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水资源研究是核心吗

水资源研究是核心吗

发布时间:

水资源研究是核心吗

1 水资源学的形成如前所述,水资源学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但是作为一门课程在高等学校讲授是8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1984年由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张声才开设),而作为教材的出版始于1990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水资源导论》[6]。1994年张声才编著的《水资源概论》[5]虽说不上“我国高等院校第一本正式出版的水资源学教材”,但它却使水资源学从传统的水文学中提炼出来,形成一套雏形的理论体系。当然,水资源学的理论体系形成是以陈家琦等的专著《水资源学》[3]的出版为标志的。水资源学是什么样的一门学科?沈灿燊指出,水资源学是研究地球上水体储存、分布、运动、变化、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以及它们与环境(包括生物)的关系的一门科学[6]。这一定义显然是在水文地理学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因该定义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提出的,现在看来则显得有点陈旧了。水资源学在成长过程中,其研究对象主要可以归纳为3个部分:首先是研究作为自然资源的水资源的形成、演化、运动的机理,及其在地球上的空间分布及时程变化的规律,以及在不同区域上的数量;其次是研究在人类社会及其经济发展中为适应用水的需要而开发利用水资源的科学途径;第三则是研究在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过程中引起的环境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水资源自然规律的影响,探求在变化的环境中如何保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科学途径等。因此,陈家琦等(2002)认为,水资源学是水资源进行评价、合理配置、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和保护,为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水的保证,处理好水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及环境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水资源科学管理和保护经验的系统总结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是指导水资源业务的理论基础[3]。2 水资源学与水文学的区别和联系水资源学与水文学的不同之处在于:水资源学是以研究评价和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资源为总目标,而水文学即使其发展到了水资源水文学阶段,也仍然是以研究水文规律为主要目标,是水资源学的科学基础。但在研究水文循环中,在陆面上的水文循环除了自然状态下通过土壤和地表植被的蒸腾作用而对水文循环要素的影响外,因社会需水量增加,供水量加大而出现一种受人为干预的“侧支循环”,即通过取水、用水和耗水、排水形成的小循环。这个侧支循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陆面上的水文循环。水文学和水资源学间的联系,也主要通过这个侧支循环来反映。水文学是水资源学的基础,而不是水资源学的前身,在与水资源有关的科学技术活动中,其中的基础部分大都是水文学活动。例如:水资源评价是水资源学的基本内容之一,而对水资源进行基础评价,即包括对水文、气象、水文地质等基本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统计成系统的图表等工作,就是纯水文学的工作;对水资源的空间和时程上的分布特征分析,实质上就是对降水、径流、地下水的水文特性分析。但水资源基础评价不过是水资源评价的一部分内容,对水资源供需情况的分析和预测,水资源为适应社会需求而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分析,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影响分析等,则超出水文学的范围,是水资源学的特定范畴[7]。由上可见,水文学和水资源学既各自独立(水文学属于地球科学,而水资源学则属于自然资源科学),又相互依存。水资源学的基础是水文学,水文学服务于水资源问题。3 水资源学的学科地位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益突出的水问题使水资源问题研究越来越活跃,人们对水资源的认知程度也不断加深,水资源学科不断向前发展,内容体系不断更新。但对水资源学科地位的讨论是在1996年以后才展开的[3,7~10](图1)。(1)人类对水圈的认识和系统知识体系的形成——水科学-水文科学-水资源学、水资源水文学。(2)用资源学观点看待水圈——水资源学。(3)人类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对自然条件和地球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等干预、控制的技术知识和工程能力积累而得的系统知识体系,形成了技术(应用)科学体系——水利科学-水资源学。(4)对地圈的形成、存在和演化的外部条件及其相互作用的认识,形成环境科学这一较新的科学领域——水利环境学、水资源环境学。(5)水资源学与有关学科相互渗透形成新的边缘学科——水资源水文学、水资源经济学、水资源环境学。4 水资源学的学科体系因为水资源学是一门相对年轻的科学,因而关于它的学科体系的研究还不深入。王浩等[9]第一次较为系统地论述了这一问题。