登录北大的校内论坛查询资料。只能这么帮您。

北京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导师

郭英德,1954年10月10日出生,福建晋江人。1978年9月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1982年7月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考取北师大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聂石樵教授,1985年7月毕业,获硕士学位,学位论文《元杂剧与元代社会等级结构》;1986年9月开始攻读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研究生,师从启功教授、邓魁英教授,1988年12月毕业,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明清文人传奇综录及研究》。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文学遗产》杂志编委、中国明代文学学会副会长等。曾任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东亚系高级访问学者、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亚洲系访问教授、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香港大学教育学院高级访问学者等。

孙钦善,偶用笔名闻贤,男,1934年3月出生于烟台市,祖籍山东乳山,汉族。先后在烟台养正小学、青岛复真小学、青岛礼贤中学、山东省立青岛第一中学就读。1955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1960年7月本科毕业,继续攻读同系古典文献专业研究生。1963年3月研究生毕业,留本系任教至今。历任助教、讲师,1985年晋升副教授,1988年晋升教授,1990年起任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生导师。曾兼任古典文献教研室副主任、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所长。2002年退休,继续承担本系古典文献专业研究生课程。2004年被学校返聘,参加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中心工作,任《儒藏》总编纂(四人之一)及古典文献学儒家思想与典籍研究方向博士生导师。现兼任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中国古文献学,兼及中国古代文学和古代思想文化。2007年被中国校友会网、《大学》杂志和21世纪人才报等联合完成的《2007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研究报告》遴选入建国以来首届“505位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名单”。2008年第二届名单(经过再次遴选、调整)继续入选。

  • 索引序列
  • 北京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
  • 北京大学古典文献学
  • 北京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
  • 北京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
  • 北京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导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