其主要观点是:图1 水资源学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据陈家琦等修改)(1)水资源学是资源科学学科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水利科学的更高层次。(2)水资源学学科体系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①基础学科:研究水资源运动、演变和循环规律,如水文学、水力学、湖沼学……;②应用学科:研究解决人类开发和利用水资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农田水利学、水利工程学、水工结构学……;③综合学科:大多属于交叉学科,如水资源管理学、水资源经济学、水资源生态学……(图2)。(3)从学科的成长来看,虽然水资源学的具体构成还不是特别明晰,但由于其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已经比较成熟,加上综合学科迅速成长,水资源学正处于一个日益完善的过程,已经初步取得了国际和国内各方面的认可。(4)地球科学、生物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环境科学等学科领域的发展,为水资源学与有关学科的相互支持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水资源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为水资源学学科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创造了基本条件。5 水资源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如前所述,从水资源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可知,水资源学同时具有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边缘科学)的性质,但从目前其主要业务仍属于水利部门这一现实来看,主要还是技术科学,其学科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图2 水资源学学科体系示意图(据王浩等,2002)(1)水资源学的基础之一是水文学。水资源学的研究起点是对气象、水文、水文地质等自然现象的长期观测资料系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水资源的评价、合理配置、规划等方面的研究。由于这些自然现象的地区特点,水资源学也总是以区域的或地区的对象为研究对象,而少做没有具体对象的抽象研究。(2)水资源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学。水资源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具体区域或地区水资源的供需问题,而研究的结果要在解决这一实际问题中起作用并得到实际的认可,取得预期的效益。(3)水资源学的研究必须从整体性的观念出发。研究水资源问题不能就事论事,例如解决供水问题不能只考虑从水源地如何把水引出来,而要同时考虑这一取水活动是否会对下游用水产生不良影响,上游的今后发展是否会影响供水水源的变化,从流域或区域的角度考虑在取水点的合理取水量应是多少,是否会引起地区间的收入分配不公,取水后是否造成环境的影响和生态系统的不利变化。(4)水资源学的研究必须结合社会科学和环境科学进行。由于人类社会面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重重压力,而水则是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研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既要考虑为当前的需要合理安排调整供水规模与供水体系,以及水环境的保护,又要考虑今后随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用水的增加和水环境的变化,引起新的问题。学科特点决定其研究方法。因水资源具多重属性,而且研究主要是问题导向型,所以决定这门学科的研究方法既要成因分析与统计方法相结合,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注重不确定性研究,并力争从整体出发,综合考虑有关方面,在充分利用现代技术的基础上,建立切合实际的决策支持系统。参考文献[1]叶守泽,夏军水文科学研究世纪回眸与展望[J]水科学进展,2002,(13)1:93~104[2]沈灿燊,叶锦昭世界水文科学与近40年中国地理范畴水文科学的发展[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35)增刊:1~7[3]陈家琦,王浩,杨小柳水资源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8,9,4[4]左其亭可持续水资源管理量化研究的现代水文学基础[C]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第八次全国水文学术会议论文集(2004)[5]张声才水资源概论[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1~211[6]沈灿燊水资源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4[7]陈家琦论水资源学和水文学的关系[J]水科学进展,1999,(10)9:215~218[8]陈家琦,王浩水资源学概论[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6[9]王浩,王建华,秦大庸等现代水资源评价及水资源学学科体系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2,(2):12~17[10]严登华,王浩,王建华等国际水文计划发展与中国水资源研究体系构建[J]地理学报,2004,59(2):249~259

水利核心期刊很多的,水利水电技术,中国水利等。核心一般审稿1-2个月

水资源研究是核心吗吗

水利核心期刊很多的,水利水电技术,中国水利等。核心一般审稿1-2个月

水利工程类核心期刊表1、水利学报 2、水科学进展 3、泥沙研究 4、水力发电学报 5、水利水电技术 6、水电能源科学 7、水力发电 8、人民黄河 9、长江科学院院报10、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1、中国水利 12、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13、人民长江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水利学报 中国水利学会 北京市车公庄西路10号(100044) 2 水利水电技术 水利部信息研究所 北京德胜门外六铺炕(100011) 3 水力发电 国家电力公司 北京德胜门外六铺炕(100011) 4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郑州市金水路11号(450003) 5 人民长江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 武汉市解放大道1155号(430010) 6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水利部农村水利用水电及农村电器公司 武汉市势力电力大学(430072) 7 河海大学学报 河海大学 南京西康路1号(210098) 8 水文 水利部水文局 北京白广路2条2号(100053) 9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 武汉珞珈山武汉水利电力大学(430072) 10 泥沙研究 中国水利学会 北京市车公庄西路10号(100044) 11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武汉市武昌小洪山(430071) 12 岩土工程学报 中国水利学会 南京虎踞关34号(210024) 13 水力发电学报 中国水力发电与工程学会 北京市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100084) 14 长江科学院院报 长江科学院 武汉市赵家条九万方(430010) 15 水科学进展 水利部南京水文水资源研究所 南京市西康路1号水文水资源研究所(210024) 16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南京虎踞关34号(210024) 17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中国船舶工程研究中心等 上海市高雄路185号(200011)

诸如水文,人民长江都是。

水资源研究期刊是核心吗

应该算

国家级核心期刊。

《水利水电技术》,水利部主管杂志,全国中文核心刊物,介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为主的水利水电行业权威杂志,读者对象:水利勘测设计院,水电工程局,水利局,水电开发公司总工和管理层,全国水利大专院校。月发行量3万册。广告联系电话:010-63205978 于尧尧地址:北京海淀区玉渊潭南路3号(100038)(原先在六部炕,现在随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搬到水科院C座了)

研究水资源领域的最新进展的最新结果的,是本rccse核心

水资源研究期刊是cscd吗

CSCD期刊其实就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 ),基本上再国内还算是比较权威上档次的学术论文,并且不是那么容易录用,当然他所谓的扩展版你可以不用关注,扩展版的认可度历来都是有争议的,其实努力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才是问题关键,建议你百度搜下:普刊学术中心,上面很多学术论文写作技巧和视频教程,多学习下有助于提高你的写作能力和思路扩展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的,与汉斯出版社的合作期刊,现在是被评了rccse中文核心刊,但是没有北大,科技核心这些名气大, 不过质量算好的了

我们经常说的是省级期刊、国家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等,大家还算比较熟悉,但说到CSCD期刊可能就一头雾水了,今天就给大家详细说说CSCD期刊!  CSCD期刊是指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 )来源期刊,包括核心期刊库和扩展期刊库,入选核心期刊库的期刊都是经过严格的评选,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而入选扩展库的期刊也是经过大范围遴选的优秀期刊。  大家从这里可以知道CSCD期刊里包含核心期刊,但并不是所有的CSCD期刊都是核心的!  CSCD期刊数据库收入我国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领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优秀期刊近千种,其中核心库来源期刊670种,扩展库期刊为 378 种,已积累从 1989 年到现在的论文记录近 100 万条,引文记录近 400 万条。  CSCD期刊数据库检索方式多样、完整、方便等特点,自提供使用以来,深受用户好评,被誉为“中国的SCI ”。

水利核心期刊很多的,水利水电技术,中国水利等。核心一般审稿1-2个月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是核心吗

水利类核心期刊推荐一、EI收录(2个)水利学报水科学进展二、中文核心期刊和科技核心期刊共同收录(14个)泥沙研究水力发电学报河海大学学报水文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长江科学院院报水利水电技术水利水运工程学报水电能源科学水利水电科技进展水力发电人民黄河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水土保持学报三、中文核心期刊收录(2个)中国水利人民长江四、科技核心期刊收录(6个)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水资源保护水利经济水土保持研究

有的是有的不是这个就不是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是比较重要的期刊

  • 索引序列
  • 水资源研究是核心吗
  • 水资源研究是核心吗吗
  • 水资源研究期刊是核心吗
  • 水资源研究期刊是cscd吗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是核心吗
  • 返回顶部